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2024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汇报

网友发表时间 2676587

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时期,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2023年巩固衔接市级交叉核查组、东西部协作专项核查组、第三方评估组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莅临城固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城固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及25万老区人民,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城固因踞三省门户名“城”、扼四方咽喉称“口”而得名,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3个乡镇,常住人口万,具有“三最一重”的特点。是陕西最北的县。位于陕西最北端、渝川陕结合部,是陕西和三峡库区连接陕南、川东、鄂西的桥头堡。G69银百高速(城开段)已通车至县城、年底通至北屏乡,2025年贯通至岚皋。渝西高铁(城固段)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届时到陕西主城90分钟,到西安50分钟,城固将成为连接大西北与长江黄金水道最便捷通道。是陕西最绿的县。有千年崖柏、千年红豆杉、千年杜鹃、千年铁杉、千年银杏等珍稀植物,森林覆盖率达%,居全市第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60天左右,生态环境指数连续11年位居全市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第1,拥有“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等国字号名片。是陕西最红的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具有“三个第一、一个唯一”的红色历史。当年全县仅5万多人,有5000多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500多人参加长征,470余人牺牲在长征路上。是重点帮扶县。2020年2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固县委、沿河乡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8月,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市委、市政府量身定做“一县一策”帮扶政策,持续加大对城固发展的支持。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做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3篇文章”,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建设,连续4年在全市考核中获“两好一优”成绩。

一、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做好巩固衔接工作作为第一政治任务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以最高的站位、最大的力度、最严的要求抓好巩固衔接工作。

1.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抓实主体责任,完善“县委统一领导、部门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群众全面参与”工作机制,优化“五大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工作专班,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制度。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28次、县政府常务会议28次、领导小组会议5次,全面传达学习党中央、市委对巩固衔接工作的新要求,专项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二是强化压力传导。坚持以上率下,县乡村三级书记认真落实遍访制度,强化“市管领导包乡镇、县级部门包村、机关干部联户”集团帮扶机制,做到力度不减、工作不松。坚持定期调度,建立线上预警、线下督导、限时整改、定期调度工作机制,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实行定期提醒通报。坚持从严监督,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三落实”责任、严明巩固衔接工作纪律等制度,聚焦项目资金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加强考核激励。建立考核捆绑机制,聚焦“三落实一巩固”,实行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捆绑考核、帮扶集团与帮扶乡镇捆绑考核,对2022年巩固衔接考核结果后三位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建立“赛马比拼”机制,细化42项赛马指标,将资金管理、脱贫人口收入、群众认可度等7个方面纳入比拼内容,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建立现场观摩机制,通过现场比武、总结复盘、典型宣传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2.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开展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创建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29个,试点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10个。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级机关单位结对),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力、推进乡村振兴打不开局面、村级风险债务高等问题,动态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1个。二是提升基层干部能力水平。建强带头人队伍,常态化开展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和村支部书记轮训行动,组织20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全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3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山东临沂交流学习。建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持续滚动回引本土人才,累计培育村(社区)后备干部410余名。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巴山急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推动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压茬轮换选派驻村干部,向173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村、红色美丽试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6类110个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10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村党支部+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产业“空壳村”全部消除,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的集体经济组织135个、占比71%,“改革赋能促发展、弱鸟先飞成头雁”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获明衡华市长、清副书记、向东副市长批示。

3.抓实问题整改。一是健全整改机制。坚持专班推进,建立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县级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问题整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整改工作。坚持清单管理,各乡镇街道、行业部门,针对2022年国家和市级考核评估以及审计反馈问题,分级分类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制定224条整改措施,举一反三开展排查整改。二是分类推进整改。针对国家2022年度考核评估反馈全国面上问题6个、陕西市面上问题12个、城固县具体问题3个,制定整改措施187条,已完成整改169条。针对2022年市级考核反馈16个具体问题,制定整改措施37条,已完成整改35条。针对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反馈问题40个,已整改完成30个,其余10个问题(7个分阶段整改、3个持续整改)正在序时推进整改,举一反三出台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暂行办法等体制机制15个。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开展联动督查,由县纪委监委机关、两办督查室,对巩固衔接整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跟踪督查,对整改搞形式、走过场、应付整改的,一律追责问责,切实提高整改工作质效。实行销号管理,强化闭环整改机制,由县乡村振兴局统筹协调、各部门“一把手”具体负责,确保巩固衔接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发挥作用。

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来之不易,必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抓实动态监测帮扶。一是常态开展监测。推行风险摸排网格化、监测预警信息化“两化管理”,通过农户主动申报、基层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各类监督反馈“四线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11月20日,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1108户3880人,其中已消除风险200户806人,2023年动态新增识别监测对象265户888人。二是集中开展排查。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和第二轮集中排查,紧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推行“三访三问三讲”工作法(问健康讲预防,问收入讲门路,问产业讲政策),开展“两解一帮”活动,2022年群众满意度达%。截至11月,将符合条件的4868户10788人纳入低保兜底,1837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临时救助945人次、发放救助金万元。三是精准开展帮扶。严格落实“1+1”监测帮扶责任(由乡镇街道统筹安排1名乡镇干部、1名县管及以上领导干部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对监测对象实施“一户一策”,对其他低收入群体开展干部结对联系。强化因灾致贫帮扶,综合运用产业、就业、消费帮扶等政策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因灾返贫致贫风险,今年因灾识别纳入监测1户3人。今年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目前正在录入)。应该用三季度数据

2.保持政策持续稳定。一是延伸教育保障宽度。严格落实“1+N”联控联保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在校就读学生“应助尽助”。2023年,累计兑现学前到大学各教育阶段资助资金2749万元,惠及万人次,发放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3958万元,惠及学生3753人。加快推进城固育才中学建设,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今年高考本科上线较去年增加109人,增长%,特控(重本)上线300人,增加70人,增长%。二是增加医疗保障强度。分类落实基本医疗参保政策,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医疗综合保障政策,截至10月底,共7373人次患者受益。优化“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万人次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纳入门诊用药保障。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70个家庭医生团队,采取“入户巡访、电话随访、义诊走访”等方式,对医疗负担较重的脱贫人口、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全覆盖开展签约服务。开展特殊人群医疗救助,整合300万元专项资金,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开展特殊救助,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救助监测对象75人。三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监测,及时兑现补助资金,完成23户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目标。四是拓展饮水保障广度。紧盯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国家标准,全面完成21处场镇供水工程全年水质检测任务,饮水安全指标全部达标。严格落实“一改三提”要求,投入1410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9处,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实现所有群众有水喝、喝放心水。五是提升兜底保障温度。稳步提升政策标准和服务水平,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补贴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万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187万余元。强化养老服务,建成5个片区中心敬老院和县中心敬老院,对残疾、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开展集中照护。开展“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建成“渝康家园”10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1个,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建成开放。建立联动关爱模式,对1382名农村留守儿童和120余名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六是强化搬迁扶持深度。强化监测帮扶,将150户519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纳入防止返贫监测重点范围,“点对点”落实产业、就业、生活保障、社区管理服务等帮扶措施。强化公共服务,投入资金80万元,推进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加强组织关怀,完善47个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志愿服务站,为搬迁群众提供社区融入、爱心关怀、文体康乐等服务,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幸福感。

3.强化资金项目管理。一是规范衔接资金管理。摸清资产底数,开展扶贫项目资产清理,做好资产登记、建好资产台账,共清理2013—2022年扶贫资产项目3589个亿元。强化资金监管,将衔接资金使用进度纳入季度赛马比拼,成立5个衔接资金督导组,对全县30个资金使用单位和25个乡镇(街道)开展督查督导。规范资金使用,2023年到位衔接资金亿元,共实施项目334个,目前支出进度已达85%,其中中央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二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加强项目储备,按照“村申报、乡审核、部门审查、县审定”基本程序,储备项目556个,涉及资金亿元。规范项目实施,印发操作指南、细化“流程图”,做到程序规范、要素齐全、资料齐备、逻辑合理。加大项目监管,充分运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完善系统内容项目实施、资金支出、公告公示等情况数据,确保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三是抓好重点帮扶县政策落地。全面对接“一县一策”,紧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两高于、一底线,两缩小、一消除”目标,推动71条政策措施、42个重点项目落地落实。截至10月底,实现67项政策措施有效转化、28个重点项目开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的重要论述,坚持试点示范、分层分类,以1个市级重点镇、3个县级重点乡镇和5个县级重点村为试点,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建设、治理等各项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实施特色产业培育行动。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聚焦“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谷”“大巴山碳谷”建设,制定“一主(城固老腊肉)两辅(中药材、城固山地鸡)”专项行动计划,组建“4大专班”,系统推进文旅康养、中药、老腊肉、大木漆等特色优势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建立示范基地46个,实施产业链项目10个,构建3个“产业化联合体”,特色产业覆盖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带动4万余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二是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累计研发低糖挂面、野核桃油、核桃油胶囊等功能食品9项。推动城固老腊肉“再出发”,实施“五大体系”建设,发布黑标、金标、绿标标准,预计2023年老腊肉产量达1万吨、产值超10亿元。着力发展现代中药,举办2023中国“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GAP推进大会,中药材资源面积万亩,中药材产值达10亿元以上。《陕西城固:让中药产业走出“深闺”面向大众》获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报道。三是发展文旅康养。全力推进亢谷5A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旅游集群片区6个,大巴山森林人家超过2000户,今年1—10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四是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累计完成商品林收储70万亩,兑付林农流转资金亿元,带动2万余农户增收,城固县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成为陕西市首个获得备案的国储林“碳汇通”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8万千瓦(含水电),在建风光清洁能源装机18万千瓦。探索开展碳汇交易试点,成功注册全国首个“碳谷”商标。

2.实施增收致富促进行动。一是推动稳岗就业。强化劳务服务,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221名,创建10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277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发放跨区域交通补助万元,推动实现务工就业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万人。强化按需设岗,制定乡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6463个,重点解决一批弱劳力、超龄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强化技能培训,实施乡村“千技万能”人才培训工程,围绕“两种两养”、农业科技、旅游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48人次,其中脱贫人员378人次。二是促进创业就业。加大创业扶持,累计为217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为612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万元,兑现稳岗返还资金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846个。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累计发放资助资金万元,资助脱贫人口家庭学生4577人次,实现456名雨露计划毕业生创业就业。三是推广以工代赈。完善以工代赈模式(“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逐步拓展项目实施比例,吸纳当地低收入特殊群体稳定增收。今年以来,共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工代赈项目16个,吸纳务工群众828人,其中脱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83人;共发放劳务报酬705万元,实现人均工资性收入8514元。

3.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完善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完成173个行政村实用规划,集中打造修齐-高观“河美山乡”示范带、3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个A级景区村庄,建成高楠镇方斗村传统村落。

坚持试点示范,推进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和市级重点镇建设,创建市级绿色示范村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美丽宜居乡村10个。二是夯实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92%。优化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布局,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6%。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推进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重点工程,新建5G基站163个,自然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90%。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建成1个县级电商产业园、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提升6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开通乡村物流配送线路13条,有效解决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万户农村户厕摸排,今年完成农村改厕1476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垃圾处理全面实行“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建成1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尖庄镇白果村“四共四同”打造百果小院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居环境整治十大典型案例。

4.实施乡村治理提升行动。一是强化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健全“141”基层智治体系,完成25个乡镇街道基层智治指挥中心建设,按照“1+3+N”配齐配强网格力量,配备网格指导员601名、专兼职网格员770名。健全完善党建统领“四治”融合机制,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推广“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和数字化,打造2个数字乡村治理示范点,创建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我县**乡联丰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高燕镇星光村《创办“星光夜校”,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案例,成功入选2023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二是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试点,推进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32支,带动万户农户参与“幸福乡村”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乡贤劝导队204支,惩治“无事酒”200余起。三是强化法治建设。建强法治阵地,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户一法律明白人”等制度,创建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成全县20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加强普法宣传,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1000余名,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四是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在乡村两级设立“群众说事处”,形成“大网格+小院落”“院落自治”和“一约四会”等社会治理品牌。累计化解矛盾纠纷950余起,“群众说事、干部答题”工作经验被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刊载,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

四、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广泛凝聚巩固衔接工作合力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的重要论述,用好用活帮扶资源,不断提升帮扶质效。

1.持续深化水利部定点帮扶。一是推动项目落地。协调水利部对我县水利重点工程、重大规划免费编制方案,争取亿元水利资金实施农村供水、水土保持等工程。凝聚帮扶合力,协调帮扶成员单位捐资55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民生改善等项目。二是强化人才培训。组织开展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培训211人次,完成低收入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50人次、农业实用技能培训150人次,对脱贫村党支部书记开展专题培训189人次。三是开展消费帮扶。按照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积极调动各方力量,累计采购销售农产品万元。四是抓实支部共建。水利部水保司、政法司、监督司、建设司等单位党支部,与我县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4次,慰问困难党员5万余元。

2.持续深化山东临沂对口协作。一是深化资金扶持。积极争取临沂市援助资金6390万元,重点围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实施项目39个。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为我县捐款535万元、捐赠物资万元。加强消费帮扶,临沂市实施采购、帮助销售我县农副产品万元。二是深化劳务协作。依托鲁渝乡村就业帮扶基地(通达劳务、蓝鹰保安、天宝药业),累计帮助1015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6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95%。三是深化结对帮扶。实施“市县、县县、县乡(镇)、镇村、村企、学校、医院”多层次结对,截至目前已完成镇镇结对3个、村村结对9个、村企结对9个、社会组织结对3个、校校结对10个、医院结对5个,结对总量达39个。强化人才交流,临沂市向我县选派专业技术人才86人,我县选派2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临沂学习。加大招商引资,积极拓展齐鲁致远生物医药与我县企业深入合作,新增引进落地企业2家,实际到位投资万元。

3.持续深化九龙坡对口协同。一是健全互访机制。签订2023年度对口协同发展协议,召开党政联席会1次,两地党政领导互访3次,结对单位交流互动30余次。今年共到位对口协同资金5300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配套、医疗卫生事业提升、“红双河”城宣万综合示范基地等6个重大民生和乡村振兴项目。二是促进资源共享。强化企业协作,协调9家九龙坡区优质企业到我县建立企业发展资金池,开展运营管理、财务等专业培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联合开展旅游资源营销,利用新媒体平台互相宣传推广旅游资源,共办农特产品、文旅商品推广活动,推动九龙坡区各部门、企业,累计采购城固农特产品万元。推进就业信息共享,联合举办招聘会2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52个,促进城固劳动力向九龙坡区就业转移。三是强化结对联系。推进九龙坡区与我县25个单位结对帮扶,互派27名教师支教和挂职锻炼、10名医护人员支医和顶岗学习。

4.持续深化“组团式”精准帮扶。一是深化科技帮扶。向我县选派科技特派团专家人才22人,建立“四个一”对接帮扶机制,引进“陕茶一号”“川茶二号”等新品种18个,推广非洲猪瘟防控等新技术19项,攻关山地鸡鸡白痢病防治、茶叶加工工艺等“瓶颈”技术75项,助力“鸡鸣贡茶”获得国家级金奖。二是深化医疗帮扶。充分发挥医学技能优势,今年以来,共向我县选派医疗干部人才11名,推动骨科、肾内、超声3个学科成功通过县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重症医学科成功通过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三是深化教育帮扶。全面开展教学调研,调整优化受援学校领导班子,向我县选派教育干部人才51名,接续开设“南开班”“育才班”,成功申报陕西市精品选修课程4个、优秀学生社团3个。

5.持续深化其他力量帮扶。一是用好市发展改革委帮扶集团力量。完善年度帮扶计划,21个帮扶成员单位制定帮扶任务206项,筹集乡村产业、教育培训等帮扶资金337万元,完成消费帮扶采购任务683万元。全力推动重点帮扶乡镇咸宜镇39个规划项目实施,落实到位资金亿元。二是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建立“部门联动、企业响应、村级对接”机制,促成271家县内外企业与190个涉农村(社区)签订村企结对协议,通过发展产业、消费帮扶、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发展。截至目前,参与投资经营类项目企业164家,累计到位资金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三是用好社会帮扶力量。强化品牌培育,打造手工编织“巴渝巧姐”、城乡电商“巴渝网姐”、助农摩托帮等品牌,全力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人才培育,组织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10余场次,青年志愿者、创业青年带货直播培训50余场次,开展“青耘陕西”直播助农活动,帮销农特产品12万余元。

尊敬的(李)彦辰组长,蔡进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是历史性任务,是国之大者。城固作为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过去一年,尽管我们围绕巩固衔接做了大量而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城固历史欠账较大、发展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聚焦“三县一城一枢纽”发展目标,守住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分答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固!

最后,祝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城固工作期间工作顺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67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