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一篇】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过近的开发,国内城市中心的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各城市市中心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在市中心越来越难觅一手楼的踪迹,近年来开发的房产也已逐渐走向二手房市场,二手房经纪行业必然引来其发展的时机。
**房产经纪有限公司在近1年的时间里,通过整合中小房产经纪公司门店,采用“直营式管理”的加盟模式,现在福州一个城市已发展到110多家门店,现已冲进福州二手房经纪行业的前三甲。
由于公司前期战略导向为快速抢占市场,现有的加盟门店的情况参差不齐,包括门店的团队结构、门店的营业面积大小、门面形象、对总部的忠诚度等。
还有在总部的建设上,由于前期设立泛联房产品牌的初衷是为了配合另一公司的业务的发展需要而成立,前期的一些人员是两家公司交叉使用,致使**房产公司在公司架构上是采用了最简单的配置,只设立了行政部、财务部,其他大部分人员是另一公司的兼岗人员。
现公司原有运营模式无法支撑公司的发展,公司的办公职场也从原有的100多平方米的职场搬到一个交通更便捷且营业面积达到900多平方的新职场,在人员架构上,与原有的兼岗人员作了剥离,组建了一个完整的公司团队。
现在利用房产的调整期,对公司的内部组织架构的重新梳理搭建、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人才梯队的培养、加强加盟门店的管理,进而提升泛联房产的品牌,夯实公司的基础建设,为后续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研究公司的品牌建设,结合泛联公司实际运作情况,为公司的成员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意义。
二手房经纪行业是个朝阳行业,针对**房产公司发展战略的规划,为了公司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自己的目标:三年内在全国布局五家城市,发展终端门店500家,实现终端年收入85000万元。
作为房产经纪行业,我们公司计划在3--5年时间里打造一个能引领国内二手房经纪市场的“**”品牌,并把这品牌延伸到评估、担保、金融按揭服务同一产业链的行业中,并为加盟店及全国市场模式复制提供优质服务和全方位的品牌保障。
所以,打造一个有着全国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是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论文研究的主题。
针对现在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空白、人才梯次的搭建、门店管理与形象的参差不齐等问题,对公司的一些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办学、对门店的管理、公司业务流程的优化、相关产业链的融合和延伸等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的定义最早是从品牌的功能角度界定的,品牌是产品识别的符号、标记。
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1960年)对品牌界定: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或他们的联合体,目的在于确定一个卖方或一群卖方的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的要点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最好的品牌传达了质量的保证。
然而,品牌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符号,一个品牌能表达六层含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
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它们确定了品牌的基础。
我国学者王新新认为:品牌作为标识,代表了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异或特征,然而这种差异和特征并不纯粹是客观的,而是在顾客(主体)对产品(客体)的认知关系中形成的。
品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品牌的内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品牌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品牌具有很强的增值功能,从而具备很明显的资本性。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
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品牌建设是指从品牌定位出发,经过品牌规划和设计,进行品牌推广,以期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厚积品牌资产;通过品牌的创建、经营和管理,进行品牌延伸、品牌扩张和品牌战略联盟等一系列战略,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达到品牌增值的最终目的全过程。
品牌建设的目标:为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市场份额的扩大和长期利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即建立品牌资产,提升品牌价值。
品牌建设的原则:
1、人才领先原则;。
2、技术领先原则;。
3、质量领先原则;。
4、资源优势领先原则;。
5、信息领先原则;。
6、服务领先原则;。
7、企业形象领先原则;。
三、研究方法。
1、swot分析:对品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全面评估称为swot分析。
swot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系统地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匹配和分析,寻找利用优势、抓住机会、弥补劣势及防范威胁的切入点,从而制定合理有效地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基本分析工具。
swot分析品牌建设有四类战略:优势机会(so)战略、劣势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和劣势威胁(wt)战略。
劣势威胁战略是在对企业内部劣势因素和企业外部威胁要素进行匹配后得到的,是在弥补内部劣势的同时回避外部威胁的品牌战略。
2、品牌共鸣模型。
4.关系=。
你和我的关系怎样。
1.确定=。
你是谁?
有深度、广泛的品牌认知。
强力的偏好和独特的品牌联想。
强力的积极的忠诚。
正面接受有响应。
2.内含=。
你有什么?
3.响应=。
你是怎样的?
共鸣。
判断感觉。
性能形象。
特色。
图2品牌共鸣金字塔。
l品牌特色:与该品牌在多长的时间内且较容易地被各种各样的客户唤起有关;。
l品牌性能:与这种产品或服务怎样满足顾客的性能需要相关;。
l品牌判断:反应顾客自己的意见和评估。
l品牌感觉:是顾客与品牌有关的情绪反应和响应;。
l品牌共鸣:指顾客和品牌关系的性质,即顾客感到他们和品牌同步的程度。
论文研究框架。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品牌的基本理论:
1.品牌的概念。
2.品牌的构成。
(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1.品牌建设的内涵。
2.品牌建设的目标。
3.品牌建设的原则。
(三)研究方法。
分析方法。
2.品牌共鸣模型。
三、二手房经纪公司品牌特征。
(一)二手房经纪公司品牌形成特征、要素。
(二)影响品牌的因素和解决的措施。
四、泛联房产品牌建设现状的评价。
1、目前存在的问题。
2、存在问题的根源。
3、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情况。
五、泛联房产品牌建设策略。
(一)泛联房产品牌定位策略。
1.泛联品牌的定位。
2、品牌定位原则和步骤。
3.品牌的构成—主体和客体。
4.品牌价值核心的挖掘—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5.品牌定位的实施。
(二)泛联房产品牌视觉识别(vi)设计策略。
系统。
手册。
管理流程。
(三)泛联房产品牌的实施策略。
1.品牌的差异化策略;。
2.品牌的传播策略。
3.品牌的创新策略。
4.品牌的延伸与组合策略。
(六)结论与展望。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
相关研究基础。
swot分析。
品牌共鸣模型。
泛联房产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问卷调查。
门店走访。
福建二手房经纪品牌建设现状。
泛联房产品牌建设现状概况。
泛联房产品牌建设策略研究。
过程管理。
综合评价、持续改进。
品牌的定位。
品牌的发展策略。
品牌vi设计策略。
结论及展望。
论文进度安排。
与导师沟通,根据自身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选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文献梳理。
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检索、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完成研究工作的理论准备。
现状分析。
罗列现在公司在品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策略制定。
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按逻辑思路进行规划汇总,并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拟出论文的初稿。
提交初稿月。
完成初稿。
修改定稿—。
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定稿。
论文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b.蔡斯等著.运营管理(第11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7。
[2][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8。
[4]王吉鹏著.企业文化建设[m].中国发展出版社,.6。
[5]沈铖,刘晓峰著.品牌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8。
[6]满峄峰著,房地产品牌建设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7]黄松江,品牌战略[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陈之昶,品牌定位的实施流程[j].商场现代化,2007。
[9]王培忠,协成房地产经纪公司品牌建立策略[j].北方交通大学,。
[10]王新玲,品牌经营策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
[11]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二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营业税表现出许多弊端,不能抵扣、税率高、存在重复征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服务业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发展必然。
2011年,经国务院研究同意,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首先开展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营改增试点城市扩展到10省市。到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从1月1日,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年6月1日,电信业纳入菅改增试点范围。
房地产行业涉及的面较广、关系较为复杂,房地产项目成本费用构成复杂,涉及的税收种类较多,房地产企业营改增一直没有试点,方案尚未出台,足见房地产行业营改增难度大,阻力之大。据普华永道对全国近20家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超过90%的受访企业均表示了对税负上升的担忧,其中近40%的企业认为税负会明显上升。
房地产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开发周期较长,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成本与收入周期间隔较长,在房地产企业试点营改增要科学处理好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不匹配的问题。
房地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征税,所购买的材料和固定资产缴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外购服务所负担的营业税也无法抵扣。由于新兴业态成长。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渗透融合入房地产领域,出现了房地产业态新兴化趋势。“营改增”前,这些新兴服务业态缴纳营业税,不能在下游企业增值税中抵扣。但增值税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进行税前抵扣,“营改增”后,这些新兴服务业获益较大。
在营业税中,房地产企业外购材料、设备和服务发生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营改增”后,这些项目都能抵扣。这会促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和更新,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减税。
对大型房地产集团来说,集团内部有很多服务部门,如咨询服务、鉴证服务部门等。“营改增”前,集团内部服务部门分离出来后,虽然缴纳增值税,但是由于不能抵扣,服务部门的分离发展动力不足。“营改增”后,这些服务部门所提供的增值税发票可以抵扣,从而促进集团整体税负减轻,使得服务部门独立出来,走上更为专业化、灵活化的发展路径。因此“营改增”有利于大型房地产集团内部的服务部门与母体分离发展。
另外,增值税通过调节毛利率抑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对于房地产交易各个环节的增值额课税,增值额与所缴税额成正比,可以进一步地遏制投机行为。
(二)研究意义分两段表述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重点说明这一研究对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对房地产行业、对w集团的影响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和实践能力水平评估(专业学位论文)。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六、论文进度安排。
七、参考文献尽量选用最近几年的文献。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三篇】
1.本文研究的背景。
目前,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如何建立完善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体系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油田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舞台中获得生存空间,就要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能源企业或是国内先进企业相比,部分油田企业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绩效考核观念落后、对绩效考核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尽科学合理、考核程序不尽完善、过程监督缺失、考评制度执行不严格、正面引导作用难以发挥、绩效考核方法不科学、量化考核指标比重较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在企业层面的kpi设计往往考虑当期的多,长远的少、在绩效管理体系向基层延伸过程中,绩效考核指标与eva关联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油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油田企业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增强团队组织战斗力,使关键绩效指标不断得以改进和提高,确保“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石化提出利用十至十五年时间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战略目标西北油田是中石化第二大油田国内陆上10大油田之一目前年产725万吨储量达到12亿吨;人均原油产量1750吨排名中石化第一;投资资本回报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多项重要经济效益指标连续三年在中石化上游板块排名第一。集团公司对西北油田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上产增效”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年产冲击1000万吨;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将盈利能力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同时显著提高勘探效率和探井成功率缩短建井周期进一步提高“油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新的使命、新的任务对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本文研究的目的。
基于西北油田绩效考核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研究如何选择绩效考核方法、如何设计关键绩效指标、如何设计指标权重、如何保障绩效考核的有效运行、如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等,以期设立了一套相对科学、系统、全面、有效的适合西北油田企业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率先打造一流油公司奠定基础,也为国内其他油田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本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真实评估组织的工作状况和绩效表现,引导和激励员工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已成为各级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尽管国内各油田企业在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践中体现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能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目前企业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都将逐步化解。面对来自市场各个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油田企业如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探索更好的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的途径与工具,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如何解决油田企业的绩效管理问题,已成为当前油田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绩效管理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为我们解决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拓展了管理思路,增添了提升组织绩效的手段,也必将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行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需要,对于引导广大干部员工集中精力创造更佳业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四、研究大纲。
五、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
七、预期结果。
八、论文工作进展安排。
九、参考文献。
[4][m],london:instituteofpersonnelmanagement,,67.
[6]李仕洋,黄孝年.绩效管理专题[m].销售与管理,.05,11。
[8]+360收获考核果实[m].人力资源,,02,56。
[12]吴兴宁.电监会扩权[j].商务周刊,2013,07:32。
[13]冉斌.高绩效管理五步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5。
[17]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4一37。
[18]李海,张德.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m].企业管理,2013,04:76。
[19]林泽炎.绩效考核操作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345。
[20]饶伟国.绩效沟通该怎么做[j].人力资源,2013,03:56。
[21]李剑锋.绩效考核与管理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86.
[29]魏钧,绩效指标设计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四篇】
在渠道模式研究方面,徐天佑(2002)提出了“堡垒式营销”与“撒网式营销”模式;黄丽薇等提出了渠道的逆向模式:孟令华(2002)提出了销售渠道的强势模式。
在渠道权力及冲突方面,庄贵军()主要研究了西方渠道的权力、冲突和合作;吴冠之(2001)研究了渠道网络的竞争与合作;王朝辉()研究了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形式与对策。
在渠道关系方面,苏勇、陈小平(2000)提出了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研究了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渠道关系;桂琦寒(2001)也对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对营销系统的冲击作了分析。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五篇】
第1章公司发展现状。
公司简介。
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第2章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公司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意义。
第3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远景、使命及理念。
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提升规划。
第4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
公司招聘政策的制定。
公司薪酬福利政策的制定。
公司对内进行组织变革政策的制定。
第5章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公司非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公司生产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
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保证。
结论。
5、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张晓萍,何昌邑,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李亚,袁庆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3]邢传,沈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美]劳伦斯s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孙非,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张景安.人才致胜―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指南[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杜映梅.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7]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8]颜士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9]彭剑锋,饶征.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湛新民.薪酬制度设计[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1]杨清,刘再炫.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六篇】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更是一个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就企业来说,现在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加以高度的重视,注意到人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企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必然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激励问题以及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第一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激励员工,使其产生更好的业绩表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面对竞争与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成立于年11月,地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本部设在陕西省神木县城,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末,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790mw,煤炭产量1000万吨,发电量189亿度,销售收入70亿元;公司经营区域由陕北、蒙西两个地区拓展到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由参与神华集团内部产业循环、地方经济循环向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企业;公司的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模式、综合竞争力都将迈上崭新的台阶,完全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从电力企业本身来看,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当前,电力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普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发展人才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反,由于收入方面的差距,以及分配上的不公平等原因而导致技术人才流失现象。
造成公司目前状况,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该公司的薪酬激励、福利激励以及培训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该公司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公司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致使很多优秀员工不满意该公司的激励现状,进而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下降,甚至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流失。因此,如何改善和优化该公司的激励机制,并重新激活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该公司在激烈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是公司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结合现有的激励理论体系和电力公司状况,对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在诊断剖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也希望对国内相关企业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意义和目的。
进行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电力公司更好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
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员工流失状况以及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准确认识电力公司激励现状,也有助于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电力公司做强做大。
2、促进电力公司吸引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人员的流动己经成为普遍现象,如何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将有才能的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并长期为企业工作;同时,将不适应企业的人员逐渐分离出去,保持企业人员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有所贡献。
3、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发展。
现代企业人员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目标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追求工作外在报酬的同时,也很看重工作的内在报酬,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成就感,这对电力公司来说,完全适用。企业如果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激励方案,给予员工有意义的工作,并在赋予适当的工作报酬的同时,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赋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升职空间,对他们的自身发展将非常有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人员同样需要知识更新,特别是现代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应的各种先进的工作经验需要充实,所以,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进修深造的机会,以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必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伴随着他他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公司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折点。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创新激励机制,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永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引擎。通过本文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待答问题。
mm电力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的某些内容是近一两年来开始实行的,应该说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员工的需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大量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现行的激励机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真正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能调动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需要获得满足。但从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分析,却造成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技术、设计、销售人员和中级及基层管理人才大量流失,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水平竞争力不足,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较大,其中包括福利措施实施不到位;(2)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工作缺乏挑战性,员工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的吸引力不强;(3)缺乏对员工的系统性培训,员工价值得不到进一步提升;(4)职业发展路线单一,员工对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在这些原因中,有的占主要地位,如职业发展、系统性培训等,有的占次要地位,如薪酬、福利等,这是由对员工的需要层次不同造成的。因此,对ab公司的激励机制必须作出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此,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1)分析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状况。(2)分析公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并对公司现行激励机制进行了总体评价。(3)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设计出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的优化方案。(4)提出公司实施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有关名词解释。
1、激励概念。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
激励的特点是:有被激励的人;被激励的人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根源是需要;被激励动机的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动力,持续地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被激励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得到觉察和证实。从实质来说,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勤奋工作。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2、股权激励。
对骨干人员授予股权,他们就也成为了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收益权,因此他们的个人收益利益是与公司的价值增长利益保持一致的。授予股权,是一种着眼于长期的激励,其具体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1)股票期权。多用于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的收益来自于市场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强有效或半强有效的股市来说,这个价差的多少是与经营者的努力密切相关的,而且由于期权从授予到行使相隔较长时间,受益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股票增值收益,这样就促使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降低了代理成本,避免了短期行为。(2)业绩股权。业绩股权是一种只和工作业绩挂钩、不涉及股价变化的激励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3)期股。首先授予骨干人员一定数额的股权,开始的时候这部分股权类似虚拟股权(只有分红权和增值收益权而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和转让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3-5年),每年激励对象可以用这些股权的分红来认购这些股权的年均份额(不足部分由激励对象以现金补足),直到期满后,这些股权被激励对象以各年分红和现金出资全部购买完毕,这时就转变成享有各种法定权利的实股。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七篇】
(1)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2)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培训制度存在问题。
(4)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公司现行激励机制的总体评价。
电力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电力公司经营宏观环境。
电力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激励机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原则。
(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三)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并重的原则。
(四)适度性原则。
(五)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
电力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优化对策。
(一)完善招聘选拔激励机制。
(二)推行全面薪酬机制。
(三)优化员工发展激励设计。
(四)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实施的保障措施。
树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观念。
确立“注重能力和绩效”的价值观。
转变“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思想。
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完善配套制度和支持系统。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结论。
运用价值。
后续研究建议。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
[1]陈清泰、吴敬琏:《可变薪酬体系原理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月版。
[2]朱克江:《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1月第1版。
[3]王清:《薪酬方案设计与操作》,中国经济出版社,1月第1版。
[4]奚玉琴:《企业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月第1版。
[5]林泽炎:《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9月第1版。
[6]彭志源:《成功企业薪酬设计与年金管理制度典范》,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第1版。
[7]于建原:《营销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版。
[8]南兆旭、滕宝红:《营销组织管理规划》,广东经济出版社,年版。
[9]马同斌、刘凌云、张志强:《现代企业行业营销》,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2、卢强:《价格与渠道》,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0]卜妙金:《分销渠道决策与管理》,东北财经大学版社年版。
[11]罗伯特.l.齐利斯:《以顾客为中心的销售》,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12]戈登.福克塞尔:《市场营销中的消费者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海滨:《弱势药企代借力‘修渠’》,《销售与市场》,年4期。
[14]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见《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15]谢奇志、贾怀京、汪群:《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科学学研究》,2012月,第4期。
[16]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见《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6期。
[17]胡君辰、郑绍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月版。
[18]宋劲松;《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版。
[19]傅永刚著:《如何激励员工》(第一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版。
[20]徐成德、陈达著:《员工激励手册》(第一版),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
[21]孙健著:《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2]王学力著:《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3]王祖成著:《世界上最有效的管理-激励》(第1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24]俞文钊著:《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经济管理出版社,19版。
[26]孟莉:《薪酬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载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第1期。
[27]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载于《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28]刘武、富萍萍、杨永康:《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员工激励》,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29]何叶、李鑫:《团队激励薪酬模式研究》,载于《软科学》,2004年06期。
[30]丁志刚:《激励员工的艺术》,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02期。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八篇】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更是一个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就企业来说,现在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加以高度的重视,注意到人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企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就必然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激励问题以及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企业第一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激励员工,使其产生更好的业绩表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面对竞争与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力公司)成立于11月,地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本部设在陕西省神木县城,企业注册资本金20亿元.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末,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790mw,煤炭产量1000万吨,发电量189亿度,销售收入70亿元;公司经营区域由陕北、蒙西两个地区拓展到整个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由参与神华集团内部产业循环、地方经济循环向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转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发电企业;公司的产业规模、产业层次、产业模式、综合竞争力都将迈上崭新的台阶,完全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从电力企业本身来看,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当前,电力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普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发展人才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相反,由于收入方面的差距,以及分配上的不公平等原因而导致技术人才流失现象。
造成公司目前状况,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自身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明显,在该公司的薪酬激励、福利激励以及培训激励、绩效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该公司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该公司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致使很多优秀员工不满意该公司的激励现状,进而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创造力下降,甚至导致大批优秀人才流失。因此,如何改善和优化该公司的激励机制,并重新激活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该公司在激烈行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是公司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结合现有的激励理论体系和电力公司状况,对电力公司的激励机制在诊断剖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本文研究,也希望对国内相关企业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意义和目的。
进行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促进电力公司更好适应激励的市场竞争。
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员工流失状况以及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准确认识电力公司激励现状,也有助于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从而有利于电力公司做强做大。
2、促进电力公司吸引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在不断建立、健全。企业人员的流动己经成为普遍现象,如何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成为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完善电力公司激励机制,将有才能的人、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并长期为企业工作;同时,将不适应企业的人员逐渐分离出去,保持企业人员的生命力。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能在人才流动机制方面有所贡献。
3、促进企业员工自身发展。
现代企业人员不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而且是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目标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追求工作外在报酬的同时,也很看重工作的内在报酬,他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有成就感,这对电力公司来说,完全适用。企业如果有一套较为健全的激励方案,给予员工有意义的工作,并在赋予适当的工作报酬的同时,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多赋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和升职空间,对他们的自身发展将非常有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人员同样需要知识更新,特别是现代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应的各种先进的工作经验需要充实,所以,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进修深造的机会,以充实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必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伴随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公司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折点。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创新激励机制,迅速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永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引擎。通过本文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待答问题。
mm电力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的某些内容是近一两年来开始实行的,应该说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员工的需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大量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是,现行的激励机制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真正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应该是能调动绝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需要获得满足。但从公司现行的激励机制分析,却造成了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技术、设计、销售人员和中级及基层管理人才大量流失,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酬水平竞争力不足,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较大,其中包括福利措施实施不到位;(2)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导致员工工作缺乏挑战性,员工的工作热情下降,工作的吸引力不强;(3)缺乏对员工的系统性培训,员工价值得不到进一步提升;(4)职业发展路线单一,员工对个人发展前景不乐观。在这些原因中,有的占主要地位,如职业发展、系统性培训等,有的占次要地位,如薪酬、福利等,这是由对员工的需要层次不同造成的。因此,对ab公司的激励机制必须作出调整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为此,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1)分析公司的员工激励机制状况。(2)分析公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并对公司现行激励机制进行了总体评价。(3)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设计出公司激励机制的具体的优化方案。(4)提出公司实施激励机制的保障措施。
有关名词解释。
1、激励概念。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调动人积极性的各种措施,按其实质来说,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去激发行为的动机,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主动行为的过程。
激励的特点是:有被激励的人;被激励的人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根源是需要;被激励动机的强弱,即积极性的高低是一种内在变量,不能直接感觉到。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长期的动力,持续地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被激励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得到觉察和证实。从实质来说,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的工作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努力水平取决于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取决于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励员工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实现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勤奋工作。机制原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和制度的有机组合。
2、股权激励。
对骨干人员授予股权,他们就也成为了所有者,拥有了剩余收益权,因此他们的个人收益利益是与公司的价值增长利益保持一致的。授予股权,是一种着眼于长期的激励,其具体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1)股票期权。多用于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股票期权的收益来自于市场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对于一个强有效或半强有效的股市来说,这个价差的多少是与经营者的努力密切相关的,而且由于期权从授予到行使相隔较长时间,受益者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股票增值收益,这样就促使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降低了代理成本,避免了短期行为。(2)业绩股权。业绩股权是一种只和工作业绩挂钩、不涉及股价变化的激励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3)期股。首先授予骨干人员一定数额的股权,开始的时候这部分股权类似虚拟股权(只有分红权和增值收益权而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和转让权),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3-5年),每年激励对象可以用这些股权的分红来认购这些股权的年均份额(不足部分由激励对象以现金补足),直到期满后,这些股权被激励对象以各年分红和现金出资全部购买完毕,这时就转变成享有各种法定权利的实股。
研究范围及限制。
当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己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招聘、企业员工岗位设计、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员工的激励以及企业员工生涯开发等。本文仅就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由于具体企业的员工的激励机制具有企业自身特点,因此很难对整体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否则则有可能导致研究缺乏针对性以及笼统性而失去研究意义。为此本文仅就具体企业--mm公司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二、文献评论。
(一)激励的基本思想。
激励的基本思想由二部分构成:。
1、人性假设理论。这是探讨激励的基点,正如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言:“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为都以关于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西方管理学把人性作了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x理论),自我实现假设(y理论),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和复杂人假设(z理论)。
2、理性行为理论。这种理论构建了人的行为逻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就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寻求风险最小化,总之一个理性思维的人最终都是在追求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二)主要的激励理论。
1、内容型激励理论。
人们工作的动机各不相同,有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有人为了家庭和子女,也有人为了国家和社会,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有不同的原因。对于人们各自不同的行为动机的诱发因素的研究构成了激励理论的内容学派,主要有以下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形成一定的层次,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人的行为受到人的尚未满足的需要的驱动,己经满足了的需要不会起到激励作用。由于个人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同时具有这五种需要且每种需要都具有同等强度,所以人的行为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效的激励必须针对员工的主导需要,员工的主导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同一时期,不同员工会有不同层次的主导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不断客观地了解员工的主导需要,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积极的组织措施,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2)双因素理论。
美国著名学者赫茨伯格(rg)在1959年出版的专著《工作的激励因素》中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把作为保健因素的工作环境和作为激励因素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区分,并指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双因素理论使企业管理者注意到工作内容对于激励员工的重要性,满足员工不同需要所起到的激励效果是不同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将导致不满,但有了它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管理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满足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应该关注工作本身,赋予工作更加丰富的内容,给员工成长的空间,赋予工作更多的责任和挑战性以进行精神激励。
2、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对人类的不同需要以及激发其特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但并没有解释人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为什么选择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关于人们的各种需要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行为发展、持续、终止的全部过程的研究,构成了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当人的动机被激发起来以后,如何选择行为,导向目标,并持续下去的心理过程。它采用动态、系统的分析方法,试图找出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和努力程度的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修正转化人的行为,从而达到诱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这类理论主要有费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激励理论对电力公司的启示是,设计一套合理与科学的薪酬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这些激励理论在设计员工激励机制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些理论在企业员工的激励实践也发挥了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其中需要层次理论产生时间较早,而双因素理论及过程理论产生较晚。笔者认为上述理论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些理论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和解释激励机制,单独一个理论都不可能全面反映激励机制的作用及功能。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研究对象。
陕西省mm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是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20亿元,下设11个部室,5个独资二级单位,3个合资控股公司,1个合资参股公司;现有员工多人,主要负责神华矿区自备电源电网的建设与经营,同时发展与之相关的煤炭、化工等产业。
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过程。
为了调查了解目前电力公司员工激励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进行了实证调查,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方法以及访谈方法。
调查问卷编制程序主要是:(1)进行文献检索与理论研究。笔者对激励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其中所使用的有关问卷与测量工具作了仔细的分析,初步提出电力企业员工激励体系。(2)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笔者通过与部分员工进行谈话和讨论,了解了面对电力体制改革,员工激励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及激励发展方向。(3)形成问卷项目。在对员工激励体系基本确定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调查等方法对激励体系等问题进行筛选、归类,最后形成测查每个维度的项目,以考察电力公司员工激励状况。(4)预试,初步的项目分析与修订。选取小样本进行预试,并征求有关员工意见,对每个项目的可读性、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建构的适当性以及项目的格式与编排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和计算结果对问卷的主要维度和项目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项目分析,最后,形成正式问卷。
为了解电力公司激励状况,为完善激励机制提供质量保证,笔者耗时两个月,对电力公司部分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发放问卷计200份,回收问卷184份,有效问卷175份。
同时,还对部分所调查人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包括一般员工及部分管理人员。个案访谈是让被选的人员书面回答所提的以下几个问题:员工激励存在问题、员工流失原因、员工的需求以及员工对目前激励的态度等,这些问题涵盖了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问题。
论文研究方法设计。
(1)实证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电力公司员工流失以及目前人类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了解,找出了公司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后面的完善激励机制措施有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并不局限于对激励机制作定性的分析,通过大量采用公式、图表和模型,使分析更为透彻、更易于理解。
(3)文献分析法。
笔者收集和研读了国内外有关员工激励机制方面的专著和文章,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索。
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对问卷进行分解,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使用在微机上统计处理。记录不可统计部分及访谈内容,力争获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记解,为进一步研究打好了基础。
研究的实施程序。
本文研究的实施过程及进程表如下:。
200年月——200年月,阅读激励机制有关教程,阅读有关激励管理方面的论文,选择具有研究意义的内容,与导师商议,拟定论文题目,并开始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搜集资料。
200年月——200年月,继续资料的搜集工作,同时认真研读有关资料,并到有关制药企业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拜访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激励情况。开始开题报告的写作,列出论文写作大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论文初稿。
200年月——200年月,完成开题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完成论文。
200年9月——,最终定稿,校正论文格式,完成论文,装订,提交并准备论文答辩。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九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
工作计划。
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
经验。
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基本特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告提纲。
报告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前的工作,开题报告中明确了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论文提纲以及参考文献。这些是从事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2024年mba论文开题报告【第十篇】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puzzle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术论文。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时间:从1980年到年;。
(2)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案例:908工程、909工程、13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1980-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二、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review)”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description)”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thinking)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
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
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