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优推8篇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优推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
国家旅游局于1月10日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xx年,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城市,建成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网络和平台。到20xx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旅游简介。
2、国外智慧旅游建设。
3、国内智慧旅游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建设目标。
总体架构。
建设内容。
(二)技术要求。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工程方案。
1、土建工程。
2、装修工程。
3、供配电。
4、综合布线。
方案设计。
设备购置。
5、照明系统。
6、空调系统。
7、新风系统。
8、消防系统。
9、防雷接地系统。
10、环境监控系统。
11、排烟系统。
12、门禁系统。
13、保安监控系统。
14、旧址与新建比较。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1、机房布局。
2、效果图。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土地出让金。
5、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6、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表:
1、附表1项目建筑工程费估算表。
2、附表2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4、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5、附表5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6、附表6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7、附表7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8、附表8项目摊销估算表。
9、附表9项目折旧估算表。
10、附表10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1、附表1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12、附表1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生态农业研究报告 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篇】
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金寨县兴宏生态养殖园有限公司前身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场,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的农业企业的效益有下降趋势,为了使渔场更有活力、更有优势,企业在鱼塘附近建起了猪舍,搞起了循环有机养殖,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即使这样,要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除要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以外,还需结合当地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进一步扩大老规模,拓宽业务范围,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担风险能力。因此,建设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差异性的需求。建设之初,该项目就按绿色环保的宗旨发展,通过加强和规范管理,加大科技投入,使农业生态养殖发展的有条不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也增强了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总之,强化养殖,拓展种植,开展观光旅游,可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公司来说,既是可行的,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进一步发挥当地的潜能,公司处于群山环绕、湖水相伴的环境中,自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必须全面优化现有的存量资产和发挥资产优势,特别是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提升兴宏品牌形象、抵御风险的能力大有裨益,也可以通过政府农业部门的窗口加强宣传,以展示公司的形象与实力,意义重大。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需要。金寨县兴宏生态养殖园有限公司原只从事渔业生产,渔塘周边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单一的渔业生产,生产成本也难以降低。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开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利用养猪、养鸡、养鸭等产生的粪便作为种植业的肥料和渔业生产的饲料替代品,不仅可以保护环境,也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省的目标。金寨县政府也提出,要发展、推广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要加快城郊型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实现带动城郊农民早日致富的目标。
二是自然条件优越。金寨县兴宏生太养殖园有限公司立体生态种养殖项目区位于金寨县梅山镇,平均海拔500米,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相对湿度80%,年平均温度度,年日照时数小时,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其特征是季风显著,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常年平均气温为15度,平均无霜期220天,常年降雨量为1400毫米,平均降雨日为141天,最少111天。园区周边林相良好,为保持园区生态环境,开发时保留部分天然林,陡坡、坑谷留足自然植被,园区远离村落和工矿企业,大气、水质、土壤未受污染,是建设生态园的理想地带。
三是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管理基础。在未建立本项目的时候,本企业长期从事鱼类、商品猪的生产和销售,养殖技术成熟,所生产出的畜牧水产商品肉质健康,口感优美,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在消费者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且本企业多次前往一些大的、优秀的企业参观考察,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学习最新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还吸取别人科学和管理,使得本企业一直向前健康稳定的发展着。因此,本项目具有坚实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基础。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是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项目区位于金寨县新城区之间,座落在群山环抱、山泉清澈的梅山镇江店村,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距金寨新城区2公里、老城区3公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随着周边地区的开发及新城区的建设,些区将成为金寨县旅游、度假、休闲的人口聚集之地。本公司建立至今,雏形已现。目前办公区、后勤区、生太养殖区已开始建设,项目区将成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以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及花卉、果品、地方特产展示为主题,以水为灵魂,自然、恬静、优美的生态园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原生态农业旅游农庄建设规划可行性报告【第三篇】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挖掘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开辟陕北黄土高原农业增收新途径,拓出志丹新农村建设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王塌系志丹县保安镇新窑湾村的一个完整小流域,北靠孙岔墩湾,东临张家湾,南接新窑湾,西连志丹县城和马岔村,距县城5公里,与县城小石山、电视塔、炮楼山遥遥相望。
流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属白于山系、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沟地形突出。原是县植保植检站的果园示范基地,后拍卖给该站职工陈生金所有,与植保站共同开发种养业综合治理示范试验研究。目前,已建成基地800亩,其中水平梯田200亩。已有人工草地500亩,果园93亩(其中苹果80亩,葡萄、核桃、大桃、李子、大杏13亩)。拥有乔木林公倾,经济林公倾,综合治理度达到了%,林草覆盖率达到%。拥有土窑洞6孔,土木结构房11间,骡、驴各一头(匹),猪100头,羊100只,家禽1000只,果库一处,库窖1320平方米。有农用三轮车2辆,工作人员10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2名,技术员2名,农工5名。电力设施齐备,交通便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王塌紧靠县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县城有常住人口3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2、地理优势。王塌处于白于山脉南端、志丹县城的中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峁、沟、坡、梁特点及黄土特性明显,海拔高1500米,四季分明,黄土风情、黄土风貌浓烈厚重,有利于展示志丹特色。
3、开发优势。近几年通过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夯实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该区域地域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乡村景观保存良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形成了资源—市场,功能—空间上的互补态势。
4、产权优势。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有利于整个山势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县上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以杂豆、小米、糜子、玉米、洋芋、荞麦、黄芥、瓜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10亩以苦菜、黄花菜等为主的食用野菜种植园;建设5亩食用药材种植园;建设5亩大路菜种植园;建设5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达到陕北粮菜应有尽有。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消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93亩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土梨、土桃、土杏、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10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500亩人工种草工程,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百只舍饲养羊区、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百只兔养殖区、10只狗养殖区、5匹驴、5匹马、5匹骡、5头牛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驼鸟、马鹿、鸽子、七彩山鸡等。并建鱼塘一座,投放鱼、鸭、鹅等。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沟底打22米高、坝控面积平方公里的坝一座,建造亩栽植园,提升亩草地,建设亩景观林带,改造亩农田,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围绕现有村落,把民族性与现代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改造6孔土窑洞,新建30—50孔砖石窑洞的休闲宾馆;建3—5户独院民居,一个食府、一个土特产批零门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4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建设一处民族文化展示宫、一个演艺广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建造20个邮票式点缀小型花园,30个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新打机井一眼,辅设水网;建造扩大库容为xx立方米的贮藏库一座,建沼气池10口公厕6个,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三园区、四配套”的实施,把王塌建成志丹县城居民的后花园、后粮园、后菜园、后果园、后游园,建成陕北生物、植物品种的展示地、黄土文化的宣传中心、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观光。
山色,观看黄土高原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冬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像。三是古迹文化观。看尽县城明代城墙、炮楼、红色革命遗址,直接进入民族文化展示宫,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2、休闲。住:宿冬暖夏凉土石窑洞、农家小院;吃:坐土炕、吃农家饭;玩:垂钓、游泳、日光浴,骑乘、狩猎、山地健身等;娱:在演艺广场与演艺人员共同参与陕北大秧歌、民间剧演出,进张干大、李干妈家拜访,与民同乐3、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陕北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陕北文化,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时时有婚事,随到随体验。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生态农业可行性报告【第四篇】
能力满足要求。
(七)项目测算核心指标汇总表。
二、国民经济评价。
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三、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一、建设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二、法律政策风险及防控措施。
三、市场风险及防控措施。
四、筹资风险及防控措施。
五、其他相关粉线及防控措施。
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第五篇】
第一章总论。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本项目由某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项目编制依据。
1、《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7、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8、建设单位提供的意见、资料等;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既定的政策。
随着2007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
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内目前粗放式、大量消耗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提振国内消费已经成为国家既定的方针。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提出“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低碳经济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大,提出“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加速实施。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某某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并指出将在2020年将某某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滨海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六篇】
项目背景:
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治环境稳定,城市日益繁荣,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3年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由亿人次/年增长到亿人次/年,增幅高达%,且同期旅游收入更是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以国内旅游收入为例,2005年,国内旅游收入为5,亿元,至2013年已增长至26,亿元,增幅高达%。目前,我国正处于旅游消费总量迅速扩大的时期,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其中,以放松心情,追求舒适静谧、愉悦身心等康疗休闲度假为需求的高端消费人群进一步扩大。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为加快旅游产业改革,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投资10亿元,将建设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综合体及自驾游康体休闲基地,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为消费者打造轻松休闲的旅游环境。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我国旅游业市场现状分析。
三、市场发展潜力。
四、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项目规划。
一、整体方案。
二、布局规划。
第五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一、工程布局。
二、设计依据。
三、项目用地规划。
四、用地规划指标。
第七章节能、节水。
一、编制依据。
二、节能措施。
三、节水措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三、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第九章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安全卫生。
二、消防设计。
第十章项目建设进度。
一、项目实施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投资估算。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一、基本假设。
二、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一)收入与税费预测。
(二)总成本预测。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财务评价小结。
第十三章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可行性报告【第七篇】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进行的一项专业调整改革。
党的十六大提出==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转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传统农业应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高附加值的方向改造和提升,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正适应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兴办旅游业的客观要求。世界旅游业从==世纪==年代中期已上升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年代中后期,产值已达到了=.=万亿美元,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亿人,年增长速度达=以上。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假期制度的改革,旅游交通的便捷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呈现出高速不平衡增长的态势,旅游业产值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截止====年底全国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后,全国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属于生态旅游区的范畴。河南省旅游事业近几年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生态旅游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工作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计划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其健康快速发展并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主要是基于生态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体化趋势和要求,即农业生态资源功能的旅游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化。既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产业效率,又培养了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使自然生态资源得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双重开发并发挥生态环境教育功能。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是农业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和提高教学竞争力的需要。
首先,农业院校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的基础优势,寻找符合当今社会潮流,具有时代特色的办学方向。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度时期,农业领域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变革,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正日益多元化,农业资源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它同人的生态定向、生态环境、旅游景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使农业资源开发向更高产业层次转化成为可能,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将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传统办学优势,转化为培养农业转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优势,这是农业转型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办学思路转型的需要,是农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所在。其次,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在于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产业经营属性、实践操作属性基本一致。经与省内外的一些旅游部门和生态农业园区等企事业单位沟通和了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广受欢迎,已形成生态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业整体进步之间的矛盾,生态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今后一定时期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预示着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部门将出现人才紧缺的局面,该专业的设置是其他任何专业不可替代的。再次,河南省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而且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近几年大力开发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和大中城市郊区生态观光农业的实践已充分显示出这一旅游事业在河南省的广阔生命力。“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的开办,将占居国内在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行列,有力地促进我省旅游产业、高新农业和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开办“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能够保持该专业教育的入学和就业的人才供求两旺。
传统农业专科教育面临市场就业和生源质量的巨大压力,这与几十年一贯制传统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利用现有优势将传统长线专业改造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新兴的热门专业,必将形成农业院校人才供求两旺的良好局面,高等专科教育尤其是农林高职高专才能办出活力和动力。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到====年初河南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家,开发景点景区===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星级旅游饭店===多家,各类旅行社近===家。近几年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容量巨大,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人才需求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包括:各类生态农业实验场、观赏动植物园区、各类自然风景名胜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旅游接待和市场开发企业、城市园林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等。目前,这类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人才奇缺,难以适应自然资源进行旅游综合开发和保护的需要。上述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多数属于新兴行业或朝阳产业,一般认为,社会越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水平越高,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愿望越强烈。抗击非典的教训增强了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认识和追求,生态健康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该专业的设置较好地适应了这一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生态农业与旅游专业与高等农林院校学科性质相对口,同农林高教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旅游业是一个与多种产业、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产业,而生态旅游业重点在于农业生态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郑州牧专是一所以农牧业为核心的农林专科学校,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与自然生态资源相关的学科是该校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的丰厚的教学科研资源和学科优势,如动物科学、牧草科学为我校优势学科之一,其师资和教学设施可以转化为观赏动植物资源,农业经济多年积累的许多教学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的教学资源。将农业资源和新兴的农业旅游资源相结合,既是农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又是农业院校培养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急需人才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学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比较充分。
一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图书资料、实验实习设备可以综合利用,基本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如图书资料中的动植物生态类、自然资源类、农业经济类、可持续发展类、高新农业类等相关图书资料比较齐全。学校建有多个多媒体教室和图文信息中心,为该专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教学手段;二是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计划安排任课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教授=人、副教授==人,教师学科类型齐全,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梯队分布合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农业经济管理与旅游经济管理在资源属性、产业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等方面本质上有很多共性,它们的很多课程和教学实践可以作到资源共享,教师只需要根据生态农业旅游专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加以必要的调整,即能满足该专业多数课程的教学任务。比如,生态农业园区既属于高新农业产业又属于观光旅游产业,生态旅游资源与生态林业资源、河湖水产资源是同类资源,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与农产品的营销同属于市场开发的范畴,旅游行业法律法规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一部分,公关礼仪与导游实践技能属于同种技能的类型,等等。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教学内容为该校办好该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只要加强对这一专业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吸取兄弟相关院系兴办高新农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经验和教训,就能够较好地实现该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八篇】
项目背景:
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治环境稳定,城市日益繁荣,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由亿人次/年增长到亿人次/年,增幅高达%,且同期旅游收入更是呈现大幅增长态势。以国内旅游收入为例,20,国内旅游收入为5,亿元,至20已增长至26,亿元,增幅高达%。目前,我国正处于旅游消费总量迅速扩大的时期,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其中,以放松心情,追求舒适静谧、愉悦身心等康疗休闲度假为需求的高端消费人群进一步扩大。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为加快旅游产业改革,适应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8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到,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投资10亿元,将建设旅游休闲商业服务综合体及自驾游康体休闲基地,形成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为消费者打造轻松休闲的旅游环境。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我国旅游业市场现状分析。
三、市场发展潜力。
四、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项目规划。
一、整体方案。
二、布局规划。
第五章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一、工程布局。
二、设计依据。
三、项目用地规划。
四、用地规划指标。
第七章节能、节水。
一、编制依据。
二、节能措施。
三、节水措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
一、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三、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第九章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安全卫生。
二、消防设计。
第十章项目建设进度。
一、项目实施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投资估算。
(二)固定资产投资。
三、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一、基本假设。
二、收入与成本费用估算。
(一)收入与税费预测。
(二)总成本预测。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财务评价小结。
第十三章项目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