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优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4820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优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文、包、我、高、兴、贝”七个生字,会认“奶、送、晒、外、洒、院、您、泪、宝”九个字。

2.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读课题。

1.教师谈话:大家喜欢自己的奶奶吗?大家给奶奶送过礼物吗?(教师板书:奶奶)来,挥挥手,朝奶奶亲热地打声招呼吧!(出示奶奶头像图贴)。

2.文文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1)指名读课题,教师拄意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对奶奶的亲切感。

(2)齐读课题。(出示太阳放光芒的图片)。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

1.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引导归纳整理。学生有可能提出:谁给奶奶送阳光?(当场解决并擦掉)。

(1)为什么给奶奶送阳光?(板书)。

(2)奶奶能收到文文送的阳光吗?(板书)。

2.小结:看,你们提到的问题多有价值呀!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聪明的孩子们,怎样来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渗透学习方法)。

3.读课文。可小声读,可以高声读,可以双人读,可以个别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题。出示“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的画面。

4.学生看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金色的阳光洒满庭院。”

5.在金色的阳光中,文文想到了谁?(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6.猜猜看,文文会怎样做呢?过渡:文文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大家读下面的三句话,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出来。

7.课件出示:她赶紧兜起裙子,把阳光包在里面。“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学生自由练读以上的三句话。(师巡视,认真倾听)。

9.(出示教学插图)师述:文文兴高采烈地跑到奶奶身边,却为什么哭了?

10.自由读5、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1.学生交流。

12.引读:师读第5自然段,生读6、7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文文的内心感受,读好这两句话。过渡:看到伤心的文文,奶奶却笑了。

13.(学生看插图)出示奶奶的话。

(1)自由读奶奶的话,边读边想:奶奶从文文的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并读出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

14.同学们,面对伤心的文文,你准备怎样对她说呢?(顺势擦去第二个问题)。

三、整体回归,思想升华齐读课文。

四、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要重点指导的字:“包、我、高、兴”(读准字音)。

2.指名口头组词。

3.学习笔顺。

4.描红,观察: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二篇】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特点,利用偏旁来识记生字,理解字义。通过做动作、借助图片、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高效识字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和识字游戏等方式,加深对形声字的认识。

1.能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运用。

2.依托“词句段运用”,提取写作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3.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板块一。

品读词句,感悟表达。

1.辨析近义词。

(1)自读句子,观察括号里的词语,谈谈你的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近义词)。

(2)小组交流,比较每组词语的意思,选取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飘荡)开去。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轻快)的歌曲。

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

(4)教师总结:近义词在句子中并不能互相取代,要结合语境进行适当的选择。第一句写的是水中场景,而“飘荡”一词大多描述的是空中的场景,所以应该用“荡漾”;第二句中的“轻快”才是形容歌曲的;第三句中,“灵敏”用来形容鼻子的感知能力强,而“灵巧”常常用来形容动作灵活而巧妙。

(5)创设新的语境,巩固练习。

2.句子积累运用。

(1)课件出示例句。

课件出示: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2)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3)这两个例句都是抓住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两个例句都是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的。第一句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三个方面,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燕子的特点。第二句抓住独角仙的壳、头两个方面,从颜色、硬度、形状的角度来写它的特点。)。

(4)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选取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朗读。学生评议。

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特点,使其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再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方法进行练写,学生互评,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块二。

品读赏析,积累诗词。

1.初读词,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词,教师重点提醒易读错的生字,如“曾、谙”。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4)指名读词,全班齐读。

2.简要介绍。

(1)介绍词人及创作背景。

(2)介绍“词”的知识:词以前是配曲谱来唱的,相当于现在的歌词。“忆江南”就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唱的旋律。词的每一行,字数不等,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

3.疏通词的意思。

(1)课件出示学生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成青绿色染料。

(2)课件出示注释,小组交流整首词的意思。

(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4.品读感悟。

课件出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师:读读这句话,谈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借助插图或视频,体会词人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熟读成诵。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词,需要教师进行知识补充,但不要太深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讨论交流,使其大致掌握这首词的意思,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一的教学,下面我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补充一些与语文园地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自学成果,进行经验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三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想。

2、写1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四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

(4)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五篇】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积累本,ppt

两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 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

(修辞手法)

(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

生练习仿写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

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出示“语句段运用”要求。

2、老师适当点拨。(要找出规律,明确仿写什么。每次模仿解决一个问题,不要贪多。或学习一种组句成段的方式,或者学习某一片段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3、小组讨论交流写什么。

4、学生动笔练习。

5、讨论交流展评仿写句段。

三、本课小结

主要学习了积累和仿写,这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许多的好处,希望大家重视。

一、寻物启事

1、复习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积累和运用词句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一种应用文体。

大家知道,我们丢了东西都很着急,想快点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怎样找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并能够让见到你丢失物品的人联系到你呢,这就需要用到“寻物启事”。即便现在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寻物启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依然是我们要掌握的根本。

2、同学们自己看课本例文,想一想寻物启事要有哪些构成要素。

3、小组交流讨论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4、全班交流寻物启事的构成要素。

(标题、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

5、假设你丢了自己的书包,请写一则寻物启事。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批改。全班展示。

二、书写提示

1、看看你的寻物启事,对自己的字满意吗?想不想把字写得更好一些。我们接下来就进入书写提示,再多学几个把字写漂亮的小妙招。

2、根据泡泡提示观察课本上的两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3、“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把你的发现实践一下。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4、书写展示,同学点评。

三、日积月累:

1、导语

大家对成语都很熟悉了,一般是四个字的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八字成语。

2、小组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可借助工具书。

3、全班讨论交流,师适时点拨。

4、成语意思大概明白了,我们来看看这些句子可以用上哪个成语吧。

(1)交朋友是很重要的,你周围的人什么样子你就容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 )。

(2)依我看这事用不着发愁,( )到时候自有对付的办法。

(3)当卧底的警员都是抱着( )的决心,深入犯罪组织内部探查。

(4)任何事情不能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要知道( )。

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课下可以多积累成语,了解每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六篇】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认读生字10个,会写9个。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投影仪、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草叶上的歌。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出来,问一问身边的同学或字典小老师,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阅读情况,进行分小结指读。

3、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

4、“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通过这三个词,你觉得这块草坪怎样?

这一小结应该怎样读。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试一试,然后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5、教师指读,学生评价。

6、分小结学习课文。

(1)你认为什么样的草坪最美?你从哪感受到的?

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a、沉思了一冬的大森林,挣开明亮的眼睛。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溢出”说明什么?

这一小节写的这样美,仿佛写出了森林老爷爷经过沉睡忽然醒来,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一小结。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朗读,教师配上音乐。

如果我们把冬天的森林比作老爷爷,那春天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这样充满生机的草坪,你们喜欢吗?我们应该怎样读着一小节。让学生带着动作的自由朗读。

c、“腾空”、“发出笑声”、“醉入花丛”、“舞步轻盈”,通过这些快乐的词语,我能够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小动物们是多么开心,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小节吧!

d、“温柔的和平”、“搏动的生命”、“绿色的云影”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吗?

让学生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美读课文。

为学生提供条件,进行配乐朗诵。

你喜欢朗读哪一小节,就来朗读哪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朗读复习。

1、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诗歌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几个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分析。

3、找一找,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些句子写的,你最喜欢?为什么?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拟人、比喻在文章书写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生字。

1、复习认读的字。

采用重点检查学困生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巩固。

“曈”的读音要进行重点纠正。

2、教写生字。

进行认真的观察,说一说,哪个字你认为最难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先进行交流。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淅”字,注意他是左中右结构。

“酣”指导学生进行重点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检查。进行适时指导。

(三)总结。

在这么美丽的草坪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七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重点理解课题。

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本课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的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通过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体会彭总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高尚品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重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在重点、难点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点拨,当好引导者。

一课时。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彭德怀同志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一)出示课题,引导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

可能1:这“规矩”指什么?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

可能2: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以它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易错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辩”的书写。

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情感体会。

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思考:“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矩?你认为彭总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划出相关的语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描写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1)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2)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3)“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4)“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

(5)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

4、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你对课文的主人公彭德怀同志还有哪些了解?

〔培养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5、课件出示彭德怀同志生活工作片段。

6、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彭德怀同志这种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只是咱们国家领导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还有许许多多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解。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查阅资料的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五)作业设置。

以下的两个题目,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选择。

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写一写。

2、你还了解哪些伟人感人的故事,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兴致勃勃游园(动作)。

发怒“怎么看不到有人?”语言。

冲着是不是把有人赶跑了。

返身走了……这个规矩不能有!

(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第八篇】

1.课件出示“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中的三句例句,引导学生边读边看看三句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着重号聚焦句子中的“得”。

(2)学生再次认真朗读句子,想一想加点字“得”前后两部分在意思上都有怎样的关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明确“得”后面半部分是对前面动作词状态、程度等的补充说明,因而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同时试着补充完成第四句话“妈妈累得”,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累”的样子、程度等,同时对他们的写话予以梳理(如“妈妈累得说不出话来”“妈妈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等)。

(4)拓展延伸:完成第五句写话练习“得”,指名朗读自己写的句子,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得”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前半部分一定要有动作词。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中给出的两句话,注意加点词语在句子中都有什么特点。

(1)指名学生回答(一句话中,几个分句子前后词语是一样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这种含有几个分句的句子,前后两句话首、尾词语相同,这样形式的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叫“顶真”。

(2)教师补充出示几则例句:a.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b.橹摇船、船载橹,橹动而船行;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针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顶真修辞的有趣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两个句子,边读边体会句子的特点。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试着照样子补充第二句后面的省略号,教师注意提醒他们下一句必须以“弯弯的小桥”开头,适时补充出示“弯弯的小桥那弯弯的小船”。同时引导他们明确这是一句歌词,歌曲《弯弯的月亮》。

(5)课件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初步感知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有趣特点,同时在写话练写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认知内容,提升了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254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