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精选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第一篇】
一、把握民生新闻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说起“民生新闻”,很多人就自然想到民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就想起老百姓身边的平凡事、麻烦事、棘手事。而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民生新闻的导向功能和服务功能,是通过与老百姓利益最直接、最关注的事体现的,事情并不在乎大小,关键是指向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保是民生之依,因此在有关房屋拆迁、交通治安、气象状况、菜篮子工程、求医问药、物价浮动、消费维权、人才招聘和下岗再就业等关系到民生的报道上,我们的版面都重点策划,精心组织,认真选稿,这类新闻每天占据重要版面,力求给读者以视觉的冲击力。
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可以说是民生新闻的物质层面。新闻报道在告之以事的过程中。还要晓之以理,从点滴做起。向民众传承道德理念。民众的物质需求逐步满足后,就有了精神需求。民生报道不能只停在物质层面,让读者感到“似曾相识”,产生视觉疲劳,应将笔触伸向民众的心灵深处。提升其精神世界。
今年初,本报结合垦区党委确立的“十大民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门策划开设了“民生直播间”栏目,以反映问题的形式,解决百姓在民生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先后报道了《垦区医疗保险何时能与社会接轨》、《拆迁工程如何变成民生工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读者来信反映问题、记者深入调查情况和有关部门解答、解决问题,让民生问题有问必答,有题必解。通过报道,使老百姓了解到,民生工程不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实实在在地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解决群众所想、所盼、所需的问题。报道刊发后,迅速得到强烈反响,让群众了解到总局党委办好民生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对党委的决策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更有效地宣传了有关政策,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起到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有机结合的作用。
二、把握民生新闻的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民众的诉求往往带有个人或家庭的个性特征,有的则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而党报的民生新闻不能简单地迎合民众,把少数人的个性问题膨胀为共性问题,不自觉地激化受众的心理。以民意为代表的舆论有的具有一定的公众性,但不一定都具有正确的导向性,这就要求传媒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局意识。
民生新闻必须防止出现片面性,媒体一方面要充满爱心地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与他们同呼吸、共冷暖,另一方面也要对少数人的依赖思想予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做社会的主人。懂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所以,民生报道上要为政府分忧,下要为百姓解难。
民生新闻的社会意识还体现在从百姓关心的角度反映工作。事实证明,从“民生视角”组织、选编稿件。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三、把握民生新闻的导向性和趋理性
作为采编人员,要提高对民生新闻的分析能力和驾驭能力,不能把反映民众的日常生活当成是单纯地记录民众日常生活,在民众日常琐事中“随波逐流”。而是要求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民生新闻所涉及、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上级职能部门去解决,有的问题“边缘化”,以致找不到解决的职能单位。媒体的社会角色既是一个监督者,又是一个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者。因此,媒体对每个具体民生问题形成的原因、政府所做的工作、现实的困难都要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既要反映民众的呼声,讲政府的责任;又要反映政府所做的工作。讲公民的社会责任,防止片面性。
要以建设性的视角进行舆论监督,记者切不可把自己当成民众的“保护神”。媒体的报道初衷是为了促使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但报道的趋向如果对政府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这与报道初衷就背道而驰了。因此,采编民生新闻要求新闻从业人员站在高处,看在远处,写在实处,坚持理性化。在坚持社会稳定的大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
四、把握民生新闻的专家视角和平民视角
民生新闻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同样是讲故事,存在着一个“谁”讲的问题。具体说来,民生新闻不应该仅仅是记者“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还要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记者力求感同身受,百姓却是亲身经历,这就是一个视角问题。
民生新闻讲究原生态、接近性、亲近性。专家的“眼球”易取俯角,民众的“眼球”易取仰角,记者如果将以上两个视角调整为平视,则行文的心态就容易平和,成文的姿态就比较公允。
以老百姓的眼光来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或假恶丑,这就要求报纸民生新闻的叙事实现“专家视角”与“民生视角”多视角的转换。以预警信息为例,如果报道“工商部门警示――小心食品安全盲区”,转换的方法是不仅仅有工商部门的专家视角,而且有反映消费者的平民视角:把“面”上的“盲区”与“点”上的个案均作客观报道;再如“警方提醒――手机短信陷阱屡屡坑人”,不能仅仅从警方获取概括性材料,而要顺藤摸瓜,找到手机短信陷阱的受害者,让他们现身说法。从百姓眼光、百姓需求去看事情、想问题,才能写出符合老百姓口味的民生新闻。
五、把握民生新闻的规模化与精品化
加快开辟民生新闻这一领域,增加民生新闻报道的篇幅和数量,不失为党报面临多媒体重压走出困境的一剂良方。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提出“路、住、水、能、树、文、教、卫、保、富”等十大民生工程,《北大荒日报》专刊部特开设民生专版,每周一期,围绕这十大民生工程,打破常规,既将鲜活的民生新闻上一版。上头条,又整个专版刊发民生新闻,使民生新闻的数量与质量已壮大为报纸的生命线。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第二篇】
关键词陈云;经济调整;压缩城镇人口
引子――城镇人口的过快增长及其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化的进程主要由市场自发调节。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必须由计划制定者权衡决定,主要考虑因素是城镇人口数量与农业发展状况。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城镇人口数量一度过快增长,给国民经济,特别是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一)城镇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
第一,“”期间工业生产建设的高指标。
受“”运动中浮夸风的影响,各级政府一度对1958年及以后的粮食产量作了盲目乐观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上来。
因此,各种工业指标一再被提高,如钢的指标1958年被定为1070万吨,比1957 年翻了一番。要实现这些高指标,既依靠现有企业扩张生产能力,也依靠大量新办企业。因此,“”期间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都急剧增长。据统计,1958年我国工业企业单位数量由1957的17万个增加到1958年的万个,1959年又增加到万个;工业总产值由1957年的704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1650亿元。①企业数量和工业产值的剧增带来职工和城镇人口数量的迅猛
增加。
第二,劳动力管理权限下放。
“”中,劳动力的管理权限被下放到地方。1958年6月29日,中央批准劳动部的报告,决定放宽国家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管理权。确定劳动力的招收、调剂等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管理,不必经过中央批准。在劳动管理权下放后,中央和各级有关部门还放松了对招工的方针、职工总数和工资总额等方面的控制。尽管中央在下放企业劳动管理权的同时,也发出过一些控制性规定,但在“”狂热的气氛下,这些控制性规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冲破计划、盲目大干快上的势头十分迅猛,致使职工队伍、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二)城镇人口的迅猛增长及其后果
据统计,1958年,职工总数就增加了2093万人,比1957年增长%。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增加2081万人,增长%。1960年职工总数达到5969万人。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49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亿人,增加了3134万人。①
职工人数和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的最大恶果是,需要商品粮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口粮需求,国家不得不提高粮食征购率。在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产量连续减产的情况下,粮食净征购量仍然提高到占粮食总产量的28%和2l%,远高于1957年%的水平。②高征购使农村粮食的紧张状况更加突出,农民口粮普遍不足。
同时,农村大量劳动力流人城市,加上大炼钢铁、大修水利,留在农业第一线的很多是妇女和半劳力,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1960年中期以后,农村的严重灾情暴露出来,广大农民吃不饱,许多人得了浮肿病。为了缓解农民口粮不足,国家决定减少粮食征购。由于国家掌握的商品粮数量要减少,因此压缩商品粮销量就势在必行。精减职工、压缩城镇人口,是当时压缩商品粮供应的主要手段,也是当时促进经济恢复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一、“”运动前期,对于城镇人口过快增长保持警觉
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曾几度忽略按比例发展方针,致使城镇人口数量过快增长,造成粮食供应严重短缺。陈云长期领导新中国经济工作中,对于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带来的恶果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在“”运动前期,陈云尽管因领导“反冒进”遭到批判,但仍提醒全党警惕城镇人口过快增长。
在“”运动发动之初,陈云就对大量从农村招工造成职工人数膨胀的现象感到不安。1958年3月,陈云出席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的工作会议。在会上,陈云因为主张“反冒进”,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在这样的不利处境下,陈云仍提醒全党:城市人口增加要看农村能提供多少商品粮,城市工矿发展要受农业的约束。成都会议后,陈云提醒各地同志,要大家在这点上小心。陈云强调,这批“老虎”进来容易,搞出去不容易。我们有些同志不懂得。③但是,在“”运动的狂热气氛下,陈云的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958年职工和城镇人口大量增加。1958年年底县以上各类职工总数达到4532万人,比1957年年底的2450万人增加了2082万人。④
1958年下半年,“”运动中的高指标、浮夸风等严重问题有所显现。有鉴于此,1958年11月下旬的武昌会议上,提出“压缩空气”。党中央开始逐步调低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指标,纠正已经察觉到的“左”的错误。
在纠“左”气氛中,陈云的政治处境稍有好转。陈云在纠“左”工作中,十分注意职工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1959年初,由于城镇人口增长的同时,农业劳动力减少,这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城镇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了市场紧张问题。有鉴于此,陈云提出应当减少城镇人口。1959年4月,陈云致信中央财经小组,建议要压缩购买力,认真精减1958年多招收的工人。他指出,企业增加职工,就要随之增加购买力。陈云以1956年招工过多造成当时市场紧张的局面为例,强调1958年过多地招收了的1000多万工人,必须认真地加以精减,安置到农村去,以便压缩现有的购买力。⑤
根据陈云的建议,1959年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购买力和在群众中解释当前经济情况的紧急指示》,要求县以上企业职工人数,必须在去年职工增加过多的基础上,减少800万至1000万人,能够减到1000万人以上更好。同时规定减少人员应该首先减那些来自农村的临时工、合同工,使他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⑥
各地积极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截至1959年6月底全国职工减少了万人。①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是对“”运动“左”倾错误的一个纠正,必须在纠“左”的环境中才能进行。1959年7、8月间召开的庐山会议,中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纠“左”的进程,全国掀起了更加猛烈的“”浪潮,城镇人口迅猛增长,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运动后期,呼吁压缩城镇人口
1959年庐山会议后,随着新一轮“跃进”的到来,城镇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长。1960年末全国城镇人口总数较上年增加了1650万人。急剧膨胀的城镇人口,导致国家粮食征购急剧增长,农村缺粮情况加剧。
1960年中以后,农村缺粮的情况已暴露得十分明显。6月,作《十年总结》,反思“”运动的错误,他说:“1956年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农业方面则犯了错误,指标高了,以至不可能完成。”②在这一讲话中,实际上就批判“反冒进”,间接地向、陈云作了自我批评。此后,“”运动逐渐偃旗息鼓。
在上述背景下,陈云的政治处境再度好转。为了解情况,寻求对策,1960年9月起,陈云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考察灾情。通过实地考察,陈云对粮食困难和工业中的问题有了比原先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陈云认识到城镇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困难产生的重要成因。10月19日,陈云在听取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汇报时指出,过去几年,全国粮食征购数常在860亿斤左右,而今年北戴河会议确定征购1100亿斤,原因是城市人口增加,办公共食堂、办水利、留种子、出口等用粮增加,多用600多亿斤。今后两三年解决我国农业困难的办法之一是,农业劳动力要固定下来,长期不变,能够从城镇回来的人要回来。
为推动压缩城镇人口工作,陈云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关系角度阐述压缩城镇人口的必要性。他指出,城市人口的发展要有一定限度,应根据粮食的增长情况来定。如果城市人口发展得多了,势必要多供应城市粮食。如果从农村拿得多了,农民就要闹事。陈云要求河南省委,“现在的生产水平,每年能生产多少粮食,农村需要留多少,能够调到城市多少,这笔账要算一算。”“你们已经从城市压下去50万人,能否再压一点?”③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1960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陈云到浙江考察。期间,陈云强调城市人口的增加,要看农村能提供多少商品粮而定,这是工农关系中重要的一条。陈云指出,近3年来,城市人口猛增,单口粮一项就增加了167亿斤大米。如今,粮食情况搞得这样紧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工矿增加了3000万人。因此,解决粮食问题,首先要节流。如能从城里挤些人下乡,可以釜底抽薪。
对于如何减少城镇人口,陈云认为应当利用经济规律,从物质利益的分配上进行调节,而不能单靠行政命令的办法。陈云提醒浙江省委“种粮食的收入少,农民不安心于农村,不愿搞农业,是个很大的问题。跑进城做临时工,1天元。不准进城是人为的,是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④根据陈云的意见,1960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9次全国计划会议决定,1961年精简全民所有制职工502万人。
1960年底是“”运动末期。陈云关于压缩城镇人口的意见得到的赞赏,1960年12月3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问题最大、最突出的是大搞工业,县以上工业抽调了5000万劳动力”,强调工业减人,加强农业。⑤这样,中央高层就压缩城镇人口达成共识,为进一步大幅度城镇人口压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经济调整时期,领导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深入推进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压缩城镇人口是调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云在领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压缩城镇人口工作。
陈云深知做好精简城镇人口工作对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决粮食和其他生活消费品供应全面紧张的问题,缓解已经出现的饿死人、浮肿病等令人痛心的严重局面,陈云提出了进口粮食、紧急粮食调运、上市高级糕点等应急办法。但是,陈云认为“根本的办法,还在于增加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减少城市人口,压缩购买力。”①
为使大家认识到减少城镇人口的极端必要性,1961年初,陈云多次强调要压缩城镇人口。1961年1月9日,陈云在主持起草中央粮价问题小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了职工人数和工资总数增多所造成的货币回笼困难问题。2月2日,陈云在出席由刘少奇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再次谈到了城市人口下乡的问题,认为现在工厂工人多出了20%,只要动员500万人回乡,就能给农业生产增加相当的劳动力。
陈云的意见得到中央认可,1961年4月9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精简干部和安排劳动力五人小组《关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和精简下放职工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上年确定的精简下放502万人的计划,可以说已经接近完成。在此基础上,初步考虑,在1960年8月末职工实际总数约5100多万人的基数上,到1961年年底,全国精简下放职工800万人左右。
尽管形势严峻,但大规模精简城镇职工意味着工业化进程的倒退。一些经济部门的领导干部,几年来习惯于铺摊子,对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还在等待观望。有些厂长议论道:“调整减人,举棋不定,思想混乱,工作被动”。②精简工作的进度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1961年5 月 21 日至 6 月 12 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减少城镇人口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5月31日,陈云就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动员部分城市人口下乡的重要性。
陈云首先针对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国家掌握的粮食将比上年更加紧张的情况,指出动员城市人口下乡是“非采取不可”的办法。他认为解决粮食紧张问题的方法尽管有四条(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工业大力支援农业,进口粮食,动员城市人口下乡),以上四条,第一条是根本的,第二、三两条有时间和数量的限制,第四条则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非采取不可。在阐述上述事实的基础上,陈云强调:“面前摆着两条路要我们选择:一个是继续挖农民的口粮;一个是城市人口下乡。两条路必须选一条,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我认为只能走压缩城市人口这条路”。
其次,陈云借鉴历史经验来论证减少城镇人口的必要性。指出1953年、1957年和1959年以来这3次粮食紧张,都是由于城市人口增加过多产生的,即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当时商品粮食负担的可能。农村能有多少剩余产品拿到城市,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的规模才能搞多大,其中关键是粮食,这已经有了几次 教训。
再次,鉴于当时许多城市人口不愿下乡,压缩工作难度很大,陈云将动员城市人口下乡的困难同城市人口过多造成的困难进行比较,两难相权取其轻,认定只能走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条路子。陈云指出,如果不压缩城镇人口,势必在已经缺粮的农村实行“高征购”,这将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对农业恢复十分不利。只有压缩城镇人口,才能稳定全局,并且保证农业生产的恢复。
最后,针对两种典型错误认识,陈云进行了剖析、反驳。一种错误观点是,认为农业很快可以恢复,不必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对此,陈云指出,1957年粮食产量为3910亿斤,1958年为4000亿斤,1960年降为2870亿斤。农业生产即使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粮食供应依然不能维持,至少要达到1958年的水平才行,即使从1961年起每年增产200亿斤到300亿斤,也要3、4年。另一种错误观点是担心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后,工业生产会受到很大影响。陈云指出实际情形是“工业摊子铺的太大,用人又太多,人浮于事”。陈云还指出压缩城镇人口的突出益处,即“工人头一年下去,每人每年一般可以少供应150斤粮食,下去1000万人就是15亿斤,2000万人就是30亿斤。这是第一年的差别。更显著的差别还在第二年。原来家在农村的工人回了老家,原来家在城市的工人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和分配了,加上自留地有收成了,他们就不要国家供应粮食了。这样,下乡1000万人就可以少供应粮食45亿斤,2000万人就是90亿斤。”他还指出,工人回乡,总可以生产出一些东西出来,多增产一些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①
陈云的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当时压缩城镇人口的总动员令,使全党深刻认识到压缩城镇人口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助于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犹豫、拖延现象。对此,杨尚昆聆听讲话后,感慨地说:“那时我刚刚从河北徐水、安国等地搞农村调查、宣读《六十条》回来,当地农民口粮每人每天一般不足1斤原粮,加上在食堂吃饭浪费多,社员吃不饱,特别是主要劳动力吃不饱是普遍现象。因此,我深深体会到陈云同志这篇讲话讲得深刻,讲得及时,真正抓住了问题的要害。”②
陈云的论述统一了思想,在此基础上,1961年6月16日,中央批发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该文件是指导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决定在1960年年底城镇人口亿人的基础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以上,并且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于6月至9月基本完成。1962年至少减少800万人,1963年上半年扫尾。与此同时,压缩粮食销量30亿―40亿斤。③
由于道理讲透,措施得力,动员城市人口下乡这项十分重要而又十分棘手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1961年,由于被动员回乡的大多是因为“”进城不久的新职工;同时,当时城市供应比较困难,农村的粮食、副食品可能相对地比城市反而宽松些,阻力比设想的要小,因而,压缩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1961年城市人口减少1000多万人左右,减少粮食销售40亿斤。④
但是,1961年底以后,压缩城镇人口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阻力。这是由于,这一时期需要压缩的人员离开农村较久,许多人在农村无依无靠;而且,此时农村所需劳动力已基本得到满足。所以,这些职工对回到农村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此外,当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一些领导干部又想大干快上,调整的决心不大,总想少压缩一点,或者拖延观望,认为“形势在逐步好转,多用点人没什么”,“减人减过头了,生产受到损失,工作也削弱
了”。⑤针对上述情况,陈云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很困难,必须完成1961年设定的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的计划。1962年2月26日,在国务院各部、委党组成员参加的国务院扩大会议上,陈云作了题为《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是深入推动城镇人口压缩的重要动员令。在讲话中,陈云强调面临的严重困难,如农业有很大的减产,不会很快恢复;工业发展太快,农业负担不了;通胀加剧等。陈云指出压缩城镇人口是克服困难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无论从临时之计看,还是从长久之计看,都必须如此。⑥
陈云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压缩城镇人口工作,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2800万人。①
由于城镇人口减少,粮食购销量相应减少。农民留粮水平由1961年的人均154公斤(贸易粮,下同),增加到1962年的161公斤。②这对于缓解农村粮食短缺情况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压缩城镇人口对于增加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支出、促进市场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总之,压缩城镇人口是经济调整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结语
回顾陈云与上世纪50~60年代的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陈云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突出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如何处理工业化与农业关系,始终是困扰党和政府的重大课题。在当时强调迅速推进工业化的氛围中,陈云仍然执着地重视综合平衡,较早注意到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情况下,陈云挺身而出,精辟论述减少城镇人口的必要性,全面谋划、领导压缩城镇人口工作,为成功实施压缩城镇人口工作发挥巨大作用。正如在陈云诞辰9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陈云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为有效地克服当时国民经济遭受的严重困难做出过突出贡献。
(二)陈云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善于把握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生问题千头万绪,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考验执政党水平的一个重大课题。当时,许多城市居民回到农村,生活艰辛,很不情愿。陈云了解这种情况,但仍坚决指出只有减少城镇人口,才能减少粮食征购,才能缓解农村缺粮问题,才能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恢复。这表明,在解决民生问题时,陈云善于把握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三)陈云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典范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第三篇】
[关键词]主流媒体微博新华视点 两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由于主流媒体存在地位、资源优势,其报道往往全面、权威,能给受众一个清晰的政策风向标,帮助受众做出正确决策。
然而。主流媒体的报道却时常不尽如人意,报道过于严肃,与受众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受众转向以娱乐化信息传播见长的商业媒体,而后者缺乏足够的宏观把握能力,对时政新闻的解读难免存在“偏见”,误导受众。
今年全国“两会”,国内最大的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巧借“微博”兴盛的东风,在国内最大的商业门户网站“新浪网”开设“微博”,取名“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以下简称“两会微博”),利用时尚的传播手段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分段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会微博”从2010年3月1日起开通。专门用于上会记者采集的现场报道和短小精悍的新闻评论。“为广大网民记录报道两会上的精彩点滴”。
“两会微博”分为“两会微读”、“现场微报”、“代表委员一言”、“两会微照”、“两会微评”等常规微栏目。既公布类似于两会议程、会议文件精华等硬新闻,也发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精彩言论,还爆料会场内外的名人趣闻,上传有意思的照片。同时,前方记者抑或是后方编辑还就会议新闻撰写小评论,不乏尖锐与犀利。
除了常规微栏目,“两会微博”还动态地开设即时性小栏目,诸如“代表委员侃房”、“代表委员论医”、“关注三农”、高校“去行政化”等。就一些敏感问题搜集会场内外的只言片语,展开争鸣架势。让“两会微博”不时地火上一把。
“两会微博”开设后,网络人气堪比新华网。每一条“微博”之后都会有网友跟帖,数目多少不等,热点话题人气尤高,不少网民干脆转发到自己的微博,扩散到自己的人际交流圈,当起了“意见领袖”,助推大众传播效果“水涨船高”。截至3月14日两会闭幕,“两会微博”共发表893篇微博。揽聚了234640个粉丝。
“两会微博”究竟存在哪些优势,能够突破传统主流媒体报道两会的僵局?跟踪两会期间“两会微博”,可以发现微博报道存在动态报道、生动细节、精辟解读和互动参与四个相面,同时还可以将其划归为传播时效、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三大层次。
(一)新闻时时更新,热点随时跟踪。
根据陆定一的经典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于是,有学者提出网络新闻时代的新闻时效性理念――全时性(timelessness),要求业界在操作时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到受众对新闻时效的需求,尽可能地做到实时报道。
微博“通过限制信息字数、即时抵达、用户自主收发和鉴别真伪的方式,实现了一种自主、互动、简洁、快速的信息传播”。
举例来说,3月14日两会闭幕,出席记者见面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见面会定在早上10点以后,“两会微博”专设的即时性栏目“总理记者会”,从9点14分第一条该话题的微博、报道记者入场开始。就不断更新关于见面会的消息。
见面会开始前,“两会微博”陆陆续续报道会场布置、请柬内容、出席见面会记者的有意思打扮和行动,各路记者为获得提问机会,真可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加“醒目”一些:女记者穿着红色、黄色、粉色的正装,一些男记者也穿上西装、打着领带;更有摄影、摄像记者以最快的速度架设好“长枪短炮”,有记者用大衣、照相机、书包“抢占”有利地形。
见面会开始后,“两会微博”基本是不间断地总理和记者之间的精彩问答,时间间隔控制在5秒钟以内,最快的一秒钟内了3条信息,每一条都在120个字左右。如此密集的频率,跟随整个见面会的节奏。将重要信息滚动呈现,不单单跟踪了最新的热点。记录了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更重要的是,将见面会上记者与总理之间一问一答的阵势通过报道形式的创新得到了最真实最方便的展示。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两会微博”通过对时间变量的控制。很好地发挥出自身优势,开创了网络新闻报道新路径。
(二)细节彰显人文情怀,“微博”演绎“微言大义”。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两会新闻也不例外。以往,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报道“两会”时只瞄准“硬新闻”。干枯的政策解读、严肃的时政评论,固然符合媒体的身份,按常规出牌,但吓跑了受众,传播效果不甚理想。其实,软新闻同样具有新闻价值,按照国际通行的新闻价值标准。软新闻具有人情味,受众喜闻乐见,做好软新闻同样是记者的职责。况且,一些软新闻其实颇能揭示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一些细节或者故事琐碎,采用传统的传播方式难以在主流媒体上,主流媒体在两会“软新闻”的报道上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通过“微博”,就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兹举例说明。
今年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设立100周年,又恰逢两会,妇女委员代表成为这一天两会的关注点,一些趣事就发生了。记者谭晶晶就爆料: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小组讨论会开始前,向包括女记者在内的会场里所有女性鞠躬表达节日祝福。引来全场一片叫好。错过这一场面的宋春丽委员悄悄给姜昆吱声,“等会儿得给我补上一个!”小爆料,却有戏剧色彩,仿佛“万绿丛中一点红”,让受众在阅读了大量的严肃新闻之后,大脑得到缓冲,一张一弛,反而能起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还有一些软新闻,看过之后笑不起来。3月13日12点,记者任芳通过手机短信一条“微博”:河南大厦五层服务员程微:第一次做两会服务,真长见识。会快结束,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不用每天在电梯口站八小时了,那比打扫房间还累。担心的是,会开完后,实习期也结束了,马上拿到新闻专业的大专文凭了。不知能不能在北京找个文员工作。百来字,却反映出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受众读完“微博”,想必会有思考,与其长篇累牍做一个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综述,“微博”短小段落却一针见血,给受众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恰似细雨。润物无声。
“两会微照”栏目则会不时地一些有意思的照片,从中可以读到之前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中经常忽视的细
节、小故事,有感动、有反思、有欢喜、有悲叹。给凝重单色的两会报道增添了几许亮色。
关于“两会微博”加强生动细节的报道这一点,“两会微博”编辑组负责人贾奋勇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坦诚地说过,“围绕两会微博。我们也提出了专门的采写要求,比如一定要抓现场、抓鲜活、抓实质,在写法、表述上契合网络时代的阅读需要。”
(三)犀利评论直击问题本质,精辟解读勇立舆论潮头。
“互联网读者已经由早期浏览的时代,进入了全新的‘价值阅读’时代,观点,其实最能体现这种‘价值’。”因此,除了新闻信息,“两会微博”还通过常规性栏目“两会微评“、。代表委员一言”短小精悍的评论,给“价值阅读”时代的受众有“价值”的“观点”信息。
房价问题毫无悬念成为本次两会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或是跑会记者,抑或是普通网民,都相当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谈到房价上涨的原因时。坦陈房地产业利润偏高,“两会微博”就通过“微评”栏目了一条小评论,借费房地产商之名,行吐民众心声之实,不仅一语中的,点出“民生之艰辛”。而且用语之犀利,解读之深刻,着实令人佩服。原文如下:
“向王健林委员致敬!作为房地产商,他能直言‘房地产利润偏高’而不是一味推脱于土地财政、刚性需求等,难能可贵!其实,把房价降下来并不是要房地产商不挣钱。而是说有个民生底线,稍微让让利,这样也好可持续发展,否则把群众血汗榨干了,那些子承父业的‘房二代’们怎么办呢?” 有人把当今社会称作“微社会”。无论是高科技产品的日趋迷你化。还是文化商品的短平快。都反映喧闹尘嚣里人们浮躁不安的心理。微博集两者大成。应运而生,一出现就受到追捧,除却小消息的琐碎繁杂,微博里独具个性的“只言片语”确实令人刮目。
“人们轻点鼠标在电脑跟前快速浏览,太过一本正经的文字,只会让人望而生厌,而一些生动诙谐、入木三分的‘网言网语’却极受网友的喜爱。有的时候。评论的文字不在多而在精,即便三言两语,只要足够精当就堪称点睛之笔。”“两会微博”是主流媒体依托商业网站服务平台而建的一个新传播渠道,整合了主流媒体的人才优势和商业平台的技术资源。通过微博开拓了网络评论新的价值领域。再次展现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风向的气场。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维度,“商会微博”都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两会微评”是一个方式。即时性小栏目更是活跃。像“关注舆论监督”、“会诊经适房”、“关注收入分配”、“高校去行政化”等等,莫不是就时下新闻热点展开探讨,代表委员的发言、新闻记者的点评。都在小小的140字的空间里得到及时呈现,并且通过与网民互动,激荡起层层舆论潮,使社会问题得到透彻分析,有助于健康舆论气候的形成。
(四)互动参与尽显网络优势,“微博问政”力吐平民心声。
“微博问政”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词汇。普通网民通过微博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乃至跑会记者交流。针对当前国计民生热点、难点阐述见解,发表建议。是今年两会的一道独特舆论风景。
“微博问政”继承了此前“网络问政”的传播优势(互动性)和言论风格(大胆犀利),同时又发扬了自身短小便捷的优势。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网络舆论场”的建设。将更多的“民声”笼括进来,发挥出“网络舆论”的强大影响力。
“两会微博”自开通以来。网民就以跟帖的形式不断地对现实社会问题做出个性化却不乏见地的点评。如关于植树节。先是“两会微博”以“两会微评”的形式。了记者关于“低碳”与“绿色”泛滥时代,人们“形式植树”的反思,“植树”变成“植树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跟帖评论。尽管有言辞过激者。但初衷是好的。更何况确实存在相当理性、经过深思熟虑发表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相信通过新一轮的透彻探讨,对“植树节”,人们会有“真诚”的认识。各地政府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绿化”,增加“低碳”。
简短又精辟的个人述职报告【第四篇】
一个上门“拉”广告的人收购了我所在的公司
这个推销广告的人是我亲眼见到的现在生意成就最大的广告推销人,所以我第一个写他。当时我是美媛春的广告策划主管,美媛春当时也是在南方市场仅次于太太口服液的女性保健品,上门拉广告的源源不断。一天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是来推销一个闻所未闻的广州一家小报纸叫《南方声屏报》的广告,陈总经理不愿接待他,要我来接待他。他的大致意思是免费帮我们写一个整版的企业报道,而版面收费很便宜。然而最后我们最终也没有给他广告做,但他很快和我的老板成为了好朋友与生意伙伴。后来听说他承包了《南方声屏报》的全部广告版面,然后又了一些北方的医药保健品,并利用这份小报纸的广告刊号优势,变成了他医药产品的固定的内部宣传报纸,公司一步一步借此开始做大。
现在,他的公司的几十个产品几乎个个获得巨大成功,大部分都做到了单一产品在广东一个区域市场年销售额几千万的规模,成为当之无愧的整个广东医药保健品私营企业中的老大。如今,他在广州最高的写字楼中信广场购买了一整层做办公室。具有戏剧性的是,他先是控股美媛春化妆品企业,现在更是将整个他原来拉广告的对象美媛春口服液品牌及厂房全部收购了。短短3到5年时间,他由一个上门拉广告的,变成了身价过亿的老板,许多当时拉广告的企业都被他收归旗下。据接近他的人士告诉我,他做的产品为何都能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除了选择产品品种背后不为人知的独到眼光(他的产品全部都是那些消费者“永远医不好,又不得不医”的产品如肝炎产品、脑病产品、泌尿系统产品等,他们圈子的几个人往往把医药保健品产品包装一看,就能凭自觉判断这个产品能否做起来,而这种判断往往八九不离十),还在于他拉广告时积累的对媒体高超的把握与运用能力。
给广大推销广告业务的朋友的启示就是:推销广告业务过程,其实是一个综合生意能力积累的过程,不要太小看自己。
这个汕头人拉走了我们公司的全部印刷生意
还是我在美媛春的时候,我的一个销售部同事给我介绍了来自汕头一家印刷厂的业务负责人,我只是礼貌的接待了他。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从第二天开始就每天到我公司“上班”了。他每天早早来到我们公司,打扫清洁,端茶送水。我看他每天要买几包“中华”烟,逢人便递,包括上门来我们公司办事的人。下雨了,他总是准备几把伞,送给没有带伞的人。每天下班了,我们任何同事聚会吃饭,他都积极参加,总是抢着买单。他总是不厌其烦待在我们公司做很多事,做的也很得体,令人觉得很自然。我不知道他这样坚持了多久,大约1到2个月吧,后来我们广告部同事都觉得过意不去,就给了他一些广告印刷生意做。他做的质量很好,价格也公道。
后来美媛春的上千万的印刷生意基本就交给他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潮汕人拉广告业务成功的典型例子。
4A广告公司比稿,我们选择了没有行业经验的广告公司
曾经我作为阿希米品牌经理要为这个产品找一家全面广告公司,并采取正规的比稿形式,结果引来一大批国际4A及广州4A广告公司如:李奥贝纳、香港麦肯、电通广告、广旭广告、广州天祥等数十家广告公司,而且每一家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在比稿会议上都出现了。我当时也在暗暗观察这些4A如何拉广告,以及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家广告公司最后能够比稿成功。我当时站在甲方的立场,自己对此游戏也充满了好奇,因为他们个个都赫赫有名,但谁会最后会胜出呢?尽管这些广告公司的评估方案也是由我执笔的,选择广告公司我也有很大的建议权,但最终结果是由老板来决定。
经过一轮眼花缭乱的提案,结果是最后我们选择了从来没有医药保健品广告经验的广旭广告。其实背后的原因如果我不写出来可能这些4A广告永远不会想到:这家广告公司让我们感觉他们更重视我们一些。广告公司往往以为是提案水平决定一切,然而我所经历的所有广告比稿都不是纯粹靠提案质量来决定结果,往往是一些背后不为人之,甚至无法清晰表达的不确定因素。这就给拿单的客户总监提出很高的情商要求,你要去体会,因为客户不会直接告诉你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国内客户事先也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广告公司。
比如其中的一项电视广告提案,由于都是初次接触产品并是初步提案,创意水平一时间很难区分高低。但在提案形式与用心上,一下子就能区分高低:其他广告公司电视广告提案都只是用画故事版的平面方式,而广旭广告的电视广告提案用电脑制作的立体方式,其电视广告提案的画面、字幕、配音、音乐等已经清晰的用“准电视片”方式表达出来。尽管我们的产品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个医药保健品,他们表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全力用心去做好。记得我在整个广告公司的比稿评估总结方案中,对所有广告公司比较其优点与缺点后,我最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现阶段来说,对广告公司评估,广告公司表现出来的态度决定一切。”这种标准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
谈到4A广告人拉单,我想到我的第一个老板拉单的策略非常成功的例子。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打工的公司是一家叫香港主流的广告公司,其是由香港BBDO第一任及第二任总经理出来后办的华资广告公司,我记得我们公司当时的简介对于自己公司定位描述的非常到位与感染力,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我们的目标市场就是照顾那些4A广告公司所忽略的客户。
我们并在还公司简介里直接而十分精辟的分析了大型4A的流弊:
4A广告公司的对于本土客户,其高层管理层只出现在争取业务的会议上:比稿成功以后,跟进国内客户工作的执行人都是刚从学校毕业需要锻炼的“Freshman”,你将永远见不到4A公司总监级别以上的人物。而我们公司就是你见不到的4A总经理和总监们合伙创办,每一次提案及会议,我们都保证亲自参与。
工厂式流水作业运作:因为本土的客户的预算相对国际客户少,他们永远只用他们的程式化模式简单套用来服务于本土客户,以此来节约资源与成本,而我们曾经就是这些程式化模式的制定者,既知道它的精髓,又愿意结合本土客户化时间与精力去做出改变。
4A广告公司于国际联系规则下不思进取;
4A广告公司只关注客户的预算而非客户业务的发展;
4A广告公司每季更换客户总监;
4A广告公司服务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的过分承诺,却未能全数付诸实施。
而我们的特点恰恰是小型运作,力求高效率,高水准的创作,而且人才精秀。
这批做到了香港4A广告最高级别的华人广告人,他们深知4A广告公司的弊端,以其“4A广告公司所忽略的客户”精准定位去拉业务,其理念获得了一部分本土客户的认同,其广告公司一直活的很滋润。
让你不浪费时间与精力推销广告业务的忠告与建议
我在几家大型广告任职时,数不清接到多少推销广告资料,90%以上没有发挥作用,有时也很为这些完全无望的广告推销人可惜,他们实在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我当时坐在那个位置又不方便向他们提示什么。现在终于可以给这些推销失败的广告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一些“潜规则”,这些推销技巧书本上往往不会谈到的,算是一点建议与忠告:
忠告之一:不要浪费你的广告推销资料,以为那也许会有用几乎是妄想
作为企业广告或市场部门的职员,收到你上门的广告资料以后,作为礼貌当着你的面会佯装看一两眼,但你别指望她会需要的时候会翻出来,你也永远别指望会将资料传递给她的有决策权上司(为了避嫌,她为什么要替你再推销呢)。我的经验是如果那时恰好刚好要做某一类型的广告,你上门恰好推销这一类型的广告,我就会把你作为备选之一,至于以前收的相关资料,一般是不会再翻出来的。
如果你的任务只是负责将资料交到相关人士手上,公司只是把你当活广告使用,资料浪费你也就管不着了。
忠告之二:你永远要事先判断广告业务的决策者是谁?
有些广告业务不是我能决定的,可许多广告业务的推销者拼命的在我身上浪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有些广告业务是我能决定的,可广告业务员偏偏拼命向我的上司推销,并以此来压我。没有搞清楚谁是决策者,推销往往不能成功。比如有些业务是老板钦定的,你浪费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也是没有用的。
忠告之三:你最好要用低调的态度去推销
有些广告推销者总是一见面就大大咧咧请人家吃饭,这种人一般很难拿到业务的。广告经理是一个敏感的位置,用钱的部门,即使你没有任何事情,其他同事也会认为你会很肥。所以广告经理们往往都是很小心翼翼的待人接物,那些张扬的看似很活泼外向的广告推销者往往不受广告经理的欢迎。他们也永远不知道他们推销失败的原因。
忠告之四:将你推销广告业务的优势清晰简洁写出来比讲出来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