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10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一篇】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客观世界)
4、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与客观)
5、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有条件的)
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7、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8、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实践的)
9、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此观点是正确的)
10、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1、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所有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1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14、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15、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总和。(量变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7、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共性和个性)
18、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主要方面)
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最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2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2、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推动作用)
23、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4、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25、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二篇】
三角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两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三角形等有关内容.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和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相互交汇,是高考中考查的热点.
二、数列题。
数列题重点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的综合应用,常与不等式、函数、导数等知识综合交汇,既考查分类、转化、化归、归纳、递推等数学思想方法,又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运算、推理论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这类试题的位置有所前移,难度明显降低.
三、立体几何题。
常以柱体、锥体、组合体为载体全方位地考查立体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如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线面角、二面角问题,距离问题等,既有计算又有证明,一题多问,递进排列,此类试题既可用传统方法解答,又可用空间向量法处理,有的题是两法兼用,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由自己的长处和图形特点来确定.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往往选用向量法,反之,选用传统方法.另外,“动态”探索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新亮点,三视图的巧妙参与也是立体几何命题的新手法,要注意把握.
四、概率问题。
概率题一般在解答题的前三道题的位置上,主要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必然与或然思想,因此近几年概率题常以概率与统计的交汇形式呈现,并用实际生活中的背景来“包装”.概率重点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等;统计重点考查抽样方法(特别是分层抽样)、样本的频率分布、样本的特征数、茎叶图、线性回归、列联表等,穿插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和优化决策能力.同时,关注几何概型与定积分的交汇考查,此类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难度有所提升,考生应有心理准备.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三篇】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等,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如何塑造人生?(或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
(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经久不衰,激励人们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迸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四篇】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含义、本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理内容: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关系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而发展。方法论要求: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发生矛盾时,以全局利益、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原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社会发展制约个人活动。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推动社会发展。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内容及方法论要求)
哲理内容:人生价值的含义(贡献和索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是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五篇】
2、自信的表现: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卑、自负、自信的区别:
(1)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2)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3)自信的人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4、自信的意义: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5、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6、为什么自信是成功之基?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7、自信者的哪些心理素质有助于成功?乐观、好奇、专注、(有目标)。
8、为什么自信者的这些心理素质有助于成功?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9、自卑、自负的共同点:它们都是自信的误区,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自负和自卑的人永远也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1)为什么自负使人远离成功?自负者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为什么自卑会使人远离成功?
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我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他们远离成功。
10、如何唱响自信之歌?(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
11、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12、(1)自卑者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课堂上不敢举手、站起来发言;不敢尝试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情;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2)自卑心理长期发展下去,有什么后果(对人有何影响)?会使人丧失信心,影响健康和学习,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败,使人远离成功(3)如果你的同学或好朋友出现了自卑心理,你将怎样帮助他?主动与他谈心,表扬他的优点,帮他树立自信,并告诉他树立自信的方法,帮助他正视自身的缺点,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自觉培养自尊自信,克服自卑。
13、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自信之歌,回荡在个人的努力之中,回荡在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14、自信的人在国际交往中怎样做?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六篇】
1、直接解题法(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高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地把握中档题目的“个性”,用简便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立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2、特殊值解题。
正确的选择对象,在题设普遍条件下都成立的情况下,用特殊值(取得越简单越好)进行探求,从而清晰、快捷地得到正确的答案,即通过对特殊情况的研究来判断一般规律,是解答本类选择题的最佳策略。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可用或结合特例法解答的约占30%左右。通过取适合条件的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分析,往往能简缩思维过程、降低难度而迅速地解。
3、数形结合法或者割补法(解析几何常用方法):
巧妙地利用割补法,可以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从而缩短解题长度。对于一些具有几何背景的数学问题,如能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图形进行分析,往往能在数形结合、以形助数中获得形象直观的解法。
4、极限法。
这是高中选修部分,不过用在解题会很快。极限思想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数学思想。当一个变量无限接近一个定量,则变量可看作此定量。对于某些选择题,若能恰当运用极限思想思考,则往往可使过程简单明快。用极限法是解选择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根据题干及选择支的特征,考虑极端情形,有助于缩小选择面,迅速找到答案。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七篇】
高二的政治学习离不开日常的知识背诵,只有通过背诵,我们才能把知识记熟。下面是百分网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10篇】”,希望对大家有用!
公民的政治生活
1、国家的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优点是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 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7、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8、 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9、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0、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1.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公民政治参与含义:
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加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
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
2.什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
政治选举
3.什么是公民参与政治最直接最广泛的方式?
政治表达
4.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何在?
目的: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5.公民政治参与要有序,何谓“有序”?
“有序”即“依法”;依法是有序的必然方式。
6.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怎样的环境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动力机制。
(2)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开辟广阔途径。
(3)依法治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7.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受哪些法律保护?
《宪法》和法律;宪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保护。
8.人权的首要内容是什么?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是什么?
首要内容:生存权和发展权。
最根本的人权:人民当家作主。
9.为什么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要求。
(2)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10.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1)坚持党领导的`政治参与原则。
(2)坚持法制化的政治参与原则。
(3)坚持渐进式的政治参与原则。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 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4、 对人民负责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3)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4)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7、 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1)政府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8、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 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2)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八篇】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九篇】
1. 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公民的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 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6. 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7. 政府的原则: 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8.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 决定权, 任免权, 监督权
9. 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民主集中制
10.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 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 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2)民主执政3)依法执政(核心)
13.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共同繁荣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自治权
15. 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16. 国际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7. 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8. 我国外交政策: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第十篇】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生产者购买生产资料或接受劳务,付出货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购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取得商品的价值。
总之,商品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2.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广泛流通,成为一般等价物的表现形式。
货币具有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4.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经济制度。
5.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是:我国现实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7.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包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低。
9.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已居于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国。
10.科技、教育。
科技振兴,教育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