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关于老龄社会背景下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的调研报告

爱美丽发表时间 3083277

关于老龄社会背景下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策略的调研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而积极应对并破解人口老龄化的困境,努力实现从人口负债向人口红利的转化,也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从“老化”向“优化”的转变路径中,教育与学习对老年人以全新姿态投入社会并更好应对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具有积极意义(WHO,2002)。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们对“老有所学”方针的落实并不乐观,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年教育缺口巨大,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老年大学招生名额有限的前提下,在仔细把握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更强、对象范围更为宽广的教育体系,而非仅局限于老年大学的有限范围进行顶层设计,由此回应老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对教育提出的期待,也已经成为实践推进中亟需应对的政策议题。

从过往的研究文献来看,对老年生活的态度及参与老年学习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积极老龄化的推进。在对待老年生活的态度方面,相关研究发现,所有年龄的人们均对老年生活持消极态度。我国老年人对待老化的态度处于中等的水平。还有研究发现,人们对待老年生活也可能因地域的不同而迥异。

发现×的被调查者大都持积极的态度,他们将老年生活理解为扩展社会视野、丰富人生阅历及提升个人智慧的过程。×等人(20×)的研究亦发现,土耳其的年轻一代对老年人和老年生活的观点普遍持积极态度。与之相反,日本则倾向于关注老年生活的消极方面。我国的相关研究则显示,老年人在对待老化问题及老年生活的态度上,呈现出比较温和与正向的评价。

再就老年人的学习参与来看,一些研究表明,实现人生价值、服务家庭、增强社会交往、提高生活质量等均是老年人参与学习的重要动机。国外的早期研究还发现,老年人群更倾向于学习那些能够帮助自身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内容,如帮助生活自理、解决家庭面临的困难等;×在我国×地区的研究发现,健康自主是老年人最重要的学习需求。×、×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除了养生保健、家庭辅助之外,与人际关系密切有关的表达性需求,也是老年人最愿意学习的内容。×通过访谈与问卷了解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及障碍,结果发现老年人认为最不重要的学习内容是科技知识,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则是与交通、健康有关的内容,阻碍他们参与学习的最大问题则是身体上的失能。通常情况下,参与老年教育的群体,其健康、安全与休闲的学习需求都能在课程中得到满足,但科技方面的需求却因基础薄弱而较难实现。×在×的调查则发现,成年子女的态度、学习费用、健康状况、教学形式、学习诉求、学习目的、喜欢的课程、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是关于老年群体的整体终身学习状态的研究。先行研究表明,老年群体参与的终身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培训班、各类讲座和兴趣班等,阅读书籍、参与社区学习则是主要形式。而基于新型社交技术形成的终身学习则成为了当下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关键要素。从20×年至20×年的×年间,×通过网络参与学习的×岁以上老年人从×%增长到×%,而×岁到×岁的老年人则从×%增长到×%。(×)对我国老年人运用计算机参与网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缺少技术指导是造成无法依托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学习的主要障碍。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有关老年生活的态度呈现出时代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在老年学习的内容上则表现出工具理性与感性表达需求之间的差异;从终身学习的状况来看,基于新技术的网络学习在老年人中的推广十分迅速,但技术的掌握与障碍也使得多样化的终身学习仍然具有上升的空间。那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教育体系建构的角度,当前我国的老年教育应如何具体展开?以往的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老年人在老年大学中的学习状况,很少从终身教育的立场分析老年教育体系建构的问题。有鉴于此,立足于终身教育视角的老年教育体系建构的实证调查,对于新时代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先导与实践推进的作用。

二、研究设计

基于终身教育的视角,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的学习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并关注他们在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时对社会所提供教育资源的意见与需求,从而明确老龄社会教育体系完善的发展方向。在整合以往积极老龄化、生产老龄化、终身教育等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适应老龄社会教育体系完善研究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老年生活持有的态度、参与老年学习的需求与现状、对完善现有教育体系的期待等几个部分。

鉴于我国在人口老龄化、教育均衡化以及老年教育的推进方面存在着东西差别和城乡差距,为了兼顾地区的差异性和研究的周期性,最后确定了×、上海、四川、×等四省市作为开展调查的区域。四省市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对老年教育进行了相应布局,并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效。如×市不仅注重老年人“老有所学”的理念,还通过志愿服务、学习团队等形式推动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实践并推进“老有所为”的举措;×也明确将终身学习理念列为“十三五”期间该市老年教育的发展议程。×则特别重视各类终身学习机会向老年人的开放,×壮族自治区更是鼓励老年人“发挥其经验优势、智力优势、技能优势,利用其所学所长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20×年×月至20×年×月期间,课题组对×、×的部分地区的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份,有效回收率×.×%。其中,×岁以上人群数量为×份。本研究重点关注老年人群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与参与情况,因而,×岁以上人群的数据构成了本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调查主要通过纸质问卷的方式展开,由各地研究人员向被调查人群进行现场发放,对于阅读存在困难的老年人群,则由调研员通过阅读指导与问题提示等方式完成问卷。问卷经编号整理后,统一用SPSS软件进行整理与分析。老年人群的具体年龄分布情况如表×所示。

(一)老年群体参与老年教育的意愿

“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的意愿不高

本调查设置了对于老年生活态度的选项,其中涉及老年人是否愿意学习(老有所学)、是否愿意再从事工作(老有所为)或认为老年不再需要学习、也不再需要工作等选项。就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群体对老年阶段参与学习的意愿普遍不高。其中“老年生活应以休息娱乐为主”和“没什么需要学的”两个项目,有近×.×%的被调查对象表示赞同;这一比例与愿意坚持学习的选项相比要高出×.×个百分点。在“老有所为”的选项上,对于“即使不缺钱,也要尽可能工作,体现个人价值”的选项则赞同的比例更小,只占了被调查人群的×.×%。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老年生活的认知仍停留在较为消极的状态,积极老龄化与生产老龄化的观念尚未深入老年群体的内心。

养生和家政是老年教育最受欢迎的学习内容

就意愿学习内容而言,健康养生排第一,其他则依次为家政、现代科技、现代养护与教育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健康养生知识的意愿更为强烈。此外,对于即将或已经退休的老人而言,由于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后代处理家务的愿望也日趋强烈,因此对家政知识和现代养护与教育的需求也较为旺盛。与之相反,被调查群体对于“人文艺术”“游学”等与日常生活需求相脱离的学习内容则兴趣不高。另外,伴随现代生活中各种技术工具与手段的应用,老年人对现代科技相关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第三受欢迎的学习内容。

(二)老年群体参与老年教育的现状

在不同教育情境中的学习

(1)在终身教育场所参与学习的时间不多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群的学习参与,不应局限于老年大学或社区教育,而应融合于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之中。为此,课题组调查了在各类终身教育设施或场所中的学习情况。

被调查群体每月在各类学习场所花费的学习时长整体较短,在各学习场所的学习时长每月不足×小时。按设施排列前三位的分别为“街道社区学校、文化中心或乡镇成人学校的活动”,“老年大学的正规课程”,“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文体活动中心的活动”。可见,老年群体在社区学校、社区学院或老年大学等常规设施参与学习最为普遍,其间亦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馆或借助报刊杂志等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而接受大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教育活动的则很少。

(2)利用手机与社交媒介学习的时间较长

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老年人的在线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新的技术手段不仅拓宽了传统老年教育的广度,而且还为受时空限制而无法参与学习的老年群体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与机会。对电子设备拥有情况的分析表明,被调查群体大多拥有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同时具备进入网络端口的一定条件。调查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学习途径,新闻网页、微信群、公众号等更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与欢迎,并已成为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的常用媒介。

所示,被调查群体每天利用手机、微信进行学习的时长明显多于电脑,其中有×.×%的老年人每天使用手机获得各种学习信息的时长在×—×小时,另有×.×%的老年人每天有×—×小时通过微信获取各种信息。

无论是电子设备的拥有还是线上学习的时长,都说明被调查群体对于通过技术促进学习持欢迎态度,且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拥有了“互联网+”的入口,这使得线上与线下学习的融通成为可能。整体而言,老年群体基本具备了在线学习的条件,而未来的学习参与则可能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老年群体参与老年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费用支出低

就教育费用的支出问题进行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老年人每月在各类学习活动中无费用支出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近一半(×%),而在有费用支出的人群中,每月用于教育支出×—×元的人数又占了总调查人数的×.×%,月教育费用支出在×元以上的仅为×.×%。

(2)教育费用支出以个人支付为主

如图7所示,对教育经费支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面临的是个人支付能力有限、各类经费补贴不足的困境,能够获得政府/社区或单位补贴的老年人仅占×.×%。

(3)对学习信息的获得感不佳

从信息渠道获取的个案百分比排列来看,当下终身教育活动的信息获取虽然渠道很多,但从社区、村委会、电视报刊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的仍不在多数,这说明官方宣传的力度不够大,渠道亦不够畅通;另有不足一半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自己打听的方式来获取学习信息的。这表明老年群体具有主动获取学习信息的意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老年群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4)参与学习依然面临多重障碍

老年人参与学习面临着教育供给、个人和家庭三个层面的问题。调查显示,有×.×%的老年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其中,×.×%的老年人面临着“现有的课程不能满足需要”“没有学习机会”“承担不了开销”等教育供给障碍;×.×%的老年人则面临着“没时间”“身体状况不允许”“没信心学”“不愿意学”等个人障碍;另有×.×%的老年人面临来自家庭层面的障碍。

(5)学习满意度一般

对已经参加各类终身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的学习满意度进行的调查发现,影响他们学习满意度的因素可以归为三类:(1)环境保障,如学习氛围、硬件设施、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应用、课程费用、学习场所等;(2)学习过程,如教师知识储备、学习内容、课时安排、学习形式、学习同伴、同学关系、师生交流等;(3)学习结果,如预期学习目标、实际学习收获等。从可知,被调查群体对学习氛围的满意度最高,另外,对学习场所的便利性、教师的知识储备、硬件设施三项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对预期目标的达成、实际的学习收获以及师生交流三方面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三)不同类别人群参与老年教育的差异

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居住地的老年群体在参与教育活动上存在多种差异。

地区差异

(1)×地区老年群体获得的教育经费补贴最高

卡方检验表明,四地老年人获得的教育经费来源方面,除单位补贴外,其他各项上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其中,政府补贴、个人支付两项p=0.000,子女支付项上p=0.001)。其中,×地区被调查老年人的政府/社区补贴率最高,×老年人的政府或社区补贴率最低。在个人支付方面,上海地区被调查老年人最高。×地区被调查老年人的子女支付率最高。

(2)上海老年群体在终身教育场所中的学习时间最长

对四地被调查老年人在不同终身教育场所中的学习时间进行的F检验显示,除了老年活动中心内的学习讨论活动外,他们在其他学习场所中的学习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小学、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活动F=×.×,大学中面向学生的教育活动F=×.×,老年大学的正规课程F=×.×,传统老年远程教育F=×.×,街道社区学校、文化中心或乡镇成人学校的活动F=×.×,图书馆、科技馆等场馆活动F=×.×。其中,上海老年人在各类终身学习场所中的参与时间均最长,尤以街道社区学校、文化中心或乡镇成人学校中和各类学习场馆、场所中参与的百分比最为突出。

(3)×老年群体对学习老有所为的相关内容更感兴趣

对不同地区老年人意愿学习内容的卡方检验发现,在生产或工作技能学习、现代养护、现代科技、游学四项上存在显著差异(p=×.×),其他各项学习内容上差异不明显。×地区被调查的老年人对学习生产或工作技能、学习现代养护与教育内容两项上的意愿最高(分别为×.×%和×.×%),×地区老年人对现代科技内容上的学习意愿最高(×.×%),而×地区老年人对游学兴趣最高(×.×%)。

居住地差异

(1)城区被调查者参与老年教育的意愿较强

对不同居住地被调查者的参与老年教育意愿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所示,皮尔逊卡方值为×.×,自由度为×,显著性概率p=×,表明不同居住地的老年人在教育参与上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区、城乡接合部、乡镇、农村等四类居住地的被调查者普遍认同“老年生活应以休息娱乐”为主,但城区的被调查者对老年参与学习的意愿较为强烈,如有×%的人认为“老年人仍要坚持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可能与城区教育设施相对完善、被调查者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对终身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较为认同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乡镇和农村地区对“老年人仍要坚持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认同率亦分别达到×.×%和×.×%。这又与近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各级各类教育得以迅速发展有关。特别是“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方针的实施,使得乡镇和农村人口的教育观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2)城乡接合部人群所获经费支持最少

关于教育经费的卡方检验显示,不同居住地人群在各项教育经费来源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居住在城乡接合部的被调查者的来源于政府或社区补贴的教育经费仅占×.×%,不仅低于居住在经济、教育和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区,同时也低于农村地区的被调查者。城乡接合部作为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同时也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在老年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但由于其地跨城乡、房租廉价,加上管理薄弱,大量外来人口集聚于此,现状却是他们很难享受到与当地人相同的老年教育福利。

(3)城区老年群体利用手机等媒介的学习时长最长

对不同居住地人群利用不同设备学习时长的F检验表明,不同居住地人群在电脑学习时长(F=×.×,P=×.×)、手机学习时长(F=×.×,p=×.×)以及微信学习时长(F=×.×,p=×.×)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从表×可见,城区人群无论是在电脑、手机还是微信上的学习时间,均高于其他三类居住地人群,而农村地区被调查老年人在三类媒介上的学习时间均最短。这表明相比于其他人群,城区老年人拥有更多的现代化学习入口,并且拥有更多的时间实际开展学习活动。对比之下,农村地区老年人可能由于生活所迫,拥有相对较少的从事劳作以外的闲暇时间。这又从另一方面说明,老龄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发展,需要相应加大诸如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4)农村老年群体对生产或工作技能的学习意愿最强

统计结果表明,就意愿学习的内容而言,不同居住地老年人在生产或工作技能以及游学两项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而在现代养护与教育、家政、现代科技、人文艺术、健康养生等项目上则不存在明显差异。城区被调查老年人对于生产或工作技能的学习意愿最低,在游学的内容上,城市老年人的学习意愿则最高。而农村老年人在这两项内容上的选择均与城区老年人呈相反的倾向。

三、老年群体学习参与现状的问题与思考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20×年)》中曾明确指出,“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完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实现老龄人口从劣势向优势的转化,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深入研究与把握我国老龄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度了解老年人对于学习的态度及当下的参与现状,对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老年群体的学习参与现状存在以下特点:

其一,老年群体学习参与意识普遍不高。从老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被调查群体的整体学习意愿普遍较低。中国素有老人颐养天年的传统观念,这使得老年人对于自身精神文化层面的关注严重匮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现状与西方老年群体对学习生活持有的积极态度不同,与同在东亚地区的日本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如有调查发现日本人的老年生活更多地是处在一种停滞的状态。上述特点也表明老年学习观具有明显的文化与地域差异。

其二,由政府提供的终身教育场所中的学习机会严重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各类由政府举办的终身教育设施(主要指街镇政府举办的社区学校或老年教育中心)中的参与时间整体不足。同时,在各类教育场所中所获得的教育支持与经费的资助也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上述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以往有关老年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政府有力支持的论述。

其三,工具性的学习内容仍然是当前老年群体关注的重点,“互联网+”技术则为老年群体的广泛学习提供了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当下老年群体更倾向于健康养生、家政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这与以往相关研究发现的老年人在服务自身家庭、满足个人健康需求方面的工具性特征十分一致。本研究还发现,现代科技相关内容在被调查群体意愿学习内容中排在第三(占比×.×%)。被调查人群大都具备了较为充分的“互联网+”的学习条件与基础,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通过新闻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进行的学习无论是时间还是比重也最高,以上结果也再次印证了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于拓展老年学习的空间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老龄社会背景下有效提升老年人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应该成为今后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其四,老年群体在学习信息的获得、学习条件的保障等方面的意识还较为薄弱。这与社区官方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因此,官方在老年群体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的信息传播还需加强。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目前仍然面临诸多障碍,这些障碍体现在教育供给、个人、家庭等多个方面。未来需要通过教育生态的整体调整或构建来破除障碍,以切实保障老年群体的学习权利。

其五,对“老有所学”意愿、教育经费支持力度、想要学习的内容等还存在着地区、居住地等方面的差异。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次调查发现城乡接合部老年人所拥有的资源与机会无论与城区还是农村地区老年人相比,均差距巨大。同时,农村地区老年人更倾向于学习与从事生产和继续工作相关的老年教育内容,而城区老年人则对游学内容最为感兴趣,不同老年群体的学习需要应该成为未来为老人提供学习机会时最需要关注的议题。

四、适应老龄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策略

基于以上对×、×、×、×等地的调查与研究,可以发现当下的教育体系确实存在着对老年人学习参与的重视不足、宣传不够、老年教育的管理与支持系统不健全,以及正在构建中的终身教育体系因为不甚完善而无法很好回应老年人学习需求等问题与弊端。未来很有必要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角度去构建适应老龄社会的教育体系,由此才能为老年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

(一)加强宣传、促进参与,确立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惧老、厌老乃至恐老的观念仍然十分流行。调查发现,老年群体对于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意愿不高,积极老龄化的观念并未被老年人真正认可。因此,需要在理念与宣传层面重新树立对老年生命价值的认识。对此,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加强宣传,以使普通民众能从正向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并肯定年老。同时还需要通过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典型形象的树立、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等,使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老年人的人生经验与智慧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具体来说,在家庭层面,应动员家庭成员积极支持老年人的社会活动与教育参与,同时通过合理分工,减轻老人的家庭负担,从而使他们的经验与才能在更广泛的社会平台发挥作用。其次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相应内容和相关知识,以使他们正确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对社会产生的不同贡献。最后,则应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强化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立场,即通过终身学习使老年人正确了解自身的价值及参与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加大保障力度,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

当前,老年大学依然面临“一座难求”的困境。加快老年大学的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是有效解决供需矛盾的一条路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老年群体参与教育与学习的场所还可拓展至社区、文化及大众传媒等多种场所。调查显示,老年群体对现有的教育资源满意度一般,尤其是教育经费支出还很低,而地方政府也难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城乡接合部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因此,着眼于老人群体学习权保障的立场,并从更广泛的范畴重新审视并定位老年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就可以动员更多的社会机构与组织加入支持老年教育的行列。加大经费投入,充分整合资源,以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也是当务之急。具体策略则是开放各类教育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下午三点后及双休日的校园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体育场等场馆的定时定点利用,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老年教育活动,等等。而充分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通过网络与手机终端为老年人搭建信息化平台,同时统筹现有各种信息渠道为老年教育提供个性化教育课程,也是新时代开展老年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三)回应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立足“需求为本”创建老年学习体系

立足需求,是老年教育能否受到欢迎并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构建适应老龄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面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不仅意味着教育基础设施与学习资源的提供与开放,同时也需要站在老年人的立场,对各类教育学习场所予以重新检验与审视,以确保它们能有效适老、助老。从被调查群体意愿学习的内容来看,大多数人倾向于老有所乐,也有对家政方面的较高学习需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老年人的老有所为,即为家庭为社会发挥余热的积极意愿。在实地调查中还发现,多数社区能基于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开发,但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则还需要加强对老年群体身心特点的研究。老年教育固然也是教育的一种类型,但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教育在师资、课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教育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需要基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去开展调查研究,以使教育过程与教育要素,能真正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年龄特征。

(四)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拓展老年人的学习空间

调查表明,当下的中国老年人大多拥有了完备的通讯设备与网络系统,而网络的便利性与拓展性,则可以为未来的老年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与空间。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各地政府及社会组织应该更加重视网络建设,更多创建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平台。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强化老年人对网络应用技术的掌握,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垃圾信息的处理、防骗意识的培养等。其中,对老年人特别关注的健康、养生、家政等学习内容尤其需要做到精挑选、广覆盖、深推广。

(五)注重老年人的教育公平与学习权保障

从本质上来看,老年教育是对老年人学习权予以保障的重要体现,其中当然也涉及教育公平的议题。调查显示,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老年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学习的获得、教育过程的实施等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为此,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老年人学习权保障,还需要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其一,应深入分析影响老年群体学习的障碍,从舆论、制度、经费等方面给予调整与支持,以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同时,这种机会应可以破解来自教育供给、家庭和个人等因素的限制,成为现实可得的学习机会,而这也是保障所有老年人学习机会均等的重要条件。换言之,若要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学习权,至少还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等多主体分担和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其中,将基层社区老年教育的经费纳入地区政府的财政预算,并探索官、民多渠道筹集老年教育经费的路径,则是保证老年人的学习意愿不因经济原因的影响而低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二,尽可能提供差异化的学习内容与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服务。老年人因不同的生活处境,对学习必然会产生不同需求。因此构建一个能够真正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教育体系,就必须立足差异,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差别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维度。

其三,为弱势老年群体及面临困难的老年学习者提供更多支持与补偿。调查显示,缺乏充足时间、身体状况不允许、家庭生活困难等是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的主要障碍。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应提供网络线上学习途径。而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家庭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除了提供尽可能多样及免费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整个社会为老年人的生活与福利创造必要的条件与支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308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