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好学生发表时间 3397448

2024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发展的历史重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继xx年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之后,近年来,国家部委和地方就村庄清洁、厕所革命、村庄规划等方面出台多个指导性意见。xx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三年行动成果,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促进乡村面貌改善。基于此,结合当前开展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对xx县xx镇xx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展开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战略意义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生活品质。通过补齐供水、道路、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现农民生活现代化;开展人居环境政治能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乡村精神文明。以提“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提升农民综合文明素养;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能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增“颜值”提“气质”。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筑巢引凤,延伸产业链,全方位改变乡村产业体系。一是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使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农业农村发展效率不断提升;二是优化乡村产业要素配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了农村资源的开发,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对社会资本吸引力,拓展产业资本链条在农村纵深发展的空间;三是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提升乡村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农民就业技能提升,提高了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保障生态安全的固本之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对农村生产生活污染治理,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化生态治理,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守住农村生态利用红线,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一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专项整治,切实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保障土壤和水体生态安全。二是坚持发展生态农业。追求农业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从重产量转变为重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残留,奠定绿色生产基础,返璞乡村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芬芳沃土、洁净空气。
    二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数都在外地打工,多为思想比较落后的老年人留在村里,垃圾不入桶、超市买东西多拿塑料袋和农药超量使用等问题比较突出。即使部分村民主观上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客观上,由于处于“我学你,你学他”的环境之下,久而久之,这种危害环境的“恶习”弥散开来,也很难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现象还是由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长期认识不足导致的。为了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xx村也开展过一些“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但这些活动的举办大多并没有设置现金或其他实质性的奖励,最终结果只是给获选的家庭颁发了一个“荣誉称号”,甚至有些年迈的村民由于不识字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导致环境整治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
    (二)农村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待提高
    村各家各户的污水管道基本都是自家自建,大多数都是任其随意排放,村民日常洗衣水、洗澡水及厨房废水等生活污水基本上都是经过自家修建的管道任意流向自家房屋不远处的沟、塘中。这种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很容易渗透到地下,影响农产品的生长和收获,如果自家的管道和其他村民的地离得很近,也会对邻居家的地造成影响,还极大地影响村民邻里关系间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此外,有的村民还反映,每逢下大雨,村子积水排不掉,影响村民的通行,有时个别地方还会漂上来垃圾等。
    (三)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有待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进度跟不上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仍未实现垃圾的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故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xx村之前缺少固定的垃圾堆放设施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垃圾没有得到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目前大部分处理方式主要是简单转移填埋,虽设有固定垃圾收集点,但垃圾清运和处理设施较为简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部分群众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一些村民习惯随地乱倒垃圾,没有养成垃圾集中堆放在固定位置的好习惯,生产、生活垃圾堆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及沟渠里,导致垃圾收集困难,造成环境污染。
    三xx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做法
    针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借鉴各地区的优秀经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xx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积极配合镇委、镇政府“打造全域美丽乡镇”的总目标实现,紧紧扭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建立美丽乡村奠定基础。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自xx年9月以来顺利完成行政村布局调整,xx村由原三甲店村、樊家楼村合并,达到了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目的,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干部学历年龄等要求全面达标,换届以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xx村深入推动湾组党建和红星之家建设,消薄攻坚战和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xx村党总支部书记xx亲自抓,召开支委会8次和党员会议5次,成立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明确整治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率先行动,“自扫门前雪”,积极动员志愿者及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探索“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员公约”和“村规民约”,聚焦“房前屋后、院落屋内”两个薄弱环节,依托“四会”平台,点对点帮助农户搞好家庭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定期组织对各家进行评比,营造“争着干、比着干、抢着干”“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引导广大党员和农村中的优秀积极分子,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树立带头整改、带动改善的标杆,带头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鼓励党员群众建言献策、先行先试,进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压实“村组户”责任,充分发挥“五员”作用,划分责任路段,包组包片搞好屋前房后卫生。村党员干部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针对村域内房前屋后杂物堆放、主次干道路面和沟渠内白色垃圾等卫生死角,建立“办实事”台账,做到底子清、任务明。
    (二)坚持统一组织领导
    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同推进下,多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共同参与,共同发力,共同推进。镇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实现党委委员包片、国家干部包村的模式,由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国家干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导,全面推进,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办的工作机制,能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于村级环境卫生建立领导机构,组长由村总支部书记、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对村级环境卫生的牵头,村民门前卫生包干、“五员”负责公共环境卫生的格局,各小组的组长主要对小组环境卫生负责,主要对本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村里威望较高的7位党员,成立了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完善了理事会权利和职责、保洁员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考核奖励办法等制度。理事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巡查督办,实行每月公开通报制,并按制度落实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使xx村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变化。除此之外,通过“清三堆、治三乱、美三口”活动初步实现垃圾统一分类回收,充分践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治理专班积极组织发动,筹措落实经费,配置保洁员或管理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垃圾收运等日常保洁工作。同时接受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考核,镇检查小组针对村内环境卫生的落实情况实行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评、一季一通报。通过这种方式鞭策广大群众将环境卫生抓好,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截至目前,xx村出动机械设备3台,动员村动员党员、志愿者、群众113余人,清理湾落24处、卫生死角16处,清除牛皮癣、广告单等33余处,清理房前屋后乱摆乱放柴火堆、草堆、杂物堆共计60余处,一辐“路洁、地净、村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三)加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治理者和受益者,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深度参与。xx村加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注重对村民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宣传教育方面,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多种多样的环保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的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宣传车,通过村里大喇叭宣传环境整治的意义。通过走村入户宣传卫生知识、讲解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风气,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发动引导群众围绕环境整治动脑筋、谋思路、出点子,营造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采取张贴标语、挂横幅、树立典型和宣传先进等各种形式,并且在各种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对于获选的家庭,不仅在荣誉上给予了一定的鼓励,在物质上也设置了一些实质性奖励,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使村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牢记在心,达到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了人居环境的治理中,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使其明确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积极主动地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上来,引导广大群众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激发全民共创美好家园的热情,让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xx村村民的“家务事”,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扎实推进“厕所革命”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厕所脏乱差臭的问题,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xx村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共组织召开支委会10次,村组干部实地查看,摸清了面上旱厕底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旱厕改造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针对刚开始时大多数群众对旱厕改造工作持观望态度而不愿意配合的情况,xx村精心挑选部分党群代表,深入群众中广为宣传改厕的政策和好处,并建议村“两委”成员及其亲属户先行改造,为群众做好榜样、带好头;建议各村居选派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去指导农户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合理选择户厕建设位置,树立“不改则已、改就改好”的思想,切切实实地把旱厕改造工作这一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同时通过党员大会重新认识和理解“厕所革命”的深刻意义和内涵,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高度重视户厕改造工作,把农村旱厕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充分利用广播、村公开栏、张贴标语、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防害知识和旱厕改造及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截至目前,全村新建公厕2座,改造户厕20余户,拆除旱厕5座,基本实现在家住户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当家塘清淤有序开展
    xx年天气干旱,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xx村两委抓住机会,积极改善水利条件,保民生,保生产,开展当家塘兴修,清淤等工作。村部分塘口长期无人管理,蒲草丛生,塘埂杂树茅草覆盖,淤泥堆积,部分塘口紧邻自然村庄,村民日常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倾倒、落叶树枝漂浮,一到夏季水体发臭,严重影响了村庄环境卫生。十四组一口当家塘,兴修前淤泥较深,施工期间动用大型挖掘设备1,渣土车2辆,清理淤泥杂木杂草近10余车。兴修后的塘口面貌焕然一新,塘堰岸线顺畅平整,活水正源源不断地向“当家塘”注入,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为美丽乡村建设巩固了基础,也为14组农业生产,抗旱防涝打下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xx村共整治当家塘10口,整治后的当家塘安排专人进行管护管理,真正让当家塘又发挥当家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和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xx村人居环境整治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思想过于保守。村干部在“厕所革命”等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影响到村庄整治工作效果。
    二是是建设资金不充足。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xx年xx村有上级项目支持,但在以后的时间可能主要依靠镇、村投入。但镇、村两级经济实力有限,难以保证建设投入的持续性,影响工作进展。
    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重整治、轻管理,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在一定时间段内可能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白色垃圾”回潮现象。
    四是群众参与度不高。部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群众没有亲身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过程中,就很难切身感受到村庄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富的过程,人居环境提升的外在成果也就无法切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正在开展的百日攻坚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村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打造全镇示范点。
    一是积极召开湾组会议协商。开展“党旗下的湾组恳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多种形式的基层协商行动,共同商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充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发动村民主动参与,自主开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和日常保洁;推动党员带头人自主创业,带头拆除老旧危房、猪圈牛栏、破旧旱厕等。
    二是继续打好清洁攻坚战。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沟渠道边、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为重点。
    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要求,先易后难,总结推广新模式、新技术,按时完成的厕所改造任务。
    四是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全域无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文明习惯养成相结合,突出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完善建设管护机制,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二是共建共管机制。三是督查考核机制。
 

 1 / 7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39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