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要点
全市教育工作总结强调创新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全市教育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要点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关心帮助下,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团结带领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踔厉奋发、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不断推动"八大提升工程"攻坚行动,不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坚决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攻坚克难打赢了疫情防控歼灭战,教育事业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一、2022年全市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581所。其中:幼儿园2449所,小学1633所,初级中学29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9所,完全中学38所,高级中学4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9所,中等职业学校15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专门学校5所,高等院校6所,成人高等院校1所。有教职工132580人,专任教师108160人,在校生1834521人。
二、2022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政治建设,着力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全市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组织开展"视说教育这十年"主题短视频征集、"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XX教育这么干"主题论文征集等活动,着力营造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浓厚氛围。二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制定出台《XX市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意见》,加快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制定出台《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办法(试行)》,常态化开展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排查,着力防范和抵御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三是持续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坚持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建指导员应派必派,持续巩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落实,第一批纳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调整范围的390所中小学校,全部完成领导班子选配、学校章程修订和工作机制建立等相关工作。四是大力加强教育对外宣传。召开了新闻发布会2场,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推进教育水平提升等民生重点领域政策进行发布;采编信息1236篇在"两微一端"发布,"XX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8次获得市直部门综合影响力第一名。4月25日、10月31日XX日报专版报道了XX教育工作,传播了教育好声音、传递了教育正能量,有效提升了教育系统形象。
(二)聚焦抢抓机遇,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市教育系统牢牢把握XX"三期特征",把战略机遇转换为全市教育发展的资源和动力。一是抢抓新国发2号和国函65号文件重大历史机遇。争取省教育厅出台支持推动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如"在各类教育工程项目资金分配中,按全省总量的28%切块下达XX"等。2022年,省教育厅下达我市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亿元,比2021年增加亿元。二是抢抓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机遇。2022年7月,市政府分管领导率团赴广州考察、调研和对接,取得丰硕成果。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与XX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教师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广东优质企业,探索两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路径,创新实施"1+1+N"双校多企育人模式,与广州优质企业合作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工程,举办订单班11个,培养410人。建成穗毕人力资源开发协作产教联盟、XX--广州人力资源开发基地等。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三)聚焦基础建设,着力推进教育薄弱环节改善提升。大力实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攻坚行动,制定出台《XX市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方案(2022-2030年)》,提出实施"八大提升工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XXX县第一幼儿园、XX县城南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二是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教育保障成果,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通过实施"五育并举"、加强"五项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评估以及实施"公办强校计划"等,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三是特色发展高中教育。指导市实验高中、XXX一中和XX民中积极做好"申示""升类"复评各项准备工作。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完成普通高中招生万人。2022年全市高考一本上线率%、二本以上上线率%(比2021年提升个百分点),录取清华、北大13人。四是提质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中职和普通高中相互融通,实施"普职互通"学校结对试点,搭建人才成长和就学需求"立交桥"。全市13所公办中高职院校与市内外40所中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式培养,计划培养7010人。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新增茶叶生产与加工、酿酒工艺与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23个专业。XX职院被评为省级"双高"学校建设单位,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获批省级"金课"(省级一流课程)25门。五是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深入开展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办学专项工作,进一步压减民办学校招生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不高于5%的压减任务。
(四)聚焦优质培育,着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全市教育系统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目标,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一是强化教师队伍补充。通过"特岗计划"招聘教师1804人(含地方"特岗计划"教师214人),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补充教师212人,通过人才引进补充教师73人。二是加大深造培育力度。印发《XX市"强师工程"实施方案》,XX市被选为"强师工程"省级试点。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31420人次,其中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开展市级研修活动43次,参训教师2253人次;"名师扶百校"帮扶培训114次,参训教师4879人次;"易搬点"帮扶培训10次,参训教师344人次。培养省级骨干教师79人、"黔灵名师"18人,评选市级名校(园)长20人,市级名班主任100人,市级教学名师69人,市级骨干教师300人。"易搬点"帮扶培训6次,参训教师111人次。教学视导活动26次,专题培训13场,参训教师356人次,召开6场教研提质现场会,召开教研经验交流会2场。三是切实保障教师待遇。落实《XX市教师工资待遇及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均按时足额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印发《中共XX市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通知》,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五)聚焦以人为本,着力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师生群体利益。一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国庆节期间,安全有序转运返家学生10万余人。疫情期间在省教育厅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平安举行教师资格考试、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3次全国性统一考试,实现考生"应考尽考",获得广大考生和社会一致好评。二是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受到教育部高度肯定,《XX市多举措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教育部官网刊载了《XXXX健全教育行政执法体制助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法治化》的经验和做法。在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双减"工作调度会上,市教育局获邀作交流发言。三是全力保障学生群体根本利益。2022年,全市共拨付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亿元,学生资助资金亿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亿元惠及万人,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
(六)聚焦立德树人,着力提升全面育人质量。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安排部署,印发《XX市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思政课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学校进课堂全覆盖。二是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在使用教育部指定教材的基础上,将党的XX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XX对XX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融入思政课,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清明、国庆、"五四"青年节、"九一八"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师生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纪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红色舞剧《林青的远方》获XX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歌曲《乌蒙的春天》得到央视推送。2022年2月28日,市教育局在XX市素朴镇灵博社区象祠广场开展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为全市中小学师生授课,观看人数超200万,充分彰显了全市教育系统谨遵习近平总书记教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奋进姿态。三是全面提高师生法治素养。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万余场次,覆盖828万余人(次),约100万人(次)师生参与"宪法晨读"活动。116万人(次)中小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宪法学习和竞赛,参加竞赛约万人(次),学习及竞赛人数居全省第一,XX市教育局第七次荣获先进集体组织奖。
(七)聚焦稳中求进,着力筑牢教育安全底线。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校园安全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把全市师生群体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开展校园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打非治违"、校园安全整治、涉教自建房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溺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市纳入安全监管的3950所学校(两校一址计为一所)实现封闭管理、专职保安配备、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与公安机关联网全覆盖。二是加强校园安全督查检查力度。坚持常态化暗查暗访和县级干部包片暗访,共组建90余个暗访组,分九轮对9个县(市、区)校园安全工作开展"体检式"暗访,共暗访学校2242所,发现问题隐患9719个,均逐一跟踪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强化校园安全清单化管理。推动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形成"责任化、网格化、清单化、常态化"校园安全管理格局。2022年,校方责任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22年6月,市教育局被省委平安XX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XX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八大提升工程",抢抓发展历史机遇,着力巩固比较优势、强化示范引领,补齐短板弱项、守住安全底线,奋力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切实提升政治能力
1.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加强党员培训工作,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重点抓好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的培训工作,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落实,完成第二批276所学校调整工作。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全面加强党员发展质量,严格标准和程序,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不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用好用活XX红色资源,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思政课。不断推动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加大《XX市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力度,扎实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及时把党的XX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等热点主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理论自信。完成全市思政课教师专家资源库构建,成立X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指导委员会和建设联盟,组织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市级示范培训100人。
3.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健全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地落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多措并举抓实学校民族宗教工作,凝聚合力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指导高校筑牢"两微一端"等阵地。把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市级示范培训4期。
(二)强化夯实教育基础,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4.夯实乡村振兴教育保障能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改善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照明等基本生活学习条件。持续推进麻雀学校治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办学力量薄弱、办学质量不高的农村边远校点进行撤并,盘活教师资源,支持一批教学点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分级分类有序推进麻雀学校治理。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5.着力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能力。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500个,督促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推动常住人口3万人以上乡镇第二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和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有实际需求的行政村公办幼儿园建设,督促各县(市、区)制定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实施细则,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遗留问题整改完成。指导各县(市、区)完成2023年10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不断缓解城区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
6.着力推动中小学大班额化解。持续推进大班额消除规划和6周岁入学规划,推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56-65人大班额班级1060个,消除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班级418个;消除普通高中56-65人大班额班级244个,消除6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137个;除XXX区外,其他各县(市、区)全面实现小学一年级新生6周岁入学。完成普通高中招生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以上,新增高中学位6000个,着力改善县域内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三)强化多维整体推进,大力提升教育水平
7.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提升工程。积极推动XX县、XX县、XXX区和XX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力争如期实现创建目标。培育XXX区第四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创建省级示范园,培育20所幼儿园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建设23个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3%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7%以上。持续开展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督促指导XX县、XX县、XXX区、XX市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加快推进省级示范幼儿园培育创建,推动完成市直第二、第三幼儿园建设;推动XX市锦绣恒大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园,推动XXX区第三、第四幼儿园、XXX县第二幼儿园、XX县官塘桥幼儿园通过省级初评,推动XX县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复评、XXX县第一幼儿园通过"升类"评估(三类升二类)。
8.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提升工程。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开展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暗访督查,指导各中小学校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振学校精神风貌,打造安全、文明、和谐校园环境,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维护良好教育教学秩序。推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减负增效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评估活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建设,实现"2023年XXX区城区优质学校90%创建为项目学校"的目标。
9.全力推动"强县中"工程。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建立完善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抓好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及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和复查评估工作,推动XX一中、XX三中、XX二中、纳雍一中、XX水西中学接受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XX市树立中学接受省级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推进XXX区、XXX县、XXX县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或特色示范性高中。贯彻落实《XX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推进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加快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
10.扎实推进教研教改工作。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全面提升教科研能力水平。组织申报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推荐80项参加省级评审,市级课题立项160项以上;推进市级教研员联系26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园)的教研提质工作;开展学科优质课比赛20场以上;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视导,围绕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课堂建设等内容,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学科教研活动60场次以上。依托首批3所市级中小学教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做好课题、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的培育与孵化工作,让教科研成果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促进课堂、课程及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11.实施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支持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双一流"建设。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着力打造XX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智力人才培育基地和贯彻新发展理念XX示范区研究中心。推进XX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双高"学校建设,建成省域综合性强校。支持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XX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又专又精"特色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厚植家国教育情怀
12.铸牢青少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落实《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在初中全面使用,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读本》试用。在民族地区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督促各地做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国家统编教材推行使用,完善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3.推进"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强化公民道德教育。持续开展好"追寻红色足迹""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开展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推进市级德育示范校、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创建和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生活学习行为习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课时,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
14.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和质量。提升中小学、幼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持续开展"推普周""书香黔贵经典阅读"语言文字活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推进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发展。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
1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体育和体教融合改革发展,继续推进健康中国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落实《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试行)》《XX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指导方案(试行)》。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积极申报创建全省健康学校和应急教育试点学校,积极筹备全市青少年足球联赛。大力发展交响乐(器乐)团,努力实现艺术展演活动覆盖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启动美育"手拉手"帮扶计划。逐步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推进国家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建设。
(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增强师资力量
16.全面增强教师队伍力量。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持续实施多渠道补充教师,壮大教师队伍。实施好"强师工程",新增"强师工程"省级试点县1个。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名优引领,做好名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等的遴选和培养,落实"国培计划"3000名以上,"省培计划"500名以上。抓好"三名"工作室培训管理,建设好正高级教师、市级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继续实施市级"名师扶百校"教师素质能力整体提升帮扶工程。组织开展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测试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评选市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抓好教师工资待遇和教师减负工作。
17.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把"县管校聘"和集团化办学有机结合起来,盘活编制、教师资源,形成齐抓共建、共管、共享局面,指导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把握改革节奏,稳步推进。总结推广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做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六)强化提升育人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8.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新增中职学位2000个,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万人,办学条件达标率达80%,中职毕业生升学率不低于65%。围绕"四新""四化""一县一业"和社会民生领域,优化专业设置,促进职业学校特色发展,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焦矿产能源,加快组建XX煤炭产教融合联盟,推进"中德莱茵智能矿山产业学院"建设。
19.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大力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支持各县(市、区)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实现有就读意愿的初中毕业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推进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工程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
20.支持职业专科教育高水平发展。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普及高等教育、建设"技能XX"的主要方式,鼓励有就读意愿的高中毕业生和未稳定就业的中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推动专科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XX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力争建成省域综合性强校;支持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XX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又专又精"特色发展。
21.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万人。认真开展培训对象精准摸排、信息录入和学籍注册,不断完善培训课程设置、优化组织形式,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应用,加强培训指导,序时推动线上线下培训,力争完成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万人任务,加快提升15-59周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技能人才支撑。
22.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组织毕业生参加"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联合人社部门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月"活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活动,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确保202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0%以上,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扎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配合做好兵员预征预储和高校毕业生征集工作。
(七)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强力推进教育工程建设
23.切实提高资金执行率。根据省、市对于资金执行情况的要求,通过召开会议、联合财政部门抽检督查等方式,督促县(市、区)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拨付使用,切实提高资金执行率。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罚劣奖优"的工作要求,充分体现和鲜明树立客观公正、保障基本、扶贫扶弱、注重绩效、激励先进、奖优罚劣的导向,推动加快资金支出执行进度,及时充分高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24.强力推进项目工程建设。持续强力推进实施《XX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XX市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学校项目建设规划(2022-2025)》,有序增加学位供给,不断补齐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八)强化校园安全保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25.夯实校园安全机制建设。督促各地各校严格落实网格化、清单化、制度化管理,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强化安全管理监管责任,加大暗访暗查工作力度和频次,持续推进责任落实到位。联合公安、市场监督、交通运输、水务等相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各类风险隐患进行暗查暗访,督促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持续加大对网络舆情的处置力度,修订完善处置机制,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应对能力和对互联网的把控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涉毕涉教负面信息。统筹做好中考、高考等招生考试工作。
26.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坚持把做好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的治本之策,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上下功夫,促进学生主动回归校园。召开"五项管理""双减"工作推进会,深化"五项管理""双减"和中小学课后服务各项工作。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络和智能手机使用日常监管,禁止学生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禁止有害APP和商业广告进入中小学校园,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
27.完善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认真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坚持"日报告"制度,持续常态化追踪学生到位情况,健全完善县乡村校控辍保学"四级台账"和学校"四册、三表、两台账、一清单",并及时更新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加强随班就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关心关爱,认真做好送教上门工作,落实"一人一案",确保送教上门每月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的要求。全面巩固和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化动态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以上。
(九)强化人才技术支撑,大力推进教育提质增效
28.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2023年,建设"数字校园"106所,建设"智慧校园"12所。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鼓励教师应用平台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技能,丰富教学手段。以赛促用,持续开展"微课""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实验教师技能创新大赛、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等活动。加强对网站、平台、信息系统、公务邮箱和教育App管理,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防止数据泄露,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不断提升教育装备保障能力。
29.推进东西部对口帮扶。加强人才互动交流力度,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争取帮扶城市选派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专业技术人才到帮扶地挂职和支教,切实落实待遇政策,保障帮扶人才必要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扎实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根据制定的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工作,指导县级教育部门积极推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通过统筹中央、东部、省内各方面的帮扶资源和平台,逐年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十)强化对外宣传,全力提升教育正面形象
30.强化对外宣传。深化办好"XX教育发布""XX市教育局官方微博",大力传播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拓展先进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先进教育形式,不懈追求先进教育实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校上下联动机制,推进教育系统宣传工作,以传播教育好声音、传递教育正能量为己任,着力树立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先进案例,维护全市教育系统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