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实用【最新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实用【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一篇】
在本学期,教科室在市教研教科室、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切实加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我校教科研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要开展好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要求教师确立“学会学习”的思想,一线教师每学期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着。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时阅读相关的教学刊物。在上学期结束时候,教科室要每位教师在暑假期间都要撰写学习理论的心得笔记,于本学期初上交。因此在学期开学就把教师在暑假撰写的心得笔记收集上来。同时在本学期中,成立了教师论坛交流,在每周一的例子会上安排2—4位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提高都必须要有教科研来支撑。观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师的工作实践中,他们注重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研究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随笔。其次,开好二次会,即期初教科工作会议和期末教科工作表彰会议。在参加市级教科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向全体教师传达教科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科意识。开好总结会议,为下学期的教科工作作好动员,把教师从“行动型”转向“研究型”。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学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深度和广度的思维动力,使青年教师在教育学业务和教育科研工作上速度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1、制订计划,扎实过程研究。
围绕我校的苏州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展开研究活动。结合平时具体的教研组活动,课题组老师构思活动设想,撰写活动方案,总结活动得失,把具体的活动与理论的逐步提升相结合。
2、搭建舞台,打造研究团队。
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青年教师队伍。并组织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和评价,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本学期中,我校针对教研组活动情况,制定了与课题相关的校本研究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时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评价,以教促研,使教研和教科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教科工作立足于教师的课堂研究,以开展生态课堂研究,打造生态课堂的实践为基础,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科研平台。学期中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评优课比赛、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比赛、各学校的评优课比赛等等,在比赛中锻炼教师教研的能力,在评价中提升教师科研的意识,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快速提高。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立项、研究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课题准备于20xx年1月期末进行鉴定工作,已经得到市教科部门专家的指导,并向苏州教科院提出鉴定申请。
课题组全体教师的认真研究也得到了丰硕成果的回报。20xx年10月z校长的论文《用文化的力量打造和谐校园》在《基础教育论坛》上发表,issn1674-6023。zz老师的论文《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在《读写算》上发表,issn1002-76642-1078/g4,邮发代号:38-520。同时学校在20xx年11月11日承办了zz市第12次名师引路活动,特别邀请了来自昆山市教研室的特级教师张敏华来校讲学。张特级的讲座从语文教学的“本色”出发,让我们一线语文老师清楚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侃侃而谈。我校教师在本学期中共有23人次发表23篇文章,教师获奖论文有31人次共37篇。
3、着力学校微型课题研究的开展,提升教师的教科能力。
本学期中,学校启动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期初教科大会上,要求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参与学校微型课题的研究,人人申报微型课题。
第一,规范了申报的过程。教科室下发了微型课题的申报表,学校教师申报微型课题17个,教科室对每个申报的课题都进行了审查,并组织了学校主管教科的领导一同参与,最后对申报的微型课题进行立项。在教师的工作会议上通告,通过了17项微型课题的立项。第二,规范了微型课题的规范管理,针对每个课题的立项,对每个微型课题成立了单独的管理档案,由课题的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归档,并撰写微型课题的实施情况小结,总结微型课题的成果。第三,针对微型课题的教师理论专业层次不一,因此教科部门一是要求课题研究者能够常常更新,研读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时充电,二是及时将微型课题研究的适时动态让课题负责人了解,推荐相关理论书籍和文章,供他们阅读,提升理论水平,为他们提供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及时答疑解惑。第四,定期检查,督促实施。使课题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在学期末,要求微型课题的负责人将本课题的实施情况小结,并做好相关成果的整理工作,及时归档。规范管理。
1、及时收集、反馈市级以上各级各类报刊的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着力组织教师参赛、投稿、推荐发表。
2、注重校园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给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的了有力的保证。本学期,我们继续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充实完善校园网信息资源库,积极探究信息化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科研实效。
3、加强了课题网络化的实践和管理,将课题的相关信息传到网上,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监控,有力地推进学校教科研的进步。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
每学期末,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学校教科结束工作,做好教科研百分考核的相关资料。以务实的态度反思学期教科工作的现状,争取在新的一学期中能够做得更好,更有特色。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二篇】
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教师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深入到日常的教学研究中,取得初步成效。
1、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采取个人自立学习与团体学习培训相结合,加强了课题实验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系统、全面、多渠道地进行理论培训,培训的资料包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4年版);学习教材及教材分析;观看相关课例录像;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5月,黄燕教师做《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探究》的讲座,讲座从何为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当今阅读教学提问的现状分析、有效提问的方法四个方面展开,条理清楚,富有说服力。
2、调查研究,摸清现状。
为了了解我校语文教学提问的现状,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课题组开展了几项调查。
(1)教师课堂提问调查。共向语文科组14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4份,收回14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也曾有意识地去改善,但所取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没有认真地对自我的课堂进行梳理,对问题没有进行理性的分析。
(2)学生课堂提问调查。向学生发放《语文课堂提问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8份。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提问是检查自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能够帮忙自我更加注意听讲,进取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期望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最好是在思考之后,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几个原因,提醒教师设计问题时难易要适度,提出问题后能够给学生留出必须的思考时间,对问题的表述语言要清晰、简洁。
(3)观察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情景。为了了解学校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课题组成员听了我校五节语文课,分别从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学生候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完成了《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的填写。从调查的相关数据能够看出,课堂提问效率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数据反映,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随意性较大,没有针对性,大部分提问没有经过精心设计,问题浅、偏、散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调查,帮忙我们认识到了我校目前在阅读教学提问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
3、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改变教师教学行为。
课题的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者必须对课题的思想进行领会,具体落实、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课堂就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检验我们研究效果的主途径。为保证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每节研讨课授课教师都要提前将教学设计拿出来探讨,在团体备课中优化问题设计。授课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分工完成《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分别从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学生获得问题的途径、学生候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教师理答方式、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联度五个方面进行观察,构成观察小结和个人反思,在评课中大家共同探讨本节课中学到的闪光点,在问题设计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在研究中,教师们能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来巧妙地创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研究,对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我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探讨和交流中构成共识。
4、创立课题研究博客,及时上传材料。
按照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题研究实施网络化管理的要求,课题组于20xx年3月创立了课题研究专题博客,经过网络动态展示研究进程和成果,理解省专家的指导。借助博客这个平台,我们还能与别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提高研究的.质量。
在三个月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部分阶段性的成果。
1、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意识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讨,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课题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会教、善教,教学本事、科研本事得到了提升,写出了一些有借鉴价值的教学论文,如陈彩元教师撰写的论文《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2、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问题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整体推进与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时多研究备学生,设计问题时多研究怎样问学生能理解、问题是否太简单或太难、环节间的问题是否能帮忙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就要做到:
(1)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读懂文本是精心设计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钻研教材不透,就难以把握教材的联系点,提问时信手拈来,不假思索,带着学生游离于文本中心、脱离文本重点去讨论问题,消耗时间。教者对课文缺乏整体理解,缺乏深度把握,如何能经过有效的提问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呢?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潜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切入点,弄清哪些是主要的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非重点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课内必须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有助于课内问题解决的课外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合理安排,然后反复推敲如何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调控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人的认知水平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的。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仅仅使学生无法坚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教学时要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来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本事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化归为已知区。
(3)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思考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当给学生留有必须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一般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当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4)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让学生自我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让他们学得欢乐,学得自主,学得创新,不能老是让教师牵着鼻子走。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回答问题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这样的应答还是处于被动的。在课堂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自我提出疑问,自我发掘问题,这才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问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
(5)评价要多元化。
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评价最好使用的语言要富有鼓励性。教师绝不能用尖刻的语言侮辱学生,伤害学生。应当多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创见等。即使学生回答不够妥切,也应当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想想怎样回答更精彩等等。对学生的评价要敢于打破常规,鼓励有独创性的见解。语文学科有开放性,课堂问答同样也有开放性。所以,学生的回答即使有悖于传统认识、有悖于教师设计问题的计划,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予以鼓励,并且适当的给予表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一样兴趣,不一样表现和不一样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3、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以往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时常跟着教师走,教师一问学生一答,丝毫没有自我思考的余地,全由教师或好学生替代。而今的课堂被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贯穿着,有效的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得到了提升,从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也得到适当的提高。
1、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科研本事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课题研究仍处于初步的了解层面,没能深刻理解课题的指导思想,导致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没能够做到完全渗透,更多的只是从表面上来进行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导向不强,导致课题研究的深度不够。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一些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
3、教师们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加大对课题的管理力度,规范课题研究实验工作的管理,组织教师们学习业务知识。
2、加强对课堂教学中典型案例的收集与研究,加强实践后的提炼,努力构成有效提问的策略成果。
3.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三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我校的艺术教研工作,以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针,继续参与区史柏良主任领衔的《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校领衔的《小学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的差异研究》课题的研究,并为结题工作做好各项准备。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以“艺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 等崭新的艺术教育理念。
在这三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反复认真地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案,深入了解了本课题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逐渐地明确了研究工作重点,并于每学期制定个人的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方案。同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授课,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课题组的老师商讨和解决,并随时做好记录。
经过不断地研究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写生训练能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间房子,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往外取东西,总有一天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通过写生训练,就如同不断地向房间中装东西。辅导孩子写生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目的地看。孩子画画一定不要催促他们快画,或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孩子已有的概念化形象去画,应该在孩子写生的过程中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面前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孩子在画的过程中培养了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找到的相异处越多,就越有助于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孩子对所画的内容还没有充分的理解,在观察时,可能只是死记一下,到需要再现了。应该看看自己是否能帮助孩子进一步地去理解对象,一旦孩子理解了,记忆就不成问题了。
想象力是一个人素质能力提高的关键,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常遇见一些成年人评价一些儿童画说:“看,孩子的想象力多丰富呀!”而且认为,孩子越大,想象力越贫乏。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只看见了一些表面的现象。幼儿的画为什么容易被看作想象力比较丰富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画没有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是自得其乐,不受约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超出了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是很多不合理的、夸张的内容画出来或放在一起,给人以“天马行空”的印象。但是,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孩子画中的一切不论多么新奇,它们也应该来自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想象是对这些认识与理解的重新加工组合。如果希望孩子在画画中得到想象力的锻炼,还是要从观察周围世界开始。否则,孩子的大脑就会像一座只出不进的房间,总有一天会空空如也,所以,为了真正让孩子在画面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为辅导者千万不要被孩子画的表面的新奇所吸引,而应该把孩子最近的作品同他们以前的作品同他们以前的作品相比较,看看是否出于加强了对周围世界的写生观察,而使新的作品有了更新的内容,新的认识,新的想象。如果在孩子画中总是重复某种样式,那么,不论孩子的作品内容多离奇,都不能证明他们的想象力真正得到了发挥,相反,有些写生作品只是画了一些平常的内容,但是与以前的画相比增加了许多新的细节,也许这些细节并不合理,有时也并不算好看,但这些仍可以看成是写生训练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提高的体现。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引导孩子细心地观察、写生的同时,鼓励孩子大胆地对周围世界观察的基础上去想象,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的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公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辅导者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更细致地去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有关的人和事,给孩子一些他们能接受的有关的知识,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发生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并不只属于有成就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能力,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人以自身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进步的时候,也可以看作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
要通过写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作为辅导者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画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相同内容的画相比,看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有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情趣,从中你不难发现这之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画自己周围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因为创造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的画往往具备这种特点,孩子们在画画时并不完全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既不可能也不愿意像照片一样地复制要画的内容,他们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写生周围事物时,往往自然而然地会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三年的研究实践让我成长了许多,虽然《儿童早期写生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即将结题,但我觉得这只是教育科研中的一个驿站,我将继续在教学中渗透写生训练,为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四篇】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学期,我校课题组努力提高各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培养课题组成员的敬业精神,有效实现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形成研究凝聚力。
1、人员调整。学期初,召开了子课题组长会议,对子课题组长进行了一些调整,将课题研究意识好、课题研究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放在子课题组长这一重要位置。同时,要求各组长详细制定子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2、理论学习。各子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工作。同时要求教师善于抓紧平时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参加学习研讨,并积极发表课题研究文章,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
3、教师培养。本学期,教科室每月都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各种讲座,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课题研究水平。同时组织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
我校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课题研究骨干教师队伍。
本学期,我校继续做好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主课题和各子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认真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汇报工作,注重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指导,坚持实践研究,以研究求质量,以研究促提高,以研究创特色,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中期成果鉴定。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加强交流和推广我校课题中期成果。我校于10月11日举行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促进边缘乡镇“基础型”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10月11日下午,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张敏华主任和路南教科片的11位教科主任参加了我校“十二五”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三项议程:首先,由孙惠萍副校长和段杰老师分别围绕个人微型课题“小学英语练习的设计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展示了各自的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随后,孙惠萍副校长就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向与会专家做了介绍,同时就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专家们做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各位领导与专家针对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现阶段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难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是我校现阶段研究工作的有效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坚定了我校“十二五”课题的研究目标,而且更加明确了下阶段我校课题研究的方向,对下阶段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研究过程管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仍然由教科室牵头,以学校、子课题组、教师个人三级课题研究网络为平台开展研究工作。
教师个人在日常教学中,围绕自己的个人微型课题,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展开研究,积累好研究资料,记录好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各子课题组,围绕“二级子课题”,利用“今天我开课”或小组教科研活动展开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写好研究小结。
学校主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教科研活动,包括课题研究实验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
这样,教师个人、各子课题组、学校主课题组,研究内容与范围层层推进,百川归海,促进学校课题研究有序而有效地开展。
我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积极开展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在常态课教学中渗透微型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成果,不断深化课题研究的内容,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本学期,我校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实验课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如下:
九月份:微型课题研究实验课展示活动
高虹: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堂注意力的策略研究(9月24日)
诸春娟: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训练的研究(9月24日)
蔡木明:小学体育课中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9月24日)
十月份:微型课题研究实验课展示活动
孙惠萍:小学英语练习的设计研究(10月14日)
徐咏梅: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练习句式转换的研究(10月16日)
姚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研究(10月29日)
王丽亭:小学中年级英语口语练习的研究(10月29日)
冯超:小学美术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研究(10月15日)
王秋霞: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探索(10月25日)
钱小凤:“责”文化中的家庭礼仪培养(10月29日)
何艳萍:在小学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10月29日)
十一月份:微型课题研究实验课展示活动
盛玉清: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11月6日)
陈星学: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研究(11月8日)
周琳: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11月26日)
周佩佩:小学音乐课堂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11月26日)
徐静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11月5日)
陈赟秀:教与玩结合的小学体育教学(11月7日)
陈彬: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实效性的研究(11月26日)
王娟:小学中年级英语口语练习的研究(11月26日)
钟琦: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研究(11月22日)
十二月份:微型课题研究实验课展示活动
段杰: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12月3日)
丁英: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12月5日)
王晨晖: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研究(12月6日)
翁雅芳: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12月10日)
黄文英: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12月12日)
计爱琴: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12月13日)
吴惠婷:发掘教材因素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研究(12月24日)
孙艳霞:讲解与示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12月24日)
徐智慧:浅谈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12月2日)
刘云婷: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2月9日)
申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12月24日)
洪琴:小学中年级英语口语练习的研究(12月24日)
本学期,在推进课题常态化研究实践的同时,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共4项,共有7位教师的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32位教师的45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苏州市级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昆山市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6篇。
反思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学校课题研究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阻碍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2、课题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
3、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4、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师的过多,对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
结合现阶段我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下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将逐步健全课题研究制度,严格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把压力变为动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2、悉心听取专家意见,积极吸取同行经验,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逐步建立完整的课题研究体系。
3、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同时,多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4、进一步突出课题研究的主体性,将学生的参与放到课题研究的重要位置,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研究。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五篇】
我们宏基小学关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二阶段已经顺利结束。我们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方的案,.欢指导下,通过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下,在相关班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稳步地提高。下面,我们就我们的课题研究所得的体会向上级领导及同行们做出汇报:
自从接受《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个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坚持花费一定的财力、物力,确保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曾红斌副校长和罗汉雄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经常从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坚持每一位课题研究成员上好公开课,利用每单周星期四下午4:30到5:30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专题研究。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我们每位课题小组成员在学期结束时完成好一至2篇论文,一个课堂实录,一个案例分析,制作相关的课件形成资料.,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地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稳步地提高。
二、在识字、阅读、习作的语文活动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实在在的评价相结合进行语文教学,取得喜人的成绩。
(一)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培养了学生自己识字的能力。
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坚持让学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让学生在认生字中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交际,创设交际的情景指导识字教学。我们总是让学生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然后着重同学生一起交流积累识字方法:,同时进行师生、生生互评的评价手段交际,达到正确方的案,.欢识字,总结了许多方法::如,陈运兴老师教学“哲”等字时,学生根据它的结构特点,上面是“折”,下面是“口”记字;又如,黄菊梅教学“槐”字时,学生想到了“愧、魂、魄”等字进行辨析识字;再如,罗汉雄老师教学“骂”字时,学生说出了“一匹马上两口袋”这顺口溜进行识字。特别是我们在曾红斌副校长的指导下,.用多样化、具体化的评价语言,收获更大。如古秀花老师在教学《两只狮子》一文进行师生评价时,当她听到学生说认识“困”字时是“他看到‘木’字宝宝被四条墙围住了,没路可以走出去”时,她的评价是:孩子,你观察得真仔细,还会编出那么好听的故事,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又如,进行生生互动评价时,她教一位学生读“浓”字时,这位同学声音较小,她提出请大家评评时,一位学生是这样评的“你读对了,不过声音小了点,能读大声点吗?”多好的评价呀!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识字教学。现在,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用怎样教,学生已能自学生字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开发语文资源,.用朗读交流、问题质疑解疑交流、话题交流等形式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课前预习,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我们在完成每篇课文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通过学过的课文,在课外读物学到的知识,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黄菊梅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再见了,亲人》一文。
2、朗读交流,学生读书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注重朗读指导与交流,每教学1篇课文,我们总是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把课文读好。如,罗汉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试读,提出不懂的字交流,解决读音障碍,把课文读正确方的案,.欢;然后通过自由读,把课文读流利;再进行小组、个人表演读,再次进行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标点的停顿等方面交流,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经过实践,学生的读书热情高涨了,读书水平提高了。
3、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旧式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再也不肯“施舍”一个字。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交流取得一致的意见,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懂,读后还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杨桂梅老师在教学语文第十一册《景阳冈》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老虎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吗?为何武松能打虎呢?他不怕犯法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不但了解到当时社会背景与现今社会的不同,而且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如,黄菊梅老师在教学语文第九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是初晴后雨?这指的是天气变化,一会儿晴天,一会儿雨天,还是写西湖不同时间的晴天和雨天景色?”同学们同样对此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联系生活,找出话题进行教学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语文教学中经常提出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从目前出现的话题作文中受到启发并经过实践得出:在阅读教学中,实行话题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呢?找学生熟悉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正因为这样才能说得好,久而久之,阅读水平便得以提高了。如,罗汉雄老师在教学语文第九册第十课《秋天的怀念》时,就找出了“母爱”的话题,先由学生说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然后引导学生再体会文中妈妈对儿子的爱,学生不但很容易产生了共鸣,而且培养了交际能力,又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快乐。
(三)把握习作中指导、练习、评价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提高习作的有效途径。
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发现:通常,老师修改后的作文发回学生后,学生一般只注重分数,很少有学生去看老师修改后的文章。有些老师在评语时写些学生看不懂的语言,如中心突出、结构严谨等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课题组研究决定:评改作文后,选取优秀的作文以及一些写得一般的作文,通过投影组织学生一起读读别人的文章,并在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帮助别人提高写作的水平。杨桂梅、黄菊梅老师在实施中体会到,刚开始,学生还不习惯,再后来,学生们提高了认识,说起来总是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专题和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如何过一个愉快的假日》、《小论坛》、《怎样保护周围环境》、《一元钱究竟有多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这一做法深受学生的喜爱,热情高涨,更有效、更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如,杨桂梅老师发现该班的杨瑞珍、杨丽珍同学家里困难,学校组织的一次体检时,交不起体检费。在一次班会课上,组织了一次“我们该怎么做”的爱心大行动,首先由班长介绍他们的情况,听了班长的介绍后,同学们便积极地讨论开了,一个说:我出5元;一个说:我的条件好,全部由我出……堂上出现了热烈的掌声。两位同学的问题解决了,两姐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们想,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吗?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证明,在语文课本的口语交际专题及其他形式的主题活动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更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以上是我们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体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学生条件较差,实施起来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今后,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发挥我们的优点,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及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做好,使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请领导们及同行们多多指教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六篇】
通过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兴趣不高,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教师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本阶段进行了深入地实施探究。本阶段我们主要采取了分组实验的形式,开展了多项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尝试,经过努力,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我们主要是对七年级的四个班进行了分组实验,其中七(1)班和七(2)班是实验班,七(3)班和七(4)班是非实验班,根据课题组研究的方案分别对七(1)班和七(2)班进行了实验教学,而七(3)班和七(4)班仍然保持原来的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课题研究成效,本阶段我们组织了多次测试,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测试结果又认真细致分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解情况,及时整改。第一次测验主要是摸底考试,摸清七年级这四个班学生的生物成绩,通过测验我们发现四个班的及格率普遍偏低,在10%到20%之间,四个班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次测验我们发现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达到了55%和50%,而七(3)班和七(4)班得及格率分别为22%和25%,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其实是有原因的;在第一次测验结束后到本次测验开始前我们对四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方法对七(1)班和七(2)班两个实验班进行教学:
我们主要开展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校园花卉植物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活动,通过把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用的到,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还能够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好习惯,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种子的结构》等案例都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通过实验教学,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上《血液循环》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时,应用计算机教学,就能直观地将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足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植物开花和结果》时通过录像:呈现多种花展开的过程(再次创设情境),随后又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思考的问题:(1)开花的概念,(2)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知道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之后,学生就动手观察事先准备好的百合花的结构。很快地学生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掌握了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在上系统》时,利用了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多彩缤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如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比如上《病毒》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眼睛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不至于上课不知所云!
上课时我们通过有效的提问创造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再渐渐的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海洋中,让学生陶醉其中,培养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组织了第三次测验!这次测验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为%和%;而七(3)班和七(4)班的及格率分别为%和%,可以看出实验班已经明显领先于非实验班!但是总体来看,每个班级的及格率都有所上升,但是只有两个实验班的上升是明显的,说明了我们方案的有效性!
对于三次测试,我们从横向比较来看:在没有进行差别教学时,四个年级的起点都较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别教学后,实验班的成绩逐渐的超过非实验班,并且最终取得了明显的差异;从纵向比较来看,各个班级在三次测试中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实验班的提升非常明显,平均及格率由开始的11%达到最终的%,而非实验班的提升就不怎么明显,平均及格率仅由12%提升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年多辛勤工作,这一课题的研究收效显著。为了能让这一成果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召开了课题成果推介座谈会,全校生物学科教师分享了我们的成果和喜悦。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只要我们贯穿新课标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变革生物教学方法、实施生物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社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改变现在的初中生物学的尴尬地位!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七篇】
从xxxx年xx月份至今,半年时间快过去了,我们课题研究虽然只有两位老师,但我们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团结协作,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的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这近半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在课题实施之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同时,我们还有所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实验老师均已具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大部分教师具备了课程资源规划与设计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能力、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验中,学生的视野也得以拓宽,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养成。
2、建立健全研究制度。每周五上午在办公室进行课题的商讨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首先从我校图书室借来了大量书籍,通过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其次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增进横向交流。
3、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学习。网络交流、展示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手段,根据课题需要,我们建立了课题网页,及时上传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这种方式,使得课题研究更有说服力。
4、在xx年4月25日,我们还邀请了分管课题研究的校长、区教研员、少年宫老师以及我们的美术教研组长共同为此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由于是课题研究的初探研究,加上课题组成员研究经验不足,几乎都在探索着进行课题研究,因此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不断摸索,寻找适合我们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的发展道路。
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的努力拼搏下,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将不断地完善课题方案,继续将课题研究进行下去,相信,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科学的方法,有了研究的热情,我们的研究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课题研究教师工作总结【第八篇】
我们宜陵小学在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教育网络。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小学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xx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1、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我们创新红领巾监督岗检查,要求监督员同学在检查的同时,将各班存在的问题以反馈表的形式反映给各班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这样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坚持每周一,在集体晨会上公布夺得常规流动红旗的班级,每当此时,总能听见出、操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欢呼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烈的爱班之心,爱校之情。
2、感恩教育循序渐进。
今年暑假,我们编订了宜陵小学第二套校本教材《感恩的心》,对各班的晨会以及班对会的内容进行了指导,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的资料进行品德教育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挖掘教育的内容,研究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的效率,巩固教育的效果。
3、主题活动异彩纷呈。
“三八”妇女节、举行了“妈妈,我爱您!”主题演讲比赛。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六年级学生前往江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墓。六一儿童节,举行了表彰大会。积极参加上级的所有活动。参加了市局的《中国骄傲》读书征文活动。各班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月活动,我们分年级统一备课,统一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感恩教育”故事征集评比。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4、阵地建设各具特色。
升旗仪式除了雨天改为集体晨会之外,每周一次,正常进行,而且做到每次定主题,定主讲人。黑板报和手抄报正常出刊,并且评比及时,同时将赏心悦目的的手抄报在橱窗内展出,形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园风铃”是本学年刚开辟的一块宣传阵地。辟有“跟好书做伴”、“与名人为友”、“从历史走来”以及“校园风铃特别版”四大版块。其中,“与名人为友”主要介绍名人名言。定期分类介绍古今中外的相关名言,使学生在阅读名言的同时,感受名人的精神,学习名人的品质。并做到与相关的主题相结合。比如:九月份以“尊敬老师”为主题,十月份以“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在阅读名言中同名人对话,与名人为友。“从历史走来”以介绍历史上的今天为主,让学生了解历史。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面对兄弟学校的研究工作,我们感到肩上压力重大。我们决心化压力为动力,以这一课题为研究的支点,全面开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我校从一把手做起,由校长担任主持人,人人关心这个课题,参与这个课题,支持这个课题的研究,认真做好这一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竭尽所能地为教科研提供方便,切实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育科研经费的落实,大力支持教师的各项科研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搭建形式多样的研究平台和学习平台,使学校成为一个研究型群体和学习型组织。
现在的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最亲赖的是听课评课。对于教科研却不是很关心!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求教师跳出课堂,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高位思考,形成不要与课堂零距离。要知道对课堂上的德育渗透进行理性和深层的思考。并且注意总结。几年来,我校在德育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潘湘云校长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他的论文还被评为一等奖,另外,先后被评为一等奖的老师还有尤兴胜、姚克扣,几年来,先后获得等级奖的论文近20篇。
我们相信,在专家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取得圆满成功,一定会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