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回头看核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回头看”核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切实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成效,确保2023年底前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任务。根据《市“锚定百千万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回头看”工作方案》工作要求,我办会同乡村振兴专班于对区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回头看”核查工作。现将核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核查工作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对区2023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定点核查区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内所有线路,随机抽查示范带内的X镇仔村,X街道X村,碧道建设,X镇镇圩及岑霞村委伏坡村、大塘村;随机抽取乡村振兴示范村中的委烟村、X村,X镇X村进行综合评价,深入了解区政策配套、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建设进度等,重点现场核查区是否对标现场会上“找茬”考问提出的问题、工作任务及发展计划抓落实情况,评估示范创建单位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二、工作亮点成效
(一)党建强引领,统揽全局抓落实。区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一线督战,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班牵头成立工作组,由区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作为成员,形成指挥有力、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区委书记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并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针对现场会上“找茬”考问提出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区率先出台《区深化实施“百千万工程”综合考评体系》,将示范创建工作列为综合考评重点,并参照市“锚定百千万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形式,举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雄鹰擂台赛(镇街专场)现场比学活动,加快推动各镇(街)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村建设,推进示范创建工作落细落实。
(二)绿美促提升,完善基建抓落实。区全面推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通硬底化道路达100%,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100%,新增完成村内道路硬化村庄15个,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2%,其中新增完成白改黑村道7.9公里。示范带(村)范围内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示范带内村庄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改造任务,无害化卫生户厕率达100%。示范带(村)所抽查的自然村均配置保洁员,各村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村域范围内干净整洁。冬河已完成改造提升,建成碧道风景带约5公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区大力推动绿美建设,推动乡村风貌再提升。一是打造“一河一路两区”的特色风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标准,开展区镇村三级示范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二是抓好“红树林之城”“绿美小场景”建设,谋划打造96个城市农业公园,有效提升森林质量。推进“绿美乡村、绿美社区、美丽庭院”建设和评比,实施“绿美综合考评”,以评促干。建立古树健康巡查管护机制,完成全区492棵古树名木挂牌登记,管护率达100%。三是强化资金支持,今年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种下26万多棵树,扎实推进绿道成网、成片、成景。
(三)“铺仔”育新风,强化治理抓落实。区以“铺仔文化”涵养乡风文明,升级打造“咱村铺仔”156间,以“咱村铺仔”为载体提供村民议事、文化休闲、暖心服务等公共服务。现场核查发现,X街道X村委赤后村、烟楼仔村“咱村铺仔”开展乡村义诊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看诊服务;X镇沙城村委梁圩村的“咱村铺仔”引进“文明积分超市”,将积分兑换物品与“铺仔”内的商品相结合,巧用“积分兑换制”推进移风易俗、环境治理等基层治理工作。
(四)土地活流转,产学研促发展。区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带临近城区的优势,积极推动耕地流转,示范带范围内完成3000多亩的撂荒地流转,吸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区,以冬河万里碧道、海东度假村、种之粮农业公园、泰众种养合作社为重点,打造以休闲、科普、互动为主体的都市农业,吸引城市周边游客。街道烟楼仔村积极对接广东海洋大学,以深化校地合作为契机,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与广东海洋大学团队共同建设产学研基地,开发广东海洋大学团队试验田,种植海水稻,推进农业生产科研实践与城市农业公园一体化建设,并对160亩撂荒地进行复垦建设耐盐碱种质资源圃,配套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同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附近农民务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进度滞后。根据《市“锚定百千万争当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现场比学活动“回头看”工作方案》核查评估指标要求,2023年9月底前示范创建项目总体完成率达50%以上,12月底前全部完成。经核查发现,区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项目共入库56个,截至10月23日,项目已竣工23个,建设中19个,未动工14个,项目总体完成率为41.07%,未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示范带内未能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示范村内未能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如沙城村特色产业发展薄弱,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农房风貌管控重视程度不够。现场核查发现,坡头区对示范带、示范村内农房风貌管控力度不足,存在部分“赤膊房”,且未纳入修缮、美化改造项目规划范围,未能对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标准进行农房外立面微改造,如沙城村委新川北村、上高村“裸房”较多,且镇村干部表示未有开展农房外立面微改造的计划,影响乡村整体风貌提升成效。
(四)乡村振兴示范带风貌提升串联不足。区“活力海东”乡村振兴示范带内6个行政村创建成效显著,但村与村之间风貌连线成片整体提升不足,如X镇X和X村之间路段未进行串联成线打造;除了冬河碧道建设以外,沿线缺少生态景观、田园风貌美化及精品段的道路、建筑立面、庭院等整体风貌提升,示范带内点与点之间串珠成链成效不明显。
四、工作建议
(一)坚持问题导向,严把示范创建质量关。对于“回头看”核查评估反馈的问题,区要坚决整改到位,补齐基础设施补短板,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项目、资金全链条管理。我办继续督促区加强协调发改、财政、交通、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等相关部门,整合优化各部门资源,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在全面动工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确保示范项目按时高质高效落成。
(二)聚焦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农业资源,聚焦水稻种植、热带作物生产、药材种植等重点领域,选准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创建,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土特产”,形成更多的专业村专业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农文旅融合等重点项目,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模式。
(三)拓展资金渠道,聚力推进项目建设。指导区统筹利用好各级涉农资金、本级财政收入等,集中保障示范创建工作。以广州市与市对口帮扶协作为契机,引导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发挥好帮扶作用,建设在一线,以实地需求确定工作方向,重点关注并集中资源投入到示范创建工作。利用“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与县镇村结对联合示范创建。以开展“我的家园我建设”活动为抓手,积极发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发动工青妇、学校等群团组织参与示范创建。
(四)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督促区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保障建设项目长期运营管护可以持续使用,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同时要逐步建立健全责任细化、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监督有力、全面覆盖的长效运营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管护经费;深化示范创建网格化管理,将示范创建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发挥群众管护主体作用,鼓励村集体和农户筹资投劳承担基础设施日常保洁和维护义务,建立村民参与村庄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共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