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转型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调研报告

好学生发表时间 3139654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转型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调研报告

每座城市的年轮,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因煤而建、因钢而兴,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经创造了“中国七个第一”: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第一位中国本土大学教授,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其深厚的工业基础,渐次形成钢铁、水泥、化工等主导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进入21世纪,**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资源依赖弊端显现,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偏低,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问题困扰着这座城市。

值此历史关键时期,习近平同志考察时,为这座城市把脉问诊、指航定向、擘画蓝图,结合世界之变局和**实际,作出“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和“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为**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转型升级实践路径,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年倏忽而过。**这座城市在践行“三个努力建成”道路上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有哪些经验和启示?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赶往**,赴港口、入厂企、走工地,对**的成就、做法和经验进行深入调研——

一、十年答卷:向海图强打造“蓝色引擎”

在世界经济低迷、全国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的节点,**经济增速不仅没有出现“硬着陆”“断崖式下跌”,全市经济规模还实现了“四级跳”: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2014年、2018年、2020年分别超过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连续十年排名**省全省首位。

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920.8亿元,同比增长7.6%,总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十八位。

向海图强、转型发展,这是调研组在唐期间听到最多也是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调研组亲眼见证,人们对于**“钢城”“煤都”的旧有印象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具国际范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首先,开放广度深度拓展,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作用彰显。

冬日的渤海湾,碧空万里,海水湛蓝。在**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两艘巨轮静静停靠,数十米高的大型卸船机正挥舞着“巨臂”作业。

“**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拥有渤海湾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泊位的钻石级港址。”**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罗同祯介绍,坐拥长达229.72公里的海岸线,**自2010年以来便不断开拓内外贸航线,到目前已开通国际航线232条、通达世界190余个港口。2021年,**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2.46亿吨提升至7.22亿吨,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截至目前,**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煤炭输出港和我国重要的油气进口基地和储备中心,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1年,**港港口贸易额实际完成3300亿元!”提及这一数据,**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语气中满是自豪。他说,成绩的取得,正是得益于**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港这一综合贸易大港潜能加速释放,**对东北亚尤其是日韩企业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2022年1月7日,在距**港京唐港区4号码头仅1.4公里的工地上,河钢集团和韩国浦项联手打造的高端汽车板合资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1.25亿元,是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单体投资最大的外商合资项目。“项目开工为**钢铁行业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由大变强注入了强大动能。”**市委副书记、市长*在致辞时说。

据**市商务局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境内有日、韩、蒙、俄等东北亚国家投资企业共96家。同样,**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在册境外投资企业175家,范围遍及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备案(核准)对外投资企业53家,“一带一路”沿线逐渐成为**对外投资合作热点地区。

其次,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已现雏形。

数九寒天,在曹妃甸南堡开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工人们忙活得热火朝天。在这里,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一期工程正紧张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氯化法钛白粉是一种新兴材料,项目建成后,燕钢氯化法钛白粉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一半以上,实现税收12亿元。

昔日赫赫有名的钢铁企业进军新兴产业,这在**绝非个例。曾被誉为“钢城”“煤都”的**,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发展,机器人、锂电池、城市轨道车辆等高科技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做大,城市处处呈现“新型工业”新气象。

2021年9月,由中车**公司研制的“未来系列”新型都市快轨列车在**市丰润区下线;2021年12月,**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园项目在**市路南区顺利签约;2022年1月,在**市高新区开诚机器人生产**,整齐排列的各类特种机器人正整装待发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0.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7.0个百分点。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15家,比2010年增加1357家,是2010年的24.3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14.2%。

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对本地资源依赖快速降低,铁矿石原矿产量由2010年的11020.7万吨降低到2020年的4983.4万吨,原煤产量由2010年的4404.8万吨降低到2020年的2031万吨。不仅如此,**持续推动钢铁行业产品迈向中高端,由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稳步迈进。数据显示,**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2021年达到38%以上,比2010年提高30个百分点;2021年1月至10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354.9亿元,是2010年同期的6.7倍。

离**港京唐港区不远的地方,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新区映入眼帘。这是一座现代化钢铁企业,从2018年3月开工到2020年9月7日高炉点火,“一片滩涂地”一举跃变为“现代化钢城”。如今,以低碳、绿色、智能为标识,河钢唐钢成为了一座崛起于渤海之滨的“未来工厂”,也成为**转型发展的最好例证。

其三,融入京津冀城市群,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地位稳固。

仅用22秒,钢铁企业产生的工业尾气就被加工成“粮食”,这在**省曹妃甸工业区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厂区内已变成现实。采用世界领先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首钢集团旗下的**首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把首钢京唐每年

产生的3.6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尾气加工成5000吨新型饲料蛋白、4.5万吨燃料乙醇,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8万吨。

早在2010年6月26日,首钢京唐一期工程主体设备在曹妃甸全面建成投产,自此,首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者、引领者、实践者。

面朝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区位优势明显的曹妃甸,自首钢搬迁开始就拉开了与**产业合作的大幕。在首钢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京津产业转移落户至**。据统计,2014年以来,**共实施与京津合作亿元以上项目796项,总投资4937.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过60%。

2021年3月,**第二批30家医疗机构被纳入“京津冀异地就医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此前,**26家医院加入**大学人民医院医联体,已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创了公共服务领域协同发展新局面。在教育领域,**对接京津签约项目达140项,近400所学校与京津优质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交通领域,正式开通京唐曹动车组,京唐城际铁路****加快建设,京秦高速、津秦客专****和京唐曹动车建成通车,目前正积极谋划推进环渤海高铁滨曹**项目,进一步打造京津唐半小时交通圈。

优质项目来唐兴业,优秀人才驻唐发展。目前,全市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281平方公里增加到2021年的517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由2010年的758.2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77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32%,比2010年提高13.4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矿山修复、清水润城、公转铁和位于丰南区的**省首个“水水转运”码头建设等生态项目、民生工程的强力推进,**的蓝天越来越多了。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6天,占比70.1%。**还先后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为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增添了“宜居”筹码。

二、奋斗路径:创新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同志作出的“三个努力建成”重要指示,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大势、顺应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提出目标又指明路径,既针对当前又布局长远,为**发展提供了“公开讲话”。

调研组了解到,十余年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着力打破钢铁“一业独大”格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城市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降总量。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已压减炼钢产能3937.8万吨、炼铁产能2635万吨,压减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市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已从2010年的54家减少至30家。由于大力实施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确保了去产能不去产值。

二、优布局。**推进钢铁、重型装备制造、化工、陶瓷等制造业向沿海地区聚集,打造特色海洋产业集群。目前,河钢唐钢等钢铁企业向沿海搬迁已完成;主城区280家陶瓷企业全部关停搬迁,长期困扰全市的钢铁围城、重化围城、污染围城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生产力向沿海布局取得重大进展。

三、促转型。**不断对标国际先进钢铁工业标准,并结合本地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和要求,围绕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产业延伸战略、落实低碳绿色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等方面,持续推动钢铁行业产品迈向中高端,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稳步迈进。通过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快速推动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主要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展跨界转型,向高端迈进,进一步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出台“工业40条”,由市财政每年安排7亿元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推动优质要素向新型工业化聚集。

四、育新兴。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为目标,瞄准应急装备、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电子智能制造等行业,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吸引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运营。

五、深度融。2014年以来,**主动全面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坚持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尤其通过发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平台聚集效应,使承接京津外迁项目从零散、点状承接,转向链式布局、平台集聚,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及玉田老字号产业园、京唐智慧港等“微中心”聚集效应凸显。在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着力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紧密对接**省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高铁城际网、交通公路网和港口群、机场群,与京津交通互联互通提速推进。为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广泛与京津密切合作,并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等民生工程,营造城市宜居环境。

六、科学扩。**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一港双城”发展思路,精准定位**港、主城区和曹妃甸城区的功能,实现城市建设大突破、大提升、大发展。“一港双城”港为先,**积极探索大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对港口岸线资源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品牌。随着港口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港口的功能不断完善,**加速推进临港产业聚集。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实施向海发展战略,用“蓝色思维”改写煤都历史。随着**港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的崛起,许多临港产业加速聚集,实现了从一叶沙岛到世界级大港的华丽转身。在**市主城区,推进重点片区开发,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实施精细管理,彰显城市形象魅力。在曹妃甸城区,着力提高产业聚集度,使之成为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新增长极。

三、经验启示:“三个努力建成”是最强大思想武器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转型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历经阵痛、充满艰辛。短短十余年间,**实现了从“傻大黑粗”到“高新轻绿”的华丽转身,探索出了一条主动转型、内涵发展的路子,为同类地区和城市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首先,方向正确最重要。十余年来,无论形势如何复杂多变,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挑战,“三个努力建成”始终是**发展最根本的政治引领、最强大的思想武器、最重要的行动指南。**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光明大道奋勇前进,在“三个努力建成”旗帜的引领下,全市上下对老工业城市转型认识上高度认同、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形成了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凝聚了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宏伟蓝图正向美好现实加速转变。

其次,顺风扬帆好行船。一个产业、一座城市要在竞相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观大势、识大局、抓机遇。在**转型发展的十余年中,**敏锐地把握中国发展转型大势,坚定不移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亚合作窗口城市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定不移实施转身向海战略,实现由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拓展;坚定不移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高压态势治理环境污染、改造城市疮疤,各项环境指标持续向好。**的实践证明,顺应中国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转换期的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顺利实现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型。

其三,先走一步天地宽。凡事预则立,凡业预则兴。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是产业转型。十余年来,**在资源开采的成熟期,就果断地关停并转煤矿铁矿,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在钢铁产业的兴旺期,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淘汰过剩产能,舍弃短期利益,才有了今天精品钢卖遍全国的豪气;在经济体量的成长期,就主动调整结构、坚持向海发展,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历史,构造了支撑未来发展的沿海经济带。**的转型实践证明,早转型早主动,早升级早受益。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舍掉的是一时之利,得到的则是碧水蓝天和高质量发展。

其四,他山之石可攻玉。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既有成功范例,也有失败教训。只有取他人之长,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才能走出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在十年转型过程中,放开眼界,产业转型充分借鉴了德国鲁尔区经验,确立了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科研、支撑产业转型等工作思路;城市转型吸取了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转型失败教训,时刻提防人口减少、税基流失、财政收支失衡、基建弱化等问题发生;发展模式转型充分学习借鉴了沿海先进城市的成熟做法,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探索出由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发展的新路。**的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取经于五湖四海,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快地找差距补短板,激发创新活力,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新突破。

其五,人民至上聚合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坚守人民立场,永葆为民情怀,聚焦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痛点,滚动实施民心工程,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的实践证明,精神可以变物质,全市人民内心认同就会行为自觉,就会提振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凝聚起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的澎湃动能。正是依靠全市人民的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践行“三个努力建成”征程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之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13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