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关于对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实地调研报告

网友发表时间 2533092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保险大有可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农业领域自然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多发频发高发,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农户抗风险能力弱,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求旺盛的供给不足,因此,保险业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在农业农村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一、农业保险调研背景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农业保险一定要搞好,财政要支持农民参加保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四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保障措施、政策导向和管理考核,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开展农业保险工作的根本遵循,起到举旗定向的指引作用。以《指导意见》印发为标志,我国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此前,保险业界、学界和监管部门对财政补贴型险种是否属于政策性业务有一定争议。此次《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这赋予了农业保险明确的政策目标,要求农业保险承担一定政策职能,明确了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

20*年*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为进一步推动*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以保障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稳定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完善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形成农户得实惠、乡村产业有保障、财政补贴有效率、保险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保驾护航。”《实施意见》明确了*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银保监局、*省气象局、*省林业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应急管理厅、*省大数据局等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多部门协同发力、协作推进,形成政府合力,切实加快*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步伐,助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年以来,农业保险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为进一步夯实农业保险发展基础,*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20*年*月,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升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修订版)》,(以下简称“新版《补贴管理办法》”),进一步突出在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工作原则下,优化大宗农产品保费补贴比例体系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促进承保机构降本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确保农业保险政策精准滴灌,更好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新版《补贴管理办法》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作出了较大的调整优化,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给予奖补支持,结合各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和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规模加权分配。此外,新版《补贴管理办法》明确允许设立补贴险种协保员,每村结合实际需要可以设协保员一名,协助承保机构开展承保、理赔等工作,由承保机构和村民委员会协商确定,在本村公示,并可适当取酬。有学者指出,协保员是多年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产物,在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了代理人作用。这支约*万人的协保员队伍为农业保险的大规模和高速推行作出了贡献。基层协保员适当取酬新政新规的出台对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能进一步调动广大基层协保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降低农业保险运行制度成本,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各项农业保险改革政策措施在基层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年*月,为强化农业保险业务监管,规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行为,切实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银保监会出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农业保险监管制度体系,规范和细化了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承保投保、现场勘查、定损理赔程序,为切实提升保险机构服务“三农”工作水平、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随着最新政策文件的出台实施,农业保险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和政策目标越来越具体明确。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健全、完善、丰富,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和政策基础。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保险,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谋划和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亿元,为*.*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万亿元,补贴资金放大**倍。目前,我国已建成基层农业保险服务网点*万个,基层服务人员近*万人,基本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以上的乡镇和*%的行政村,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约**元/人,农业保险在金融服务“三农”中居领先地位。**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亿元,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比增长*.*%,在财险领域各险种保费增速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健康险,且保费增速大幅超越财险行业增速。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年,我国农业保险聚集保费资金**.*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全国提供农业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共*家,省级分公司**个,基层服务网点*万个,基层工作人员*万人,**年度共承保农作物品种超过**类,实现农林牧副渔全覆盖,向*.*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向**.*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亿元。**—**年,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累计为**万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亿元,累计为**万受灾农户支付赔偿**.*亿元,农业保险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含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亿元),同比增长*.*%;提供风险保障*.*万亿元,同比增长*.*%。在全力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各保险机构为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提供经济补偿。其中,农业保险赔付支出**.*亿元,特别是*年河南、*、陕西等省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各保险机构给付的赔付金额超过*亿元,这反映出保险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救危救急救难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的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作用。

表*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和赔款给付金额逐年递增,农业保险总体呈高速增长态势,农业保险规模不断扩大,这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尽管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形势喜人,但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尚不能充分满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产品服务的旺盛需求。《指导意见》指出,力争到*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元/人。到2030年,农业保险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考虑到目前农业保险制度对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作物种植保险财政补贴方式与水果、茶叶、油料作物、中药材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团队分别选取*市*县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实施运行情况和*市*县水稻种植农业保险实施运行情况分别展开实地调查研究。20*年d月,本研究团队深入*县和*县农村基层实地调研农业保险实际实施情况、农业保险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情况、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度情况、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情况、农业保险承保与理赔服务情况。

二、*县杨梅种植业农业保险实地调研

*县是久负盛名的杨梅之乡,其杨梅种植加工产业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市场销路好、农业产品附加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示范窗口。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山林资源优势,紧紧抓住杨梅种植加工产业,相继实施“杨梅梯度栽培”、“百里杨梅长廊”“十万亩杨梅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做大做强杨梅产业,实现杨梅种植、杨梅深加工、品牌包装、市场营销、杨梅文化传承与推广、杨梅果园观光旅游等杨梅全产业链各环节全覆盖,培育发展起*杨梅种植加工特色农业产业。截至20*年,*全县杨梅种植面积达*.*万亩,挂果产果投产面积*.*万亩,年产量约*.*万吨,直接经济产值*.*亿余元,全产业链产值*.*亿元,直接带动梅农户均增收*.*万元,同比增长*%,现有梅农*万人,其中*%以上为小农户。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气候异常,水旱灾害频发,杨梅种植加工业“靠天吃饭”,高度依赖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雨水、风速、土壤、病虫害防治等自然条件,需高度重视自然气候土壤环境变化对杨梅种植加工业造成的自然风险。*县地处浙东南山区,*杨梅采摘时间高度集中在每年*月中上旬的半个月内,杨梅成熟采摘期间恰逢梅雨季节,对于杨梅种植户来说,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采摘期遭遇持续降雨,不仅采摘不便,还影响杨梅果实品质。此外,作为时令水果,杨梅保质期短(仅*~*天),运输保存要求高,不适合大规模集中长期储存,这导致广大杨梅种植户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较弱,“果贱伤农”的现象屡屡发生,供给需求不匹配造成的杨梅种植大小年周期性市场波动风险特征较为突出。

以20*年为例,**年*月杨梅成熟期遭遇连续降雨,不少杨梅果实成熟挂果期间直接烂在树上,种植户们损失惨重。如何减少雨水给梅农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冲气象变化导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经济风险,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年,人保财险*支公司积极主动联系县政府及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气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探索*县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路子,牵头组织一支由省市县气象中心专家、省人保政策性农险专家、县林业杨梅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小组,多次到各个杨梅基地与种植大户、村镇干部座谈调研,并研究分析*十几年的杨梅产量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杨梅量身打造了一款既符合农户的实际需求又适应地方农业发展特色的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产品。

*县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是全国首个采用气象指数对杨梅采摘期进行风险管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该险种将降水量对杨梅采摘期的损害进行指数化,每个指数对应杨梅的经济损失赔偿。保险合同约定,在6月15日至7月5日的保险期间内,气象观测站实测每日5—12时降水量达到3毫米,且

连续2天及以上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降水量与杨梅经济损失之间的赔偿关系承担赔偿责任。试点期间,杨梅种植保险金额为每亩2000元,实行7%的保险费率,即每亩保险费为140元。按照省政府关于地方特色品种保险补贴办法,省财政给予30%保费补贴,*县财政与农户分别负担保费的40%和30%,农户个人实际负担保费42元/亩。据统计,2015—2017年首轮试点期间,全县共投保农户5268户,参保面积57861亩,其中2017年参保2069户、面积28215亩,约占投产面积的%。2015年出现险情,所有投保户获得全额赔偿;2016年未出现险情;2017年杨梅采摘期雨水多发,投保户全部获得每亩860元赔偿,共计理赔万元。人保财险*支公司已在全县

广大梅农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是2017年遇到的连续降雨天气,保险公司赔偿了2400余万元,减少了广大梅农的损失,较好地发挥了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除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外,*县人保财险公司是*县其它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承保方,有一支专业的农险服务队伍,同时也全程参与了杨梅保险产品的开发过程,首轮试点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20*年,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太平洋产险、中华联合四家保险机构共保,承保杨梅亩数共计***亩(平原杨梅***亩、高山杨梅**亩),占全县杨梅种植总面积的*.*%,保费总计**.*万元,保额为*.*亿元,受益梅农***户。杨梅贷款累计授信人数***户,累计授信总额度*亿元。**年*月*—*日*县连续三日降雨,降雨量分别为*.*毫米、*.*毫米、*.*毫米,已达到平原东魁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理赔条件,每亩可获赔**元。

20*年迄今,*县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已运行*年,承保杨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参保梅农逐步增多,在保险推广、参保、投保、定损、理赔、补贴及其他涉农金融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运行数据。在前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团队走访*县下各镇半岭堂村、*县福应街道东岭村下朕自然村、*县埠头镇白泉村、*县下各镇下各六村,发放调查问卷*份,收回*份,有效问卷率**%。

目前*省正在开展的农业保险项目种类共*种,涵盖农林牧和家禽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由于中央财政和省级有关部门支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主要面向小麦、水稻、玉米等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粮食种植业和家禽家畜养殖业以外的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类农作物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足,农业保险覆盖率不高。有学者指出,以水果保险为例,**年,*省开展的水果保险有大棚西瓜种植保险、露地西瓜种植保险、葡萄种植保险、柑橘树种植保险、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大棚瓜果保险、杨梅采摘期降雨指数保险、水蜜桃种植保险和梨种植保险等*类产品,共承保水果面积*.*万亩,但仅占播种面积的*.*%。还有其他蔬菜、茶叶、花卉苗木、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保险的开展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县杨梅种植业亦面临上述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团队发现,接受问卷调查的对象年龄偏大(*岁以上受访者占*%,其中*岁以上受访者占*.*%)、受教育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占*.*%),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知较模糊(一般知道者占*.*%,不知道者占*.*%)。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获取和阅读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文本信息的能力有限,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较为模糊。*县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在农村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农民不理解、不清楚、不明白农业保险的机制和原理、缴费方式和定损理赔流程,对农业保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

如图*所示,*县大多数农民家庭都从事杨梅种植加工业,杨梅种植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杨梅种植和杨梅果实采摘都需要消耗费大量人力。杨梅种植是*县农业农村领域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杨梅种植和加工是*县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全县仅有一半的杨梅种植面积参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广大杨梅种植户都有参保杨梅种植保险的意愿,希望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能保尽保,特别是杨梅种植专业户更希望自己的杨梅种植园尽可能多的杨梅果树参保。例如,*县下各镇半岭堂村杨梅种植专业户陈某在受访时表示,**—**年度他所种植的杨梅林共**亩(约**株),只有约*/*的杨梅林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据陈某反映,不能做到应保尽保的原因是全县财政补贴资金有限致使农业保险参保名额和承保面积受限,乡镇和村委干部将有限的参保名额和承保面积平均分配给下各镇所有愿意参保的杨梅种植户。种植面积大、种植株数多的种植大户保险覆盖率较低,不能做到应保尽保。

此外,大多数受访者(*位受访者)表示杨梅采摘期降雨指数保险功能过于单一,杨梅采摘期降雨指数保险仅仅根据*月初杨梅采摘前后半个月日平均降水量作为是否进行保险理赔的主要依据,日平均降水量超过*毫米才启动农业保险定损理赔给付程序。这样单一的定损标准和理赔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仅仅考虑*月初杨梅采摘前后半个月的降雨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杨梅种植和采摘还需要考虑台风侵袭、冬季严寒降温对杨梅果树造成的倒伏、落果和冻害等不利影响。同时,这样单一的定损标准和理赔方式也没有考虑到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因素。据多位杨梅种植户反映,杨梅种植成本占比最大的是人员工资,特别是*月中上旬半个月杨梅成熟采摘高峰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采摘和打包装运发货,人力成本开支约占杨梅种植成本的*/*。如果杨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杨梅丰产但卖不上好价钱,“果贱伤农”会极大地打击广大杨梅种植户来年种植杨梅的热情和积极性。

针对上述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在《指导意见》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逐步提高其占农业保险的比重。”*省委省政府也鼓励和引导各地“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积极鼓励开发符合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农户投保意愿强烈的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上升为省财政补贴险种。”

乡村振兴以产业为依托,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杨梅种植业参保农业保险的现状表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离不开特色产业引领和带动,优势特色农产品对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旺盛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农业农村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各保险机构应为优势特色农产品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应保尽保、能保尽保,让包括*万*杨梅种植户在内的广大农民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中获益。

此次*县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参保农业保险的杨梅种植户、蔬菜种植户、葡萄种植户均未收到承保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单和保险合同,*县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和工作人员存在工作疏忽和服务不到位情况。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如果没有持有保单和保险合同文本,对承保种类、承保面积、承保金额、承保保费、政府财政补贴情况、农户保费自负情况都缺乏直观的认识,一旦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由于农户手里没有保单和保险合同,农户的权益和权利容易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受到损害。

三、*县水稻种植业农业保险实地调研

20*年*月*—*日,本研究团队赴*县丹西街道**村对水稻种植业农业保险参保、理赔给付情况展开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份,回收调查问卷*份,有效调查问卷*份,问卷回收率**%,有效问卷率**%。

**村位于*县*街道西南部,北邻通往*的滨海大道,南接*村、*村,西接*村,东接*村,全村盛产黄水稻、黄金瓜、桔子等农产品。**村由**、里新、周建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分*个村民小组、共**户,常住人口**人,村民住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亩。**村以种植水稻、蔬菜、经济作物和淡水养殖为主,以手工业、服务业、针织加工业为辅,土地流转收入、山林承包收入、资产出租收入是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年,**村完成“森林村庄”创建,获得全省首批“一村万树”村荣誉。

本研究团队实地走访调查发现,**村耕地面积集中,土地平整质量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种植业是**村传统产业,大量本村村民和少量外地人员从事农业种植业。与*县相似,**村受访者年龄偏大(*岁以上者占*.* %),受教育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者占*%)。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较低,获取和阅读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文本信息的能力有限,对农业保险的了解和认知不够深入和全面(不知道者占*%,听说过者占*.*%)。

**村以种植业为主,受访者中种植水稻者占比较高(见图*)。由于户均土地面积较多(耕地*.*亩/户,山林地*.*亩/户),土地流转和山林承包在**村较为普遍。市民周某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租**村土地**余亩,种植荷花、莲藕等药食两用经济作物,供应*素食餐饮行业消费。据周某反映,他所种植的药食两用经济作物尚未参保农业保险。现有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和具体实践尚未顾及到像他们这种市民下乡开垦农村土地种植农作物来供应城市餐饮消费的情况。素食爱好者对食材的天然性和保鲜度要求较高,成功种植出满足素食爱好者独特品位和要求的农作物并非易事,最初几年种植失败的风险较高。一旦气候原因、缺乏经验等导致种植试验失败,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较高,但目前缺乏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针对上述情况,*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为进一步扩大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指导意见》指出,“鼓励探索开展‘农业保险+’ 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通过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提高农户信用等级,缓解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在中央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省《实施意见》也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重要农产品、经济作物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新产品。扩大蔬菜大棚保险覆盖面,拓展畜禽水产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推广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值产量保险等创新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来到农村田间地头体验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享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并亲身参与田间劳动和家禽家畜养殖劳动,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切身体会农民的辛劳与农事的不易。市民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战略面临的新课题新现象,保险从业者应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入手,全方位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推进适应农业保险服务需要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将农业保险服务从城市延伸至乡镇、村组,从写字楼办公室延伸到田间地头,将细致周到贴心的保险服务送到亿万农民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市民的心坎上。

与*县不同,**村参保农业保险的农户和外来人员普遍持有保险公司开具的保单和保险合同。**村水稻种植户农业保险保费由中央、省(计划单列市)、县三级政府财政合计补贴*%,农户个人承担*%;**村蔬菜种植户农业保险保费由省(计划单列市)、县财政两级政府财政合计补贴*%,农合个人承担*%。据**村蔬菜种植户胡某反映,由于20*年第*号台风“烟花”过境,*县在台风“烟花”七级风圈半径范围内,风急雨骤,七级大风吹倒了数个蔬菜大棚,强降雨导致田间蔬菜受淹,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绝收,损失惨重。由于胡某等人不是**村常驻居民,且胡某与陈某等四户人家的蔬菜作物在同一张农业保险投保单投保,保险公司以涉嫌虚报损失骗保为由拒绝理赔给付。蔬菜种植户*某与*某均表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又是外乡人,对农业保险参保、定损和理赔流程没经验、不熟悉,保险理赔求告无门。由于保险公司拒赔理由不合理、不充分,胡某与陈某等人对农业保险能否真正发挥救危救急作用心生疑虑,他们认为保费并不便宜,真正需要保险的时候,保险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令他们感到失望。

四、结语

本研究团队在*县和*县的实地调研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保险业在构建中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上应积极有为、主动作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科学预防与有效应对农业农村领域发生的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农业病虫害、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环境异常变化等风险,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亿万农民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中受益,增强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要实现上述目标,宜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农业保险下乡需调动农村基层保险协办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与专职保险代理人不同,农业保险基层协办员是兼职的,广大基层协办员生活在田野乡村,工作在田间地头,熟悉农村基层风土人情。基层协办员大力推广、宣传和服务,协助承保机构开展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保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作用。考虑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较多,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普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政府有关部门应会同保险经办部门和具体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编写和发行易读、易懂、易于理解且权威可靠的农业保险读物和小册子,提高农业保险政策、保险条款的可读性和易读性,便于基层协办员开展农业保险推广工作。

其次,农业保险是惠农、支农金融产品下乡的最佳载体。随着新版《补贴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国家有关部门以农业保险为载体的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顶层制度设计初见眉目,农业保险大有可为。*县应在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运行实施的基础上,围绕*杨梅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打造更贴近梅农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争取国家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奖补政策支持,进一步创新农业保险业务宣传推广,广泛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和金融服务、财政补贴扶持政策、保险理赔给付成功案例等内容宣传,积极引导农户增强保险意识,提高参保积极性。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移动互联网媒体做好线上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互联网媒体渠道开展农业保险条款、参保方式、定损方法、理赔给付方案解释告知工作,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的知晓度和认知水平,充分调动农户参保的主动性,在农业保险服务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方面出实招、见真章。

其次,需尽快将银保监会最新出台的《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落到基层实处,从保险监管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承保对象的定损、理赔给付服务工作,切实改进和提升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水平。通过真诚贴心的保险服务深耕开拓农业保险市场,助力农业发展,助力农民依靠土地、山林、滩涂、水域增收致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最后,将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与食品加工销售、食品安全监管紧密统合在一起,围绕全食品产业链各环节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和金融服务。具体到农业保险领域,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提质增效,由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由保生产环节向保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从单一主体到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应保尽保、能保尽保,从减灾救灾向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53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