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调研报告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培养理想信念、追求真理价值的主渠道。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好不好,有没有真正地为理论所说服,有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关键看学生的获得感强不强。获得感是人们对社会资源的获取和占有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们对所获取和占有资源的认同状况,因此,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反映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获取及认同情况,客观上也反映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政治觉悟。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和现实困境,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探索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以期满足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促进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
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特点而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主动获取与被动获取的结合,在供需互动形成的理论认知上搭建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获取逻辑;从获得感的主观感知特点而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一种主观体验,由过程导向的动态体验与个人预期结果导向的静态体验构成了大学生获得感生成的调整逻辑;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而言,对真理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实践的实际效用构成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行为逻辑。因此,探究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既具有厚实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
1.供需互动的获取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取是精神利益的取得,“而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不同,它需要教育对象利用自身的理性能力去吸收与消化……获取精神利益的过程是一个互动性、互依性的过程”,因此,供需互动的获取过程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基础。第一,从知识供给而言,高校思政课通过教材、教师以及与二者关联的教法完成思政课的基本供给。教材供给知识和理论观点,教师负责知识的输送与解读,教法则是教师完成供给的具体手段、方法和途径。三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构成了思政课的基本供给体系,也是被动获取的基本过程。第二,从知识获取而言,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对思想政治理论和素养主动求取的需要。大学生既渴望获得知识、真理,也希望了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积极融入社会,同时还需要接受一定的思维训练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大学生对思政课这种天然的求取期待构成了思政课的基本需求体系,也是主动获取的基本过程。第三,从供需互动而言,思政课供给双方存在供需二者适配互动、求取过程互动、结果评价与反馈互动等三组互动关系。这三组互动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强弱,也是供需互动获取逻辑的关键。总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既是思政课教师将教学内容灌输进学生头脑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取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于心的过程。
2.动静相连的调整逻辑。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受学生主观认知影响很大,包括以学生个体特点为主的自然主观和由学生需求期待形成的自觉主观。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随着学生主观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不断加工,思政课获得感也随之发生变化。受主观影响较小的获得感可称为“静态”获得感,受主观影响较大的获得感可称为“动态”获得感,这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动静相连的调整逻辑。实际上,调整过程由于受自然主观和自觉主观的影响,也可分为客观调整逻辑与主观调整逻辑。第一,客观调整逻辑。由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成长变化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的理解与获得将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也因此调整。比如,有的大学生在追求真理的过程遇到了各种考验,由此便降低了思政课获得感,但有的大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由此生成了更高的获得感。第二,主观调整逻辑。如前所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是一种精神利益的获得,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与大学生心理预期之间的匹配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强弱。例如,有学者认为,获得感=实际获得/心理预期,即实际获得与获得感成正比,心理预期与获得感成反比。在实际获得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值越小则获得感越大。随着大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大学生能够辩证分析问题、客观看待思政课,并自觉变更对课程的不合理预期,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3.虚实互补的行动逻辑。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虽然是一种精神满足,但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与我党“虚功实做”的实践导向,大学生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到实际行动和实践过程中检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入脑入心入行,进而形成稳固且充实的精神满足。虚实互补的行动逻辑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终端逻辑,既可实现对不同性质获得感的纠偏与转化,也可实现对既有获得感的夯实稳固,提升思政课育人功效。第一,就性质而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分为正向获得与负向获得。同一门课程,相同的教授过程,在大学生群体中可能产生性质截然不同的获得感。正向获得反映出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师教学过程的满意,对课程知识体系、价值追求的理解,对思政课学习与自我期待的正向匹配;负向获得则是对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否定,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的心理疏离,甚至是对课程价值目标的否定。排除授课过程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获得感只能通过行动逻辑来矫正,即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体验真理与物质世界匹配后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进而实现获得感的纠偏与转化。第二,就形态而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又可分为短暂获得与长久获得。一般而言,大学生总是能自觉地将思政课所学运用于现实生活。如若这一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匹配与印证效应,那么大学生将再次得到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将得到强化,短暂获得感将有可能转化为长久获得感,成为大学生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反之,大学生获得感将会被弱化,短暂获得感也有可能随之消失,甚至转化为不同性质的获得感。
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困境
1.由供需矛盾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认知不足。供需矛盾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感知体验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即围绕教材、教师与教学所产生的不足、错配、失衡与失调。第一,就教材而言,教材的知识承载功能不能全面涵盖当代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自我认知提升的需要,造成绝对意义上的供给不足。另外,部分教材理论更新不及时、实践案例缺乏、知行引导乏力等具体问题也造成了知识供给由错配、失衡、互动失调所导致的相对意义上的不足。第二,就教师而言,主要表现为教师传授效果不够好,极个别教师既不能全面完整系统地传授思政课理论要点,也不能在理论重难点上给学生讲通讲深讲透,甚至将教与学相分离,将教学搞成了个人表演。这些问题导致教师未能实现良性供给,学生难以产生良好的感性认知。第三,就教学而言,思政课在教学方法、途径、手段上也存在各种供给不足的现象。比如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足,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吸引力等。另外,在“大思政课”建设、家校社会共育等教学拓展中,也缺乏久久为功的耐性,使得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实际相分离,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
2.由过程与结果偏差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体验不深。部分大学生由于认知与经验方面的欠缺,对思政课富含学理性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也不能深刻领会,导致其在思政课上形成的获得感往往是低层次、浅表层的,存在体验感不足的现象。体验感的形成既需要通过教学过程积累知识、提升思维判断能力,也需要即时验证认知、强化体验。首先,过程与结果在时间上的非同一性导致获得感体验不深。尽管思政课教学中一般都设计了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增强体验感,但以学生较为有限的理论认知水平与问题分析能力,很难将知识性认知即刻转化为体验性认知。其次,过程与结果转化的差异性也导致获得感体验不深。一般而言,一个过程总是导向一定的结果,思政课学习也会导向一定价值观念、知识能力、思维水平的提升。如果学生的获得感与自己的学习期待、现实生活关联度不高,那么这种获得感就仅仅停留在被动获得层面,难以转化为主动获得;如果学生的获得感与自己的学习期待吻合,那么学生必将因为这种精准映射产生满足感,而获得感也将增强;如果学生的获得感不仅与需求产生了映射,而且得到了印证,那么这种获得感才是最强的。再次,过程与结果转化的误差甚至会导致获得感体验呈现负值。理论是本质和规律的描述,现实则是由现象组成的感性世界,因此,理论与现实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误差。极个别大学生由于缺乏辩证思维,不能正确看待误差。这种误差再同复杂的网络信息、社会谣言相结合,使得极个别大学生质疑思政课中传导的价值观念,获得感负值也由此产生。
3.由虚功与实做差异所引起的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效用较弱。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研究是为了强化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提升思政课改造人的实际效果。习近平在《虚功一定要实做》一文中指出,“虚与实的工作,好比人体的大脑和心脏……大脑和心脏都重要、都需要,缺一不可。所以,干工作必须虚实结合,尤其是虚功一定要实做”。然而,正是由于虚功与实做之间存在天然差异,导致大学生在以虚功为主的思政课中显得实做不足,从而产生较低的思政课获得感。首先,虚功与实做存在事实上的差异。虚功是理论,实做是实践,两者的迥异是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天然鸿沟。学生要想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就需要在理论学习中联结实践,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理论。如果理论与实践不能融会贯通,则势必会降低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也会影响大学生对自我世界的改造与提升。其次,虚功与实做存在应用上的差异,即某些“虚功”由于缺乏应用场景、应用时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及时验证。比如面对社会思潮问题时,大学生就难以通过简单的实践探索去印证某一思潮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辩证的思维能力、广泛的阅历、充足的信息去搭建虚功与实做之间的桥梁,甚至还需要时间等待理论发生作用。这显然不利于获得感的生成。
三、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1.供需互动:以思政课课程目标为导向,提升思政课供需匹配的效率。可从供给主体多元、供给结构优化、供给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政课供需匹配的效率,从前端基础入手夯实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第一,以学生期望为抓手,推动供给主体多元化。一般而言,由于学生个人生活经历、家庭情况、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对思政课会产生不同的期望。有的学生期望通过思政课获得政治理论知识,有的学生期望通过思政课训练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有的学生注重近期的自我习惯养成,有的学生又注重长远发展。因此,思政课供给主体应当全面把握学生需求,坚持多元供给,尽量满足学生对思政课的不同期待。第二,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思政课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供给端应以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把稳改革方向和目标,着力解决供需匹配中的结构性矛盾,致力于补齐供给短板、发挥优势供给、调节不合理供给、增进供需互动,促进思政课的供需平衡。第三,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推动供给质量提升。教师引导无疑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生成的主渠道,那么教师队伍建设也应当成为提升思政课供给质量的关键。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高尚的情操感化和影响学生,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良性感知,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的艺术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使大学生在优质供给中感受到情感愉悦和精神获得。
2.动静相连:以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为导向,提升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效能。第一,以知识感知为出发点,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认知体验。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为基本的内容体系,也包含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分析、解决问题的体系,其知识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学理性强。思政课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应用理论。第二,以情感培育为出发点,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上愉悦的情感体验。情绪情感是唤醒主观体验的基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理应包含精神的愉悦。思政课教学过程应从教师个人到教学理念、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载体、从教学组织到教学互动为学生提供能动且愉悦的情感体验。第三,以价值塑造为出发点,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性体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理论的价值引导力与理性辨析力,以理论说服学生,让真理战胜谬误,增强学生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第四,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增强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担当体验。思政课教学要把握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现实,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牢固树立时代担当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理论学习促认知提升,将真学真懂转化为真信真用,将课堂上获得的情感体验转化为社会生活的现实体验。
3.虚实互补:以实践出真知为导向,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思政课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认知工具,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判断的提升。有研究指出,大学生对于思政课“在获得知识、完善行为方式和提升能力素质方面获得感相对较强,但在逻辑思维能力、良好行为习惯、与人相处、面对困难等方面还有待增强”。由此可见,要以实践为导向,鼓励大学生在践行真理中增强思政课获得感。第一,以问题式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问题是联结认知与实践的重要桥梁,要在精准把握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意识,着眼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唤起和使用已有认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以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进行理论反思。讨论式教学过程是知识助产的过程,大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与观点碰撞,辅以教师引导与总结,能够提升知识应用的能力,这是问题式教学的升级形式。思政课教师应当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结合教学内容为大学生创设优质的讨论场景,努力提升学生在心理层面、思想层面、素养层面的获得感。第三,以体验式教学拓展激发学生虚实互转的主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体验式教学场景,鼓励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实践活动可以为大学生带来在理论学习中难以产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既能帮助学生产生践行真理的自觉,也能激发学生虚实互转的主动。此外,思政课教学也应积极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以大思政格局中丰富的育人资源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体验主观精神利益在客观现实中被验证的愉悦感,进而增强思政课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