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区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云海发表时间 3716480

总结区科技局工作成效,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区科技局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区科技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聚焦"四城"、"五区"目标要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制定出台两大纲领性文件《*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打造"创新引领"型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区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谋划布局区域大孵化集群建设,成立规模达10亿元的全市首支大孵化器科创基金,实现新增孵化面积位列全市第3。创新平台能级大幅提升,落地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为全市首个中科院系研究院,系目前全区最高能级创新平台。主动攻坚省级高新区创建,关键科创指标、人才团队引育、科创生态打造等各项科技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塔尖重器,构建大孵化集群建设"稳支撑"

一是高标谋划布局建设。制定出台《*区大孵化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打造五大大孵化集群、五大特色孵化街区、十个标志性孵化楼宇空间为核心,构建"5510"全域式孵化空间发展格局,建立大孵化集群建设工作专班、工作推进和督导机制,完善大孵化集群整体布局。截至目前,组织召开大孵化集群发展业务培训会和工作交流座谈会5次,紧密对接国内专业运营机构并召开线下对接活动3次,1-10月份全区实现新增孵化面积万平米,新建孵化基地6个,获评省级优秀众创空间1家,新备案省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

二是加速重点区块建设进程。以国际未来科技岛、*城市数字科创园、鞋都时尚创意产业园三大区块建设为重点,引进落地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学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大院名校*联合研究院、新华网生物感知智能技术*转移中心等公共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国际未来科技岛启动区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化服务中心和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中心项目今年实现建设投资亿元,引进14个科创项目和7个服务业项目;*中关村中试实验室、检测认证实验室等中试服务平台正式挂牌运营。

三是强化示范孵化载体建设。紧扣"七个一"标准,推进中关村信息谷?*创新打造示范孵化基地,通过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拓展产学融合新路径,今年以来,中关村信息谷?*创新先后招引了包含浪潮、新华网等头部企业在内的25家科创企业,其中,助力立妙达获得奉晗基金领投的3000万融资,通过浪潮落地打造数字孪生车间和鞋服线上选品销售平台助推我区鞋服产业发展,推进陈十一院士领衔的十沣科技落地开展合作,深入对接肯恩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二)招才引智,提升产业发展"强主体"

一是高端人才团队加速集聚。重视人才招引服务体系构建,切实发挥重点人才项目在培养集聚人才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全方位挖掘科创企业人才潜力。截至目前共推荐4人申报省万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申报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杰出人才1人,领军型创新团队1支,组织推荐56人申报省海外引才计划,进入答辩30人,申报数创历史新高。依托浙南美谷研究院、石碧院士产业化项目成功建立2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博士以上人才15人。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快速发展。深化"双倍增"计划实施,着重凸显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截至目前,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专家评审新认定43家企业,重新认定企业28家企业,2022年度*市创新型领军(瞪羚)企业通过认定2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9家;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截至目前推荐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市级研发中心2家,2021年度全社会R&D经费支出亿元,增速19%,较去年提升3倍,占GDP比重达,较去年提升个百分点,创历年新高;2022年1-10月规上工业研发费总额亿元,增速%,占营业收入比重%。

三是科技产业发展加速融合。积极开展规上企业转高企、规下高企转规上"双转"行动,全力助推高新产业提速发展。2022年1-10月,高新增加值亿元,增速%,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增速%;完善*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我区技术交易持续活跃,1-11月实现技术交易额突破亿元。

(三)有形之手,为科技创新生态"激活力"

一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保障。积极拓宽科技与金融结合新路径,聚焦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领域发展壮大,成立规模达10亿元的全市首个大孵化器科创基金与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制定出台《*市*区科创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年内拟设立规模为3亿元的科创子基金,助推中小微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化"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新机制,鼓励企业以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企业不断加强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截至目前共推荐企业申报省级尖兵领雁计划项目4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项,市级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22个;2021年青科会项目落地率达100%,2022年青科会落地项目已收集拟报27个,其中高能级科创平台2个,技术成果转化及人才产业化类项目25个。

三是鼓浓创新生态建设氛围。积极举办中国·*民营企业人才周、*数字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红靴奖"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重要活动,为*创新发展营造浓厚氛围,其中中国·*数字经济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首届"红靴奖"中国国际鞋类设计大赛作品征集阶段已结束,目前正在作品整理阶段。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平台虽然提升,但产出能力不强。我区已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近10家,但从整体看,大部分高能级创新平台仍处于建设初期,收入超90%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和承担政府科研项目收入,普遍缺乏专门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孵化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公司,平台研发产出率、技术转化率、成果落地率有待加强,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还不够强劲。

二是科创指标虽然提升,但后续增长乏力。目前我区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比重大,战新、高新产业培育不足、占比不高,同时科技型龙头企业偏少,且大部分企业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能力较弱,导致研发投入、高新增加值增速、生命健康产值等区域创新关键指标难以实现高质量、突破性发展。

三是创新生态虽然改善,但基础仍然薄弱。人才引留环境有待提高,人才公寓建设不足,人才交流场地、项目路演场地等创新创业的配套设施还较缺乏,高品质环境打造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科技金融结合不够,科创基金作用还未发挥,企业融资渠道还较为传统和单一,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不足。总的来说,"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生态系统培育仍然任重道远。

三、明年工作计划

2023年,*区科技局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20th大精神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持之以恒紧抓落实科技创新各项指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聚焦全域大孵化集群建设主题,全面梳理拓展区内可利用开展孵化载体建设的物理空间,新建一批聚焦新兴产业培育的孵化基地。加快*国际未来科技岛、*城市数字科创园、中国鞋都时尚创意产业园等重点区块孵化集群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孵化面积22万方以上、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家以上。同时强化重大创新孵化平台载体引进和建设,加快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学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关村信息谷建设,全年实现引进高质量科技企业20家以上;加快落地网易数字音乐基地、华为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争取实现新建大院名校技术转移中心及机构3家以上。

二是紧扣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和"双迈进"计划,不断完善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库、成长库、规模库和专员服务机制,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持续完善企业研发体系,力争全年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0家以上、规上工业研发费用、高新增加值、高新投资等企业科创指标增速达10%以上。

三是锚定优化创新生态的终极目标,迭代升级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精准加码",推动政策快速兑现;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提升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争取全年建立科创子基金1支以上;统筹推进2022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果落地,实现项目落地率达到100%,全力做好成果落地见效"后半篇文章";用好中关村信息谷、国际未来科技岛等产业平台作用,力争全年引进院士产业化项目2个以上,实现招引和入选各类人才项目10人以上,科技成果转化30项以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71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