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范文

好学生发表时间 3338129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工作总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关键力量,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必须发挥好“顶梁柱”的作用。近年来,市国资委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主要做法

(一)优化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加快构建全市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效率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X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国投公司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制定《X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细化了我市国企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先后组建了交通建设集团、能源集团、文旅集团三大市级平台公司,将相关企业纳入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根据各企业功能定位和主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

(二)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实施专业化战略重组。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通过资产注入、股权置换等方式,先后完成了X煤电一体化、X盐化等专业化整合,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二是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打破干部身份限制,对市属企业总经理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对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内部竞聘上岗;对一般员工实行社会化招聘。三是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业绩管理为抓手,建立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体系。四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覆盖。五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企业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聚焦主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成立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和招商促进委员会,设立招商专项资金,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三是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进程。制定了《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方案》,明确了上市目标、路径和时间表;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指导企业做好改制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战略规划不够清晰明确。部分国有企业战略规划不够长远,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国有企业未对标先进企业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战略目标不够明晰具体,自身优势和短板不明显。

(二)创新动力不足,转型升级不到位。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科技创新重视不够,科技投入较少;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一些企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力度不够大,去产能、降成本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人才结构不合理,市场化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短缺;部分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不尽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完全建立起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一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变化,统筹谋划好全市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煤炭、电力等优势产业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加大对国防军工、基础设施、重要能源资源、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金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度;加大对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监管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项目实施。三是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从管企业、管资产到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出资人监督职能转变试点工作;探索开展以管资本为主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完善授权放权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二)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科技研发项目立项论证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力度;建立以科技创新成果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鼓励国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或参股等方式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发展。

(三)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完善经理层市场化选聘机制,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业绩管理为抓手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符合职业经理人特点的薪酬分配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和管理。二是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建立以劳动生产率为主要依据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健全员工辞职辞退制度;建立健全员工申诉和维权机制;加强对职工代表大会作用的发挥。三是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推行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逐步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加强对基层单位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关心关爱力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33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