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样例【参考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8393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样例【参考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一篇】

近些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及社会岗位缺口的逐渐增大,使得国家就业率有了显著的提升;而相对于高职院校,虽然各个学校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存在较大比例的学生存在难就业的情况;同时,对已就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馈无法满足其实际要求,满意度偏低。综合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其主要因素在于学校在对人才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就业及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对于以上问题分析,现有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改革,以促使学生就业及后期综合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高职院校通过课程改革等举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了极大的价值,且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明显提升。但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出发,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顺应当前时代发展需要,职业素养培养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具体表现在学生就业后心态浮躁、跳槽严重及核心竞争力差,造成用人单位满意度差,影响学校发展及声誉。基于此,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出发,立足目前实际情况,推行以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具体目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从社会需求及企业单位基本岗位入手,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自身需求,分析学生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实现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及单位满意度提高。其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使学生的就业导向与职业素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以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职业规划及合理择业;其三,通过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及社会满意度,以使学生能够了解就业环境与形式,明确就业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就业认同感,提高就业满意度。

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中应深入高职学生,了解其内心对职业素养的理解,以针对性进行培养与教学,是基本方式,也是主要选择;综合来讲,关于以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职业特色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目标,即不仅需要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培养与提高,更需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及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应以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教学为基础,重点对学生以“职业”相关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以满足当前社会对职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同时,该种培养方式也是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2、突出企业特色相比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以实际操作及技能培养为主,而对理论专业知识的涉及面相对较浅。基于该种情况,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应立足于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及适应能力。如各高职院校可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先进文化及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等方式制定完整的培养方案。该种模式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3、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推进剂,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创新能力的'提升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期健康发展。但,根据目前调研情况,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及素养。该种情况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能会促使企业改变招聘途径,从社会招聘具有工作经历及创新精神的人才。该种结果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必须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及目标,采取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以提高学生就业机会及实力。

当前高职院校已认识到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不足及所存在的问题,大多学校已从制度、教学方式、师资力量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职业素养的培训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综合比较,仍存在一些因素对其造成了阻碍,具体如下:1、“隐性职业素养”与“显性职业素养”培养比例失衡是主要问题近两年,高职院校招生及就业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压力,大多高校在办学理念的侧重点出现了偏离,如一些学生多集中对与学校发展密切的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及专业技能等一些“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对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如实践教学中常采取灌输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脱离实际,忽略了学生需求及社会需要,更有甚者,部分学校未将职业素养培养纳入日常教学中,造成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现象。2、高职学生重专业、轻素质的思想严重大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一种共性,认为过硬的专业技能及各类职业资质证书即可敲响企业的大门,却未认识到企业相对于专业知识而言,更多的关注于学生的心态、价值观及职业素养等问题。在该种错误认识下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容易造成职业观念淡薄及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且可能引发学生诚信问题;以企业角度考虑,专业的知识可以通过后期的实践而掌握,而理念出现问题,容易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该种模式下所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目前高职院校重专业而轻素质的思想及培养机制不能满足企业及社会的要求。3、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脱离企业需求据资料显示,高职院校就业后的离职率普遍高于本科院校,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模糊及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脱离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讲,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及输出的途径是企业,学校在对学生教学大纲的设置中未能充分对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不明确企业对学生的真正诉求,一味的对专业知识进行教育及培养,容易养成高技能而低素养的情况,致使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企业模式。

综合以上所述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与对待,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具体方式及方法如下:1、围绕社会需求,制定就业导向下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作为突破口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对于此,首先,学校要明确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次,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细化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再者,加强实践,切实将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贯穿到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全程跟踪,以提高其效果。2、围绕学生成长需求,打造学生职业素养实践平台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搭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参与性强的职业素养校内外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自觉养成。一方面,学校应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以通过实践中实现学生技能提升及职业素养养成的目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将积极创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并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熟悉、习惯并自觉遵守职业惯例规定,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素养。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共同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逐步改变现有教学观念,促进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共同发展。一方面,学校应创造机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如通过企业人才到校教学,将企业的需求向教师及学生传达,以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日后教学指明方向及明确意图。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引进优秀教学人才,加大教学创新,以促使学校转变教学观念,促进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教育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对于此,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高素质及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通过对以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以便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提供技术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2]黄飞青.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点探析[j].科技视界,2013(23).

[4]欧阳冬梅,张玉荣,焦江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及培育途径分析[j].职教通讯,2013(11).

[5]李少勇,康建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理性审视[j].文教资料,2013(06).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二篇】

摘要:情感体验——聆听音乐——体态律动——听音视唱——演唱演奏——创作,乃是一个循环往复、循序渐进的教学结构模式,每一周期都使学习者迁移到一个新的音乐能力发展层次。在这一模式中,学习者的音乐情感能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与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接触与交往中,音乐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在主体地位,能够因为对音乐积极自觉地参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创造性意识的人。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感受能力创造性意识。

一、音乐的情绪体验。

音乐的情绪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让儿童接触音乐之前,必须有一个让学生体验自然情绪的阶段,诗意的朗诵,带感情地讲故事,都是发展自觉性音乐能力的条件,这些艺术性的活动都是与自觉性音乐能力最接近,或者说是最相通的。当孩子有了表现情绪的强烈愿望时才开始让他们接触声音,告诉他们,声音可以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高亢明快、节奏活泼跳跃的声音可以表现我们愉快的情绪;当我们忧伤的时候,低沉阴暗、节奏缓慢的声音可以表达我们伤感的情绪。表达情感的声音,我们称它为音乐。音乐还可以模仿雷声、鸟叫、小溪流水等大自然美妙的音响。当孩子们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再告诉他们,音乐是他们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借助极其丰富的音乐来倾诉内心的快乐和忧伤。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就可以开始接触音乐了。

二、聆听音乐。

有了真实情感与音乐的联系,就可以进入聆听音乐的教学了。最初聆听的音乐,必须是具有鲜明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在学生刚接触音乐时,即对音乐情绪具有敏锐的感觉能力。但聆听的音乐作品必须是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哪怕就是一段很小的片段。

因为人们在掌握一定的视唱能力,或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之前是无法完整地表现音乐的整体形象的,但人们却能够在聆听音乐中完整地感受音乐。这种感受能力甚至在清晰的听觉表象形成之前,就已存在于人的心理能力结构之中了。当然最初的音乐感受力是很模糊很粗糙的。但聆听音乐所产生的对音乐感受的整体性却是音乐整体能力结构发展的关键。因此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都把学会聆听音乐作为发展音乐能力的第一步。

三、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正是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作为聆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的第一个最自然的行为表现,体态律动在学习音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说体态律动在音乐运动觉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但音乐心理学家认为,正是“在音乐教学的初级阶段上,未必可以找到比节律学更直接、更有效的发展音乐节奏感的其他途径,这里,节律学被理解为以简单的,儿童容易做到的运动表达音乐节奏”。

体态律动的基础仅仅是人在生理水平上对音乐音响的反应,这些反应包含对旋律线条上升下降、节拍、节奏变化,肌体紧张松弛的本能感受,然而基本的音乐情绪在这一水平上已开始模糊地感受到了。音乐作品不是作曲家随意编造的,它从本质上说是作曲家情绪体验的外化形式,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精神生命,一种情感的表现形态,体态律动促使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深入到音乐情绪体验之中。体态律动亦可以是对音乐作品非常高水平的反应形势,犹如一个指挥家用准确简练的动作把握了整部交响乐。体态律动并不是取代听觉训练,但它极大地强化了聆听音乐的.自觉意识,为音乐听觉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听音与视唱。

这一阶段一般又称为视唱练耳,并结合着必要的乐理知识教学。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没有纯粹的知觉的,知觉必须和感觉结合在一起,听觉表象必须和调式感结合在一起。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培养进行音乐表演、欣赏及创作等各种音乐活动所必需的音乐听觉能力。孩子们开始学着用自然的嗓音来再现他们听到或看到的音乐形象。音乐心理学家认为,为了使儿童最初的音乐听觉表象能在良好的调式感基础上建立起来就必须从听唱,或视唱完整的旋律开始,哪怕是最简单的旋律片段,也应包含调式上从稳定音到不稳定音再到稳定音这样一个体现“松弛——紧张——松弛”的音乐性过程,从而体验最基本的情绪变化。音程的学习,也应该放到完整的调式旋律中去把握。唯有这样做,听觉表象能力才能建立在良好的调式感之上。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能够表现音乐情绪的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例如音色、节奏变化等,但在通过音高关系变化来表现音乐的范畴中,调式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核心。

五、演唱、演奏。

有了聆听音乐与体态律动的基础,有了最初步的、建立在调式感基础上的听觉表象能力,就可以开始发展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了。演唱、演奏是运动觉的高层次能力。演唱、演奏都需要高技巧的运动觉能力,它是细致、灵敏的局部机能运动。例如演唱的喉头、声带、气息运动,弹奏钢琴的手指、手臂运动,这些能力是在一定的技能训练中才能获得的。但这种技能的训练必须是在儿童具有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具有通过音乐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强烈愿望之后才能开始,而器乐的学习还应在演唱的学习之后,必须在学生已经有了“通过乐器来歌唱”的愿望产生之后。

从运动机理看,演唱、演奏的运动觉能力是高水平、高难度的,而从音乐感受的心理机制看,演唱、演奏的肌体运动又是局部的、低层次的,它必须服从表演者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服从因音乐整体感受产生的肌体紧张状态的变化。当局部的紧张状态在演唱演奏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时,这种音乐表演是缺乏表现力的。因此,在演唱、演奏训练中,首先要求学习者学会肌体的放松与心理上的积极状态。

六、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是高层次的音乐能力。狭义的音乐创造及音乐创作是指具有创造性的创作者运用想象力对大脑记忆的音乐材料进行新的组织和创造,产生出新的音乐形象。广义的音乐创造还包括演唱、演奏等一系列包含着学习者运用想象力参与的音乐活动。因此,演唱、演奏往往被称为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无论哪一种意义的音乐创造,实质上都是人运用音乐想象力的行为和结果。可见在一切音乐活动中,在一切音乐情绪体验中,人的想象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任何一种音乐能力,都是在音乐感受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感受能力,即音乐的情绪体验能力。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音乐情绪体验是引发受教育者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音乐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音乐能力的核心部分。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三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日益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推崇,良好的科学素养也是学好小学科学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助推动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主动探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慢慢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小学科学老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也为学生日后科学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科研研究的第一步,古今中外,有无数的科学成果是通过仔细观察科学现象发现的,观察力也是科学学习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现象受启发而发现的,傅课通过观察简单的单摆现象发现地球其实是自传的。良好的观察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科学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植物》这一节时,可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包括大树、小草、花朵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植物的世界有初步的了解,方便日后的深入教学,如下一节《大树和小草》及最后一节《植物的共同特点》,就可根据学生的观察来开展教学;而对于《观察水生植物》这一节,由于校园内没有这个环境,科学老师可准备一个养了水草的鱼缸,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也可让学生在课后回家自己观察,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学生到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同样,《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的学习也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来学习。

二、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通过发挥创造性思维去探究科学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教育过于重视考试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了小学科学的学习,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得到了重视,但教学方式不合理,未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大都是通过语言讲述或演示实验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算是实验课,学生也大都是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机械地进行实验,完全没有发挥探究性思维,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科学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遇到问题,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等待着老师的解释。比如,在学习《我们看到了根》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植物没有了根还能活吗?植物的根是否会喝水?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应该首先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一开始就向老师求解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也并不意味老师不管学生的学习,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三、培养学生提出质疑的习惯。

问题意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成果也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创新的前提。为此,科学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敢于提出质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怕被老师和同学笑话,这就需要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比如,在教学《金鱼》这一节时,可为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小鱼缸,里面放几条金鱼,为学生创设好问题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后提出问题。

(1)为什么金鱼在水里不会死?

(2)金鱼吃什么。

(3)金鱼在水里游动时为何要不停地摆动尾巴?

(4)为什么水会变浑浊?

在提出这些问题后,老师要及时予以鼓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或是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实在太难,老师可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即使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很幼稚,老师也不应嘲笑他们,否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四、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习惯以及问题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不少小学生喜欢“动手”却不喜欢“动脑”,事实上,“动手”知识一种手段,将“动脑”和“动手”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可让学生先动脑,思考磁铁为何有磁性,可吸附那些物体等问题,原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这些问题。总之,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直观重要,小学科学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观察习惯、探究习惯、质疑习惯和动手动脑习惯等。

参考文献:

[1]雒鹏程.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改革与开放,2009,09:133+135.

[2]刘艳荣.在小学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70.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四篇】

摘要:当前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有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决定了它必须承担起这一人才培养任务。眼下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已经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将尝试从职业素养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当前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当前正处在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过渡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诸多条件的保障,其中人才,尤其是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上的缺乏已经得到一定缓解,但从业人员在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却日益凸显,普遍存在职业道德不高、敬业精神缺乏、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因此,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有必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有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学者们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经过整理和归纳,我们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可以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的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认为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构成。[1]狭义的职业素养不包括职业技能,我们日常提到职业素养多指其狭义概念(本文中采用狭义概念)。职业素养是内在素质,决定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

职业素养作为职业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1.间接性。

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考核具有间接性。我们知道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多,易量化,比如查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举行考试等方法,而职业素养则不然,很难直接通过量化考核获知,即便是一个在职业素养问卷获得高分的人,也并不一定就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它的考核更多的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进行。同样,职业素养的养成也是如此,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难以直接养成。

2.关联性。

前面我们讲到“职业素养是内在素质,决定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职业素养的外化表现”,也就是说一个职业人的职业行为能不能达到要求,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个人的职业素养高低决定的。据此,有学者提出,以职业素养为代表的“软素质”决定着职业技能“硬素质”的高低。

3.双重性。

职业素养双重性是指不同职业的素养要求既有不同又有相同,即职业素养共性和个性。不同职业由于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职业素养要求当然会不同,但同时,我们在生活中又经常看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可以在多个不同的职业上都能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素养,例如一个人可以既是一名好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又是一位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企业家,这是因为不同职业的职业素养要求除了有个性外,还有相通的共性,比如任何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素养。

4.发展性。

职业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变化直至消失的,职业素养的内涵也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任何时代的职业素养都会留下时代的印迹。例如:早期人类在开采自然资源时,注重的是效率和产量,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环境保护开始成为资源开采中是不容忽视的内容,相应的职业素养内涵也把环境保护的内容纳入其中。

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对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这一现象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它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片面追求技能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出现当前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素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占1/8的表面“冰山以上部分”和占7/8的深藏“冰山以下部分”,表面的1/8包括个体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素质,冰下的7/8包括个体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容易被人们识别,例如技能证书、学历证书等,它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称职;隐性素质则不易被考量,它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7/8的隐性素质支撑着显性素质,显性素质是隐性素质的外化表现。“素质冰山”理论是职业素养重要性的最好理论依据。另外,从企业选人、用人方面来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企业选人、用人标准,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用人的首要标准。2014年,在笔者参与的一项关于企业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调查中,%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品质,%的受访企业选择工作经验,%选择专业技能,选择其他素质的占2%。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可以从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中获得,而如果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品质,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一)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不准,重要性认识不足。

如前所述,大家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不准,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人才培养时,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是一笔带过,流于形式。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很多高职院校都认为只要学生毕业时能掌握一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就算完成。在教学资源分配时,主要教学资源都集中于职业技能培养。我们在许多高职院校都可以看到,实训中心、实习大楼一栋挨着一栋,气势雄伟,甚是壮观,但是由于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忽视,当你走进这些地方时,却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注意对实训设备的爱护,实训材料浪费严重,秩序混乱,完成任务后,连最基本的器材整理都没有,着实让人有一种“狼藉”之感。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培养理念,能培养出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别于职业技能,一般认为,职业技能是个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的特征,例如一名优秀的歌唱家,他就需要有先天的音乐天赋,再加上后天的专业学习。然而职业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培养而成的。[2]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主要的做法是实训指导老师的空洞说教,公共基础课的辅助培养等方法,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方法,这也是出现上述实训场地乱像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

考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它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来保障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的正常开展。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基本是空白,最多只是在毕业鉴定时,加上一句诸如“态度端正,认真负责、道德高尚”之类的词句,这些远不能起到考核的作用,更不能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保障。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不仅是判断学生职业素养高低的标尺,也是培养过程中的“指挥棒”,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解决措施。

(一)准确理解职业素养内涵,正确认识其重要性。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在职业素养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是当前高职院校忽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根本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状态,高职院校就必须改变老观念、老思想,准确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这个前提,任何方法都很难奏效。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而应该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此来指导实践。

1.将企业元素融入教学,营造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

企业的工作环境、职业文化、先进管理、工程或工艺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等元素及其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融合和集成应用,这里简称为“企业元素”。[3]将企业元素融入教学意义重大,它可以为教学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营造出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以环境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自发、自觉地加强职业素养培养,这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强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良好。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4]因此,充分发挥好实训环节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也很必要。实训环节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发挥:实训场地静态培养意义和实训过程动态培养意义。实训场地静态培养意义的发挥,可以通过实训场地“软文化”建设实现,例如在实训室布置时注重成果激励,在实训室走廊两边展示学生作品或获奖荣誉等,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氛围;实训过程动态培养意义的发挥,可以从实训细节入手,例如实训中要求学生严守操作规范,节约实训材料,爱护实训设备等。实训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是训练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认真设计好、利用好实践环节,实现德技双馨的好局面。

3.积极发挥高职院校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他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容替代,因此积极发挥高职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意义重大。这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注意这里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素养,还包括所授职业技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后者。虽然高职院校大力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但大多教师并非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对企业生产的职业素养要求并不很熟悉,从而导致在教学时,教师的示范作用发挥的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要有计划、分批次的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轮岗见习,切实发挥好教师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课以及素质拓展等模块构成,职业素养培养大多是在这些模块之中顺带提到,没有专门服务于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这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合理分配,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开设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课程。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课程并不等同于伦理学课和道德课,应该注重和职业相联系,和实践相联系,达到影响学生职业价值选择和职业行为规范的目的,避免误入过度强调伦理学知识的歧途。(2)以案例方式开展教学。高职教育尽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但学生的实践经验依然缺乏,很难身临其境的理解职业素养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用案例去设置情景。例如: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伦理选择、精益求精与得过且过的职业行为选择。同时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多选国内案例,因为职业道德具有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5.高度重视并科学组织顶岗实习环节,强化职业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大多采用“年+年模式”或“2年+1年模式”,这里的“1年”或“年”就是指顶岗实习的时间,它一般集中安排在毕业前的一个或两个学期。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到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承担这个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实习期至少是半年,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增长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非常重要。虽然当前顶岗实习工作由于它的特殊性,出现了管理不到位,岗位流动性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但它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不容小视,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途径,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促进职业素养提升。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合理的培养体系作为基础,还需要有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考核体系的缺乏同样是制约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但是,由于职业素养自身的特性,使得对它的考核难以方便地进行定量分析。从总体上说,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职业素养考核要注重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公”原则是任何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尤为如此,不合理的考核结果不仅会遭到学生的抵制,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2.职业素养考核要与职业技能考核相区别。

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关系紧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在进行职业素养考核时要注意区分两者,不能以职业技能的考核结果来代替对职业素养的考核,要对职业道德高尚,职业习惯良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切勿相互混淆。

考核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并不是要把学生划分等级,在进行学生职业素养考核时更应体现人性化,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考核结果要能及时反映学生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进步和成长。

五、结语。

尽管当前高职教育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它培养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相信经过各方的不断努力,高职教育一定能解决好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问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有华.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对接的研究[j].北京: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

[2]戴心来.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1.

[3]杨兰,毛光华.企业元素融入实践教学的应用浅析[j],北京:人力资源管理,2013,(12).

[4]蔡健,王薇,何钢,邬雨刚.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a].南宁: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五篇】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很少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找出存在的问题。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思维方而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思维过程灵活,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1.培养学生的生疑意识。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但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疑问。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让有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大胆的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思路,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求异思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进行重组和创造,产生和获得新信息的方法。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复杂,其中的重难点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复习中从分析最简单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原理入手。

二、培养学生实验方面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复述、操作——小结等几个环节。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考查的实践来看,中学的实验能力应该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所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指进行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常规的能力,能无差错地完成中学化学中全部的实验基本操作及所有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而实验创新能力是学生靠教师引导经过学生自悟,以中学化学实验常规为基础,所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过程的优化、实验原理的变更、实验仪器的它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剖析,甚至实验失败原因分析等。可以肯定地说,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无一例是照搬课本,总是不同程度对考生进行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但这种考查又以实验常规为基础,因此,化学实验必须既要突出实验常规,也要强调实验创新,既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讲,实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观察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操作不方便,现象不明显或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有污染,实验过程不严密的实验进行改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滋味。例如:演示na与水的反应实验,如果就用书上演示过程,班级后面的同学就很难看到实验的现象,有的只能看到部分。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全班所有同学都能清楚看到实验过程呢?提示学生看电影,学生会想到投影仪:可将原实验用投影仪配合实验,将滴有酚酞的水注入培养皿中,放在投影仪上,再加入钠块。这样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效果优于原实验,而且,方便了全体同学观察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运用实验抓住事物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大有裨益。

3.质疑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在教师层引导下,让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用,排除错误认识得出圆满结论:na和cuso4溶液有时剧烈反应产生的.热使产生的cu(oh)2分解为cuo,部分cuo被还原成单质cu:故试管壁上又有cu析出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逐渐领会,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不失为一种实验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

5.课外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课内时间限制,使一些实验做得不够尽兴,而课外实验充满思维性、挑战性、趣味性、创造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高二学习过肥皂制取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原理在家中制肥皂了。可以用猪油、羊油等一些动物性油脂和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锅内煮,然后按书上步骤要求,逐步加入食盐等,慢慢地肥皂就制成了。学生们实现了创新的尝试,同时感到成功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总之,实验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老师要利用实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创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平时注重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收敛性知识加功能力,相似情境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的实际操作与设计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的培养,并始终注意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将学生可得的网络的陈述性知识与创设的教学新情境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的训练,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可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玉梅.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化学教学,2008,1.

[2]郑国武.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化学教学,2008,5.

[3]翁祥多.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化学起点教学的优化.中学化学教与学,2008,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六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机制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笔者认为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

1.音乐学习环境多元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和帮助。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师的素养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深刻的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幼儿教育机构,真实的体验幼儿教育的全过程,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范,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遵循身正为师的道德标准,在教学中发挥出人格魅力,同时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艺术展、欣赏音乐会等高雅艺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突出教育的示范性,从而为我国幼儿教育培养更多出色优秀的幼儿教师。

2.音乐教育内容实用化。

艺术教育是一种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教育,艺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目前,重音乐技能训练、轻音乐技能实训是艺术院校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声乐、钢琴等音乐技能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演奏基础系统化训练和演奏技巧的高度,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音乐技能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与现实中的幼儿教学实践相脱节。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否认系统演奏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但是针对学前专业特点,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应在学前专业教育中加大学生技能实训,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需求,加强学生弹唱能力、视唱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的实际表演与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出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

3.音乐理论知识广泛化。

艺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艺术美学和音乐欣赏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音乐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独孤立的讲解某个单一的理论知识,而要将所有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发生都离不开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典型优秀的艺术作用,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知性表述等元素融合起来,实现音乐理论知识的广泛化,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永久性认知。

4.音乐教育格局大众化。

在艺术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感叹现在的学生个性化太强,太难教,多数学生唯独情有独钟于流行音乐,对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我们不能否认大家都喜欢流行音乐,比如流行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歌词中述说了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歌词句句戳中每个人的心扉,将父母恩表述的淋漓尽致,多少人听的热泪盈眶,这也体现出了艺术中的真善美。因此,在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好作品应积极的利用,通过优秀的作品使学生学会有表达的弹唱、有感情的歌唱,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解析,感受并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那种艺术美。由此不难看出,大众化发展路线是适合学前音乐专业教学格局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够积极的学习和参与,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目的。

二、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素养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研究学习的前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重视起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功能,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唱歌听歌,而要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培养达到高水平。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七篇】

中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从开设至今,教学重点一直在顺应时代的脚步不断改变,从一开始让学生了解电脑学会操作电脑接受互联网信息到后来的教授更多基础软件的应用再到讲授电脑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从本质认识信息产品直到现在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观此一路走来,不难看到背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1]。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背景下,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指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它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使学生了解信息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二,让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使用信息化系统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三,让学生了解、分析信息技术产品在当下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现代教育提倡终身教育观,它是指学校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培育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去学习,去获取信息,去认知社会。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任务,但教学手段依旧有些单一、落后,仍然停留在讲练结合的阶段。教师将操作先演示一遍,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有疑点或难点,教师再次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依旧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对于信息素养的教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2]。

教师在实际教学前要先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还可将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分组,使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交流置于网络之中。例如:可建立小组微信群以及师生微信群,用以交流和辅导答疑。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授课前,教师不仅要了解熟悉教材,更要分析、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所欠缺以及所兴奋的点在哪里,只有如此才能在教授的过程中对症下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要将教学内容加以包装,以学生感兴趣的点作为导入教学内容的起点,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如何制作flash动画时,可以事先制作一些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小动画,在学生被吸引好奇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关于flash软件的基本情况,并及时激励诱导学生可以用此软件制作出自己想象中的任何情境,并且比样本更好。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围绕教学内容,一个个地解决学生的问题,随着目标任务的完成,学生从中找到乐趣与自信,并在乐趣中产生兴趣,由兴趣激发主动去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如此,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机会,巧妙地设计一些练习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将所学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体验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注意改变教学模式,不能再像传统的那样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分配任务”和“小组合作”的模式,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flash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竞赛,不断布置任务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在学生的对抗和合作中,会不断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将会不断地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关于计算机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对于信息伦理和道德标准的遵守;尊重知识产权不使用盗版软件。同时在学校的网络上进行限制,防止学生接触不良信息。还需要注意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明白网络如同社会,引导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不轻信他人谣言,不轻易与网友见面。

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前,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社会信息素养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其次,对于教师自身更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教授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更要为学生介绍科技前沿的新技术新信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顺应时代,结合生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学生的作品以全面考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对于同一任务的不同解决思路要充分予以肯定与鼓励[3]。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不同于其他传统的教育,它更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此,信息素养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

结论: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要从课前准备到营造学习氛围再到课堂教学最后到教学的总结评价,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3]高岩.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政治素养在学生中的培养【第八篇】

摘要: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模式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教育目标而开设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能力;信息修养;思考能力;钻研能力;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学好信息课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皆能明白这种道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努力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多下工夫,吃透教材,深挖其中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知识点,还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做成课件,并充分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学生感到“好学、易学、乐学”。教师应该始终明白: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其实在信息课程中,除了比较抽象的专业知识之外,结合实际的电脑教学,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成分,教师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来训练指法。

二、学校的计算机硬件建设是学生学好信息课的保障。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学校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因特网连接,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就可以轻松上网。一个学校的信息方面的硬件建设是保障学生开展信息课学习的关键。对于比较抽象的信息课内容,一定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应该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也可以把信息课中的比较抽象的教学环节搬到多媒体教室中去讲授,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学习有关知识。平时教师还可以运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信息指导,使学生在因特网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从而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郁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教师作为知识和能力的传授者,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培养学生能自如地处身于信息化社会的基本技能。

现代社会已完全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现代人交际的方法已不仅仅包括书信和口头表达,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一个人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这个人就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够掌握借助互联网查找辅助其它学科学习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就是等于获得了互联网这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老师。对于学生整个的初中学习无疑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的。

五、利用信息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钻研能力。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信息能力是处身于信息社会中能自如生存的能力。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都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素质教育的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要达到这种目标,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去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海祥.如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j].科学之友.

[2]叶符明.浅谈信息素养教育[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李韦.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4]余金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素养问题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

[6]张红松.关于超阅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7]徐万胥等.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d].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论坛.

[8]赵黎.新时期公安院校学员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10]边策.信息文化视野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08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