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期间工作总结【通用5篇】
改革期间,通过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加强沟通,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改革期间工作总结【通用5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改革期间工作总结【第一篇】
xxx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xx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我院作为xxx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医院,虽然不是试点单位,但作为公立医院,从管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也在尝试、探索,寻求新发展。现将该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xxx《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xxxx年x月x日与xxx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xxx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xxxx年里,xxx医院x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xx名医务人员前往xxx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xxx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xxx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xxxx年xx月底,共有x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xxxx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
2、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
3、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
4、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xxx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xxxx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xx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xx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xxxx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xx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xx个病种覆盖了x个专业,涉及x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xxxx年x月,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xxx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改革期间工作总结【第二篇】
我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从20xx年秋季起至今已有4个年级10个教学班的523名学生用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教材;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安排,以实验小组为重点,利用课堂教学,展开大讨论,着重在教法设计、过程设计,学生学情调动上进行尝试,构建教育新理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收到一定的效果,现将该工作做以下总结:
我校非常注重实验教学,开学初,学校就建立了包括领导在内的实验教师团队,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校长亲自抓这项工作,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安排负责,先后组织一、二、七、八年级的科任教师24名教师,12个教学班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验班和实验教师的实验状态,时时深入课堂,听讲课、听报告、交流心得、关注学生发展等,先后听课40多节,做报告6次。
学校非常关注实验教师的教训和自身学习。开学初,全校组织所有教师观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光盘,学习新理念,探讨新的授课方法,并对这些新理念如何运用到我们农村的具体教育教学中进行研讨和交流。
学校针对教师的新课程理论水平欠高,对新课程理论掌握不足的现状,提出了“1211工程”,即每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两节自助课(自己邀请教师听课,听课后并评课,提高教师水平),上一节全校公开课,写1篇关于新课程教学的论文,共完成教学论文12篇,有4篇获奖并发表。
我们学校为了引进新教法,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常派教师外出参观、培训和学习。先后有多名教师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科目的培训,分别到天津、兰州、临洮、渭源等地去参观学习,观看了人家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教学,将学习到的新理念及新体会及时传达给全校教师,努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通过培训和自身学习,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已经深入,明确了以下新课程和基本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思考、乐于探究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的主动性,勇于发表见解、善于辩论纠错的独立性,能够求同存异、并从不同角度去探索的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具体指唤醒、挖掘与提升学生的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满足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从而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教师们积极努力去做到“三带”、“三还”,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合作带进课堂,实现互动式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权”、“评议权”还给学生。
使教师由原来的课堂教学的主演者,逐渐向课堂教学的导演者转型,引导学生、组织学生,使学生变为主演,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我校将每周星期一晚定为例会,在例会上,各位实验教师将各自在本周内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进行交流和切磋,对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在该会上,还播放新课改光盘,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学习和了解。
教导处和教研组适时安排实验班的公开教学,探索适用于我校实际的关于新课改的授课方法,并对所授课程在本教研组范围内进行评议,发扬优点,对疑点问题进行专门研讨,探讨适宜的解决措施。
在新课改理论的影响下,教师的授课常常有新的方法出现。如:如《田忌赛马》一课中老师叫学生拿教具(齐威王3匹马,田忌3匹马)摆放比赛情形,大多数同学摆出了课文中的两种情形,(齐威王上中下三匹马分别对田忌上中下三匹马和齐威王上中下三匹马分别对田忌下上中三匹马),而有一名学生却摆出了另一种情形(齐威王上中下三匹马分别对田忌下中上三匹马),结果田忌仍败。对于这个异常情况,老师机智处理,把它作为课堂的“亮点”,因为它体现了多种情况的发生,是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老师适时地抓住该“亮点”,进行扩展放大,让学生分析这场赛马还会有哪些情况发生,学生通过摆放发现共有六种情况出现,而田忌取胜只有一种情形,更显出了孙膑超人的机智。接着,老师还进行了思维延伸,如果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两匹上下等级的马,将会有哪些情形出现,田忌能不能取胜(不能,最好只能是平局);如果齐威王和田忌各有四匹不同等级的马,将会有哪些情形出现,田忌怎样才能取胜。通过该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思维。
又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运用后,老师设计一堂《小小设计师》的运用课,让学生帮助老师来解决买房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房子的面积、画框的周长、玻璃桌面的大小以及如何装饰地面(涉及到选用材料实惠和造价便宜等)这些实际问题。学习了二十四时计时法后,换算出一天的作息时刻,并计算出各个阶段的经过时间。
教导处还要求各位教师在学习和实施新课改的同时,将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和学习心得体会以及在实施课改的同时所得到的经验等撰写成论文,每位教师已有至少1篇论文交到教导处。
我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成立了书法、篮球、排球、绘画、唱歌、跳舞、生物实验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学校还举办歌咏比赛、排球赛、越野赛、书画赛,以及在课间播放世界名曲,厨窗展览著名书画等方式,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和锻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校刊《雏燕》已发行成册。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我校带来了生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实验资金贫乏,教师对新课改理论认识不够透彻,加之农村实际与新理论支持下的课本差距较大,教学设备陈旧,故而实验的成效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校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想方设法,使课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改革期间工作总结【第三篇】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2年12月31日)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____________*这是^v^在主持十八届^v^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关于《^v^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受^v^委托,现在,我就《^v^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v^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1992年,^v^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回过头来看,我们对^v^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今年4月,^v^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4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顺应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抓住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表示赞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议题确定后,^v^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v^[3]、张高丽[4]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领导同志参加,在^v^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文件起草组成立以来,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v^常委会会议3次、^v^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v^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从反馈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共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
^v^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v^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在框架结构上,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十五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这里,我想就全会决定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介绍一下中央的考虑。
第一,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v^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v^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点。
1.改革地位论:
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次伟大觉醒,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让中国人空前之近地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曙光。展望未来,改革开放更决定着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v^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v^同志强调改革开放的基础性意义,他曾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v^同志则强调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意义。
2.改革时态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v^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作出的科学结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述,将中国^v^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认识发展为持久性认识。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作出“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v^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v^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3.改革定力论:
明确政治定位。^v^同志强调,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v^同志关于明确改革政治定位和保持战略定力的论述,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改革指明了政治遵循。
^v^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4.改革任务论:
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v^同志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两个半程”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
^v^同志关于改革新的历史任务的论述,一是提出了制度现代化任务,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过去讲的现代化,主要内涵是“四个现代化”。^v^同志鲜明地提出制度现代化任务,这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升华,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高度。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即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992年,^v^同志提出用30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从主观上看,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从客观上看,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把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改革任务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5.改革目标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v^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三足鼎立”的格局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下一步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治理体系”不是独立体系,而是党的执政体系、国家管理制度体系、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
6.改革特征论:
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从^v^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于前35年改革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一是“统筹”,即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二是“系统”,即不是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集成”,即不是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改革方法论:
尊重改革规律。^v^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这些论述,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遵循。
^v^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论述十分丰富,包括强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在推进方法上要处理好政策“五大关系”,即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8.改革推进论:
有序推进“五要”。^v^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五要”新思维,即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优先顺序、推进时机等基本原则,对于确保正确、准确、有序、稳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要”新思维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改革推进理论。一方面,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方向性、稳妥性、有序性、耦合性、严肃性。改革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还要注重推进方法,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转换的必然要求。“五要”新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聚焦点、时间点、立足点、关联点,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指引、力度掌控、顺序理清、重点把握、能动性发挥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部门协调、高层推动的改革推进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设计和推进落实的过程。正确、准确推进改革,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改革要求的体现;协调推进改革,是实现改革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是改革的基本遵循。这五个方面,既注重发挥部门和地方改革的创造性、积极性,又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构成一套缜密的改革推进体系。
9.改革动力论:
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v^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一论述深刻阐明,只有在加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就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这既说明领导力度是空前的,也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新的改革领导体制。当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在经济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下,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就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动力。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v^同志为核心的^v^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需要攻克的是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痼疾。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如今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呈现错综复杂、多样多发的特点,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来越大。比如,在经济领域,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而在战略转型中,我们往往遇到了诸如压产能与保就业、调结构与稳增长等看似两难的课题。在社会领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利益主体与诉求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复杂多变,对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方式提出了考验。如有的群众不仅要求解决切身利益诉求,而且关注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凡此种种,无不需要我们不断拿出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得到解决,并以更加定型的制度作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就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在深化改革中研究新谋划、制定新举措,我们同样要权衡考量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寻找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加强对利弊得失的研判把握。在形势大好的时候,要多看到不利因素,把坏的方面估计充分。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多看到有利的因素,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推动利害双方的相互转变,扩大优势、推进深化,从而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
改革期间工作总结【第四篇】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供给侧改革各项工作,我局高度重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科学规划、城乡一体、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力以赴抓产业、建基地、强龙头、带园区、联农户、优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以市场导向,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一)种养业结构优化。
在种植业方面,针对近年来玉米价格持续走低,效益不断下滑,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组织干部认真学习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调整粮油菜等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及时下发到了各镇办,为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2018年,全县已调减粮饲兼用玉米6万亩,替代种植效益较好的青贮玉米、水果玉米、氨基酸玉米和糯玉米万亩。同时,制定印发了《一海县关于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豆类、荞麦、糜子等复种面积万亩,新栽花椒84300多亩,种植中药材万亩。制定了《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任务和技术规程,全县发展蔬菜万亩,产量达到万吨。与村有农业科技大学合作,在二房镇桑葚儿村建成了玉米高产宜机收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227亩,涉及多种栽培模式和优良品种,实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以马栏、职田为主建设玉米高产示范基地22万亩,以肝村、膘手、八有地镇为主发展水果玉米71万亩,全县春播玉米万亩。种植烤烟5500亩,涉及10村247户,发展10000亩以上种植大村3个、面积84180亩,100亩以上连片10处、面积3438亩。
在养殖业方面,针对前几年百万头生猪大县项目带来的养殖污染、效益低下等问题。我们从16年开始,引进了“温氏生猪养殖新模式”,实行“四统一保”合作养殖,推广了粪污干湿分离和规模高效养殖技术,不仅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解决了畜禽粪污污染问题,推动了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目前,夺村12万头标准化种猪场已投产运营。温氏总部、饲料厂、13个养殖小区已启动建设,全县生猪养殖进入升级晋档、生态环保、效益优先的发展新阶段。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大家畜存栏万头,羊存栏万只,鸡存栏万只,獭兔存栏万只。同时,蒙驴集团关中驴养殖基地建设、扩夺果业公司“入城先生”品牌建设势头良好,好天儿洼蛋鸡、极共肉羊等特色养殖业发展较快。
(二)农村改革持续探索深化。
完成成员身份界定村139个,股权量化村14个;
成立村经济合作组织42个,正在筹备村经济合作组织67个。三是按照省市部署安排,有序开展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开展了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核查工作,预计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33289万元。四是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安排,制定印发了《无人机植保作业补贴实施方案》,起草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讨论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完善。
2013年4月正式成立了一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下发了《关于一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调整的通知》,全县34个镇(社区)食品药品监管所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的运作模式,初步建立了镇(社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落实了人员和办公场所,完善了规章制度。目前,35个镇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落实人员编制510名,全县279个行政村也落实了村级监管员,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总投资3280万元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项目已于2017年11月21日顺利通过了省农业厅组织的验收。项目的建成将对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日常监管方面,在蔬菜大棚基地、生猪养殖场、果业种植大户、果库对新鲜蔬菜、水果和食用菌等主要消费农产品开展监督抽检,2015年以来累计抽样10600个,其中种植业8600个,畜产品2000个,合格率为99%。在种养殖基地、果库、超市、农贸市场开展例行监测,累计抽样3210个,合格率为100%。目前全县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5个、绿色食品31个、有机农产品42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1个。
投资1020万元,实施23000亩滴水灌溉系统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进行招投标工作;
投资1000万元,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海苹果试验站建设,正在进行楼楼内装修和土地平整。严格落实矮化苗木财政补贴政策,引导群众建成高标准苹果密植示范园33109亩,共计兑付果业发展扶持资金万元。大力推广“土专家”问诊服务模式,逐村指导贫困户抓好果园生产。特别是7月份遭受低温霜冻灾害之后,组织果业技术干部和“土专家”技术服务队,指导群众采取保护剩余花、强化授粉、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控、运用夏剪措施防止树势过旺等措施,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截止目前,开展技术指导720次,服务贫困户6100多户。
(五)短平快“小众”产业快速发展。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豆类、紫苏、花卉苗木等小众产业。目前,种植花椒45300亩。在际厅、热土夺、睥萨尔瓦多等镇种植中药材万亩,建成4800亩以上中药材产业基地66个,1050亩以上中药材产业基地58个。与宁夏三睥在主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一海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对黄芩、黄芪、党参等6类中药材进行保低价收购。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受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土地增收空间缩小,与其它经济活动在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之间相比较,农业生产利润率偏低,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同时,大多数农产品易受市场冲击影响,价格不稳定,出现增产不增收等情况,影响了农民增收。
改革期间工作总结【第五篇】
几年来,我校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开展了大量的校本教研活动。先后开展了两年全校系列作文教学公开研讨活动,开展了两届大型作文竞赛活动,学生获奖作品有80余篇次,作文教学论文获奖60多篇次,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次,网络作文教学研究课题获市一等奖,06年被确立为省规划课题。学校确立以作文教学带动语文改革的思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主要从三个实践层面总结回顾本校作文改革经验和做法。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国际潮流,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计算机辅助学习再到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念更新之快,技术进步之神速,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同样,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校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和学校教学创新的需要,在四年中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了现代教育装备的改造。目前已经将“闭路电视网、校园信息网和多媒体资源网”进行了整合,达到了“三网合一”的综合应用阶段,十四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保障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多媒体网络学校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各学科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作文教学改革中,为了推进信息课程和语文教学课程的不断整合,我先后建设了《青藤阁作文教学网站》和《世纪网校》两个专业作文教学网站,进行了一些网络作文教学改革的尝试。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生能否拥有足够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能否得到交流和沟通。信息的贫乏造成思想的贫乏。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学生也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习得。网络的发展为我们解决学生的信息资源不足提供了条件,展开网上阅读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网上阅读具有很多优势。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更喜欢接受形象化的东西。网上阅读具有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地阅读,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新大纲提出,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电脑具有大信息量的特点,这就使学生的阅读在量上有了保证。同时网上阅读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阅读材料由教师提供,经过教师的筛选,阅读材料会更适合于学生,使学生避免接触不健康的东西。我在世纪网校中专门开设阅读专栏,为学生提供文本阅读、文本理解、歇后语学习、古诗词学习等内容,为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充分利用好学校内部的人文资源。在我们学校里的语文老师,可以说都是本地区最优秀的老师,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教育教学上都有各自的方法。我在02年开始着手建立,邀请全校语文教师都在网站中注册名字。学生只要在我的作文教学网站上发表文章,那么这些教师就可以在网上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些点评和辅导,有些管理的教师甚至可以在线修改学生的作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青藤阁网站在交互性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加强交互性,提高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兴趣,又建设了《世纪网校》进行网络作文教学。在两个网站的整合教学中,学生兴趣得到激发。目前已经有200多名学生在网校中注册并发表文章,最长的文章已经达到一万多字,在各级刊物合报纸发表文章30余篇。
(2)注意利用好学校外部的教师资源。教师是社会的财富,但是这种财富的利用率却不高,原因就是教师的地域性的限制。如今信息社会雏形初现,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大大加速社会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优秀的.教师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在我的《青藤阁》里,就有好多的外校同行注册参于我的网页,给学生的作文提出很多的建议,对作文教育教学改革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发表了一些实用的作文教学随笔和技法指导的文章。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在网站上和这些教师沟通交流。
(3)尽可能的利用好家长资源。在众多的教育资源中,家长资源是一块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这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浪费最大的资源。很多时候,家长仅仅是一个作文差生的“焦急的旁观者”。为什么呢?我想是教育神秘的面纱在作怪,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教育是专业的知识,家长是无能教好自己的孩子的。其实教育并不神秘,它的专业性只要在一定范围中得到一些普及,家长是完全有能力辅导好孩子的作文的。为此我在个人网页上推出一些作文辅导的教案和作文训练设计的内容,供广大家长选择使用。
(4)推荐学生结识网上名家。全国有千千万万的教育家,很多名家都开辟了网上课堂。那里有作文发表的园地,还有作文辅导的课堂,也有介绍教学经验的专栏。学生如果能够结识这样的千里之外的老师一定也是可以获益匪浅的。现在有些家长“谈网色变”,大多是强调了网络的负面的东西,只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而有趣了。
网络作文教学的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学生作文兴趣的提高,也一定层面促进了学校的作文教学氛围的形成,推动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深入进行。网络作文课题研究获得市课题评选一等奖,发表了300多篇学生作文。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作文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快乐的。新课程标准在写作上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一目标,对小学高段学生的写作标准的定位是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也是可以达到的。当然,新课程标准在写作的要求中更重视学生对情感态度的培养,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快乐作文课题实施,就是基于一个可达成的总目标和关注学生对写作的情感态度培养的角度提出来的。快乐作文,就是让学生放飞思想的羽翼,立足生活,观察生活,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进行作文。我们力争做到从“小作文”到“放胆文”的改变,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可以这么说快乐作文的实质就是减少束缚,立足生活,鼓励创新。是我校“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