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良好,吸引多个项目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投资环境。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主任会议安排,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继平的带领下,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工委)组织部分委员和市发改委、财政局、招商局负责人,于7月11日至14日,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延川县、子长县及部分市级重点招商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查看,听取市县政府及项目单位汇报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基本掌握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及其招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163个,总投资亿元,到位资金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倍、倍和倍,到位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0%左右,较"十一五"提高个百分点。2016年共实施招商引资合同项目433个,总投资亿元,截止6月底到位资金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招商力量进一步加强。为了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积极作用,市委、市政府决定单设招商局,2012年8月市招商局从原市商务局分离、单独设立,在整合商务、贸促会既有工作力量的基础上,公开选调、招聘了一批业务干部。部分县区、新区、经开区也相继单设了招商局,加强了队伍建设,强化了干部培训,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业务较强的专业招商引资队伍,原来相对分散的招商"游击队"逐步转变为独立专业的"正规军"。
二是招商制度进一步完善。推行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度,明确了市级重点招商项目在推介引进、审批手续办理、落地开工跟进三个阶段的责任部门和市级牵头领导,进一步夯实了市级重点招商项目的推进责任。建立了驻外招商机制、项目促进机制、项目退出机制、客商投诉机制、督查通报机制、"多规合一"审批等一系列制度,出台了《在延投资大型工业企业优惠办法》、《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实施办法》、《2015年促进招商引资十一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初步明确了低电价、低气价等优惠政策和执行路径。这些政策、制度的出台,为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质量、提高招商水平、优化投资环境、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招商意识进一步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都能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亲自深入招商引资第一线。特别是市、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性地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指导项目策划并经常性参加招商活动。在招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方面全力予以支持,协调解决重点招商项目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四是招商成效进一步显现。先后引进了安塞县王家湾风力发电项目、黄龙县界头庙风力发电站等48个新能源项目,其中在建和并网新增规模520兆瓦;引进安塞华油LNG、延长石油LNG等7个天然气液化项目,总规模达到200万吨;引进富县油煤气资源综合利用、黄陵县2×30万吨煤焦化等能源转化项目12个,投资总额550亿元;枣园文化广场、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营运;华能电厂、大唐热电联产项目等一批煤电项目开工建设;阿里巴巴、京东等十余户知名电商落户延安;五矿、国开、华夏等金融基金类项目在延设立分支机构。这些产业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转型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推进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谋划储备不充分。在历年引进的项目中能够真正引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产业发展的项目总体不多;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受审批、土地等因素影响,落地建设缓慢。二是招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招商干部专业素养不高、谈判能力不强,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新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全市"一盘棋"意识不浓。部门、县区协作不够,配合不力,招商项目同质化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一些部门单位对待客商存在推诿扯皮、搪塞刁难的现象,损害了延安的形象,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五是园区建设有待加快。部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承载能力不强;准入、退出机制不健全,个别项目效益不高或存在长期闲置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产业导向,科学策划招商项目。按照"推进八大产业集群、文化旅游五大板块,推动产业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聘请国内外知名咨询机构和专业院所专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区域内资源情况,精确把握八大产业领域发展趋势,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在做好各专项规划的同时,精心策划、科学论证一批成熟度高、带动性强的项目,成熟一批、推介一批,为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坚实的项目基础。
(二)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招商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市县招商引资机构建设,充实招商工作力量。强化招商引资干部业务培训,加强对市情、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知识的学习。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和"五大旅游板块",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向、分析研究行业发展政策、动态掌控行业发展领先区域和行业龙头企业,精确锁定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主动跟进、及时掌握企业发展方向和投资动态,综合分析、科学研判目标企业与我市招商项目的契合点,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一是加强节会招商。继续借助"西洽会"、"厦洽会"、"陕粤港澳"、"央企省企民企进延安"等重点经贸活动,精心做好项目展销推介。二是加强企业招商。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吸引投资商与我市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兼并重组。三是加强中介招商。选择专业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按照我市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寻求和组织客商来我市考察投资,同时加强与发达地区商会、行业协会的联系,借力将成熟的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投资市场。四是加强亲情招商。加强与延安籍和在延生活过、工作过的在外人士联系沟通,利用他们的资源宣传延安、推介延安,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四)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绩效考核、项目实施代理、绿色通道服务、"一站式"办理、招商引资政策兑现等制度,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对签约的招商项目,建立由一名市县(区)领导包抓,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专人全程跟踪服务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项目运行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在落地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和问责力度,营造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
(五)加快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按照产业集群、地域分工与合作和实行错位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新区、经开区和县域园区产业布局,采取银企合作、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园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和效益评估不高的项目坚决不予准入,对变更项目内容、长期闲置的项目坚决予以退出。健全企业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备案、工程设计、融资担保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