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总结(精编4篇)
【导言】此例“综合实践总结(精编4篇)”的文档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综合实践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课程,它的出现说明课改已进入以人为本、以发展能力、培养兴趣为核心的教育本位论阶段。新课程的的开发,为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都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由不成熟的摸索阶段向成熟的发展阶段过渡,而现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正处于起点的位置上。
中心学校从本学期起始刚刚开设综合时间活动课。学校领导及老师们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利用假期间编写了适合我校,突出办学特色的“健康之我行”综合实践活动总方案,及校本教材模块。围绕这一主旨,由校长挂帅,教导处搭台,三年级组实施这样一套程序,来进行实验操作,并加入计算机老师,配合综合网络教学,根据校长室、教导处和综合组成员的。摸索与实践,我校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研究侧重点放在了知识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一块。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一味地开放,似乎有点无的放失,故此,有老师的带领,以学生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和体验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活动,它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变,而且也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脚点。
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不在于给学生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而主要在于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特别是要把学生的人格、情感、审美、行为等素质的发展均纳入课程目标的范畴来设计,来实施,以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涉及丰富的发展领域,而其中态度、情感、技能的发展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努力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与创新的活动机制,充分重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重视观察、实验、操作等体验性和探究性学习。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着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以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真正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和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能主动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者。
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探索领域的活动形式,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如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等,不论是侧重观察、测量、记录、收集、汇编、操作、讨论、比较分类、撰写报告或动手制作包装设计的科学制作活动,还是侧重社会考察、访谈等社会性活动方式,都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更加灵活。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又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等。比如,调查学校中餐的浪费现象,并由此引起得一系列思考,采取哪些措施。正是在这些独立活动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
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尝试的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了参与与社会服务的意义,并帮助自己及他人,在活动中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虽然三年级的学生还仅仅涉足阶段,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综合实践总结2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塑造学生完满人格,以实现学生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最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为保证其课程实施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新课改积累经验,综合实践活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在价值、地位、组织与实施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引导学生融会现代生活,思考现代问题,参与现代科学实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独立性、积极想和创造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具体工作
基于我镇的实际情况,各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全部是兼职,而且以行政人员任教的居多,因此对本课程的实施与教研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根据教育局普教工作意见,为进一步规范课程行为,提高实施质量,本学期也开展了一些教研工作:
1、明确目标、学透计划
开学初镇综合实践教研组组织各校科任学习讨论,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进行解读,使任课教师明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要求,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经过大家讨论,找出困惑,形成共识,如何进行学科整合,如何利用课堂有效时间开展综合活动?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共同拟订了详实的计划。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能有效地为我镇综合实践活动的任课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2、课例示范同伴互助激励向上
为使我镇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开展起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展开,镇教研组组织各校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分别去了樟木头实验小学、师范附小和万江学校等等,他们的典型课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听过以后,我们初步知道怎样利用资源进行课前准备、怎样开展活动、怎样进行评价有了较明显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两节互听课,兄弟学校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好,仅仅靠一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若不整合资源,调动多方力量进行攻关是难以出成绩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采取了伙伴联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同时我们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资源相当广阔。
2、领会精神,拓展学科内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特别是新课程中的许多学科,很容易整合成为一次主题活动。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重组、提升、应用于实践,同样可开发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同时,在实施主题过程中将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形成丰富而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系列。因此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通过与各课任教师的交流对我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要更好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多给学生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品质。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研与课堂教学实践,我与各校的综合实践教师们共同成长起来,因为本人也是在今年才任职综合实践辅导员工作,所在这个学期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教研工作如何去展开我们还在摸索阶段,但我相信我们的教研工作会越来越成熟。
综合实践总结3
一、指导思想: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等等,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一定态度,初步形成了意志、性格和个性特征。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社会是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在这动手动脑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改进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二、活动目的:
1、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信息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参与意识。
三、具体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我的性格特点纸模服装设计
十月份生活中的广告感受汽车的魅力
十一月份猫对气味和味道的反应
十二月份关注家关注家乡的变化
综合实践总结4
20xx年,我校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与学生发展研究”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通过以科研促课改的方式,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验,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一、建立机构,安排课时
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有教导处、组长、任课教师中部分人员,成立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心研究组。
2、调整任课教师,使音乐、体育、美术、社会、自然、信息技术学科组的教师都担任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这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参加到实验中来,加快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培养、
3、安排、调整课时,根据需要做到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把根据活动方案安排的总课时数,分配到若干个星期中,因活动需要必须调动的课尽量与班主任所任学科对调、调课的过程中,不跨周次、每次主题活动集中调课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调课的幅度、
二、确定研究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它
不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一门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对比,学科课程都有课程标准和教材,而它只有试行的课程指导纲要,并且没有教材,更重要的是我国第一次开设此课程,经验不足、开展这个课题主要是探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研究、
4、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本课题分四个阶段进行:培训学习阶段;方案设计与实验阶段;学生学习资料编写阶段;实验验证阶段与修订完善阶段、
三、加强培训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是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实施、要求一定要把课改工作抓紧抓好、我们制订了课题研究计划,拟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实施进展与情况
学生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祥融超市等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卫
生状况、商品价格、经营者的信誉、结帐快慢等多方面,并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超市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它采取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连锁经营的营销渠道,保证了货品的质量,给顾客带来了实惠、农贸市场的超市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孩子们还为祥融超市指出了缺点,那就是结帐速度太慢,顾客结帐要排队、为此,他们为祥融超市开出“药方”:按货品分类分别设立相对独立的收银台,或者利用IC卡刷卡消费
林涛老师上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可怕的白色污染”,引导学生统计
分析,学生们以假设每位家庭每天使用5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家庭一年使用的塑料袋摊开,可覆盖13个祥坂小学、我们与学生们都不禁惊叹:白色污染真的可怕,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现个人潜能、才艺特色的课堂,也给学生表现欲实现的时间和空间。优化了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实施中遇到的困难
一学期的实验工作,我们深切体验到新教材带来的教改新气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收获。当然在实验的进程中,我们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发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想法。这些困惑、矛盾问题主要有:
1、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付诸实施,势必要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进行巨大的转变。然而,任何一种变革要改变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每天要用那些陌生的、新的、还不能保证是否可行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新旧观念的磨合、碰撞常使实验教师非常茫然,其艰难性是不可言喻的。
2、虽然经过了暑期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标教材的学习培训,但是,由于综合实践工作的艰巨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中,老师们还是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是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现实的困难和指导力量的不足构成的矛盾,制约我们实验的深入开展。
3、实验的配套资料没有到位,很多教师只好在仓促的时间内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了教改教学的发展。
4.由于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生源差,资金短缺,不利于小学生实践的扩展。
5.如何深化综合实践?实验效果该以怎样具体的尺度来衡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如何克服个人的感情色彩,使之评价更公正?
6.如何使校本课程系统化,还应值得探究。如: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学校硬件设备如何到位?指导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大该如何解决?
为了使课改更顺利地进行,我们觉得很需要有一套适合的一套教材,并有一套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