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

网友发表时间 2049262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驻村工作队调研报告”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驻村工作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决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项工作的质量、效益和水平。因此,有必要通过实地调研充分了解驻村工作队的运行机制,总结梳理驻村工作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成功经验,同时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结合专家学者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的意见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决策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提供借鉴。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主要围绕Z市展开,Z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属成都平原经济区,地貌以丘陵为主。Z市脱贫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情况在四川省乃至中西部地区都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研究Z市驻村工作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实地走访了Z市13个脱贫村及相关党政部门、乡镇,与13支驻村工作队、40余名脱贫村群众、20余名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对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发放并回收问卷121份,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调研发现,驻村工作队成员普遍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善于做群众工作。驻村工作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持续高效推进,获得了群众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二、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

驻村工作队必须牢牢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工作总基调,以党建为抓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建强村党支部,使村党支部能够真正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从村党支部成员的推荐选拔到培训提升再到开展具体工作,驻村工作队给予全过程监督指导,确保村党支部成员能够迅速成长,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二是鼓励引导广大村民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形成“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良好风气,通过开院坝会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传达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并以分享党员先锋故事、话家常等接地气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使村民更直观地了解党组织,了解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使广大村民更加认同党组织、支持党组织的各项工作,使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更好地带领村民、号召村民、服务村民。同时,注意抓住老党员和年轻人这两个重点人群,发挥好老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威望,引导年轻人主动靠拢党组织,为党的事业发展储备新鲜血液、注入青春力量。

(二)从源头上严把选派关

选派驻村工作队成员时要从严把关,对拟定人选进行全方位综合考察,包括政治素养、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成长经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性格品行等,确保筛选出政治素养高、善于做群众工作、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承压能力强、勇于攻坚克难、有强烈意愿并能够适应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的同志进行驻村帮扶。同时,强化过程管理,对驻村工作队成员进行持续跟踪服务,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困惑、顾虑,派驻单位及时跟进解决、做好保障;对他们履职不力等情况及时帮助提醒,确保驻村工作队始终以高效、热情、廉洁的状态开展工作。

(三)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执行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驻村工作队成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极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质量和成效。驻村工作队在农村开展工作必须尽快转变之前机关单位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迅速学习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以新的思维方式指导实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国家的重点工作、紧迫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驻村工作队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作出的相关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同时把驻村工作当作一次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意识到驻村工作对自身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四)提升能力素质,提高驻村工作成效

驻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单位工作,机关单位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个人涉及的业务范围较窄,而驻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既是政策的宣传员,又是政策的执行者,还是村干部的合作者,凡是涉及村民的大小事务,几乎都属于驻村工作队的业务范围。因此,驻村工作队成员的能力高低对能否顺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一是提高政策解读宣传运用能力。不同类别的村民所需的帮扶政策不同,即使同一类别村民所需的帮扶政策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家庭、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驻村工作队需要在充分熟悉、准确领会上级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村民,特别是思想消极、年老、患病、失业、伤残等特殊群体,运用不同的方法将政策宣传阐释到位,使他们将政策入脑入心见实践,取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以期实现同频共振的效果,争取最大合力。比如,对于思想消极的村民,需要向他们更多地解读阐释关于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激发斗志,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对于患病、伤残的村民,需要向他们更多地解读阐释医疗帮扶政策,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同时,务必注意政策宣传的方式方法,应以鼓励为主,采用相对柔和的方式,避免简单粗暴的说教,以免影响村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增大工作阻力。二是提高密切联系群众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村民打成一片,常态化开展走访,通过与群众聊家常、做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摸清每位村民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收集梳理群众诉求、期盼及反映强烈的问题,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做好对群众的情绪安抚、解释说明工作,并及时介绍下一步工作打算,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密切干群关系。三是强化驻村工作队业务培训。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包括上级最新的各项决策部署、推进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本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与农民群众有效沟通的方法技巧、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示范点的观摩学习、优秀驻村工作队的经验交流等,确保每个驻村工作队成员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以及如何开展具体工作,使驻村工作队有的放矢,既有长远规划,也有短期目标,避免其困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全局意识、总体观念。

(五)注重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

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一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高村民的幸福感、荣誉感,增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驻村工作队通过帮助脱贫村配齐配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各类组织,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村民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培养村民的团队精神和“村荣我荣、村耻我耻”的意识,进而调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二是有效借助制度安排和村规民约培育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通过制度设计和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并广泛告知村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确保村民在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务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行使表决权,推动民主决策,并通过制度设计和村规民约有效保障村民的监督权,使各类不同意见有畅通的反映渠道,增强村民的公共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愿等,从而培育村民的主体意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横幅等媒介宣传鼓励村民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乡村振兴,同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

虽然每个村都有技能培训项目,但是一些技能培训流于形式,村民的实际参学率不高,收获不大。因此,要强化技能培训真正提升村民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解决增收难题。一是系统培训与碎片化指导相结合。鼓励学习意愿较强、有发展潜力的村民参加开放大学或政府定点培训机构的系统学习,全面了解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全覆盖开展碎片化指导,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为村民解答在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是培训内容精简实用。村民每天忙于生产生活,常常身心疲惫,如果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或冗长繁杂,或晦涩难懂,村民往往提不起兴趣,就会拒绝参加培训。只有让村民感受到培训内容精练简洁,能够用得上、学得会,村民才会有兴趣耐心学习。三是灵活安排培训的时间、地点。村民的休息时间并不固定,特别是在农忙时节。因此,优先在农闲时间安排培训或在农忙时节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更易于被村民接受。培训的地点也不拘泥于课堂,可以借助村委会的办公场地或附近院坝,便于村民就近学习。四是支持本地种养殖企业以工代训。种养殖企业在旺季一般都会有短期用工需求,及时收集发布本地种养殖企业的用工需求并鼓励村民积极应聘,使村民在工作中学习新的技能,实现以工代训。

(七)统筹协调外部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脱贫村依靠自身所获取的资源较为有限,而驻村工作队背后有派驻单位的支持,驻村工作队统筹协调尽可能多的外部资源进入脱贫村帮助村庄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调研发现,派驻单位的级别越高、影响力越大,驻村工作队所能获取的资源就越多,群众对驻村帮扶工作的认可度就越高。但高级别和影响力大的单位毕竟有限,应该尽量安排高级别和影响力大的单位帮扶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以尽快弥补短板,实现各个村均衡发展。同时,有必要结合每个村的特点科学分配派驻单位,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派驻单位的资源。比如,对于组织建设相对薄弱的村庄,优先安排组织部门作为派驻单位帮助村庄建好建强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特别是村党支部的领导协调能力;对于维稳压力较大的村庄,优先安排信访部门作为派驻单位统筹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村庄稳定和谐;对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村庄,优先安排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为派驻单位帮助村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对于有文旅资源的村庄,优先安排文旅部门作为派驻单位帮助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业等。另外,除充分利用派驻单位的资源,驻村工作队还需积极争取其他方面的资源。乡村振兴涵盖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也就意味着乡村振兴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任务艰巨,需要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帮扶合力,提高帮扶效果。比如,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村建设;主动联系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人士到脱贫村开展志愿帮扶等。驻村工作队要将争取到的外部资源优先用于薄弱环节,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比如,对于经济发展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庄,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文化建设中,包括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村庄,改善物质条件是首要任务,驻村工作队要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上来。

三、思考

(一)进一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脱贫村的集体经济基本已初具规模,前景看好,但仍有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集体经济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养。包括选派有潜力的人员到集体经济先进示范点和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学习锻炼、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等。二是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在当前集体经济规模仍然偏小、竞争力偏弱的情况下,争取更多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仍有必要。同时,注重与社会资本合作,利用社会资本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取长补短、跨越发展。三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改善村庄道路、水利、网络、能源等基础条件,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四是争取更多村民支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用本村村民,增加村民劳动收入;动员有经营头脑或掌握先进技能的村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在保障集体经济正常运行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村民的土地、资金入股分红比例;及时公示集体经济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利益分配等情况,使村民更好地监督集体经济运行。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村民获得感、认同感的同时,营造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氛围,有效动员村民,增强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抓集体经济发展的决心。

(二)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乡村振兴亟需人才支撑,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工作难以高质量开展。近年来,多数脱贫村在人才招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人才振兴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仍需多措并举做好人才招引。一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人才了解乡村发展情况。在村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免费社交平台介绍本村的资源优势、岗位空缺情况、适合投资创业的项目及人才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使更多人才了解本村情况,激发人才到本村发展的兴趣。二是优化引才聚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解决住房、交通、饮食等方面问题,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加强与在外地就业创业的本村居民的联系。鼓励动员更多掌握一定技能和高学历的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049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