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一篇】
20xx年x,根据xx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统一安排,我承担了20xx级化学工程与工艺x班xx名学生的学业导师工作。在一年的导师工作实践中,逐渐地真正体会到了导师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与学生建立起了感情,并从导师工作的实践中意识到要真正做好导师工作,履行好导师职责并非是一件易事。一年过去了,此刻将有关工作资料汇报如下:
针对“大一”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透过面谈、电话等方式进行多次交与流沟通,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大学生活没有完全适应。结束中学学习阶段进入大校园园,一切都很新鲜,有些同学甚至还没有从高考后的休息期转变过来,感觉上了大学管自己的人少了,很自由,但同时又感到很失落,不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安排超多课余时间。
2、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生有求知欲望,但由于缺乏正确引导,致使学习目标无法明确定位。很多同学甚至还停留在,上了大学,只要考试及格就行了的状态。
3、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方式与中学教师完全不同,大学讲授的课程门数较多;每堂课讲授的资料和知识点也比较多;有些课程有作业,有些课程没有作业,*时又没有考试,学生们无法适应,不明白如何学习,等第一学期考试时,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4、对专业目标和专业知识感到十分茫然。由于进校后,这一年里学的主要是基础课,无法接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很茫然,十分想明白本专业的一些状况。
5、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我所指导的这个班级,xx名同学均为大庆学籍,而且入学成绩相对于其他班级也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学生的基础不同。
在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就对同学说过,学业是大学生立身之本,是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识、潜力、素质体系。
具备和拥有好的学业,才会有好的就业、好的职业。
1、要求同学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进行总体规划。
站在大校园园门口,同学们务必思考自己的学业。进入大学后,我们究竟就应干什么?还是那句老话: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是学习的天堂。人生也许很长,但只有大学这几年是能够让人充分、自由学习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难找了。参加工作后,要么有情绪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情绪。因此,决不能够为学的东西暂时没有发挥作用,或者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不去学习。同学们要根据社会需要、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等确立自己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并根据确立的目标,做好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然后根据制定的规划,及早准备,付诸行动。为此,我要求全班同学每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并上交学业规划。从学生上交的学业规划来看,有些同学给自己制定了每学年的计划,有些同学甚至制定了每一天的学业计划,不管同学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最起码让同学们明白了在大学就应学什么、怎样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目的是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提高素质优势,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
2、对学生分类指导。
针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考研究生,一类是准备毕业后立刻找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考研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大一和大二务必学好基础课程,例如数学、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在大三和大四,务必学好专业课程;同时在大学期间务必透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潜力,要求至少考到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等,为以后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传授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
针对学生们对数学、英语、基础化学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这一现象,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同时鼓励他们与高年级的同学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些学习方法。
4、指导学生如何选报选修课程。
将学院列出来能够选修的课程一一进行介绍,分析每门课主要讲述的资料和特点,结合已经学习过的课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
刚刚步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大校园园的一切都很陌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茫然。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首先和同学们说的是,我们之间既是师生更重要的是朋友的关系。同时,以我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生活经历去告诉学生就应如何学习和生活;作为朋友,我们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二篇】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学业导师工作总结20xx年x月,根据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统一安排,我承担了20xx级化学工程与工艺x班xx名学生的学业导师工作。在一年的导师工作实践中,逐渐地真正体会到了导师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与学生建立起了感情,并从导师工作的实践中意识到要真正做好导师工作,履行好导师职责并非是一件易事。一年过去了,现在将有关工作内容汇报如下:
针对“大一”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通过面谈、电话等方式进行多次交与流沟通,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大学生活没有完全适应。结束中学学习阶段进入大学校园,一切都很新鲜,有些同学甚至还没有从高考后的休息期转变过来,感觉上了大学管自己的人少了,很自由,但同时又感到很失落,不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安排大量课余时间。
2、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生有求知欲望,但由于缺乏正确引导,致使学习目标无法明确定位。很多同学甚至还停留在,上了大学,只要考试及格就行了的状态。
3、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方式与中学教师完全不同,大学讲授的课程门数较多;每堂课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也比较多;有些课程有作业,有些课程没有作业,*时又没有考试,学生们无法适应,不知道如何学习,等第一学期考试时,才发现自己稀里糊涂,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4、对专业目标和专业知识感到非常茫然。由于进校后,这一年里学的主要是基础课,无法接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很茫然,非常想知道本专业的一些情况。
5、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我所指导的这个班级,xx名同学均为大庆学籍,而且入学成绩相对于其他班级也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学生的基础不同。
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就对同学说过,学业是大学生立身之本,是大学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体系。
具备和拥有好的学业,才会有好的就业、好的职业。
站在大学校园门口,同学们必须思考自己的学业。进入大学后,我们究竟应该干什么?还是那句老话: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是学习的天堂。人生也许很长,但只有大学这几年是可以让人充分、自由学习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再也难找了。参加工作后,要么有心情没时间,要么有时间没心情。因此,决不可以为学的东西暂时没有发挥作用,或者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不去学习。同学们要根据社会需要、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等确立自己大学期间努力的目标。并根据确立的目标,做好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然后根据制定的规划,及早准备,付诸行动。为此,我要求全班同学每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并上交学业规划。
从学生上交的学业规划来看,有些同学给自己制定了每学年的计划,有些同学甚至制定了每天的学业计划,不管同学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最起码让同学们知道了在大学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目的是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提高素质优势,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
针对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将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考研究生,一类是准备毕业后马上找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考研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大一和大二必须学好基础课程,例如数学、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在大三和大四,必须学好专业课程;同时在大学期间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要求他们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至少考到英语四级、思想汇报专题计算机二级等,为以后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学生们对数学、英语、基础化学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这一现象,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同时鼓励他们与高年级的同学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一些学习方法。
将学院列出来可以选修的课程一一进行介绍,分析每门课主要讲述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已经学习过的课程,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
刚刚步入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大学校园的一切都很陌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和茫然。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首先和同学们说的是,我们之间既是师生更重要的是朋友的关系。同时,以我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生活经历去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和生活;作为朋友,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三篇】
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透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校园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此刻: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校园“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本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针对性的帮忙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职责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个性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校园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透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校园教育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方面引起了我们对校园教育的质疑,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的校园教育不能走“象牙塔”的道路,需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人状况并施之个性化的教育。
我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品德教育、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和学习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3)目标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影响、坚持不懈的原则。
我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四篇】
本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一学期来,在思想上能够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加强理论学习和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潜力和业务水*,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
优良成绩成绩要有一个优良的班风做铺垫。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群众构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帮忙导师影响和教育学生,我本学年担任小学六年级毕业班的导师工作,在工作中,能够用心响应校园的号召,开展各类活动,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关心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校园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群众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群众的措施,以构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又促进了学风建设,透过班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班在校园各类比赛中,都取得良好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
我为了能跟学生融入一体,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我一是深入学生中间、二是找学生座谈、三是开班会、四是开班级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家庭条件等等,尽快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以便于在学习上能指导学生,在生活上能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帮忙学生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困难,解决困难。
透过这些方式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情绪是复杂的,离别情绪参杂其中,在离校前,同学之间的是一个主要问题,所以经常与学生探讨此类问题,以稳定学生情趣,正确对待同学中间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
总之,一学期的导师工作很快结束了,虽然忙乱、艰辛,但苦中有乐,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大丰富了我的管理经验,提高了我的工作潜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五篇】
由于所知道班级同学都来自大庆,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但个别学生上了大学就觉得轻松了,拿着父母的钱,开始娱乐并陶醉于网络游戏,请同学吃饭,攀比穿用,每天想着吃喝玩乐,对学习一点儿也不上心。面对这些现象,我就和同学们讲,父母的钱是他们辛苦赚来的,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学会生活,人生要有追求,将来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上大学不是目的,这只是人生万里长征的起点,怎样掌握好专业知识,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讲了这些之后,对一部分同学还是很有用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学生干部及学生辅导员沟通,随时掌握,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落后的学生,分析并找出落后原因,多鼓励。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六篇】
成长导师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专门负责指导和辅导学生的人。他们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学习和职业上的建议,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问题。作为学生,与成长导师的交流和指导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启发。以下是我与成长导师相处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
首先,成长导师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在我刚刚进入学校时,学业、职业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都有很多困惑和迷茫。而导师的指导帮助我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总是耐心倾听我的困惑,与我交流并给予建议。他们不仅帮我制定学习计划,还教我如何面对和处理困难。与导师的交流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为我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引。
第二段。
其次,成长导师是我们心灵的守护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挑战。无论是课业压力、人际关系还是自我定位,成长导师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和鼓励着我们。他们关注我们的情绪变化,积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我曾经感到迷茫和彷徨,但与导师的交流让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衡。他们的关怀和理解,不仅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还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第三段。
再次,成长导师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天赋和潜力,但有时候我们并不意识到这一点。成长导师通过与我们的交流和观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了解我们的特长和潜力。他们总是鼓励我们尝试新的事物,发展个人兴趣和才能。正是在导师的激励和引导下,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领域,发现了自己对音乐和绘画的热爱,并逐渐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和期待。
第四段。
然后,成长导师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给我们正能量。学生时期,我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压力,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成长导师的存在,给了我们一个可倾诉的对象,让我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通过与导师交流,我们能够倾诉内心的烦恼,并从他们那里得到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导师关爱我们的成长,鼓励我们积极面对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结尾。
总结来说,成长导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心灵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我们正能量。在与成长导师的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宝贵经验。我将铭记导师的帮助和教诲,继续努力成长,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七篇】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今天本站网友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导师关爱学生。
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1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啊,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有的教师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八篇】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外已实行多年,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根据某些高校已经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各有特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应该视不同高校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就业导师制”就是现有的一种特色鲜明的“本科生导师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河北金融学院根据现实总结、实行的“就业导师制”就是目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制度。
“就业导师制”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指导学生就业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制度,即将学生随机分组,每组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即导师负责,就学生成长、发展、毕业、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全方位的帮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使学生成长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从而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就业导师制”是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思想指导为方向,以学习专业指导为基础,以生活心理指导为依托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质量,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导师制”,挑选好的导师是重点。导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材施教”,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聘请的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专业知识方面,应选用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和合理知识结构的教师任导师。本科教育需要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研究水*,本科生导师必须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能够给学生实在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扩展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
第二,工作态度方面,应选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任导师。导师制工作需要导师经常性地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有主题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有问题愿意向导师咨询。所以,导师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工作态度与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师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时,由于工作年限的限制,在专业知识、教育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与老教师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一般认为高级职称或有两年教学经历的讲师,师德良好、作风正派、治学严谨、责任感强、对学生富有爱心者,可被聘为导师。
明确导师职责是实行就业导师制的关键。我们认为,导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职责:。
(一)思想品德指导。
导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导师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具有渊博的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二)专业指导。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不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专业发展趋势与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志趣、学习基础、社会需求及学校的条件,区别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帮助学生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不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导师通过充分利用自己在治学、科研、教学等方面之所长,可以有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科研指导。
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技能。对于高年级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尤为重要。导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帮助收集资料,写综述报告,提高其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心理指导。
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大,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患上抑郁症以及发生自杀事件。这就需要导师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通过面对面交谈、email、qq聊天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动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就业指导。
“就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就业。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显现,一些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处于待业状态。这就需要导师加强对学生就业形势和择业观的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毕业班学生就业观念与择业技巧的指导。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走出过于看重地域差异和职业层次的误区,正确定位及时就业,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为确保“就业导师制”工作的成效性,要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同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法,作好导师的评定和激励措施。
(一)制定制度。
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包括考勤制度、责任制度、奖惩制度等。
(二)明确主体。
加强对导师制工作质量的监控工作,要有明确的监督主体。高校可以由教务处、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校级督察组,对各院系的导师制工作情况进行督导。同时,各院系组建系级导师工作督察组,由院长或系主任和资深教授专家组成,对本部门的导师工作进行督导。
(三)切实监督。
督察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导师的工作情况,走访学生,了解工作成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对于优秀的导师和失职的导师都要记录在案,以备教师年终业绩的考评,加大年度考核的公正性。
(四)作好奖惩。
应给予导师以相应的带教经费,并且将导师的工作按照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记入教学工作量之内。对导师进行综合评定后,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导师的表现与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紧密挂钩,在职称晋升上,其工作量可视同为班主任工作量。
1、召开“就业导师制”工作动员大会,向导师说明有关要求与办法。
2、根据“就业导师制”中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在专业教师中选适合的人员做就业导师。
3、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工作设想等。
4、在新生入校一个月内,向学生介绍就业导师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成果、性格描述、指导学生情况等。
5、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学生在详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填写志愿表来选择导师。
6、通过师生双向选择,院系进行宏观调控,组织协调、统一调配,确定本导师。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可根据师资条件、学科、专业的不同情况由院系具体确定。
1、导师关系确定后一周内,导师制定指导工作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对指导工作作出具体的设计。
2、导师每学期开学两周内与学生见面,安排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内容。
3、导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集中专题指导,同时视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或个别指导。
4、就业导师在工作中要经常性地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交流学生情况。就业导师每学期要参加由班主任组织的班会一次。
5、院系每月开展一次导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导师集中反映学生情况,总结、交流经验。
6、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召开由学生和导师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导师自我汇报和学生及导师督察组对每位导师工作的评价,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
在“就业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导师可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比如,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专业特长,不定期地为学生开专题讲座;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组织参观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活动,缩短将来的执业适应期;可为学生指定专业学习和有关个人成长的书籍,并一起讨论,形成文字材料。同时,鼓励学生写学术文章,锻炼学生的读、说、写的能力,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导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就业导师制”工作总结,每次指导学生后要及时填写工作日志;学期结束后做学期导师工作总结。
2、院系以学期为单位对“就业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院系通过审核导师的学期导师工作总结,在学生中收集反馈信息,对一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撰写总结报告。同时,通过一学期导师工作的总结、分析,对导师的工作进行评估,形成文字材料记录在案,依此做好对导师的奖惩。
3、“就业导师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还有许多方面应当探讨、完善。我们应当注重对这种新生事物的理论总结和研讨工作,学校可以召开研讨会,聘请专家参加,探讨“就业导师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从而指导现实中“就业导师制”的运行,使其发挥最大的成效。
“就业导师制”作为新型的教育制度,需要完善的还有多个方面,但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导师培训。
“就业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导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加之出任导师的专业教师多数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生疏,所以应当注重加强对导师的业务培训。导师的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学生工作的内容、工作技巧和方法、各种规章制度等。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九篇】
“导师”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学校的教师又是学生生活上的导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一学期来,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有些同学在老师同学面前话语不多,学习态度比较好,只是有时有点懒散。由于初中时基础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有时会流露出自卑心理。在某些事情上,显露出的叛逆心理较强。我们老师就采取和学生交朋友进行谈心,进行语言沟通交流进行教育,并多次亲自登门进行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关心他们的成长。
二是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各个同学不同的个性,先从平时下手,从细微之处入手。平时多关心他们,及时在学习。生活上给与帮助,多找时间陪伴他们,及时制止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产生的那些不良行为,帮助解决他们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困惑,让他们慢慢接受我们,信任我们,让老师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在学校只要他们有一点点成就,哪怕不明显,我们都要给与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尝试到成功感,而不是挫折感。
三是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和他们认真畅谈他们的理想和未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树立起清晰的生活目标,从而增加学习的源动力。
四是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充分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激励学生健康向上取得实效。其实每项原则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递进的。同学们和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已经成为好朋友。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关注他们,而且关注他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学习,生活都有健康向上的积极态度。
最新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总结【第十篇】
转眼一学期过去了,和学生一起相处的日子总觉得特别快。学期初,学校开始实施了“学生成长导师制”,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成了两位学生的导师。
我所导的两位学生是初二(7)班的顾涌昀和初二(8)班的何顶立。“导师”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学校的教师又是学生生活上的长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一学期来,在与两位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个性化原则。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顾涌昀同学个性老实忠厚,在老师同学面前话语不多,学习态度比较好,只是有时有点懒散。由于小学时基础不好,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有时会流露出自卑心理。而何顶立同学性格开朗,有时走向极端化。虽然看上去人高马大,他的言语行为却完全是个小孩子。在某些事情上,显露出的叛逆心理较强。他爱好玩电脑,打篮球,特长书法,对学习却不愿投入,表现出一股懒洋洋的劲。
二是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两位同学不同的个性,先从平时下手,从细微之处入手。平时多关心他们,及时在学习,生活上给与帮助,多找时间和他们沟通交流,及时制止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中产生的那些不良行为,帮助解决他们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困惑,让他们慢慢接受我,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信任我。
三是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在我和两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之后,开始和他们认真畅谈他们的理想和未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两位同学在我所任教的学科—英语上又特别薄弱。于是,我利用课余休息时间,除了和他们谈心之外,帮助他们补习英语,从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开始,尽量让他们有所理解,有所收获。慢慢的,他们能够主动找我,有问题就来问我,对英语学习不再排斥。平时测试成绩有所提高。虽然不是很明显的进步,但哪怕是一分两分的进步,我都要给与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尝试到成就感,而不是挫折感。
四是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充分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激励学生健康向上取得实效。其实每项原则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递进的。两位同学和我经过平时一段相处后,已经成为好朋友。我不仅在学习上关注他们,而且关注他们的每一方面,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学习,生活都有健康向上的积极态度。何顶立同学擅长书法,我就找机会让他去显身手。英语演讲比赛之后,让他去写奖状,让他以另一种方式去感受成就。
平时的工作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做。对两位同学,我基本上抽空每星期找他们谈心,辅导,也要求他们每周一次向我汇报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和家长联系。每周至少一次电话家访,一学期至少一次亲自登门拜访。何顶立同学家住沈家门,比较方便,本学期已经连续三次家访。顾涌昀同学家住秀山,不是很方便,只是利用假期去过一次,更多的是与他父母亲的电话和书信往来。通过这些形式与家长沟通,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的各方面表现,另一方面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理解,使家长进一步懂得了孩子的成长,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更要有远大的志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从而确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能够在关心学业的同时询问孩子的表现和进步。
虽然两位同学在学习成绩上进步不是很大,但实施导师制以来,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和同学之间的相处,还有其他方面都已经有了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继续努力,他们今后在各方面的表现一定会更好。
我不想让你孤独。
张老师是首批德育导师中一位以严格著称的学科教学骨干。在教学中十分推崇“严是爱,宽是害”这一信条。因此,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她常常会抱怨个别学生的屡教不改,哀叹自己良苦用心的付诸东流。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故吧,在导师和受导学生的双向选择中,生性倔强、“屡教不改”的女生小鱼(化名)偏偏就选中了张老师。怎么办?“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后来的交流会上张老师动情地说,“我就不相信自己教育不好小鱼同学。”可经过一番接触之后,她才发现:麻烦大啦!原来,小鱼的父母早亡,家里一贫如洗,可怜的她只能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可命运的多舛并没有让她“早当家”。相反,自初二年级起她就喜欢上了打架,老师一批评,她不是转身走人,就是闹得要死要活。进了富春职高之后,班主任对她也是煞费苦心,针对她任性而孤僻的`性格特点,班主任老师专门安排她担任班级心理辅导课的课代表。可令人心寒的是,小鱼不但不领情,反而以为老师怕她,闹得比初中时还要凶。班主任找她一谈再谈,却总似瞎子点灯白费蜡,尤其是只要一提到她的父母亲,她就马上变得一脸冷漠,再也不理人了。
她为什么会软硬不吃,为什么会如此不近人情?转变小鱼的切口入又在哪里?在与班主任老师多次交流之后,张老师又热情地找小鱼谈了许多次,然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依旧一片渺茫。向来镇定的张老师心里开始犯嘀咕了。
“到后来,我都想放弃她了,真的,”张老师坦诚的说,“要不是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提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要求,恐怕我第一次德育导师工作就半途而废了。”
就这样,张老师一边坚持,一边思考。寒假里的某一天,张老师终于想到了一个新办法。第二天一大早,她拉着丈夫去超市买了一大堆礼品,夫妻双双到乡下的小鱼家拜年。然而,当张老师踏进让很多老师头痛的小鱼家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贫穷的家里,甚至找不到一把椅子,衰老的祖父只能将生活自理,年龄相仿的邻家少年不少都是无业游民,而传入耳中的只是麻将声声。看着发呆的老师,小鱼只叫了一声“老师”,便已泣不成声了!
那一刻,张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她只是默默地拆开买去的饼干,默默地抚摸小鱼的头,默默地陪她吃饼干,默默地听她说很多很多的话临出门的时候,张老师很慢却很确定地跟小鱼说了一句话——“我不想让你孤独。”
新学年伊始,班里的同学发现:自己的身边多了一个文静、讲理的小鱼。
当我们问及成功秘诀的时候,张老师的眼睛湿润了:“说真的,那些最气人的学生,往往就是最无助的学生,我们不能放弃他们,也没有理由放弃他们,我们真的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希望蕴育信心,信心带来动力——导师制案例。
不知曾听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有希望在,就能勇往直前,实现梦想。”是的,当面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时,作为教育工作者,心中必须抱定一份希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造之才,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针”。我们教师得对这些学生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使他们从教师的言行和自己努力所取得的小小的成功中看到希望,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学有目标,不断进步。班里就有这么一个学生,曾经是所有的课内不认真学,除了说闲话就是做小动作;所有的作业不认真做,要不空白要不胡做一气;几乎别人的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他只认定自己是一个笨到家的人,老拍着脑门儿怪自己脑子没有用;还经常看到他因急躁而与同学闹矛盾。看到这些情况,我又是着急又是心疼。要是都这样下去,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拨云见日呀?于是,我决心对症下药,着力解决他的问题。
首先,我得找准“病因”。为此,我下了好一番功夫: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不仅了解他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还了解他的身体状况、情绪变化等;在学校生活中,我更是特别注意他的课堂表现、课间活动、人际交往等,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经过全面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的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这跟他所患的疾病有直接的关系(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在此不便将该生的病情予以公开);他的理解能力相当弱,有时简单到一个字的结构都老半天弄不明白;他易激动,一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犯急,抱怨自己脑子不开窍;他的交往面很狭窄,只跟一两个同学玩耍;他还特别自卑,总觉得不如别人。分析上述情况,我确定这孩子的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疾病给他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二是心理上一直受压抑、很自卑带来的影响。
其次,我须“对症下药”。基于对其“病因”的了解与分析,作为教师,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助他排除学习的障碍,多关心,多呵护,多鼓励,增强他的学习信心,鼓足他的学习动力,使他走出自卑的低谷。我就根据以上思考来制定转变这位学生的策略,开出了以下“药方”。
1、课内外加强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与心理辅导。课上,我总是寻找机会多多给予他个别辅导,从字词的掌握、内容的理解到语言的表达等,常在全班交流之前先为他作适当的提示或讲解,让他心里多少有个底,而后在交流时再给他一些发言的机会,即使他的发言确实不怎么样,也尽量从中找出可取之处加以鼓励,让他能常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此树立他的信心和在同学中的良好形象。课下,我还常为他安排听说读写背等一些语文学习活动,手把手地给予他最实在的指导与帮助,使他能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我总会在他出现解题错误或畏难情绪时给以鼓励,帮他扫除心理上的障碍。还安排一些优秀学生给他指导与帮助,也因此扩大了他的交往面,使他能更自然大方地面对班里更多的同学。2、带着“放大镜”随时关注他,及时发现他的优点与进步。可以说,与班里其他成员相比,他的表现几乎没有突出的地方,想表扬他还真不容易。但是,有了“放大镜”,他的优点就明显了,他的点滴进步都能看得到了,自然,表扬他的机会也就多了。“你的字有了进步,祝贺你!”“瞧,某某同学最近上课多认真啊,还经常举手发言呢!”“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不错,继续努力哦!”“老师真高兴我们班里的某某同学这么负责任,总能把老师交给他的任务完成好!”“你的发言让老师看到了希望,相信你会越来越棒!”“你越来越肯动脑筋了,这真是可喜的进步!”诸如此类,每天总有几句称赞的话为他而响。渐渐地,他在学习时,眼睛里有了光彩,上课较之以前可认真多了,作业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原本全班属他最难看的字居然在书法过关中也顺利通过了。
展的潜力,以此鼓起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信心,再反应到对孩子的态度上来,使孩子从父母那里也时常能得到一些肯定。这样,孩子的信心就更足了,学习劲头也更高了,由此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这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经过师长与学生本人的不断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虽然这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是令人欣喜的。我愿意为品尝累累硕果而付出辛勤的劳动,让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的正确轨道,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