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45篇
总结过去工作经验,明确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流程,提升团队协作,确保目标达成,推动整体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年"法治萧山"建设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4
年度工作小结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 9
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6
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1
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6
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36
市XX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41
市XX区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48
市XX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53
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 59
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67
12.区财政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74
13.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77
14.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85
15.区国资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89
16.区监管办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96
17.区交通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103
18.区人力社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11
19.区统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16
20.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20
21.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思路 125
22.市发展改革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132
23.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44
24.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160
25.市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66
26.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73
27.市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86
28.市税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95
29.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199
30.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6
31.县2022年水利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18
32.县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26
33.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36
34.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40
35.县教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45
36.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59
37.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272
38.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83
39.县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92
40.县行政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301
41.县医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314
42.县招商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323
43.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330
44.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337
45.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347
2022年"法治萧山"建设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气象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决策部署,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体制,保障重大行政决策,落实行政执法权责统一,积极开展气象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气象依法行政能力,为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贡献法治力量。现将2022年度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制理论体系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普法、学法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结合主题党日、远程学习、线上专题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学习,充分提升干部职工学法参与度、强化用法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效应,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引领全局系统干部崇德向善、遵法守法。
2.切实履行主要领导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依法依规决策,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依法办事。定期听取科室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各类重要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气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气象事业发展共部署、同推进、齐督促。
3.充分落实法治思想指导工作。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做好干部职工及监管范围内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人员《宪法》、《新安全法》宣传工作,认真做好气象部门第21个党风廉政教育学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及上级部门组织的法治学习培训。
4.强化正风肃纪,筑牢底线思维。通过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局大会、党员活动、钉钉工作群组织学习中央、省市纪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例,通过违法违纪案例剖析,统一思想,增强党员、干部职工规矩意识,做好重要节点廉政提醒,强化底线思维,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5.加强依法行政制度管理,完善本单位依法行政制度汇编。聘请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法律咨询工作制度及行政决策制度,实现管理决策制度化、规范化。执法人员9名均持有执法证并进行依法公示。
二、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1.面对异常天气气候,做好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提前发布决策材料、天气提醒等,提醒各决策部门提前做好防御工作,天气影响期间,通过全区灾害应急响应群滚动加密服务,及时将最新的天气趋势、雨情向区领导、镇街、部门实时通报,为各单位部署防御措施提供气象数据支撑,并通过电视台、广播、短信、96121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多种服务途径,向社会广泛发布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和服务提醒,共向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报送各类决策服务材料170多期,发布预警信号130次,向全区近4000名防灾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共计420万余条次。
2.完善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和综治网格员融合互补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重大气象灾害社会再传播机制,完成气象信息员专项补助经费发放。开展协理员信息员网格员业务培训,部署2022年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并完成镇街考核。完成151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提标升级。完成人工影响天气项目调研,燃气炮作业点选址;参与全市人工影响天气培训及演练,完成亚运保障临时作业点选址;完成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培训;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萧山乡村振兴实绩工作、"五水共治"等各类考核任务,并按要求上报各类工作台账及总结。
3.完善气象科普法治宣贯工作。强化气象法律知识培训,提升气象法治意识,加强依法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力。结合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点,开展气象法律法规、防灾减灾等宣贯宣教活动,不断增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气象法治意识,切实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覆盖范围。
三、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1.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气防办名义组织和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领域防雷安全检查。2022年在领导和各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完成区内170多个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的现场检查,与发改、应急、市监、住建等部门实行部门联合检查。全面应用全国防雷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上报率100%。
2.推进防雷改革及安全管理工作。深化防雷风险码的推广应用,推进"一企一档"信息化工作,应用率和档案完善率均达到100%。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研报告;对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开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完成气象行政审批19件,气象证明78件。
3.依法编制完成行政执法年报、行政执法清单、年度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实时就行政执法人员清单、行政许可事项等政务信息进行公式发布。
四、2023年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下一阶段,萧山气象局将持续做好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工作,提升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结合数字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做好行政执法和信息公开,加强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切实对区域内重点单位强化监管,定期对重点单位及区域进行执法检查,持续深化防雷社会化管理,强化防雷安全知识普及,增强防雷重点单位雷电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工作开展,不断细化深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聚焦行政许可后续监管。
2022年度工作小结及2023年度工作思路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统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上虞区统计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以服务发展大局为首要职责,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要抓手,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统计业务水平和统计分析能力,在融入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勇当推进"两个先行"奋进"五个率先"排头兵上,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固本强基,做实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是制度上有保障。全面承接绍兴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工作,协助区委区政府印发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18条举措规范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其中5条为全市首创。二是组织上有加强。全区20个乡镇(街道)和综管办的统计工作办公室均已实体化、专班化运作,现有统计人员专(兼)职119人,比去年新增25名;全区已建成1个一级网格,25个二级网格,84个四级网格。三是数字化来赋能。成立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召集人的上虞区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专班小组,全面领导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依托"统计e家"平台,全区已开展走访调研59次,活动管理32次,上传惠企政策17个,上传学习资料27份,尝试直播2次,大大增加"统计e家"平台的粘性,增强统计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落实上有亮点。建立编外统计人员"统一管理、统一配备"制度,增加中心镇(街道)和杭州湾综管办10名编外用工控制数;探索打造党建引领的"统计之家",目前已建成综管办、丰惠镇、东关街道、梁湖街道等15个,初显上虞辨识度;推动双向指导历练,定期接收乡镇投资统计人员来区统计局跟班学习,我区也派业务骨干到市统计局学习锻炼;开展实效性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综合性培训4次,500余人参加,开展分专业培训48场次,1500余人参加。五是监督常态化。每月下发函件提醒各乡镇(街道)、部门梳理统计基层基础各项工作进展,同时建立健全统计人员报备机制,目前已有16人报备。
2.上下联动,做精统计调查,提升统计业务能力。一是抓实抓好常规数据生产。认真完成各专业以及综合统计;及时梳理统计方法制度上的变化;落实即报即审机制,提高指标关联性、匹配性;限下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先进经验形成书面材料,在全省得到推广。二是协调做好专项调查任务。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各项重点调查任务,如特色小镇、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统计监测、5‰人口变动调查工作、平安浙江入户调查等。三是全力做好名录库维护工作。1-10月月度共新增四上单位119家,年度新增工作已全面积启动。四是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筹备工作。组建上虞区"五经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五经普"相关准备工作。
3.聚焦重点,做优统计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助"发展,着力提升预警能力。围绕共同富裕监测体系,瞄准GDP、固定资产投资等关键指标,紧盯各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强化动态监测预警,按照"一专业一分析""一问题一研判"要求,拟合GDP测算,找准经济运行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二是"谋"服务,强化统计调研分析。加强对上沟通和横向交流,及时了解兄弟县市的上报情况并撰写统计分析,动态向区主要领导和责任部门上报各指标增速、排名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提出合理有效建议。今年以来,我局报送统计专报3篇,约稿录用20篇,国办采用素材2篇。三是"抓"产品,做好数据背后解读。动态上报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分析,针对性做出预警和提醒。每月通过短信、卡片、小册子等多媒介向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发布和提供准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发布《2021年上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印发《2021今日上虞》、《上虞统计信息》、《2021年上虞统计年鉴》、《2021年浙江省各县市区主要指标排序》等资料,充分发挥统计智囊团和风向标的作用。
4.压紧责任,做严执法监督,推进统计法治建设。一是突出第一责任。先后推动在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上学习了《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以及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制。围绕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积极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经过排查,未发现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二是突出统计威慑。强化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通过日常检查、统计核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等多种形式,在保证执法检查广度的前提下,实现精准执法。截止10月底,共对45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其中42家采取双随机检查,立案查处5家,警告并处罚款万元,拟立案1家。三是突出宣传实效。承办绍兴市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通过诚信企业授牌、现场资料发放、依法统计宣传片播放等环节,进一步普及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增进了公众对统计工作的了解与支持。
5.党建引领,做细作风建设,强化干部担当作为。一是抓住思想政治建设"定盘星"。聚力于"统计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定位,找准党建工作和统计工作、党建要求和党员需求、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结合点,确保统计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打出理论学习教育"组合拳"。认真执行周一夜学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学、领导干部带动学、党员干部自觉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召开局党组会议18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部署研究并分析研判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1次,组织专题党课5次,开展主题党日11次。三是广泛开展"六比六争先、勇当排头兵"作风建设活动。迅速组织学习贯彻,以全局干部会议形式将工作要求传达到全体干部;迅速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大检视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对照"五种心态"15种典型、对照"六比六争先"具体要求进行检视;常态化抓好廉政教育,党组书记带头讲授廉政党课,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构建"134"工作体系("1"是指全市争先列、全省争一流,"3"是指政治立局、专业立局、服务立局,"4"是开展政治能力大提升、专业能力大提升、服务能力大提升、基层基础大提升四大行动),充分发挥统计作用,为上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主要三个方面:
1.坚持系统思维,全力推进四大行动。一是开展政治能力大提升行动。通过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引导全局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与统计工作同计划、同落实、同部署,有效提升统计干部的政治能力。二是开展专业能力大提升行动。深入研究、换位思考、拿出精品,切实提升培训质量,及时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培训,严密组织课题研究、分享心得等各项活动,切实提高我们统计干部专业水平。三是开展服务能力大提升行动。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挖掘经济运行亮点,科学分析经济运行的短板和不足,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高质量的统计专报。深入开展三服务,为企业、为群众、为基层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统计业务指导,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统计成果综合利用。四是开展基层基础大提升行动。健全统计基层工作机制,设置科学合理考核机制,强化统计工作督考。突出基层基础建设,形成乡镇部门主要领导重视、统计队伍稳定、工作机制完善的工作格局,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加强对基层统计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推动上级培训资源向基层传递分享,实现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
2.坚持创新思维,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化对数字化改革重大意义、内涵定义、目标任务的理解和认识,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一是全力推进基层网格智治的使用率。确保"统计e家"活跃度达100%。通过网格智控等应用场景,使统计网格内企业通获取更加智能精准的统计服务,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二是加快浙企"最多报一次"应用推广进度。开展工业、服务业、限上贸易法人企业"最多报一次"培训会,培训会采用"授课+实操"模式,由该专业人员先进行演示操作,再由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实时操作,确保每家企业都能通过"最多报一次"报送报表,减轻企业的工作负担;三是有力提升"统计大脑+应用"工作实效。推动全局积极使用"统计大脑+应用"功能,通过统计大脑及早发现问题,更好的把控统计数据质量,同时通过统计大脑及时进行预警分析,更好的发挥统计参谋助手作用。
3.坚持工匠精神,周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五经普,对于摸清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家底",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更加有效发挥经济普查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评价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严格按照"执行方案、真实完整"的总要求,在吃透方案、总结反思、强化保障的基础上,依据普查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对第五次经济普查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力量,组建成立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展普查宣传及普查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经济普查任务。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局干部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优服务保障体系。今年县财政投入136万元按市局要求新创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33个(待验收)。配齐配强基层队伍,落实好轮值站长制度,让退役军人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作用,其中涌现出一批像胡炳强、吕松松等优秀典型。胡炳强调处工作室获宁波市总工会命名。跃龙街道退役军人吕松松创建"流动调解室",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00余起,流动调解200余起,涉案金额达到千万余元,调解成功率98%。
(二)强思想政治引领。一是上好"入伍退伍第一课",联合市"不忘来时路"红色故事宣讲团,向今年准入伍的95名新兵,52名退役军人讲述本土革命烈士的事迹,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挖掘宣传先进典型,通过当地媒体宣传创业、服务社会的优秀退役军人。深挖助力乡村振兴"90后"新农人胡强强、救火"孤勇者"林平飞、5次进出火灾现场灭火的郑红满和致力慈善帮困退役军人戴红灯事迹,拍制《你记得我,我就活着》《军魂不褪色银辉映初心》宣传片,组建"老兵帮帮团","以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形成忠诚、踏实、奉献的价值导向。三是(省略)。
(三)厚军人军属优待。按时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2977万元,惠及5428人。建立困难退役军人每月联络制度,完善困难援助兜底保障机制,发动社会力量扩充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扩大关爱覆盖面,对困难退役军人实施精准帮扶,努力让退役军人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高质量推进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发放工作。做好"崇军联盟"商家增量提质工作,今年新增50家。用心用情解决好官兵退役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入学等问题。
(四)浓尊军崇军氛围。一是积极落实军地需求"双清单"。(省略)。二是深化"军人退役一件事",在火车站开展"迎送老兵"活动,在出站口设立专门窗口,为返乡退役军人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196名退役士兵办理退役报到、信息采集、组织关系转接、保险转移等手续,并分发《退役军人服务手册》和《技能培训相关须知》,帮助退役士兵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气氛热烈。组织军民共建活动52场,参与量千余人次。为18户三等功现役军人家庭、29户"四有"优秀军官(士兵)家庭送立功喜报,开展"丰富军嫂生活关爱军娃成长"活动,宽慰官兵顾家之心。用好"缑城老兵宣讲团",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退役军人进校园为小朋友开展国防安全教育,共计开展活动63次。举办"国防双拥书画展",作品均由辖区内退役军人创作,抒发老兵情怀,展示家乡风采。
(五)助军人就业创业。组织对接交流会、专场招聘会等4场,参会企业152家次,提供岗位近500个,实现180余名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累计走访企业、个体工商户56次,助企纾困,111家企业通过招录退役军人累计享受税费优惠减免206万元。开展适应性培训2次,196名退役军人实现全员培训。今年8月1日与县邮储银行、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推出面向退役军人农业创业项目免担保费、低利率的融贷优惠,截至10月20日,累计为23家农业军创企业发放贷款2110万元,免担保费万元,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有力扶持。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这个中心,做实做优"疏、纾、树"3篇文章,全力提升退役军人思想疏导、纾困解忧、立身树业的工作水平,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由当前的"治标"向长远的固本转变,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强导向,引正路。一是以科学理论感召人。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引领广大退役军人紧紧团结在党旗下,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与时俱进,深入挖掘选树先进人物,弘扬正能量。近年来,我县年年都有榜样级优秀人物涌现出来,既为退役军人添彩增辉,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激励新时代广大退役军人积极向上、踏实有为、忠诚奉献。三是(省略)。
(二)细保障,通心路。落细落实各项优抚优待政策,做好暖心工作。通过慈善关爱、困难援助、结对帮扶等形式,精准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让每一位退役军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加大现役军人优待力度,在子女入学、公益岗位招录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动员更多社会组织参与拥军结对,提升社会化拥军水平。持续推进"军地双清单"机制落实,部队需要什么,地方就支持什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融合军民鱼水情。大力宣传爱国拥军、拥政爱民的先进事例,营造尊军崇军氛围,创成省双拥模范县。
(三)授以渔,有出路。扎扎实实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与企业、劳务公司对接,多频次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力争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的合适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同时要实实在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让广大退役军人有谋生之技,有立身之本。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是"以训带岗",谁培训,谁负责落实岗位,让真正有实力的优质人力资源机构主导培训市场;二是"先就业后培训",对部分未经培训即已就业的退役军人,实行"谁使用,谁培训",由用人单位落实技能培训,探索打通培训费用支付途径,达到既实用高效,又不缺失监管。切实提高退役军人的参训率、就业率、收益率。
(四)搭平台,活门路。筹备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吸纳政府经济服务部门、金融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优秀军创企业为理事单位,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政务服务,举办创业沙龙,交流创业心得,分享得失经验,发挥好资讯互通、帮扶指导、风险规避、产业链互补等作用,让退役军人的创业之路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桐山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抓两创一目标落实机制,全力破解老城区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大力发展小吃美食、文创电商、夜游经济等第三产业,打造更具温度的"桐山记忆",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区域性商贸中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市、街两级重点项目,各项目负责领导、干部以及村(社区)严格对照清单,扑下身子,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截至目前,龙白线道路路面浇灌完成65%的工程量,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国省干道纵二线安征迁工作全面重启,已完成桐山段清表及部分房屋拆除、坟墓搬迁等工作;麻坑里道路及管网改造安征迁方案通过市政府批复,预计10月份正式启动协议签订;名京老人公寓一期工程全部封顶,二期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3年8月份全部建成投用;福鼎市蔬菜批发市场顺利搬迁,全市蔬菜批发实现零缝隙转场。
二是全力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发展白茶种植、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古岭村成功申领300万元"乡村振兴.富村贷",预计年内村财突破100万元,其余三个村均超15万元。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全面提升水稻、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生产水平,预计全年粮播面积达4500亩、粮食产量达1730吨。坚持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思路,揭牌成立桐山商会,支持岙里项目集中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能更新换代。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招引一批成长型、技术型企业入园发展,园区现有工业企业102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预计年产值15亿元。积极落实个转企、产业单位升法人等工作,指导眉子时间等服务业企业申报入统。1-8月份,街道商贸服务业完成亿元,增长%。
三是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立足主战场、当好主力军"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道路建设方面,完成市府路、古城西路、江滨中路、中山中路等12条道路白改黑。停车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福全公共停车场一期建设,已改造雨水管网281米、污水管道773米,土地清表8700平方米;西园公共停车场新增机动车位82个。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完成邮电宿舍、福祥公寓、沁华苑、电力公寓等4个小区改造,建设全封闭式垃圾分类屋6个。美食街建设方面,完成美食街二期店招改造、桐山记忆文化墙建设,现有小吃美食商铺131家。此外,谋划实施11个创城专项债项目,总投资约亿元。
四是全力提升民生保障事业。坚持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补齐民生事业短板。疫情防控方面,持续做好五里牌高速卡口检验、镇边核酸点等值班工作,压紧压实60周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民生事业方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26户脱贫继续享受政策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预计达22500元。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保障范围持续扩大,新增低保、特困49户79人,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教育、医疗等短板追补行动,桐山教育基金会募捐资金万元,发放各类助学金万元。加快建设城北小学二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孝老食堂顺利揭牌运营,名京老人公寓一期预计年内建成投用。持续推进老城区城市更新,启动29户危旧房屋改造试点。社会治理方面,坚持街道、村(社区)、街巷小区三级共建多元调解,设立宁德市首个智慧街面警务站,为市民游客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服务不打烊、治理不缺位。打造叶志亮党员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累计调解群众诉求矛盾150余件。强化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保障,爱心助残康复驿站揭牌成立,十字、桐北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五有"先进单位。
五是全力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开展街道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引导全街道上下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持久学,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新"党建联盟""银发先锋"等党建品牌,提升"红色物业"整体品质,形成党建、群建、社建融为一体的党建生态圈,桐城明珠离退休党支部被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评为示范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榜宁德市最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所。积极承接市直有关部门行政处罚权和执法人员转移,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预计年内成立。建成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一步完善干部薪酬待遇、医疗保险、离任定补、激励关怀等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年共立案4起,累计批评教育干部3人次,诫勉谈话1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下阶段,桐山街道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谋划部署,紧盯目标、砥砺前行,奋力写好桐山高质量发展超越新篇章,为建设宁德大湾区沙埕湾生态临港产业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一要推动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学习宣传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持之以恒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推动意识形态、党管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落地落实。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加过硬。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毫不放松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二要推动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积极发展茶产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强化用地规划整理和闲置土地清理,推动岙里项目集中区企业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全面贯彻落实省、宁德市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抓住纵二线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谋划物流仓储项目。加快推进桐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结合桐山美食文化街区、城市更新、核电大厦出租等,鼓励发展特色美食、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要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推进11个创城专项债项目建设,持续抓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断头路等改造,打造一批桐山记忆新景点,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推动旧城改造取得跨越式进展。持续打造桐山溪、龙山溪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城市小公园,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结合桥头至岔门乡村旅游景观带建设,加快龙白线、浮妙线等农村道路拓宽改造,打造古岭村"致敬筑坝人"、桥头村"金维娇烈士故居"等一批文旅品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四要推动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持续做好重点对象和边缘人群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兜底救助,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桐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XX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XX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委一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狠抓经济稳进提质,加快产业动能转换,厚植为民情怀,突出数字赋能,破解环境及历史遗留难题,立足大城北核心示范区功能定位,高品质建设大运河幸福家园,打造"兴运XX"品牌,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争做头雁争当样板,纵深推进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组织结构,点面结合强品牌。聚焦"党建统领",始终突出大党建大统筹作用,强化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发动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提升队伍链,从社区行政划分到党建架构重新布局,优化重组12个社区的边界及办公用房,同步调整组织设置和党员隶属关系,优化调整43个网格为57个,全覆盖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的党建树形组织,不断深耕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拔调整街道和社区干部56人,实现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造品牌链,点上党建抓顺丰,面上党建抓社区,结合新就业群体党建要求,立足产业集聚、居住集中等特点,形成快递行业"两全四贯通"党建格局,举办全市快递行业党建现场会,得到国家邮政局、省、市组织部门领导调研肯定。立足吴家墩全区唯一整村保留的农居社区、康运6村混合回迁安置社区特点,扎实推进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党建工作。拓展阵地链,创新实践纪检监察"亲民护民、亲清政商、勤政作风、利剑高擎"四"清",打造康运社区全区基层监督示范点。聚焦"大统晓义"品牌建设,建设XX乡贤馆和口袋统小集,不断发挥街道新乡贤联谊会优势,多面开花成为全区唯一入选市首批"杭贤+"同心共富典型案例。依托街道微融媒体中心,推进党的二十大学习研讨宣讲,在中央、省市等各级主流媒体上刊发正面报道230篇次,获得区主要领导正面批示9次。
(二)把握动能转换,全力安商稳商,拓展经济新空间。聚焦"稳进提质",始终突出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优化企业服务,铸就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留用地开发有序推进。XX村5G创新产业园7月取得施工许可证实现开工,西杨海外海运河大厦9月完成竣工验收,健康产业园一期8月底完成主体结顶,谢村商业金融用房项目和新义大厦均完成主体砌筑和幕墙工程,健康产业园二期取得农转用批复,其余XX村、蒋家浜等6个前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重大项目蹄疾步稳。平炼路景观大道(丽水路-拱康路)段开放投用,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完成二期桩基施工,大运河滨水空间完成电厂河南岸段工程,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主体结顶并完成幕墙,西杨C地块安置房和谢村15班幼儿园竣工投用,全年助力完成5宗宅地商地出让、1宗商地、4宗住宅用地开工。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全力配合开展园区企业征迁工作,借势借力深化吴家墩、蒋家浜两个经合社120亩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完成区下达任务4家企业征迁工作的丈量评估及补偿谈判工作,在同频共振中不断优化XX区域整体发展环境。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危中寻机、主动破局,通过制定暖企措施,全面落实经济网格员制度,街道安商稳商全区排名从6月的第19名提升至9月的第3名。1-9月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幅%;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幅%;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幅%;三季度实现建筑业产值亿元,同比增幅%,增速全区排位第一;新招引重大项目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入驻楼宇核心产业企业36个,完成率600%居全区排位第一。
(三)聚焦破难疏堵,铺就康庄大道,构建幸福共同体。
聚焦"难题破解",始终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铺就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破解环境功能性难题。6月27日半山电厂最后一座8号冷却塔成功拆除,6月30日谢村和老谢村渣土码头关停,路河渣土码头停用,切实扫清了XX发展的最大"拦路虎"。全力改善辖区市容市貌环境秩序,全力消除卫生死角、工地裸土、路面坑洞等突出问题,全年处置市、区级环境整治抄告问题1000余个,辖区指数同期下降%,日均行驶渣土车下降3000余辆,辖区环境显著提升。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先后多次与市运河集团、各级指挥部召开工作对接会,协调解决部分留用地指标补偿等问题30余个,推动平安桥路前期报批。作为今年全区回迁安置任务量最大(663户)的街道,建立集体研判、动态研判、多维沟通等机制,确保回迁工作推进精准、高效、有序,目前已顺利完成三批次371户回迁安置选房,提前完成全年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破解民生实事难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平安桥、金昌苑、康和嘉园等回迁安置小区提升改造,对7个小区约2万方架空层进行综合利用,对6500平方米消防登高面进行提升整改。多方呼吁筹集资金拟对康泽苑小区16幢高层进行外立面修整,彻底解决长达9年的回迁小区外墙脱落问题,不断提升XX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提升教医品质,用心用情惠民,做优民生好口碑。聚焦"民生转优",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擦亮共同富裕的"幸福色彩"。打造"教育联盟、救在身边"金名片。成立全市首个民间资本注资200万元的街道级教育发展基金,抓实抓优"优秀教师评选"等支持教育十条意见,成功举办第二届尊师重教大会,并发挥街道搭台协调的作用,建立涵盖13所学校的全领域教育联盟,打通公办、民办互联互通机制。依托全区唯一国家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构建"四位一体"救援标准体系建设,顺利保障杭十四中XX校区和疫情防控,较快较好推进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实现"一老一小、阳光相伴"幸福场景。配齐社区助老员队伍,实施特殊老年人家庭"安居守护"工程,XX村社区成功创建市老年友好型社区,蒋家浜社区荣获首批全省300个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名单。新增、改造2家"阳光小伢儿"成长驿站,开放7家婴幼儿驿站,联合卫生院将医育服务送至家门口,为辖区婴幼儿提供就近点对点看病、体检、心理疏导等服务200余次,有效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织密"覆盖全员、精准响应"保障网络。统筹做好社会救助、助老助残、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全年救助特困、低保人员210余人次,发放各类低保、低边补助金170余万元,各类救助金60余万元。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两级联动,全区率先完成558人的建档立卡。完成街道四星级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工程和康运社区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并作为优秀案例在市残联培训会上做经验分享。
(三)聚焦改革深化,推动重塑变革。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完善"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工作体系,推动审批、监管、处罚、评价统筹衔接,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深化农村"三块地"管理改革。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宅基地管理制度、农民住房保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闲置土地废土生"金",实现全乡土地制度化、规范化、特色化管理。抓实"扩中""提低"改革。全面落实"三个一"帮扶机制,提升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实施"一户一策",精准指导,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目标,产业增收项目30%收益用于低收入农户。
(四)聚焦除险保安,吹好平安前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正确宣传、合理引导,常态化开展全员检测、常态化实施全民扫码、常态化落实"四方责任",深入实施"三全"行动,坚持做到群防群控、群防群治,严防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守牢安全生产红线。紧绷安全之弦,织密责任之网,强化安全教育,定期组织生产安全大检查,落实预防监督整改闭环,努力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兜牢平安稳定底线。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行动,实施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重点问题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扎实开展反诈、反邪、扫黑除恶等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现新作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XX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全县打造"浙西第一门户"贡献XX力量!
(五)综合执法一体,发挥数智赋能,打通治理数据链。聚焦"基层治理",始终以数字赋能为抓手,护航共同富裕的"平安底色"。全面拉开基层治理框架。新建街道城运中心、综合执法街区和社区平安治理中心,实现"大脑+手脚+触角"的高效运转,依托8600余方全区唯一集"四所三队一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执法街区,制定"工地一件事、河道一件事、园区一件事、农居一件事、渣土一件事"等135项检查明细的特色执法清单。与浙工大法学院共建执法联盟,开发应急指挥场景和平安指数"三色预警",实现"一键应急联动",街道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成为全省主城区唯一观察点。全面保障平安稳定。积极发挥矛调中心数字总牵头作用,三方协同,践行矛盾共治,实现全年零进京上访。以"党建+信访"控源头,成功化解保利阅江台楼盘房屋质量、XX人家隔离点、吴家墩公租房纠纷等不稳定因素。以"物理+心理"防苗头,针对回迁安置工作,成立回迁稳控小组,主动开门接访,集中答复答疑,推动回归理性表达诉求。全面守牢二十大安全底线。充分发挥驾驶舱实战应用,强化隐患排查,强化重点人员在地吸附,实现重点时段零滋扰,多跨协同零死角,平安暗访零失分,全年检查单位1228家次,出动人员1803人次,发现隐患1473条,整改1460条,整改率%,对未完成整改的13条隐患落实具体管控措施进行重点督办,切实营造社会面和谐稳定好氛围,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除险保安"百日攻坚专项行动。
(六)提升软硬设施,厚植特色韵味,铸就共富示范街。聚焦"运河文化",始终以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书写共同富裕的"文化长廊"。提升基础设施框架。配合加快丽水北路、康园路、康贤路等6条道路建设和康杨路、下塘路等断头路打通,着力构建"五纵四横"路网格局,建设投用水上巴士义桥老街站,提前半年完成全区征迁攻坚行动清零目标,充分利用运河景观带的"金角银边"建设嵌入式体育场馆,全年完成体育场地建设8283平方米,完成区下达任务的251%;突显文化地标优势。依托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群,积极推动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地标,6月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示范段对外开放,8月义桥老街正式对外运营并引进古琴馆,成为运河沿线新网红打卡点。吴家墩社区被评为区级基层公共文化示范单位。绘好美丽宜居画卷。统筹实施未来社区、康康有声、康康有礼、社区党群驿站、邻里中心等建设,探索政策宣讲、居民议事、疫情防控等"十进"楼道机制,拆除违建万平米,腾退土地万平米,全面提升辖区洁化、净化、序化和美化水平,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食品安全街道,积极引导新居民在XX安居乐业。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街道将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大城北核心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深挖公里最长运河沿线文化资源,以"兴运XX"品牌为统领,打造"党建康弘桥、经济昌运桥、民生康乐桥、治理平安桥、文化万善桥"等XX独有的"五桥"载体,继续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域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推动XX跨越式高品质发展。
(一)谋好党建统领文章,抓住关键点,强基固本提升"组织力"。始终突出大党建大统筹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发动共同富裕的"红色引擎"。巩固深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试点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联合运管部门摸清货车司机群体底数,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相关机制点亮"红色货运"。切实抓牢"上统下分、强街优社"改革工作,推行"三位一体"运转模式,选优配强搭配社区两委班子,理顺社区、经合社党员隶属关系,分类引导经合社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酝酿提炼融合型大社区党建品牌,总结、交流推广康运社区、吴家墩社区党建统领三方协同治理经验,打造谢村社区"街区治理与小区微治理互促共建"重点品牌,唱响具有XX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二)谋好项目开发文章,找准结合点,经济发展装上"助推器"。始终坚持高效、协同思路,抢抓"大城北示范区""运河新城核心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以大格局、大手笔来推进XX各项建设,实现XX蝶变。重点推进留用地开发,实现2023年开工3宗(健康产业园二期蒋家浜和独城地块、蒋家浜14地块、西杨41地块),出让2宗(西杨41地块、义桥35地块),竣工投用4宗(健康产业园一期XX村和独城项目,谢村商业金融用房项目、义桥新义大厦项目),主动对接意向合作单位,做好健康产业园二期、义桥35地块、西杨37地块等项目地块合作招商工作。持续推进园区提升改造,做好吴家墩工业园和蒋家浜工业园改造方案测算和地块容积率控规调整,协同参与,积极配合区职能部门做好企业征迁、优质企业导入等工作。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对接XX5G产业园,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落地,打造业内一流新能源汽车展厅区域性销售展示中心,充分利用海外海运河大厦、文体中心、正勤创意园区等闲置空间,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主导产业集群集聚。
(三)谋好幸福场景文章,站稳落脚点,为民服务注重"解难题"。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重点突显"教育、医疗、文化"的XX元素。强化民生保障,新建吴家墩社区、XX村社区、义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慷慨助老"服务机构联盟,通过"爱心券"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优惠,在康运社区宸文苑推出XX特色婚姻文化展示厅,紧扣"五社联动"主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共同富裕社会治理新格局。扩大教医品牌,培塑一批XX地区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品牌,协调教师住房医疗刚需,改善师生公交出行功能,进一步助推"教育十条"落地深耕。依托急救中心,推进社工、助老员、物业管理人员学习急救业务,构建全覆盖的急救安全网络,进一步构建红会框架,力争将康乐社区打造成为省级博爱家园,扩大XX红十字会的影响力。构筑幸福驿站,组建家庭教育专家团、婴幼儿照护儿保医师团、幼师志愿服务团等团队,打造一站一品。试点开展低偿服务,有效推进辖区驿站长效化运营。利用"育儿康康说"平台,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功能,点面助力大健康服务,打响大城北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金名片。
(四)谋好数字赋能文章,明确出发点,基层治理打好"持久战"。始终围绕大综合执法一体化改革,不断提升数字赋能绩效,推进网格智治迭代升级,健全"大脑+手脚",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综合执法的精准性,分析研判"五大特色场景",深化"综合查一次"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拓展可适化场景,以数字强化监管执法全链条闭环,通过执法片区线上软件结合现场执法等功能,真正实现消除多头执法,提升满意度。完善大脑手脚的全域性,进一步发挥各社区平安治理中心作用,加大执法部门下沉进驻中心力度,帮助基层社工、网格员、矛调员提升业务素养、工作能力。推进警网协同基层治理体系,积极发挥政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实施平安指数"三色预警"挂牌督办、整改销号机制。建设高品质管理示范街区。依托执法街区,统筹市政、环卫、交通、停车、绿化、垃圾分类等多重领域管理力量,实现实时指挥调度,打造便民智能"红旗班"精细化高品质示范管理单元,对车辆占道、违停、出店经营、流动摊贩、乱丢垃圾等行为智能识别并开展"非接触式"执法,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
XX街道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一、全年6项亮点工作
(一)改革为先,夯实基层执法。以"大综合一体化"为切入点,主动承接全市"一支队伍管执法"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以"一支队伍+三种模式"为架构形成执法新合力,并率全市之先挂牌设立XX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室,推动综合执法案件同比增长28%、投诉举报同比下降%,促成投诉办结率和反馈率100%、满意率%,实现全领域无障碍执法。相关做法获省委组织部、省司法厅、市委改革办、市综合执法局多次调研肯定,并在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服务为王,涵养发展活力。拓宽专业人才引育路径,在真皮三期搭建市电子商务行业大学生实训基地,与温州理工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所院校合作,持续推进产学研结合,为辖区内电商园持续输送电商高端技能型人才。加速释放真皮电商产业链虹吸效应,联动浙瓯直播基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发展格局,以"MCN"经济助推传统鞋革产业转型发展。锚定智能安防产业链,引育琨山通用锁具、因特智能家居、天宇锁业等多家智能锁业内前十企业抢抓发展先机,助力三溪片打造全国最大智能锁生产基地。
(三)聚焦生态,抢抓新城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建成"琦君眷乡、塘河源头"乡村示范带,以"基地+企业"模式打造琦君研学基地,开展田园研学新尝试。持续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全力建设区级美丽乡村1个,景区村4个,全面落实总计2200万元的塘河寻源未来乡村、美丽河湖、美丽田园三大发债项目。积极引进入驻市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在桃源水库开发越野铁人三项等特色健身项目,打造综合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打造高标农田450余亩,启动桃源谷高山生态农业园、蛟垟现代都市农业园开发项目,开启高山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紧盯交通路网建设,完成银川路、红桥路道路工程,进一步优化城乡出行环境。扎实开展防汛除险综合治理,投资亿元开展污水零直排项目施工,完成建东、蛟垟、横坑三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筑牢防汛屏障。
(四)品牌升级,坚实治理基础。持续打响XX警务金字招牌,XX派出所荣立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1次,荣获省公安厅"最美浙警·最美警队"、市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市"最强支部·最红警队"创建标杆党支部"等九项集体荣誉称号,涌现省"三能榜样˙最美警察"、省"最美浙警"、省安保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迭代升级民族团结服务站版本,将"乡音乡情"融入隐患排查、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工作,今年以来,已提供就近便捷服务500余次,解决重大难题4个,被列为全市反恐基础工作现场会观摩点,在全市民宗系统基层宗教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发言,并被授予全市唯一的温州瓯海石榴籽工程工作室称号。
(五)强化保障,统筹民生事业。破题辖区停车难问题,应划尽划施划机动车位1000余个,非机动车位600余个,拖移僵尸车16辆,改善居民出行体验。提质弱势群体服务,投入80余万幸福社区创成市级无障碍社区,残疾人之家获评省四星。高质量推进社区规模优化调整,新成立瞿河社区实现5300平方米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河头村挂牌区域整治,整改居住出租房130户,合用场所171间,隐患销号300余条。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完成2365名境内重点地区返瓯人员、33名国外入境人员硬管控,落细农贸市场、酒店等重点单元防疫措施,筑牢XX平安健康基本盘。
(六)从细从实,抓牢基层党建。深入开展"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迭代信达佳园600多平方党群阵地,组建8家"幸福里"党建联盟,打造埭头村"共享食堂"和健康智慧驿站,以资源共享换取百姓幸福。组建无物业小区整治工作专班,"六包一"下沉整治,对17个小区进行细化,组建339个新型管理网格,累计化解问题数122个,问题清单化解率达100%,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困境。深化清廉XX建设,签订拒绝酒驾承诺书1323份,查处酒驾案件6件,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14人次,给予党内警告5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力促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开展村社擂台比拼,让"一肩挑"在赛场上比担当、验成色,激发村社干事创业激情。
二、2023年6项重点工作
(一)聚焦动能转换,助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因地制宜谋准招商方向,积极对接服务国际真皮大世界二期项目招商,及时调整业态战略,最大限度盘活项目资源,助力瓯海西部经济增长。善用力西特电商大楼渠道平台作用,持续推动传统鞋革产业向线上发展。全力推进琨山通用锁具、观仲堂生物科技园等亿元项目落地,打造XX税收新的增长极。
(二)聚焦新城建设,助推生态XX面貌更新。把握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溪头街村整村拆迁项目,同步谋划瞿岙、林桥等区域区块改造,注重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形成推动城镇有机更新的社会合力。结合生态休闲区定位,推进XX旅游康养度假中心、石岩屋风景区3A级改造提升、塘河寻源未来乡村等项目建设,打造未来乡村样板。
(三)聚焦服务提质,助推社会民生不断优化。锚定高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节点,加码"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紧盯"两无"小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开展十大短板攻坚行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成XX一小扩建、二幼迁建工程,推动校网优化调整;保护提升XX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古镇文化商业地标。提档升级XX残疾人之家,争创五星级残疾人之家,强化民生基础。
(四)聚焦路网规划,助推城乡交通外快内畅。围绕《瓯海区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街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宁屿路、蛟雄路道路提升工程前期工作,为瓯海大道通车做好准备。同步跟进大川村北坦、蛟垟至雄溪后亭桥公路前期工作,做好豪达路、观火熊场通村公路提升工程,在总体上形成外快内畅、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
(五)聚焦民族团结,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服务站。扎实推进辖区内的少数民族服务工作,深化家人式关爱、对口式帮扶、主题式教育,进一步优化人员信息、文化联谊、服务互助、自我管理等服务平台,打造民族团结共荣的示范亮点,力争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六)聚焦和谐稳定,助推基层治理高效有序。加码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执法证持证率,理顺常态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效能。借力街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试点建设,聚焦征迁领域行政执法规范问题,破解领域诉讼案件高发的问题,将监督探头延伸至末梢,争创枫桥式司法所。持续擦亮XX派出所,探索"1+1+N+M"全域联动机制,切实提升警务与民意的"同心匹配度",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XX样板。
XX市XX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教育局紧扣"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新定位,围绕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目标,奋楫争先,精准发力,教育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XX教育金名片不断擦亮。
一、把方向、守阵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理想信念铸得更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局班子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党的二十大宣讲8人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23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1次,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建基础夯得更实。成立中共XX市XX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议事协调会议。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规范化,2022年,1所学校获评XX市级四星级党建品牌,16所学校获评区级及以上清廉学校示范校,其中东市街小学获评"浙江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浙江省首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意识形态抓得更紧。着力加强校园网络、新媒体、课堂、课程等阵地的管理,做好"七一"、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连续2年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述职报告会,8家单位进行口头述职,全部下属单位进行书面述职。纪律作风守的更严。召开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四检视四整治四提升"等各类专项治理会议。"七张问题清单"整改问题获区级示范案例。今年以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出各类通报9起,批评教育67人次,诫勉1人次,党纪政务处分4人次,其中党内严重警告1人,降低岗位等级处分1人。
二、守初心、担使命,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德为先,"4·15"疫情期间,突出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德育课程。深化"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打造,新增市级五星级德育品牌4个。XX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基地在XX实验中学挂牌签约。"双减"工作扎实推进,提升课后托管服务水平,遴选公示2批"白名单",共87家机构入选。红湖路小学"双减"工作案例获省优秀实践案例,教育共同体案例获省典型案例。学科类培训机构"二次压减"全面清零。创新行政检查"组团式执法",全年组织联合执法44次,相关做法入选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在省艺考培训机构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体艺教育多面开花。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特色幼儿园各2所。赢得市级秋季校园足球联赛中职组冠军和中学组冠军、季军。顺利承办省篮球联赛总决赛等多项高水平赛事,在省中小学生艺术比赛中获一等奖5个,8名学生的绘画作品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绘画作品展。
三、铸师魂、提师能,大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之基
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开展中小学校违规补课、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查实、清理兼职教师27人次,完成率100%。师资梯队建设卓有成效,2022年XX新增特级教师4人,省"春蚕奖"3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4人,XX市名师名校长4人、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8人,XX市优秀班主任14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探索开展中小学合同制教师改革,出台了合同制教师招聘、考核奖惩、日常管理等办法。2022年招聘中小学合同制教师89人。
四、促均衡、补短板,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新期待
学前教育更加公益普惠。新建成投用公办幼儿园8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学前教育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区政府给区教育局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学前教育典型案例获市委副书记蔡永波、副市长庄凌飞批示肯定,获评XX市第三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新开工教育基建项目6个,竣工项目9个已投入使用。2022年新增20对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实现全覆盖。XX区2021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总得分分,在全省排名前20,处于为A等。民办教育治理稳妥规范。义务教育段民办学校在校生比率从%下降到%,顺利完成省、市交办任务。"公参民"学校规范治理到位,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已转型为公办学校,平稳落实学生招生、教师招聘等工作,2022年招生450人。职业教育发展更具蓬勃活力。XX实验中学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建成投用。持续推进普职融通,XX实验中学单考单招上线率、本科上线率不断突破,药学类单考单招成绩连续两年夺得全省第一名;高职考本科上线45人,同比增长125%,位列全市前列。家校协同共育品牌不断升级。打造"两书一信"家校协同育人特色课程和教材,举办青春健康教育公益课405场,组织"幸福家学堂"线上直播课50多期,得到国家计生协和浙江省计生协的高度肯定。11月,受邀在省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
(四)力促文旅融合,乡村风貌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由表及里提升乡村风貌颜值。全域旅游谱写新篇。坚持"文化"和"旅游"两条腿走路,全力推进5A景区乡镇建设,七彩飞龙涧景区创成国家3A级景区、XX村创成3A级景区村,梅树底获评2021年浙江省智慧景区、衢州市民宿集聚村。金源村山海书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四省边际条件最好的农家书屋。冰墩墩、雪容融传统非遗蛋雕获游客盛赞。6月8日,我乡在全县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美镇建设开创新局。统筹安排2150万元资金,按照"特色化、个性化、本土化"的要求,"点线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完成集镇环境整体提升、主干道柏油路面翻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打造梅树底入口公园、XX共富公园、朝阳健身公园等标志性景观节点,推进邻里中心、小镇客厅改造,诗画风光特色彰显;实施梅树底金鑫小区环境优化、品质提升、智慧改造,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人居环境呈现新貌。坚持全乡"一盘棋"、十村促联动,通过把好源头减量、分类收运、处置利用"三关",推动构建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格局。共组织8090宣讲团入村宣讲3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12000余份,粘贴宣传标语700余处。联合XX小学、暑期课堂、文化礼堂等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10场次。乡村两级人居环境评比多次荣获全县第一名。深入开展新时代"六美"庭院创建,新增改造美丽庭院20户,6户被评为县级"最美庭院"。
(五)健全治理体系,平安建设进一步稳固。树牢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疫情防控交出高分报表。全力守好"乡级大门、村庄小门",从严把好"XX高速出口"等重点领域管控,坚决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入开展疫情防控"三全"行动,完善立体型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机制和"快响激活"应急处置机制,建强综合流调、核酸检测、医疗救治三支队伍,层层压实责任。累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21场次,核查返乡人员7648人,管控重点地区返乡人员611人,顺利转运核酸样本1133趟,疫苗接种5171人,有效堵住了疫情输入漏洞,筑牢了"无疫单元"防疫堡垒。信访矛盾化解清仓见底。组建"领导班子+化解专员+驻村干部"的矛盾调处队伍,健全接待、领办、化解等新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溯本清源,群众评价满意率达100%。安全生产建设高压推进。组织开展多次抗洪防汛、森林火灾抢险救援行动,常态化开展危旧房、经营性自建房、河流山川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压紧压实乡村两级干部及相关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强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聚焦改革创新深挖潜力,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整合党建、经济、治理、服务4大模块,着眼"治理+服务"2个端口场景应用,打造农业生产、智慧旅游、交通安全、信息指挥、疫情防控"一网智治"中心,全面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基层智治。全国土地延包试点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扎实推进第二轮全国土地延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XX村试点工作,摸清承包耕地底数,助力XX村百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260余万元。村集体土地入市改革破解发展土地要素制约。以梅树底村入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契机,借助七彩飞龙涧国家3A级景区优势,盘活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探索构建入市改革收益分配机制,提升村集体财产性收入水平,全力实现"两山"转化美丽蝶变,截至目前土地收回、项目决策、控规编制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XX乡跨越赶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推进"两个现行"、加快共同富裕的攻坚之年,XX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县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找短板、补差距、抓落实,全力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奋力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续写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重点是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强村富民,积蓄振兴动能。做大做强集体产业。持续完善"东跃"公司、"强村"公司运营发展,探索多元化营收模式,深入推进物业出租业务,完善经济收益分红机制。全面完成金源"一门九进士"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土地改革申报,探索村集体土地创收新途径。共促共建乡村产业。开展弄坞、田蓬、白马、前库等村"共富果园"建设工作,大力发展"两柚一茶"和小西瓜、香柚、羊肚菌等特色农业和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生态休闲农业。推进梅树底5A级景区创建工作,谋划七彩飞龙涧提档升级,打造以梅树底、金源为核心的全乡吃玩住一条龙旅游休闲游路线。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建好村民务工与企业用工、村民空余用房与企业宿舍两个需求库,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引导,提高村民收入。发展繁荣文化事业。结合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文明有礼系列活动,扎实推进田蓬、金源、白马、梅树底村市级文明村复评工作和弄坞、XX村市级文明村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全民阅读""15分钟文化圈"、文明家庭评选等家风品牌宣传活动,助力实现精神富裕更上一层楼。
(二)聚焦项目攻坚,夯实共富家底。下好项目管理"一盘棋"。对照2022年项目实施清单37项"作战图",进行项目全周期、全要求、全方位晾晒比拼,落实进度实时反馈,聚力攻坚远山云间旅游度假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冷链仓储物流、"一门九进士"金源一期、畜牧农业生产养殖基础设施工程等千万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梅树底阳光云顶、弄坞三产精品民宿等特色精品项目;围绕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2023年度重点项目,其中梅树底乡村共富工程、金源村未来乡村建设、田蓬村西甜瓜育苗基地、东部商贸交易中心4个项目入选全县2023年储备谋划项目清单。做精增收致富幸福园。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资金引领优势,把牢国开行农发行贷款红利风口,全力谋划"U游XX"农文旅融合共富示范带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全力保障集育苗、研学、科研、观光为一体的山海情共富果园、香柚产业园、西甜瓜共富果园、兰家山柑桔精品共富果园创建,促进村民致富、集体增收、村庄获益。创成生态特色景区乡。围绕"一镇二溪三线"美丽经济风情观光带,扮靓画里乡村,有序推进鲁芳线寿源溪"美丽河湖"提升改造项目,实施疏浚河道、畅流活水、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完善沿岸公共设施,配套修缮万安村古桥、古道等历史遗迹,打造美丽河湖"打卡地"。深化"一村一特色""U游XX"旅游模式,持续推动"金源模式"迭代升级,全力实现省级美丽城镇样本、省5A景区乡镇创建目标。
(一)坚持固本强基,党的建设进一步强化。始终以守好红色根脉的自觉,大力推动基层党建质量整体跃升,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坚持党建统领,深入推进乡机关"攀登者"党建品牌建设,以"百分党性、个个过硬"为核心内容,通过设置必修课、奖励学分、惩罚学分,以定型与定量结合方式提升机关管理效能。大力实施村级"同心源"党建联建,通过建立"红心向党、初心为民、正心崇德、齐心共富、同心善治""五心"同源体系,推动两委干部自觉对标、常态检视,梳理问题812余个,解决756个,解决率%。健全擂台赛马机制。围绕日常重点工作和阶段性攻坚任务,建立常态化擂台赛马机制。平时,围绕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疫情防控"三全行动"等开展每天排名通报,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让干部等不得、慢不得、坐不住;战时,围绕重点项目攻坚、美镇创建迎检、护航二十大等,共开展各类擂台赛7场,全力营造比学赶超、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健全落实"村情报告会""组团问效""请你来协商"等机制,落实群众评议、民主监督等制度,把数据网络与物理网格重叠起来,把党组织放在网信,把党员放在网格,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今年以来,共举办"请你来协商·金源溪畔话共富"活动12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4个,解决301个,解决率93%。
(二)狠抓项目建设,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坚持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抢抓机遇招大引强,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龙头项目"远山云间"强势推进。去年9月破土动工以来,我们努力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坚持"以周促月、以月带季、以季保年",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积极对接"水电油气运、人地钱技术"等生产要素,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项目控规审批前期工作。常山"远山云间"客运及上山应急救援道路项目施工前期审批工作基本完成,首启B地块4栋度假民宿主体结顶,完成总工程量40%以上,11月底前争取开元芳草地度假酒店和B地块26栋度假民宿主体建筑结顶。矩阵项目"专项债"开局出彩。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坚持"量质并举",围绕县委县政府"两柚一茶"主导产业,对标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领域,结合XX"文旅"气质乡镇特色,积极谋划专项债项目,成功争取农业特色强镇胡柚冷链仓储中心、"一门九进士"金源一期工程、常山县畜牧农业生产养殖基础设施工程等3个专项债项目,数量资金位居全县14个乡镇(街道)首位,计划总投资亿元。强村项目"一村一品"串点成线。强化顶层设计,秉持"村村有项目、人人有事做、共富不掉队"的理念,结合各村资源优势,在全乡谋划"一村一品一特色"项目,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促增收。梅树底"远山云间"高端旅游度假区、金源腾云现代旅游"根据地"、田蓬西甜瓜共富果园、弄坞千亩香柚产业园、朝阳畜牧养殖基地、万安冷链仓储中心等一批在建已建项目深入推进,"十朵金花·十个项目"体系初步形成,投资300万元抓实5个村9个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工作,全乡大抓项目、大干项目,互学互看、争先晋位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二)强化延链补链,共富路径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我们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产业项目、融合产业要素、壮大产业主体,加快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金源"根据地"、田蓬"科技瓜"、弄坞"双柚"共富果园等4个案例入选全县共同富裕实践典型案例;田蓬强村富民微调研报告获衢州市政协主席方健忠批示肯定。"根据地"模式蹚出共富新路。积极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引进投资主体在金源村实施腾云旅游"根据地"项目,通过"资源撬动、龙头带动、村企联动、协同互动",形成乡村旅游"金源模式",推动村庄实现"全业态繁荣、全产业发展、全农户致富"。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0万元,村集体增收50多万元,间接带动就业收入和农产品销售220万元。吸引副省长成岳冲,市委书记高屹,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等省市领导前来调研,项目先后荣获"浙江文旅促消费创新优秀案例""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促进共同富裕实践案例","日不落"星空露营基地入围衢州市首批十佳高端露营营地培育名单。通过不断"走出去","金源模式"已在紫港街道渣濑湾村、衢江区盈川村复制推广,打造风格迥异的旅居文化乡村。"双柚"果园开拓共富新局。抢抓全县"两柚一茶"产业发展东风,主动融入万亩香柚产业园建设,围绕振兴传统胡柚产业,强化"双柚"合璧,与柚香谷签订第二轮万亩香柚共富果园协议,投资4000万元建设万亩香柚高标准现代化种植基地,配套大型冷链仓储物流园区、"双柚"加工车间、高端民宿等一二三产联动项目,打造全县唯一集种植、加工、冷链、仓储、物流、观光于一体的"两柚一茶"全产业链共富单元。8月19日,全县第二轮万亩香柚园土地流转工作现场会在XX召开,弄坞开向岭地块香柚基地正式开工,田蓬、XX、朝阳等5个村分别与柚香谷公司签订1000亩土地流转协议,掀开了XX香柚产业发展的大幕。"山海"协作培育共富新业。抢抓常山·慈溪山海协作10周年有利契机,成功与附海镇建立结对帮带关系,梅树底、金源、弄坞等6个村联合组建东跃农产品有限公司,统一流转300亩土地,建设集中连片的现代化丝瓜络产业基地,通过"包选种送种、包技术指导、包加工销售"的"三包服务",促进基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仓储物流、统一对外销售",探索"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农户家门口就业。丝瓜络采收季节每天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每亩产值达6000元,总产值突破3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超60万元,农户增收150余万元。
(三)突出利民惠民,民生短板进一步补齐。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项目谋划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在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聚焦关键少数,兜牢民生底线。当前,我乡共有持证残疾人681人,享受困难生活补贴政策226人,每月发放补贴61698元;享受重度残疾护理补贴327人,每月发放补贴66812元。对15名长期卧床对象,组建乡卫生院医生和协调员组成的服务团每月开展上门服务,提供服务270余次。金源村王六月古荣誉全省"敬老养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投资300万元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电梯、书画室、活动室等功能区块,可容纳100余名老年人群体;启动XX乡肉牛养殖退养整治工作,破解"散乱小脏差"问题;投资18万元建设朝阳村水库移民项目,争取82万元资金,在梅树底、万安和金源3个村推进生态公墓建设。聚焦精准高效,做优民生服务。深化"33+1"项乡镇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改革,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窗受理"。指导群众使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和自助服务终端机,1-8月办件量达1700件,超上一年度(543件)办件总和,通过"浙里办"app和智慧大厅系统办理老年优待卡288张,实现不出村当天拿证愿景。
抓改革、破难题,持续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
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未来教育"场景依托于柳湖"未来社区"建设已上线内测。充分运用"双减通"应用,实现在校外培训、课后托管、作业管理、家校协同等方面动态精确管理。XX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获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入选为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在全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会上做典型发言。文明创建走在前列。教育系统文明创建实地点位综合考评全年总分位列三区第一,市级精品示范校园占比连续三年全市第一。XX实验中学美术教研组获评浙江省巾帼文明岗。对口支援携手共进。新增5所学校与道孚学校结对,选派优秀援川教师2人,接收道孚来婺跟岗学习6人,招收17名四川籍职校生到我区职业学校就读。实验中学与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开设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专业,已招学生40名。组织"情暖道孚爱心书籍捐赠活动"等公益活动,募集书籍1万余册。平安校园全面护航。完善XX区校园安全"三级四阶"工作机制,组织联合检查、局级检查、学校交叉检查,发现隐患200余处并全部整改到位,校园三防"四率"全部达到100%。XX"4·15"疫情期间,落实闭环工作机制,做好师生暖心服务,确保了校园疫情防控态势总体平稳,守护师生安全健康。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XX区教育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全会精神,紧扣打造"一带七心",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推动共同富裕总目标,奋勇争先,努力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进一步做强"优学XX"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把好兴教育人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继续抓好思政课建设,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打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二是聚焦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要求,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建设,开展"校园足球普及提质工程";稳步有序推进"双减"工作,创新推进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重点抓好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等工作。
三是紧盯重点焦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进程,深化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加大现代化学校创建力度,深化细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推进"三名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普职融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激发事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深化学校"放管服"改革,严控各类"进校园"活动,推进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形成教育评价改革的XX品牌;继续深化"两书一信"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提升家校共育质量,服务更多师生和家长。
五是抓实队伍建设,打造优质高效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加大人才引进、招聘和培养力度,健全校(园)长专业发展培优体系。健全合同制教师管理办法,有序推动师资交流,持续优化师资配置。组织教科研提升行动、名师孵化行动,加大教科研奖励力度。
六是兜住公平底线,持续增加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合理优化布局,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巩固"三防四率"建设成果。持续推进学生资助等政策落实,继续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就学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积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XX市XX区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全力构建"2+4+N"大招商工作格局。以XX市"五城十链"发展战略为基石,以全市招大引强考核细则为导向,组建中央商务区和医药健康"2"大产业工作专班,抽调部门骨干、行业精英、专业人才等开展"沿链招商";依托驻京、驻沪、驻杭、驻深"4"个驻外招商组,将招商触角延伸到全国重点招商区域;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区经科局以各镇、街道等"N"个招商引资重点单位,构建多方联动、协同发展的"大招引"队伍体系。
二是加快推动招商转向升级。依托中央商务区招商工作专班,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辐射全区范围的高端服务业招引,重点围绕金融保险、基金风投、楼宇经济、都市经济产业等招引方向,着力引进产业形态集聚、业态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和城市功能的重大服务业项目。今年以来,全区共签约服务业项目16个,总投资1亿元的润丰源XX销售总部项目、钟书阁、XX大隐书局、浦江荟、MUJI、UR等项目相继落户XX,目前仍有杭州博乐工业设计(中国十佳)、南昌大学XX工业设计研究院、荣家沸腾鱼(上海新荣记米其林二星餐厅直投)、上海SOLO黑珍珠餐厅、山姆超市等多个高端服务业项目在谈,服务业项目的招引比重、能级档次进一步提升。同时,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突显,三季度以来,盘活中央商务区楼宇万平米,新入驻浙商银行、绿珵置业、海银基金、浙商证券、浙江文信进出口公司有限公司、芒塔博雅医美项目、帕尼尼利亚轻食、MI咖啡等20余家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
三是聚力攻坚重大项目。聚焦招大引强,重点盯引10亿以上、世界500强等重大项目,高度重视安赛乐米塔尔新能源软磁材料、酷哇机器人(XX)总部、比亚迪直营销售总部、山姆会员店等项目,成立工作专班,一对一提供服务。细致梳理地块、产业、人口、收入等要素信息,研究起草相关惠企扶持政策,力争以大项目为牵引,形成"招引一个、带来一批"的磁场效应。
四是深入挖掘"向内"潜力。紧紧依托区内现有企业"内生"发展动力,注重留驻发展,截至目前,已为9家本土企业解决了用地问题。持续开展招商引资"街道大走访、部门大对接、平台大考察"活动,深入寻找产业资源,挖掘项目线索,为招商引资项目精准匹配落地承载资源打好基础;组织各镇街道及招商引资重点部门召开招商引资月例会,挖掘排摸招引项目,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力促信质、泰田、恩兴、翔科、美诗儿等项目顺利落地。
五是持续出台政策辅助招商礼包。聚焦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招引对产业发展的提升成效,出台《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招引集聚政策》,加大科创经济、人才经济、都市经济等项目奖励扶持力度,加快辖区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构建城市、产业竞争新定位、新优势。出台《XX区工业设计小镇产业招引政策》,加快工业设计产业集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价值链、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台《XX区促进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大力引培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加快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集聚,打造XX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地。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XX大陈航运集聚区建设实施意见》,吸引更多优质航运企业入驻大陈航运集聚区,加速航运服务业企业成群、产业成链。
六是不断释放基金招商强磁场。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为导向,切实做强资本生成能力,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依托国有资本投资平台,促进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XX区产业投资,成立XX湾科创谷投资有限公司,组建首期规模达30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用于招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利用产业基金已完成对雷霆生物的招引;紧密联系软银中国,对接酷哇机器人项目,研究基金参与路径。
七是规范重塑招引推进流程机制。健全全区项目信息归集、任务流转、推进落实全周期管理机制,制定《XX市XX区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及相关工作制度》,项目调度"一窗发布"、项目进度"直报直送"、项目决策"一体落实",从项目备案登记到初步评判再到项目评估,均以7天为办结时限,加快形成协同联动、高效运转的招商态势。同时,健全中心内部项目流转交办机制,制作《项目流转登记表》及《项目流转办文单》,切实抓好从对接洽谈到开工入库全流程项目办理的交办督办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速重大项目落地。狠抓招商引资"生命线",把招引重量级大项目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制胜区域竞争的重要战略武器。盯紧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实现重大突破;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制造业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定向招引;聚焦产业赛道,实现"链主型"企业龙头带动;丰富吸收外资业态,全力招引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和标杆效应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2.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抢占行业最前沿。根据XX现有光电产业分布情况,着眼于"浙里光谷"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高端要素,以水晶光电为突破口,着力对接上下游相关企业,梳理出光电材料、新型显示器、智能光电终端、半导体等"产业链图谱",有针对性地瞄准价值链高端招引,做大做强光电产业集群。集聚招商力量,抢引大企业裂变扩张的资源,借助运营招商机构力量扩大招商效能,以"先租后让、以园招商"的方式为优质企业提供"拎包入住"服务,以精细化的招商服务确保招商的精准度和高效率。继续加大以企引企力度,积极走访镇街道、部门、平台,鼓励本地企业扩大生产,将更多的新增投资、新上项目、新布局产业留在XX,视同于招商引资项目,享受"双招双引"同等服务和政策待遇。
3.进一步突出服务业项目招引。利用腾达中心、景龙中心等高端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现代服务业招引联盟,矩阵引商。继续走访本地优质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大力推介中央商务区招引集聚政策,尽可能推动一批本地优质企业往中央商务区集聚。进一步梳理本地龙头企业产业链,主动对接上下游产业企业,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同时,围绕科创经济、总部经济、都市经济等,重点招引金融保险、基金风投、检测咨询、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大力引进新潮餐厅、网红咖啡、品牌零售等青年更易聚集的"快消费"项目,推动都市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4.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利用各驻外招商组紧密联系对接各地商会、协会及XX乡贤,挖掘项目招引信息;利用重大会议活动等契机,开展招商推介,举办招商引资大会;发挥基金招商作用,加大与头部大基金和专业化基金公司的合作,聚焦新产业,通过创谷基金小镇,充分发挥民营资本和金融创新优势,批量引进同类企业,实现产业集聚的爆发式突破。积极协助区工投集团加强与软银中国、高瓴资本等金融机构合作,紧密跟进区工投集团组建基金参与项目返投。
5.进一步落实全周期服务机制。针对每个重要项目建立专属推进专班,全过程指导、全周期服务,确保引进的企业和项目留得住、建得好、有成效,专人专项负责跟踪项目的建设进展,及时归集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服务清单销号制,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并建成达产。
XX市XX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XX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最大限度便民利企为目标,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乡镇服务能力,狠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等,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2022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XX区28个部门746项事项集中到宁夏政务服务"一张网",编制简洁清晰、操作便捷的网上办事流程,实现"四级四同"事项数据同源提供、同步更新、同标准办理,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为%,不见面率达%。采取"月汇总、季通报"的方式督促各乡镇、职能部门不断提高办件量、覆盖率、评价率,推进网上办件常态化。2022年以来,"一网通办"办件量总数21400余件。二是提高窗口办事效率。2021年10月以来,按照XX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规划,政务服务大厅一层优化整合设置36个XX区服务窗口(其中区公安分局窗口7个,区税务分局窗口16个,区职能部门窗口13个),将密切联系企业、群众的税务、公安、医保、自然资源等事项集中在政务大厅统一办理,着力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的问题。同时,根据系统后台数据及窗口人员提供的政务服务内容,协调对接10个职能部门,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意见,以工作提示函的形式印发各单位。建议窗口人员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更换电脑设备、捋顺流程,保证窗口出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政务窗口工作效率。三是完善电子证照库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统一电子证照库建设,督促各职能部门将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离婚证等20余类电子证照数据汇集到电子证照库,截至目前,XX区电子证照入库量达1万余件。
(二)推进基层审批服务便民化。一是组织乡镇政务服务专题培训。组织XX区11个乡镇民生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乡镇政务服务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操作示范、答疑互动等方式,对宁夏政务服务网和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操作、事项管理员事项要素录入和流程变更、高拍仪评价器等硬件设施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授,不断强化乡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基层调研,编制印发指导手册。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和人口较密集的村(社区)民生服务代办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各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及设施配备、事项进驻、网上办件等情况,研究讨论后形成调研报告,并梳理政务服务相关名词解释、操作指南等,编制政务服务指导手册200余份,同时将电子版指导手册转发至工作群,方便乡镇民生中心工作人员学习。
(三)加快政务服务重点任务落实。一是落实"好差评"制度。建成区、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为办事群众提供电子评价器、扫码评价、现场评价等多种评价渠道,主动引导办事群众"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并安排专人通过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核查、归集评价数据,发现未评价情况及时进行督促,以评价结果倒逼服务质量提升。2022年以来,共收到"好差评"服务评价万余条,好评率100%。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制定《XX区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实施方案》,建立责任明确、流程规范、运转高效的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服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三是编制公示《XX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函〔2022〕11号)要求,在《XX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基础上,征求各乡镇、各部门及XX市对口部门意见建议,汇总上报后按流程编制印发。
(四)加强窗口队伍建设。一是常态化开展业务学习。严格落实"周例会"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优化营商环境、"零材料"办理等相关文件,不断加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切实提升办事效能。同时,反复学习"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入脑入心。2022年以来,共组织业务学习20余次。此外,中心工作群不定时推送先进地区改革经验做法,通过对标先进、看到差距、开阔思路,推动XX区政务服务工作发展。二是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坚持"高效、便民、规范、廉洁"的服务宗旨,完善《XX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制定《XX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红旗窗口"评选方案》,采取"日巡查、月统计、季评优"的管理方式,每天不定时巡查、抽查窗口服务行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每季度结合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考勤情况、参会学习情况等开展"红旗窗口"评选并将评选结果函告派驻单位,充分调动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转变窗口人员工作作风。
(五)持续提升"12345"热线转办质效。主动向自治区政府办公厅、XX市政府办公室反馈基层"12345"热线转派存在的客观掣肘,推动自治区"12345"热线平台优化升级,实现XX区各乡镇部门"12345"热线问题网上一键转派,切实提高热线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转办市民有效诉求件3784件,其中,"12345"政务服务热线3514件、市长信箱252件、区长信箱11件、社情民意7件,办结3496件,正在办理288件,办结率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每日进行工单汇总,对未办结的及时催办。截至目前,下发督办通知单10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情况通报3期,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复,诉求事项得到妥善处置。
(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中心业务便利条件,绘制政务大厅一、二层平面图,梳理各窗口联系电话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暖、燃气生活缴费指南,方便群众日常生活正常缴费。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协同社区科学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规范设置通道、一米线等硬件设施,辅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采样、维持秩序,确保核酸检测有序进行。加强对沿街商铺和小区内商户巡查管控,定时定点对小区进行巡逻,及时劝导聚集群众,有效防止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科学选址物资领取处,组建志愿服务队负责居民物资领取,确保物资领取工作有序推进。完成香山乡新水村、宣和镇喜沟村卡点压砂地退出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来,政务服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壁垒尚未打通。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未与部分专业系统对接,数据不能共享,增加基层工作量,影响审批效率。二是市区两级体制机制运行不畅。XX区审批管理局为挂牌单位,未实际行使职能,与XX市级相关部门、XX区其他行政部门、各乡镇缺乏有效衔接。三是政务服务队伍流动性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为"三支一扶"、公益性岗位或者临聘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较快,开展代办业务能力较弱。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贯彻自治区、XX市关于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力促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实现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使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理论集中学习、学习强国APP、交流研讨等方式,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字逐句学习思考,让党员干部政治忠诚受洗礼、理论学习有进步、干事创业勇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围绕省厅、市局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系统的思维,不断调高发展目标、调优发展思路、调实发展举措,谋深谋细空间规划管控、城市品质提升、要素保障供应,推进XX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上新台阶。
(一)着力提升规划引领水平,构建全域协同空间布局。一是加快推进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争取2023年初形成规划大纲,年中完成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年底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二是全面铺开重要景观风貌区城市设计。争取2023年完成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桥头-桥下-金溪三镇一体化城市设计、岩头枫林一体化城市设计,深入研究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景观风貌、市政配套、建筑形态等方面,高品质高标准做好城市设计。三是全面启动县域中心城区及各乡镇控规修编。提高控规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等新发展背景下的适应性,特别是结合瓯江新城概念性规划,对列入瓯江新城的重点区块、重要片区、城市节点进行控规修编。四是谋划推进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研究划定新的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范围、优化风景名胜区功能性质,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健全用途管制,促进风景名胜区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规划实施、项目落地。
(二)着力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保障城乡建设发展空间。一是多渠道争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023年争取各类政策红利和指标支持600亩以上。二是重点做好经营性用地做地储备出让。加快完善做地储备出让工作机制,争取全年完成做地储备800亩以上;科学安排2023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布局、时序和方式。三是大力推进土地清理。全面查清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现状,争取完成批而未供消化1000亩以上、供而未用土地消化500亩以上,新增工业用地供地400亩以上、低效用地再开发500亩以上。四是深挖土地资源潜力。加大土地垦造项目攻坚,对已开工47个垦造项目,加快工程进度,早竣工、早验收;对已立项未开工的项目加大督促力度,争取早上马、早实施;大力推进垦造项目立项,争取全年立项水田1000亩、验收2000亩。全年争取完成报部入库耕地指标350亩、水田指标800亩,着力有效化解我县占补平衡压力。2022年11月,我县已与温州交通发展集团对接,下步拟与他们合作将XX土地整治进行一体化项目实施。
(三)着力推进林业持续发展,增添生态文明底色。一是持续提升森林质量。争取完成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2000亩,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珍贵彩色森林(美丽生态廊道)10000亩、森林抚育(战略储备林)10000亩。二是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争取2023年完成四海山林场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大若岩百丈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建省级生态文化基地、楠溪江南陈观光农业有限公司和雁楠樱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省级森林氧吧、云岭乡南陈村创建省级森林人家。三是稳步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2023年2月底前完成注干防治4万株,5-9月启动XX县2023年松材线虫病"即现即清"除治工作,10月中旬完成2023年秋季疫情普查,11月完成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草案的编制,力争疫情发生面积下降15%以上、松枯死木株数下降25%以上。四是加强提升林下经济。突出因地制宜,积极实施省"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逐步形成"林下种,林中养,林上采,林间游"的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确保2023年度我县5个"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及任务面积1500亩完成。
(四)着力做好民生实事保障,夯实群众工作根基。一是深化不动产"最多跑一次"。持续响应上级关于"最多跑一次"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大力推广"不动产智治",努力实现抵押登记线上办理全覆盖,推进商品房转移登记线上办理数全面提升。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借助浙江省政务服务系统、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浙江省林业空间管理等平台,实现审批服务一窗收件、集成服务,以"网上办""掌上办"助力"零跑次"改革;深入探索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核实、土地复核等事项一次性办结路径,真正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一件事"。三是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控险保安"三年行动。补齐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的短板,实现隐患静态管理向动态风险管控的转变,启动桥头镇、碧莲镇、金溪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完成35处业监测点安装并网运行和80处无线简易降雨报警器建设安装。
(五)着力严格执法监察,推进全面依法行政。一是持续深入开展各项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整改、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等,确保处置到位、整改及时、整治有力。二是继续创建数字化执法平台。贯彻"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机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督执法体系。三是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开展信访问题专项排查,实行多发信访事项预警机制;同时,进一步优化信访事项交办和回复流程,压缩答复时限。
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2年既是XX乡谋篇布局、大抓快干的项目攻坚之年,也是抢抓机遇、塑造变革的改革深化之年,更是笃行实干、奋力赶超的作风提振之年。今年以来,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在省际合作先行示范县中展现门户担当的目标要求,坚持党建统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大好项目,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全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奋力打造"大花园里康隐福地、共富路上生态明珠"。1-8月,全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同比增长%;农民可支配收入万元,同比增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4%,开创了一个时期以来的最好局面。重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创建有力推进,专项债项目争取实现乡镇(街道)零的突破,数量资金位居全县第一。高规格举办全县香柚产业土地流转工作推进现场会,成功创建以XX"双柚+畜禽"产业为核心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金源村"旅游公司+村集体+村民"带动共同富裕的模式被写入国家文旅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市级以上官方媒体关注报道37次,较去年同比增长%,全乡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三)积极创绿护绿,打造"森林XX"品牌。一是森林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验收绿化面积26605亩,完成率%;新增森林管护面积29653亩,完成率%;国家造林面积亩,完成率%;完成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珍贵彩色森林(美丽生态廊道)设计7230亩、森林抚育(战略储备林)9278亩。二是资源保护持续增强。开展全县古道资源普查和森林古道修复,投入省级专项资金200万元保护修复天柱岩森林古道,筹集县级资金200万元保护修复鹤盛镇皇新古道等5条森林古道。三是产业效益持续提升。枫林镇、云岭乡、界坑乡、溪下乡、乌牛街道等5个乡镇街道创建省级森林城镇通过市级预验收。实施中央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个《国家战略储备林下多花黄精复合经营》、省级林业科研项目2个《森林康养村模式推广示范》《林业机械化应用推广示范》;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新建培育2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巩固深化8000亩。四是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有效。较2021年,我县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缩小万余亩,松枯死木减少万余株。今年完成防治面积万亩,完成率为%;清理松枯死木万株,完成率为%;重点滩林、重点景区、重点林场等松树和古树名木注干防治万株,注射针剂18万针,年度除治任务全面完成。
(四)保障民生安全,织牢防灾减灾屏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强势推进。隐患排查方面,开展历史地质灾害隐患回头看和9轮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3880点次,发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176处,其中即查即改20处、纳入风险防范区管理136处、隐患核减20处。风险调查方面,完成岩坦镇、桥下镇、东城街道、北城街道和三江街道5个乡镇(街道)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的成果评审。工程治理方面,2021年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灾险情3处(鹤盛镇上日川村塘家湾自然村后山塌方、岩坦镇东岙村三面山自然村公路边滑坡、沙头镇珍源村岭窟自然村滑坡),完成应急排险1处、纳入风险防范区管理2处,以及2022年新开工并交工验收治理工程5个(金溪镇双联村风险防范区、XX县金溪镇岭一村尤寿宽等房屋北侧边坡滑坡、桥下镇瓯桥村浦石自然村北侧不稳定斜坡、桥下镇小京社区东侧上桥隧道口泥石流、岩坦镇景泉村岩门下自然村泥石流),均已组织实施工程治理并完成交工验收。瓯北街道屿塘山C地块后山滑坡隐患治理工程已于11月24日完成交工验收。此外,在全省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流会上,我县地质灾害数字孪生试点项目作为典型发言,针对孪生对象模拟区域灾害链并发后突出以多形式多渠道预设避险路线、避险点的场景需求,得到省厅领导的肯定。二是森林防火常抓不懈。2022年,我县发生森林火灾(情)46起,同比下降28%。在森林防火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重兵布防,全力防控,严格落实火源防控措施,多次发布禁火通告,加强防灭火专项督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累计分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张贴禁火通告3000余份,制作森林防火宣传横幅500条,移动短信60000余条。
(五)探索数字赋能,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一是不动产登记提速提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2022年共办理线上抵押登记21635件,线上抵押登记办件率达98%。4月起至今办理"不动产智治"应用登记件2742件,其中预告登记1529件、二手房转移登记500件、预转现登记713件。二是着力解决农村建房难题。大力推进农房建设"带方案审批"改革工作暨"楠溪民居"风貌管控,结合XX实际修订和完善农房审批技术规定。2022年共办理农村私人建房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87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89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370件,办理规划核实确认书691件。三是信访化解平稳推进。接待群众来访100批140人,收到各类信访投诉件1448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理率均为100%;收到第一批市联席会议交办事项29件、第二批省市级交办事项5件,全部化解到位;收到省厅"双清零、一创建"交办积案81件、市委书记授信件第四批至第十批共10件,均已报捷;县级积案4件已化解1件。四是优质高效做好各类审批。出具规划设计条件88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地块调整301个;办理公建项目预选址20件、选址预审72件、用地规划许可证47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25件(其中工程调整变更23件)、规划核实113件、土地复核验收64件;办理林地行政许可共91件、抽水蓄能项目占用林地先行使用1件;办理集体使用件5宗、3258平方米,临时用地28宗、367300平方米;收取市政设施配套费万元,减免市政设施配套费收取万元。
(六)加强依法行政,打开规范治理新局面。一是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立行政争议化解小组和法检警工作联络室,实行行政诉讼案件的诉前研判制度,完善败诉案件预警通报机制。截至目前,共收到一审诉讼案件64宗(总量同比上升20%),一审法院裁定58宗,其中胜诉53宗、败诉5宗;通过二审积极上诉,胜诉2宗。总败诉3宗,败诉率%,同比下降5%。二是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加大涉土、林、矿犯罪的打击力度,出动执法巡查1412次、巡查人员5166人次,现场发现违法案件7起、涉及土地面积亩(其中耕地亩),暂扣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挖机10余台。今年来共立案116件,作出行政处罚79件,涉及耕地亩,罚没款万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9件。全年涉刑案件移送公安19件,同比上升210%,有效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大力推进各项督查整改,扎实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洗砂场专项整治、大棚房专项整治、卫片执法、土地例行督察等。2022年共核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30817个,需整治已录入系统1249个(执法监察);核查2022年4-9月下发卫片执法图斑221宗,纳入违法用地8宗,其中已消除违状态2宗、未消除违法状态6宗;全面完成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上海局督察意见书问题整改77宗、完成2019年土地例行督察"挂账"问题28宗,已申请销号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问题7宗、上海局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涉及XX问题122个,完成销号77个,被列入整改清单45个。
(三)认真落实"四大活动""三年行动"。按照《XX区政务服务中心"抓产业、办实事、强治理、转作风"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区政务服务中心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加强任务落实,促进"四大活动""三年行动"走深走实,引领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决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同时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XX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防控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主基调,始终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兴乡、艺创强乡"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五大促共富工程",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基本实现了"全年红"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68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新引进税源企业2家。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2022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三比三争"党建品牌越擦越亮。深入落实"六治六提"建设行动,围绕"两有",常态开展以网格比武、组团PK、支部比拼为内容的"三比三争"擂台赛,营造了浓厚的争先竞跑氛围。目前,组织开展"三比三争"系列比拼活动13场次,全乡19个村97名村干部、252人次依次上台打擂,乡村两级干部至少打擂2次,已有15名乡村干部被评为"十佳"系列干部、1名村书记歇职教育,3名村干部被回炉重塑,5名网格员被清退。
二是金溪桃韵示范段颜值越来越美。列入金溪画廊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和95号联盟大道精品创建段,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下淤成功创成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三的金3A级景区村,入选省共富基本单元"一老一小"场景,创成民宿集聚村和五水共治示范窗口。下淤"强村五法"被列入全省强村富民改革典型案例,获得2022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全市首笔GEP贷款在下淤成功发放。姚家入选2023年省级未来乡村培育名单。泛下淤共富联盟实体化运行,音"联"同润强村公司正式组建。"双溪"共富工坊和"花果飘香"共富工坊联盟正式组建。艺创园区首笔人才资金到位100万元,集中签约艺术家16位。"三乡人"过大年在春节期间三上央媒、省媒。
三是大干项目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以项目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实行项目谋划模块比拼制,推动全员谋项目,累计谋划项目15个,4个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3次入围全县项目谋划擂台赛,两次获二等奖。实行重点项目"一对多"班子挂联和"红黄"牌督战考核制,快速推进重点项目。汉唐二期主体完工,里庄野奢顺利结顶,茗宇圣居成功挂牌出让,燕庐文创项目与市大花园投资集团达成明确合作意向。碳银科技、龙坦窑基地等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历时多年的集镇农贸综合体抱团项目全面完工并开展招商。美丽乡村专项债两期各标段项目全面完工。
四是除险保安本质水平越来越好。聚焦平安护航二十大主线,常态化开展问题大起底和"民意我来听"活动,逐网过筛、逐事过堂,做到矛盾隐患和安全生产问题源头排查化解、遗留难点问题及时研究攻坚,逐步实现治旧控新的目标。今年以来,已排查解决189个矛盾问题,化解了12件信访积案,其中国家信访局督办件、省委重大信访问题余建云信访积案,市级信访积案陈辛军案件得到化解,市委八张清单问题汪仙花信访积案获全市七张问题清单典型案例。成功应对疫情和假阳性事件,被授予市"无疫单位流动红旗"称号和省疫情防控执行力指数评价优秀乡镇。
(二)存在问题
稳增长压力大,工业功能区企业多为低效企业,完成税收压力较大,"三保"压力不降反升;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利用率、产出率仍然不高;公共服务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不强。村级组织建设亟待整固提升,干部队伍当中"懒""慢""拖"等弊病仍然突出,思想还不够解放,能力不够两专,在面对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攻坚克难工作中,存在不敢干、不会干、不想干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花大力气予以破解。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主要目标:瞄准五大战略跑道,以金溪画廊示范段为重点、依托5A县城、背靠根宫佛国,发展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国家公园城市后花园。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新招引项目3个以上,到位资金亿元。税收任务确保完成。全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均增长3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实现全覆盖。
当前,全县上下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习近平山区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先行实践地",XX乡作为城郊型乡镇,要坚守党建红线、把握经济高线、守住稳定底线,推动共同富裕先行。
(一)聚焦三产融合,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力求新突破。以205国道和开马线为核心,构建V字型经济带,形成"左工右农"格局。一是推动工业平台腾笼换鸟。实施大通道循环互通计划和大物流中转枢纽计划,谋划杭淳开高速和杭衢南高速公路城畈出口项目,打通交通大动脉。加快城畈来料加工基地150亩低效用地盘活,谋划商贸物流产业园,推动抱团合作,发展集体经济物业用房。二是推动农业产业扩面提质。开展"双强"行动,推动察畈、杨家畈、明廉畈连片流转,推动未来农业园、底本红精品园、城畈葡萄园、明廉蓝莓园扩面提质。成立两山银行·XX支行,推广土地流转"一地三金"模式。三是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实施大集镇开发计划,以艺创园区、未来农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引领,与市大花投集团、县两山集团等开展合作,落地乡村生活馆、双溪森林研学基地、XX乡农事服务中心、太平寺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马金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五水共治示范窗口为平台,做活水岸风情。结合开化水库建设契机,发展水产业经济,谋划山上索道、地上轨道、河中航道"三道"项目,打造集水上运动、漫游观光、网红打卡等于一体的乡村微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二)聚焦乡村提质,在打造美丽群落组团上力求新突破。突出组团、抱团、群团发展理念,推动村村抱团、差异化发展,让产业平台实现二次蝶变。一是以抱团项目推进整村开发。集中精力、集中要素推动金溪桃韵示范段连片发展,争创山区共同富裕经济带、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下淤72坊EOD项目落地实施,推动生态治理和美丽经济"收支两平衡"。姚家村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计划,未来乡村项目全面完工。儒山村法开署整村开发项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启动实施,政府专项债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发挥未来乡村实验片区、近郊野趣户外公园联盟和泛下淤共富联盟优势,谋划果实联盟、民宿联盟、旅游联盟等综合集成改革项目,推动金溪桃韵示范段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淤村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村。大力度推进甜蜜共富项目,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在家门口就业。二是以招才引智推进艺术乡建。实施"新乡人培育计划",用足用好艺创源乡人才政策,首批人才政策资金尽快兑现。新招引艺术家5人,策划设计下淤吉祥物、霞州艺术村文旅IP等文创产品。释放95号联盟大道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精品段带动优势,依托海归职业经纪人,策划开发精品研学路线和课程,发展露营经济,打造"户外玩家天堂"。三是以"四美"打造提升乡村颜值。聚集美丽河道、美丽林相、美丽田园、美丽村庄等"四美"打造,开展"五美系列"评选,推动产村融合。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马金溪和205国道沿线美丽田园建设,动态推动"两非"整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耕地污染整治。做好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后半篇"文章,推动林业碳汇储备量稳步提升。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聚焦改革赋能,在推动创新引领上力求新突破。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加快形成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一是加快农业农村集成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三地一房"改革,争取列入农房活权改革试点乡镇,形成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典型案例。探索跨区域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全力推动"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县里下达任务,力争多做贡献,腾出发展空间。二是推动基层智治系统实战实效。聚集"双月"考评保四星、争五星目标,突出实战化运行,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与综合信息指挥室迭代融合,问题大起底、"一表清"交办机制与综合信息指挥室"六大机制"融合,推动社会治理事件线上线下双闭环,打造乡镇基层治理最强作战单元。筹集资金开发浙智兴村·乐活下淤二期建设,推广乐活下淤公众号使用覆盖面,提升应用日活率,力争活跃度排名全市前列。
(四)聚集红色强基,在转变干部作风上力求新突破。严格落实"根缘红·全域强"五大强基行动,深入推进"六治六提"作风建设行动,破除"六大作风顽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以整固提升建强基层堡垒。深入实施"赋能争先·铁腕整风"年活动,继续开展基层堡垒建强示范争先、干部"两专"能力示范争先、无职党员聚魂示范争先等行动,借助村党组织书记政治体检和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的契机,严格落实村干部钉钉打卡制度,探索实施村干部轮流挂职等制度,突出村干部四维考评和工分排名的结果运用,培养储备一批、调整优化一批、教育整顿一批、组织调整一批,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向心力。二是以共富工坊推进村强民富。抢抓全市首批示范型"共富工坊"建设机遇,统筹谋划"共富工坊"建设布局,绘制一张"共富工坊"点位分布图,建立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居家式"共富工坊"、集中加工为辅的厂房式共富工坊,重点发展"花果飘香"共富工坊和"陶艺+咖啡"共富工坊,打造"双溪"共富工坊品牌。完善工坊组织架构,分别设立临时党支部,按需设立不同类型的党小组,制定议事规则,定期解决用工对接、供需对接、领富培训等实际需求。成立"'双溪'共富工坊企业联盟",聘请专业的经济人统筹工艺品的对外业务联络和对内分拨制作,推进强村、富民、助企。三是以机制保障提升治理指数。以四大机制的实施,推动红色根脉强基指数和七张问题清单指数持续保持前列。1.深化每季度一次的"三比三争"赛马比拼机制,将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和基层智治系统建设作为比拼内容,形成"1+1+X"比拼模式,季度上旬开展网格大比武,季度中旬开展村书记擂台赛,季度下旬开展向干部述职比拼赛。2.建立"红灰榜"晾晒通报机制,每周定期通报,乡村两级"张榜公示"。3.建立导师帮带机制,建立"一名班子成员+一名老干部+一名年轻干部"结对模式,跟班蹲苗培养,推动更多重点工作揭榜挂帅。4.优化"工分+排名"考核机制,更加突出专项加减分权重,突出结果即时运用,抓好干部这个"关键变量",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五)聚焦平安护航,在夯实治理本底上力求新突破。以护航全国"两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为主线,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统领,提升除险保安本质水平。一是紧抓疫情防控不动摇。抓实人员排摸、信息核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各环节,确保不漏一人,应到位尽到位。紧盯行业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率,加强重点地区返乡人员信息核查和管控,做到早发现、早管控。对照"1+3+N"网格体系,优化调整防疫作战图,实现快响集结、平战转换。从严落实"一扫三查"等措施,坚决守好防线。二是紧抓安全生产不出事。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领域除险保安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动态更新隐患清单,安全生产管控力指数力争全市前列,全年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力争不死人、少伤人。三是紧抓信访维稳不松劲。"以控增量、无上行"为目标,结合全县"树正打歪"三年行动,对信访积案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化解一批、稳定一批、打击一批。持续开展联合惩戒,继续用好矛盾纠纷调解队,全乡域范围开展巡回调解,将初信初访化解在萌芽状态。
XX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纵深推进"五大振兴",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推动我乡各项工作高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一、2022年工作亮点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党建根基。结合"学政策学理论学业务"活动,将党建工作纳入全乡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乡干部抓党建工作意识。对标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要求,组织各村逐条对表,制定目标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将41个片区党支部调整为62个党支部,实现屯级党支部全覆盖。新建沙洲景区、XX乡商会等5个两新党支部,党组织覆盖率稳中有升。扎实开展"学政策强作风抓落实创一流"活动,建立"三学"平台、"双午"讲堂,各中心单位每月开展1次行业系统内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测试11次,培训人员1150多人次;常态化开展"头雁讲堂"6期,进一步提升党员队伍活力。推进产业项目培育,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能。投入资金110万元扩大产业基地建设;申请扶持资金200万元,村村联合建设在XX街、龙山街建设大楼2栋,做大做强物业经济。同时,以1+N工程队、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为依托,加强"微旅游"服务创收,全乡23个行政村收入均突破6万元,全乡共收入345万元,16个村收入超过10万元,6个村超过20万元,2个村超过50万元。
(二)始终坚持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乡持续调整产业结构,稳步推进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XX经济稳步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完成财税收入420万元,完成率100%。今年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58万元。23个村集体经济均超过6万元,全乡共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0%。及时调整瑶山鸡生产结构,今年6月港丰农牧饲料厂顺利投产,积极推动"预制菜"建设进度,港丰农牧公司获评2021年度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申请上级800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扎实推进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平天山青牛谷二期项目签订征地协议,龙山锦绣壮乡园项目已完成群众签订征地协议120亩,正在持续推进,山鹤村300万元"美丽乡村"项目已通过公示,塘河村的邓塘大坝的水上乐园、桃花岛、阜宝茶园露营基地也在筹划建设中。
(三)始终坚持质量兴农,农业农村迅速发展。我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动乡村环境提升,推进新型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年内全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亩,推动油茶产业和中草药种植,累计完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5000多亩。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推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申报农村户厕改造645户,正在验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健康向上之风。我乡23个村均获得文明村称号、2022年获贵港市文明家庭1户,港北区文明家庭5户、获得港北区星级文明户49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之风。
(四)始终坚持稳定为主,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深入开展建筑、非矿、交通、消防、学校周边、山塘水库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每季度按要求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应急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积极做好重大敏感时间的各项社会稳定工作,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截至目前,排查受理矛盾纠纷案件77件,调处77件,已调结73件,调结率为%。以开展"红格善治工程"为契机,以构建"党建引领+四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为目标,建立五级网格治理体系,设立286个小网格。筹集财政资金万元,为全乡网格员配备马甲309件,173辆电动治安巡逻车。构建联防"大格局",形成平安联防联控的有效合力,织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一张网,加强高风险区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排查管控工作。贯彻落实重点场所开展"三码联查"工作,对医疗机构、物流运输、快递外卖等重点行业人员展核酸检测工作。
(五)始终坚持文旅融合,乡村环境持续改善。重点布局"两路带两区",以"山水中、幸福里,振兴壮乡美XX"为主题,带动全域文旅发展。今年4月,我乡对2021年度乡村振兴"十个一批"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各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贺地等3个屯级理事会获得港北区三星级理事会,六台村获评贵港市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全乡各屯今年共收到捐资筹款约500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提升乡村风貌结合我乡山清水秀的特点,积极打造"后花园"式的休闲风情旅游带,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相约小院成为新晋露营、休闲旅游网红点,以此为辐射带动,积极争取打造马来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进入规划、踏勘阶段。
(六)始终坚持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立足群众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压实各级干部和帮扶人的主体责任,全面细致排查和清洗各项数据,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开发15个就业帮扶车间,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6个,岗位人员402人,聚力提升脱贫人口增收工作。XX乡2022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28个,投资万元;建设"一事一议项目的总资金是元、其中财政资金是元。革命老区项目5个共投入财政资金169万元。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七)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确保政府班子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领域的监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四)聚焦"品质升级",打造宜业宜居和美乡村。一是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海润街道争创县城所在地省级样板镇,加快健跳、蛇蟠、横渡美丽城镇集群化创建,花桥镇创市级样板镇。二是有序开展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完成亭旁-横渡"薪火古韵"、海游-海润"海晏河润"县域风貌区建设,争取列入2023年样板区名单。完成2024年样板区申报工作,争取列入试点建设名单。三是继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确保珠岙村、包家村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完成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并上报省政府批准。四是巩固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督促指导珠岙村、包家村、书带看村、晏站村等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加快建设进度,力争通过考核验收。
(四)聚焦"改革创新",推动数字住建落地落实。一是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数字化转型步伐,力争创成省住建厅数字化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一件事改革,打造"智治政府"新模式;推进农房"浙建事"系统常态化使用,确保系统内线上农民建房审批率100%。二是创新审批服务。探索推出"企业开工大礼包",助力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集成改革,破解竣工验收堵点、难点;持续深化建设、消防、人防审批事项"多合一";高标准完成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填报监测工作。
(五)聚焦"平安建设",全力以赴守护和谐安宁。一是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滚动式、全覆盖、标准化排查,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整治",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巩固提升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领域有限空间隐患防控机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深化"无欠薪"行动。全面治理建筑领域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与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加强对拖欠工资违法失信用人单位的惩戒。三是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健全建筑施工、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查补防疫短板漏洞,细化落实防控措施,确保适应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需要。
(六)聚焦"斗争本领",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一是迅速掀起二十大学习热潮。把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二要坚守初心做到勇毅前行。把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贯穿到住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到工作的各方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住建领域走深走实、落实落地。三是驰而不息练好内功。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强化正风肃纪,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住建铁军。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资源保护有新举措、要素保障有新进展、为民服务有新成效。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一是"三区三线"获自然资源部批准。最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2万亩(占稳定耕地%,较上轮减少1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63平方公里(较原生态红线减少6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平方公里,新增潜力空间平方公里,生态红线结构布局明显优化,重点区块完整性和重大产业项目空间得到充分保障。二是城市设计不断优化。重点景观风貌区城市设计全面铺开,现已完成三江商务区城市设计、高铁新城(黄田片区)城市设计、上塘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瓯北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枫林镇城市设计和乌牛重点核心区城市设计,桥头-桥下-金溪三镇一体化城市设计和岩枫一体化暨岩头镇中心镇区城市设计完成初步方案;温州北外滩作为打通瓯江新城"拥江面海"战略的关键节点,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规划方案编制中间成果。三是各级规划同步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修改36处,启动规划调整10处,完成规划区范围外的选址论证3项;开展11个试点村"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其中由XX县规划设计院承担的大若岩镇榴湾村村庄规划,获2022年度省自然资源厅"乡村造梦师"双十佳优秀案例三等奖;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调出岩头、枫林、大若岩、岩坦、鹤盛、沙头等6个城镇的城镇建成区或人类活动密集区域面积平方公里。
(二)突出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坚实有力。一是内挖潜力攻坚占补难题。完成报部入库补充耕地项目22个,合计入库耕地1008亩、水田1230亩;完成14个承诺补充耕地项目1731亩;实施垦造耕地项目47个,拟新增耕地指标399亩、水田指标3621亩。二是指标争取有力。全年启动征地项目42个,其中重点项目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2个。取得省厅追加2021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97亩、2022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亩、温州市人民政府周转借用占补平衡指标(水田指标)亩,有力保障了三江总部经济园、三江环江大道(温乡城段)、三江中心大道、申乐、凯泰、纽顿、北站交通枢纽等88个项目实施,全力推进三江港头城中村改造、东城城中村改造二期、黄田公交维保场、比亚迪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专项债项目以及省重大百大项目报批。三是存量清理走在前列。完成批而未供消化总量2947亩、完成率%,提前获得省级奖励指标284亩,其中2009-2018批次完成840亩、完成率%;完成供而未用处置1290亩,完成率%,该项市对县考核工作整体预计排名前三;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795亩,完成率%;完成土地收储1260亩。四是土地出让逆势而上。2022年顺利出让地块23宗,可收取土地出让金亿元,同比上升%。五是工业全域治理成效显著。全面开展工业用地调查,形成全县工业用地底图,涉及工业用地2028宗、亩,实际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完成"零土地"技改审批或已规划核实的企业66家,完成临时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企业2家,有效盘活全县工业用地效益。
(二)狠抓项目提速,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一是实施"五大攻坚"。三季度北三县板块考核中,三个专项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二。四季度全力以赴冲刺收官,确保今年"五大攻坚"北三县版块考核第二。二是推进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公园、景观等项目有序推进,年底前拆除湘山大桥老桥,完成交通路大桥桩基工程70%、岭枫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梅花山公园、南山公园有序推进,环金鳞湖科创园年底动工,悬渚入城口、悬渚至三和江景花苑景观提升、保罗和总商会照明工程将陆续完工。三是完成民生实事项目。12个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新增省级骑行绿道公里,完成巨龙桥-琴江山庄段公里绿道提升;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600。
(三)专班推进共富,各项指标圆满达成。一是夯实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完成平安未来社区验收,完成金麟湖、梧桐2个社区创建方案并通过市评审。二是专班推进共富指标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县级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房价与人居可支配收入之比等四项指标将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四)强化民生保障,住房条件全面改善。一是筑牢了房屋安全防线。自建房"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收官,完成新增的18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实现"动态清零"。同步开展第三次城镇房屋大排查工作,预计元旦完成。二是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修订《XX县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标准》《XX县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的实施意见》,完成80套保障性住房分配,发放房改补贴170万元,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三是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去年审批的3台电梯已投入正常使用。积极解决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县城1-C3地块、康平小区拆迁安置房的抽签分配到户,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五)城乡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健跳-蛇蟠"海岸仙境"县域风貌样板区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二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争创浙江省"富春山居图"样板区。二是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创建镇(亭旁镇)、基本达标创建镇(珠岙镇、浦坝港镇)已经接受省级验收,77个建设项目总投资亿,完成率100%。三是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竹墩村、寺前村通过省考核验收,寺前村获考核优秀。四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山前村、竹墩村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山前村考核优秀。
(六)平安护航二十大,打赢除险保安硬仗。一是高标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防疫各项举措,成立9个指导组,下沉一线,抓好行业小门和人员管控,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二是防范化解房地产业风险隐患。集中摸排全县17个房开项目,梳理3个风险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逐个销号。深化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开展13次专项检查,涉及17家企业,打击违法乱象,稳定市场秩序。三是扎实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全年开展拉网式质量安全大检查4次,二十大前后每周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七)深化改革进程,推动数字住建发展。一是做好各项应用的承接推广。"浙里建"完成初始化100%,应用数据稳步提升;"房省心"、"智慧商砼"模块全面应用,全县17个在建房产项目、4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全部录入数据库,实现全过程监管;"拆省心"、农房"浙建事"等系统陆续落地应用。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营商环境"10+N"便利化指标考核建筑许可指标全市第二名。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考核争进位,省考指标力争26县前10,涉GDP指标力争全市前3;改革抢试点,确保完成1个省住建厅数字化改革试点,力争2个;城市惠民生,五大攻坚行动争先创优,城市建设工作努力做出亮点;安全守底线,确保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危房管控零隐患。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聚焦"五大攻坚",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一是深入开展"五大攻坚"行动。根据市五大攻坚考核要求,明年要完成重点区块建设项目9个,道路风貌7个,断头路8个,做地开发4个。通过加强项目前期规划布局和成本测算,调整重点区块推进思路,采用预签约方式调动待拆区块的积极性。二是全力推进城建重点项目。2023年重点实施项目19个,其中续建5个,新开工13个,谋划1个。在19个项目中,重中之重而且要出形象的项目7个,具体是一座桥(新港大桥改扩建)、一个亮化(点亮大湖塘中轴线)、一个环境整治(心湖公园综合整治)、两个公园(金鳞湖公园、梅花山公园登山步道)、两条绿道(心湖公园外环绿道、北岸海游大桥至善岙蒋大桥绿道)。
(二)聚焦"共同富裕",助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共富指标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2022年目标值57%);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2%(2022年目标值21%);县级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1%(2022年目标值%);房价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达%,较2022年有所下降。二是提质未来社区创建。保质保量完成心湖社区、梧桐社区、金麟湖社区3个未来社区验收,完成新晖未来社区创建方案评审。三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计划推出公租房房源200套,对符合条件的250人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30万元以上,切实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拓宽公共租赁住房供给渠道,做好蓝色海岸房产项目配建的3000㎡公租房交接,进一步提升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四是巩固自建房整治成果。坚持工作不断、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建立自建房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复查,对复查发现的疑似危房做好管控、整治工作。对4类困难家庭对象,按照发现一户、改造一户、补助一户的原则,即时发现、即时救助。同时根据第三次城镇房屋调查结果,督促属地街道对鉴定的城镇危房落实"一房一策"。
(三)聚焦"绿色转型",促进房地产业建筑业良性绿色发展。一是房地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6%;商品房销售万㎡,同比增长5%;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预计增长15%,三个指标力争全市前三。加快善岙杨、港北村村留地开发,预计新增销售面积约7万㎡。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监测预警,着力"去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加快建筑业绿色发展。全年力争建筑业产值超60亿,增长20%,入库税收超3亿元,增长%。加大企业扶持力度,鼓励资质提升,做好内拓外引,全年引进企业10家。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推动建筑业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水平,争取获得省厅800万绿色低碳补助。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制约着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难以大幅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压力不断增大,矛盾纠纷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频繁化。三是人居环境整治有待加强,来贵二级公路沿线环境仍然存在乱搭乱建,环境不够整齐美观。
三、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必将满怀憧憬、斗志昂扬,以无惧无畏、奋楫笃行的拼搏姿态,全力抓实抓好抓细我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聚焦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夯实农业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持续推进高标农田项目,加快发展特色养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我乡"后花园"式的休闲风情旅游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着力推进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建设进度,支持港丰农牧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港丰农牧预制菜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积极做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旅、农旅、电商等新兴产业,以点带面为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二)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依托"红格善治工程"网格管理,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运行,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返乡人员、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精准防控。加快山鹤市场投入使用、龙山市场建设进度,规范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
(三)全力守住稳定大局。持续开展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和非采矿山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树牢防灾意识。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的工作水平。优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持续对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动态排查管控,重点加强突发性个人极端案件的预防能力,加大对家庭、婚姻、感情纠纷等化解处置力度,持续提高防范社会重大政治风险防御能力,杜绝发生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四)聚力打造XX文旅品牌。围绕壮乡文化,以"山水中、幸福里,振兴壮乡美XX"为目标任务,重点推进"一带两路"风貌提升,重点加快推动马来河自然沙洲风景区项目、龙山锦绣壮乡园项目建设和平天山青牛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乡辖二级路沿线路灯、步行道、竹林景观的风貌综合提升,规划引进登山健身与风车游览结合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马来河河道综合旅游。
(五)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继续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要求,继续落实好"四个不摘",做好防范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乡镇新生态。注重医疗、教育等工作,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措施,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龙山分院将打造壮医特色治疗专区,进一步发展壮医药特色治疗的优势。做好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统筹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六)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区财政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一是全面拓展重点领域公开深度。2022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稳步扩大政府预决算公开范围,扎实推进两直资金情况、绩效目标和绩效自评情况公开,增强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加强对财政工作的有效监督。2022年度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5条。
二是全面提升依申请公开办理质效。严格遵照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指引,规范内部流转程序,提高办理的效率和质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2022年,我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主要涉及财政资金等方面内容,已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2022年,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
三是全面增强政策解读回应实效。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任务为重点,针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重大政策和实施进展,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采用图表图解、简明问答等形式进行政策解读。建立政策解读向下传递机制,依托政府网站及线下政务服务场所等,积极开展民生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今年共发布规范性文件解读文件1件。
四是全面加强公开基础平台建设。强化政府网站管理,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健全信息内容采集、审核、发布机制,规范发布流程,确保信息公开的实效性、准确性。做好信息发布的前置风险识别、保密审查和实时监测,实现权威发布、精准回应、利企便民。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强化办事服务功能,提高公众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政策解读质量有待提高,部分解读内容不够深入,形式比较单一。二是信息质量有待提升,专题个性化内容较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区财政局继续坚持"五公开"原则,进一步提高政策解读质量,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加强信息可读性,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思路
(一)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照上级规定制定政务公开标准指引,持续对政务公开全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目录进行优化调整,特别加强对年度重点工作涉及公开事项的梳理细化,确保标准目录对重点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协调机制、政府信息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制度,保障政务公开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二)提高政策发布解读质量。严格落实政策解读工作机制,明确解读范围和内容,持续优化解读流程,确保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审签、同步发布。更多运用图解图表、视频音频、卡通动漫等方式,不断提高政策解读质量。聚焦热点,建立政策解读向下传递机制,切实发挥好政务公开平台的桥梁作用。
(三)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严格按照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指引,从严把握不予公开范围,对法定不予公开条款坚持最小化适用原则,完善办理流程,提高办理质效。建立依申请公开转主动公开制度,对于依申请公开中可为公众广泛知晓的信息及时转为主动公开,积极引入法律顾问参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合法性审查等工作。
(四)优化公开渠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找准定位,聚焦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不断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权威性、全面性、便捷性,做好重点政务信息推送,扩大政府信息范围和影响力。
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建设"湾区枢纽·万象XX"、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为目标,做精做细城市管理治理,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整体稳步提升。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打造高品质项目工程,展示现代化城区新面貌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突出重大项目牵引,高标准打造一批品质项目工程,带动城区环境提质升级。
零碳、低碳建设项目成果突出。我局申报的笋岗片区近零碳排放试点项目(区域)为深圳市首个区域类近零碳排放试点(区域)项目,也是XX区首个申报成功的同类项目。我局协同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零碳公园评价标准》为深圳市唯一通过立项的评价标准,在全国具有示范先锋作用,对进一步推动全国低碳城市公园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组织策划"才聚XX·一起向未来"--2022年XX区招才引智创新峰会。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布局和XX区深港融合区建设,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教授作题为"碳中和愿景下XX未来低碳生态系统构建与绿色产业发展机遇"的主题演讲,助力XX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7+1未来产业发展。
笋岗片区打造新XX会客厅。从城市发展和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市政道路、公共空间、建筑立面、屋面改造全要素改造,协助笋岗街道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推动打造代表新XX形象魅力的地标建筑群落和兼具艺术文化和商业活力的城市交往中心。
建设多元融合的国际化街区。推进宝安南路、嘉宾路、书城路、沿河东路等市政道路和城市天地广场、嘉宾公园、海翔广场等公共节点的改造提升,建设"XX星环"、布吉河水秀等景观节点,打造具备XX特色的网红打卡点,促进以深圳万象城为核心的蔡屋围商圈发展。
布吉河夜间经济走廊提升。推动布吉河沿线景观照明提升打造,对布吉河加装景观照明、灯光小品,满足居民休闲生活使用功能,提升夜晚人群活跃度和城市夜游价值品牌。
举办深圳光影艺术季活动。与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联动策展,于布吉河沿岸打造光影长廊并联动深圳万象城商圈,打造深圳光影文化品牌,促进夜间经济发展。
户外广告市场化试点。根据区政府八届二次常务会议精神,组织XX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初步梳理辖区六大商圈户外可开发公共资源,草拟了初步方案,参考厦门海沧区、广州、成都等公共用地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管理办法,形成三个比选方案。
(二)环卫一体化治理改革见实效,城区精细化管理再升级
"物管城市"改革初见成效,环卫行业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全链条治理不断加强,城区环境干净、整洁。
创新"物管城市"项目改革。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模式,牵头5个街道开展XX区"物管城市"改革试点工作,首创季度、年度环卫企业奖励制度,推动中标企业落户落地XX。
率先完成转运车清洁化替代。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和补贴实施细则,组织企业深入东风、开沃等本土车企调研,完成44辆转运车清洁化替代,超额完成替代任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推进环卫设施升级改造。全面更新公共场所垃圾收集容器,完成宝安南地埋式垃圾转运站、4座地埋垃圾收集点项目建设和17座短板社会公厕升级改造,有序开展玉龙坑垃圾填埋场运行及设施维护工作。
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获突破性进展。全区密闭化标准桶实现100%覆盖,XX区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物联感知系统建设推动实现家庭厨余垃圾分类全过程信息100%自动采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知晓率达95%,参与率达90%。
(三)高质高效推进公园绿道建设,擦亮山水XX生态名片
守住绿色生态底线,严把绿地树木审批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碳先锋城区"。
围岭公园品质提升。大力推进围岭公园品质提升,全流程采取低碳建设,通过低碳场馆、再生材料、低碳运营,低碳可视化实现智慧低碳公园。
打造"儿童友好型"低碳示范公园。遵循"从一米高度看世界"的理念,创建深圳首个基于儿童视角的都市型中心公园。将低碳概念植入儿童公园的提升改造、运维及科普中,构建全市首个市政类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儿童公园,并结合东门步行街改造,策展世界低碳公园峰会。
翠湖零碳文体公园建设。以翠湖文体公园为主体,搭建零碳科普互动体系,打造零碳公园、节水公园、海绵公园和我市"零碳公园"示范标杆。同时,在翠湖文体公园建设高品质标准11人制足球场,助力翠园中学打造足球强校。
环深圳水库绿道建设。积极打通环深圳水库绿道断点,连接已建成的淘金山绿道、梧桐绿道,打造总长30公里的环深圳水库精致郊野绿道闭环,推动实现无障碍全程环游深圳水库。
开展系列花事活动。完成7个共建花园、2个自然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举办2022年XX区"最美阳台"评选活动,配合开展荷花展、菊花展、月季花展及簕杜鹃花展等相关花事活动,顺利承办第七届毛棉杜鹃节。计划完成5个社区公园建设、串联公里远足径、郊野径。
(四)综合执法效能全面提高,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
围绕城市管理和服务要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展现更有效率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行政检查案件办理和执法流程简化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推进行政检查案件办理和执法流程简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支持。同时,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公证"在执法流程简化试点过程中的应用。
持续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先后制定印发了《深圳市XX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会商协调制度(试行)》等多项制度规范,深入推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落细落实。
建立街道综合执法和交警协同联动机制。全区各街道与辖区交警中队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03次,处理泥头车污染路面、非法倾倒固体废弃物、机动车占压绿地等市容秩序问题41宗,处理机动车违停、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等交通秩序问题500余宗,进一步提高我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效能,强化部门联勤联动。
推进外立面综合整治及相关审批工作。完成21栋楼宇建筑外立面综合整治。依法审批215宗839块户外广告;会同翠竹街道执法队开展水贝商圈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完成34栋楼宇、366块户外广告的勘察鉴定工作。办理养犬登记1216宗,收治无主犬270只,414只犬完成芯片植入。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的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大势,大力弘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力开创XX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加快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推进新XX会客厅、笋岗中心花园及周边改造提升、XX国际化示范街区、布吉河夜间经济走廊、城中村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提质升级。常态化抓好环卫指数测评工作,通过补短板、强监管,推进环卫设施维护升级改造,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品质不断提升。
(三)着力提高垃圾分类成效。全面推进12类场所垃圾分类工作,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持续加强前端投放精细管理、执法检查以及警示宣传;推进垃圾分类智慧监管,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探索建设大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厂。
(四)大力开展公园绿道建设。打造"儿童友好型"低碳示范公园和翠湖零碳文体公园,推动环深圳水库绿道建设和围岭公园品质提升。根据市、区工作安排,进一步推进公园下放相关工作。
(五)推进零碳、低碳建设项目建设。基于XX区居住人口分布大数据,以及线下调研XX区电动自行车分布情况、户均电动车拥有率等,开展XX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调研及规划研究,同时对儿童公园和翠湖零碳文体公园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配套设施,并策划建设XX区低碳篮球场。
(六)持续提升园林绿化品质。严格规范绿化审批;推进2021年"美丽深圳"绿化提升项目建设和布心-泥岗路花景大道提升等工作;开展共建社区花园、2023年深圳公园文化季XX会场活动、2023年"最美阳台"评选活动等系列花事活动,串联贯通公里XX区郊野径远足径。
(七)加强辖区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公园管理服务提升"百日行动"工作,加强公园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开展排查隐患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常态推进公园、绿道综合整治工作,保证公园整体景观保持优美、整洁。持续做好辖区绿化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及极端天气应急抢险工作。
(八)加强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结合《深圳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规定(试行)》有关要求,指导各街道执法队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开展执法队伍大练兵及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统一执法标识、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转变执法方式等举措,逐步将我区各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打造成为综合素质高、执法能力强、作风形象好的优秀队伍。
(九)持续深入落实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巩固行政执法检查和执法流程简化现有工作成果,做好经验总结及推广,适时扩大适点范围,深化试点工作,推进行政执法能力现代化。探索过错责任推定、举证责任倒置等行政处罚法新规在执法中的应用,探索非现场执法等便利执法措施。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行政检查、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法制审核和风险防范力度,加强全局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十)严格户外广告审批及安全监管。按照《XX区户外广告设置专项规划》严格把控户外广告设置品质,采取一边整治拆除一边规范审批的"堵疏结合"策略,进一步提升我区户外广告设置品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日常巡查"、"专项整治"、"督促整改"为手段,加强户外广告安全监管。
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批示指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以《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22-2024年)》为纲要,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系统大局保持稳定。
二是指标增长仍有压力。从任务目标来看,市对县招商引资考核要求全县全年实现到位资金数35亿元以上,较去年实际完成数增长同比提高%,远高于预期水平。从整体情况看,今年1-9月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尚未达到既定目标进度。特别是,前三季度新签约15个亿元以上项目中,仅4个项目入库出数,项目推进仍需进一步提速。
三是要素制约有待突破。从目前情况看,全县普遍存在项目可用熟地不足的情况,省级经济开发区熟地储备量快速减少,工业功能区普遍出现熟地紧张。加之"三调"调整后,我县基本农田、稳定耕地整体面积大,农业、文旅项目连片可用熟地少,项目选址难。从利用情况看,对全县可用招商资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现有的《投资XX》《产业政策汇编》等招商推介资源不够精准、实用。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目标
狠抓招大引强,紧盯优质资本,瞄准头部企业,创新招商模式,全力招引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贡献度高的"三高"项目、链主型企业,确保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和到位资金数同比双提升。2023年,力争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6个以上,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亿元。
(二)重点举措
一是高标定位,打好招大引强"保障战",在健全推进机制中提升实效
1.完善一套流程。根据省、市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流程管理要求,聚焦机制创新,加快体系提档升级,2023年3月底前完成招商引资工作流程探索优化,加强研判、决策、签约、履约等环节把控,特别是要加强"一企一策"项目全面备案监测,加强重大风险防范,构建管用、实用、好用的招引体系。结合双招双引活动、招商引资季度考核和日常招引工作,突出机制见行见效,定期跟踪复盘机制运行情况,及时补短板、扬长板、固底板,确保机制落地落细落实。
2.夯实一套基础。狠抓精准推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重点梳理县域可对外招商闲置地块的资源,更新完善《投资XX》《政策汇编》等推介基础资料。充分利用在外开商资源、本地头部企业资源、市级驻外招商资源,通过"一对一、点对点、线上加线下"多做方式,开展精准推介、精准对接,力争全年新获取项目信息200条以上。全年开展2次以上集中签约活动,全力营造招大引强工作氛围。
二是拓宽举措,打好招大引强"争抢战",在挖掘特色产业中彰显优势
1.开展产业链研究。聚焦全县重点打造的2大标志性产业链(水产业、卡牌产业),开展产业链研究,绘制产业树和产业招商地图,产业链条要精准化到关键项目,产业地图要项目化到落地区块,产业树要针对XX龙头企业上下游产品细化到目标企业,匹配"一链一策",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着力聚集一批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高大上好实"项目企业,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
2.构建"1+2+3"工作体系。按照"1套专班、2条产业链(水产业、卡牌产业)、3个中心",形成"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社会招商"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招商新格局。产业链招商专班由1名县领导、1名企业专业人员(华康、卡游),市场监管、科创、环保等若干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主要负责对驻外招商、专业机构、县级部门获取的主导产业链信息的对接、洽谈、研判及跟踪服务,提高项目招引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同时,分别在上海、杭州、深圳设立3个驻外招商组,主要负责信息获取和客商联络。上海招商组重点围绕上海、江苏等区域;深圳招商组重点围绕广东区域;杭州招商组重点围绕杭嘉湖甬绍温等区域。
3.聚焦主导产业招商。2条产业链招商专班、3个驻外招商组重点围绕两大主导产业"招商地图"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专业招商,加快产业链研究成果转化步伐,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外引增量、内强存量。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的原则强化精准招商,努力形成供需"上下游"规模效应,释放"1+1﹥2"倍增效应。同时,发挥XX本地华康、卡游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重点招引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标志性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对标发力,打好招大引强"决胜战",在用足精准功夫中掌握主动
1.做实做细考核文章。优化升级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突出两头考核,将招商考核与综合争先考核挂钩,对工作实绩突出、排名靠前的单位考核等次整体上浮,对无工作实绩、排名靠后的单位实行反向赋分、"一票否决",考核等次整体下降一个等次;突出分块考核,合理区分重点招商单位和非重点单位,精准化、个性化下达任务指标;突出分层考核,合理设计日常基础工作和招引实绩考核占比,兼顾日常工作,强化结果导向;突出分步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每季度开展季度考核,年终分步算总账。
2.做实做细推进文章。强化项目督查推进,坚持"半月一跟踪、每月一分析、每季一督考",全面开展在谈项目争签约,签约项目争落地,落地项目争开工,开工项目争入库"四争行动",定期开展"比晾晒"活动,用好用足县领导挂联重大项目、"红黑榜"等机制,确保重大招商项目应落快落、应统尽统,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36亿元。
3.做实做细迎考文章。紧盯争先创优"流动红旗"评价、招商引资"赛马"考评、制造业"招大引强"专项行动考评等市对县考核评价,逐条逐项分析,横向纵向对比,提前分析谋划,倒排项目计划表,力争考核实现争先进位,助力"开门红""半年红""全年红"。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稳中提质,实现行业良性发展。一是房地产业良性发展。实施房地产行业扶持政策,牵头制定出台了《XX县关于房地产业纾困发展八条意见》、《XX县购房补贴实施细则》,市场逐步回暖。二是建筑业发展提速。兑现建筑业企业政策奖励万元,提升企业发展信心。三季度建筑业省内产值全市第3,预计全年省内建筑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争取全市前3。三是绿色建筑逐步深化。全面践行"双碳"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建筑能效、推广绿色建筑,助力全县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有望蝉联省厅考核优秀,获800万补助。
(四)聚焦守牢安全底线,加快构建安心就医环境。
1.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重点聚焦高额费用领域倒卖药品骗取医保基金行为,骨科高值耗材领域的以低套高串换现象,眼科晶体领域的虚开票据等行为,检查化验领域套餐式打包收费等过度医疗现象,开展专项行动。强化"一案多查、联合惩处"工作机制,加强行刑衔接、行纪衔接。曝光打击欺诈骗保典型案例,强化震慑。
2.加强两定机构监管。加强对两定医药机构的监督检查,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飞行检查、专项检查、住院巡查等,全年两定医药机构现场检查率100%。加大基金监管法律法规宣传,开展监管业务培训,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加强医保医师(药师)等各类主体的信用管理,促进行业自律。畅通打击欺诈骗保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机制。
3.深化医保智能监控。利用省医保基金精密智控平台,针对外伤、康复等重点领域及人群、"互联网医院""网上购药"医保结算等医保新业态进行精准智控,堵住监管漏洞。利用DRG大数据监管系统,对问题病案开展线下评审,加强"高低反套"和"反欺诈"监管。利用定点零售药店智能监控视频分析系统,打击串换药品等骗保行为。
4.开展基金监管规范提升年行动。坚持"无处不在、无事不扰"的工作理念,以"五提升、五到位"为抓手,狠抓基金监管规范化建设,切实推动法治思想牢固树立、监管能力有效增强、执法规范切实提升,数字赋能应用拓展、行刑衔接顺畅高效,初步实现基金监管工作整体性、系统性、本质上提升,为打造"全民安心医保城市"保驾护航。
(五)聚焦经办能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效便捷服务。
1.提升队伍服务水平。通过"读书角""东溪讲堂"等载体,强化文化赋能,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全力打造一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有温度的医保队伍。
2.深化线上服务功能。按照"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提高医保经办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智慧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优势,依托全省"智慧医保"系统,升级信息系统,优化结算流程,创新协同方式,开展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互联网+医保"服务,加快推进"省级统筹、经办先行",打造医保办事全程"不见面"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在院端建设医保服务站、自助服务终端进未来社区(村庄)活动,实现"医保到院""医保到家"。
3.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能力。依托浙江省"智慧医保"处方流平台,实现异地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鼓励异地就医参保人员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浙里办APP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线下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县招商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县招商中心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XX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主导产业,坚持以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为重心,统筹推进"山海共富联盟",为打造国家公园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2022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夯实招商基础,营造招商氛围。对全县招商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摸排,更新了《投资XX》《招商引智政策汇编》,制作了云招商H5地图等对外宣传资料,推进项目落地的精准化和合理化。梳理了农业类(涉及农业设施用地)、工业类(新增用地)、文旅综合类落地流程图,强化对各类项目全方位全流程跟踪服务。举行了招商引资揭榜挂帅仪式和"双招双引"出征仪式,印发了《XX县"双招双引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视频会、城市发展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集中签约活动,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大会上,我县与宝业集团、中铁十七局等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行数据中心项目、卡游动漫衍生品产业园项目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总金额达到亿元。着力开展招商引资业务培训,邀请招商项目研判等各类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骨干给全县乡镇部门招商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全县招商干部的业务素质。在单位内部开展"喜迎二十大·招商亮风采"招商推介活动,提高干部职工个人工作素养和招商推介专业能力,全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二是完善招商机制,聚焦招大引强。推进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围绕加强招商项目全流程管理,打通产业信息、招商力量和平台落地渠道,健全从前端信息获取、中端谈判决策、后端落地推进的全流程服务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意见》(县委办﹝2022﹞7号)。紧盯全年总目标,聚焦"五率"等核心指标,通过"每季一赛马""红黑榜"等机制,营造扛旗争先、勇猛奋进的比学赶超氛围,同时用好市县联动机制,积极向上向外争取,全力招大引强。1-9月,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全县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3个,制造业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特别是,三季度争先创优"流动红旗"评价中,招商引资部分评价指标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三是推进飞地建设,主攻项目落地。"产业飞地"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签约了全省首个产业飞地项目(清华大学TUS装配式项目),目前已落地2个项目。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五年建设方案稿并向上申报,目前已有10个项目落地。"消薄飞地"保质保量稳步推进,经过高层互访协调商定,继续保持飞地原有体量,每年固定收益240万元(含税),帮助XX30个贫困村消薄。
(二)存在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现有招商体系尚未完全落实落细落具体,部分招商机制仍需不断优化提升。信息首报机制不够顺畅,部分单位在谈项目信息未第一时间报送县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在谈项目信息跟进汇总不够全面及时。督查考核机制不够顺畅,全县招商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部分单位存在"躺平"心态,无主要领导外出招商、无在谈招商项目、无招商工作实绩,招商氛围不够浓厚。
一、2022年度工作成效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完成商品销售额亿元(其中农资商品销售额5800万元),利润万元,资产总额亿元,所有者权益379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2次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邀请区档案馆馆长苏景文到我社进行集中理论宣讲。各党支部通过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书记讲党课和微宣讲等形式,组织党员人人上台,结合工作谈体会、谈心得,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供销综合改革动力。
2.抓好年度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根据省、市供销总社有关要求,结合区《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2022年度,争取市级项目资金180余万元,建设XX乔口镇小龙虾、铜官街道水果、乌山街道乌山贡茶、高塘岭翰丰农业粮食生产等产业服务中心,扶持区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3.完善农资供应体系,做强做实农资服务。积极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和国家队作用,不断优化重要农资供应服务。结合农产化公司承包权经营招标,成立董事会,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实际控制力。2022年,区供销社农产化公司农资(主要化肥)销售占全区市场需求量的50%以上,完成大化肥淡季储备任务,确保区内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4.加强流通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两个到户"。依托"商汇云超"建设区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助力提升县域商品流通能力。对接扶贫832平台、省采购电子卖场乡村振兴馆,为区内15家农业企业提供"线上"入驻服务。开展"送肥送技下乡"活动,为区内农业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联点村送去农肥37吨。
5.加强安全隐患治理,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大力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先后拆除违章搭建4处,搬出危房居住10户,关停宾馆、棉花加工厂、烟花爆竹、麻将馆、铜官燃气烧窑等经营场所13家,聘请专业鉴定公司进行房屋鉴定53处,依据鉴定结果,区分修缮一批、封闭一批、拆除一批、搬迁一批、拍卖一批"五个一批"进行分类处置,消除了安全隐患。
6.加强正规化管理,提升社企治理水平。结合人员退休,对基层社(公司)班子成员进行调整,将党支部进行整合,进一步建强基层社(公司)班子队伍,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加强全面从严治社、重大事项报告、财务管理等制度的监督检查,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涉及调整的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审计。通过人员调配、结构优化、监督检查、离任审计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系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实施《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不断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两个到户",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我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供销力量。具体而言: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的批示指示精神,真正从思想上树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深刻意义,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上来,为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二)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坚持履行管党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强化组织制度落实,严抓党员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央作风建设八项规定,深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作风实、有担当、讲奉献的供销队伍。
(三)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对照《深化供销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大力实施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持续推进联结到户、服务到户"两个到户",提质升级"三大体系",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完善新供销网络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推广本地农产品品牌,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四)坚决维护系统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持续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维稳底线意识,高度关注涉军、涉拆、涉改、涉困等重点群体,主动了解相关诉求,开展困难慰问和帮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系统安全稳定局面。
区国资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海区国资系统扎实推进国有企业"稳进提质"七大破难攻坚行动,加强"六张报表、64项指标"半月晾晒,争突破、扩投资、稳增长、盘资产、保民生、稳金融,全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抓项目、促投资,国企发展构建新优势
一是完成有效投资总体情况。截至2022年10月31日,国企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1个,项目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1-10月已完成投资亿元,年度完成率%;股权投资项目共55个,1-10月已完成投资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镇海国资国企承担的市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1个,项目规模亿,年度完成率%,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是上市公司、市级以上重点基金、新兴产业等重大股权收购情况。产业、人才、"威远鲲鹏"三大国有基金实际在管规模亿元,下辖参股基金11支,对外投资项目120个,新组建中官路科创基金。截至目前,国资通过直接、间接投资方式共实现省外企业IPO2家,完成报辅/报会6家,完成企业股改4家,另有启动上市流程4家。
二、强改革、注活水,国有资本焕发新活力
一是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截至目前,共梳理出国企待盘活存量资产项目66个,经多轮筛选有7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过程中。二是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拟订《关于深化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镇海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试行)》,同步对3家初步具备条件的竞争类子企业开展混改工作指导。三是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国资慧聚"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对关键要素实现监管"数智"化,该系统在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进行专题展示。
三、防风险、优结构,国资监管取得新成效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宁波市镇海区城市更新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成为我区第4家AA+主体信用等级评定的国资公司,资金统筹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召开全区国有企业"稳进提质"投融资创新对接交流会,4个国企重大项目与金融机构签约,授信金额近70亿元。截至9月30日,全区国企资金保障能力提升%;企业降本减负成效显著,存量融资成本%,创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二是优化监督考核。完成五大集团202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和六大集团2022年考核目标制订,对城市更新公司开展"三位一体"试考核,引导激励作用明显。三是量化日常监管。探索建立以财务管控为主的企业债务风险防控体系,将46家资产负债率超80%、33家已获利息倍数为负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确保不发生重大财务危机和债券兑付危机,实现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总体稳中有降。严控为非关联企业和超股比担保,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2023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两个先行"标准,聚焦"稳进提质"目标,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寻求新突破、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先行示范区中强化国企战略功能、展现更大担当。
一、扩投资优结构
一是固定投资加速放量。坚持国资国企项目推进"一盘棋",发挥"领头雁"、"顶梁柱"、"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加大在城市建设、产业转型、生态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放量,持续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做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二是股权投资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国资基金群撬动作用,以直投、基金投资等方式,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加强对国资投资的上市潜力企业培育。坚持引育并重,引进一批关联度高、技术优、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增强企业造血能力。三是加快存量资产盘活。进一步加大全区国企资产清点和盘活力度,聚焦特许经营、不动产权证补办、自然资源有效盘活、基础设施REITs等方式,分类注入盘活的有效资产,使企业净资产规模做大、负债率降低、经营性现金流做强,力争全年盘活账面资产资源超20亿元。
二、稳增长促发展
一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对区属国企跟踪督导,切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压紧压实资产、营收、利润总额等核心指标,加强月通报、季分析、年总结,持续优化全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对关键运营指标加强研判、统筹调度。二是规划引领强化发展布局。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区属国企加快编制新一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战略目标,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和培育业务的投资布局,持续推进经营板块的整合提升和延伸拓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保障民生展现担当。以保障城市运行、优化公共治理、优质服务供给等为目标,持续放大国企公共服务功能,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全域国土空间整治等专项行动,积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疫情联防联控、防汛防台等工作,展现国企责任担当。
三、稳金融防风险
一是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按照"保障性支撑+市场化运营"的总体思路,在做大资产规模、做实资产质量、实现现金流平衡基础上,加快提升国企资信评级,适度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注重期限合理搭配,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力争全区国企综合融资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BP以上。二是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银企对接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国有企业多措并举谋划项目包装,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专项债、PPP、REITS、EOD等新型融资模式,有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资金需求,为承接重点项目、扩大有效投资、服务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严防企业债务风险。扎实开展企业债务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将资产负债率超80%、已获利息倍数为负等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引导企业合理安排债务期限,避免集中兑付压力,严控为非关联企业和超股比担保,实现企业资产负债水平总体稳中有降,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四、抓改革重绩效
一是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聚焦充分竞争行业(领域)子企业,实现民营资本等技术、管理、资源、资金等优势补助,"一企一策"推动混改。根据混改企业功能定位、管控要求、治理水平等情况,构建差异化监管机制。力争全年混改企业达2家,储备库项目5家以上。二是推动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以"分析、预警、监管、考核"四大方面需求为导向,谋划建设"国资慧聚"版本,重点聚焦"交易数据贯通、合同全轨迹流管理、国资监管分析预警、风险识别防范"任务,构建信息高效互动的大数据共享机制。三是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企业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探索制定出台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实施办法,推出包括超额利润分享、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项目跟投等在内的多形式"激励工具箱",并在2家竞争性子企业试点开展中长期激励。
五、建机制优体系
一是完善"1+X"监管制度体系。对照上级要求和国企需求,修订完善国企资金管理、车辆管理、人事管理、薪酬考核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弥补监管空白。二是落实国资"大监管"督查机制。常态化实施"国资前哨"督查,聚焦企业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岗位),强化与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等协同合作,实现问题发现、调查、处理的全流程闭环。三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完善区属国企"三会一层"架构体系和人员配置,加强和规范董事会、经理层建设并落实相关职权,适时探索外部董事、职业经理人等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治理+国资监管"有机融合。明确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管理机制,厘清权责边界。
六、强引领聚合力
一是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重点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把精神实质融入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全过程,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二是全力打造国资人才矩阵。加大金融支持人才力度,提升人才安居保障品质,加快融入"人才码"等服务体系,更大力度参与全区高能级人才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区属企业人员交流办法,规范日常性交流、制度性交流、选拔性交流,力争每年交流选拔优秀干部10人以上。三是深化国资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抓好清廉国企建设,从关键少数抓起,聚焦党员干部提拔重用和交流轮岗等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纪法规、专题警示、廉政提醒谈话等多种教育活动。力争新建国企廉政宣教阵地1处,成立廉政宣讲团,分层分类开展廉政教育。
区监管办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监管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以"转作风、讲担当、抓落实"为指引,遵循"公开透明、公平有序、公正规范、诚实守信"的工作原则,围绕"交易电子化、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操作智能化"的工作目标,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XX"五城"建设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
一、交易情况
2022年1月至11月区级平台共交易项目856宗(包括工程、采购),预算亿元,成交额亿元,节约资金亿元,节约率%;其中工程建设382宗,预算亿元,成交额亿元,节约资金亿元,节约率%;政府采购474宗,预算亿元,成交额亿元,节约资金亿元,节约率%;产权交易等其他交易27宗,评估金额亿元,成交额亿元,增资额亿元。
二、主要工作
(一)强化疫情防控,保障交易顺利开展
疫情暴发后,区监管办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部署,及时暂停所有项目进程交易。在恢复进场交易后,制定疫情防控公共资源交易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保障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交易服务保障,坚持做到"两手抓、双保障"。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优势,努力做到平台"不打烊"、交易"不断档"、服务"不停歇",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开展。
(二)服务项目推进,全力保障"五城"建设
1、发挥会商优势,服务项目前期。结合"三大办"周例会机制,围绕"五城"建设项目的推进,积极开展"主动对接、全程跟踪",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准备情况,主动获取业主需求,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程序引导服务,协调处理项目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跟进做好项目交易服务保障工作,提前与项目实施单位对接,排定交易时间、安排交易场地,确保项目交易在中心不受阻、不延误,助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
2、开展履约约谈,常态联合检查。严格执行《衢州市XX区政府投资重点项目标后履约谈话机制》对单项合同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授权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标后履约约谈,要求中标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款内容执行,切实履行合同约定,并对不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履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告知。截止11月底共开展约谈41次,约谈企业77家,进一步压实了实施主体责任,强化标后履约监督。常态化开展标后履约检查,10月份由区大监管服务办牵头,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听汇报、看台账、查现场等方式,对廿里镇工业园区市政配套建设项目-盈头路工程等五个重点项目开展标后履约检查,对发现的20条问题要求相关主体认真整改,进一步增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诚信履约意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深化数字改革,不断提升交易效能
1.持续推广工程建设领域"不见面"开标模式运用。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继续拓展"不见面开标"运用场景和范围,在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类项目"不见面"开标的基础上,推行房建市政监理项目电子化、水利项目电子化以及交通项目的"不见面"开标,在乡镇交易平台也常态化运用"不见面开标"模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投标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实现了"线下无交易,线上全留痕,网上全公开","一次都不多跑"的目标。截止10月底区级交易平台共进行"不见面开标"241项,交易金额亿元;乡镇交易平台共进行"不见面开标"137项,交易金额万元。
2.大力推行远程异地评标。按照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要求,建设全省统一的远程异地多点评标系统,按照市监管办要求采购相关硬件,专门改造了一间远程异地评标室,为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打下坚实基础。6月27日,以XX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主场,杭州市、衢州市、舟山市、义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评标副场,54家单位参与投标的"XX区高家镇湖仁村百果园建设项目(二期)"顺利完成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助推了XX区远程异地评标由"点对点"拓展为"一地多点并联",持续优化我区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实现降本增效、激发市场活力。
3.积极融入"市县一体平台"。按照市监管办限额以上项目进入"市县一体平台"交易的要求,统一招标文件范本,协调软件公司开发适配房建市政、水利水电、交通交易模块,通过不断测试及根据项目开标各方反馈意见进行优化,确保限额以上项目交易高效顺畅。截止11月底共有个93项目在"市县一体平台"交易成功,交易额亿元。
(四)打击违法违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积极做好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全面排查相关主体规避招标、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招标条件"量身定制"、审核把关流于形式等问题,一是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在XX区政务网公共资源交易栏目上发布违法违规线索征集公告,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举报电子邮箱等反映问题线索渠道,持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将信访举报作为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二是建立联合查处办案机制。下发《XX区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查处办案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提前研判、联合查处"的原则,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招投标活动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追究的,及时协调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召开研判会,提前研判,分析案情,确定下步工作方案。三是加强信用管理,对市场主体采取差异性监管措施,在本行业电子招标文件模板中,设置相关信用评价分,营造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市场氛围。
2.采取多种举措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一是清退沉淀投标保证金。根据市委高屹书记要求,对账户内"应退未退"的投标保证金进行排查清退,对政采云供应商库、工程建设承包商库进行检索,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通知相关企业办理投标保证金退回手续,共清退投标保证金290笔万元,剩余40笔保证金,共万元投标保证金为企业破产、注销或无法联系,最终上缴财政。二是全面推行线上电子保函系统。做到全部工程项目100%覆盖电子保函缴纳投标保证金,截止2022年11月,共出具电子保函1501笔,替代投标保证金亿元。三是取消我区小额工程建设项目年度投标保证金。小额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不再设立单项投标保证金,要求缴纳年度投标保证金企业按要求提交申请表格进行退付。截止2022年11月共免除271个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
2.扎实推动安心医保工程。落实国谈药"双通道"药店3家;1家药店实现跨省异地联网结算,"恶性肿瘤"等5个规定病种实现跨省联网直接结算;完成了2021年度门诊APG和住院DRG点数付费清算,共计节约医保基金万元,基金运行平稳可持续。
3.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65家定点医药机构完成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查出违规金额万元;开展康复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查出违规金额万元,其中自查自纠万元,现场检查万元;办理行政处罚案1起,追回基金元,罚款元;开展冒用死亡人员参保信息骗保行为排查,追回基金万元;意外伤害现场调查1426件,拦截205件,追缴处理8件,追回医保基金万元;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交叉督导专项检查,追回违规金额万元。
(四)围绕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点,大力推动"智慧医保"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的便捷度。
1.多措并举确保省"智慧医保"顺利上线。成立专班强化组织保障,制定上线应急预案,抓好接口改造、联调测试、验收上线等重要环节,2月14日系统平稳上线。
2.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定点医药机构推广,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购药的便捷感,10月份我县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为%,其中定点药店%,定点医院%。
3.实施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享。现医学检验结果互认93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互认180项。截至9月底,县内医疗机构调阅检查检验结果万例次,检查检验合计互认结果万例次,节省患者和医保基金200余万元。
(五)围绕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目标,合力推进"协同医保"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1.落实重大疫情医疗保障协同机制。2022年支付新冠疫苗接种费用104万元。做好救治费用预付,先后预付定点医院医保基金2928万元,为"无疫XX"贡献医保力量。
2.助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严格落实省局关于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落实中医医疗机构"中治率"与医保支付挂钩的正向激励机制,县中医院、爱民中医院"中治率"分别达%、%,在清算时按DRG病组成本系数提高2%和3%,折合正向激励补助基金30万余元。
3.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制定部门联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及联动执法结果互认实施细则,与县卫健局联合开展专项检查,与县检察院、县公安局联合开展4例参保人骗保案件调查。联合卫健下发高血压、糖尿药全周期健康管理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实施方案,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利用和有序就医。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党的政治引领,全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1.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学习议题""东溪讲堂"等平台,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全体干部深入学、专家授课辅导学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为民初心,践行党的宗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找准突破口,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十大"便民服务举措,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
2.以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医保。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和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不断创新医保服务方式,推进医保经办服务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衔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持之以恒推进清廉医保建设。以"清廉医保"为抓手,加强岗位廉政风险教育,强化党员的示范引领,健全防控机制,推动创建工作与医保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以扛起建设新时代清廉高地的使命担当和久久为功的执着,努力锻造一支"对党忠、标准高、制度严、措施硬、工作实、自身清"的医保干部队伍,全面推进清廉医保建设。
(二)聚焦共同富裕建设,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1.加快推进医保领域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结合我县医养、康养产业实际发展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医养、康养机构纳入医保定点。
2.全力做好2023年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完成基本医疗保险户籍人口参保率达到%以上,"金惠保"(大病选缴保费)选缴率达到95%以上、选缴3份的占比达到82%以上。
3.落实落细医保政策。稳慎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浙有善育"政策,落实好《浙江省生育保险办法》;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完善公务员补助医疗政策,适时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失能提前进行"储蓄"。
4.巩固医保脱贫攻坚成果。依托省"智慧医保"平台,"安心医保·病贫共济"多跨协同场景应用,确保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保障率达100%、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80%以上、医疗费用个人负担率控制在20%以内、高额医疗费用动态清零化解率达到100%。设立"安心医保病贫无忧"专项基金,对困难家庭实施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家庭化解至6万元以下,个人化解至5万元以下。
(三)聚焦支付方式改革,保证基金运行可持续。
1.科学编制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做好基金中长期精算,构建收支平衡机制,健全基金运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确保基金运行稳健可持续。
2.推广中医按疗效价值支付改革。在做好前期中医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做好推广中医按疗效价值付费。
3.做实多元化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总额预算管理,持续推进住院"DRG病组点数法"、门诊"人头包干结合APG点数法"和"PDPM点数法"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形成全方位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4.扎实推进集采惠民工作。开展医疗机构执行医药服务价格情况检查。开展中药饮片价格监测。落实国家、省、市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政策,完成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任务,督促医药机构30天及时回款,控制未中选药品的使用。
(三)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
1.加强招投标内外监管。一是加强对招标代理的监管,2023年将对招标代理的考核从原先的季度考核升级为实时考核,以考核督促招标代理提升业务能力,使招标代理行业更加的规范、有序和高效。二是加强评标专家监管工作,继续落实"一标一评"和日常监管工作。三是强化小额工程发包过程监管,中心将积极推进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数字化改革,配合完善小额工程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应用平台,修订小额工程建设相关管理办法,推进小额工程建设项目进入交易中心交易,全过程归集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实时数据,融入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以数字化手段实现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流程的规范化。四是从源头规范招投标工作,进一步强化培训指导,举办招投标业务培训,致力于提高各单位招投标分管领导、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2.提高代理机构管理水平。完善招标代理机构考核办法,优化考核结果应用处置方式,提高合同履约评价结果应用水平。同时,继续优化代理机构业务水平考核工作。
3.强化标后监管。组织各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形成合力,坚持常态化和回头看相结合模式开展标后监管,依据2022月度联合检查情况,分析检查工作的成效、不足和建议,不断优化升级《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标后监管每月联合检查制度》,让联合检查机制真正做到为全县政府性投资项目依法合规、健康有序开展保驾护航,使监管更加有力。
(四)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
1.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全类别项目不见面开标。根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房建、市政工程建、水利、交通领域项目不见面开标,确保不见面开标工作稳定推进。同时,继续推动能源、林业、土地类项目的交易备案全流程网办,实现县域内项目100%电子化。
2.加快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档案系统的应用。加快电子档案系统应用的测试工作,实际项目数据收集、自动打包、查询审核等各项功能。同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适应电子档案系统的应用。
3.推动远程异地评标的应用。制定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标和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的使用规定,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鼓励地本项目使用远程异地评标。
4.推行政采云网超价格巡检和商品上架审核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政采云网超价格巡检机制,探索商品上架审核外包服务机制。
5.推动小额项目电子化交易。推动小额项目交易系统的应用,做好小额项目交易的公开发包、邀请发包和双随机的项目测试工作,实现小额项目100%使用小额项目交易系统进行交易。
县医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根据省、市医保局工作要求,结合XX实际,以"五个医保"建设为抓手,以"全民安心医保建设"为载体,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围绕共同富裕的中心工作,着力推进"公平医保"建设,加快缩小"三大差距"。
1.夯实基本医疗保险基础。加强重点人群参保扩面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10月27日举办了医保领域共同富裕培训班,全县户籍人口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万人,参保率%,大病保险选缴人数万人,选缴率%。
2.优化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协同,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及时落实新的大病保险政策。
3.健全医保扶贫长效机制。提高兜底保障功能,日前我县困难人群医疗综合保障率达%,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97%以上。强化信息共享,2022年资助参保7658人,享受医疗救助万人次,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和资助参保率均达到100%。建立动态预警机制,今年高额预警245人,排查出因病致贫人员5人。
4.加快构建党建统领整体智治体系。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让其真正成为主动发现问题、全过程管控问题的关键抓手,发挥问题发现"前哨""探头"作用,努力把"问题清单"转变成"成效清单"。累计列入"七张问题清单"问题37个,上报蓄水池2个。以化解雷**信访件为契机,通过省医保局将"儿童孤独症"列入特殊病种范围,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推动构建完善特殊儿童全生命周期保障、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高额医疗费用协同化解等多项机制,全方位、多渠道解决特殊儿童家庭的困境。
(二)围绕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努力推动"法治医保"建设,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1.开展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自创音乐快板《看好老百姓的"保命钱"》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发布,获省医保系统平安建设微视频比赛优秀奖,获市基金监管宣传创新活动评比第一名。设置"医保宣传一条街",举办打击欺诈骗保警示教育会5场,开展"五进"现场宣传,发放资料万余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2.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工作。建立"住院巡查代表制",前置触角,把监管内容化整为零、以点覆面,对两定机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基金监管三项工作职能,实现医保监管常态化。开展住院巡查4次,与卫健局联合下发2期通报,追回医保基金万元;开展二轮DRGS病案评审,评审病案329份,举办评审沟通会7场,参加培训160余人次,处理定点医疗构13家,扣罚病例点数5287点,医保医师扣分19人,扣回违规金额元;聘任第二届社会监督员25名;两定机构实地检查率达100%。
3.文化赋能提升干部综合能力。7月份搭建"东溪讲台"学习平台,设立了"读书角",现读书角已有图书千余册,开展讲座7次,内容涉及民法典、礼仪、公文写作等内容,系统性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三)围绕安心医保城市创建目标,全力推动"安全医保"建设,构建安心就医环境。
1.打造全领域医保支付体系。做好住院付费系统升级,开展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按患者导向模型(PDPM)点数付费培训,6家医院开展PDPM评估备案,构建了闭环支付体系。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强工作交流和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我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完善《XX区工程建设项目评标专家抽取细则》《村级项目投标承诺制》《XX区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投标政策法规宣传贯彻,组织全区有关单位及乡镇业务人员参加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培训,提升招投标监管人员业务水平及法律意识,着力创优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更好推动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平台数字化建设。一是根据市监管办数字化改革要求,配合做好"市县一体"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的迭代升级。加强标前标中标后数据转化应用,激发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数据要素新动能,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高营商环境公共资源领域无感监测指标。二是配合做好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扩面的深化运用。紧密联系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扎实推进远程异地多点评标扩面提质,让远程异地评标覆盖领域和地域更宽、更广,助推我区营商环境再优化、工作效能再提升。三是配合市监管办要求,做好浙政钉对接,实现业务管理侧的掌上办、随时办。按照市监管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不断丰富交易系统功能模块;推进招标投标服务事项部门协同"线上"办理等方式进行融合提示,全面推行交易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
(三)不断强化日常监管。一是按照农村基层"三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加强对我区镇村工程项目建设乱象整治,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联动,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履行职责,全力做好线索移送、工作检查、随机抽查、联合督查、调研指导等工作。二是全面对照九方面的整治重点及要求,认真落实八方面工作举措,重点围绕镇村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立项、招标建设、竣工结算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梳理形成具体问题清单和共性问题清单,强化问题线索移交查处机制,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加强和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推动跨行业、跨区域执法协作,畅通横向协同渠道,增强纵向联动合力。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等全生命周期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进交易市场与履约现场"两场联动"等协同监管模式。三是要建立健全镇村工程项目日常检查机制,强化常态化管理,提升镇村工程的规范性、透明性、公正性和廉洁性。要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的优势,依托各类平台系统,进一步加强镇村工程决策、交易、建设、结算等全过程公开,进一步强化镇村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把专项整治质效转化为惠民富民实效。
区交通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交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讲真活、办实事、守规矩、树正气"交通精神为引领,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综合交通品质、增强管理服务能力,围绕"交通强国"、围绕"双百"创建目标,坚持疫情防控与交通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交通运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区交通运输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交通系统机关及下属三家事业单位均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在全市交通运输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单位,两项工作获评全市特色亮点工作;获得全区政法工作先进集体;区公路中心获得全省公路系统争先创优工作成绩突出单位;交通环境整治、综合执法、农路提档升级等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绩。
1、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全年累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亿元,各项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全力推进京沪、长深高速扩建工程;开展G233改扩建工程、G233绕城淮阴区段项目前期工作;完成G343改造提升;实施"三级先导"道路空间治理提升工程;实施二河西堤堤顶路一期工程;开展308县道翻新改造工程(武墩二河大桥--泗阳交界);全力推进302县道提升改造工程;实施28km农村公路、6座农桥改造及100km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40公里的"美丽农村路"创建;开展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完成4个节点的绿化景观打造工程。
2、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综合执法方面。通过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道路运输市场整治方面,共查处案件725起,其中有经营许可无道路运输证300起,黑车38起,非法网约车27起,未经许可从事危险货物运输156起,车辆改型55起,未按期年审43起,其他违章106起,行政诉讼案件1起,无行政复议案件。
疫情防控方面。设置G1516盐洛高速淮安西、凌桥收费站,G25长深高速丁集收费站3个公路卡口查验点,火车站、汽车站2个站口查验点,1个淮阴船闸水上查验点。今年疫情以来投入万余人防控人员,对入淮车辆、人员进行查验,共检查入淮车辆万余辆,检查万余人,劝返万余辆车,劝返万余人次,查验进、出站旅客万余人次,巡航2070余公里。
安全生产方面。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节日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持续攻坚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对205国道、429省道进行消隐整改工作,实现对交办问题整改销号;对辖区13座四五类桥梁通过限载、限速、限高、限宽、关闭、拆除等措施,全面落实管控措施,拆除码头桥,消除安全隐患;完成辖区等级航道43座桥梁进行自查、评估,安装标志牌、设置主动预警等装置工作。
污染防治方面,深入开展港口企业环保提升年活动,组织专项检查30余次,重点检查经营砂石、水泥港口企业,督促加强物料堆放场所的扬尘治理,严厉打击船舶污染物偷排超排、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装置未配备或未正常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党建引领交通工作创新式发展
今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组织围着党员建、学习随着司机走、服务跟着车轮转"的党建工作目标,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新就业人群的团结凝聚,不断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向好发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对党员较为集中的5家平台企业成立实体型党支部。把分散的个体党员司机以及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新就业群体纳入进来,通过党支部微信群组织党员线上报到,并建立"固定活动日"制度,充分发挥流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壮大运输行业党员队伍,坚持个别吸收原则,在"战疫"过程中甄别表现优异的司机及管理人员13人。我局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对接,将党员发展指标分配适当向运输行业倾斜。
3、开展"百人万里行"体验式调研活动,近距离体验快递员、网约车和货车司机的工作、生活,详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群体需求诉求和党建工作信息;用好"典型示范",激发奋进力量,树立宗华军事迹典型,让党员司机追有目标、赶有方向;聚焦保通保畅综合施策,对辖区内企业货运车辆、来淮送货符合条件的车辆,开具《运输车辆通行证》,降低货物运输流转时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开展"爱骑日"活动,构筑暖"新"矩阵。出台《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惠"新"十条》、建设"淮蜂小哥温馨驿站",推出淮蜂小哥"街头门诊"、爱"新"义诊服务。
(三)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终坚持廉政建设教育常态化,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会议学习、周四政治学习等学习平台,通过领导党员干部带头学、职工群众紧跟学,及时有效地传达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达到全员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凝心合力。
1、通过平台推送、节日警示教育等形式,坚持做到正面引导不放松、主题活动不断线,使党员干部切实树牢廉洁干事红线、高压线、警戒线、政治生命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知规守纪,增强党性修养,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要求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自觉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
2、进一步加大廉政文化的宣传深度和广度,结合实际,在交通大楼廊道、会议室走道设置廉洁文化宣传栏;利用显示屏,滚动宣传廉洁标语;在镇村公交站、火车站候车大厅设置廉洁文化宣传牌。
二、特色亮点工作
1、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8月1日全区10条公交线路如期开通,共投入公交车140台,单程线路总里程344公里。据统计,运营一个月时间以来我区城乡公交合计发出班次29074车次,安全行驶约99万公里,服务乘客约51万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2、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工程。洪泽湖古堤(二河西堤)道路工程北起五河口,南至洪泽区界,依托原有的洪泽湖二河大堤,打造淮阴区绿色生态旅游大通道,该项目是淮阴区"运南环线"特色滨水路的重要一条节点线路,也是全市百里画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动运南片区周边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构建串联城乡的绿色交通网络,使洪泽湖古堤成为一条生态廊道、交通要道、旅游热道、产业大道。
3、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改革新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养护单位,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整合养护资金、养护人员和养护机械,规范化开展路面损坏、路基修复、恶劣天气清理等养护工作,确保公路养护质量全面提升。引导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以计量支付、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养护工作,完善养护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100%,经常性养护率100%。
4、全面实施交通工程质量"链条式"管理。创新思维与国有大企业联姻,采取"前港后场"的建设模式,组建交通工程材料供应基地,利用港口集团优势与省交通工程公司、开通建设公司在渔沟港西侧建设润禾通建材产业园,建设沥青、水稳、混凝土三大拌合楼,辐射全区交通工程,对工程建设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取"链条式"管理。同时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加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规范施工流程,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全程受控,为创建优质交通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202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因此做好2023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3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快干线路桥建设。做好京沪、长深高速淮阴段后期服务保障工作,协调施工中矛盾;推进309县道改扩建工程(高家堰大桥至青年路段);紧抓"三区三线"调整契机,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如330省道、346省道前期工作,G233淮阴北段等。
2、实施农路提档升级。优先推进镇村公交配套公路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效率,农村公路好路率保持在75%以上。做好道路养护管理,确保干支线公路好路率达到80%以上(标准为70%),保证县乡道路的完好通畅;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整体的服务水平,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3、强化为民服务能力。继续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加快线路、班次优化,督促国省干线港湾式站点建设,切实做到便民、惠民;依据创建绿色出行城市相关文件规定,继续协调市公交公司,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更好的方便群众出行;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工作,深化交邮融合水平。
4、提升综合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凝聚执法合力,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周周学"活动,对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执法业务培训,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强化执法本领;优化执法流程,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机制,不断提升交通运输领域综合执法水平。加快推进执法网络平台改造,推动智慧执法持续深化。
5、深化行业管理秩序。继续加大非法营运整治力度,实行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确保运输市场稳定;加大货运车辆超限治理力度,深化货运企业源头治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全力开展盐河、张福河等通航水域安全监管;推广智慧驾培平台使用,运用互联网实现监管智能化,继续开展驾校资质核查以及"校外校"治理;继续深化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港口码头、维修企业污染防治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港口装卸场所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强化现场管理。
6、提升内河航运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内水运经济发展,巩固非法码头整治成果,助推淮阴港口集团发展壮大。在城东作业区、城西作业区、许渡作业区3大作业区建设基础上,在淮沭新河先后建设渔沟、三树、西宋集三个港口作业区,在张福河规划布局高家堰、南陈集两个港口作业区,形成集团优势,做大做强淮阴内河集装箱运输能力,提升淮阴港口集团物流枢纽功能。
8、抓好安全管理。督促行业管理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到位、交通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到位,确保交通行业平稳有序发展;继续深化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推进"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稳定。
9、维护信访稳定。妥善处理各类不稳定因素和信访投诉,提升"12328""12345"服务热线办理质量,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
10、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充分发挥行业党委牵头抓总作用,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直通机制,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及时主动为新就业群体党建试点工作"难点""堵点"出谋划策,形成工作合力强力推动。引导企业重视党建,引导新业态人员向党组织靠拢,逐步扩大非公企业党建覆盖面。
一年来,区交通局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坚决扛起"枢纽新城"建设重大使命、责任担当,在淮阴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当好先行。
区人力社保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局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对表"重要窗口"模范生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决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推进人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总结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区域就业形势稳中有进
一是全力打造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样板。截至目前,新增就业人数32998,登记失业人数9117,登记失业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32,失业人员再就业15308人。二是大力推动政策落实。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留甬员工专项补贴等各项补贴亿元;三是大力推动重点帮扶。通过"就业援助月","甬上乐业真情助你"就业援助周等形式,积极落实各类再就业援助措施;精准聚焦东西部劳务协作,累计推送就业岗位2757个,吸纳美姑县务工人员来仑就业491人,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241人。
(二)人才建设工作提质增量
2022年,全年新引进大学毕业生万余人;新招引博士后16名,成功创建博士后工作站26家;浙江宁波(XX)模具产业提升专家服务基地作为我省唯一单位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新增各类技能人才万余名,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名左右,全区累计完成各类培训万余人次。一是加码人才招引举措。创新高校毕业生引才思路,线上组织我区1000家次企业先后与30余所高校开展"云引才"等网络引才活动;打造校园政企宣讲团8个,服务毕业生5300余人次;对接市内各大高校,先后组织小型招聘会20场。二是打造人才培育品牌。积极开展省万青拔人才申报项目,甬江育才领军拔尖人才项目培养人员评审等活动;聚焦主导产业,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新建4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组织专技人才助力美姑县技术帮扶,选派11位专技人才赴美姑县;三是培育新时代工匠。聚焦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等重点工作,力争打造全市领先的技能人才生态区。XX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张中华入选首批"宁波大工匠",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丁国强入选"宁波杰出工匠",海伯集团张华军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宁波市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
(三)社会保障网络织密有序
一是落实助企纾困社保政策。继续延长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政策,落实阶段性缓缴单位部分社会保险费政策,涉及缓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万元、失业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二是持续做好社保"提质扩面"。全区户籍人口已参加各类养老保险350390人,参保率%,职工全区养老保险缴费单位共30755家,实际缴费参保485630人。三是推进社保工伤政策落地。截至目前,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2867件,处理完成2757件,完成率%,切实保障每一位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一是顺利开展信访维稳和法制工作。我局共受理信访件3800件,6月初化解所有国家、省级重复信访交办件。应答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30件,其中复议案件7起,诉讼案件23起,均未败诉。二是打造劳动监察"执法+服务"品牌。深入开展"XX无欠薪"行动,处理各类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1823起,案件结案率继续保持100%。三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截至目前,共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2231件,其中立案2189件,涉及劳动者2167人次;结案1973件,结案率%,调撤率%,一裁终局率为%。
(五)人社事业基础夯实有效
一是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完成人社数据应用管理系统数字化项目的招标采购,其中人社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上线,数据回流项目完成了硬件搭建和基础数据回流。全区共签发电子社保卡113815张,完成率%。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启用2022版《宁波市人社系统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业务经办规范》,在权利事项库更新新版办事指南。上半年全区人社系统通过各业务渠道累计完成办件量63255件,网办率约80%;三是推进法治人社建设。通过"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经办平台","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双随机执法等形式,推进行政执法行为全过程记载、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二、提前谋划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聚焦"稳就业",提振就业创业局面
一是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和落实。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政策释疑,疏通政策宣传"堵点",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二是明确就业形势变化。完善失业登记后续管理,做好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及零就业家庭的工作;三是推进就业扶贫劳务协作。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仑就业的稳定工作,组织区内企业赴对口地开展专场招聘会。
2.推进政府集中采购工作。中心坚持"规范、高效、公正、廉洁"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全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积极认真地完成各项采购任务。一是开启政府采购"不见面监管"新模式。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可远程实时观看项目开评标过程,监管全程数据化、留痕迹、可追溯,进一步提升项目采购的透明度,提升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和水平。二是加强网上超市的监管。严格做好网上超市供应商入驻、商品上架等审核,截至目前,已对16569余件次上架商品进行审核。积极做好网上超市价格巡检工作,与政采云公司签订网超商品巡检服务,每月定期对网上超市商品价格进行巡检,对违规供应商进行处理,截至目前,已巡检商品5642余件,发现疑似违规供应商21家次,核实后处理违规供应商15家次,累计扣除诚信分165分,黄色预警7家次,橙色预警3家次,红色预警5家次,暂停经营6家次。
(七)参与县重点工作
行政服务中心党组班子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参与县级重大项目建设。一是今年由中心主任陈林军带队,选派四名干部参与西街公园路城市更新工作,包干住宅与店面共35户,8月下旬顺利完成100%签约,至10月30日全部腾空,圆满完成本次征收工作。二是抽调年轻干部参加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工作,锤炼培养干部;选派4名疫情防控网格员参加网格排摸维护工作;做好大规模核酸采样点位日常维护。
二、存在问题
(一)"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方面
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政策衔接还不够畅通,"移动办事"便利度不高,群众和企业对于网上办、掌上办应用知晓率和熟练度较低,同时,由于资金受限,自助办事终端延伸覆盖面还不够广泛,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便民利企方面
一是政务服务能力水平还需提高,部分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准、流程操作不熟、服务态度不到位,影响体验感。同时,部分业务人员对数字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刻,与省市部门对接不够及时等,都影响了政务服务效率和政府形象。二是对代办公司管理不够健全,目前,中心对代办公司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奖惩制度仍停留在表面,缺少具体条例支撑,没有真正落实。三是中心介入企业代办过程较少,县行政服务中心对于新引进企业实行"政府买单+企业点单+中介跑单"模式,企业投资项目由政府+中介全程代办,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由专业中介全程"帮跑",项目推进全程"陪护"。但在,由于项目众多,流程较长,代办过程中,中心对代办过程掌握较少,缺少监管,代办中心介入代办过程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公共资源交易方面
系统应用上,新点公司技术支撑不到位,目前在县所在地无该公司专业技术员,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只能通过远程指导,无法及时解决问题。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建设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1.打造花园政务大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文件精神,全力将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展示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便民利企的服务窗口,2022年达到3个乡镇、1个中心创成花园政务大厅的目标。2023年将以更高标准开展花园大厅创建活动,将花园政务大厅创建活动中形成的先进经验转化成推动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将花园政务大厅创建活动中形成的先进经验转化成推动政务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以中心办公场所搬迁为契机,重新梳理志愿服务工作,组建新的志愿服务队伍,强化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工作与政务大厅导办工作融合在一起,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办事群众的体验感。
3.推进"放管服"工作把改革推向深入。按照上级"放管服"工作有关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健全完善以容缺预审为主要方式的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机制,在投资建设领域,探索开展联审联办、联合验收,打破部门"审批壁垒",并探索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新途径,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我县营商环境便利度。推动更多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助力群众企业线下办事免交实体证照。
4.抓指标让服务更有速度。继续晾晒"一网通办"实施进度,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确保2023年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达到90%以上并力争达到全市前列水平。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向村(社区)延伸扩面,延伸比例达到60%以上。政务综合自助机接入"一网通办"。推动更多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助力群众企业线下办事免交实体证照。
5.抓末梢让服务更有广度。深化政银合作,持续推动"一网通办"改革成效向山区辐射,提升我县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在乡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银行政务服务专窗+村政务服务代办点"的政务服务新体系上,进一步梳理完善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扩大政务服务在乡村的网点覆盖面。对一些偏远山村,开展定期(或预约)政务服务"上门办",解决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群体的政务服务,实现"办事不出村"。同时加强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继续提升代办服务质量
1.大力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在《浙江省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工作指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出台《遂昌县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实施办法》,实现简易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15天、一般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30天、特殊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60天的目标,积极推行一般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100%应用。
2.用活"遂事办·随时办"红色服务专员队伍。为更好服务投资企业,全面提高代办效率和质量,将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到实处,中心将选优配强"遂事办·随时办"红色服务专员队伍,组织专员队伍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代办服务的经验做法,安排代办员队伍参加涉及审批制度改革的各类专项培训,并制定《涉审单位责任领导和"遂事办·随时办"红色服务专员联系制度》,构建企业审批快速通道。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1.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实。一是调整领导小组、各专题组和保障组成员,加强协调小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力度,确保"放管服"改革有人管事、有人办事。二是研究制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扎实推动工作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强责任单位的统筹协调,制订"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等两项制度规范,促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2.规范权力运行,高效开展服务。一是放权合法有序,对县乡两级行政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其中县级行政权力2022项,联合县编办下发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指导目录130项和"属地管理"管理事项清单69项。二是服务精准高效,推动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发票申领等环节一网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印章刻制及印章送达时间控制在小时内,首次申领发票当日办结,企业开办全流程实现1日办结,线上实现日办结。三是企业降本减负,我县全面落实向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公章和税控设备(含首年服务费)政策,2022年至今,共计免费提供印章698套,免费赠送税控盘41个,为企业节约开办成本万元,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
(四)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优化营商环境
截至10月,中心各窗口总办件量约万件,办结万件;"一网通办"收件量约万件,办结量约万件。
1.持续推动"一网通办"工作。每月定期对政务服务实施进度进行晾晒,截至10月已晾晒17期,对指标相对落后的部门进行约谈,相关指标均已达到省定目标。
2.促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紧紧围绕"就近办""自助办""掌上办""上门办"四个"办"服务功能,在我县20个乡镇街道共计25个农商行点位提供44项政务服务。通过政银合作"金融+政务服务"的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便利更多的农村群众。截至2022年10月累计受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7774件,事项办结率为%。
3.打造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新模式。在《浙江省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工作指引》的基础上,按照"遂事办·随时办""无事不扰、有事必到"的服务理念,落实审批最简、流程最优、速度最快、服务最实、涉企检查最规范的要求,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提升审批效率,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实现简易投资项目15天、一般投资项目30天、特殊投资项目60天的全流程审批模式,积极推行一般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并强化对企业的引导,争取企业认同,力争实现一般工业类项目"拿地即开工"预审批方法运用的常态化。
4.持续开展中介代办。我县在"政府买单+企业点单+中介跑单"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遂事办·随时办"模式,积极组建"遂事办.随时办"红色服务专员队伍,制定《涉审单位责任领导和"遂事办·随时办"红色服务专员联系制度》,企业投资项目除了以往由政府+中介全程代办、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由专业中介全程"帮跑"、项目推进全程"陪护"等便利,还能走上企业审批快速通道。截至10月,有3家代办机构与17家企业签订代办协议,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涉及代办服务总金额万元。其中5个项目已拿到施工许可证,1个项目已办结,11个项目在前期审批阶段。
(五)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常态化开展标后监管。形成工作闭环机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整改。截至目前已进行6次联合检查工作,其中标后检查4次,招投标专项检查2次,共检查项目31个,交办问题5次,前4次检查交办的问题已完成整改,推动项目有序高效运行,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招投标环境。
2.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制定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实行月报送制度,广泛征集相关线索,健全日常检查机制联合各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对2021年以来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抽查,共检查12个项目,涉及建设、交通、水利等4个行业,并及时反馈问题要求整改。
3.加强教育宣传引导。7月针对小额村级体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办法开展招投标业务培训,着重宣讲专家库的规范使用。
4.落实"一标一评"和专家监管工作。根据浙江省综合性评标专家有关规定,将专家不良行为及时录入到省专家管理系统。
(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效能助推经济发展
截至10月,工程类交易项目220个,预算金额为亿元,成交金额为亿元,节约资金亿元;完成集中采购项目8个,预算金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节约资金万元;产权交易类项目19个,预算为万元,成交金额为万元,增值资金万元;其他交易类项目34个,预算资金为万元,成交金额为万元,节约资金万元。
1.推动招投标数字化应用。一是推行小额工程系统数字化改革,中心与县纪委联合建立小额公共资源线上交易平台和智能预警监督平台,对小额招投标进行全流程监管,自动监测分析围标串标、拆分等异常行为。二是进一步优化代理机构履约标准,将履约记分办法纳入《遂昌县工程警示管理办法》将管理提档,并启用代理机构考核系统,解决交易中心、业主、行业监督部门各自考核,结果应用便利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记分应用的动态应用。今年以来,共有入场交易代理机构36家,被记分46家次,共82分,加分11分,对一家代理机构进行了约谈。同时,全面实行代理机构入场业务能考核制度,完成业务能力考试74人次,通过率%。三是实现招标文件备案发布全流程电子化。从8月15日起,全类目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公示、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补充公告、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通知书等各类文件均通过丽水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进行备案流转签发。全面取消招标文件备案、信息发布审批等相关工作的纸质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全力推进远程不见面开标。从1月4日开展第一次电子不见面项目模拟演示以后,已累计完成各类项目模拟开标4次,完成正式项目65个,其中市政类项目26个,房建类项目25个,监理类项目5个,设备类项目2个,交通公路(养护)7个。
(二)聚焦"促发展",打响人才引育品牌
一是突出人才引育时效,打响人才引育品牌。持续推进"十城百校"全国引才、"春晖杯"海外人才招引等活动;以领军人才培养、博士后倍增、职称自主评价服务为抓手,多举措提升我区人才工作成效。;二是加大政策引领力度,实现技能人才提质增量。以浙派工匠培育工程为引领,突出XX特色,更新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新型学徒制培养。
(三)聚焦"惠民生",兜牢社会保障底线
力做好全国统筹后续工作,确保国家系统上线后经办平稳有序;大力开展社保政策宣传,促进社保扩面提质,推进社保卡功能拓展和电子社保卡申领;积极落实助企纾困社保费政策,全力做好各类养老待遇发放调整工作;全面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守好老百姓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四)聚焦"防风险",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聚焦固本强基,培优安薪品牌。深入实施固本强基锻铁军行动,不断提升区域劳动保障监察线索办理质效;以高标准继续优化省无欠薪区创建成效,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二是聚焦源头治理,加推多元化调解。提升基层自主解决争议能力,健全多层次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提高基层劳动纠纷化解率。三是继续开展"和谐同行"三年提升计划。开展"和谐同行"劳动关系能力提升培训和企业用工体检工作,推进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全力做好劳动关系维稳。
(五)聚焦"提效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提速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数字应用平台建设,做好系统无缝链接;推进落实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级并行,拓宽事业人员晋升渠道;继续开展"双一流"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完善事业干部机构比例。
区统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XX区统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关规定,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22〕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22〕30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杭州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杭政办函〔2022〕35号)文件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对政务公开所包含的依法行政、统计分析、人事信息、财政信息、报告规划、回应关切等方面内容进行更新维护,不断增强政务公开水平,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制度建设。区统计局严格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负责科室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制定政务公开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职责,实现信息逐级审核。指定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确保不同渠道对外公开信息统一报送、统一审核,有序展开。政务信息具有严肃性,区统计局严格按照信息公开要求,参照标准格式,制定年报、指南、统计数据分析、政务工作动态等栏目信息模板并严格参照执行。
(二)规范公开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法定公开目录,规范本部门产生的政务信息公开目录。梳理不同类型信息公开时点,制作月度政务公开工作清单,以清单为依据,科学协调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本年度(1-11月),区统计局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5条。及时更新杭州市XX区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按时发布杭州市XX区统计局2022年部门预算、2021年部门决算信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等依法行政信息。2022年8月2日将XX统计公众号认证主体更改为杭州市XX区社会经济调查队,1-11月底,XX统计微信平台(gh_8608ddfe3b0b)发布了189篇推文(原创文章64篇),累计达万浏览量。
(三)回应群众关切。一是加强政民互动。9月20日,XX区统计局围绕"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主题开展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系列活动。活动以线上线下宣传互动、区街两级联动的形式,让统计走近群众,让群众走进统计,加深群众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推广普及统计知识和统计法律法规,增进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二是扩大知晓范围。利用"统计法进学校"活动,联合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第七中学、杭州开元中学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活动。针对XX区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工作,开展面向居民住户的宣传工作,让记账户深刻领会到"为国记账,共富为民"光荣使命,普及住户调查相关统计知识。三是及时回复问询。及时回复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及依申请公开平台相关咨询,做到有问必答,留言必回。2022年未收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
(四)加强工作监督。XX区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认真对照《条例》要求,完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程,对政务公开事项定期核对,敦促各科室及时上报更新信息,避免迟发、漏发,切实落实政务信息公开相关任务。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2年,区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新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主动公开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2、解读形式还不够丰富,缺少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加强解读。
三、2023年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
按照XX区统计局政务公开当前整体工作推进情况,后续政务公开工作推进的安排如下:
(一)继续完善数据更新。在2023年根据新政务公开目录做好每个栏目更新工作,继续加强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发布与解读。
(二)深化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在依申请公开平台上及时收件处理,对不属于政务公开范畴的,从便民角度给予引导与回复。保持政务公开电话工作时间全时在线,耐心接听来电者问询,回复得当。
(三)加强政务公开载体建设。增强新媒体平台政务公开信息的发布,丰富公开形式,提供丰富可靠的统计产品,做好服务。
区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区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围绕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和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全方位提升统计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为全区经济稳进提质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以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区统计局全面对照"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要求,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拓展和深化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坚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摆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常态化正风肃纪检查,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廉政风险排摸、抓好节前提醒,严防"四风"反弹回潮隐患和隐形变异,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同时,高度重视巡察工作、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抓好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工作。
(二)以统计监测分析为抓手,助力全区发展大局。区统计局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对标对表目标任务,盯紧盯牢重点行业(产业)、重点投资项目、支撑GDP的关键指标和影响带动大的重点企业,第一时间监测态势、研判走势、反映成果、预警问题、提出建议,为全区进位争先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统计支撑保障。同时,坚持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理论与实际兼顾、当下与长远统筹,强统计分析,发挥日常分析对数据走向的预警功能,把促发展、稳大盘的基础动能和支撑要素分析清楚、把握透彻,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定目标、定措施、定政策提供科学精准的统计参谋服务。今年以来,积极报送《房地产经济对江北区经济增长的作用简析》《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二季度工资总额增速预计放缓亟待关注》《上半年江北区规模以上单位新增情况分析》等对多篇专报,均获区主要领导批示。
(三)以夯实统计基础为本源,提升统计服务效能。区统计局持续深化"统计服务提升年"行动,一方面加强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细化服务,结合统计数据主动"把脉问诊",精准"开方施药",帮助部门及时精准补短板,实干巧干谋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各街道(镇)、园区,以业务培训为主要抓手加强对基层统计的服务指导,以统计数字化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统计队伍作风能力。同时,持续强化对上沟通对接,全力争取统计工作指导支持,确保各项数据全面真实充分反映江北发展实际。
(四)以统计监督为利刃,推动统计法治建设。区统计局以国家统计督察为契机,对标上级文件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充分发挥统计督察对统计工作全面监督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效衔接、有机贯通,建立与纪检监察部门联督联查、线索移送、协作配合机制,形成统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合力。同时,为避免存量企业出现"报税不报数"的情况,与税务部门协商建立了数据联动机制,做好数据对接,查漏补缺。加强对数据瞒报、拒报企业的统计执法,加强对数据错报、漏报企业的服务指导工作,切实做到颗粒归仓。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对52家单位进行统计执法检查,覆盖规上工业、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规上服务业、劳动工资等专业,发现有2家单位有违反《统计法》行为,已责令其改正,其中1家单位予以警告并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1家单位已立案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局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统计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主动决策参谋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开展不够有力;二是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通过统计执法检查、数据核查、日常走访发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还需提高,与零差错还有一定的距离。二是统计法治建设有待加强。执法力度不够。从对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结果来看,大多数案件的处罚结果相对较轻,主要以警告和小额罚款为主,威慑力不够。统计法治宣传力度不够。宣传频率、宣传方式和宣传覆盖面都有待改善,依法统计的法治氛围还不够浓厚。三是统计基层基础根基不够扎实。目前统计基层统计力量和业务水平与当前高标准高质量统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街道(镇)统计专职统计人员存在专职不精、专业不专的情况,企业统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相对薄弱。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在服务发展上力求更精更专。立足江北发展实际,围绕目标任务,积极谋划经济增长点,加大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力度。围绕先行指标、重点指标及匹配指标,做好GDP核算指标分析及经济形势运行分析,把握济发展的潜力点、应统尽统的空白点、数据质量的风险点,及时客观反映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围绕全区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统计调研,努力增强统计工作的前瞻性、预警性、时效性。
(二)在法治建设上力求更严更细。严守底线思维,筑牢法纪意识,以国家统计督查问题整改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统计法定职责履行、统计违纪违法现象治理、统计数据质量提升,持续加强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主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纪违法行为,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夯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在基层基础建设上力求更牢更实。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统筹深化基层大部制改革和统计工作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不断夯实统计基层统计基础。同时,拓宽培训视野,结合日常调研、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等开展业务指导,最大限度实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全覆盖,最大程度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切实稳定基层队伍。
(四)在专业统计上力求更深更优。根据上级关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度安排,做好普查机构组建、人财物保障、制定我区普查实施细则;选择适宜区域开展区级第五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围绕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做好普查两员选调、业务培训,划区绘图与清查摸底等工作,为现场登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各项专项调查和社情民意调查,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更好地满足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需求。
四、特色亮点工作
(一)谋划开展"统计服务提升年"行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统计工作实际,细化统计服务提升措施,深入谋划开展"统计服务提升年"活动,坚持把统计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履职从政的首要任务,全面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
(二)推进全区统计数字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十项数字化重大改革(应用),由区政府发文并部署了江北区全面推进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全区建立了"3+1"四级网格五级运作的统计网格架构,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统计管理体制建设,更为全面推进全区统计数字化改革夯实了基础。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黄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重点深化"一项改革"、推进"两大创建"、强化"三项工作",全力推进全区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深化"一项改革",打造智慧服务终端,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2021年的基础上深化退役军人事务数字化改革,推广并迭代升级应用场景,多维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整体推进未来社区退役军人场景微应用"永宁兵站"和"兵永宁"的实际综合应用。1、"督考督评"项目全面落地,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数字化考评。每月向19个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下发思想政治教育、帮扶援助、权益维护、就业创业扶持、保障措施等五方面重点任务,向社区服务站下发思想教育、走访慰问、信息采集、优抚创业、组织保障等五方面重点任务,并根据服务站具体考核要求,下发指派任务,以此督促服务站落实,并计算积分,公布排名。2、建立退役军人道德诚信星级管理体系。以思想政治、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爱岗敬业、社会公益等五方面为评定标准,对我区退役军人开展星级评定,并根据不同星级落实不同奖励优待措施,引导退役军人形成担当有为、守信敬业的良好氛围。3、线上开展"增国防知识,促双拥共建"双拥知识问答活动。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进一步深入落实"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我局从2022年7月开始,在"永宁兵站"上开展答题活动,并每月公布积分排名情况,对排名前十名予以一定物质奖励,参与的退役军人的答题情况也与星级评定挂钩。
二是推广老兵码应用。完善并推广与省厅浙里老兵系统相贯通的老兵码,打造数字化智慧服务终端,推行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保障模式,便捷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待服务与援助帮扶。黄岩区在台州市最先开启老兵码申领,申领率全市排名第二。
(二)推进"两大创建",夯实服务保障基础,构建多维拥军模式
一是持续推进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1、开展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及"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重点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提升服务保障能力。2、探索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人民武装部、村民兵连融合共建。为加快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打通部队官兵从入伍到退役"一站式服务"和闭环管理新链路,我局创新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村民兵连融合共建试点,实现"1+1>2"的工作效能。
二是积极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以老兵码、优待证推广应用为手段,以拥军服务联盟为支撑,鼓励各行各业参与拥军志愿服务,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提供优惠,目前全区共建成200余家拥军志愿服务站。持续推进双拥常态化宣传载体建设,打造"新城吾悦广场"双拥示范街区。
(三)强化"三项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用心做好关爱帮扶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主要是扎实推进思想教育、强化权益维护保障两方面工作,切实提高退役军人责任感、荣誉感。1、做实思想政治。开展退役军人返乡"第一课",和黄岩第二高级中学共同组织开展"缅怀历史,礼敬老兵"抗美援朝老兵进校园活动、清明"缅怀先烈,云端共祭"活动;举行第二届"最美(优秀)退役军人"颁奖仪式,开展集中送喜报活动,树立典型示范引领,以此为抓手加强全区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2、夯实权益维护保障。强化退役军人矛盾攻坚化解,加强稳定形势研判,抓好舆情监控引导,压实属地责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强化就业创业提质。1、严格落实安置政策。按时完成2022年度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加强安置保障,提升安置质量。2、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依托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为退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坚持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变四次季节性招聘为线上365日全年度常态化招聘。3、举行2022年度退役军人返乡仪式暨适应性培训班。9月7日,在台州市安邦护卫基地开展集思想引导、培训学习、政策宣传、就业招聘于一体的返乡仪式,通过法律常识、保密教育、职业规划、创业形势分析等技能培训,着力帮助退役军人尽快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能力储备。
三是强化优抚褒扬关爱。主要是全方面提高优抚保障、帮扶关爱和褒扬纪念水平,切实提高退役军人幸福感、安全感。1、提高优抚保障水平。举行黄岩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首发暨双拥示范街区揭牌仪式,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及优待证发放,落实好优抚对象抚恤和补助待遇,形成全社会关心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2、提升帮扶关爱水平。持续开展好常态化服务活动,主动问需求、下沉送温暖,进一步提高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水平,确保我区共同富裕路上退役军人一个都不掉队、现役军人家庭一户都不能少。3、提高褒扬纪念水平。对九峰烈士陵园13处散葬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整修,完成6处零散的烈士墓迁移工作,新建25穴烈士墓。调查核实原黄岩县籍黄雷同志相关事迹,完成"追认黄雷同志为烈士"工作。
二是突出保障有效,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推进依法决策,加强县级重大决策、重大合同、重要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力度,抓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的合法合规审核把关,充分发挥好政府法律顾问的参谋作用。推进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机制,持续深化"提案式、带案式、伴随式"监督品牌建设,有效保障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平稳推进,不定期开展"综合查一次"、"双随机"抽查等联合执法活动,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指导执法监督工作室在开展"执法体验日"活动中多创特色,抓出成效。健全完善出庭应诉配套机制,突出统筹协调与高点站位相结合,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提高行政应诉质效,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强化多部门联动,推动"行政诉讼e监督"取得更加明显成效,积极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严控败诉率。
三是突出支撑有为,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推进法律援助有效有为,擦亮农民工集体讨薪"全程代理制"等便民举措,切实为民办实事,形成更多部级法援案例。加强律师行业管理,多途径开展律师万人比提升工作,积极参与县合规中心建设,提升"新联助企"法律税务团服务效能,全力护航民营企业稳进提质。充分发挥农村法律顾问公益作用,提高县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运行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推进"八五"普法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力争形成更多省市民主法治村,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氛围。推进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有序选配好人民陪审员,规范运行人民调解组织,巩固推广白鹤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建设经验,协调推进坦头镇和平桥镇2家市"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创建。推进公证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便民举措,拓展创新公证业务。
四是突出宽严有度,提高社区矫正管理水平。要提升社区矫正管理方式,综合发挥智慧矫正、心理矫正、教育矫正各方力量,从严落实监督管理措施,暖心助推平安回归社会。落实"月度互查、季度督查、年度评查"执法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主动接受检察监督,推动社区矫正队伍作风转变。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切实提高教育帮扶质量。要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加强与监狱对接,理顺与属地的关系和管理机制,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零事故。同时,紧扣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要求,严格对照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评定标准,查漏补缺,切实加强智慧矫正实战实用水平,力争高分通过验收,推进社区矫正中心转型升级。
县行政服务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1.党对政务服务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提升政务服务、提高审批效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心党组召开会议研究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服务便民化措施。
2.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切实履行好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积极创建清廉机关,认真开展"贯通穿透力提升年"专项行动,中心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提升"思想、谋划、协调、执行、督查"贯通穿透力,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边查边改,截至10月底,8个问题已整改到位,7个问题尚在整改中。
3.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将党建工作写入服务中心章程,强化党支部建设,定期组织党员同志到教育基地,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重大会议精神,提高学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懂弄通做实,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中心发展上。
(二)加强中心自身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1.推进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建设智慧化服务大厅。结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要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全新的政务服务大厅,为提升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打好硬件基础。二是打造一流开评标室。按照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统一部署要求,充分利用新场地优势,建设能满足开评标需求的标室,全力高标准的推进异地远程评标工作,确保新地场投入使用后异地评标室同步投入使用。
2.强化党建引领服务。积极推进党建联建工作。与湖北省枝江市确定合作关系,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北京遂昌商会设立服务示范点,通过"跨省通办",全面推进异地代办、多地联办。积极开展跨省"就近办"工作,在县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截至9月底我县通过党建联建的形式累计为在外丽水人和在丽外省人办件3244件。
3.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动员窗口工作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安排窗口工作人员参与大厅纪律维护、办事导引等志愿服务,便利群众办事,提升办事群众的办事体验,提高满意度,同时利用"志愿浙江"平台发布签到活动,敦促工作开展,促进志愿服务能力提升。
4.强化日常工作落实。一是助力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积极开展社区网格共建,每月至少两次联合共建单位中国人寿、中石化、烟草公司到飞鹤家园网格开展"十乱"整治;完成中心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布置,维护助残服务设施,翻新老旧广告牌,完善志愿服务站。二是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坚持每周至少五天进行点位督导,单位每周对各科室、窗口进行垃圾分类检查,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负责人限期整改,推广使用"丽水考垃",提高分类知晓率。三是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选派精干力量参与县级重大疫情防控任务和基层网格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及工作规范守好小门;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点工作,定期盘点物资并及时进行补充;工作人员根据防控办指导文件进行核酸检测;每天两次对中心公共场所进行消杀,对本中心防疫物资定期盘点补充,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
2、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两办联合印发《XX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次召开府检联席会议,签订《府检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加强与杭州等地著名律师事务所合作,为XX垃圾焚烧、光华工艺迁征、始丰溪综合治理及国有公司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法律服务,形成了县政府常年法律顾问+专项法律服务新模式。积极发挥县政府法制审核职能,列席每一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为县政府集体决策提供意见。严把科学决策关,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45件,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45份,以县政府和县府办发规范性文件等34件,同比增长209%。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全覆盖。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共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37件,拟修改13件。
3、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协同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完成10个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赋权工作,申领县属乡用执法人员双执法主体证件133本。以"模考+培训"相结合模式,推动全县暂未持证的执法工作人员"应考尽考",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挂牌建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室并实际运转,构建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深化"提案式、带案式、伴随式"监督品牌建设,组织开展三轮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发现问题60个,发放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10份。重新确认、公示法定行政执法主体47家,注销执法主体48个,证件关联99本。全面推进"减证便民",新增取消的证明事项23起。
4、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出台年度普法工作要点,明确47家县级单位的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不断深化"法律七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等各类主题宣传活动400余场次。培育"民主法治村(社区)"省级10家、市级86家,白鹤司法所的创建经验被司法部案例库录用。持续推进农村"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模范户"培育工程,评选出法治带头人519人,法律明白人2478人,开展"育新农、促共富"农民大培训行动147场次,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培育5名以上法律明白人目标。培育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省级1个、市级2个,上报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全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5、积极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加强法治人才和队伍建设,新发展律师15人,律师万人比为,居全市第三。在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我县第一家企业法律事务部,成功申领2名公司律师,实现我县公司律师零的突破。继续推行全域通办、容缺受理、析产公证等举措,大力推进公证机构改革,新增4名公证员助理,共办结公证案件1876件。完善落实法援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等制度,建立4支专业维权团队,在退伍军人事务局、县残联新设法律援助工作站,拓宽法律援助渠道,共受理法律援助案子643件,提供法律帮助457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843件,法律援助服务指数全市第一,3件法律援助案例入选司法部案例库。
(三)筑牢司法行政主体责任"底线"
1.全力做好二十大"除险保安"工作。制订出台了《XX县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各乡镇专职调解员数量和固定报酬,开展调解员春节慰问,组织调解员年度培训,为XX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夯实基础。开展除险保安邻里纠纷化解和护航二十大矛盾纠纷调解专项行动,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共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30次,预防纠纷172起,无"民转刑"案件。坚持"边排查边化解",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623起,其中疑难复杂案件153起,涉及金额达万元。
2.做好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努力协调批复成立XX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理顺管理机制,配强社区矫正力量。以100%信息化日常核查为主,结合"电话+谈话"、"微信+视频"、"本人+邻舍"等多种形式,加大动态监管力度,累计开展排查万余人次,重大节点信息化核查7780人次,个别教育谈话47余人次。对排摸出的4名八类重点对象均落实"六个一"管控措施,未出现脱漏管和重新犯罪情况。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案卷评查、巡回检察等,以查促改,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3.积极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六大区块拆迁中,加强征迁政策把关,及时编印《XX县集体土地征收规范化推进和行政争议防范指引》,积极参与外地律师干扰XX征迁等疑难问题讨论,尽可能减少征迁行政纠纷。积极协调各行政机关应诉,共代表县政府出庭26次,就出嫁女补偿安置等多次赴省高院对接,完成承诺书2份,避免多起败诉。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已审结124件,其中受理前调解38件,立案后调解16件,调撤率为%,发挥了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全力推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未发生被市政府、省政府纠错案件。
4.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班子建设,根据人事调整重定班子分工,发扬民主集中制,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9次,召开讨论"三重一大"决策的党组会19次,班子会议11次,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制订《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争创"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开展《清廉文化进司法》宣讲16期,经常性开展廉政约谈33人次。创新"一月一法共富有法"司法夜学,采用领导带学+干部共学模式,组织集中学习4期,干部集中学习13次。定期分析意识形态形势,随时提醒警示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加强媒体发布审核,全年舆情稳定。积极推进巡察整改,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按时完成整改,并建立了长效机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领会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论述,紧紧围绕省厅的"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努力争先创优,持续落实各项既定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统筹有力,提高依法治县推进水平。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依法治县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召开好年度依法治县会议,总结安排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确保全面依法治县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聚焦年度考核优秀这一目标,提前分解好考核任务,定期开展进展情况汇总,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精准把握省市依法治县动态,做好2022年度浙江省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法治建设成果培育。以法治XX建设八大抓手为切入点,聚力建设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县。继续推进法治建设纳入县委巡察工作,协调推进"裁执分离"案件执行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改革一个服务站:即打造"枫桥式、数字化、双融合"退役军人服务站
一是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向"枫桥式"转型。召开"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专题部署会,总结2022年建设成果,确定2023年拟创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名单,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对已创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回头看,对拟创建"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进行督查。
二是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数字化改革。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数字化改革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改革任务,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探索"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迭代升级、实现新发展的使命要求。构建全省统一的"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智治平台",对"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进行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推广"浙里老兵"为核心的"老兵码"等系列场景应用,深化"永宁兵站""兵永宁"在服务站考评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退役一件事"办理上的综合应用。
三是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与人武部、村民兵连双融合。深入开展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项目,结合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坚持改革理念,不断创新实践,把"最多跑一次""互联网+""党建+""社会工作+"等创新经验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有效结合起来,统筹资源融合利用,加快保障方式创新,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亲情化服务。
(二)全力夯实两大体系:即服务保障体系和拥军联盟体系
一是夯实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开展经常性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探索建立兜底保障的困难援助机制,加大困难帮扶援助力度,兜住民生底线,做到靶向发力,精准帮扶。推动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落地见效,进一步拓展行业领域,丰富优待优惠项目。弘扬英烈精神,提升九峰烈士陵园纪念设施管护水平,普遍开展纪念活动,守好"红色根脉"。
二是夯实拥军联盟体系。努力提升双拥实效,力争创建双拥模范城,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高质量完成各种拥军任务,亮出黄岩拥军惠军"金名片",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尊军崇军氛围。完善军地互相支持、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努力形成军地齐抓备战打仗的整体合力。
(三)精准拓宽两大领域:即思想引领领域和共同富裕领域
一是多方面共抓思想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指示精神,选拔培养"兵支书""兵委员",开展黄岩区第三届"最美(优秀)退役军人"评选活动,选树示范典型,切实让退役军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上来,发挥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中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退役军人工作新篇章。
二是就业创业促进共同富裕。健全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机制,突出安置政策刚性要求,强化接收单位主体责任,优化安置结构比例,体现人岗相适,达到共赢目标。继续做好军休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等对象的政策保障服务工作。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多元服务、辐射带动的退役军人创业服务平台,设立集中的退役军人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吸引军创企业入驻。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线上加强与各类人力资源网络平台对接,完善网上平台服务;线下加强与就业、人才相关部门协作,优化精准招聘服务。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组织引导,激发退役军人技能提升积极性。深入开展大中专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走访调研,完善学历提升、技能培训方案。
市发展改革委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作用,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各项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落实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做好经济形势月度分析研判和上半年形势的分析研判。以市发展改革委文件印发《阜阳市经济发展"比实绩"活动考核评比工作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向好。1-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全省第11位。民间投资增长1%,居全省第9位,占全部投资的%,居全省4位。工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增长%、技改投资增长%,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2位。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居全省第1位。新动能投资增长强劲。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高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高于全部投资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8%。中央预算内投资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争取保障性安居工程、高标准农田、社会事业等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4个、中央资金亿元;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00个,发行额度亿元。
(二)项目投资扎实推进。压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主体责任,认真全面摸排集中开工项目,积极参与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022年度共组织参加省重点项目开工动员活动4次、开工动员项目235个、总投资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实质性开工项目198个、开工率%,纳统项目143个、纳统率%。持续性强化项目推进情况跟踪监测,逐月印发《重点项目建设快报》,截至目前已印发重点项目快报10期、各类提示函百余份,为项目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充分调动市行业主管部门参与项目要素保障会商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分行业专题会商,截至11月20日市县两级已召开星期六要素保障会商会议589场次,会商研究项目1873个、事项2488个,成功协调解决了安徽盈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纺织印染产业园、皇氏绿能年产20GW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2GW组件项目、界首市巨东再生金属绿色智能制造基地、阜阳B型保税中心、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期(岳家湖校区)等项目在落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储备。高标准编制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坚持拉高标杆,精准谋划,分层级分类别召开项目谋划专题会,确保项目能落地、可实施。超前启动项目谋划"百日会战"活动,在深入梳理2022年储备项目的基础上,新谋划编制一批重大项目,对成熟度高的项目分批次纳入2022年重点项目后续增补计划及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努力实现项目滚动实施、有序接替。截至10月底,累计谋划2022年下半年计划开工项目179个,总投资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亿元;2023年项目1679个,总投资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亿元。
(三)产业发展加速聚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的实施意见》,聚焦我市特色产业,拟定市十大特色产业链路线图,及时调整产业链推进专班成员,配合成立市产业链招商小分队,建立产业链工作"周调度、月通报"制度,编发工作专报8期,组织召开全市十大特色产业工作推进会3次。抢抓"双碳"战略机遇,"追风逐日"按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快进键",阜兴新能源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20GW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实现试生产,皇氏农光年产绿能20GW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即将开工建设,中科海钠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落成。加强太和现代医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1-9月,实现产值亿元,增长%;完成税收亿元,增长4%;完成投资100亿元,增长11%。做好基地规划三年规划(2020-2022年)评估,科学编制新一轮三年(2023-2025年)规划,以基地为载体推动现代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孙正东、市长刘玉杰、常务副市长胡明文先后到太和县调研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并召开了座谈会,与企业座谈并现场解决突出问题。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月通报、半年观摩、年度考核工作机制,1月、7月两次开展全市产业项目半年观摩活动。截至10月底,在库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570个,年度计划投资亿元,投资完成率%。
(四)政策规划推进有序。统筹推进市级"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市"十四五"公共服务、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人口、交通运输等一批规划印发实施。学习借鉴长三角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坚持高标准规划领高质量发展,编制《阜阳市"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阜阳城市圈纳入《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抢抓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机遇,指导开展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界首市成功入选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建议名单。制定出台阜阳市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推动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制定我市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全面推动各项惠企政策细化落实,推动更多惠企事项免申即享,会同22家市直相关部门,分两批次共梳理惠企政策事项178个,指导市直相关单位逐条制定实施细则和惠企政策梳理清单,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五)合作开放成果显著。发挥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先后4次召开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强化区域联动,深化城市结对共建,与沪苏浙构建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阜阳市先后与上海市松江区、徐汇区,浙江省台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苏省苏州市签订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同步推进县(市、区)对接与沪苏浙中心城市加快建立全面对接合作格局。强化驻长三角招商中心"双招双引"功能,上半年,分别在南京举办长三角招商恳谈会、在苏州举行"双招双引"推介会,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长三角地区省外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93个,总投资1350亿元,到位资金亿元。苏阜合作蹄疾步稳,两市结对成果丰硕。在产业合作方面。两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后,已有16个苏州企业来阜投资或达成意向,项目总投资亿元,两地人社部门签订《人力资源结对帮扶协议书》,共同举办了苏州-阜阳人力资源供需对接会暨"暖民心、促就业"招聘会,提供优质岗位3500多个。积极开展援疆援藏。按照《安徽省6市与皮山县乡镇结对共建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和阜阳市人民政府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皮西那乡等三乡结对共建协议等文件要求,我市三个乡镇分别与皮山县对口帮扶村签订共建帮扶协议,拨付2022年度帮扶资金360万元。
(六)绿色发展持续升级。深入落实"双碳"决策部署,加速推进阜阳市碳达峰文件起草编制,制定全市碳达峰方案编制工作计划,启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起草《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双碳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起草并由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实施意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组织开展"两高"项目梳理排查,实施清单化管理。编制《阜阳市生态文明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协调共进的工作机制。牵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实施意见。制定《阜阳市2022年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和《阜阳市全民节能行动方案》。分等次确定县市区年度双控目标任务、分类确定企业用能管控措施,严格按照"三保三压"的原则进行调度。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全力打造风能、储能产业链。稳步推进煤炭有序替代转型。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万千瓦,其中:风电万千瓦、光伏发电万千瓦、生物质发电万千瓦。预计2022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280万千瓦。
(七)改革动力不断释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制定《全市开发区推行"管委会+公司"改革实施意见》,有效激发开发区改革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提升园区效益,初步统计,2022年1-9月份全市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587亿元,税收收入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9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438亿元。2022年1-10月挂牌"标准地"4235亩。出台《界首田营科技园和太和肖口工业园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区,打造跨行政区域融合发展的的高水平样板,2022年1-9月首太产业园实现经营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3%,税收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截至目前,共受理审批事项66件,办结率100%。扎实推进全市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印发《关于建立市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定期调度机制的通知》,全市69项深化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先后出台《阜阳市政务失信行为治理实施方案》《阜阳市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关于归集报送行政强制等5类行政管理信息的通知》《关于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和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等文件,修订《阜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2年版),运用"目录+清单+标准"的模式全面归集公共信用信息。阜阳市信用信息归集亿条,纳税、社保、水、电、气等重点领域信息超8000万条。加大"信易贷"工作推广力度,联合金融机构推动预授信模型建立,引入全流程放贷机制,截至目前,阜阳市"信易贷"平台目前注册企业共计万家,发布金融产品314款,累计授信亿元,发放信用贷款亿元。
(八)民计民生保障有力。制定印发《阜阳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阜阳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今年以来,争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累计支付暖民心行动资金亿元,资金支付率达92%,10项暖民心行动37项主要任务已完成,"20+10"项民生实事超序时推进。强化"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和供需变化,精准开展价格形式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已上报常规价格监测数据万余条,编制《价格快报》51期,上报价格分析信息88篇。"惠民菜篮子"全年共运营103天,平价销售数量约吨,让利金额约万元。今年7月、9月、10月份分别启动价格联动机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计发放补贴万元,惠及困难群众万人次。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印发《阜阳市应急物资运输中转站实施方案》,牵头完成滁新高速阜南服务区、济广高速伍明服务区、宁洛高速太和服务区3个货运物流中转站建设任务,制定市级物流业供应链重点企业跟踪保障及"一事一协调"工作机制,构建完善我市货运物流中转体系。依托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调度系统,强化搬迁群众动态监测,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全市28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五有"达标。争取中央、省以工代赈专项资金3374万元,发放劳务报酬超过万元。核定直补人口9185人,发放直补资金551万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情况
(一)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经各部门分析研判,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8%;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4%;金融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预计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下降3%左右。
(二)2023年预期目标建议。经与各方对接联系,从全省平均看,结合省经济信息中心反馈情况,初步预计2023年全省GDP增长6%-%左右。从部分地市情况看,芜湖市预计9%、滁州市预计%、六安预计8%、马鞍山预计7%-8%、宿州预计7%-、池州预计7%、宣城市预计7%、安庆市预计7%。同时结合省发改委了解信息,较与各地市沟通反馈的增速略高,目前有1个地市2023年GDP预期增速为9%,2个地市为%,4个地市为8%省发改委暂不反馈具体地市信息。综上所述,按照市委、市政府"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的工作要求,聚焦GDP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并稳中有进的目标,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初步建议2023年我市GDP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8%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3%左右;金融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预计增长10%。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狠抓经济运行。认真落实经济运行日调度机制,加强高频指标监测分析,对标"两个明显提升"的要求,倒排年度目标进度,全面落实"五管五必须""月调度、季讲评""末位席"等制度,紧紧抓住、大力推进支撑各主要指标的实物工作量。比照省做法,加快建立市对县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机制,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和基层困难问题。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红利加快释放。进一步加强重要指标、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调度,推深做实产业链工作,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链接,推动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合作。加强项目对接联络,主动协调市直有关单位解决跨地区、跨行业的重大问题。
(二)抓实项目建设。紧盯在建项目,加强在建未纳统项目协调服务和跟踪调度,进一步压实项目单位、参建企业主体责任,督促项目单位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建设效率,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紧盯项目落地开工节点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逐一查清项目推进各环节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用足用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加大问题研判、专题会商、跟踪督办力度,集中力量破解瓶颈阻点问题,精准高效落实要素保障。完善项目谋划推进机制。借鉴省级重点项目计划分批谋划、分批下达的工作机制,分两批次编制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计划,修订重点项目考核办法,结合当前工作实际,适当调整指标权重,进一步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三)扩大有效投资。切实落实管行业管投资机制,持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推进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强要素保障,加速推进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形成更多有效投资。根据省"三重一创"政策调整情况,按要求转变基地管理运营模式,以基地为载体推动现代医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落实《关于优化十大特色产业十五个产业链推进专班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发挥产业链招商小分队作用,强化"双招双引"。持续开展好产业项目年观摩活动,用好用活产业扶持政策,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突出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双招双引"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化一推",创新"双招双引""1+2"战法打法,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倾情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四)深化开放合作。聚焦省赋予我市的"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重点城市"及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研究谋划高标准建设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Ⅰ型大城市、与合肥都市圈"双圈联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深化与沪苏浙合作对接合作,加快县市区与沪苏浙地区合作对接,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阜阳在产业、园区、人才、资本、市场等领域发展。
深化苏阜结对合作帮扶,围绕优势互补,探索互惠合作新空间,充分利用双方资源禀赋,加强人力资源、农业、医疗、教育各领域合作,营造发展合作新势能。深入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安徽省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要求,贯彻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合作第4次市长会商会精神,协调推动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议定的年度重点合作事项和城市合作机制。
(二)稳中求进,搭好就业服务桥。全面开展XX县本地就业万人计划,以公共就业服务优化专项行动、职业技能培训万人计划专项行动、人才回流专项行动等为抓手,力争全年实现全县城乡新增本地群众就业3000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双向精准发力。做好企业和劳动用工需求精准对接,双向服务,着力化解企业"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常规招聘+专场招聘"协调推进的"2+2"就业招聘模式为抓手,开展常态化招工。扭住关键发力。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双提升"。落实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大胆多方发力。坚持"走出去"、"留下来"、"请进来",开展异地招工、本地留工、以工招工、校园招聘等多渠道、多方式招工。
(三)多维推进,织牢社会保障网。全民参保增"广度"。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兴业态从业人员为重点,依法推进扩面,促进参保缴费增量提质,实现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稳步增长,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基金严管增"力度"。加强基金收、支、存管理和内部控制,强化预算执行,扎实推进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挤占挪用、套取冒领社保基金等违法行为。加强权益记录、待遇支付等各项业务的监督管理,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全过程监控,确保基金安全。惠民服务增"温度"。积极落实稳岗补贴政策,通过发放失业保险基金扶持稳定岗位补贴和一次性稳就业奖补,稳定企业员工就业。
(四)引培并举,铺就人才发展路。招引"一众人才"。认真贯彻落实《XX县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引育五条措施》《XX县人才住房保障四项措施》《关于XX县加强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大调研宣传,优化服务实效,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建立"项目+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快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培养"一技之长"。做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工作。贯彻落实职称制度改革意见,构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职称评聘、岗位管理和考核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全面实行"企业、行业、产业需求+政府引导+机构、行业协会自主培训"模式,牵头开展玉石雕刻行业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带动企业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将XX打造成"雕刻匠才之都"。
(五)依法有据,构建和谐劳动圈。有序调解。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仲裁院标准化建设,健全调解仲裁办案制度,提升仲裁办案质量。推进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预防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有效化解矛盾,减少发生劳企纠纷的可能性。有力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以解决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违法解除合同等突出违法问题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加强违法失信惩戒。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确保广大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回家过年。有效维稳。对涉及劳资纠纷等群体信访问题,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加强舆情监控,完善应急机制,细化方案预案,推动问题解决。
县司法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以来,XX县司法局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省厅"法助共富、法护平安"和市局"两培两创"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下,以"共富有法、三线并进"为总载体,争先创优,狠抓落实。
一、今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打造司法行政工作"风景线"
1.积极争创具有XX特色的司法亮点。XX县获评2021年度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单位,代表台州市在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县司法局先后获评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先进集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单位、全县法治政府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甬台温高速XX服务区入选首批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名单。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李梅的婚礼》获得省平安浙江"三微"比赛一等奖、最佳编剧奖。城区、苍山2个执法中队获评台州市"优秀社区矫正中队"。
2.联合打造"行政诉讼e监督"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联合县人大、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构建以全链条监督为核心、行政争议全过程化解为重点、数助决策预警为延伸的全闭环数字化行诉督工作体系,开发形成了"合力化、阳光审、数助能和全链督"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化应用。在县人大出台总体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我局配套出台了《案件红橙黄三色预警制度》《行政争议协同化解及案件信息交互制度》等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动态调整败诉预警,刊发红色预警28期。向县政府专题汇报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败诉突出的拆迁征地组织各乡镇和征迁专班开展专题培训。定期更新红色预警案件,积极指导各行政机关协调应诉,到目前,全县行政诉讼收案数下降了%,败诉率控制在8%以内。目前,该应用已被省人大纳入全省法治政府监督数字化应用试点,获年度台州市数字化改革首批最佳应用,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O。
(二)夯实法治建设"基础线"
1、统筹推进法治XX建设。充分发挥好牵头协调职能,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制订通过了《2022年法治XX建设重点工作》、《法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施方案》和《共同富裕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成三轮22家单位的法治巡察,指导和督促法治XX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以考核促落实,分解2022年度法治台州(政府)建设考核责任,组织全县各单位开展年度考核情况自查预评2次,通报6期,交办单3份,目前进展良好。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功验收入库重点项目"和合"调解打造"三治"特色村居,工作经验被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简报推广。多次组织召开非诉执行"裁执分离"案件会商会,督促各单位积极推进"裁执分离"案件。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一是持续推进社保扩面。2022年全县城镇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368人、38117人、2206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533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8514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4368人;二是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养老保险权益,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支付共计3381人,发放养老金万元;为全县41583名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3384万元,为全县6691名60周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发放养老金万元。代财政发各参保单位离退休人员提租补贴、高龄费、教师一次性补贴等各项补贴万余人次,累计金额万元。为254名工伤保险参保人员支付工伤保险基金万元。三是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自2022年1月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元,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40元。四是开展社保扶贫"动态清零"行动。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周报告制度,加强政策宣传。全县城居保参保扶贫对象6945人,已为扶贫人员代缴3521人,代缴最低标准养老费万元;到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3561人,发放养老金万元。
(三)强化服务管理,提升人事人才活力
一是加大引才聚智力度。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卫技人员、"三支一扶"人员、高层次教育人才、编外教师共计360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新认定15家就业见习基地,开发见习岗位73个,发放见习补贴万元;落实就业兜底保障机制,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14人。二是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认定福州市"双一流"毕业生人才10名;申报福建省青年工科类人才3名,分别为华能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李若思,福建金闽再造烟叶发展有限公司李晶晶,福建XX湾鲁能海港有限公司陈璇,跟2021年相比增加200%;发放工科青年人才奖励万元,兑现18名人才物质奖补万元,128名人才申请物质奖补,待发放奖励万元,办理8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手续。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育。2022年至今办理职称等岗位聘任705人,其中教育系统474人,卫生系统89人,其他事业单位142人。推荐委托评审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81人,初级职称9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对61家事业单位岗位进行重新核定,对38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进行变更。规范继续教育培训办班程序,严格执行继续教育办班登记制度,核准卫健系统3家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办班(县中医院、县医院、县精神病防治院)。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加大监察力度。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女职工产假和哺乳时间等权益、"大数据+根治欠薪"、打击防范强迫残疾人劳动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到用人单位、农民工集中地积极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检查286人次,接待咨询、现场投诉449起,各类劳动关系纠纷舆情12起,共接到全国根治线索反映平台线索件218件、金保网欠薪预警平台线索件20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372起,涉及劳动者1273人、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万元。受理工伤申请329起,作出工伤认定决定273起273人,合计金额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推进劳动关系扎实有序开展。积极创建"无欠薪项目部",通过各种方式推进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建立进出场登记制度,通过建立职工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管理台账,逐步推行农民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为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指导企业健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成立劳动纠纷投诉(立案)联合受理中心,打造"一窗式"高效维权平台;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华能(海港)公司等21家单位获评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13家单位获评福建省劳动关系和谐单位。三是强化调解仲裁。建立县、乡、企业三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网络,改革创新调解仲裁办案模式,加快"互联网+"建设,安排专人进行每日一审,推进裁决书结果公示,提升仲裁案件管理及办理效能,做到快立、快审、快结。积极组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干部参加《练兵比武强技能、匠心献礼二十大》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经办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2022年共立案受理122件,涉及人数122人,结案115件,涉及金额万元,结案率94%,在线办案率100%。
(五)坚持规范发展,促进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新接收各类档案1098份,档案寄存量达11541册,其中毕业生8397份、事业代理2143份、个人代理128份、单纯寄档873份,办理档案调出266份,归档档案零星材料4611份,完成事业干部档案专项复审1544册,完成流动人员档案信息采集录入9398份。二是做好工资福利与退休工作。完成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变动审批778人次、2021年度事业单位年终奖励性绩效追加与过节费审核、2021年度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工作、2022年事业单位考核晋升薪档工作、工资基金核定、事业奖励性绩效核定、调整我县部分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托底水平、规范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等工作,办理退休手续26人,完成连续工龄认定18人。三是做好各类诉求件回复工作。坚持把信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有安排、有要求、有措施、有落实。办理12345诉求件837件,满意率达100%。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部门,我局将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群连心,打造人社服务牌。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往深处走、往心里走,切切实实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送服务。真心服务群众。扎实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以"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为载体,开展"党员先锋岗"、"服务之星"评比,引导人社干部树立"人人都是窗口、个个都是形象"和"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中心便民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放管服"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人社服务。热心服务企业,紧紧围绕省、市、县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减费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着力减轻企业用人、运营成本,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就业、社保等为重点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大数据共享,全面推动服务下沉,推进人社业务向基层延伸。
(五)加速绿色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六)做实民生工作。严格按照省、市下达的民生工作任务,认真落实市政府周调度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建立健全群众意见收集、办理、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自查、暗访抽查、年度督查工作机制,推动工作与群众诉求同步变化、同步衔接,确保按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深化道路客运价格改革,完善汽车客运站服务收费政策,动态调整阜阳市市级政府定价管理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抓好重要商品价格监测,迅速、准确反映价格变化和市场趋势,认真做好便民价格信息发布和服务相关工作。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实干、克难攻坚,以标准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认真履行管理、服务、保障职能,持续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为党政机关高效有序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局荣获全省机关事务系统先进表彰。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在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深谋实干
1.闭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我局结合XX实际提出"五个一"贯彻落实举措。一是向市委常委会做专题汇报。9月15日,市委常委会听取我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汇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二是行政嘉奖全市机关事务先进集体和个人。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按照"逐级推荐、严格标准、面向一线"的原则择优评选出15个先进集体和35名先进个人,并进行行政嘉奖;三是召开全市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全省机关事务工作会议召开后,根据市委刘小涛书记"筹备开好市里会议"和张振丰市长"认真落实好全省会议精神,争当全省机关事务工作先进者"的批示要求,我局积极做好全市会议的筹备工作。10月27日,全市推进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顺利召开;四是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20日,省"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关运行保障现代化先行的意见》。刘小涛书记在市委办拟办意见"拟请市机关事务局牵头学习贯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研究提出我市工作举措"上作出批示:"同意拟办意见"。11月19日,《关于新时代推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由市"两办"正式印发;五是建立全市机关事务联席会议制度。为及时研究解决机关事务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我局推动建立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的全市机关事务联席会议制度。
2.强化政治统领。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第一议题学习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把政治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截至11月,累计组织11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坚持普通党员全员学,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支部学习活动超60次、党员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特别是在市委党校举办为期2天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暨2022年度党员轮训班,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
3.深化清廉建设。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研究制定《2022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签订《2022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化、清单化。深入推进"清源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保持明查暗访、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坚持运用"三微学堂"等载体,通过日常监督提醒、个别谈心谈话等方式,全方位推进全局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坚决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行为。开展市县巡察发现问题"三全"专项行动,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的部署要求。
(二)着力在推进数字化改革上示范引领
1.基本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全力打造机关事务在线应用,成功纳入全市数字化改革一本账S1。按照"统一谋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推进"1266"计划,一期项目基本完成,建成投用智慧大院APP、机关事务工作台、办公用房管理平台等系统,其中智慧大院APP用户数4500余人,日均活跃数超过1100人,小程序总点击量36万次,机关事务工作台实现与20个系统的数据对接,开放176个标准化数据接口,为各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与基础应用支撑。
2.加速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推进公务用车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智慧幼教等系统建设,打造机关事务数据驾驶舱,实现"一屏统览",计划于12月初步验收。持续强化应用贯通,联动国管局"数正云"APP,接入全市机关事务通讯录,制定特色应用本地化部署方案;对接省局"浙里好管家"应用,贯通"三公"管理平台数据,接入机关事务在线应用数据驾驶舱。协同推进市县联动,贯通各县(市、区)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数据,实现"三公"管理全市"一张网"。联合鹿城区、龙湾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打造的智慧通行、智慧菜单等5项省级揭榜挂帅项目将于年底验收。
3.持续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自查与漏洞整改工作,完成5次电子政务外网违规外联、挖矿等违规操作及数据接口使用安全等隐患自查,每月对政务云资源进行漏洞扫描,整改网络安全漏洞20余批次。谋划开展部分系统三级等保工作,新增等保定级系统1个。所有投用系统均按要求接入省IRS系统,按规范维护更新并接受省、市网络安全相关部门监督指导。
(三)着力在开展标准化建设上不断探索
1.标准出台成果丰硕。始终坚持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机关事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的基础性工程,接续创建国家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和公务用车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三个"国字号"试点。在标准出台方面不断探索,今年出台实施8项地方标准,累计出台实施13项地方标准和357项内部标准,内容涵盖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后勤保障方面出台5项地方标准,基本实现全覆盖。
2.标准宣贯大力推进。与XX大学战略合作,成立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XX实训基地,构建覆盖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标准化工作人员在内的师资体系,建立政策法规、标准化理论、实操演练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初步开发各门类课程37项,实训师资近50名,累计举办培训9期,参训人员超过500人,其中《公共机构阳光采购规范》课程被国管局收录为全国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重点课程,并面向全国系统授课,得到国管局、省局领导的肯定。与XX大学合作成立XX市机关事务研究院,围绕机关事务标准化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机关事务改革创新理论等内容,深入开展10项课题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
3.突出强化实训效果。注重评估确保"管用",建立课程集体讨论和审定、培训效果评估和满意度测评等制度,组织各条线专家开展课程试听试讲,对课程大纲、PPT内容等进行审核把关。注重考核强化"应用",将标准建设和实训情况纳入全市机关事务系统考核,以考核为抓手推动标准的深入应用实施,营造学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注重推广体现"效用",积极总结标准化建设成效经验,《浙江XX以试点为机遇扎实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文章被国管局、浙江省局刊物网站录用宣传。
(四)着力在履行"三公"职能上持续深化
1.全面加强办公用房管理。开展全市办公用房规范使用检查和楼堂馆所问题专项整治,对交通局等单位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加强调配保障,在市行政中心落实市粮食局、市工商联等办公场地,调配市商务局、市卫健委等22家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共计约2万平方米。加强出租房产管理,截至目前共收缴租金1447万元。加强房产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排查,对办公用房和50余处出租房产开展安全检查,加强对危房的安全检查和动态监管,顺利完成仰义2幢D级危房拆除工作,向租户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并签署安全责任书。扎实推进九山湖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工作。做好市和平公司、市城发集团等资产处置。推进广场路公房房改,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2.全面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圆满完成车辆保障任务,做好重大会议活动的车辆保障,今年以来累计出车6767次,其中远程2049次,安全行驶里程达万公里。开展公车统计,2021年度市本级公务车辆编制940辆,实有数930辆,各县(市、区)编制数5364辆,实有数5115辆,实有车辆配置严格控制在编制数内。制订出台公务用车考核办法,强化日常检查,每月定期与抽检相结合对审批业务、标识喷涂、油卡等重点环节和车辆档案、统一停放、平台派遣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贯彻《XX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在符合公务用车标准和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全市机关单位和国有企事业示范带头应用新能源汽车,全年新购车辆10辆新能源车。
3.全面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与正泰集团合作,在市行政中心实施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预计年内完成施工,合同期内将节约电费约360万元,减少碳排放吨,同步推进洞头、瑞安等地合同能源托管项目建设,形成以市行政中心为龙头,市县联动、分批实施的全域化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新局面。XX理工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高校创成第一批省级绿色学校,8家党校全部创成绿色学校(全省首个绿色党校全覆盖的地市),完成4家公共机构绿色食堂创建,建成3家"零碳"公共机构,112家通过节约型机关创建,创建率达到93%(2022年要求完成80%),成功创成3家XX市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市行政中心能源精细化计量体系建设与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市中心医院智慧后勤综合管控系统成功入选2022年浙江省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揭榜挂帅"项目名单(全省仅8家)。成功举办首届XX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标准化培训班,承办"科创中国"双碳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广泛开展节能宣传,联合全市公共机构单位上千家单位共同参与,宣传活动达到历史最高规模,被中国环保新闻网、人民日报等40余家新闻媒体和公众号平台报道。定期开展全市垃圾分类等工作专项督查,共检查XX理工学院、市图书馆、市容环境管理中心等127家单位。
(五)着力在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上担当作为
1.圆满完成政务服务保障。高质量做好各级党代会、全会、"两会"等重大会议的后勤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世界青科会、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等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承接会议8520场次、保障万人次。实现车辆保障、会议服务、餐饮住宿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得到市领导、会议代表及会议活动主办方充分肯定。
2.持续优化后勤服务供给。落实落细暖心行动,圆满完成今年10件"关键小事",进一步优化停车、医疗、文体等服务内容。开展市行政中心环境大提升活动,在府东桥下增设非机动车车位240个,安装集中充电设备16台。优化一号通模块服务流程,实现一键即达办理,截至目前,线上会议预定310场、人脸照在线更换277次、车牌在线变更253次等。做好餐饮保障,推出节日特色活动,全年共保障就餐人员万人次,接待来访单位19批次。同时,开展各县(市、区)赴省行政中心开展"百县千碗"特色菜肴展示活动,展现我市餐饮特色文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并将于12月份举办各县(市、区)特色菜肴进市行政中心活动。
3.全力做好发展安全保障。从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制定出台《市行政中心疫情期间后勤服务人员管理规定》和《市行政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针对大院12个出入卡口,严格执行"戴口罩+测温+亮码",全年各出入口共进出人员约120万人次,车辆进出92万余辆,其中外来车辆达到五千多辆,共收入快递万余件,共保障核酸采集万余人次。推动防控关口前移,排查出入口防疫码异常情况共计505人次。加强大院日常督查指导,会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等单位联合成立督查组,检查大院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牵头方舱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协调鹿城区政府做好驻点酒店房间征用,方舱医院人员餐饮、信息化建设、水电保障等各项工作,有力保障方舱医院建设顺利推进。从紧抓好我局安全生产工作,紧盯关键领域、关键节点,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共排查隐患问题204项,完成整改203项,整改完成率%。
4.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机关一幼迁扩建和机关二幼分园项目建设,目前两个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立项审批和方案设计等工作,一幼正开展设计招标前期相关工作,二幼项目正开展初步设计等工作。2月份启动雪山饭店内部改造提升工程,抢工期、抓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内部提升工程和智能化监控设施已圆满竣工验收。全面加强日常运营管理,截至10月31日,饭店总营收为万元,完成预算%,共计接待活动181批次。
(六)着力在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上更进一步
1.抓好机关幼教能力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幼儿园数字化改革,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助力现代化校园新发展,机关二幼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推进市机关二幼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单元建设,打造儿童为本、空间友好、关注个体、智慧赋能的儿童发展型幼儿园,7月作为XX市儿童友好博览会对外展示点展示。持续抓好教科研工作,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案例、论文等硕果累累。做好机关托育中心运营。
2.贯彻落实稳经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33条、省38条、市40条稳经济政策措施要求,制定《XX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贯彻落实稳经济政策的若干措施》,在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机关食堂采购平台、减免国有房产租金、加强对口支援和脱贫地区的扶持力度等六方面出台落实相关举措。对承租国有房产租金累积减免211万元,涉及承租户47户,各县(市、区)减免租金近300万元。在市行政中心设立食材直供点,开业以来累计销售金额176余万元,同时引进对口支援地区四川阿坝特色农产品进行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采购金额50万元。联合农业银行在市行政中心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人均发放优惠券35元。支持雪山饭店、食堂、大院综合服务区结合实际出台优惠政策,通过秒杀优惠、发放优惠券、举办"美食节"、提供配送服务等方式,提振市场消费。
3.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召开"抗疫情创文明保平安"暨"文明大院"创建推进会,部署动员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建设,推进市行政中心"文明大院"创建,印发《深化"文明大院"创建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方案》,实施文明建设八大行动。组建多个志愿服务队,累计下沉一线党员干部600余人次,与包联社区"结对防疫、共创文明",3位同志荣获"市直机关疫情防控事迹突出党员干部"称号,2个党组织荣获"市直机关疫情防控事迹突出党组织"称号。完善更换大院各类文明提示标识100多处,对有不文明行为车辆进行曝光和暂停通行权限,集中清理僵尸车等,推动市行政中心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走在前、树标杆、做表率,树立良好形象,助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二、2023年工作思路
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爱激励和殷殷嘱托,聚焦"五个机关事务"打造,以数字化改革和标准化建设为牵引,全面实施"六大行动",不断推进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锚定初心使命,彰显"忠实践行"新担当
1.建设过硬政治机关。始终坚持把政治性作为机关事务工作的第一属性,以政治机关建设为统领,一体推进行政机关、服务机关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机关事务工作全方位各环节。
2.切实强化党建引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自觉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担当。推进基层党组织机制创新,切实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督促落实、监督保障作用。
3.争当清正廉洁表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带头展示勤俭节约的政府形象。守牢廉洁底线,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着力防范和化解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综合效能。
(二)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治理能力"新引擎
1.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作用。坚持将数字化改革当作机关事务迈向现代化的"船"和"桥"。完成智慧机关事务建设,迭代升级管理和服务保障"6+6"模块,打造综合集成、便捷高效、规范有序的机关事务运行体系,特别是注重干部职工感受得到的信息化项目,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应用和服务模式,让干部职工共享数字红利。建成全市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统一管理平台,实现"三公"资源调配、实时监管、动态管理"一键智达";持续升级智慧餐厅、智慧通行、智慧安防等应用,推动服务保障"一键通达"。贯通国家"数正云"和省"浙里好管家"应用,力争成为省市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擦亮XX机关事务数字化改革金名片。
(五)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以防范风险为主线,强化政策宣传和执法检查,用心用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规范劳动关系。全面实施劳动关系"和谐行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工会、企业三方集体协商作用,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推行以劳动合同签订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用工备案,持续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面。全年劳动备案企业1076家万人。二是根治欠薪工作。紧盯根治欠薪不放松,着力建立"二金三制"为核心制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加强对用人单位及在建项目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依法打击欠薪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共处理全国欠薪平台案件106起,处理市、县长热线投诉650起,解决拖欠民工工资投诉案件57起,涉及924人万元。三是劳动仲裁作用。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的办案思路,通过"互联网+调解仲裁"模式,推进信息化仲裁院建设和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拓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仲裁申请多样化渠道;以调解为主、仲裁为辅为主线,切实化解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全年共办理案件11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照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人社工作新要求,心怀"国之大者",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打造"中国银都、大将故里、XX样板、全省十强"贡献人社力量!
一是加强党领导,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党对人社工作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创建"五型双一流机关"为抓手,切实加强对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监督管理,认真查摆廉政"风险点",持续纠治"四风"顽瘴痼疾。以人社业务进驻政务中心为契机,以行风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人社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稳就业,持续筑牢民生之本。坚持"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主线,着眼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企业用工服务专项行动、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和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等行动;全力抓好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在现有90个充分就业村(社区)的基础上实现全县280个村(社区)全覆盖创建,同时在县政务中心4楼,建立XX县就业服务超市,通过"互联网+市场"的模式,促推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三是着力强保障,持续夯实民生之基。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原则,做好被征地农民、退捕渔民、城乡特困人员等群体参保工作,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确保符合领取待遇老人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健全内控制度,严厉打击骗取社保基金的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聚人才,持续释放发展动能。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继续做好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岗位聘用、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职称评审、人员流动调配、教育培训和工资福利等工作;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掌握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围绕促和谐,持续保障合法权益。充公发挥三方机制作用,规范企业依法用工,引导农民工理性维权;加大部门的协作,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突出政府投资项目和国企项目,深入开展日常巡查执法和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实现全年劳资纠纷案件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目标,争创全省农民工工资治欠工作真抓实干奖。
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稳就业""保民生",筑牢民生底线,补齐人才短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常规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出亮点。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重点、创新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
全力抓好2022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工作,2022年全县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完成1431人,完成市下达任务1400人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完成384人,完成市下达任务120人的320%;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完成307人,完成市下达任务210人的%。具体举措:一是创新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全省首创就业服务驿站村级服务点工作模式,在全县11个乡镇人流量较为集中的便利店、快递站、村委会、社区等建立80个就业服务驿站,每半月向驿站推送我县企业最新岗位信息,同时利用我县村村响广播系统定时播报岗位信息,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自2022年4月运行以来,已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322人,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其中,接受各类就业咨询3300多人次,收集求职信息数610人,企业需求数568人,向求职人员推送岗位2898个;兑现达标的就业服务驿站村级服务点、人力资源机构奖补20人10000元,有效激发就业工作内生驱动力。目前该做法已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福建日报》、《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5次。二是主动连结招工用工服务桥梁。建立线上、线下招聘双向驱动,"常规招聘+专场招聘"协同推进的"2+2"就业招聘模式,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网络直播"等招聘会37场,65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0875个,达成就业意向2669人。2022年为1161名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推送岗位信息各2次,努力做好"就业一户,脱贫一家"。三是积极搭建省际劳务对接平台。建立劳务协作基地,与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邵通市鲁甸县、曲靖市师宗县、黔东南州榕江县签订《XX-洱源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劳务输转站,向洱源来罗务工的人员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等方面服务,实现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无缝对接。同时,为助推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岗,及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专车定制服务,共组织包车16辆,接送甘肃、云南、贵州返岗员工209名,实现农民工"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四是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为培育高质量劳动力,牵头制定《XX县职业技能培训千人计划》,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互联网营销师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技术支持与工作指导。截至目前,已引进培训机构7个,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6期,培训城乡劳动者1702人。同时为鼓励劳动者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规定,为1038人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万元。
(二)抓实稳岗就业工作。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紧抓不放,落实就业惠企政策,常态化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技能",确保全县就业形势稳定。一是减负稳岗保存量。第一时间宣传落实稳岗保就业十条措施,深入实施减负稳岗、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就业政策"组合拳",对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助力企业纾难解困,将中小企业失业稳岗返还比例从60%提高到90%,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向67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万元;减免失业保险费万元、工伤保险费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40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万元。二是创新创业扩增量。开展创业培训686人,为新创办的300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万元,为孵化基地在孵企业发放场地租金补贴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3480万元;举办"中国创翼"创新创业XX县选拔赛,评选优秀企业12家,给予38万元奖励;从中推选5个项目参加市级选拔赛,两个项目分别获得主体赛服务业第一名、劳务品牌赛第一名,其中福城银嫂走天下--开启劳务品牌撬动就业新模式获得省劳务品牌专项赛组二等奖,全国劳务品牌专项赛创翼之星奖。三是平台建设促匹配。在福州、广州等地设立就业服务联络站,为在外就业人员提供劳务需求信息和用工要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和就业见习基地开发,利用"互联网+就业(就业扶贫)"系统平台和县就业服务市场等平台载体,通过网络直播、线上岗位匹配、"点对点"服务等服务模式,开展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岗位推介等服务。全年90个村(社区)纳入充分就业创建,认定见习基地7个,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会81场,为园区输送员工832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46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075,困难人员再就业67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47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实名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889人,帮助就业851,就业率%,就业服务率100%。调查失业率%。四是技能培训提素质。依托县职中、金煌、洁美培训学校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特色的技术工人(如贵金属加工、冶炼、电工电子等),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逐步从源头上化解结构性用工矛盾。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班及开班备案64期,培训及备案人数3285人。认定中级技能人才406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万元。五是多措并举促振兴。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向柏林镇荷塘、东冲村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名及驻村工作队员2名,解决结对帮扶村经费10万元,安排2万多元购买春节、中秋节慰问品对联系的109户帮扶对象进行慰问。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全力抓好脱贫人口就业监测和跟踪服务,实现脱贫劳动力(含监测户)就业人数9420人,比2021年总的就业人数、规模有所增加。将西河沿线14个村全部纳入充分就业村创建,整合资金分3年每村拨付村级服务平台建设资金10万元,今年已经每村付拨5万元。新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4个,吸纳624人就近就业,发放补贴资金70余万元;开发护林、护路、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等农村就业困难人员1492人。为5505名低保、104名特困人员和6310名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万元;委托电大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行动,培育"三农"专业人才144人,招募"三支一扶"4人,招聘基层农技特岗生8名。
(三)守好养老保障底线。坚持民生为本,持续扩大参保覆盖范围,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强化基金安全管理,推动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持续推进城乡居保全覆盖。抽调社保、财政、税务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政策宣讲小组,分组到各乡镇(街道)开展政策宣讲;与县融媒体中心签订协议,将参保条件、如何办理参保手续、缴费档次和待遇享受等内容制成抖音微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媒体等方式全方位宣传社保政策。2022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万人;企业职工参保万人,机关事业参保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万人。二是扎实推进待遇发放兜底线。全年累计发放企业职工保险养老金10602人亿元;发放城乡居民参保养老金96663人亿元,做实被征地农民参保缴费补贴6020人,补贴金额亿元;发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养老金5732人亿元,完成全县190家单位职业年金记实管理,完成119家单位2049万元原始点退费;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扩围政策,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失业补助金万元,代缴医疗保险费万元;发放工伤保险待遇万元。三是强力推进基金监管防风险。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进一步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基金安全。切实筑牢"制防"堤坝,印发《XX县社保基金年度集中稽核行动方案》《关于建立乡村城乡居保业务办理10条责任清单和10条负面清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织密基金监管制度笼子。不断夯实"人防"基础,单独设立社保基金监督股,组织经办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将城乡居保纳入县委2022年"双单制"考核内容。努力提升"技防"能力,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对照自查和市督查反馈问题以及部、省、市下发的疑点数据,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处理。有效发挥"群防"功能,鼓励监督举报,推动形成了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共核查疑点数据16458条,疑点数据全部完成整改清零。
(四)盘活人事人才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强化人事改革。打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晋升"天花板",制定《XX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核定晋升职数、民主推荐及考察研究等程序,完成412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制定《XX县机关事业单位科级以下人员流动调配操作办法》,规范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调配,促进全县536人次干部合理有序流动。建好全县257个事业单位基础的岗位管理、人员动态数据库,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事业单位岗位和人员动态管理。二是规范人事管理。做好考核奖惩工作,完成2021年年度机关事业单位9946人考评工作,其中推荐记三等功72人,嘉奖1546人。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完成全县各系列1255人职称申报、资料审核、信息录入和上报等工作,其中高级431人;做好岗位聘任工作,累计审核办理岗位异动3803人次,办理人事任免103人;做好工资福利工作。累计为11670人次做好岗位晋升、转正定级等审批,退休审核227人,办理遗嘱抚恤补助137人次;开展津补贴整治,按要求完成便江、湘阴渡两个街道办事处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乡镇工作补贴停发工作和组织清退工作。三是加大人才培引。全面落实郴州人才新政52条,创新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机制,增强事业单位引才用才自主权,通过高校引才和公开招聘等形式,先后三次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急需紧缺人才24人;公开招聘教师9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人。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引导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郴州开放大学等平台进行专业技术公需科目培训。全县参加培训学习7000人。
2.推动标准化建设走深走实。高质量完成第三批国家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和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试点,争创国家机关事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根据业务工作需要,修订完善现有标准,进一步谋划地方标准,并努力提升标准层级。持续完善师资和课程体系,充实标准化师资库,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常态化运作标准化实训基地,并通过线上培训等形式,逐步拓宽实训范围,高质量完成国家实训试点的培训要求,计划开展培训5期以上、覆盖1000人次以上。积极推动各县(市、区)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选取2-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推动标准化区域协同发展。
(三)聚焦"三公"职能,提升"集中统管"新成效
1.持续深化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出台实施《XX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细则》,构建权属清晰、配置合理、使用规范、监督有力的办公用房管理体系。规范使用管理,合理配置、节约集约使用办公用房资源,组织常态化巡检和监督,严格落实使用单位总面积和个人使用面积"双控"。完善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办法,合理安排维修项目,确保办公用房高效利用。建立房产数据库,统筹盘活利用办公用房和经营用房,拓宽空置房产对外出租渠道,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建成投用"智慧楼宇"管控平台,推行"一房一码",实现办公用房数字化动态管理。
2.纵深推进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建立全市公务用车数字化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全市公务用车大数据资源库,深化公务出行"一张网"成效,实现公务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编制和标准管理,严控车辆总量规模,严格车辆使用管理,着力构建便捷、高效、透明地保障和监管模式。完成全国公务用车标准化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力争成为"公务用车管理专项领域创新引领实践单位(案例)"。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
3.放大公共机构节能减碳示范引领效应。带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实施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下降1%、%、%。开展节约型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行动,党政机关(含参公事业单位)建成节约型机关达到80%,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率达到50%,争创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建成乡镇以上"零碳"公共机构、绿色食堂均5个以上。建成市行政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全面推进县(市、区)能源合同管理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以市行政中心为龙头,市县联动、分批实施的全域化公共机构节能降耗新局面。
(四)紧扣优质高效,呈现"服务保障"新风貌
1.持续强化政务服务保障。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节俭、务实、安全、高效抓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服务保障。着力加强政务服务保障规范化、流程化,推进会议服务、餐饮服务、公务出行等精细化建设,加快制定XX政务服务保障的质量标准和监督评价体系,打造展示XX形象的"服务保障之窗"。
2.持续强化后勤服务保障。优化后勤服务保障基础供给,做好卫生保洁、绿化维养、设施设备维护等工作,完善综合服务区、公共文化休闲区等行政中心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并开展明年10件"关键小事",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开展"文明大院·共建共享""名医名师名家进大院""墨香机关"等特色活动,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效。
3.持续强化餐饮服务保障。建成智慧菜单系统,丰富特色菜肴库,开展文明餐桌、"百县千碗"、特色美食进食堂等活动,实现就餐保障智慧化、优质化。完善机关食堂阳光采购平台,健全大宗物资联合采购机制,不断扩大采购单位和物资范围,提升采购主动权和议价能力。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预留不少于15%的采购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助力共同富裕。
4.持续强化机关幼教保障。建成投用智慧幼教平台建设,探索数字化幼教应用场景,推动园本课程开发、保教实施和家园共育全面提升。健全优质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力争培养"三坛"1名,进一步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市机关第一幼儿园总园和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分园建设,办好市机关托育中心,打造6个月-6岁学前教育完整闭环。
5.持续强化发展安全保障。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常态化做好"精准防人、严格防物"和重点区域管控,确保行政中心万无一失。全方位做好餐饮、校园、房产、公务出行等安全工作,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有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与公安、网信、卫健、信访、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对接,构建统一高效、科学规范、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五)坚持勤俭节约,打造"节用为民"新高地
1.全力控制机关运行成本。科学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优化经费预算支出结构,健全使用监管机制,做到从严从紧、合理保障。全面推行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探索制定机关购买后勤服务指导目录和定额标准,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总量规模,提高政府资金使用绩效。
2.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建立机关运行保障经费监督检查机制。精简会议活动,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严禁超范围、超标准支出。执行资产配置标准,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确保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使用不超标。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水电气等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严格落实做餐配餐用餐等各方面节约措施,持续深化"光盘行动",切实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六)围绕变革重塑,开辟"自身建设"新路径
1.以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注重生成性学习,培养干部职工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增强改革创新、依法履职、驾驭风险等本领,提升适应新时代机关事务发展的能力。加强机关事务系统教育培训,开展理论、业务、技能等专项培训不少于6场次。交流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年龄、专业结构,全力打造高素质队伍。
2.以榜样示范提振信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举办"最美后勤人"评选,选树不少于10名,彰显榜样力量,搭建一线服务人员才艺展示和激励表彰平台,评选"服务之星""岗位能手"等,增强干部职工对机关事务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认同感。
3.以理论研究做强支撑。积极推进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加强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的合作,做强机关事务研究院等智库平台,确保形成10项以上研究成果。深度挖掘XX机关事务文化,依托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等载体,办好《XX机关事务》杂志,打造XX机关事务展示窗口。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经信局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逆周期调节,全力以赴稳企业、送政策、提信心。
一、重点工作成绩
(一)稳进提质工作成效明显。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自3月起已经连续8个月居台州第一。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10月当月产值亿元。
(二)数字化改造亮点纷呈。化学原料药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纳入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创建;化学原料药工业互联网平台入围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项目(全国23个,浙江省3个);伟星股份成功入围2022年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项目,伟星新材纳入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新增5G基站740个,完成率%;完成总量居台州市第二。
(三)产业集群捷报频传。一是产业集群整合度提升。我市医药化工产业、汽车机械产业两大产业集群成功申报浙江省"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开展企业培育,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海宏液压、沙星科技、力高泵业)。伟星股份入选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联盛化学入选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四兄绳业、奇升橡胶入选省级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三是建设小微企业园。今年全市新建园区2个,分别为头门港万洋众创城和永丰西部"共富"小微园,杜桥眼镜创业园和沿江置信制造谷获评台州市三星级园区。
(四)项目谋划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一是抓工业投资。1-10月,我市完成制造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居台州市第6;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今年6月,承办台州市首场"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活动,共有45家医化企业参与,现场签约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0亿元。二是抓重大项目。119项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完成计划%,基本与时间进度同步;12项10亿元以上省重大制造业项目,截止目前已全部开工,投产或部分投产2项。三是抓"零增地"技改投资。建立《"零增地"技改项目清单》,1-10月,统计在库"零增地"技改项目100项,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居台州第一。
二、存在的短板及改进思路
(一)专精特性企业培育进度落后。下阶段将进一步摸清底数,做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企业名单的更新整理,加强向上对接,全力争取,同时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补贴力度,做好政策精准滴灌。
(二)数字经济体量较小。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体量小,数字产业化基础薄弱。1-10月份,受疫情影响,规上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下降%,增加值亿元,下降%。
(三)小升规政策体系不完善。目前对于企业小升规我市缺乏一套完整的补贴扶持政策体系,企业申报积极性普遍不高。
(四)亩均效益较低。我市工业用地亩均效益不高,在台州市排名第七,存在低效用地连片改造困难、政策激励力度不足等问题。
(五)投资、创新不足。
三、2023年工作思路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2023年,XX市经信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词,深入实施制造业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强化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力争实现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长10%。
(一)建设产业平台。一是开展三大城建设,结合台州市重点规划及我市产业特色,做好新材料城、医药健康城、未来汽车三大城的规划及初期建设工作。二是城区布局新型工业,以台州XX国际时尚休闲产业园、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江南国际医药产业园等园区为重点开展规划,做好园区落地的前期工作。其中江南国际医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在谈一家制剂药企业,规划新建一个医疗器械产业园,计划由市工投集团实施建设。国际时尚休闲产业园一期180亩土地准备招拍挂,由永强集团投资亿元新建年产580万套高端智能家居项目,2023年重点加快二期约300亩土地落实。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浙东数智云谷,一期规划用地100亩,计划总投资5亿元,发展计算机与电子信息设备、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产业。
(二)谋划产业集群。一是谋划休闲用品产业,借助产业平台做好时尚休闲用品产业的企业整合,将其打造成区域彰显度高、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二是谋划新材料产业,提前做好以荣盛集团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产业规划,做好产业串联,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培育企业梯队。一是百强引领,优化龙头企业扶持体系,根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和新一轮1125龙头企业培育政策,建立按需精准帮扶机制,依照"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定向培育。二是百优培育,完善XX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库、"未来工厂"培育库等百优企业潜力清单,继续筛选一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优入库培育,确保入库企业的有机更新。加强相关部门联动,帮助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加快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浙江制造精品、发明专利等荣誉的获取。三是百低改造。对亩均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升级,借助空间GIS技术形成工业全域治理一张图,研究制定《XX市低效工业用地全域整治若干政策》,排摸完善整治清单,动态更新、闭环管理,加快低效企业整治提升进度。四是百家数字化改造。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分层分类推进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百亿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五是百家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加大有效投入,提升智能化技术改造力度,提高投资强度及亩均产出效益;开发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抓好项目投资。一是抓落地。重点推进荣盛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加快解决项目用水、用地、用能、用煤等关键性问题,尽快完成一期土地招拍挂,力争在2023年6月启动建设。二是抓开工。重点做好伟星科技产业园、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二期、永强国际时尚产业园等重大制造业项目土地保障,以"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项目建设提速。三是抓投产。紧盯10个重点2023年拟投产项目,加快华海、瑞博、奥翔等企业新冠药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投产,形成新增长点。
(五)开展腾笼换鸟攻坚。制定腾笼换鸟攻坚五年行动计划,开展工业全域治理行动,确定大田街道大田刘区块500亩、江南街道贺家区块236亩等重点区块启动实施,开展连片改造攻坚,加快工业园区连片改造更新和低效企业连片腾退,制定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一企一策",选择几个镇街示范先行,灵活运用土地盘活、"零地技改"等政策手段攻克难题。
(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政策激励,综合集成各类政策,做好宣贯,重点加大加大企业在小升规、专精特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更适合XX企业的政策配套体系,并做好政策解读,坚持宣传到企。二是健全服务机制,依托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平台,清单式处置风险隐患。深化企业家座谈会、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工作机制,帮企业做好要素保障。三是做好队伍建设。对标台州市"最美店小二"要求,建立局内月度工作交流机制,评选星级干部,设立在科室之间流动的"红旗",鼓励局干部全力以赴"夺星争旗扛鼎"。
市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外贸促开放,稳商贸促消费,稳市场促主体,各项商务工作积极开展,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指标向稳向好?
社零总额保持一定增幅,市场商业和消费活动开展受限,部分行业运转艰难。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总体保持上扬态势。服务业增加值保持一定增长,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困难,旅游等主要产业重点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房地产业大幅下降。
社零: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限上社零87亿元。新增批零住餐单位55家,超出市下达目标任务20家。
外贸: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额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亿元的%,超出增长目标个百分点。
服务业: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60亿元,增长%。
电子商务:预计全年完成网络零售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亿元,增长15%。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对外贸易提质提效
一是外贸总额增长快,增速超过25%;二是重点企业支撑强,三一起重、邦普循环、星邦智能和杉杉新能源外贸额持续走高;三是外贸主体新增多,新增外贸备案企业46家;四是企业帮促服务优,三一重起、星邦智能、邦普循环等3家外贸企业上报长沙市纳入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培育箱名单,13家企业上报长沙市纳入"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需求对接名单,15家企业上报长沙市参加省厅"通道进市州、RCEP进园区"宣传推介及专题对接活动。
2、消费促进铺展铺开
一是制定宁乡四季主题消费活动总体方案。二是力保疫情期间市场供应,切实做到货源充足,物价平稳。三是组织企业参与长沙市"星城消费券"千万惠民大派送、"吾悦我爱你五月"、"宁邦购物节"、"天虹出Tao计划"、"和润春天爱满一夏,心礼有您"等促消活动,吸引人流量50万人次,拉动消费3亿元。
3、商贸流通趋善趋强
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力促"一中心三商圈多商区"消费格局形成,宁邦、翡翠湖、吾悦商贸综合体运营日益成熟,成为城市商业内核;金洲新城商圈和高铁新城商圈随着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推进,发展方向日渐清晰。仓储物流发展积极推进,绿叶水果智能物流园项目仓储中心主体建成,邮政农村电商及跨境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开工在即,食品企业冷链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有力推进,电商销售再上台阶,全年网络零售额达到36亿元,增长11%,一大批企业加强电商平台自建和提升。
4、服务业发展实抓实干
总部经济取得重大进展,鼓励园区生产型企业产销分离建立宁乡销售总部,服饰企业市场效果良好,乳业企业取得重大进展;楼宇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吾悦、翡翠湖、宁邦等商贸楼宇品牌聚集效应初显;"三间"经济有所发展,喻家坳桅子花品牌彰显,网间经济继续做大,生企业直播带货、电商销售再上台阶,全年网络零售额达到36亿元,增长11%,时代奥莱、正大广场、春城万象等夜消费特色街区蓄势待发。
5、项目推进有声有色
积极主推商贸项目建设。邮政物流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准建工作就绪,开工在即;绿叶水果智能物流园项目建成,年底开业;回龙铺新能源汽车城建设进展顺利,土地平整完成,已动工建设;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功能日趋完善,成为全省三大农产品供应市场之一,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市场保供主体作用。
积极协推服务业项目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项目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冠疫苗核心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4%,已完成车间建设,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双百"工程项目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今年完成投资4560万元,灰汤大夫第楚园AAAAA景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00万元,完成投资率60%;长沙市现代服务业"三百"工程项目,绿叶水果智能物流园、新冠疫苗核心装备集成及整体解决方案项目、东方陶瓷文旅基地建设项目、新能源汽车城项目等4个项目今年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十)持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一要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推进重点疫病净化,按时完成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严格畜禽屠宰、检疫监管,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以来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加强病虫监测网点建设,提高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有效防治水稻"三虫四病"、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病虫害,切实降低损失。二是强化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的主体责任,推进农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渔业安全监管,定期全覆盖检查饲料、农药、屠宰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督促做好沼气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严防农业领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强化灾害性天气跟踪研判、预警提醒,及时指导落实防御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备足备荒种子、消毒剂等救灾物资,最大程度减少农业因灾损失。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抓好粮食安全生产。继续严格按照只增不减的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层层压紧压实属地责任,落实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九条措施"等惠农扶粮政策,尽力提产量、深入挖潜力,确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监测帮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到政策不留空白,工作不出空档。
(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按照《XX县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农村品质提升、乡村建设"五个美丽"创建等工作,坚持补短板、抓整改、促提升,牵头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厕所革命等任务,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发村庄发展活力。
(四)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实施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持续聚焦食用菌、果蔬等"2+N"特色产业,做好菌种科技园运营管理,推广设施蔬菜、优新水果种植,培育壮大茶叶等特色农业,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通过采摘节丰收节等形式进一步做大做强XX水蜜桃、油柰、脐橙等特色水果品牌。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着力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形成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格局,探索XX乡村振兴模式。
(六)强化系统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机关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改进作风和规范权力运行为关键,更加注重日常思想教育、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和纪律执行,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形成高效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健全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和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为重点,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面贯彻落实涉农法律法规,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法治化水平。努力加强综治(平安单位)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积极做好农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管理、爱卫、保密、档案、政务公开、12316、信访等专项工作。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决防范基金风险和劳动关系风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一)组织开展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选拔大赛,XX落幕的银博会获郴州市服务业项目组一等奖;福城银嫂走天下获郴州市劳务品牌专项赛项目组一等奖,获省劳务品牌专项赛组二等奖,获全国劳务品牌专项赛"创翼之星"奖。
(二)就业服务帮扶工作经验被中省权威媒体争相推介:《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湖南经视播出;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工作》在中央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
(三)推荐"福城银嫂"纳入人社部家政劳务品牌建设。
(四)城乡居保"双单制"考核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五)全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被定为A类等级。
(六)便江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湖南省金牌调解组织。
(七)打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晋升"天花板",稳妥推进实施全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完成414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形成"干事有动力、晋升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的良好局面。
二、2022年主要工作
(一)压实管党治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组工作条例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党内法规规定,坚持党对人社工作的领导,为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树牢政治意识。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印发《党组2022年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方案》,严格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党员大会、"学习强国"和"红星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线上线下多途径组织全局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进行意识形态风险研判,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二是压实政治责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党总支、支部班子;加强退职干部管理,通过谈心谈话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安排参与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和联系乡镇开展业务督导等工作;注重引导激励,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严格按照干部任免的要求,向组织推荐提拔副科级实职干部1名、一级主任科员2名、三级主任科员3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晋升15人;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研究、任免公示和任前谈话等程序,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充实到中层岗位。三是严肃政治纪律。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以岗位为点、以内控为线、以监督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研究制定和完善《党组会会议制度》等15项局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针对社保基金、就业专项资金、工伤认定、劳动仲裁、人事考试、根治欠薪和调薪晋级等廉政重点部位和重点风险点,常态化开展党纪常规教育和以案说法警示教育,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进行整改,堵塞漏洞。聘请法律顾问,为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诉讼等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让人社权力依法在阳光下运行。四是强化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以基层党建和清廉人社创建为契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系统梳理编制"权力清单",加大"清减压"力度,大力推行"网上办"推进"帮代办""就近办"。全年累计网上办结群众各类办件7967件,发布政府服务事项共429项,先后2次简化申请及证明类材料160项,将人力资源许可等2个事项赋权XX经开区,业务网上可办率100%,26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所有事项办结时限均压缩70%以上,办理深度三级以上的达到97%,满意率100%。
(六)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创建国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建设。一是加强农资质量监管。今年以来,共立案并办结相关案件7件,其中1件移送公安机关。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持续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整治以及食用菌农残超标专项整治,坚决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继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XX银耳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荐工作;完成高速公路广告牌设立5片及现场验收;完成2022年"福建名牌农产品"推荐工作;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8家企业15个产品。4家企业提交材料申报绿色食品认证、7家企业提交材料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七)加快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一是配合省厅做好1个省级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推广站建设。新增铭洋食用菌合作社、王祖干菌种场和福建达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个银耳提质增效技术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银耳大袋栽培、新原料及移动臭氧机和银耳新品种菌种制作技术。开展采用莲子壳、棕榈颗粒等新原料替代棉籽壳生产银耳的栽培试验,同时优化配方。并通过现场的示范和教学,辐射到周边的铭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梦幻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益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15个合作社、18个大户、超过200个小户应用提质增效技术,平均污染率降低5%,成本降低%,单袋产量平均提高10%,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保证了银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建立银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解决银耳栽培过程出现螨虫、白筒等问题,为银耳稳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开展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新建1个甘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1个茶叶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三是继续开展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完成省级培训高素质农民1425人次,完成中央级高素质农民培训231人,推荐上报高素质农民大专学历培训29人,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出台《XX县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晋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居住环境整治、风貌管控、基础设施提档和典型样板创建等5个方面共涉及29项指标任务,其中绿盈乡村(初级版和中级版)、省级森林村庄、提升治理核查评估村等4项按阶段审核,其余25项指标任务均按序时进度完成。
(九)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巩固拓展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加快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扫尾工作,认真检查确权"一户一档"材料,进行补缺补漏,及时纠正确权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着手制定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的实施细则,加强农村承包地的日常管理,进一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XX县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市场管理规定(试行)》和《XX县农村生产要素融资服务管理规定(试行)》,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家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明确土地流转基本原则、流转对象、流转方式、合同管理,进一步细化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具体指标。已完成1个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核备案卷宗。二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做好"回头看"工作,对改革过程中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改革、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特别是成员确认进行认真自查,建立问题台账,确保整改落实。认真做好农村妇女"两头空"等成员身份排查,维护妇女权益。继续探索集体股份权能,研究制定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办法,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农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业务。推动"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共协调县金融机构开展"两权"抵押贷款,帮助农户争取生产性贷款资金300多万元,涉及4个乡镇(街道)21户村民。三是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民合作社四级联创和扎实开展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积极推进示范创建,新培育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加强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加快培育特色家庭农场,创建示范家庭农场,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经评定,XX县八闽红农业专业合作社等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评定为"2022年度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XX县华宏家庭家场等17等家庭农场评定为"2022年度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有效期三年。推荐4家市级示范社和3家市级示范场上报省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场;推荐8家县级示范社申报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荐9家县级示范场申报市级示范场。四是稳慎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完善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县乡协调机制,加强宅基地审批的指导和日常的监督管理。今年以来农村新建住宅用地申请审批13宗,审批面积亩。农村原址翻改建住宅用地申请审批4宗,审批面积亩。五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印发实施《深化"整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个别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等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工作方案》(古农函〔2022〕9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函》(古农函〔2022〕123号)等文件,细化工作举措,明确进度安排,全面启动了深化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到目前,未收到群众在闽政通APP上反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留言。2022年以来,查出财务管理问题26个,整改26个;查出问题合同1个,已整改1个,收回投资收入万元。印发实施《XX县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试点工作方案》,黄田镇被确认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黄田镇金翼村等15个村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在第二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中遴选10个村作为推广运用积分制的试点村,各村已上报实施方案。
6、中心工作落听落实
商贸系统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市场物资保供、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管理、项目帮促服务、营商环境优化、平安宁乡建设、党建党史等工作按照布署全面落实到位。
7、重要荣誉可圈可点
宁乡市获评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单位,受到长沙市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通报表扬。
宁乡高新区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园区,受到省政府发文通报表扬。
宁乡市获得2022年全省商务系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督查激励拟推荐资格,且已网上公示。
(三)商务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主要指标完成不能达到预期。受疫情防控、需求收缩、统计督查、消费活动谨慎开展等多重影响因素叠加,社零和服务业指标不能达到年初计划预期。
2、社零行业运转艰难。全年餐饮业、生活商超、重点市场人流量下降、营业收入下降;汽车、家电、建材等大宗商品销售不理想,汽车市场品牌缩减,从业人员剧减,少数4S店因退出宁乡市场。
3、外贸市场拓展艰难。全球局势动荡和疫情反复,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处于高位、国际物流运输不畅、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企业业务拓展难度大。
4、服务业产业发展艰难。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幅渐次下降,特别是旅游企业歇业期超长,人流量剧降,导致业绩严重下滑;房地产市场低迷,全市新建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和成交额度,同比下降30%左右。
5、消费活动开展艰难。全年消费活动计划大多取消,市场消费氛围趋冷,消费市场恢复信心不足。
二、商务经济运行面临形势分析
1、不利方面:一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形势不明朗,产业发展压力大;二是需求收缩趋势明显,消费市场上升阻力大;三是贸易活动受制严重,各类经贸和消费活动开展困难大;四是疫情防控影响继续,贸易及消费市场信心恢复不足;五是新型产业、新兴业态培育任重道远,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新的强大市场。
2、有利方面:一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方向明确,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运转更加通畅;二是企业政策环境趋强,各级各部门政策叠加推动,企业帮扶力度空前。
三、2023年商务工作思路
(一)基本思路
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三高四新"战略为引领,准确把握扩大内需、畅通内外"双循环"新形势,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住进好调优,着力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升级,着力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消费升级,全面建设开放高地先行区,全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二)主要指标预期
2023年,社零总额目标增速7%,新增限上企业100家;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8亿元(不含经开区),增长18%;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40亿元,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三)工作重点举措
1、消费提质升级
一是提档升级传统消费。稳固商超、百货等大型卖场及其他配套消费,鼓励发展社区电商、跨境电商等新零售,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规范发展网红经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三是打造高端消费平台。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培育1一2个特色商业街区。四是促推激活消费市场。统筹策划春、夏、秋、冬四季促销活动,组织园区工业特色产品展销会和幸福宁乡城市商贸节等特色主题节会活动。
2、电商物流促进?
一是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培育2家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10家以上省级电子商务重点培育项目。二是推动电子商务和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加快推进快递进村服务。
3、外经外贸提升?
一是大力培育外贸主体,全年新增破零企业8家以上,倍增企业10家以上,新增备案企业30家以上,过亿企业6家以上。二是强力引进外贸供应链企业和外贸实体项目,加强产贸一体企业的招商,新引进1-2家外贸实体企业,外贸进出口业绩的实体企业总量达到60家以上。三是重点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力争全年新增2家以上跨境电商业务企业。
4、市场体系建设?
围绕"一中心三商圈多商区"总体格局建设,推进吾悦广场、宁邦广场、翡翠湖广场等商贸综合体项目不断完善和丰富;推进回龙铺新能源汽车城、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续建;支持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绿叶水果等企业市场培育;推进二手车交易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完善。
5、服务业发展推动
一是落实我市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引导激励市场良性发展。二是着力服务项目,对在建商贸项目进行重点帮扶。三是积极服务企业,推进"规上"培育新增。四是积极探索和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
6、拟上项目
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绿叶水果跨区域建设项目、朴诚乳业深加工项目、沙龙畜牧冷链建设项目、皇氏集团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深加工项目、楚沩香分拣中心建设项目。
市审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XX市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建设新篇章的开启之年。今年来,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二十大精神、各级党代会精神及党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各级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等,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要求,紧扣"三个年"和"三比三争"活动,依法忠实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积极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扎实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审计大脑建设等重点工作,创新党建"矩阵式"管理工作法,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更高水平"五个XX"建设和谱写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新篇章提供了强有力的审计支撑。
2022年,报送的4只审计项目连续第5年在绍兴市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实现"满堂红",其中一等奖1只,三等奖3只。1只审计项目获评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全省县级审计项目位列第三),并获评XX市2022年第三批"奔跑奖"。2篇审计报告获评绍兴市优秀审计报告。
一、2022年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推进各项审计工作。
今年来,共实施国家审计项目23个,至11月底,已出具审计报告13份,7只审计项目处于报告阶段,3只审计项目正在现场实施中;已查出主要问题金额亿元,处理处罚金额3563万元;共移送有关部门处理事项5件,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和2名机关工作人员被处分;报送《审计要情专报》20篇,审计报告、专报获市领导批示22篇次。
1.认真履行市委审计办工作职责。完善市委审计办规范化运作能力,强化市委审计委员会批示指示的反馈督察、成员单位间的协作配合、重大事项的请示报告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审委办的沟通与交流,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工作机制,已先后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办报送各类重要事项4件,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4篇次。4月9日组织召开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年度项目计划、上一年度项目整改等,切实做好办文、会文等相关工作,确保审计委员会工作实体化、高效化、规范化。
2.积极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突出重大问题攻坚导向和成果导向,积极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机制建设。同步将去年审计发现的247个问题作为"蓄水池"问题来源,对今年列入"蓄水池"的审计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实行动态更新,已先后多批次向省级、绍兴市级报送主动发现问题,目前省级问题3个、绍兴市级问题6个、XX市级问题7个,已全部完成销号,积极撰写正面典型案例8篇次。邀请市局为全局开展重大审计问题相关培训,累计组织开展8场专题培训,建立了"每周向上对接"和"每周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工作进展"的沟通机制,围绕局内部工作机制、局内部整改工作考核、全市重大审计问题整改督办管理办法等三个层面,形成重大审计问题清单制度框架,建立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专班,每季度向全局下发工作任务分配表,并按季度对七张问题清单工作各业务科室得分情况进行通报,逐步形成全局一盘棋,合力推动XX市级七张问题清单工作高质量运行。
3.扎实开展财政大格局审计。坚持审计法定,贯彻落实新修订审计法,高质量推进财政大格局审计;增加财政审计份量,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力度。一是完成2021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促进部门全面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严格支出管理,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推动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准、公开、透明,预算执行更加规范、有效,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将政府过"紧日子"有关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二是实施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同步实施违规兴建楼堂馆所、招商引资和单一来源采购等5个专题审计,聚焦财政运行中的重大风险隐患,持续关注和揭示地方政府债务、社会保险基金支付、重大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全力保障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三是根据省审计厅安排,分两阶段对2022年"5+4"稳进提质政策开展专项核查,省审计厅共计下发10批次核查任务清单,涉及扩大有效投资、减负强企、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9方面内容,通过统筹谋划,压实责任,精心实施,保质保量完成核查任务,更好发挥审计推动稳经济大盘作用,努力助推我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先行和县域现代化先行。
4.稳步做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是组织召开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25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2022年领导干部经责审工作计划。二是聚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今年共安排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个,涉及主要领导干部16名,已基本完成11个。同时做好年度内领导干部离任监交工作。三是根据XX实情,积极为上级部门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防范清单提供意见建议;积极配合美丽XX办完善对我局履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职能的考核办法,并报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相关审计资料。
5.持续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坚持依法审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强化审计监督的影响力,推动投资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今年来已完成各类投资审计项目387只,累计完成送审金额亿元,总计核减工程造价、拆迁补偿款及节约工程预算资金金额亿元,核减率达%。完成备案项目抽审32只,积极开展中介机构年度考核,进一步规范中介审计机构执业质量和执业行为。二是切实履行投资审计监督职能。组织召开全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审计调查动员会,对招投标管理、标后监管和应急库的管理等6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领域项目全过程管理。三是高质高效完成XX市君集污水深度处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专项审计等6项交办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跟踪审计等4项交办工作,保障政府性投资项目高质量建设。
6.有序推进审计数字化改革。一是按照省审计厅、绍兴市审计局有关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大数据审计、审计大脑建设等重点工作。今年成功入选国家审计大数据中心浙江分中心试点单位(全省仅有16个试点单位),完成审计分析网与审计分析室建设,并争取到省"审计大脑"2项试点任务,积极配合完成分析模块建设。二是开展保密与网络数据安全自查,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提升保密与网络数据安全综合防护能力。三是组织开展"金审工程"三期实操培训、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实务培训、参加省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不断加大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积极撰写计算机审计案例2篇,助力"科技强审"。1名干部通过计算机中级考试,1篇金审三期应用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个大数据分析方法入选省大数据分析方法。
7.巩固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新修订《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推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协同贯通,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促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中的作用。一是以考核为抓手,突出主线促内审。持续将内审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强化内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二是以培训指导为辅助,突出服务促内审。前往鹿山街道、市委巡察办等单位组织开展内审业务培训,并结合审计项目实施,分管领导带队先后赴10余个单位开展内审指导,推动内审工作全面提升。三是以创新为动力,突出协同促内审。强化项目协同,采取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审计协作联动,成果共享;紧扣社会民情热点,创新试点开展物业和业委会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出台市级层面制度1项。四是以典型为引领,突出创优促内审。对2021年度内审先进工作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各内审单位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做好典型培育,指导乡镇(街道)、部门、平台公司35个单位完成内审项目53只,有力推动全市内审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中1只内审项目获省表彰内审项目,2只内审项目获绍兴市优秀内审项目,18篇内审论文及案例在省、绍兴市优秀内审论文及案例评选中获奖,上报的农村集体经济债务专项审计做法和审计模式,被入选《全省内部审计项目建议库》。
8.创新编制《审计共性问题》。以"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工作目标,今年我局梳理了近年来财政审计、投资审计、经济责任、行政事业、金融国资等5个主要审计领域发现的98类共性问题,逐一分析问题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建议,列出111个主要涉及法律条款,汇编成印《XX市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2022版),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分发至全市各单位,进一步提升各单位在经济和廉政等方面的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推动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9.配合做好其他工作。今年来省审计厅、绍兴市审计局来XX开展的调研、专项调查等工作较多,我局积极做好对接联系、配合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中3月,新开行XX项目审计组在嵊开展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XX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项目审计;4月,对接做好绍兴市"5+4"稳进提质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5月,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子荣一行来局调研指导审计工作;6月,绍兴市审计局局长周巍一行来XX调研指导消薄专项审计调查工作;7月,省厅审计组来嵊开展"4+1"省重大项目专项审计、绍兴市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在XX召开;8月,配合做好楼堂馆所专项核查工作;9月,省厅审计组来嵊调查文化综合大厦项目;10月-11月,配合做好做好XX市"1+9"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等。
(二)聚焦党建引领,高站位落实各项任务。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谋、干",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审计工作实效,切实推动XX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精会神"学",做到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利用"周一"夜学、学习强国等平台,通过组织观看党的二十大实况直播现场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党员干部交流研讨学等形式,在全局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确保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同时,与市电信局、市瑞丰村镇银行联合赴结对"薄弱村"--甘霖镇梅家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延伸至最基层。二是围绕中心"谋",做到科学谋划、履职尽责。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政治属性,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审计工作全面结合,科学系统谋划明年审计工作重点,提前做好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筹备、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等工作。三是脚踏实地"干",做到躬身入局、担当作为。立足审计监督主责主业,坚持实干苦干,奋力担当作为,对标年初既定的审计项目作战图,扎实做好年度审计项目收尾工作,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持续推进党建领跑共富项目建设。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啄木鸟"党建服务品牌,围绕"七张问题"清单审计整改、民生实事项目审计、白莲堂未来社区改造、村集体经济"消薄"专项审计、内部审计全面提升、挂联结对村共建等六大行动,创建工作路径图,将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政策、项目、资金的"最后一公里",扎实有效推进共富项目建设。
3.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一是领导干部带队赴国际大酒店集中隔离点、三界高速卡口、XX西(甘霖)高速卡口等地,开展人员接收、协调联络、环境消杀、执勤值守、后勤保障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审计力量。二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街道社区开展先锋亮旗报到,开展力所能及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三是选派10名年轻干部参加市级应急突击队,参与执勤值守、应急突击、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等工作;8名干部编组定岗加入结对社区共建,助力社区治理,守护"家园平安"。四是组织审计干部参与街长制、楼长制、文明劝导等"红立方"志愿服务150余人次,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志愿献血3人等。
(三)聚焦自身建设,高水平建设审计干部队伍。
1.党建工作有创新。创新党建"矩阵式"管理工作法,构建以"六大行动"为横轴、以"六方力量"为纵轴的党建矩阵,充分调动党组、业务科室、党支部、数字化审计、法律顾问、外部联动等矩阵合力,在工作谋划、业务攻坚、党员作用发挥、数字化改革成果应用、风险防范、协同联动等方面提供保障,力促重点任务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今年2月,局"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获评XX市"双建"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2.队伍建设有举措。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以"实绩论英雄"为导向,更新完善《2022年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营造争先创优氛围。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充分利用审计署和省厅各类培训、集中夜学、业务科室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等载体,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共举办集中培训20余次,连续第16年开展年终结报交流活动。选派2名审计干部参加为期1年的巡察工作。三是夯实支部基础。按期完成党支部换届、团支部换届,配强组织力量;完成党建实体阵地、党建图书角、走廊文化、XX审计发展历程展图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三八节"活动、退休干部欢送会、"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提升干部队伍凝聚力。四是扩大审计宣传。今年来已先后向各类媒体报送信息130余篇,相关信息被中国审计报录用3篇、省委办1篇、省审计厅录用12篇、绍兴市委办1篇、绍兴市局录用11篇、XX市级录用8篇。五是完成《XX审计在路上》《一衰烟雨任平生--我与审计三十年》两本内部资料的编纂。其中《XX审计在路上》为审计人了解XX审计发展历程提供重要的史料;《一衰烟雨任平生--我与审计三十年》收集了韩世忠同志从事审计工作30余年间的20篇调研文章和论文、5篇计算机案例、5次讲课交流和86篇录用信息,为年轻一代审计人提供了重要学习资料和经验借鉴。
2.确保"菜篮子"稳产保供。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市县抓落实要求,压紧压实责任,一是稳固生猪生产。不折不扣落实好能繁母猪和规模养猪场保有量任务。12月底,全县能繁母猪存栏万头,比增%;生猪存栏万头。1-12月共出栏生猪万头,比增%。生猪生产趋于稳定。二是优化蔬菜供给结构。强化任务分解落实,稳定高山蔬菜生产,确保蔬菜常年不断档,全年均衡供应。全县落实蔬菜种植万亩,产量万吨,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二)持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一是推动水果产业发展。科学编制《福建省XX县水果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待县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持续打响"十方田""XX油柰""XX水蜜桃""XX脐橙"等区域公共品牌,完成"XX水果"宣传片摄制,成功举办了首届"油柰采摘节""芙蓉李采摘节"。2022年10月19日-20日,全省山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暨XX县利洋柿子丰收节顺利举办,逐步推进"原产地保护+品牌创建"双轮驱动,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二是狠抓茶叶提质增效。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发展大文章,鼓励企业建设高效安全生态茶园,完成低产低质茶园改造650亩,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800亩,推广机采茶园面积1500亩。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宁德市第十届茶王赛,选送17个茶样,获得乌龙茶类获得金奖3个、银奖2个;"XX红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是着力调整水产养殖结构。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不断巩固水口库区网箱养殖综合整治成果,指导网箱养殖品种的替换,推广引进新品种加州鲈进行网箱养殖,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三)持续推进扶贫开发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发挥好各职能部门作用,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加强返贫动态监测。一方面,我们以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7152元/年的倍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标准线,将低于这一标准线的农村群众作为易致贫返贫风险排查和监测帮扶对象确定的主要范畴。另一方面,以收入在县低保线附近的低收入群众为主要甄别范畴,将稳定增收特别困难,病、残、劳动力不足等致贫返贫风险程度较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群众,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对象。至目前,共受理农户申报(或发现疑似对象)22户,涉及12个乡(镇)20个村。各地共组织干部22人次开展核查,认定监测对象0户0人。二是产业扶持稳步推进。2022年以来,累计下达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956万元,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等项目。实施"雨露计划"脱贫户子女职业教育补助129人。三是金融信贷助力增收。推动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提档升级,确保小额信贷应知尽知、应贷尽贷。2022年以来,共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万元,拨付贴息资金万元。四是加强造福工程和搬迁扶贫后续帮扶。安排2022年中央衔接资金万元给水口镇天柱山安置点小额信贷12栋房屋立面改造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安排2022年省级衔接资金39万元给凤埔乡西溪村安置点,项目内容是24栋房屋立面改造和平顶改斜坡。
2.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及时组织乡镇(街道)谋划试点村、实绩突出村项目,并录入在线监管平台,完善项目基本情况、年度投资计划、资金拨付等项目信息。每季度至少一次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现场检查项目、资金档案,督促试点村和实绩突出村加快项目建设力度。2022年我县"百镇千村"试点示范项目共59个,年度总投资万元。平湖镇达才村入选2022年度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022年10月14日,我县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为我省入选的三个县之一。
(四)持续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应用,建设2个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4个县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推荐XX县凤都镇际面村申报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完成吉巷韦端和城西宝溪两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并验收,吉巷乡渭洋村、水口镇溪岚村、城西街道长岭村等3个村确定为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卓洋乡秀峰村、杉洋镇东吉村、东双村、吉巷乡薛后村、大桥镇钱厝村等5个村确定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顺利完成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全县共支持24个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成设施95个,累计发放项目补助资金1500万元,新增储藏能力7万立方米,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量800多个。2022年2月28日至3月1日,全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顺利在我县召开。
(五)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实施化肥减量工程,一手抓减肥增效,一手抓土壤质量提升,扩大化肥投入定额制实施范围,综合采取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化肥、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全县完成种植绿肥万亩,推广有机肥万亩次。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全县完成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统防统治面积万亩次。组织开展水果飞防社会化服务工作,完成服务面积7429亩,折合(系数)亩,实际(累计)服务面积16909亩,服务果农90户、274户次。二是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继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工程,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力度,强化畜禽粪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XX县昇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XX县龙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建"美丽牧场"。加大田园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废旧农膜回收激励机制,深化肥料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试点,农膜回收率达到%。三是开展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围绕食用菌、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有序推进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完成7家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其中食用菌4家、茶叶2家、蔬菜1家。四是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共推广绿色高效农机装备共计143台(套)。
20.落实"放管服"改革。按照要求及时更新了"事项管理系统"。认领的49件依申请类事项中有28件实现"一次不跑"、21件实现"只跑一次",推进"一网通办",依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落实"吉事即办",完成5轮营商环境走访,共走访商户1152人次,并积极指导商户入驻"惠企通"和吉惠通平台入驻197户。
21.强化督政督学。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对全县责任督学进行了调整,新增责任督学16位,划分督导责任区8个;对全县119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已注册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全覆盖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对标对表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之"教育发展"考评、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查缺补漏,更新数据,建好台账,及时上传监测平台材料。
二、存在问题
1."党建+"品牌创建有待加强,在活动过程中,创牌的政治站位不够高,中心工作融入不够紧密,部分学校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形式单一。
2.教师队伍结构仍待优化。新教师的不断补充,让年龄结构方面的问题已逐渐得到缓解,但专业学科教师的配备依然无法满足要求,往往招不到人或招来了留不住。专业学科教师依然紧缺,尤其是音体美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3.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急需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特色亮点不足。虽然不少学校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优雅,美化、绿化、净化都不错,但大部分学校就学校底蕴与内涵都没有根据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形成自我特色与亮点。需全面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校园,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底蕴与内涵,全面提升我县教育品牌软实力。
4."双减"工作压力依然较大,"分数论"思想根深蒂固,教师、家长观念还需进一步改观等等。我们将靶向出击,解决前进道路上一个个困难和问题。
5.全民健身配套设施亟待健全。整个XX都没有一个全民健身中心、没有一个标准的游泳馆、没有一个像样的青少年宫,无法满足群众锻炼、体育训练和青少年兴趣活动、娱乐等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谋求新办法、出台新举措、实现新突破。
三、下步打算
2023年,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创新思路,找准突破口,盯紧着力点,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在持续抓好日常各项工作的同时,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抓牢"党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政治任务;融入思政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全员覆盖,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党建"三化"工作,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对标争先"营造比学赶超的争先创优氛围。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厉查处"三违"等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以高压严管促风清气正。
二是继续优化教育网点布局,全力推进"两项"评估工作。按照《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高标准、高规格新建城北中学、巴邱城中幼儿园、新县城城北幼儿园、新县城城西幼儿园;全面推进17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功能房改建,巴邱小学、水边中学、XX二中的校园提升改造工程,金坪、沙坊、砚溪3所中心幼儿园教学楼的新建,以及10所县直及乡镇中心幼儿园、13所村级幼儿园的改造。
三是强化教育队伍建设,全新充实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大教师补充力度,采用备案制、自主招聘、购买服务等更灵活的方式招录紧缺学科和专业教师;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主动对接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注重培训效果和实践应用,强化训后跟踪问效。进一步发挥现有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盟区建设,推进城乡学校联合办学,推动学校交流互动、共同发展。
四、意见建议
构建部门联动共同体,全力以赴推进"两项"评估工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各有关单位相关部门应高效协同、密切沟通、通力合作,构建部门联动共同体,携手共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各尽所能,同心协力地为共同目标奋斗,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级评估验收。
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县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突出"快、优、实",引导全县农业农村系统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做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序时推进。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去年同期值亿元),同比增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去年同期值22522元),同比增8%。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持续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1.夯实粮食安全。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坚持把春耕备耕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及时下达任务。于3月3日下发《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的通知》(古政办〔2022〕10号)文件,及时将2022年粮播万亩、总产量万吨的目标任务下达各乡镇,并细化到村、到户。至目前,我县已完成粮播面积万亩,完成率%。(因自然资源部门公布的"三调"耕地数据为万亩,经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省将我县完成的粮播面积下调%,核定为万亩,产量完成万吨。今年全市粮播面积已全部完成,经协调我县的粮播任务也是完成的。)二是出台扶粮政策。于3月21日下发《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措施的通知》(古政办规〔2022〕3号)文件,制定出台5个方面12条措施,将涉粮惠农政策延续到2025年,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各乡镇(街道)普遍采取会议传达、发放传单、入户宣传等灵活多样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保护调动种粮积极性。三是挖掘增粮潜力。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万亩,于12月底完成建设任务主体工程;2023年度拟建设的1万亩任务,第一批提前批复(城西街道、杉洋镇、卓洋乡)万亩市局已批复,第二批万亩待文件下达予以落实。持续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建设优质稻新品种示范片8个、2401亩,共示范11个品种,展示新品种79个次;甘薯新品种示范片2个、300亩,共示范3个品种,展示21个新品种。通过示范展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四是大力开荒治荒。在引导村民开荒治荒的同时,印发实施《XX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治荒稳粮"专项行动方案》,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行政村至少平均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50亩,并探索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村村抱团""大户代管"等多样化运营模式,通过集中流转、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分类推进撂荒地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种粮规模效益。全县开荒治荒万亩,退果退菌退塘还田万亩,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在XX有亩田"活动认领万亩。五是及时落实惠粮政策。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万元,2022年种粮一次性补贴835万元(分别为350万元、277万元、208万元),均按上级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全县落实水稻种植保险共计万亩,承保金额万元,共对1778户亩受灾水稻进行理赔,共理赔万元。
3.作风建设有力度。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对全局机关事业干部的廉政档案进行更新、汇总、上报。召开廉政专题会议,局长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长之间签订责任书。二是开展廉政教育。以廉政教育为载体,邀请"XX李强清廉宣讲团"团长作廉政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开展日常谈话等,强化审计干部在思想深处筑牢廉洁理念,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紧扣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重申纪律要求,划出"红线",切实做到警钟长鸣。三是抓牢审计现场监督。严格执行"审前承诺、进点公示、审中检查、审后回访"的廉政监督管理方式,大力实施"审计组+党小组"工作法,做到审计、党建两不误、两促进,消除监督"盲区"。同时,领导干部带队赴审计现场,开展工作指导,铺设党风廉政建设"高压线",推进清廉审计。四是积极配合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的各项监督,认真做好各类工作台账,对监督对象进行核查登记,规范出入境信息填报统计等,做好"两个责任"动态督考平台报送工作。截止11月底,已报送信息39条。五是持续发挥审计"利剑"作用。坚持将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来抓,认真履行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职责,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巡察、检察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增强监督贯通协调,推动清廉XX建设。今年来,主要对去年审计移送的8件事项进行持续跟进,2家中介机构受到处理、1家国有企业经理及副经理受到处分。同时,今年共移送事项5件,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被政务记过,1名机关工作人员被通报、1名机关工作人员被责令检查。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审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两个先行""五个XX"等主题主线,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依法忠实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持续发挥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努力推动XX审计工作走在前、作表率,为全力谱写"两个先行"XX篇章、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山水城市保驾护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统筹审计资源,科学谋划审计项目。结合上级审计机关安排部署和我市实际,及时组织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把准审计监督与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将审计工作融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谋划好2023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努力做到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公共资金使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二)突出审计重点,护航经济稳进提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为统领,以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平台,加大对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部门的审计监督,聚焦重大政策落实、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资源环境、民生项目资金、公共投资、国有企业、社会中介监管等方面开展,着力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公共权力规范运行,为我市经济稳进提质保驾护航。
(三)抓实审计质量,稳步提升工作质效。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和项目创优意识,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深入学习贯彻执行新修订审计法,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进一步强化落实审计质量全员全流程管控,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深化审计项目成果开发和成果运用,注重整合审计资源和协调人员力量,充分运用审计数字化改革成果,实现审计监督效益最大化。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心持续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备案和各类交办任务,进一步加大中介质量抽审和考核力度,加强对参与审计的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出现监督盲区,切实保障政府性投资项目的高质量建设。
(四)注重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研究型审计、审计大脑建设等重点工作,谋划研究相关举措,力争各项工作有所突破。在"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上,积极向上对接联系,高质高效推进审计整改,在撰写案例、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几个维度上发力,加大横向纵向协调力度,争取更多得分点,推动清单指数争先进位。在研究型审计上,积极探索新时代审计工作思路方法,在"谋研究""能研究""会研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审计实践与理论研究相互促进。在审计大脑建设上,深入推进金审工程三期建设及应用,利用已建成的审计分析网与审计分析室助力高效审计,努力争取更多省"审计大脑"试点任务,切实提升审计"整体智治"水平。
(五)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打造审计铁军。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学习及贯彻落实,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制度,以制度管人促事,提振全体干部职工争先创优大抓落实的意识,在全局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审计团队文化;立足审计干部队伍专业化要求,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培育"四能四有"审计干部;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和审计现场纪律执行监督检查,持续推进清廉审计建设。
市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立足浙江"两个先行"台州"三高三新"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以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为目标,细化目标任务、全力实干苦干,全市水利工作推进有力。
(一)坚持高效率攻坚,水利建设实现新突破。抢抓落实稳经济政策和"三区三线"划定等有利时机,在项目前期谋划和建设过程中拼干劲、亮实绩。一是投资进度首次超时序。1-10月,全市完成全口径水利投资45亿元(其中水利重大项目投资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5%;完成水利管理业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2%;预计到年底,"三大投资"都将较去年增长10%以上。二是项目开工数量创历史最多。椒江区海塘安澜工程(江南、城西段)、七条河拓浚、临海尤汛分洪等20个项目实现新开工(海塘安澜项目8个(民生实事提标加固海塘项目新开工公里,完成率142%),百项千亿项目4个,内涝治理项目8个),项目开工数为历年最多。三是重点水利工程压茬推进。台州市引水工程、台州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实现通水,朱溪水库工程大坝结顶、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具备蓄水验收条件;临海城防二期、温岭南排等9个项目多年久拖未决问题有效破解;累计完成竣工验收46项,完成率326%,居全省第一。四是一批项目前期快速推进。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前期开启"加速度",计划年底完成项建书立项受理,温岭九龙汇调蓄、仙居北岙水库等12个项目前期取得实质性突破。五是水利安全生产稳中向好。开展安全巡查、质量"飞检"、水利工程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80余次,发现隐患问题1200余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实现零事故、零死亡。
(二)坚持高标准防御,防汛抗旱取得新胜利。坚持兴利与除害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全力应对台风和旱情考验。一是建立健全防御体系。成立水旱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印发《台州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工作预案》等文件,编制修订《台州市山洪灾害预警叫应规则》等制度,同时与气象等部门签订工作合作备忘录,牢牢把握台风防御和旱情防控的工作主动权,真正实现"一盘棋"谋划、"一张图"作战、"一体化"防御。二是坚持聚焦"三大风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主汛期前水旱灾害防御基础能力提升"十大攻坚行动",制定落实《台州市山洪灾害风险防范"十个到位"》,切实做好水库失事、山洪灾害、超标洪水"三大风险"防御工作;全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开工53座,完工53座,其中民生实事46座,完成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临海水库系统治理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做好跨年抗旱准备。把抗旱当做长远计,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联合会商,实行"一日一研判、一周两会商",对各大中型水库蓄水保供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台州市出梅以来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分析报告》《台州市今冬明春抗旱保供形势分析报告》,同时编制《台州市区抗旱应急供水预案》,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全市水库河道采取"只蓄不排、高位蓄水"措施,水库停止发电放水,沿海涵闸全部关闭。
(三)坚持高质量发展,管水治水再上新台阶。聚焦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城市的需求,全力构建优配优供水务保障网、绿色互通水系生态网、和谐宜居水城亲水网。一是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落实总量强度"双控"指标,形成省、市、县三级双控指标体系;开展全市节水行动,持续深化节水融资模式改革,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数量居全省第一,成功申报玉环市作为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国家试点城市,"台职院打造高校合同节水样板工程"等2个案例入选"全省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二是强化美丽河湖建设。以中小河流治理为抓手,实施"175"工程(一谋七建五管),成功创建美丽河湖19条(个)、水美乡镇9个和美丽池塘80个,完成公里中小河流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完成率%,完成幸福水岸建设公里,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旬提醒、月通报、季总结、年述职"方式强化河湖治理,解决河湖四乱问题158处,实现动态清零。三是强化农村水利建设。完成市域1442座山塘安全评定和100座山塘综合整治,创建美丽山塘42座,恢复水资源供应250余万方;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公里、农灌溉机埠和堰坝水闸提升改造312座,改善万农村人口饮水和万亩农田灌溉条件推动大中型灌区建设提升;持续推动大中型灌区建设提升,里石门水库灌区成功申报2023-2024年中央资金,里林灌区成功申报省级节水型灌区。四是强化水土保持防治。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平方公里,完成率%;打造水土流失治理和管水节水样板工程,杭绍台铁路工程、黄岩82省道等一批生产建设项目已上报水利部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市本级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临海市、仙居县获浙江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成绩突出集体。
(四)坚持高水平建设,水利改革迈出新步伐。始终突出机关党建、制度建设和行业改革,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一是党建引领。深化"奔流"党建品牌建设,实施"党建+项目""党建+工程""党建+服务"等战略举措,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推动台州水利"清流"廉政文化始终走前列,接待了省委副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郑才法一行以及其他60余家单位负责人来局参观指导机关党建工作。二是制度驱动。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管理,制定和修订《台州市水利局公章管理规定》《台州市水利局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等5项规章制度,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权交易、生态补偿、水利设施运行管理等制度。同时,积极开展作风效能检查12次,机关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三是数字赋能。坚持以数字化变革赋能现代化先行,推进数字孪生椒江、河事了(佬)等5个数字化平台建设,其中数字孪生椒江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试点,温岭局、玉环局入选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应用试点单位。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水利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二十大为根本遵循,把构建"现代水网"、建设"幸福水城"作为重要使命,以战略的视野、系统的思维、务实的作风,时刻对标对表、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谋深做实水利文章,充分彰显台州水利在"两个先行""三高三新"中的显示度和贡献度。
(一)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立足"防住为王",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补短板、强基础,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一是确保安全度汛。抢抓汛期前的窗口期,抓好汛前检查、在建水利工程风险管控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组织开展汛前防汛抢险演练,特别盯牢全市130座病险水库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落实控运措施,做好风险区清单动态管理,牢牢把握防汛防台的主动权。二是全力抗旱保供。以"确保明年4月底长潭水库水位不低于21米、确保不发生对全市经济发展重大影响"为目标,进一步开源节流,并根据旱情发展形势动态修订供水调度方案,做好用水计划和水利工程调度。同时强化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建立"保洁+巡查+监督"的"一体化"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组建由网格员、河道专管员、保洁员组成的多边联动巡逻队伍,定期开展河道及水库周边巡查,及时督促清运垃圾、卫生保洁。三是强化水文保障。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完成新建改建水文测站80个,推进椒江海门站、仙居河埠站迁建,主汛期前完成市本级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同时强化水文测报能力,密切监测雨水情动态变化,深化椒灵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应用,加强洪水、旱情预报预警信息研判和发布,全力支撑水旱灾害防御。
(二)不断强化工程建设管理。计划全年完成水利投资55亿元,其中,水利重大项目建设投资35亿元以上,完成水利管理业投资37亿元以上。一是聚焦开工抓前期。全面加快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三门海游港挡潮蓄淡等27个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椒江山东十塘、临海尤汛分洪、温岭九龙汇调蓄等11个项目实现新开工,其中,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围绕"2023年完成可研、力争早日批复"的目标任务,开展专题咨询,全速推进可研编制工作,力争年底实现先行段开工。二是攻坚破难抓进度。提速建设台州湾集聚区海塘、三门海塘、东屏水库、临海方溪水库引水及配套水厂等33个续建项目;争取临海南洋海塘、永宁江闸强排(一期)、朱溪水库、台州市引水等10个项目完工见效或基本完工;针对东官河综合整治等涉及设计变更、政策处理等"堵点""难点"问题工程,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问题及时有效破解,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三是立足发展抓谋划。谋划台州市区中部扩排、临海指岩水库、三门水源联网联调等一批标志性、战略性项目,推动大干水利、快上项目。四是确保安全抓质量。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质量"飞检"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责任,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良心工程"。
(三)着力提升治水管水能力。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强化依法治水、科学兴水。一是聚力河湖治理。系统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民生水利,完成18公里以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创建美丽河湖10条(个)、水美乡镇9个。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体制机制优势,优化河湖长履职考核办法,完善一河一策和年度实施计划,持续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加快推动"美丽河湖"迈向"幸福河湖"。二是聚力水土保持。持续抓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谋划实施仙居县十七都坑、三门清溪等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计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0平方公里,并推动临海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三是聚力生态泄流。做好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的"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完成66座1000千瓦以上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并鼓励1000千瓦以下水电站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规范水电站运行管理。四是聚力数字治水。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建设"数字水库""数字海塘"、椒(灵)江数字孪生流域、"河事了(佬)"等数字平台,大力提升治水管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四)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管与节约各项工作。一是强化水资源监管措施落实。继续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用水总量统计调查管理,完成每季度重点用水户用水填报和年度所有规模用水填报,编制水资源公报,同时推进取用水标准化建设,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完善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取用水日常管理。二是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编发《台州市2023年度节水行动计划》,统筹协调推进节水行动任务落实,同时开展再生水试点建设和节水示范载体创建工作,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立法,加快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步伐。
(五)坚持办好水利民生实事。继续强化水利民生实事争先创优意识,紧盯目标、早定项目、快攻前期,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涉水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抓紧谋划早启动。提前启动2023年水利民生实事项目调研工作,加快项目清单制定,明确实施计划,提前汇报对接,争取政策支持、资金倾斜。其中,46座病险水库、46座病险山塘确保今年年内开工;30个城乡亲水节点、28处农饮水薄弱点和112座灌溉设施提升改造2月前开工建设。二是抓实督导提进度。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结合红黄绿"三色管理法"抓好项目进度动态管理,针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联合市政府督查室综合运用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相关县(市、区)开展节点加密、计划重排,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持续开展"三服务"工作,强化领导带队现场办公,督促指导县(市、区)攻坚克难、加大投入。三是抓好质量保效益。坚持开展县(市、区)质量安全交叉检查,结合督导不定期开展项目施工质量安全抽查,针对质量安全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制"闭环管理,严保施工质量、压实安全责任,确保项目"质量过关、施工安全"。
市税务局2022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XX市税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2022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照2022年XX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负责主抓落实,确定专人负责专抓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水平。现将我局2022年度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22年,XX市税务局累计公开各类政府信息66条,其中在XX市人民政府网站XX市税务局子栏目信息公开20条,在衢州市税务局网站基层政府信息公开XX市税务局门户网站公开46条。同时,利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2596条。还通过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做好政务动态信息和新闻报道工作。
(二)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22年XX市税务局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
XX市税务局按规定建立并运行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工作机制。同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管理考评,明确政务公开办及系统内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细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结果,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2022年,XX市税务局按照XX市政务公开办及衢州市税务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要求,定期发布公开信息。并不断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各种媒介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做好重点税收工作宣传,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13.增进特殊教育有效融合。完成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并投入40万元帮助玉笥社区建成社区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合做好专门教育工作,加大专门教育招生宣传,为吉安市"阳光学校"输送学生2名。
(五)体育发展稳步推进
14.抓实竞技体育训练。加强日常训练和优秀苗子选拔,积极组队参加第六届全市运动会和其他各类比赛,并取得了青少年羽毛球项目团体总分第二名、成年男子篮球第四名的可喜成绩。15.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全县人均体育场地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100%对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日武术展演活动、组织了全县男子篮球CBO、甲C联赛、全县男子足球联赛、全县羽毛球协会月度联赛等全县性群众体育活动。
16.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各体育协会开展活动,承接各类赛事,拉动体育消费。圆满完成了第十六届全省运动会(社会部)男子篮球吉安市选拔赛的承办工作;全力支持体育彩票事业发展,截止11月24日销量已达1776万元,超额完成省定1400万元的任务。
(六)保障措施强化有力
17.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县投入1700万元建设城南学校智慧校园,新建智慧图书馆1个,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个。全县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共有1655名教师参加。书香校园系列展示活动,全县有参赛作品140件,向市区推荐征文和诵读作品各7件、建设案例作品1件。以活动促装备应用,900余名师生参与全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和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等活动,推荐156件学生电脑制作作品、299件优秀教育资源、其中获省级奖13个,市级奖26个,县级奖40个。
18.坚守安全底线。一方面认真做好校园安防建设工作。一是扎实推进"三个百分百"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方式,为58所公办学校配齐配足校园专职保安111名。30所民办幼儿园应聘保安31名,实聘31名;58所公办学校和30所民办幼儿园均已实行全封闭管理。一键式报警、视频监控系统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网。二是扎实推进"四个一"建设。58所公办学校均已完成"四个一"安防建设,其中,28所为今年新建;今年新建"四个一"的28所公办学校中有21所为安装板房,5所为开侧门加建"四个一",2所为加装安防设施。10所民办幼儿园完成了"四个一"安防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八小件"达标建设。按照保安人手一套要求,58所公办学校保安室安防器械配备"八小件"58套,配备率50%;30所民办园配备33套,配备率为100%。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有序开展暑期学生集中返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2次。全县两次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6万余份,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教师结合"包保制",上门上户家访,特别是对"七类"重点人员,学生及家长进行重点走访。目前已走访31352名家长学生,其中七类重点学生5591人。学校成立互助组2301个,落实防溺水"六不"要求。租用小型货车,安装大喇叭,走村串户提醒播放防溺水"六不"内容,加强防溺水"五个一"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万元对全县782个山塘水库和重点河段配置952块警示标语、1680根救生竿、892个救生圈、892件救生衣、949条救生绳等救援器材。第三方面,认真做好饮食安全工作。全县中小学全面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设施设备安装,覆盖率100%。全县25所学校全部接入"明厨亮灶平台",实现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第四方面,认真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一)严密部署,谋划实。疫情发生后,我局立即召开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紧急会议,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掌控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各项具体工作。(二)精益求精,数据实。通过压实责任,压茬推进,指定专人负责本校(园)师生外出摸底排查,建立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排查台账。及时掌握师生外出去向和身体状况,重点对省外返峡师生进行全面含联络渠道、师生基本信息、外出居住点、详细居住门牌号、县域居住点、隔离留观及解除时间等),及时掌握了省外返峡教职工流动情况基础数据,严格落实24小时动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强化疫情防控分级管理,完善登记追查上报制度。返校期间均完成14天居家隔离并出示核酸检测报告。(三)精准发力,措施实。一是为储备好防疫物资,积极与工信局争取各类消毒物资,累计储备各校(园)84消毒液300桶、100ML酒精消毒液10000瓶、500ML酒精消毒液6000瓶、N95口罩5万个,一次性口罩130万个(其中儿童口罩15万个)、防护服4000套(含帽子、面屏、防护眼镜、橡胶手套、隔离鞋套)、漂白粉150包、橡胶手套1万副。二是全面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购置食材原料质量的把关、审查,全力做好食堂餐桌及相关设施的全面消毒工作。三是建立了"包校挂点"制度,县委教体工委、县教体局班子成员深入学校一线,靠前指挥、严格督查。四是制定印发《XX县教体系统开展"小手牵大手,一人带一家"活动实施方案》,全力引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家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四个一"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第五方面,认真做好其他安全方面工作。为持续开展生命安全救护、应急处置等宣传培训演练。扎实做好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化解,加大普法宣传,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开学、入汛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后,加大拉网式、全覆盖安全隐患大排查和交叉检查力度,加强对消防、交通、食品、网络、防踩踏、防性侵、防溺水、防毒品、反邪教、防暴恐、防校园欺凌和暴力、防盗抢骗、防传销、防疾病、防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问题的排查整改和联合执法检查。
19.助力乡村振兴。
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体育力量,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捐助曾安村委防疫物资6000余元,组织机关干部深入86户帮扶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做好帮扶工作,送上大米、食用油万元。
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强化特殊师生关爱,关注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做好控辍保学。全年资助贫困家庭学生7444人次(脱贫户家庭学生2602人次),其中学前教育772人次(脱贫户家庭学生329人次),资助资金374500元;义务教育4907人次(脱贫户家庭学生1853人次),资助资金元;高中(中职)1765人次(脱贫户家庭学生420人次),资助资金1753000元;发放各类资助金共万元;100位贫困家庭学生(脱贫户家庭学生59人)获得"江西省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对16位因身体原因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小学13人、初中3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助学助教和结对帮扶等活动,协助统战部建立乡贤教育发展基金。
4.加强二十大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有关社会宣传工作。一是组织全县教职员工观看二十大开幕式及相关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并向市、县投稿30余篇;二是运用"学习强国"平台,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三是全县各校紧紧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征文比赛、诗歌朗诵、主题演讲等活动,运用多种方段,以生动鲜活的方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师生头脑。
(二)队伍建设不断优化
5.优化队伍结构。4月份以来,XX中学共招聘硕士人才9人、紧缺学科教师17人、省统招教师22人,职业中专招聘政府购买服务教师19人,幼儿园招聘非在编专任教师62人;完成省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10人,上报"三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幼儿园)教师计划35人;完成第一阶段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135人,其中初级中学25人、小学格60人、幼儿园13人、高级中学37人。联合团县委建立了全国高校XX籍学子信息库,加强与XX籍在外学子的联络联系,为引进名师名校长奠定了基础。
6.加大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各种培训,组织15名教师参加全市"红色领航工程"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3名校(园)长参加了全市美丽园丁"金种子校(园)长"项目培训;选派7名教师参加全市中小学班主任暨思政课教师培训;4名教师参加全省思政课教师培训;1731名教师参加全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192人分4期参加全县幼儿园临聘教师岗前培训及保育员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干部培养,把21位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在一定岗位上压担子、多锻炼,夯实教育管理队伍。三是加强教学教研,大力开展送课下乡活动,组织学科带头人12人次送课至偏远学校和村小。2022年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会等活动49次,300余人参与;选派教师参加省市教育教学及专业素养比赛均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及以上11人次。
(三)立德树人不断深化
7.做好德育工作。重点抓实抓好2022年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在少先队员中广泛开展"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队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全县590名中小学教师和160名幼儿园公办、民办教师参加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
8.推进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水边小学的《五"重"管理促作业减负》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双减"校内提质增效典型案例之一;县第二实验小学《翰墨书"双减"》在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江西"双减"工作一周年视频》展播。
我局将"双减"列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大力实施"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助推'双减'落地见效"改革,切实做到"减量增效"。一是全面使用省"双减"智慧监管平台,每月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监管巡查3次以上,查阅台账资料100余份。二是全面强化校园主阵地作用,开展假期托管工作,开设各类兴趣社团活动小组,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全面加强监督,对全县2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交的课后服务活动材料进行评比。7月22日县"双减"办开展暗访1次,排查机构5所,发现问题1个,并督促机构整改。各校积极开展好暑期托管工作,参加学生3000名,273名教师参与,切实减轻了家长负担。
(四)各类教育不断提质
9.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印发《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积极推进城乡网点布局再优化,高规格筹建城西、城北和巴邱城中幼儿园,目前3所幼儿园正在有序推动;积极推进10所县直及乡镇中心幼儿园、13所村级幼儿园改造,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招聘非在编幼儿园专任教师62名;组织全县公、民办幼儿园临聘教师和保育员培训,培训人数183人;在水边幼儿园试点推广"安吉游戏"教学模式,建立省市示范园、乡镇中心园、民办园(含乡村幼儿园)城乡村三级互帮互助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10.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速发展。一是千方百计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筹资近3个多亿,在XX中学新建教学楼增设初中班,新建城南初级中学(现实验中学)1所,实施县实验小学一校两区办学,逐力推进城区大校额、大班额化解,实验小学、实验二小在校人数与省定2000人/校标准差距正逐渐缩小,目前实验小学一区2267人、二区2297人,实验二小2317人;高位推动城北初级中学新建,新增学位2000个,届时全面化解实验中学大校额;二是千方百计提升学校薄弱环节,按照"应改尽改、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原则,扎实推进17所义务教育学校音乐、美术室及各类功能房改建,"一校一案"推进巴邱小学运动场、功能楼扩建,水边中学教学功能楼提升改造,实验小学多功能室升级改造;三是千方百计加强装备建设,坚持以打造"智慧校园、书香校园"为目标,投入资金亿元,用于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配备学校79所,全县"三通"率和教育城域网学校覆盖率均达到100%。
11.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正走向优质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一方面大力改善XX中学办学条件,XX中学二期改扩建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抢挖人才,加大紧缺学科教师的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开展自主招聘活动一场,招聘研究生9人;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管理,全面落实"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人籍一致"的学籍管理要求。做好强基培优工作,加强与高校联系对接,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今年一本上线人数264人,其中考入"双一流"学校87人,一本上线率列全市第三名。
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筹建录播教室。以实施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中心任务,党员教师要引领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建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2.帮助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强化联合执法检查和随机抽查,由教体、公安等6家单位组成6个督查组,对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并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单70余份。10所安防不达标的民办园,已劝导其申请关停;39家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到位36家,关停违规培训机构3家。
(五)监督保障情况
2022年,XX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强化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并组织专人不定期对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公开举报电话、设立监督举报信箱,多渠道收集、了解群众对税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22年,XX市税务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举报投诉。
2022年,虽然我局在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在按照省局要求通过公示链接方式替换定期公开信息后,公众查找信息难以适应,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个别网站栏目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三是公开意识及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组织引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将积极改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改进工作: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市政务公开办、衢州市局政务公开业务培训等机会,加强业务对接,切实提高政务公众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定期开展自查。在严格落实上级单位信息公开要求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定期对已公开内容进行自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确保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是持续营造氛围。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拉近征纳距离,发动、鼓励广大纳税人参与到政务公开征纳互动活动中来,帮助纳税人主动、准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强化信息公开管理。在原有的政府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基础上,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为全年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切实将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让纳税人快捷方便了解到最丰富、最权威、最实时的税收政策信息。
二是提高政策发布解读质量。切实发挥税收政策效应,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阐明政策的内容,并确保政策的时效性、科学性、权威性。
三是丰富政务公开渠道。加强办税服务厅政务公开窗口建设,使其成为深化政务公开的重要阵地。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告栏及发放宣传册、办税指南等形式全面公开办税流程、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涉税公告、提供涉税信息查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开展税收宣传和税收辅导等活动,为纳税人获取信息提供全方位渠道。
四是强化舆情和保密管理。结合涉税舆情和保密工作促进政务公开工作稳步开展。高度关注舆情管理,加强涉税网络舆情宣传队伍建设,完善网络舆情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涉税舆情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确保信息公开有组织有纪律,涉密信息不上网。
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我局结合实际,全面梳理2022年工作,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温州市、XX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谋划2023年工作思路。现将XX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坚持党建统领、奋战'1310'、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市)标杆"的中心工作,聚焦市委"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八大专项行动,找准统计切入点,开展统计八方面专项提升行动,为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撑。
(一)聚焦"铸魂赋能、乐见未来"专项行动,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三学一争"专题活动,进一步完善了"三学三平台三带头双导师"学习机制,截至目前,共组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8次、党支部学习14次,班子成员上专题党课2次,赴永乐抗日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1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统计事业提档升级提供强劲思想动力。针对新入职的3名年轻干部建立了政治导师、专业导师一对一培养,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此外,采用"请进来、送出去"与"请上来、走下去"和"分分合合""点单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培训形式,开展30余场次统计业务培训,培训4000余人次,做到防疫不放松,培训全覆盖,提升统计条线业务水平。
(二)聚焦"勇扛使命、清风护航"专项行动,提升统计队伍形象。深入开展"三比一讲"专题活动,持续深化统计系统作风建设。贯彻全省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精神,制定XX市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进一步夯实XX市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牵头协调省委第二巡视组对XX巡视反馈意见中涉及统计工作的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切实纠治统计领域"四风"不够严实问题。全力抓好市委巡察市统计局党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整改目标、内容、标准、时限,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立长效机制,以巡察整改推动工作开创新局面。进一步完善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办法,细化模范科室创建和作风效能建设考核细则,对照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引导统计干部在XX市委奋战"1310"中心工作中展现统计作为。
(三)聚焦"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专项行动,提升统计创新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关于推开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乐政办﹝2022﹞37号),健全统计网格化服务体系,利用"统计e家"等数字化应用,在全市、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三个层面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清晰"的基层统计网格智治责任链条。与经信、电力等部门共同开发"碳均论英雄"应用场景,着重在数据采集、校验、核算、监测和应用方面发挥统计作用,列入省统计局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第一批试点单位。参与共同富裕基础数据库建设工作试点、全国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数据浙江"平台历年数据加载和XX市其他部门牵头的"城市大脑总驾舱""数字化改户""机关整体智治""基层减负最多报一次"等数字化改革项目,为数字化改革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四)聚焦"项目为王、投资稳增"专项行动,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做好投资入统项目的一对一服务,全过程跟踪了解重大项目进度,每月逐个分析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针对性建议,全力推进投资稳步增长。1-11月累计入库494个项目(含房地产),计划总投资亿元。定期开展全市规下企业的排摸分析,建立潜力企业储备库,每月跟踪了解储备库企业经营状况,对达到上规标准的企业及时跟进入库统计指导服务,加大小升规企业入统数量。截至11月,新增入库企业113家。
(五)聚焦"未来城市、温情惠民"专项行动,提升统计参谋水平。以"精准服务、数说XX"统计品牌服务活动为抓手,每月开展"统计三服务"活动,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走访重点部门和乡镇(街道)以及重点企业,聚焦经济稳进提质攻坚等重点领域开展分析研判,截至目前,共撰写统计专报25篇,统计分析34篇,统计信息40篇,统计动态79篇,约稿信息13篇,编印《XX统计简报》32期、《XX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12期,为市领导、部门和乡镇(街道)、功能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数据支撑。
(六)聚焦"乡村振兴、强优富美"专项行动,提升统计服务效能。多次组织局班子会议、中层以上会议和相关专业人员会议,研究解读共同富裕指标系统,学懂悟透上级有关共同富裕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立足XX市情动态,主动发挥统计职能,敢于建言献策,做好"搭桥铺路"工作。《对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等10篇分析预警文章获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示。
(七)聚焦"精神富有、文明先行"专项行动,提升志愿服务意识。围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落实路段、小区、路口"三包三联系"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每日安排机关干部赴建虹路开展垃圾随手捡、文明规劝、防疫宣传、门前三包和创建问题反馈等志愿服务,每周六安排机关干部赴建虹小区开展文明创建"进小区入网格"走心洗楼志愿活动,对照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开展入户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消防设施检查、基础设施排摸、秩序整治等志愿服务,与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和市残联联合开展每日翔云路与望港路交叉口文明出行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共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志愿服务240多场次、550多人次。
(八)聚焦"现代治理、护航平安"专项行动,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继续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双百"联系点创建行动,机关干部和基层统计人员每人联系3-5个创建对象,促进统计调查对象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充分利用税务、供电等部门数据对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多角度比对分析,对数据波动异常的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查询并要求提供详细情况说明,确保源头数据科学准确。全力推进统计普法进基层,引导和推动全市尊崇统计法、敬畏统计法、严格执行统计法。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稽查力度,截至目前,"双随机"稽查51家企业,立案处理7起,罚款金额万元,并利用XX政府信息门户网平台进行公示,有力震慑统计违法行为。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六新六力"主题实践活动要求,找准统计切入点,充分发挥统计职能,全力推进"六强六提升",为XX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一是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坚持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党建统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三学一争"专题活动,完善"三学三平台三带头双导师"学习机制,持续掀起学理论强信念、学业务增本领、学法律明底线的热潮。
二是强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根本动力。积极争取在XX开展统计数字化改革试点,主动参与共同富裕基础数据库建设、全国统计单位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统计大脑应用等平台推广。加快推进县域统计现代化改革,探索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全力配合XX其他部门牵头的全市重点数字化改革平台建设,构建整体智治格局,为数字化改革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三是强基础,提升数据质量。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先决条件。贯彻落实好国家、省、温州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若干意见》(乐委办〔2020〕19号),持续深入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完善基层统计网格智治组织体系、责任制度、管理机制、保障体系,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充分利用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平台,强化对企业网格员的精准指导和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促进科学统计、应统尽统。
四是强担当,提升服务效能。坚持把担当尽责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及时研究解读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聚焦冲刺全国十强,全力推进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摸清最新"家底",横向加强同江阴、慈溪、余姚等地对比分析。聚焦招大引强,做好投资入统项目的一对一服务,全过程跟踪了解重大项目进度,全力推进投资稳步增长。聚焦提质提量,定期开展全市企业的排摸分析,建立潜力企业储备库,对达到上规标准的企业及时跟进入库统计指导服务。聚焦共同富裕,做好城乡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后续工作,加强共同富裕指标动态监测。
五是强调研,提升参谋水平。坚持把调查分析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看家本领。继续开展"精准服务、数说XX"统计品牌创建活动,以市委勾勒的蓝图和目标为方向,主动发挥统计职能,组建专班,有针对的对我市的经济稳进提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两会确定的重点工作开展专题专项调研,加强对重点部门和乡镇(街道)以及重点企业走访,力求每一次建议、每一项预警、每1篇分析符合实际、可操作、接地气,为市委市府科学决策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六是强作风,提升机关形象。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有力保证。深入开展"三比一讲"专题活动,以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问题、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温州国调队执法监督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深化统计系统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提升执行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引导统计干部在XX市委奋战"1310"工作中干在先、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坐标图"、"风向标"、"晴雨表"作用,为打造"醉美之城、幸福XX"展现统计新作为。
市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统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变革型队伍为主线,以统计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开展"统计能力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各项统计调查,持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不断优化统计服务水平,努力推动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围绕统计监督更有力度,突出担当作为,切实防惩统计造假。
(一)常态长效贯彻落实统计督察要求。出台《海宁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全面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律法规文件和做法工作的通知》《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工作方案》《海宁市统计局贯彻落实国家统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海宁市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实施方案》等文件,扎实开展自查自纠,全面做好迎检准备。7月18日起,配合省统计局第1统计督察组完成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谈话、调阅资料、查阅统计执法案卷、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等工作,并做好督察意见反馈后问题整改工作,强化以查促改。持续压实各级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推动《意见》《办法》《规定》和《监督意见》进一步列入各级学习内容,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贯彻《监督意见》,市委书记曹国良强调"要进一步提升统计监督效能";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国家统计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和有关防范统计造假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的通报。联合市纪委推动开展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监督工作,制定《海宁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三个领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治理跟进监督工作方案》;推动统计法律法规进党校、进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主体班对依法统计工作作了集中学习。
(二)严管严控强化数据质量全周期管理。加强事前研判,会同镇(街道)统计机构和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数据评估会议和部门联席会议,共同把控数据质量,实时把脉全市经济运行趋势。深化落实重点企业监测制度,精编监测样本并实行动态调整,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提升事中管控,坚持把提高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强化企业(项目)数据质量核查机制和统计基础资料检查机制,核查近百家国家抽中工业企业。严格执行《海宁市统计数据质量监管行动方案》,落实"企业自查、乡镇复查、市局审核"的多级审核机制,组织各专业审核数据1356批次16439条。落实事后监管,强化专业、部门间数据比对机制,深化一体化统计监督运用智慧执法和网上预警数据质量赋红码功能,针对数据波动和异常情况,各专业走访企业、项目、农户、记账户等3004家次,确保检查一批、整改一批、纠正一批。
(三)聚焦聚力突出重点加强统计执法。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全面启用新版"互联网+监管"、"统一处罚办案系统版",深化"双随机"机制,持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持续规范统计法治监督检查流程,加大统计执法力度,配合省统计局、嘉兴市局核查执法近80家企业(项目、村);本级开展执法检查超50家单位,立案8家,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局出台的统计严重失信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加强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开展统计单位(项目)入库退库等专项执法检查,对海昌街道和市民政局开展统计巡查,切实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队伍教育培训和"交叉检查"实战能力,有效对标先进,促进共同提升。
(四)高质高频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扎实推进统计"八五"普法开新局,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统计人员"关键对象"、调查对象"关键多数"、社会大众"绝大多数",
组织开展统计法"六进"活动,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充分运用联网直报系统、"海宁统计调查"等平台,通过编撰《以案释法》宣传手册、开展会前"学法15分钟"、"培训+普法"一体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市镇两级开展各类专题宣传284次,普法受众超万人。
二、围绕统计服务更有深度,突出深入钻研,切实打造统计品牌。
(一)全力以赴,聚焦疫情阻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两战赢"。开年后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海宁市统计局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坚持"上场即主场",迅速全面投入疫情防控斗争,日以继夜驰援许村镇与周王庙镇各村社、防范区卡点、市防疫办、防疫专班、隔离酒店、高速卡点等地,共出动人员超百批次,近500人次,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统计力量。同时,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局领导分组带队赴多地开展"保畅通、保产业链、保供应链"联企访企工作,深入分析本轮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影响,切实助企纾困解难题,监督企业落实防疫责任。优化"线上"数据填报服务指导,做好全市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并及时开展分析,确保疫情下统计数据生产"不掉线",统计分析"不打烊"。
(二)精准画像,聚焦统计服务和统计产品"两提升"。全力配合服务业、投资等争先创优专班各项工作,开展联合走访超60家次,支持服务好争创科技创新鼎、能源"双控"、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经济数据解读和分析预警,强化经济形势跟踪分析,做好"3张"重点报表和每周"2个"重点指标分析的"3+2"研判法,描绘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认真做好重点指标重要领域重点产业经济统计监测,为市委市政府及职能部门制定产业规划、扶持政策提供统计参考,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可靠信息支撑。聚焦数字核心产业制造业、工业经济效益质量、增加值能耗、投资项目支撑、科技创新、规上工业入退库情况、人力资源企业发展、城乡居民增收等编发统计信息、分析、专报84篇,获市领导批示13次。高标准立项调研课题9篇。优化经济动态、数说海宁、统计年鉴等服务产品内容设计,提高服务针对性。
四是抓改革善破题,警务效能全维提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维度加速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升降式搬运机器人"被公安部列入《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引导计划》;承接省委政法委涉案财物处置平台建设任务、机制全市推广,应用入选全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3,被评为数字法治好应用;全市率先打造实体化"三型警务中枢",推动"执法办案"和"刑事侦查"双中心融合,有效落实"负面清单";"浙里新市民"应用和散装汽油实名购销实名登记系统被全省推广,"网办中心"和"边哨"系统被省公安厅纳入"公安大脑"相应集成应用,"无人机防御反制集成应用"项目成功摘得省公安厅"公安大脑"子场景。
五是践"三能"锻"四铁",队伍建设再上台阶。锚定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公安铁军,深入开展"铸魂领航""正风肃纪""全警竟航""双择三创""走心暖心"五大行动,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建警,"思政日""警察节"系列宣教活动影响广泛,10个集体和77名个人立功受奖,鳌江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山门派出所、交警四中队分获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交警中队荣誉称号,南麂派出所获评省级"最美警队",创作的《藏蓝乐章》获平安浙江三微比赛优秀奖,两个基层所队在千人评议中分获全县10个"满意单位"中的第一和第四;"暖警房"、机关警力增援基层"值一班、站一岗"等实然性爱警举措落实到位,全局上下风清气正心齐的警营生态得到有效巩固。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县公安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风险把控力、治安震慑力、基础支撑力、创新驱动力、队伍战斗力,具体做好五方面:
一是纵深推进护航维稳,确保风险清底。牢树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严密防范各类渗透颠覆捣乱破坏活动,抓好抓实风险源头预警处置和二次干预,严控交通、危化品等公共领域安全,全力以工作的主动性有效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是纵深推进打击整治,确保治安有序。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民生类违法犯罪,做到大案必破、小案多破,快侦快破、打即所发;同时以治安复杂区域集中整治为抓手,辐射全域,持续加大宣传防范力度和重点路段、时段见警率、管事率,全面营造人民群众得安全、犯罪分子受震慑的社会氛围。
三是纵深推进固本强基,确保治理见效。点上立足前期摸索经验,推进特色警务室、警企"秒响应"委员工作室、"11087"为企服务中心、网办中心运行模式升级;线上依托"警网协同",进一步完善派出所与综治中心和基层网格的协作联动格局;面上结合"共享社.幸福里"、警务助理培育,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在协商自治、联巡联调、服务纾困中的先锋作用,立体打造基础、服务工作品牌。
四是纵深推进改革创新,确保能级提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主动融入"政法一张网"建设,提速"公安大脑"子场景"涉案财物处置""无人机反制"等应用的迭代升级,加速推进"三型警务中枢"实体化运行,完成刑事侦查和执法办案"双中心"融合,健全"晾晒比拼"机制,不断增强治安管理的硬核实力。
五是纵深推进队伍建设,确保警魂凝聚。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从严管党治警,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完善"思政日"、"90后"与"90"后对话等特色党建工作,健全大督察委员会溯核办工作模式,持续打好正风肃纪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着力打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的过硬公安铁军。
县教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XX县教体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注重稳字当头与加快发展"双向发力",聚焦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双重任务",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
(一)党建引领持续加强
1.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通过工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收听收看、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今年以来,县委教体工委理论中心组共组织学习10次,党支部书记培训2次。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县委教体工委委员多次深入各支部进行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反馈并督促整改问题253条;走访困难党员56名。三是把好教师、教材和教学政治关。积极研判网络舆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今年共收到并答复各类信访件149件,信访满意度100%。
2.树牢干部作风建设。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教体系统作风建设,谋划开展全县教体系统比学赶超活动。每周不定期查岗2次,督促机关干部工作纪律。印发《教体系统"作风建设提升年"干部思想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集中整治干部作风"十型"问题和"股梗阻"问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峡教党字〔2022〕18号),强化领导带头抓作风、围绕中心抓作风、完善制度抓作风、严明纪律抓作风。二是积极开展教体系统对XX勤廉单位创建满意度测评工作,强化宣传,局机关及全体学校(园)制作宣传横幅100余条、宣传展板50余块,并通过电子显示屏24小时滚动播放勤廉单位创建所做工作及成效;通过走街串巷,上门发放传单2000余份。
3.筑牢从严治党防护网。一是草拟了《2022年度XX县教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29所学校做好2022年部门预算公开,加大教育乱收费和"三违"行为的查处,开展"吃公函"、"违规接待情况"、"办公用房使用情况"治理;二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监督管理的纪检监察建议","数字廉政档案"更新555人,且全部完成。三是印发《中共XX县委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开展政治谈话工作计划》,完成县对局及局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和局机关股室的政治谈话,制定了整改方案。今年以来校长被撤职1人,党内警告3人,行政警告4人。
(四)高位抓改革,"公安大脑"稳步推进。承接全市"公安大脑"的整体试点,全面承接上级各项建设任务,重点建设预警中心、后陈式警民恳谈系统、新居民服务管理共富、"阳光警察"等12个应用,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研发"后陈式警民恳谈系统",得到省厅张飞军副厅长来武调研时高度肯定。
(五)突出强警队,队伍建设"三能"争先。在XX公安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扛旗争先护航有我科所队长谈"三能"和扛旗奋进"三能"争先民警典型系列宣传报道,看守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白洋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省青年文明号,今年选树"三能"典型28人。以清廉所队为抓手,共创建三星级清廉所队3个,四星级7个,五星级4个。为青年民警量身定制了一套"听、说、学、读、比、走"六位一体的"全链条"培养链条,推出新警"脱新积分",培养机制在人民公安报上专题刊登。坚持暖警惠警,新宅所、桃溪所新业务用房正式启用,茭道所、交警大队即将完工入住,县局理发室投入使用。
二、2023年工作思路
全县公安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聚焦全市公安机关年度综合实绩评估第一方阵的工作目标,奋力"扛旗争先、跨越进位",为我县攻坚'三大重塑'、争当山区样板"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以平安亚运牵引安保现代化先行。借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推进反诈APP推广码,构建全民反诈屏障。提升网安核心战斗力,持续擦亮涉网犯罪打击品牌。深化"项目警长制"和"护航项目攻坚十大技战法",完善"网办中心"建设,切实提升党政、群众满意度。
(二)以护航发展牵引服务保障现代化先行。践行"亲""清"理念,深化"三服务""百万警进千万家",发挥"两支服务队"作用常态开展"大走访"。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创建,固化警企案线直通机制,快侦快破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秉持"审慎执法"理念,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三)以公安大脑牵引警务体系现代化先行。谋划推进"1+6(+N)+1"的现代警务运行体系,全面建设落地"五跑道五中心"。谋划建设县局警务工作驾驶舱,囊括各个应用场景和汇聚各类业务数据,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撑。推进新建6000余路视频监控的全域感知智能体系建设,全量汇聚二三类监控,打牢支撑底座。推进12个应用场景的建设和迭代,重点将"后陈式警民恳谈""新居民服务管理共富"等系统打造成标志性成果。
(四)以基层基础牵引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推进白洋所、桐琴所的综合指挥室改建,新建开发区、履坦等联勤警务站,深化"警格入网格"制度。依托新时代"后陈经验",聚力"四治融合",深化"警民恳谈",落实"有警接警、无警访民"模式,努力做到"未诉先办、无诉自办"。开展"一所一亮点、一地一特色"培育活动,月度总结分析、季度晒拼提升、年度评优推广。
(五)以三能警队牵引队伍建设现代化先行。深入推进"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瞄定"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标准实施队伍建设"四大工程"。坚持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第一要务,开展"争当'最红党支部',打造忠诚警队"活动,争创标杆所队。充分利用"阳光警察""浙警智督"健全数字治警新模式。刚性执行铁腕治警各项规定,打造特色清廉公安品牌。积极争创"标杆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促进全警执法养成。大力选树"三能"典型,完善"训练角"建设。全面落地健康监测、帮扶慰问、职业荣誉等一批爱警惠警实招,牢固树立"辅警也是警"理念,探索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辅警学院,着力解决辅警招录难、培养难的问题。
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主要工作成效
2022年,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目标,接续奋斗、克难攻坚,交出了高分报表。
一是防风险保安全,维护稳定彰显担当。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除险保安、平安XX"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等专项工作,全力保障政治安全,排查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64起、矛盾纠纷2200余起,检查规范危化品、管制刀具、枪爆使用、经营单位和校园及水电油气1450余家,督促整治场所、单位暴恐隐患45处,整改治安隐患152处、督促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63处,有力确保重大案事件"零发生",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安保任务。
二是强服务惠民生,护航中心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竭力为XX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护航添彩。建立以"11087"为企服务中心为核心,网办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支撑,助企警务站为延伸的公安助企护企体系,创新设立警企直通车政协委员工作室,线上审批涉企业务7500余件,解决急难问题72个,全县涉企纠纷警情数下降近20%,鸣山"古韵"亲警驿站、警务专员相关做法被浙江日报、浙江法制报报道;网办中心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推广。紧抓疫情防控,以高效流调打好打赢""""""""等防疫硬仗,助力党委政府快速出清涉疫风险。
三是重打防实基础,治安环境持续改善。打好严打整治和立体防控的组合拳,严格落实动态布警、屯警街面,每日部署86个巡控单元、5支快反突击队、12架警用无人机、637支"红都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开展点穴式联防,7个警灯岗亭、22个卡点开展拉网式查截,全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全年全县有效警情、治安警情分别下降%、%,电诈发案数和案损数分别下降%和%,"两抢"实现"零警情""零发案",吸毒实有人数历史性降至千人以下;坚持严打整治不松劲,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命案、强奸等恶性案件保持全破,传统盗窃打击、食药环打击、电诈集群打击等专项成效全市靠前,公安部两次发来贺电表彰我局破获利用互联网直播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和污染环境案。
(三)突出实效,聚焦服务部门和服务社会"两促进"。主动与发改、经信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系,对接服务业统计、项目开竣工等情况,强化部门属地协作抓全统计单位、抓实统计数据,新增法人单位2805家,产业活动单位268家,完成"四上"单位月度入库94家,累计处理投资项目入库405个。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政务公开,加强公开解读回应工作,优化办事指南、流程,便于公众快速获取所需服务;发挥好迁移后微信公众号"海宁统计调查"新媒体作用,围绕民生热点等开展数据解读,累计推送信息185篇,阅读人数突破万人次,影响力稳居全国县级统计部门、市级新媒体排名前列。
三、围绕统计调查更有纯度,突出务实精细,切实做优统计主业。
(一)全面落实统计调查制度。扎实推进农业、规上工业、能源、投资、建筑业、规上服务业、限上贸易、劳动工资、科技、居民收入、工业生产者价格、消费价格、劳动力调查、粮食监测、低收入农户监测等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做好农业统计现代化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住户大样本轮换各项工作,完成全市9058户摸底调查,300户新样本全部落实到位。做好重大经济社会民生问题监测,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民众感受度等12项专项调查。运用好浙江民调在线网络调查系开展各项调查工作6次。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筹备工作,高标准选调责任心重、工作能力强的骨干人员,完成筹备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工作,承担省级前期调研、预算编制等相关工作。发布《2021年海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开展数据解读,惟实励新再出发。
(二)全力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着眼GDP核算新形势新变化,主动向上对接,及时掌握核算制度方法新动态、新变化,加强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研究和部门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重点产业的统计监测核算工作。加强核算能力建设,健全月度核算指标预测分析机制,按月、按季开展GDP核算指标分析及经济形势综合分析,加强进度监测,做好分析预警,查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如实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有效意见建议。
(三)全速推进统计数字化改革。围绕数字化改革融入海宁所需、立足统计所能、顺应群众所盼、瞄准未来所向,奋力提升统计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开展"统计大脑+应用"的推广工作,做好工业、投资等专业"一键"报表多跨场景、一体化统计监督应用试点及推广工作,发挥好统计部门在数据使用、开发上的禀赋优势,推动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合法合规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和数据共享广度。加快统计政府数字化转型,各专业推进"个性化"核算模块建设,提升预测、预警和数据处理能级水平;13个基层网格智治"统计之家"同步挂牌,为网格成员提供云端化、智能化、标准化、生态化统计服务,激活"统计e家"企业用户近2800户,开展活动331次,上传资料近60份;农业探索无人机遥感实现首飞、开展"浙农智调"综合试点等工作。通过全面贯通、迭代升级,切实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点燃数字化改革"新引擎"。
四、围绕统计基础更有厚度,突出迭代创新,切实推进统计智效。
(一)高要求优化工作机制。聚焦统计生产智能规范、统计服务智慧精准、统计监督智效有力,健全局领导和职能科室联系镇(街道)统计工作制度,局领导带头走访镇(街道)80余次,企业、项目等近280家。健全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细化专业考评细则,出台《统计数据质量综合评价办法》《海宁市劳动力调查员考核办法》等工作细则,做到工作考核有量化、业务评比有指标,促使基层统计工作有目标、有抓手。健全重点工作督察制度、业务工作检查制度、统计基层走访制度,全面推行片组检查、交叉检查等办法,激活市镇联动,打通上级统计方法制度、指标体系解释等要求和各地问题疑问反馈上传下达"绿色通道",各专业走访镇(街道)、项目等超300家次,促进基层统计干部和统计调查对象相互之间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强能力。
(二)高标准加强基础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统计规范建设要求,持续推进台账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住户调查县市级台账制度,做好经典样板的推广,全面夯实企业台账工作,确保数出有据。多渠道提升培训实效,市镇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活动近200期,培训企业(项目)、村(社区)统计人员6121人次,开展"统计云课堂"网络远程培训班32期,培训人数727人。深化镇(街道)星级统计机构建设,推荐星级统计机构3个并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奋力打造具有海宁辨识度的新时代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新模式。
(三)高品质提升队伍活力。以创新统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统计能力提升年"行动,部署开展多期"一专业一讲堂"、一干部一专题等活动,强化市镇两级统计岗位同级轮岗,通过抓特色突出优势,抓载体丰富活动,抓队伍提升素质,创新探索推进基层统计队伍能力提升。开展"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选派干部参与百日攻坚、未来社区专班等中心工作,既锻炼统计干部,也提升统计工作认可度。组织开展全国统计行业原创歌曲作品征集、省统计局"书香统计育先锋"系列活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员青年建功竞赛等活动,展现统计队伍风采。
注重发挥好统计学会作用,组织开展"从事统计工作30周年"座谈会、基层统计风采展示、"专注的统计人"摄影大赛等活动,凝聚团队力量,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五、围绕统计站位更有高度,突出政治属性,切实强化党建引领。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组带头开展学习12期,局领导上党课10期,党员大会集中学习12期,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强化思想建设。多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局党组带头学、支委会、党小组、党员大会跟进学等开展集中学习10期,分享感悟30篇,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建立健全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赋能塑造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统计无小事,数数连政治"政治机关意识,心系"国之大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组织规范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化党建积分制管理,开展"新年新春'学党史'砥砺初心'开新局'""开局即奔跑扛起新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12期。积极组织开展"'一编三定'守小门、疫情防控我带头"志愿服务、"爱心助农"活动,实现党员干部"全覆盖"。选送机关"潮引力"红色四方联盟·共富助跑示范案例、机关党建调研等;选派人员参加"'共富同行'潮城青年说"、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PK等活动,打响统计党建"金名片"。持续推进"访办建"活动,打造具有统计辨识度的"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服务模式。构建"三为"实践长效机制,以统计服务团的形式,推进分层、分类精准业务指导和服务,帮助基层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获评嘉兴市争创"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宁市"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工作先进单位。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教育、监督、管理并重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标准迎检市委第二轮巡察工作,高要求开展动员、准备、迎检等工作,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精神落实到抓队伍提素质、育人才聚贤能、抓数据强服务等各项工作上,推动管党治党各项工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新成效。深化清廉统计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夜餐补贴发放进度、培训费管理、预算执行进度等内容,开展劳务费、政府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等专项自查;抓住"关键岗位"强化严管厚爱,优化谈心谈话、内审内控等内容。开展资产核销处置及账务核算情况自查、领导干部企业兼(任)职整治、全面从严整治国有单位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政务新媒体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通报,努力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数据真实、服务优质的清廉统计机关。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市统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调查研究、能力提升、数据质量、统计服务、责任落实,打好统计工作组合拳,为我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撑。
(一)聚焦中心工作抓统计服务。围绕"精致、精准、精细、精深"抓实统计服务。一是聚焦中心工作。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争先创优目标完成情况等,全面加强对各项指标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二是继续加强分析研究,聚焦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等领导关注度高的指标,形成一批切口小、速度快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高质量调研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三是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监测,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时分析,对工业、贸易、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比重大、贡献高的企业进行常态化监测,把准全市经济运行趋势。四是进一步拓展调查范围,积极主动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部门会商机制作用,做到信息共享。
(二)聚焦数据质量抓统计监督。一是抓全统计单位,将统计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解释多形式讲深讲透,确保"颗粒归仓"。二是抓实数据核查,坚持数据质量底线,以常态化迎接统计督察为契机,继续抓实数据质量"全周期"管理,运用好数据核查等机制,优化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制度流程,从严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坚持统计监督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三是抓严统计执法。强化行政监管,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根据年度执法检查任务计划,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组织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严格规范执法,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继续深化普法宣传,促进全社会认识统计、理解统计、参与统计、依法统计。
(三)聚焦基层基础抓统计队伍。围绕提升专业能力、服务能力、监管能力三项能力,结合前期活动开展情况,深化推进统计能力提升年暨7+1专项行动、星级统计机构评选、"统计E家"等载体,切实发挥好一专业一讲堂、一干部一专题等活动作用,努力提升统计队伍素质。以"线上+线下"模式组织开展专业业务培训和联审辅导,强化统计继续教育工作实效,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台账、规范佐证材料大检查,提高基层统计业务水平,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四)聚焦目标任务抓统计调查。认真贯彻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探索在现行条件下开展经济普查的经验,更好地做好全市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工业、能源、投资、建筑业、服务业、贸易、劳动工资、科技、居民收入、工业生产者价格、消费者价格等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工作。对照考核办法,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基层统计机构,深入企业、项目、农户、记账户,深入发改、经信、科技等相关部门单位,形成统计调查合力。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开展"一键"报表、一体化统计监督应用试点及推广工作,减轻基层负担,提升统计数据处理能力。
县2022年水利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治水兴水思想为统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苦干实干,提速创优,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县打造全国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架桥铺路。现将县水利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大干快上强基础,重大项目建设打赢硬仗。我局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水利投资稳步推进。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截至10月底,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新开工重大项目方面,龙泉溪XX段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完成初设评审,正在概算审核中,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浮云溪流域综合治理(崇头段、城区段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初设批复,正在施工招投标阶段,预计12月底前完成开工建设。沈坑门水库工程已于10月份开工建设。梧桐坑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于7月份开工建设。
二是坚持保供节水两手抓,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我局坚持聚焦水资源供给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着力构建量质并重、丰枯相济、多源互补的供水网络。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谋划项目35个,计划投资亿元。通过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提升改造农村供水简易站点62个。突出标杆载体创建,全面完成各类节水标杆载体创建,打造节水标杆企业1个、节水标杆校园1个;联合县治水办、雾溪乡人民政府举办第29届世界水日第34届中国水周暨"共建秀水畲乡共富绿色未来"水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引领节水、护水社会风尚。
三是坚持水美融城优生态,水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我局坚持水利引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狠抓美丽创建,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公里、美丽山塘创建2座;创建美丽河湖1条(个)、水美乡镇1个,均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狠抓生态水保,高质高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平方公里;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及时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022年前三季度共完成10个报告书、10个报告表、4个登记表项目的审批,完成12个项目的水保验收备案及核查工作。狠抓水岸共治,高压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发现的20个"四乱"问题全部整改销号;完成部颁碍洪图斑问题销号78处,销号率100%。
四是坚持以水惠民增福祉,民生水利任务超额完成。我局坚持把治水成效惠及于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山塘除险整治等民生水利建设,高强度压茬推进,完成病险山塘整治1座,完成2条河道的生态堰坝改造工作;高起点谋划路径,加快农饮水提升改造,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农村供水管网改造50公里,超额完成28%。完成紧水滩镇大源村、双垟村、龙门村梅山自然村、崇头镇梅竹村、元和街道梅湾村、崇头镇下垟村6处农饮水县级民生实事项目。
五是坚持严防严守全闭环,水旱灾害防御筑牢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好打赢水旱灾害防御主动仗,强化水文预报预警,调整、充实水文监测站网,投资188万元,完成水文"5+1"项目建设,新建水库库下水文站1个、新建江河/城镇中心水位站2个、地下水位站1个、新(改)建水位站26个、视频会商系统建设1处、遥测终端机备份8套,有效提升水文测报能力;2月22日开始,我局相继开展了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及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风险隐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共检查各类工程208处,发现隐患问题49处,并针对隐患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汛期内共对县内3座水库进行调度20余次,经调度山塘水库及各类水工程均未发生超警戒和超限情况;共发布山洪灾害预警14次,最高预警等级为黄色,累计发送预警短信36000余条,有效地降低了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
(二)工作亮点
一是成功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亿元,其中"山水"中央资金亿元,一般中央资金亿元,省级补助资金亿元。
二是实施27个村的农村饮用水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造50公里,超额完成任务数的28%。
三是完成绿道建设公里,同比增长12%。
四是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条、省级美丽山塘2座、市级水美乡镇1个。
五是创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和校园各1个。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处理推进难。水利项目多为线性工程,政策处理涉及农户多,但所征用的土地面积较少,再加上由于土地利用历史跨度久远、农户承包经营权变更频繁等原因,给土地地类的认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同时,部分项目受国防光缆迁移影响,造成项目进度缓慢。
2.项目前期审批周期较长。工程类项目前期规划、立项、测量、地勘、设计、环评、咨询、审批、招投标等工作程序较多,占用了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受生态红线、基本农田等因素制约,对项目推进受较大。如沈坑门水库工程和梧桐坑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3.水利工程管护存在难题。目前,我县已建成的绿道等水利工程较多,但没有固定的管理单位,当前是通过单一来源采购交由城投公司运行维护,但仍存在管护资金短缺、长效管理机制未建立等问题。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主要经济指标
完成水利投资亿元,完成中小河流治理22公里、山塘整治4座、堰坝改造89座,创建美丽河湖1条、水美乡镇1个、美丽山塘4座,完成农饮水提升改造12处,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公里,新增受益人口万人
(二)重点工作举措
1.突出干部为本,在作风建设上动真格。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忠诚核心、拥戴核心、跟随核心的政治自觉。全面压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持续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切实扎好制度的笼子;把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的始终,从严开展干部教育和管理,深入推进岗位风险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筑牢干部履职安全防线;从严管好水利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提升水利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弘扬水利正能量,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2.突出项目为王,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勇争先。锚定年度投资亿元的目标,全力以赴抓项目、拉投资、促增长。加快推进龙泉溪XX段综合治理工程、浮云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8个重大水利项目,确保完成投资亿元。一般水利项目4个,计划全年完成投资亿元。开展重大项目前期研究2个,分别为XX县黄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XX县水系连通工程。黄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综合治理黄溪河道约公里,估算总投资亿元,2023年计划完成初设编制工作。XX县水系连通工程,该项目开展全县水系连通、水美乡村、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亿元,2023年计划完成可研编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加快落实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专项行动计划,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落地见效的关键年。县残联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以2023年"十大行动"为抓手,整体提升残疾人基本保障与公共服务水平。
(一)"居住品质"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居住品质提升"五大行动",加大残疾人搬迁集聚支持力度,完成残疾人租赁住房补贴供给160人次,实施"净居亮居"、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60户,开展10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创建100户残疾人美丽庭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探索残疾人居住品质提升的方向和途径。
(二)"共富工坊"创建行动。开展"增量提质聚人气"共富工坊创建行动,扩大残疾人来料加工规模增加数量,建设高星级残疾人之家提高质量,周期性开展残疾人活动聚集人气。统筹乡镇残疾人之家、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力量,利用残疾人之家的场地建设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7个,引导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集中开展手工作业,按时或按件获取报酬。
(三)"非遗就业"孵化行动。继续开展非遗传承"师带徒"项目,培育残疾人非遗传承人10名以上,打造一批残疾人非遗就业优秀案例,发挥文化在残疾人共同富裕中"扶智"、"扶志"和扶残助残的作用,挖掘残疾人群体潜力,带动残疾人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四)"就业实训"扶持行动。立足XX县生态农业"五个一"产业体系,实施"四个一批"行动,培育一批残疾人技能型人才,创建一批残疾人共富基地,推出一批残疾人共富项目,扶持一批残疾人共富典型。开展蜜蜂养殖、茶叶种植等农业技能实地培训200人次,培育残疾人共富示范户60户,创建残疾人共富示范园、"泰享家"助残专区等就业创业基地,推出残疾人中蜂养殖等共富项目,扶持残疾人参与中蜂共富项目调研、运营、养殖,打造残疾人共富典型。
(五)"托养中心"建设行动。推进县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计划在罗阳镇新建XX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大楼,包含肢体照料区块、智力照料区块、精神照料区块、辅助功能区块,总用地面积6633平方米。托养中心能够有效满足县域内残疾人托养庇护需求,解放残疾人家庭劳动力,对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六)"残疾预防"援助行动。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发现网络,形成"及时发现、适时康复、实时评定"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开展"万家签约、千户筛查、百名康复"行动,落实基层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进万家,残疾预防筛查入千户,康复服务助百人,特殊儿童筛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残疾人家庭以上签约服务率达到90%以上。宣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和典型,帮助100名以上残疾儿童及时获得康复救助。
(七)"儿童康复"优化行动。深入实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与救助政策,探索落实政策提标扩面,进一步加大儿童救助力度,全年完成80名残疾儿童救助。加强特教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教学理论与教具的更新换代,提高教师持证率。指导非公立机构进一步建设规范化定点儿童康复机构,增强社会力量参与。
(八)"文体人才"培育行动。积极开展优秀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推荐工作,全力做好各项赛事的后勤支持保障,努力争创佳绩,展示我县残疾人体育竞技风采。将残疾人文化体育深度融入公共文化体育惠民工程、项目建设和各类文化体育服务,全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场次以上。广泛开展残疾人文体人才提升培训,积极培训残疾人声乐、舞蹈、书画、摄影等人才。
(九)"守望星空"共建行动。加强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协同,深化"守望星空"党建联盟建设,构建"1+3+3"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格局。打造特教背包团队、公益背包团队、医疗背包团队,定期开展送教上门、结对帮扶送爱心、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活动,全年服务特殊儿童300人次以上。
(十)"暖心服务"助残行动。打造社区助残服务驿站,推进残疾人友好示范型社区建设,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牵引作用,推广"连心e站"应用,健全残疾人工作者联络体系,以入户访视为抓手,全年完成2800户困难残疾人入户访视,精准形成全县入户访视对象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和结果清单等"四张清单";推动残联数字化改革"智慧康居"项目,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联动,打造面向残疾人的物联网康复家居系统。
县公安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部署要求,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大安保等系列安保、"公安大脑"建设、"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全县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一)忠诚赴使命,安保维稳取得完胜。统筹推进"安保大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省运会、党的二十大等各大安保任务,高效侦办了多起专案,波次推进专项行动,推动积案化解、源头治理、打击整治"三管齐下",得到省市县领导批示肯定。
(二)精心护发展,保障护航坚决有力。疫情防控战队始终保持热备份,争取100名辅警编制充实队伍,创推"暖心服务站"做法,严格加强社会面管控,确保了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精准护航全县项目攻坚年、城市有机更新等党政中心工作,年初即出台全力护航全县"项目攻坚年"行动"十项举措",深化"项目警长制"机制,深化涉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516家次。
(三)统筹除风险,除险保安成果显著。统筹专项行动,推出案件指令单、一对一研判支撑等机制,针对电诈案件实行专案打击、精准劝阻、宣传防范"三管齐下",创推"XX反诈之家"推广码量化工作指标,依靠村社干部力量多维度开展反诈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持续保持全市前列。牵头开展全县居住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清零"和流动人口"见底"专项行动,8月以来新登记流动人口万人,工作专报得到张新宇常务副市长批示肯定。我局出台《深化所队联勤十二条举措》,形成全县、全警的交通治理合力,今年共完成隐患点整治422处,同比上升54%,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前三年平均数下降10%。
(二)精心建设,拓展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节节攀升。以儿童康复为突破口,结合家庭康复,拓展社区康复,多维度多层次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儿童康复服务到位。深入实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和救助政策,全年救助残疾儿童174人次,补贴资金万元。落实儿童康复补贴提标扩面,延长部分特殊儿童补贴期限至9周岁,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补贴标准至每年30000元。家庭康复服务到位。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精准采集、精准评估,全力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开展无障碍进家庭项目,投入资金万完成5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年投入万元为93人次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基层责任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率提高至%,康复服务达成全覆盖。社区康复服务到位。2022年投入100万元建成XX县残疾人康复驿站,依托"互联网+康复服务",配备专业检测及运动设备,实时监测残疾人运动时的机能指标,组织专业博士团队定制训练方案,全年累计服务残疾人4000人次,显著提高了我县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
(三)实干为先,多措并举,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成绩斐然。就业创业是弥补残疾人共同富裕"短板"的重要途径,通过政策、帮扶、培训三管齐下,不断落实八大专项行动,推进"扩中"、"提低"。落实政策,加强就业安置。落实机关、事业、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专设残疾人事业岗位1个。落实残保金减免、岗位补贴、按比例安置、集中安置等政策,助推78家企业安置107名残疾人就业。培育125户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户,108户残疾人就业创业获得贷款贴息,累计补助资金万元。实现就业年龄段已就业残疾人2767人,就业率为%。精准帮扶,提升就业质量。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四个一"活动,通过"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全面核查残疾人职业技能、就业需求等信息,准确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底数,一对一精准匹配帮扶残疾人就业。举办"春风送真情、就业暖民心"等各类残疾人招聘会,全年整合169家就业单位面向残疾人推出28个岗位,发布225条用工信息,帮助153名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强化培训,探索新型模式。探索基地实训、机构拓展、师傅带徒三种模式,开展新型残疾人特色培训。立足XX县生态农业"五个一"产业体系,开展花卉种植、蜂蜜养殖等基地实训158人次。依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石雕、米塑、婆饼3个非遗传承"师带徒"项目,培育7名残疾人非遗传承人,其中张甜清非遗米塑项目获60万元大订单,残疾人非遗就业、致富增收初显成效。
(四)探索实践,凝聚合力,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加强。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全方面、人性化的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让残疾人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紧盯托养庇护设施建设。托养庇护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防止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的现象发生。2022年提升建设残疾人之家5家,托养庇护残疾人135名,残疾人之家覆盖率63%,实现万人以上的乡镇都建有规范化残疾人之家,补齐残疾人托养庇护领域短板。紧盯无障碍环境营造。以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金湖广场、文祥湖公园、老干部活动中心等12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罗阳镇东城社区创成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残疾人美丽庭院100户。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拓宽残疾人接收信息的途径,开办电视新闻手语节目34期、爱心联动残疾人广播节目53期,为信息无障碍环境创建打下基础,推动构建全链条无障碍环境。聚焦慈善助残品牌建设。开展"助听助明助行"、"'星'中有爱,守护成长"、"爱在耳边,慈善助听"等公益项目。开展耳毒性药物预防、智力发育异常等公益宣传活动覆盖人群3300余人;捐助电动轮椅、护理床、助听器等残疾人辅助器具192件。
(五)融合发展,再创佳绩,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精彩纷呈。一年来统筹推进文体服务和助残宣传,强健体魄和充实精神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在营造残健共融氛围中促进残疾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化助残,提振残疾人创造美好生活心气。实施残疾人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组织开展喜迎亚残运会·残疾人文体活动进社区8场。融合传统文化,开展月饼制作、歌唱中秋、浓情端午、伴手礼制作等活动,加强残疾人社会参与。体育助残,昂扬残疾人顽强拼搏奋斗精神。承接温州市残疾人聋人篮球比赛,XX县获第二名。成立全国首个县级残疾人象棋协会,举办青少年残疾人象棋友谊赛,促进残疾人象棋文化交流。组织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各级赛事并提供赛前集训、教练指导、后勤支持等服务,在浙江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5枚。群残共建,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良好风尚。构建"守望星空"党建联盟,建成1个康复驿站,辐射3个康教场所,组建3只背包团队,打造"1+3+3"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格局。以"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活动",组织助残宣传活动20余场。启动残疾人事业"滨江-XX"山海协作,开展六大爱"星"行动等特色助残活动,扶残助残合力持续凝聚。
(六)从严从紧,持续发力,全面加强残联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把加强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清廉残联"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心怀"国之大者",持续强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日常学习教育,依托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二十大精神等,组织理论学习42次,专题党课7次。结合"乡村吹哨,部门报到"到结对村社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0余次、服务400余人次。坚持"常态长效",持续强化组织建设。率全市之先完成县乡两级残联换届,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得更扎实。全县19个乡镇都配备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开展村(社区)残疾人协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孤独症人士亲友协会,配强六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落实292个村(社区)、338名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全力构建"机关+协会+网格"的助残服务体系。当好"三个第一者",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全面落实"牢记初心与使命,当好'三个第一者'"主题活动要求,常态化开展"走转改、三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70余场。落实残疾人定期访视制度,入户访视残疾人300余名。强化上下联动,形成全县残联系统一体访实情、解难题、抓落实的整体格局。
3.突出民生为重,在共富共享上做文章。致力缩小城乡饮水差距。严格按照丽水市农村供水保障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任务要求,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举措,以供水水质水量达标为目标,以数字赋能牵引为动力,通过建管并举等方式,分时有序推进农村供水工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逐步全覆盖解决我县农村供水短板问题。2023年计划完成农饮水提升改造12处,新增受益人口万人,常住人口50人以上的简易水厂销号30处;数字化建设方面,按照省级部门相关要求完成数字化感知体系建设,实现供水工程"治理端""运管端""民生端"管理全覆盖;完成水质监测84个,千吨万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1处,大搬快聚覆盖水厂6处。坚持以生态和文化理念为引领,弘扬水文化,打造水景观,改善水生态环境。通过建设护岸、护脚等措施,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完善休闲绿道建设及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改善河道面貌。全年共治理河道长度22公里,修建堤防及护岸公里,新建绿道公里。
4.突出监管为核,在严管严督中固根本。强化河湖长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职责,加强对任务交办单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一月一督查,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重点项目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每月末及时梳理挂钩联系河道的治理进度、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建立联系河道的督查工作档案,推动解决河湖管理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化三清行动。在清河行动方面,完善河道砂石资源管理闭环,形成涉水工程审批规范、监管责任分解到位,监管措施落实严格、河道砂石管理有序的新局面。在清障行动方面,全面完成89座堰坝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中央投资1652万元;在清塘行动方面,计划对4座山塘进行综合整治。创建节水标杆。贯彻"节水优先"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动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筑牢安全防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时间段,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尤其是盯紧节假日等重点节点时期,坚决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全面做好防早汛、防大汛的准备,提前研判形势,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完善方案预案体系,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巡查值守,科学做好水库调度,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
(三)2023年"六个重大"谋划
1.重大项目。2023年,我县计划开展8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龙泉溪治理二期工程。批复总投资9324万元,计划整治岸坡公里,建设管理道路公里。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2公里河道整治及堤防护岸建设,新建3公里绿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二是龙泉溪XX段综合治理工程。估算投资7亿元,计划完成堤防及防汛通道建设公里。2023年计划投资完成6000万元,治理河长4公里,完成5公里岸坡治理及堤防护岸建设,新建绿道5公里。
三是浮云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紧水滩引水工程):批复投资亿元,计划建设隧洞总长公里,引水流量3立方米每秒。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1500万元,完成工程建设。
四是浮云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崇头段、城区段):概算投资亿元,计划治理河长公里,改造提防公里,新建绿道公里。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3500万元,治理河长3公里,改造堤防公里,新建绿道公里。
五是安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批复投资4878万元,计划治理河长公里,改建堤防公里,新建绿道公里。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治理河道4公里,改建堤防1公里,新建绿道公里,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六是云坛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批复投资5230万元,计划治理河长公里,新建防汛通道11公里,改建堤防公里。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治理河道4公里,改建堤防1公里,新建绿道公里。
七是梧桐坑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批复总投资亿元,计划治理河长20公里,建设堤防及绿道公里。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2500万元,治理河长5公里,修建堤防护岸5公里,新建绿道3公里。
八是沈坑门水库工程:概算总投资亿元,计划在崇头镇严坑村新建小(二)型水库1座,库容约万立方米。2023年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上坝道路建设、开挖引水隧道300米、坝基和坝肩开挖。
县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支持下,县残联团结和依靠全县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贯彻落实"牢记初心与使命,当好'三个第一者'"主题主线,紧紧围绕残疾人基本保障、托养庇护、就业创业、康复服务等"十大体系",全力打造"一样板三体系六品牌",推进浙江省首批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落地见效。全年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万元,同比增长%;9项省市县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残疾人事业蓄势强发,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在第十六届东京残奥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市政府给予县残联集体嘉奖一次(待发文);XX残联"30年30人"大型人物系列报道,获得2021年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融媒体"类一等奖,是县(市、区)中唯一的一等奖获奖作品。
(一)做细做实,勤耕不辍,残疾人民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贯彻落实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精神,主动融入大局、广泛凝聚合力,通过"三个保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掉队"。聚焦社会保障,民生兜底持续加强。深入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2022年"两项补贴"投入资金万元,4917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399名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实现"应补尽补、应保尽保"。构建以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商业保险为补充、灵活就业职工养老保险为提升的多元化社会保险制度,投入50万元,实现全县残疾人大病医疗商业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多重保障。聚焦特殊教育,助学保障持续扩面。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常态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服务优质化,残疾学生接受早期教育比例达90%,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85%。开展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学费及住宿费减免项目,减免16名残疾人大学生学费及住宿费万元。开展残疾人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工作,补贴84人次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金万元。聚焦权益保障,维权理念持续更新。开展法律援助进乡镇、学校等"十进"活动,进一步畅通残疾人寻求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的渠道,充分利用我县残疾人法律援助站,聘请法律顾问,为有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全年服务残疾人41人次。充分发挥网上信访、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作用,以点带面引导残疾人通过合理合法渠道表达诉求,完善办结8起残疾人信访,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