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变化的调查报告优秀2篇
家庭结构日益多样化,传统观念逐渐改变,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增多,社会支持和政策应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家庭变化的调查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家庭变化的调查报告 篇1
家乡是一个我们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处异乡想到它也会有种温暖的归属感。我的家乡铜梁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县。不仅有雄厚的教学实力,而且还是五千年龙文化的发源地。
从出生到读大学前我从未离开过我的家乡,我觉得自己对她是如此的熟悉。但仅仅半年的时间,当我再次踏上龙乡这片土地时,我又觉得她是那么的陌生。事实如此,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以前人们只能想想或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在都变为了现实。为了更深层的了解这篇见证我成长的土地,在寒假的这一个月我走访了铜梁的每个角落和相关部门,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着实让我大吃了一惊,家乡的变化涉及甚广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以下为我调查结果简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讲究舒适精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县城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铜梁在几年前还都是楼房,电梯房都算是“高级住宅”,现在城里的房屋基本上都进行了重建。重建的新房主要是电梯房,且楼层都在八层以上,底楼为门市方便市民经商,二楼以上为套房用于居家。这种设计理念很符合县城的发展,经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套房又让市民有了方便优美的居住环境。据政府介绍当时考虑到建筑不应该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洞穴”更要体现县城的文化,还专门请来了设计师把方便简约的现代居室和县城蕴含的柔美古典相结合,设计了现在的街道建筑。平整的青石板优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调精美、朱红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气。这一古典和现代相融合的设计,不动声色的把县城的安乐祥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开源节流”经济多元化
我的家乡也被成为“龙乡”,这里有举世闻名的火龙舞,龙舞的发展带动了铜梁旅游业的蓬勃,使龙乡人民的收入颇丰。并且现已有多家企业决定入住铜梁的工业园区,使许多县城周围的乡镇务工人员得到了工作的机会。同时铜梁的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铜梁的经济,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从各方面刺激着铜梁经济的腾飞。
三、“四通八达“交通讲便利、通讯讲快捷
“要致富,先修路”说道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总会想起这句话。无可否认,这句话准确的道出了交通对于一个地域发展的重要性。
铜梁缺乏河流因此陆路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几年来,铜梁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在道路建设上下了重功夫。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得到极大改善。铜梁的几条主街道都进行了维修拓宽兼顾了道路,方便载重的货车行驶。为了便利与外界的联系政府部门在多次的上书、争取之后,渝遂高速公路在经过镇边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高速公路出口。这个出口可让铜梁人民受益匪浅,不仅节省了市民出行、货物运输的时间还让这个县成为附近县城到遂宁重庆的一个中转站,促进了这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四、“多姿多彩”,文化娱乐丰富缤纷
物质和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生活的建设。县城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就是他们建设精神文明的最好见证。现在每到晚上,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你在政通街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一群群人在偏偏起舞。这就是市民们新的娱乐,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愿意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没有固定的老师,大家相互学习,跳的都是一些简单的舞曲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快乐。很多市民还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每天早晨公园里很多人在跑步、做操。用最简单也是最健康最环保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健康。除了这些自发的活动,县政府定期还会举办一些拔河、赛跑等友谊活动,还会发放奖品,引导市民们选择健康的娱乐充实我们的生活。
五、“五彩缤纷”穿衣爱时尚
以前经济条件有限,尽管爱美很多人并不能够买很多衣服。现在县城繁多的衣服店就是穿衣变化的一个很好例证。经济发展了,人们都讲究穿着了,衣服的款式、面料、牌子都成了挑衣服的重点而不再像过去一味注重质量耐穿。很多富裕的人还会选择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选购时尚服饰。各式各样的衣服、鞋帽、装饰物可谓五彩缤纷,装饰了市民的美,同时也装点了他们的心情。
调查感言
这次的调查结果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不经意间家乡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它变得更加可爱更加迷人了。我坚信她是天边初升的太阳会在党和政府的争取引导下发出更加温暖的光芒照亮一直守护她的人民,也温暖她远在他乡的游子的心。
家庭变化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内容
在二十多年前,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家乡的居住房子,并不是像现在所看到的楼房,而是多属于瓦盖的房子。这种瓦盖的房子大多数是以整座的形式建造的,其坐地面积为一百多平方米,有四个房间、一个大厅和一个天井。其地基也不像现在由钢筋混泥土筑成的,而是都是大理石那种石柱来当支撑房子的地基,其房顶是用木的柱子支撑的,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以前的老房子。人们留那个天井是为了采光,可以让房子明亮,也有助于空气的更新。四个房子是分成两排,分布在整座屋子的两边,中间隔着的是个大厅,四个房子中其中有两个是主房,两个偏房,偏房相对与主房略小,一般一个用作厨房,一个当作房间。整座房子看起来是对称的,给人井井有条的感觉。这是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甚至之前的人们的居住的房子的风格,一个家庭的人聚居在一起,别是一番滋味啊。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的经济增长了,家乡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我们那里的经济不是那么发达,不过温饱问题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大体上人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也正是这种经济的提高,人们与外界的交流的增强,人们的观念也有了转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家乡人居的房子的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我要介绍的是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人们对于家庭居住问题的转变,以及介绍伴随着这些转变而一路走来的建筑劳动人民的情况。
我将要介绍的建筑工人,主要是建造家庭住房,就是那么普通老百姓的住房,不是那些承包大型建筑的建筑团体。家乡的家庭住宅,由于人们不想住得那么高,其房子一般都只有两三层楼高,其规模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些楼房的规模并没有那么大,针对于这种规模不大的工程,家乡出现的建筑工人队也和我们平常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见到的工程队不同。首先,是他们的工人团队的规模不同,相对小的工程,其队伍当然没有那么大规模工程的人员规模大。他们是围绕一个工头聚集起来的,因为他们的工程是由工头去接的,工头找到项目后,他才会去联系那些师傅、小工、和泥的工人,他们才因此聚集到一起。他们不像今年上春晚的那些建筑工人那样制服统一,他们去上工的时候,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提高,就算是在XX年这样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他们的工资还有有所提高,因为我家乡的经济情况不一样,他们在大城市大批失业的情况,却看到了有些建筑材料的减价,所以有些人就借着这样的机会来建筑他们的家园,当然这使得这些家庭式的建筑工人没有遭到失业的结局。这也是农村地区与城市不一样的地方。
在这些建筑工人的主导下,特别是在那些公投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建筑的风格也发生了几个时期的转变。正如我上面所说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房屋多是以瓦盖房子为主,钢筋混泥土的房屋还未走进家乡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当然是得利于改革开放的政策,钢筋混泥土所建造的房子慢慢的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得到家乡人们的青睐,因为我们那里是靠海的,当然就不可避免的有台风,虽然台风很少在我们那里登录,不过有时受到台风的影响很大。当风力比较大时,那些瓦盖的房子会经不起狂风的吹刮,“年老”的房子就会被掀顶或是墙壁被吹倒,所以用钢筋混泥土建造的`相对牢固的房子自然得到人们的青睐,自然而然的他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到十七、十八年前为止,即在1992、3年建造的房子多是整座,每层楼就如前面讲到的那种四房、一厅、一天井,两边对称的那种构造,只是他们的房顶是钢筋混泥土的。在钢筋混泥土刚刚走入我们生活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当然是在之前房子的格局上建造起来的,由于其地基是使用钢筋混泥土的,其地基比起石柱来的要牢固,由于钢筋的连接,使用这种钢筋混泥土建造的房子比较牢固,不易倒塌。
大约在同一时间段,也伴随另一种风格的产生,其名字就叫“独脚屋”(有点直译的,也有点不标准),顾名思义,这种房子比整座的要少一些,而且刚好就少了一边上的两个房间,只剩下两个房子和一个厅、一个天井,刚刚好不对称了,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会叫这个名字“独脚屋”,由于经济的推移,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也不那么讲究了,不要求房子两边的对称,一楼的房间少了,人们往上发展,建出来的是楼房,虽然不高,但是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到了之后,大约六、七年前开始,又一个时间段的风格出现了,这种风格的房子被称作“平房”,这种平房较之前的“独脚屋”而言,小了一半,一楼只剩下了一个厅和一个天井,厨房就设在中间,从门口走进去,经过一个天井,就可以看到厨房,厨房没有什么墙壁遮挡的,就暴露在外面,再走几步就到了大厅了,而房子都转移到了楼上,大家同样是往上发展,不过房子相对建得要高了一些,不过依然留有一个天井,供采光之用。
过了一两年,即在05、XX年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人们虽然还是建平房,不过布置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他们不留天井,而是把屋顶都盖封了,这是因为封了之后,房子看起来大了许多,其利用率提高了。这时候仅仅是把屋顶改成全封闭的,其布局还是没什么大的变化。
到了最近这些年,人们对于全封闭的平房又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把大厅移出来,使得一走进们就是大厅,后边作为房子或者厨房,其中间用楼梯隔开,使前面和后面形成了两部分,当然楼上还是房子,不过这样的房子看起来不会那么暴露,客人在外面坐的时候不会看到里面,感觉给房子的主人留了一些面子。而且有些人会把“独脚屋”那个格局的房子建成两间像这样的平房,“独脚屋”是有两排的(一边是房间、一边是大厅),刚刚好可以建成两间这种的平房。而这种风格一直到现在,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变化。
二、实践报告分析
我对家乡的企业了解不多,其行业的数据就更加不得而知了,原因就是没有老师你所说的那种关系可以找,一个没有关系的人,怎么可能会对那些企业了解那么多。所以我找了我比较熟悉的,家庭建筑这方面的事谈谈,这些是我可以看到的,而且因为这类建筑的建筑工人的特殊组成,我也能向我认识的亲戚邻居们询问。虽然亲戚邻居们不是那么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过对于这种家庭住房,他们还是比较清楚这些年来的变化的。而且我对我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选择这方面的事谈谈。
对于那些瓦盖的房子,是延续以前的建筑风格,有着古代的色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过也是拘于人们的观念和经济的发展,首先,人们继承前人留下来的东西,是对前人们的尊敬。其次,也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当时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不发展,当时在家乡比较落后的地方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些由钢筋混泥土建造的房间。
我的家乡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一个农村地区,那些用于建筑用的钢铁都是出其他地方运来的,而不是有我们自己生产的。随着广东被邓小平同志列为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地,家乡的交通情况得到了改善,特别是于外界交流的公路,虽然那条公路不宽,但是却使得输入钢铁成为了可能。钢筋的输入给了楼房建设一个前提,因而当时比较富裕的人就开始从瓦盖的房子住进了楼房。不过房子的布局依然没什么变化,还是遵从以前瓦盖时的布局。这是经济带来的第一个变化。
而“独脚屋”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出现也是有原因的,资金充足的那些人们在当时建造的是整座的,这是正常的。不过那些资金不足的,怎么办呢?他们孕育出了一种新的想法,那个想法就造就了所谓的“独脚屋”。他们将“整座”的房子删去了一边,本来是对称的三列的屋子,被去掉一边后,明显变得不对称了,也就是“独脚”了。但是这只是资金的问题,所以看到的结果只能是这种房屋较整座的而言,只是少了一边,占地面积小了,其布局而没有什么变化。以上两种风格的房子是宽裕的人建造的,然而穷人不可能那么容易暴富,攒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也就使得这两种风格延续了十几年。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的工资也有所增加,不过在同时,物价的上涨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之前攒钱准备用于建房子的人,由于农民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物价的上涨比起他们的攒钱要来的快一些。根本很难存很多的钱,而且存的钱也很容易贬值,因为物价的上涨不会考虑这些农民的,而是以一个国家的经济为标准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地区的发展都能跟上。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物价也在无时无刻的提高,在一个农村地区想要攒够钱来修建房子是很难实现的,除非他们是突然暴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比较贫穷的人在多年之后也有了其他的做法,他的理念是“存钱难,还钱容易”。他们选择先向他人借钱,再慢慢的还钱。有点像现在的贷款购房制度,不过他们是借,向亲朋好友、向邻居先借,等以后赚钱后在慢慢还,一般向一个人借钱都不会太多,所以还起钱来也比较容易,他们会有计划的归还所借的钱。当然这样也是有缺点的,因为同样是不富裕的人,就算是向很多人借钱也还是很难借到那么大的数目。他们出于减少地皮和地基的成本的缘故,他们引领了一种新的风格的出现,就是平房,平房所占的面积大约是“整座”的三分之一,“独脚屋”的二分之一,其地基和地皮的成本也降下来了。同时由于占地面积的缩小,他们往上发展,其一楼作为客厅,厨房等用,而楼上则作为房间给人住。尽管小了,不过还是沿用“整座”、“独脚屋” 的风格,即留了一个天井由于采光之用,即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第三种风格。
前面所说的主导因素相对偏重于经济因素,之后的主导因素偏重于人们的观念。
05、XX年开始,平房的布局的转变是由于人们观念的转变,他们不再想要留着天井采光,而是把屋顶都盖成全封闭的。增加地板的可用面积,特别是楼上的,因为全封了之后,楼上的空间变大了许多,可用的空间也增加了。对于比较穷和人口比较多的人来说,大一点的空间相对采光要来的更加有吸引力。因而屋顶全封闭的风格伴随着人们的这种观念产生了,但这只是偏重于增加楼上的可用面积。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快速传递,家乡的房子设计者根据家乡的风格,综合外面的一些格局,又对这些屋子的布局进行改进,他们不再把大厅留着最里面,而是把大厅移到接近门口的那种风格,接近门口的大厅相对于全封闭的房子而言光线好了很多。中间用楼梯和一面墙把前后隔开,让里面的东西不容易让在外面坐的客人看到,所以迎合了多数人的口味,使得这种布局成为了主要的风格。有些用于“独脚屋”的地皮也会建成两间这样的平房,这也是有些根据的,这是因为以前计划生育的国策在我家乡落实得不是那么完善,很多家庭的人口都很多,那些父母们考虑到他们的孩子长大后的分家问题,就把屋子建成两间。我们农村的人有时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是考虑的有点远了,不过这也不能说什么,因为也是正常的。
三、展望
这是家乡目前的家庭式住房的格局,多种风格并存着。不过我相信我的家乡的建筑风格会发生转变。
一、我家乡目前的经济还不发达,拘于缺少天然的矿物资源,所以家乡的工业还很不发达。相对于工业的不发达,自然能想到,家乡的环境污染相对那些大城市而言要好很多。而且现在正在修建一条经过我家乡的高速公路,现在这条公路虽然还没有竣工,但这条公路相对于我们之前行使的那条公路要大很多,相信在这条公路的影响下,我家乡的经济会发展起来的。
二、虽然没有矿物资源,我们那里却是沿海的,我们的海边到现在都还没怎么开发。海洋是一个天然的储存室,海水里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如果有人投资发展的话,相信会给我的家乡带来快速的发展。
三、作为一个农村地区,大家也可以想到有很多的劳动力,因为现在家乡不是那么发达,工厂、企业都比较少,所以他们都出外到深圳、广州工作。国家加快经济的发展方式,那些企业、制造业一定会先从这些一级城市退出,往周边的城市转移。我的家乡也距离这些大城市也不是那么远,新建的高速公路的完成更能加强之间的联系。这些企业如果转移到家乡,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家乡的发展,也可能会吸引一些管理、技术方面的人才。这样会带动家乡的发展,也会带动其他投资者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带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将会导致人们的住房问题转变,首先的,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地皮的上涨的,地价的上涨就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将会往天空发展,占地面积是定的,如果尽可能的向上发展,就能更好的利用这块地。所以在经济发展的以后,家乡的房子会比较多的是比较高的楼房,而目前的这种家庭式的、规模很小的房屋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