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农牧业工作汇报

骏马发表时间 3412041

农牧业工作持续推进,农业生产稳步提升,种植结构优化,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畜牧业健康发展,养殖业管理规范,动物疫病控制有效。整体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下面的优秀范例“农牧业工作汇报”是由网友整理分享的,便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牧业工作汇报 篇1:

一、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政府副秘书长工作

政府副秘书长的职责,就是协助市长安排部署分管口工作,年初面对新的分管业务,农牧业、水务、林业、扶贫、民政、科技、等全新的工作。制定了熟悉业务、基层调研、横向联系、上级汇报、外出考察、明确思路、制定举措、全面推进的工作步骤。上半年先后两次深入十个旗县区调研,每个季度对分管的九个部门走访一遍安排部署工作。赴国家部委、自治区党委、政府,厅局汇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取得了好成效。一年来,农业、水务等相关部门共争取实施重点项目80个,完成投资近40亿元。

其次创新工作思路。协助市长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市林业、科技、扶贫等工作会议、指导部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取得显著成效。成功举办了“包头---北京科技对接大会”、组团参加了“中蒙农业发展洽谈会“、北京农展会、山西农展会、特别是在内蒙古举办的”全区农畜产品博览会“上,我市获”优秀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两项殊荣。同时积极争取、协调相关领导部门为两个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解决了“差转全”问题,协助科技局积极组织13家企业申报国家、自治区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金属深加工园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组建成立了全市低保信息比对平台、大力推进社区机构改革和基层民主自治等,使各项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三是重点工作推进方面有了创新。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后,协助任市长全身心投入了“公路、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实地调研、规划、方案设计、到落实。全面实行了日汇报、周安排、旬督查、月总结。开展了大量协调组织工作。取得总工程量:完成租地17000亩、征地900亩、整地挖坑233万穴、植树100万株、投资亿的好成绩。同时狠抓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选育出玉米、番茄新组合各3个,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通过农业部验收。成功承办了内蒙古·广东科技活动周,签约科技合作项目33项,金额达30多亿元。圆满完成了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供水工作,高质量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工程。

(二)农牧业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农牧业重点工作。努力克服春播季节干旱和入夏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12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产量预计达到108万吨,增长%。完成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面积21万亩,新增6万亩。新建马铃薯储窖335个,总储藏能力达到54%,提高2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牲畜总存栏预计达到330万头(只),同比持平。其中:羊存栏270万只、出栏390万只。羊规模化程度达到75%,优质肉羊改良率达到70%;完成标准化规模奶牛小区(牧场)改(扩)建项目16个,规模化程度达到80%以上。及时发放禁牧补贴,强化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全市种植饲草料116万亩。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稳步发展。全市118家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增长12%;33家规模以上流通企业实现交易额72亿元,增长8%。晋升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家,新评定市级龙头企业22家,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家、30家和77家。新增合作社314个,总数达到777个。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8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新增包头市知名商标13个,农畜产品行业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分别达到8个、34个和39个。此外,土右旗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自治区6个被认定的旗县之一。组织参加了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荣获优秀设计奖和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我市康汇公司“蜂蜜系列产品”荣获“金奖产品”荣誉称号。实施农牧业重点项目44个,完成投资亿元。其中:17个财政补贴类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财政补贴资金3亿元;15个农牧业产业化类项目完成投资亿元,12个休闲农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亿元。解决了两个市级农业科研所和九原区农技推广单位的'差额拨款体制,成立了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18个局属单位的87名科技人员深入旗县区开展科技服务,引进、推广农牧业优质品种50个、实用技术45项,培育科技示范户4400户、示范基地20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玉米和马铃薯机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位居各盟市前列。监管检测力度加大。配合农业部、自治区和市本级农畜水产品抽检样品317个,合格率达到%。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建设第一批10个试点前期工作。全市无公害农畜产品183个、绿色食品27个、有机食品1个,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达到211个,新增53个。开展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了外疫传入。扎实推进布病羊溯源面点工作,布病羊阳性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5个旗县区在自治区率先通过布病控制区标准市级验收。

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创新性工作。研究提出“三带六区”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在“南菜北薯、乳肉并举”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要求,通过广泛调研、摸清家底、跟踪考察,研究提出了“三带、六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完善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基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12个盟市率先开展基地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高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全水平。建章立制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干部学习、考评、会议、公文处理、督查、财务报账、公务接待等15项制度,力求用制度规范市农牧业局各项工作,提高干部队伍整体水平。

二、党建与自身建设情况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方针政策真正内涵,指导工作实践;坚持自觉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要求相关的政策和业务知识,主动思考有效完成单位目标任务的各种途径和办法。

(二)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注重团结,加强沟通,努力建立班子内部协作配合、健康和谐的工作关系;努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对重要人事任免、重点工作部署、重大项目建设等,一律经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三)加强修养,增强领导能力。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加强个人修养素质,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注重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深入二级单位和农村牧区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努力为农牧民增收及改善市局系统干部职工待遇等多办一些实事。

农牧业工作汇报 篇2:

一、基本情况

我盟天然草原面积4551万亩,草原不仅是兴安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兴安盟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天然生态保护屏障。加强草原保护对维护我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盟的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存在着鼠虫害常发区分布不均匀、受自然条件影响严重、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差距大、监测任务重、从事预测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的早期预警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国家总站及自治区草原站的要求,结合我盟实际,盟草原工作站20xx年开展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建设,成立了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中心,建立了农牧民测报网络。测报网络覆盖全盟六个旗县市,设立145个观测区,确定农牧民测报员145人,旗县市级测报联络员30人,重点控制面积1630万亩,包括草原蝗虫常发区、草地螟发生区、草原鼢鼠重点防治区、黄鼠重点防治区和长爪沙鼠发生区。

二、预警体系特点

1、在草原鼠虫害农牧民测报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区域地形复杂等因素,在确立观测区时,每个测报点都经过外业实地勘察,尽量避免围栏、山沟、分水岭等地形因素对测报员观测的影响。观测区面积没有固定10万亩,而是在7-17万亩之间,主要取决于草场类型、植被特征和地形等因素。

2、在测报员的选择上采取了以农牧民为主,嘎查领导和乡镇畜牧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旗县联络员和苏木负责人,苏木负责人主要负责所在苏木测报点的建设管理和测报员的调整;旗县联络员负责与农牧民测报员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准确的把测报员上报的信息整理、核实、实地调查并上报给盟预警中心。

3、145个测报点统一编号,制作发放农牧民测报点牌匾、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和观测记录本等测报工具。苏木负责人负责发放测报点建设的相关物品,测报点上牌,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等在测报点内的统一摆放工作,以确保测报点的规范建设。

4、为了进一步确保预报网络的正常有效运转,把农牧民预测预报网络中每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规范。明确了旗县联络员、农牧民测报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技术规程,制定了测报员奖评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做到盟、旗、苏木、农牧民测报员的规范化管理。

5、监测的内容在草原鼠虫害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草原有毒有害植物的测报。通过对有毒有害植物的监测,为畜牧业生产、草原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等工作提供信息。

三、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网络运行流程图

沟通

协调

农牧民测报员的日常测报工作主要是了解观测区域的基本情况,负责采集、记录鼠虫情原始信息,并上报于旗县联络员,当发现突况时,及时与旗县联络员取得联系。

旗县负责人负责对农牧民测报员上报的原始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后整理上报于盟预警中心。每个测报点的信息资料登记备案,盟预警中心随时可以通过电话对测报地区进行监测。

四、加强农牧民测报员培训

从预警体系建立以来已开展了三期农牧民测报员培训班,培训班分别邀请自治区、兄弟盟市及盟内植保方面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农牧民鼠虫害测报网络运行方法、在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草原鼠虫基础知识、外业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及农牧民测报员观测记录本的填写等等。

培训班邀请了当地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草原工作,争取全社会对草原植保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对进一步推进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实现草原鼠虫害的全方位监测控制和进行有效防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0xx年草原站与扎兰屯农牧学校签订了一份联合办学的协议,定期组织农牧民测报员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牧民测报员的综合素质和测报水平。

五、积极发挥预警体系作用

通过测报网络的建立,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工作,对于缩短测报时间、减少迟报漏报、实现对草原虫害的全方位监控以及做好鼠虫情趋势分析及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报网络20xx年4月启动到现在,农牧民测报员已经在草原鼠虫害的测报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如“千里眼”、“顺风耳”一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把观测区的鼠虫发生情况上报,使全盟各级草原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确定灾情发生区域、面积并制定应急防治方案,避免了因发生区域大造成迟报漏报、实现了对全盟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全方位的监控。

农牧业工作汇报 篇3:

一、工作机制

(一)分工负责制度。由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按照“整体设计、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做好本单位的业务统计调查工作。

(二)统筹协调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由区统计局或视需要由区政府办公室召集各乡镇(街道)及区级有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第一产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指导、督促、推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三)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产业统计范围、调查频率和上报时间。

第一产业包括以下5个门类:(1)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牧业报表实行定期报送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15日前上报乡镇基本情况表、行政村基本情况表(每5年报送一次),3月5日前上报一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一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5月8日前上报春季作物估产报表,6月8日前上报农作物夏播面积报表、春季作物实产报表、上半年畜牧业报表、第二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8月5日前上报农作物秋播面积报表、夏季作物实产报表,9月5日前上报前三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三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0月15日前上报全年农作物预计报表、全年畜牧业生产预计报表以及第四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2月20日前上报年报。

畜禽监测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每月(季)的20日前。

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5日、6月5日、8月5日、10月15日前。

农村住户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现金收支日记账》、《农村居民家庭实物收支台账》实行月报制度,乡镇(街道)每月10日前上报数据;《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情况季度调查表》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每季上旬(3月10日前、6月10日前、9月10日前)上报数据;《年报一次性调查一套表》乡镇(街道)12月15日前上报。

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要业务统计报表在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区统计局。

(二)组织实施。

区统计局负责指导开展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及统计业务培训、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负责相关行业的第一产业调查,审核、汇总、上报本地区第一产业统计报表。

各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第一产业业务统计调查、数据评估分析等工作,及时向区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等作为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分别要负责做好农业、林业、渔业、耕地面积、食用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及年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相关统计数据的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加强考核。

按照《关于印发区20xx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严格考核制度,落实考核责任,确保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

三、工作要求

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涉及范围广、调查难度大、业务要求高,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2.做好统计保障。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安排专职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财政预算要保证开展调查所需经费,确保第一产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农牧业工作汇报 篇4:

领导和同志们:

近年来,牧业有限公司按照上级“农转牧”的发展战略,在“畜牧立盟”方针指导下,坚持“以牧立企、以牛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全盟肉牛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现有规模肉牛880头,毛驴250头,带动肉牛养殖农户户,年增收万元,肉牛养殖业成为强企富民的主导产业。现将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肉牛养殖基础好、规模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多年来一直是我盟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盟肉牛饲养量万头,其中%以上为改良牛,肉牛质量全区最好,改良面全区最高。全盟3个旗都有肉牛养殖,其中有个肉牛集中规模养殖镇,肉牛育肥小区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肉牛养殖已成为我盟肉牛养殖业的主导趋势。

2、肉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2014年,企业实现肉牛业产值万元,上交利税万元。肉牛养殖农户户均增收元。

3、肉牛生产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的肉牛养殖业从繁育改良到饲养管理、防疫灭病乃至销售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服务网络。全盟建立了个肉牛繁育站,%以上的村都有肉牛繁育点。个镇都设立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全程一条龙服务。

4、政府对发展肉牛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按照自治区“主辅换位”的战略要求,企业确定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这一农业发展思路。盟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业发展的配套的政策措施。比如,在各镇统一规划的畜牧小区内,养殖户入区养殖政府免费提供畜舍用地;允许肉牛养殖户在自家承包田内建设非永久性畜舍从事肉牛养殖;对肉牛养殖户给予荒山、草原、机动地优先承包权;对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户,政府帮助协调落实专项贷款扶持等。此外,盟里还下气积极推进肉牛的产业化发展,我企业的建立将对肉牛的产业化发展形成强力带动作用。

二、主要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政策推动,抢抓机遇促发展。盟政府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领域来对待,而且从设施建设、体系服务、品牌培育、基地拓展等多方面来考虑,不仅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内部的事情来安排部署,而且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产业化经营。对我们企业的要求是,不求对财政税收有多大贡献,但求能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在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企业有了发展的空间。从近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投向来看,集中倾斜扶持企业资金累计达到万元,占到同期总投入的%。盟政府在大力扶持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大造舆论,在全盟上下形成“支持企业、发展自己”的舆论氛围。经给农户算效益帐,群众热情高涨起来了。群众认识了,政府主要领导便天天跑企业,给我们讲明所处的环境,具备的优势,发展的空间,深深打动了我们企业,当年我们就决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目前,企业已投资万元,年出栏量达头,并在全盟共建标准化养殖小区个。

(二)银企联动,拓宽渠道促发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养殖肉牛中来,向农民宣传“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思想,在内部挖潜。几年来,农牧民自筹资金达万元,用于发展肉牛业。从企业来讲,近年来主要是抓了加强管理、规范运行,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还是经营管理都上了一个台阶,无论是项目的可行报告,还是环评、土地等手续都得到了完善,使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为争取金融、项目、政策等支持,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积极协调当地政府、金融部门各种关系,帮助农民采取肉牛担保,工资担保,信用户联保等办法,共利用养牛贷款万元,帮助农民购进肉牛头。镇下岗职工2007年投资30万元养肉牛,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到35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典型带动,规模推进促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中,企业通过实践、探索、创新机制,与广大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经营格局,一方面使企业实现了低成本拓展,另一方面带领农户走向了市场。一是借典型示范群众。我们先后组织名农牧民到企业参观,并到外地参观典型开阔视野,用先进的生产经验解决农牧民在肉牛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方式。二是用典型引路,让典型说话。村是我盟有名的民族贫困村。2006年,企业帮助村号召群众发展肉牛,群众认为养肉牛不托底,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购买5头肉牛,当年获得纯效益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上,纷纷买进肉牛,几年时间,这个村肉牛存栏便由当初的头猛增到目前的头。三是走规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以镇辟小区、建专业村屯、村育大户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盟年饲养10头以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户户,年出栏5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户,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殖户户。

(四)链条互动,保障牧业促发展。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发展。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目前,全盟万亩耕地,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其中种植青贮亩、牧草亩、苜蓿亩。二是兴建草业促发展。年以来,我盟对辖区内草原全部实行禁牧政策,肉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舍饲化,保护了草原,恢复了生态环境,缓解了草原压力。同时,我们采取企业出资种草、改草,加大对草原治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围栏封育种改草万亩。三是繁防引管建并举,提质增效,加快肉牛业的发展,尤其是推进肉牛业的提档升级,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在扩张肉牛饲养数量的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在繁育优良母群、强化防检疫力度,引进和购入优质高产肉牛、科学饲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五)扶贫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从人才的角度来讲,企业现有员工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具有高级职称者人,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员工达到了50%以上,这些人才的使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科技扶贫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我们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计划。突出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肉牛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搞好种植业科技推广,夯实肉牛业发展基础。在种植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增加了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满足了肉牛业发展对优质充足饲料的需求。近年来,企业共深入村屯举办肉牛科学饲养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科学养牛技术已在全盟推广。我们还大力推广应用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去年我们共召开青贮、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现场会次,有力地促进了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坚持每村建3—5户科技中心户,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村科技中心户,全面推行肉牛科学饲养,肉牛平均单产吨,纯收入万余元。全盟群众,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通过学科学,掌握了肉牛养殖、青贮种植等实用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支持当地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中,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如,在修路、筑桥、助学、建校、吃水、赞助等工程项目和县内大型活动中慷慨解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三、几点体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牧业的要求,持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初步考虑就是要用这样几种理念来抓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牧业。这应该说是一种趋势,是农业农村工作在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上的重大转变。我们将牢牢抓住创新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发展基础等几个重点来推进,用市场导向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组织化、集约化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品牌战略的思想指导农牧业,用技术创新的思想指导农牧业,加快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第二是用开放的理意抓农牧业。工业需要开放,旅游业需要开放,农牧业同样也需要开放。我们将积极实施开放兴农的战略,拓宽视野,加强农牧业谋划和发展,争取用几年时间,培育成农牧业龙头企业。

第三是用统筹的理念抓农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将牢牢把握农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加快构筑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农牧业优质化和农牧业装备现代化的统筹上下功夫,在推进服务社会化和农民增收多元化的统筹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四、企业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近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应忽视的问题。一是肉牛产业基地建设资金不足。我盟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户发展肉牛生产,农户自筹资金的能力不高,肉牛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政府财力紧张,虽然千方百计投入资金用于发展肉牛产业,但是还显不足。二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化畜牧业生产观念还不深入人心,养殖户对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意义认识普遍不足,这些都妨碍了养殖户和企业的对接。三是企业和养殖户对接机制还需进一步理顺,合同订单式的生产机制还未普遍建立。四是产业基地提档升级工作尚需加速。我们以标准化肉牛小区为主体的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但是,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还没有完全列入日程。虽然有了集中饲养,但如果不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小区建设的主要目的就难以实现。以上这些实际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认真予以解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发展方向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以肉牛产业为主体的畜牧业提档升级,加速畜牧强企建设步伐。在总体的发展思路上,我们将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继续突出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发挥好企业的主导作用。二是以产业化为核心,坚持把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做为突破口,突出产业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调控作用。三是在发展上,继续坚持以牛为主,大力发展“牛经济”,注重品牌效应,精心培育绿色、特色品牌。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处理好畜产品基地化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落实合同订单式生产模式,做好养殖场户和企业的对接工作。二是引导好企业与基地养殖户间利益分配问题,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养殖场户和企业的购销关系,扶持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三是处理好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合企业生产要求。四是做好合作社的组建和完善工作,落实生产、销售等各项制度,实现养殖小区的企业化管理。五是做好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观念,培植龙头企业。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龙头企业的培植上来,围绕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工作,协调好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关系,实现合同订单式生产。加大对现有优惠政策,例如高于市场价、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的热情。

(二)大力抓好标准化肉牛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做好肉牛小区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实施工作,保障年新增高品质肉牛生产能力头的目标。大力推进饲养方式转变,发挥小区在标准化生产中的示范作用。同时,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连结纽带作用。

(三)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制定和完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的合理监管,建立和实施监测制度。加强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做好畜牧业环保整治工作,抓好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治理,促进畜牧业生产逐渐向国际标准靠近。

(四)进一步抓好疫病防控。巩固和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继续全力抓好牲畜口蹄疫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抓好畜禽秋防和基础防疫工作,切实提高免疫质量,各项防疫指标全部达到上级标准,确保全盟清洁无疫。

(五)做好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做好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工作,积极开展对农培训,支持新农村建设。普及饲养规程,促进良种良法的有机结合,提高规模效益和生产水平。加强企业改革和管理,提高整体实力,提高服务水平,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发展。

农牧业工作汇报 篇5:

一、工作内容

审核登记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进一步抓好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监督检查;强化生鲜乳质量检测。

二、实施单位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兽医医政药政处、畜牧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处、市草业饲料处、市农垦管理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市饲料工业办公室、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县(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三、工作措施

(一)组织措施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增强做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按照农业部通知要求,落实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将各项具体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不发生生鲜乳质量安全事故。

组长:

副主长:

成员:

(二)职责分工

委属相关部门: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和《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加强对生鲜乳的监督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处负责牵头和总体协调、信息收集、报送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运输车辆监督管理和安排生鲜乳的抽样送检工作;对辖区内奶站、奶牛场开展监督检查。监督区、县(市)于20xx年2月18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辆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

畜牧处负责生鲜乳相关报表的统计报送工作。

兽医医政药政处负责投入药品的'管理和生鲜乳药物残留的监管工作。

草业饲料处、饲料办业办负责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场管处负责相关企业的协调管理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疫病的监测。

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负责奶站及生鲜乳运输车辆许可的具体审核工作,开展辖区内奶站及生鲜乳监管工作;按照安排部署完成抽样任务。

(三)具体要求

1、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xx年第15号)规定,本着“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于20xx年2月18日前完成辖区内所有奶站和运输车辆的重新审核登记工作,并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奶站及生鲜乳相关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每月3日前报市畜牧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报送《省生鲜乳生产和收购情况月度监测报表》(表一和表二,并同时通过农业部网站报送)、《省生鲜乳收购站基本情况汇总表》、《省生鲜乳收购站基本情况统计表》、《省生鲜乳运输车辆基本情况表》、《省生鲜乳运输车辆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附件)。

3、区、县(市)农业(水)局、畜牧中心要按要求和职责督促各奶牛养殖场、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建立进货台帐,重点记录饲料、兽药使用状况,生鲜乳收购、检测、销售及运输记录等信息,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各区、县(市)要建立生鲜乳收购站信用档案,于20xx年6月10日前将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名单及检查情况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要将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列入“黑名单”,通过“农业信息网”向社会公布。各区、县(市)对辖区内的监管面要达到100%,市级部门按各区、县(市)的50%进行抽检督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4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