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36127

【导言】此例“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精编5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恋爱范文1

文/高乐萍

一、学生恋爱的类型

1. 浪漫型。将爱情和恋爱对象理想化、神圣化,让爱情和恋爱远离现实社会,不食人间烟火。

2. 游戏型。不能投入真情实意,只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对恋爱的对方不肯负责任,追求“但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3. 占有型。对所爱之人赋予极其强烈的感情,并要求对方响应以同样的感情,如果恋爱失败,将仇视对方或伤害对方。

4. 伴侣型。这种类型的爱情和恋爱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是建立在信任和真诚的基础上的,温情多于激情,信任多于妒忌,是一种平淡而厚实的爱情,这种恋爱是可以结出幸福之果的。

二、学生恋爱的误区

1. 恋爱游戏。有的学生在青春期心理需要的驱动下,有强烈的与异往的愿望。他们往往未考虑后果,只管满足当前需要,未作长远打算,更谈不上为对方负责。

2. 找个倾诉对象。有的学生可能在学生上、生活中遇到很多麻烦,或者是人际关系紧张,深感寂寞孤独,需要有人倾诉。他们希望找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而此时能得到一个异性朋友的理解,就感觉遇到知音,容易误入爱河。

3. 单相思。这是一种不合理认知所致,有的同学错把友情当爱情,把异性对自己的关心、帮助错误认为是爱情;有的被对方潇洒的外表、风趣的谈吐、优秀的成绩所吸引,幻想成为自己的恋人,而这往往是一方的主观意愿或错觉,得不到对方的回应。

4. 从众心理或竞争行为。有的同学看见校园里、马路边结对而行觉得自己落伍了,于是也寻觅一个调剂一下自己单调的生活,也有的同学觉得谈朋友可以证明自己的魅力,满足他们的竞争心理和自我表现欲望。

5. 网络困惑 。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及便捷性,现在网恋现象在大学生中较多,可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网恋不仅比例高,而且轻率、速成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三、对学生恋爱的评价

1. 心理尚未成熟。看问题易片面,偏激,可因一点小事激动不已,也可为一点小事而消极悲观至绝望。而缺少自控力又会导致接触过度造成,给学习生活造成阴影。

2. 学业重时间紧目标任务尚未达成:这个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打好人生基础的最佳时期,恋爱会使人精力分散,如果因为对异性的追求冲淡了自己对远大理想的追求,以致荒废学业,就得不偿失了。

3. 经济上供养不起:现代爱情常常需要些小玩意烘托,学生自身靠父母供养,久之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活问题。

4. 成功率低。

5. 极大影响人际关系:大学生还有一任务是与同龄人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学会与各种人交往。而恋爱总是把精力放在一个人身上,从而失去了与许多同龄人结交的机会。很易与其他同性成为情敌,而与其他异性又不敢正常交往。

四、学会如何对待爱情

1. 不应看不适宜的书和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正确对待异往。

2. 升华自己的情感。学生恋爱的基本动机是情感交流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途径有许多,谈恋爱不是最佳选择,本阶段特定任务是长身体、学知识、修品德、增本领,使自己走上一条真爱的宽阔的人生之路。

3. 学会如何对待失恋

1)合理认识和评价,正视恋爱中存在的问题。

2)树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理念。

3)“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指出以前恋人或单恋对象的一些缺点,罗列出自己的各项优点,找出自己美好之处,利用这两种效应,有助于恢复自信、减轻痛苦。

大学生恋爱范文2

关键词:恋爱满意度;理论模型;亲密关系测量

一、恋爱满意度的定义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恋爱是大学的常见现象。研究恋爱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与恋爱关系息息相关的概念,即亲密关系。广义的亲密关系,强调的是关系双方的相互依赖程度,指关系双方彼此依赖程度很深的关系,可以是恋人的浪漫关系、夫妻的婚姻关系、也可以是亲密的友谊等。狭义的亲密关系指的是伴侣关系,仅指浪漫关系和夫妻关系,关系双方一般是一男一女。亲密关系满意度即关系双方对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包括对对方个体的满意度和对双方关系的满意度,包括婚姻满意度、恋爱关系满意度、朋友关系满意度等。

亲密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既相似于普遍的人际关系,但也有其独特的方面。不同与其他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为:⑴关系双方人际距离非常近,双方的社会距离小到可以涉及至个人私隐区;⑵关系双方除了使用语言表达自我想法,还会用直觉来理解对方;⑶关系双方互依互存,彼此间具有高度的互赖性;⑷关系双方具有高度的亲密感,他们都有想和对方在一起的愿望,分离对他们而言是十分残酷和难以忍受的,并且关系双方都不会轻易用第三人来替代对方。[1]

二、恋爱满意度的理论研究

(一)相互依存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研究亲密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提供了分析大量亲密伴侣相处过程的普遍原则,最初是用来分析影响一种社会交往持续或中断的因素。个体在交往过程中会不断评价成本和回报,会在以下情景中选择继续这种交往当他们发现回报大于成本认为替代关系相比现有关系回报少。此理论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成本、回报、资源、结果、比较水平、替代关系的比较水平回报指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所获得的有益的经验和商品,比如感情、友谊或者物质奖励等相比而言,成本是惩戒性的、个体不想得到的经历,不过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成本是心理负担,如对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伴侣缺点的挫折感等。

(二)依恋理论

Bowlby’s提出依恋理论,用来解释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害怕、疾病或者孤独情形时,儿童会寻求与主要照顾者亲近,照顾者便给予一定程度的感情反应而作为对照顾者感情反应的回馈,儿童会在以后相似的情形下对照顾者的可获得性表现出信任或不信任,出现安全、焦虑或回避型的行为。

(三)平衡理论

亲密关系研究中社会交换理论的一重要发展是提出平衡一不平衡结构,即平衡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经济学,人际交往问题,基本假设为在更多付出会得到更多回报的支付体系,补偿过度的个体会通过控制输出数量、增加质量来重新获得平衡,而补偿不足的个体会通过增加输出数量、控制质量来重新获得平衡,认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是寻求平衡最大化,而不是纯收益的最大化,驱动个体寻求平衡最大化而非收益最大化的动力是减少心理压力的需要,因而个体在思想和行为中获得认知一致性的需求是平衡理论潜在的基本过程。这一假设得到了许多研究的验证和支持。

(四)吸引-赞赏模式

这一理论认为,我们喜欢那些能带给我们奖励或者帮助我们体验快乐的人,比如与奖励有关的社会情景可以促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在享受完可口的美食、饮料和音乐后我们就可能对周边人产生积极的情感而当我们感觉到头很痛时就很少对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情绪。

(五) 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是对一些研究成果的概括,这些研究使用双方冲突题解决策略,如退让、顺从配偶的意愿、建设性的处理问题来预测婚姻满意度。

三、恋爱满意度的测量

而在亲密关系满意度的评价方面,历史更加久远,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在测量方法上主要集中于自我报告法。最初测量亲密关系是从婚姻质量开始的,其中引用较多的主要测量工具依次为夫妻调适量表、婚姻调试测验、婚姻质量指标、关系评估量表、婚姻满意度测量。现尽管大量有关婚姻关系的测量工具报告了有效的信效度,但是相比较而言没有唯一准确的工具。

量化测量

Intimate Partner Acceptance- Rejec-tion/Control Questionnaire ,(IPAR/CQ)Rohner 于 2001 年编制,73 项,评估个体对伴侣的接受或拒绝与控制的观念。要求被试依据伴侣对他们的行为来作答。5个分量表,前4个(60项)测量受访者对伴侣温暖 / 亲情,敌意 / 侵略,冷漠 / 忽视,和未分化的抑制的认知。第五个(13 项)测量已经感知到的伴侣的控制。Likert4 级计分。总分是因子分的想加之和,总分大于 150,个体感受到的拒绝多于接受(Rohner,2001)。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系数,α系数,各分量表和总分之间的相关从 到(Khaleque,A,2004)。

参考文献:

[1]谢佳佳,理工科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3.

[2]苏彦捷,高鹏亲密关系中的日常冲突及其解决[J].应用心理学,2004,10(2):37-42.

大学生恋爱3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缺陷

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一同并称为大学校园里的两大主题。恋爱关系处理的得当、正确,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是人努力学习,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甚至导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观,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大学生谈恋爱普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缺陷

(一)恋爱缺乏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社会节奏在不断加快,大学生的恋爱也开始简单化,思想上没有了以前的“审时度势”,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就开始了恋情,根本不考虑将来。

(二)恋爱中片面化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对家庭、社会和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只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在一时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

(三)恋爱中浪漫化

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相互赠送礼物是稀松平常的事。在大学校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面前,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以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筵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回事。

处于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大多数还是单纯而幼稚,对生活总是充满梦幻,很容易陷入情网。大学生面对爱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等应有的品格,而不能盲目追求爱情,更不能急于追求爱情。

大学生恋爱观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呢?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性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大学生那样,觉得差不多就草率的恋爱,也不考虑后果。

(二)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始终是首要的任务和目的,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当大学生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他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

(三)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一种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贡献

理解对方可以为自己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会全心全意爱他吗?责任和奉献意味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四)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大学生恋爱4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恋爱观;网络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

0引言

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看法,不同时代会有不同认知方式,这就导致大学生差异化的恋爱价值观存在。大学生恋爱观是指他们在校学习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男女恋爱关系的认知和判断,是对恋爱双方在某个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对称和平等,恋爱交往信息触手可及、日趋频繁,在线线下恋爱内容复杂多样,这些信息技术和网络共享观点使大学生对恋爱有了新的认识。

恋爱是男女双方在共同意愿的前提下行使的一种自由行为,甚至在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毕业之际结婚生子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现象反映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合法性和多样性。我们希望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互联网+”下大学生恋爱观新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社会影响,目的是为了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大学期间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1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调查采用自编的《互联网+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怎样看待恋爱、对待恋爱过程中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该问卷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7所本科高校大学生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统计人数285人;其中男生93人,占总体人数%,女生192人,占总体人数%,包含:低年级大一同学102人、大二同学138人;高年级大三同学33人、大四同学12人。有效人数285人。

2研究内容情况分析

高低年级在校生恋爱观调查结果及分析情况

对在校追求爱情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学生没有刻意去追求爱情,但对爱情抱有足够幻想,相信一见钟情。这类低年级占比%,高年级占比%。它说明在互联网影响下,低年级学生对爱情抱有幻想,高年级学生则相对成熟。同样,高低年级中都认为在大学不一定要谈一场恋爱,但认为在大学一定要谈恋爱的人群中,低年级的比例高于高年级,这间接说明低年级对于互联网上描述的爱情抱有憧憬。

对爱情在理想和现实间的抉择

在校生對爱情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差距不大,认为金钱与爱情有关但关系不大。调查显示,高低年级大学生对现实与爱情、金钱与爱情的认知上,均认为现实对于爱情并没有影响,但他们区别在于,高年级大学生对金钱方面问题认为双方差距不大即可,而低年级也有%选择了接受现实。这表明在爱情方面,对于现实的理解,低年级大学生还过于稚嫩,高年级大学生则更加成熟。

大学生并不相信爱情至上。在这一点上高低年级大学生意见一致,不同的是高年级大学生有%选择了以爱的程度作为是否爱情至上的衡量标尺,这说明在现实影响下,高年级大学生更倾向于给对方机会而不是全面否定对对方的感情。

对是否在校同居和发生性关系的认识

在校生大多不排斥但也不希望过同居生活,比较排斥性生活要求。在提出同居问题后高低年级的反响基本一致,由于低年级接触互联网关于同居方面的信息过少,所以有%的低年级生对于同居报鄙视态度,而高年级大学生也对同居方面信息有一定接触,所以对同居现象没有人鄙视,甚至于%的高年级生对同居现象抱无所谓的态度。

在提出关于性行为的要求时,高年级大学生的行为较平均,体现了对这类现象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而低年级反应较极端,坦然接受的较少,%的是回避这类问题,甚至于还有15%会拒绝并提出分手,也侧面说明了互联网对于低年级大学生的影响颇深。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一学生由于刚刚脱离高中生活进入大学,对社会的理解仅仅是在互联网上的一些美好现象的描述,对爱情坚持抱有着美好的幻想,思想纯洁;大二学生已在大学生活了一年,相比于大一的青涩,大二学生无疑成熟了一些,能将自己的经历和互联网上传播的东西理性的分开,也因为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思想变得更加开放。大三学生的恋爱观相对成熟,在恋爱中能面对现实,在现实中有纯真的一面,对爱情有美丽的向往。大四学生的恋爱观则愈发成熟,能在现实中协调好恋爱和其他关系。

综上所述的四个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恋爱观,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大学生恋爱观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现实,逐渐摆脱了高中时期在互联网上对爱情观错误的理解。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许多事情很理想化,梦想能得到与和联网上描述相符的爱情。大二时发现原来爱情也有苦涩,并不完美,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并没有完全摆脱之前错误的爱情观念。大三后,学生恋爱观普遍较成熟,到大四阶段更加饱含理性,恋爱观趋向成熟,混杂了在互联网和现实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爱情观。

“互联网+”下在校生恋爱观性别对比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男生都考虑过以后的婚姻生活,并且半数希望可以走到最后;父母大都允许或默许恋爱,遇到了喜欢的人也会大胆主动的追求或暗示。女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女生相信一见钟情,遇到喜欢的人直接去追求,仅有少部分人缺乏主动性。在花销方面,不少人认为应该AA,大多数女生对于同居要求则不排斥,但最好不要发生,对恋人提出性生活的要求也会采取回避。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对于爱情的观念是三分感性七分理性,能够结合现实理智对待爱情,并且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因为在互联网上,男生更多的是关注更加紧张刺激的娱乐项目,反而对爱情方面关注甚少。女生则感性更多一些,对爱情抱有幻想,同时也有对爱情理性的一面,这也是由于女生在互联网上关注爱情方面的项目更多,也十分期待着类似互联网上传播的纯真爱情。

3大学生恋爱观形成与“互联网+”的关系

网络交流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互相交往的手段,它是现实交往的拓展和跨越。大学生在网上摘取信息,交异性朋友,谈情说爱,不必顾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在网络的庇护下,男女双方无需彼此坦诚,更不必担负责任,没有面对面的尴尬,也没有被伤害的顾虑。由于在网络交流中可以虚拟自身形象,所以容易对恋爱双方形成误导,让对异性的好感错认为爱情,并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爱情并形成爱情观。

网络小说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阅读网络小说是一种网络休闲方式,诸如网络校园爱情小说,其题材比较贴近大学生在校生活,受到他们的喜爱。快餐式的爱情多出现于网络小说当中,里面大多数主人公对待爱情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在这里,很少见到对爱情做出一个严肃、认真的思考,也很少把爱情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对爱情的态度容易受到他人或者其他事物的影响,网络校园爱情小说描述、虚构的是男女主人公迂回曲折的爱情过程,小说中的才子佳人、香车美女是现实中所不存在的,也是大多数人的美梦和向往,是爱情的理想类型。所以在形成自身爱情观时更容易以此为判断依据从而形成爱情观。

影视作品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在影视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浪漫场景,大学生在看过唯美的爱情剧后,多数也想拥有一份和他们一样甜蜜的爱情。大学生对爱情是非常憧憬,希望能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且这其中也不乏对憧憬的爱情过于理想化,希望自己得到一份纯真的爱情,不仅如此,影视作品中男主角都是英俊潇洒,女主角都是温柔善良的,这更误导了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理解,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4“互联网+”下大学生恋爱观的建议和对策

承认大学生恋爱的可行性

大学生考虑爱情问题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待恋爱。男女之间恋爱是基于一定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基础上,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承担责任、勇于奉献是爱情的本质。互爱是真爱的前提,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是恋爱的终极目标,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有对事业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和事业才能给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大学生恋爱,最好是以抱着互相欣赏和学习的态度去对待,不要幻想太多将来的事。把握好现在两个人相处的时刻,坚持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底线,以积极的心态把握自己,才能无悔于恋爱。

界定和把握好爱情的尺度

大学生恋爱要把握好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爱情从根本上说是性欲和理智相结合的产物。每一个選择恋爱的人,不能盲目、无目标的追求性本能行为。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过度吸收互联网上的性不端行为,会对大学生造成恋爱心理疾病。加强恋爱观教育和管理,分清大学阶段的自我定位,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未来国家合格的大学生。

有效区分爱情在网络和现实的关系

正确对待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处理好互联网与现实的关系,联系现实印证互联网上的爱情,家庭、学校在大学生正确爱情观形成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关注和劝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健康的恋爱观。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正受到来自外界因素、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必须培养自身优良道德,加强恋爱法律规范的意识,全方位认识“互联网+”恋爱,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追求真正的爱情。

参考文献

[1]刘永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2,(09):213-217.

[2]李翔。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50.

[3]钟华儿。试析大学生的恋爱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03):49-50.

[4]吕达,崔延力。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分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1).

大学生恋爱5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观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大学生恋爱现

男女大学生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1.恋人之间常有眉目传情和语言沟通;2.常有美化对方、“情人服里出西施”的倾向点力图完善自己、表现得更好;3.渴望与恋人在一起;4.看见颓人与别的异性在一起会有嫉妒心理;5.期望在身心上与对方融为一体;6.希望能为恋人多作奉献恋爱着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等心理特征。同时在行动上表现出焦灼不安、记日记、读爱情小说、欣赏音乐等个人独自进行、独立体验的内隐行为,以及写情书、修饰自己、去舞场、看电影、郊游、倾心交谈乃至拥抱接吻等外显行为。

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比较普遍,发展的趋势是有增无减,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的变化,而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恋爱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以前,高年级大学生恋爱的人较多,而现在年级下移,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长沙地区一些高校调查,低年级学生中,恋爱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30%,恋爱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40%,有的学校高年级学生中谈恋爱者近半数。

(二)恋爱方式从隐蔽化向公开化转变,结交异性朋友大方,恋人相处不遮隐,出入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对别人的议论毫不在乎。

(三)在爱情问题上追求一种现实的快乐观、爱情浪漫化。以前的大学生把谈恋爱看得严肃,选择恋爱对象也很慎重,没有一定把握不会马上投入实践。而现在大学生中一部分人的异往更加注重情感上寻求快乐,把恋爱成功与否看得不那么重,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沈阳地区某高校对500名大学生调查,恋爱目的摆在第一位的是丰富生活,占60,4%;慰藉解闷的占%,为建立家庭的占25%。由此可以看出,许多人只想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他们选择恋人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

二、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问题

(一)择偶标准不实际。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期望自己有一个称心如意的爱人。但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单纯,受文艺作品等的影响,往往把选择的对象理想化。有些人根据心中的偶像按图索骥,发现现实中的人很难吻合,不免失望懊丧,有些人希望对方十全十美。

(二)恋爱动机不端正。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等。恋爱动机的纯洁和健康是保证恋爱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没有真挚感情基础的恋爱往往先天不足,容易夭折或发育不良,甚至后果严重。

(三)爱情表达方式上缺乏修养。爱情的表达方式既反映民族特点又反映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的特点是感情表达含蓄、深沉。大学生的表现应符合大学生的身份,举止文雅,注意分寸都场合。恋人间的忠诚不一定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亲吻才能表达。

(四)受西方观念影响,轻率。受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恋爱中对抱不严肃的态度,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随心所欲。也有些同学是在恋爱过程中,随着感情的发展引起性冲动,一时缺乏理智而越轨。对此,恋爱中的大学生应增强责任感,把恋爱行为严格限制在社会规范之内。

(五)不能正确对待恋爱挫折。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干扰或障碍,致使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感状态。恋爱中的挫折,常见的有失恋、单相思,陷入感情纠纷中不能自拔也是一种挫折。但大学生很多都经不起失败的恋爱,进而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

三、全面看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有些观点认为,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是国家未来的建设栋梁。他们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大学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要全面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大学生活只有4—5年的时间,如果谈恋爱势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影响学习和发展。同时,大学生的生理虽然已成熟,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缺乏生活经验,还不能客观地、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大学谈恋爱盲目性较大。再者,是一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较强的自我抑制能力,是男女之间比较成熟、相对稳定的感情联系,要求产生它的条件也相对稳定和成熟。而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不能自由地驾驭自己的感情,时常表现出幻想、冲动、动摇等不稳定的情绪,容易出现爱情易于变迁,目标不够专一,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大学生谈恋爱,特别是低年级同学谈恋爱成功率低,因此大学阶段还是不谈恋爱为好。

另一种观点以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熟、对异性敏感、关注的时期。大学生活中男女同学朝夕相处,共同语言较多,容易寻觅知音。同时,爱的感情可以陶冶人,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恋人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成为“核”动力,激发人的潜能。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大学牛恋爱成功的事例。他(她)们基于对未来事业和婚姻家庭的严肃考虑,同中意的异性恋爱。他们认识到恋爱和德智体全面发展之间虽然不无矛盾,但是能够认真对待、正确处理。他(她)们把爱情和学业统一起来,使幸福的爱情转化为积极的力量,促进学业,净化自己的人格。因此大学阶段还是可以谈恋爱的。

大学生是否可以谈恋爱,以及弊多利多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谈恋爱的资格问题。

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感情不稳定,性格爱好也未完全定型。特别是对选择终身伴侣,还没有确定的看法,加上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冲突,因而容易失败。

四、结语

总之,恋爱是青年人的心理要求和合法权利,但正确行使这个权利还需要有高度的修养,并且付山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大学几年时间短暂、极其宝贵,是为今后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面对自己的感情问题一定要慎重。为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引导学生心理的重任,我们需要努力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各种服务,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彬。大学生婚姻恋爱观的变迁及原因[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23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