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汇聚【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09382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双减政策情况报告汇聚【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一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双减政策情况报告汇聚【通用8篇】”,将“双减”工作作为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落实。

一是全面部署推进。今年初,xx县委办公局、县政府办公局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力求通过“高质量发展〃破解“高负担〃困局。xx县教育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通知》,从“小切口”推动“大改革”,力求管理举措落细落实。

二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系统治理。xx县教育局联合县直十二部门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开展拉网式排查,以精准治理让校外培训热度“降温”。

三是大力开展课后育人活动。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印发《推进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方案》,让学生在校内学好学足,避免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下一步,xx县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治理,从根源上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住减负“根本点〃。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立足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纠正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围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安排“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未成年人保护法》4个专题,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激励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孩子,当好“四有”好教师、践行“四个引路人”。同时组建师德师风监督专班,公布监督热线,开展在职教师暑期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师德底线,塑造师魂,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对于“教育内卷”来说也是如此。想要破除机械的教育现状,就需要教育改革。本次的浪潮退去,我们对于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反思,无论是作为家长、老师还是校外机构,只有秉承教育的初心,才能让教育这座大船行稳致远。

第三,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守住减负“支撑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应教尽教,校内学足学好,这是推进学生减负的根本支撑。县教育局正在组织修订中小学教学常规和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要素,釆取有力举措铸师魂强师能,引导每一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名学生。为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多样化课后育人活动,xx县巳启动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行动,加快推进公益惠民、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全覆盖,努力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引导学生从校外回归校内。

第四,全面从严规范整治,管住减负“关键点〃。当前,校外培训巳成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关键源头,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今年初,xx县将“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列入县纪委年度“点题整治〃重点项目,旨在借助县纪委执纪问责有力支持,构建起部门整治、纪委监督、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

第五,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扭住减负“平衡点”。减负是一场观念和认识上的改革,需要家校相向而行才能找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又避免负担过重的“平衡点”。当前,家庭教育仍是短板,家长不理性、焦虑情绪引发一系列“剧场效应〃是学生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去年,xx县出台《xx县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旨在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指导各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科学育人观念,通过家校共育,促使家庭和学校在减负问题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属性,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聚集了众多校外培训机构,要发挥好正向作用,坚决避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我们按照“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工作思路,紧扣“落实***要求、结合北京实际、确保平稳有序”工作要求,以“治乱、减负、防风险”为工作主线,减负提质多措并举,校内校外同时发力,切实把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降下来,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一方面,大力规范校外机构培训行为,把培训资金管起来,培训广告管起来,培训内容管起来。另一方面,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做强课内教学,做强课后服务,做强双师课堂;提升学习能力,提升全面素质,提升发展基础。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二篇】

依据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研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实际,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扎实推进课后服务,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以聚焦课堂、教研实效为中心,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继承上学期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开创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面。

1.学期初,开展了历时两周的新教师公开课,在上课、评课中促使新教师尽快融入大集体中。

2.同课头教师的相互切磋、互相磨课,录制微课,制作课件,整理建立资源库,方便了教师使用,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3.借助我校员名师工作室,发挥“省市级教学能手”“课改标兵”等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校级、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我校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前往小法仪中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做课老师专业基本功扎实,理念新,为观课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研讨平台。

4.利用学校推进项目,对教师能力点的选定、方案制定、各坊主的工作任务,有条不紊的使整校推进,教师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技术,课堂教学也直观多元富有生机活力。

5.“推门听课”常态化、序列化,领导班子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随听随议,对于优质课进行推广,对于探讨课先指导再追踪。让老师的每节课都能经得起检验,真正让高效课堂在我校开花、结果。

1.深入开展“深度学习策略研究”项目研究的“三段式”课堂教学,课堂融合从年级到学校全面铺开,肖璐的音乐课《我们大家跳起来》入选基础教育成果评选。

2.加强作业设计与管理,科学合理量化作业,每天进行作业公示,荣获“宝鸡市作业示范校”。

3.重视新入学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获“宝鸡市幼小衔接示范校”。

4.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开设校级社团13个,班级社团38个,使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获“宝鸡市课后服务示范校”,录制的双减短视频在xx省教育厅宣传。

5.抓好珠心算实验教学,普及低段数学学科与珠心算整合。学校参与的中珠协与北师大合作课题《珠心算、数学建模、英语三科学习效果的对比实验研究》已顺利结题。在珠心算网络竞赛中29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8名教师获优秀教练员称号,获团体总分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

1.扎实有效的'开展了“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锤炼课”“教学能手示范课”“学科复习研讨课”等,青年教师张倩、冯希娟获县级教学能手。

2.组织全县“名师大篷车”示教活动,从同课异构、微讲座中更新教师理念,课堂中融入最新的课改新元素。

3.组织参加了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件作品获省级奖,14件作品获市级奖,7人获市级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学校获“宝鸡市科技作品优秀单位”,在第9届校园发明创意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发明协会“优秀组织奖”。

4.组织各级各类论文征集活动获、省、市级奖20余人获xx省教科院庆祝建一百周年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奖”。

5.组织全县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王黎明、吴亚娟分别获得县级一、二等奖。

6.组织参加了组级、校级“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20名老师推选参加县级教学设计比赛;组织参加了教师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基本功展示和课文朗诵比赛,通过晒作品、展技能,让教师取长补短,树立奋进目标。

1.坚持走“科研先导、培训赋能、骨干领航”的校本研修之路,每周活动时间教研组长提前安排内容,各组将每月教研策划表内容上报教务处,教务处统整理、公布,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真正为教师搭建了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教研组内实行结对子服务,互帮互助,使每位教师在教研教改改实践中迅速成长。本学期教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级、省级、市级、县级奖励100余项。

3.加强课题研究,明确目标,在课堂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模式,推广成果。重点对县级课改先进校课题进行实施,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推进,以点带面,形成模式。省教科所《数学与珠心算》课题顺利结题,市级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研究》顺利结题。省级《扶智平台》课题、市级《作业》课题顺利开题。

4.借助“xx教育扶智平台”促使与联盟校共同学习。和横渠镇青化中心小学通过音乐、舞蹈课进行互动交流,在省级视频调研会议中,校长何玲娟作了《以扶智平台为媒介促联盟学校同提升》,张军老师做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流,得到了省扶智平台老师的赞誉。

1.跟进学生“自主帮扶”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每个细节的进步,在小组成员的影响下健康快乐每一天。

2.树立学生中的楷模,组织各班会学习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交流。先让各班学生在本班交流,然后推选一名能代表本班学生的学生在本学期新开辟的广播站“学法交流”栏目中做全校交流。

3.组织了青少年编程等级考试和机器人大赛。32名学生顺利通过,2名学生获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

4.积极参加各级读书征文及诵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组织师生参与作家进校园活动,走近作家,聆听写作秘诀。学生优秀习作收录在《和美》学生刊。

5.各社团小组开展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各项能力尽情展示,在省市县级科技创新大赛中,14件作品获县级奖,2件作品获省级赛;在珠心算网络竞赛中,29名学生获级一、二、等奖;小学生优秀英语作文大赛中80名学生获奖。

1.加强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培养县级以上教学能手2名。2.创建县级“课改先进校”,深度学习策略研究在市级以上交流或发表。

3.积极参加海峡两岸珠心算大赛,在市级以上获奖。4.提升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形成“”5+2“1+n”模式工作经验,在县级以上交流或推广。

5.做好“xx教育扶智平台”培训与应用,形成平台应用经验交流或发表。

6.积极探索作业管理,形成“5+f”模式并推广。回首一学期,紧张有序。迎接新学期,笃行不怠。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把我校打造成名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三篇】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努力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充分调研,认真谋划“双减”工作方案,反复论证,釆取多种形式,逐层细化,积极推进“双减”校本实施。

从开学至今,学校利用行政会反复学习、研讨课后服务工作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丰富落实课后服务活动方案。接着先后召开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思想统会,针对年级管理和学科课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研讨:在服务内容上,力求更加丰富多样,在积极开展多彩的校级、年级社团活动的同时,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条件和服务保障。研讨中为保障课后服务工作具有时效性,学校提出要积极研发课程资源、研讨分层作业形式、设计分段实施课程菜单表、学生参与覆盖面达到100%、建立分年级分学科的资源包,共建共享。

在9月6日下午,学校利用全体教师会再次召开了“双减”工作部署会。会上,王建锋书记向全校教师传达了主题为“落实双减任务,推进校本实施”的“双减”工作精神。王校长从“双减”工作的背景、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结合学校实际布置了近期工作安排,特别强调教师们要在提高对“双减”工作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工作重点。俞蒙琼副校长详细解读了学校“双减”工作推进方案,她指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丰富课后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遵循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着力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尤其是答疑辅导工作,贯彻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能力,巩固提高所学知识;保障体育一小时锻炼时间;统筹德育主题活动、劳动教育。

同时,学校还拟定了“十大推进策略”,即整体架构与分布实施相结合,最大可能与全员覆盖相结合,课程多元与五育并举相结合,资源丰富与兴趣吸引相结合,打造与兴趣吸引相结合,分段走班与分层选课相结合,校级社团与年级社团相结合,骨干担当与全员分担相结合,多劳多得与优劳优酬相结合,主动作为与积极稳妥相结合。

我们学校结合双减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改进教学管理,建立作业审批制度、作业批改制度、作业三级检查制度,用制度去规范教学行为。

(一)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期间的书面家庭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不超过小时。建议充分利用自习课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作业公示板,作业每天公布内容和时间,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二)严格作业布置质量。

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认真精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启发性的习题,作业力求少而精,轻负高效,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力。做到“一规范”、“两杜绝”、“三不布置”、“四个重视”。即:规范作业资料;杜绝惩罚性作业、杜绝随意性作业;不布置学生已经会做的和机械重复及大量抄写的作业、不布置与课堂内容已经脱节且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作业类型上要多样化,鼓励结合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布置系统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提倡布置课外阅读、体育活动、劳动实践等家庭作业;鼓励作业内容上要注重贴近生活,积极探索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严格控制作业布置的方式。

教师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应采用“基础作业+作业”的模式,“作业”要体现分层,灵活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必须面对面给学生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整记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得随意使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钉钉等媒介方式通过家长布置作业,或强制使用校讯通、app等布置作业。不得随意要求学生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完成家庭作业,不得布置由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家庭作业。

学校将把学生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批改与反馈情况纳入到教师考核当中。采取定期检查和家长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反思、在反思中整改,扎实有效地解决好学生和家长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真正实现让作业在家委会监督下阳光运行。

我校在学校师生集合的场合,集中地就手机管理和健康睡眠体质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更改了学生的入校时间,保证初中生晚上10点以前入睡的睡眠管理。

“双减”工作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广大家长注重的热点问题。我校积极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教改,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努力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办好让满意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四篇】

家长学习中小学义务教育“双减”意见心得体会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最近最劲爆的消息恐怕就是“双减”出台。

国家这么大的手笔,别说违规大机构,就连很多正在观望的小机构或个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教培机构,奄奄一息中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补习班或兴趣班的孩子们,瞬间按了暂停键,一下子赋闲在家。

就我而言,我,还有我很多同学、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都是学习的`受益者。我不会,更不可能允许我的孩子轻易放弃学业。所以我经常会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哪里学的不好,我会先自己给他查漏补缺,如果我实在讲不好,也会考虑给孩子报班补课。我始终贯彻的是“补课”重在“补”,而不是提前“学”。现在“双减”政策一落地,同样也堵住了我给孩子查漏补缺的路。

再比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其实在于“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虚幻的,甚至是很缓慢的,但它的影响确实长期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长们下了一剂猛药。是继续往前,一条道走到黑。

还是及时止损,摒弃错误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学正确之路?家长们,拼认知的时候到了。不要说取消校外补习以后有钱人都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没钱人的孩子就没机会上学。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是几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此刻,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孩子的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应变这个世界。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五篇】

按照县纪委下发的《中共县纪委关于开展改善和保障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永纪发〔〕24号)的要求,我乡在认真学习、领会、掌握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照10个方面的督察内容,认真开展自检自查,现报告如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为民办实事为重点,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向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倾斜,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各级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会议、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按照程序,规范操作。成立了乡长任组长的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各村、各部门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有关信息。

我乡争取并加大对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建设“和谐富裕”为目标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将中央、省、市、县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一)补助类项目。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类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各项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监督,各项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按具体要求发放到农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低保、高龄老人补助、退耕还林资金等资金落实了专户管理,建立了补贴档案,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发放。按规定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发放各项支农强农惠农资金,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截止12月1日,全乡发放了以下改善和保障民生资金:

1、农民补贴。发放农民补贴资金元,其中综合直补资金元、机耕机耙燃油补助资金元、良种补贴资金(水稻、玉米、小麦)元、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元、退耕还林亩兑付补贴资金元。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万元。经过积极争取有32户农户顺利购买了满意的农机具,共享受到农业购机补贴25600元。

发放人数1012人,实际发放资金816020元,全部实行了“一卡式”发放。

3、城市低保。截止到12月1日,我乡到账1-12月资金为90647元,发放98户108人,实际发放资金90647元,全部实行“一卡式”发放。

4、优抚对象。我乡严格执行“优抚”政策,建立优抚对象数据库。截止目前我乡到账资金为216134元,已发放人数257人,优抚资金共发放206504元(其中五保户167人,发放1—6月五保户供养资金168780元)。

5、大病医疗救助。为确保我乡居民大病得到及时治疗,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我乡严格按照医疗救助审批程序,对符合救助的对象,经个人申请、审核,1—12月共救助49人,发放救助资金71000元。

6、受灾临时性救济。1—12月发放慈善捐款36180元,发放爱心水窖建设资金16000元,发放抗旱特别捐款24500元,发放抗旱救灾粮吨。

7、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情况。认真按照县计生局要求,统计及发放从1991年4月至12月拖欠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共174户95460元;完成了云南省双女绝育夫妇家庭享受新农合个人缴费资助660人,19800元;兑现了云南省独生子女家庭享受新农合个人缴费资助473人9460元;并统计完成了的享受人数上报工作共计:484人、14520元;发放了奖励扶助新增人员4人储蓄储存:金额2880元和申批获一次性奖励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8户6000元;发放农村独生子女年奖学金:小学45人,每人每年160元;中学41人,每人每年260元;高中和大中专一次奖学金4人,共计7000元。

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我乡参合人数14162人,参合率%,1至12月全乡新农合减免医疗费用1042272元,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建设类项目。

一年来,乡人民政府争取实施了一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项目,并通过加强工程项目规划、立项,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努力做到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

1、全乡劳动就业落实情况。,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5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我乡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13期1700人次。

2、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乡党委、政府一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强协调,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立足实际,全力以赴促进教育事业,今年我乡共争取资金1078万元,对一贯制学校、柯乐小学、光明小学的校舍进行排危改造,在新民小学征地亩,投资22万元修筑篮球场一块,围墙160多米,大门一道。目前以上项目即将竣工启用,这些工程的完成将极大地改善我乡校舍破旧的面貌,大大降低了校舍危房率,有力地推进全乡集中办学进程。

3、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项目争取及实施情况。一年来,乡党委政府把争取民生工程项目、对外争取资金作为振兴全乡经济、完善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到市、县有关部门跑信息,多次请市、县领导相关单位的领导到我乡调研工作,争取项目、争取资金,鼓励各村、各站所跑项目、跑资金。一年来,争取实施了以下民生工程项目:

(2)向宣明会争取实施了海联村委会厥菜坪灌溉引水项目,投资万元;

(3)实施了水井五组、水井鱼勺罗、光明姜家村三个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投资45万元;

(4)实施了43户扶贫安居工程,每户补助10000元,共43万元;

(5)争取实施了一贯制学校道路建设,投资7万元;

(8)争取实施了柯乐村委会五组、六组人马驿道建设工程,投资5万元;

(9)争取实施了村委会大地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投资24万元;

(10)争取实施了新民村委会大营一村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投资22万元;

(11)争取实施了新民村委会黑乐村小组通村道路建设项目,投资万元;

(13)争取实施了柯乐、楼海村委会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15)全力配合好总投资1700余万元的康家河、大研两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效增强全乡的防讯抗旱能力,有力保证全乡的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顺利完工,部分工程的扫尾工作也将在年内完成,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全乡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继完成960套“村村通”设备发放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光明、新民、村委会发放了第二批“村村通”设备364套。进一步改善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涉及到群众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我乡而言,虽然一直争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支柱产业支持,农民增收缓慢。我乡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所得,全乡还没有有规模的支柱产业支持。为此,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一片叶(烤烟)、一朵花(朝鲜蓟)、两棵树(核桃、青花椒)”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加大劳务型输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缺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虽然实施人饮安全、农村通达公路建设等一大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项目,但全乡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还有部分村的群众喝不上清洁卫生自来水;部分村村民小组没有通电;通村道路基础仍然很差,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很多村民小组还没有通路,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缺乏文化娱乐场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农村的'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可农民的文化设施几乎空白,我乡的村级阵地建设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村级没有宣传文化知识的平台,更没有娱乐健身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农村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真正使农村的文化事业繁荣起来。

4、缺乏科技扶持,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从全乡来看,农民文化素质还较低。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是比较落后,依赖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在农村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给予更多的科技扶持,培育农民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5、缺乏长效机制,短期内解决民生问题困难重重。目前,乡党委政府的一切工作都以“民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但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感情投入和资金投入。只有感情投入,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才能做到“利为民所谋”,才可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只有资金投入,使改善民生问题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使各项“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时时刻刻都心系“民生”,关注“民生”,促使民生问题扎实有序推进。

6、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制度是工作得以落到实处的保障,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很多民生工程实施中没有做到及时公开,信息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账目不全、不清楚,无法完全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没有得到群众的监督。因此,必须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把我们的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

1、进一步加强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种资料,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2、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及城乡低保户的核查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动态管理。

3、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加强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4、加大对工程类项目监督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我乡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各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好事办实办好,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六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市县关于“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的批示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自“双减”工作开始以来,学校先后召开行政会、教职工代表会、校本教研会和党员会议,各方征求落实“双减”工作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献言献策,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学校“双减”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双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班子成员包级抓,班主任落实抓的思路,先后制定了《梁河九年制学校课后服务方案》《梁河九年制学校学生作业布置管理办法》《梁河九年制学校学生作业公示制度》》《梁河九年制学生作业布置审批制度》,按照基础作业、弹性作业、实践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更大程度的解决了学生作业过重,作业重复,质量不高的问题。

校本教研研讨,去年12月份全县基础教育改革现场会议之后,学校召开校本教研研讨会,组织参会教师和学校年轻教师就学校“双减”工作做了深入研讨,为进一步落实和推动“双减”工作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

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3月份,学校举行了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参赛教师现场讲评了作业设计的理念,展示作业设计内容,通过活动,明确了我校作业设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学校持续改革作业布置方式,减轻作业负担积累了素材。

学校依托课赛活动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调研课堂教学实效,切实推动把质量落实在课堂上,减轻学生课外学习压力,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

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到校时间的相关规定,实施冬春和夏秋双作息时间,结合时间节点,适时调整,保证学生的睡眠质量,延长放学时间,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为5+2课后服务提供时间保障。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师资配备情况,严格执行5+2课后服务活动,按照“一静一动”的原则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即,每天一节辅导课和一节活动课,辅导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针对学困生开展个别服务,提升学业水平。活动课由社团辅导教师开展体育和艺术活动,先后成立了体育活动小组、美术活动小组、阅读小组、播音小组、棋弈小组、音乐舞蹈小组等多个活动社团,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生特长,陶冶了学生情操,将学生从沉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仰望星空,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有一技之长。

梁河九年制学校地处泾川南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殊学生居多,为切实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方式,学校租赁大棚3座,购买水泵、水管等设施,购买菜苗,种植瓜果蔬菜15种,划分片区,由班主任带领学生亲自起垄、覆膜、种植、浇水、拔草等劳作,通过实践劳动,学生了解了大棚劳作技术,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体会了劳动的辛苦。

“双减”任重而道远,“双减”永远在路上,梁河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以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七篇】

(一)、严格按照规定发放了义务教育阶段住宿学生助学金资金:学校在整个助学金发放中,没有以充值食堂饭卡、发放实物、他人代领的行为,或以其他形式的抵顶、扣减等现象。完全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的。

资金发使用上,考虑到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学生能顺利入学,本校在学生入学时就在应缴学费中减除国家免学费部分,该款项下拨后直接进入学校账户,并与学生、班主任签名,学校食堂管理员结算,专账管理。

(二)、广泛宣传,及时跟踪,做好了资助回访。

1、宣传形式多样。一是举办资助政策培训活动。学校对班主任、教师进行政策培训,让每位老师了解资助政策,从而更好对学生进行宣传;三是召开主题班会、办班级板报、组织资助征文活动等。

2、监督与自查并重。邀请学生家长委员会代表对学校的资助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电话回访受助学生家长,了解资助资金是否真正落实到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

(三)、制度完善、资料档案完整,做到了有据可查。

1、在制度的框架下开展工作。为了真正做好学生资助政策,使资助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学校制定了关于资助工作的相关制度,为资助工作的落实以及检查提供了依据。

2、按资助规程操作。本校按照xx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了推荐、认定(领导小组)、公示程序,即:学校或班主任推荐、领导小组审核、学校公示、上报教育局。发放资金时,必须由家长领取。

3、注重资料收集整理。本校按规定建立了完备的学生资助身份认定、受助档案等资料,进行装订存放并由专人保管;同时,坚持对学生资助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学生个人信息准确、全面。

虽然学校在政策落实上严格按规定执行,确保了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与广大家长的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因资助名额有限,还有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困难学生未享受资助政策。

2、虽然享受了国家的资助政策,但部分特困家庭还是不能让其孩子完成学业现象。

1、进一步监督好学生国助等资助申报程序,做到公平、公正、透明,不虚报、漏报;

2、进一步完善管理好学生资助档案,清楚明了,做到有据可查;

3、积极帮助特困学生,通过政府相关机构、社会人士争取慈善救助款。

4、积极宣传,正确引导,使受资助学生真正体会到资助政策的目的和作用,使他们能在资助政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情况报告【第八篇】

根据县政府紧急通知精神,我局及有关责任单位全面开展了民生政策执行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努力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国务院《意见》,领会精神实质。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5号,我县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学,深入学习研究《意见》,统一思想认识迅速贯彻落实,《意见》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上升为养老服务业,扩大了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把养老服务业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使其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转型的重要力量,这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养老服务工作的最新认识和定位。《意见》明确提出要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在发展养老服务中的责任边界,政府要摒弃过去直管直办、大包大揽的做法,其主要职责是保障基本、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培育市场、加强监管。在机构养老中,政府主要承担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托底供养城乡“三无”老人、孤老优抚对象以及低收入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着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机构,重点发展家庭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小型养老机构,为社会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政府主要承担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任务,打造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县政府出台实施意见,全面建立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县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构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1.对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投入。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民政、体育部门要列支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给予相应配套。

2.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扶持。对按标准建设、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与公办养老机构同等的待遇,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补贴。用房自建且建成投入使用的,由县财政按建设规模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300张(含)床位以上的按20xx元/床位予以补贴,300张床位以下、50张(含)床位以上的按1000元/床位予以补贴;用房属租用且租用期5年以上的,按核定床位数分5年每年给予100元/床位的租赁补贴。对已开业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按入住老人实际占有床位数,由县财政每年给予600元/床位的运营补贴。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接收安置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的,县财政按上述对象的供养标准将费用直接转入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与自费养老最低标准相比的不足部分,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3.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补助。县财政对按规划和标准新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县里实行“以奖代补”,县财政一次性给予3-5万元的建设补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年正常开放260天以上的,由县财政每年给予不低于1万元的运营补助。县财政对以下本地居家重点老年人对象:即“三无”、“五保”、高龄、独居中的生活难以自理的老年人;75周岁以上的重点优抚对象、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低保对象、持有特困残疾证和特困职工证的特困老年人,发给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政府给予购买补贴,老年人凭券选择居家养老中心(站)内明码标价的服务项目。

4.对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税费予以减免。经民政、财税部门审批认定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国家、省政策规定可以减免的税费全部减免;暂免征收自用房产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免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建筑行业上级管理费、白蚁防治费、房屋产权登记费、卫生质量检验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建筑施工超标噪音排污费、各类行政性执照费、城市煤气和供水的增容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新型墙体专项资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地方教育附加、防洪保安资金、价格调节基金等规费。用电、用水、用气按民用价格缴费,减半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使用电话等电信业务给予优惠和优先照顾。有线电视初装费减半,收视维护费按居民收费标准收取。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捐赠,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所得税税前准予全额扣除。

5.对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提供保障。将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纳入常规的各级政府用地计划。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下,对非营利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优先保障,并可予以行政划拨或者利用存量用地办理划转手续;采用有偿方式协议出让供地的,协议出让价按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地(拆迁)补偿费以及按国家规定应缴纳的有关税费之和或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30%予以优惠;同一宗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的,应采用招拍挂公开出让的方式供地。对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免收土地权属调查费。规划部门应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规划。对纳入建设规划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优先审批。乡镇、居(村)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使用集体土地。鼓励社会力量将闲置厂房、学校、民用等设施改(扩)建成民办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新建住宅小区要按规定配备养老服务用房,居住小区配建的社区管理用房可作养老服务用房调配使用。

6.建设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在各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安排1-2个由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岗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全面落实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待遇,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稳定。引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推进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核制度,加强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力争在5年内全县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养老护理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三)做好重点任务分解落实工作。

县政府《实施意见》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任务分解为5项,并明确我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具体任务内容、负责单位和时间进度。

(四)我县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县城乡养老机构已达29个,养老床位总数1196张,已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拥有日间照料床位46张,成立老年协会303个,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约16张,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社会福利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积极保障公益养老、健康服务业用地的选址供地,加大了对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全县累计筹集资金亿元(包括中央、省级福彩公益金和县级民政结余资金等),新、改、扩建项目13个等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一期、二期工程项目),全县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基本上实现了自愿条件下的集中供养,供养条件明显改善,供养水平大幅提高。部分民资充分利用富余的场地、人力、服务经验等资源开门办院,对周边社区老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日托服务,充分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幅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我县建设了梅林镇光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吉埠镇吉埠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吉埠镇建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卫生保洁、医疗保健等服务,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县城光彩社区居委会接纳街社区及社会上的老年人组建了舞蹈队、老年合唱团、高翘队等近100位老人的日间托老任务。

2.落实敬老院人员编制、经费规定,规范敬老院管理。为解决农村敬老院院管理人员不足问题,20xx年11月我县通过“以钱养事”的方式公开招聘乡镇敬老院管理人员,招聘了9个乡镇敬老院院长、7个乡镇敬老院会计,充实到敬老院管理队伍,改变敬老院管理队伍人员少、结构老的现状。顺利完成了南塘镇清溪院与南塘光荣院、吉埠镇建节院与吉埠光荣院的合并工作。服务经费按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大幅提高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工资标准由原来的院长600元、其他人员500元提高到1700元和1500元,加上省级福利机构人员工资补贴,院长待遇每月达20xx元,其他人员达到1800元。

3.完善养老保障措施落实。对高龄老人发放补贴。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龄老人补贴增长机制,从20xx年1月1日起,对全县高龄老人补贴进行扩面提标,补贴对象由原来的年龄85周岁以上扩大到80周岁以上,对持有本地户口年满80至84周岁、85至89周岁、90至94周岁、95至99周岁、10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发给不低于50元、100元、200元、300元、1000元的补贴。补补贴人数多人,补贴资金万元;为70周岁老年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县财政投入保险费万元。

1、规范管理,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始终坚持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低保申报程序,坚持“三级审查、三榜公示、三级评议”制度,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截止5月,我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人均补差水平达到元;农村低保对象户、人,发放低保金万元,人均补差水平达到145元。

2、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实现有序开展。按照“严格救助原则、严格对象界定、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救助办法、灵活救助比例”的办法和“注重大病救助、降低小病救助门槛,倾斜低保边缘群体”的总体思路,着力完善各项救助制度,将解决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医疗难作为重点,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和标准,分层次实施救助。不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简化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水平。截止5月,农村医疗累计救助人次,发放救助金额万元,并资助名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资助金额万元;城市医疗累计救助人次,发放救助资金万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看病难问题。

3、加大力度,临时救助实现救急救难。按照救急难原则,我县加大力度,对生活出现突发性、临时性困难的家庭实行临时救助。截止5月,共救助130人,发放救助金万元。

4、加大投入,完善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我县不断加大投入,逐年提高社会助标准。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20xx年我县再次提高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实现了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5.农村五保、三无人员供养政策落实到位。

从今年1月起我县分散供养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640元提高到312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940元提高到3300元。全县有五保供养对象3405人,1-6月发放五保供养经费万元、孤儿人生活补助资金万元。

6.扎实抓好救济救灾工作。20xx年5月,我县出现了一定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197人,县民政局先后拨付救灾款万元,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活。

1、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资金保障机制和筹措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民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能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同步协调发展创新,工作地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队伍素质、经费投入、工作手段等,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影响了民政职能作用的发挥,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5、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因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地处山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例如:我县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无职工宿舍,甚至住集体宿舍或院外租房),待遇偏低,造成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流失。

6、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由于地理、地域、交通和自然人文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设施比较差,如白石、小坪、攸镇等边远山区,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远远低于医改的要求。

7、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补助标准较低,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随着人工工资和建材价格的不断一涨,使建筑造价上涨,导致新建项目资金出现缺口,缺口资金基本上是靠项目单位自筹资金解决,挫伤了项目单位的积极性,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

8、村卫生室人员未纳入社保,使得村卫生室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导致部分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质量难以满足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一是要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我县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摒弃过去直管直办、大包大揽的做法。

二是出台对民办兴办社会养老机构更具操作性、力度更大的支持政策,从机构建设用地、财政资金支持、税收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民办养老事业发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比例。

三是加快探索公办城市养老机构实施“公建民营”改革,开展公建民营改革试点,探索以承包、委托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将公有产权养老服务设施转给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运营,以增强公办城市养老机构发展的内在生机和活力。即租赁经营模式、委托经营模式、合资合作模式、bot模式。

四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每年由卫生部门提出人员招聘计划。在编制数内,县人社局、编办优先上报卫生系统人员招聘计划,补充紧缺卫技人员。

五是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建设。

六是将....纳入社保,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60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