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实用5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实用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游扶贫工作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7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120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200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70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14、2015年的670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根据局党委的部署,在局机关内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在第一阶段,透过学习有关文件、主题讨论,以多种形式在全体民警中开展学习,透过学习讨论,使全体民警更牢固掌握各项纪律规定,增强了法纪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深刻认识到民警违法违纪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危害性,从中吸取了教训,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改善了工作作风,透过这次纪律教育整顿学习,使全体民警深刻体会到在我们公安队伍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在公安机关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透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刻对照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虽然,过去在自我的公安本职工作中做得也不错,但也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畏畏缩缩,缺乏果断和胆量。
2、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此刻:对待工作有时不够主动、用心,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对业务知识钻研不够,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认为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就算了事了。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纪律松散、作风拖拉。表此刻:上下班有时不守时,开会学习不认真听讲,不做学习笔记,消极应付。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必须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光,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学习不够,理论功底浅薄,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更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个性是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而自我在业务方面存有依靠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我先做做不好。而且自我尚未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必须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我份内的事做好就能够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我的工作带来动力。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仅要学法律、公安业务知识,更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精读有关重点文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我的头脑,提高自我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我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职责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2、要用心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我办案的本领;要讲究方法,注重实际,加强自我工作潜力和修养;要开拓创新,用心进取,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随时随地的将“五条禁令”表此刻行动上。明确自我的身份,告诉自我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以中国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彻底改正自我毛毛糙糙的毛病,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每一个人。
4、加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办案,努力做到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
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迅速会同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转发通知至各区(市、县),组织全市人社、发改、乡村振兴部门力量,对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人口1433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6177人。9617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务工就业意愿的60497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务工就业人数18718人,市外省内务工就业人数17872人,省外务工就业人数10327人,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就业13548人,实现创业32人。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各项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1712人。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和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均超过2020年年末人数。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持续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用工企业的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和发布当地企业用工信息,优先输送脱贫劳动力到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二是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增收工作。建立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加强与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相关信息数据比对复核,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员实行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提供分类精准就业帮扶。截至8月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397人,其中什邡市13人,中江县2384人。239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2388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就业218人,市外省内就业931人,省外就业78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452人。三是大力培树劳务品牌。将建设特色劳务品牌工作纳入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内容持续推进,。整合人社、商务、住建等部门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实际,分项目、分阶段、分对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依托定向劳务基地,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定点定向开展劳务输出。截至目前,仅“中江表嫂”“家道家政”“江建筑”“聚佳劳务”输出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万余名,年增收12亿余元。
二、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工作
(一)“一个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局机关、局属有关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次,专题研究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突出问题。制定《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成员指导推动区(市、县)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区(市、县)指导推动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各区(市、县)也分别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加强与市发改、乡村振兴部门脱贫劳动力的信息对接,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三项制度”拓宽脱贫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建立延伸就业服务制度。在广东、浙江、北京、重庆等我市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建立13个“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在市内8个用工大户企业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直联站”,直接服务农民工累计达万余人次,拨付补助资金万元。二是建立帮扶就业兜底制度。出台《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将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再提高100元/月。今年1-6月,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78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万元。三是建立灵活就业促进制度。制定《德阳市创建新型灵活就业引领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从事居家、服务、经营、网络平台和综合等五类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0人至50人以上的,按每月200元/人、每个项目一年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给予项目创建单位补贴,切实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组织引导和带动,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就业。罗江区制定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户、监测户省外务工交通补贴工作的通知》,对到省外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补贴。2021年1-6月,全市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用于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支出万元。
(三)“五大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一是劳务协作输出一批。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企业用工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筛选当地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德阳人社服务微信公众号、乡镇老乡群等网络平台和举办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等,及时精准向脱贫劳动力推送。今年春节前后采取引导“错峰返乡”、走访慰问、关心关爱“三留守”人员等举措,鼓励在外德阳籍脱贫劳动力留在务工地过年,稳住就业岗位。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劳动力省外就业10327人。二是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和稳定一批。紧贴市场需求和脱贫劳动力的培训意愿,结合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制培训,采取“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模式,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广汉市坚持把建阵地与做强产业特色相结合、把聚名师与加快产业培育相结合、把建课程与对接产业需求相结合“三建三结合”工作机制,依托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布局,打造扶贫培训教学主阵地。什邡市积极推动项目制培训与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民宿服务与管理、新派川菜、雪茄种植等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2021年1-6月,全市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712人。三是鼓励就业帮扶载体吸纳一批。依托全市现有的29个就业援助基地、114个就业扶贫基地、143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帮助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8月底,全市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408人。深挖农业产业就业潜力,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企业+农户”“产业园+贫困户”“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星级农家乐+贫困户”等模式,帮助脱贫户获得“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重收益。中江县富兴镇刘氏农场流转4个村近1000亩土地,将养牛与种植青花椒相结合,用牛尿灌溉青花椒,形成产业链,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吸纳12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3000元。同时,吸引近百名脱贫劳动力到种养区采摘花椒,人均70-150元/天。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7922人。四是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全面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24”条措施,加大返乡创业人员的服务、指导、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倍增效应。中江县李怡返乡创办绿环养殖有限公司,构建了现代化绿环养殖创新创业模式,通过生猪养殖,带动庞彩兰等3户脱贫户微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奔向小康,累计吸纳并带动本村村民实现就业创业400余人。今年来,全市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7885人,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7885个,实现总产值亿元,带动脱贫劳动力等就业万人。五是公益性岗位安置-批.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立和上岗前公示等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对因自身残疾或需照顾残疾、重症家庭成员无法外出和通过市场难于实现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实行兜底安置,并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新增和腾退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大龄、残疾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脱贫劳动力,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2021年1-8月,全市通过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3548人。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失业风险大。脱贫劳动力从事保洁、服务员、一线生产工人等工作岗位的占比较大,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工资收入低,因此就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
(二)脱贫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不强。从参加技能培训人数占比来看,脱贫劳动力参与人数少,培训意愿不强,扶贫专班推荐就业成功率也较低。
(三)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不足。脱贫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的现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有创业意愿的又面临缺乏经验、资金、技术等难题,创业成功率低。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就业形势研判。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冠疫情、经济发展形势等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定期分析研判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加强对易返贫致贫劳动力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返贫的底线。
(二)出台脱贫基地管理办法。建议出台全省脱贫基地(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对已认定的扶贫基地(车间)进行考核,根据吸纳和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的情况给予一-定补贴。新认定一批吸纳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基地(车间),给予2万-10万的一次性补贴。
(三)加大就近就业支持力度。优化延续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和促进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24条”措施,持续优化返乡下乡创业环境,积极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土地使用、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帮助,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四)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很多脱贫劳动力受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的限制,选择快递物流、网络送餐等灵活就业方式,但是这些新业态大多未和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失业风险大,建议出台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制度,对自愿购买失业保险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灵活就业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五)探索脱贫劳动力社保制度。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层次低、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脱贫人员大多存在年老体弱病多等困难,有很大返贫风险,建议探索“以人为本、相对公平”的政策体系,出台农村社保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缓解脱贫人员的养老之忧。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十三五”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锁定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和两大片区“三个重点”,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行动。2017年,6326户、27774人脱贫,1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两大片区整体帮扶效果显著。虽然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艰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不容忽视,还需要在扶贫精度、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为全面加快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我们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深入乡村、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施策精准,不断提高帮扶实效。一是识别精准。经过审计整改、阳光低保和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对存疑数据进行逐条逐户核实,全县移除不符合条件建档立卡农户2675户8131人;同时对建档立卡外的困难群众和已脱贫的低收入农户进行仔细排查,通过“两公告四公示两比对”程序,将1147户农户新增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确定27户农户因困返贫,实现应进必进、应扶尽扶。目前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共计34692户115076人。二是结对精准。结合“三进三帮”大走访,每个月定期组织“扶贫走访”,全县11013名县乡干部、371名扶贫志愿者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常态开展“送项目、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的“四送”活动,所有结对帮扶工作均留有台账,并做到联系人、对象户、调查员三方签字确认,保证了帮扶效果。三是“菜单”精准。优化扶贫“菜单”,投入资金万元,实施特色种养、光伏扶贫、“股份+”等七大类项目万个,不断提升帮扶项目到户比重,实现一般低收入农户全覆盖。同时,整合各类帮扶资源,推动“三来一加”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家门口”就业项目59个,带动2450余名低收入农户就业。
(二)注重整合路径,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扶贫”。大力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高效农业,建成19个连片2000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在经济薄弱村新建一批300-500亩左右的示范基地,吸纳低收入农户务工,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引导低收入农户通过发展农家餐饮、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等“农家乐”、“渔家乐”项目,参与到旅游经营或接待服务中。加快推进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建设,聚焦成子湖旅游扶贫项目实施,完善“旅游扶贫、助力小康”的扶贫机制。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借力农村淘宝、京东泗阳特色馆等线上平台,推进本地农产品上线,带动电商从业人员增收致富。58个经济薄弱村已建成38个“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达标率达65%;涌现出里仁乡颜浩、新袁镇丁正等一批月销量数十万元的电商带头人。大力实施“政策+扶贫”。出台《泗阳县创业引导扶持资金申报指南》,扶持385名低收入农户创业资金万元。全年免费培训4832人次,其中专项技能培训1086人次,兑现专项定额培训补贴万元。出台《泗阳县贫困家庭子女扶贫助学实施方案》,全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4882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747万元。开展群众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万元,帮助1508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出台《泗阳县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发放健康扶贫卡万张,签约服务万人,设立扶贫床位350张,落实“四免两减”政策,11267人次低收入病患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累计减免费用万元。
(三)注重模式创新,不断探索扶贫新路。一是开展“阳光扶贫”系统建设。2017年6月以来,多次召开动员推进会部署落实“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全部建档立卡人口和帮扶人员信息,扶贫、教育、民政等9部门25条资金线,115个扶贫项目,1208个就业岗位全部录入系统,先后组织的三个季度帮扶走访工作全部实现走访率、分析准确率4个100%。积极探索“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规范,围绕硬件配备、数据录入、政策执行等内容,创新建立“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六个“三到位”工作机制;对系统内各模块功能与操作流程,各类数据的来源和政策依据等进行了归纳提炼,创新编制了《泗阳县“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操作指南》,并拟定了“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应知应会题库,切实提高乡镇部门“阳光扶贫”系统应用能力。制订出台《泗阳县精准脱贫监督执纪问责重点问题清单》,累计开展了20余次专项监督检查,下发通报5期,对50余个单位进行了公开曝光,给予28名党员干部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处理,有效督促乡村依法履行低收入人口精准识别和退出法定程序,督促乡村承担到村到户扶贫资金监管责任。二是健全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在58个县直部门“一把手”任58个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再从挂钩部门中选派58名“扶贫书记”,出台《“扶贫书记”职责清单》,组织出征宣誓仪式,形成了“第一书记”、“扶贫书记”和支部书记同向发力抓扶贫的强大合力。19个乡镇(街道)都设立了扶贫办,组织专人从事服务工作。全县11013名县乡干部、371名扶贫志愿者与一般低收入农户结对,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和土地创新。开展扶贫小额贷款“提标扩面”试点,加快推动各类产权入市交易,特别是对村集体资产和扶贫资产等农村产权进行登记备案,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8398万元。同时开展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域内流转收益扶贫试点工作,通过省市交易平台成功交易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405亩,收益资金重点投向两大片区和经济薄弱村,用于扶贫项目建设。
(四)注重项目带动,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实施财政奖补资金项目。引导村集体利用省财政扶持项目资金,采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统一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新模式。围绕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对26个经济薄弱村进行扶持,投入资金2512万元,实施扶持项目26个。其中省扶持资金1472万元,县配套资金1040万元。实施“联村共建”项目。58家县直机关在挂钩县领导的带领下,联系共建企业,与58个经济薄弱村结对,进行“联村共建”,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54个,其中产业类增收项目77个,增加经济薄弱村收入190余万元。实施“五方挂钩”项目。积极策应省“五方挂钩”帮扶和“南北共建”帮扶,不断争取省后方单位和苏南对口帮扶镇村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在省委帮扶工作队大力协助下,2016-2017年累计争取帮扶资金万元,实施项目104个;其中2017年到账2313万元,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120余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基层重视程度不够。少数乡镇和部分村居对待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仅限于开会“讲两句”,象征性提要求,具体情况不掌握或掌握不深不透,存在数字脱贫情况。少数县直单位对帮扶责任人要求不到位,结对走访满足于串串门、定定位、填填表,收入分析错漏,帮扶计划和措施“假、空”,在“阳光扶贫”系统督查中表现较为明显。
(二)扶贫人员力量不足。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乡镇(街道)负责扶贫的仅有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扶贫专干,甚至有的扶贫专干不能专干扶贫,还要身兼其他业务,无法完全满足艰巨的扶贫任务;此外,村扶贫力量也相对薄弱,大量的统计汇总、项目实施、资金发放等工作落在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基本电算能力的村会计身上,导致出现收入计算不实、项目进度偏慢等问题。
(三)农户缺乏脱贫意愿与能力。部分低收入农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仍然很重,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加之缺乏有效宣传引导,文明乡风尚未形成,赌博现象层出不穷,存在刚放下饭碗,就坐上牌场现象,对政府介绍的培训和工作岗位,以各种理由推脱。还有一定比例的伤残体弱低收入农户,无法适应工厂流水线生产操作要求,自我发展又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缺门路,自主脱贫难度很大。
(四)村居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部分村居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受制于区位、交通等条件,长期以来缺乏资产、资金、资源,基础非常薄弱。县乡两级投入有限,村支两委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即使是有规划有想法,也缺乏启动资金,目前仅能依靠上级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进行“输血”。
三、几点建议
2018年是打赢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年”,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围绕重点,下足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确保年内万一般低收入人口脱贫,1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增收达标,两大片区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重视程度,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县直各单位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大各类要素争取和投入,切实提高帮扶成效;扶贫办要统筹协调,压实责任,扎实推动各项精准扶贫举措有效落实。二是建章立制,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用人机制,特别是在基层扶贫力量配备上,调整吸收年轻的村干、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加入扶贫队伍,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调度,全面调动乡镇(街道)卫生、教育、民政、劳动、农经、农技、农机等部门力量,深度摸排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提高精准扶贫政策覆盖面。三是强化督查,杜绝形式主义。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查力度,结合“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督查办、扶贫办、阳光办等部门配合,采取督查通报、现场观摩等方式,形成立体交叉常态化督查制度,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二)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农户自主脱贫能力。一是强化社会风尚引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通过选树勤劳致富典型,讲述先进故事,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方式,营造劳动光荣、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低收入农户主动参与扶贫开发。二是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落实免费技能培训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训,将培训班办到项目、办到村组、办到地头,并实现务工就业的有效转化。三是整治不良风气。乡镇(街道)要加大对赌博行为管控力度。加强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群众参与读书、观影、跳舞等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
(三)加强产业发展,激发薄弱村脱贫活力。一是加强农业招商。加大桃果、蔬菜、水产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的招商力度,大力招引集团型农业种植和加工龙头企业,创建特色优势品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将特色种植项目纳入直补范围,做到针对性帮扶,助推产业发展实现增收。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撬动各方社会资源投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的大扶贫格局。一方面是策应24家省级“五方挂钩”单位帮扶,另一方面是强化社会化“联村共建”帮扶,帮助经济薄弱村新建厂房、高炮、棚舍等物业资产,增加村集体稳定收益。三是加强土地股份合作。扩大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范围,出台政策鼓励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人才到村任职,重点充实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强村集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困难群体幸福指数。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完善财政支持扶贫开发增长机制,重点用于解决因病、因学、因灾、因残“一卡四名录”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投入,切实减少支出性贫困发生率。二是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县各牵头单位要强化政策宣传,编印精准扶贫政策汇编,确保每个低收入农户一册,相关部门重点推进大病补充保险、“群”众扶贫助学和残疾人照护体系建设等“三项制度”,确保省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效考核八个重点指标全部100%。三是重点攻坚三类人群。对因病致贫人群,特别针对重病和慢性病群体,进行分类救治,采取免费签约医生服务,通过补充保险提高大病报销比例,将慢性病长期服药纳入补贴范围,确保给予实实在在帮扶;对因灾和市场行情变化返贫人员,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对贫困老人,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投入和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托底性的制度安排,用政策兜底实现“一户不少、一个不落”。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5
省人社厅:
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迅速会同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转发通知至各区(市、县),组织全市人社、发改、乡村振兴部门力量,对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人口1433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6177人。9617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务工就业意愿的60497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务工就业人数18718人,市外省内务工就业人数17872人,省外务工就业人数10327人,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就业13548人,实现创业32人。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各项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1712人。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和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均超过2020年年末人数。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持续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用工企业的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和发布当地企业用工信息,优先输送脱贫劳动力到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二是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增收工作。建立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加强与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相关信息数据比对复核,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员实行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提供分类精准就业帮扶。截至8月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397人,其中什邡市13人,中江县2384人。239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2388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就业218人,市外省内就业931人,省外就业78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452人。三是大力培树劳务品牌。将建设特色劳务品牌工作纳入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内容持续推进,。整合人社、商务、住建等部门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实际,分项目、分阶段、分对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依托定向劳务基地,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定点定向开展劳务输出。截至目前,仅“中江表嫂”“家道家政”“江建筑”“聚佳劳务”输出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万余名,年增收12亿余元。
二、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工作
(一)“一个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局机关、局属有关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次,专题研究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突出问题。制定《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成员指导推动区(市、县)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区(市、县)指导推动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各区(市、县)也分别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加强与市发改、乡村振兴部门脱贫劳动力的信息对接,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三项制度”拓宽脱贫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建立延伸就业服务制度。在广东、浙江、北京、重庆等我市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建立13个“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在市内8个用工大户企业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直联站”,直接服务农民工累计达万余人次,拨付补助资金万元。二是建立帮扶就业兜底制度。出台《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将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再提高100元/月。今年1-6月,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78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万元。三是建立灵活就业促进制度。制定《德阳市创建新型灵活就业引领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从事居家、服务、经营、网络平台和综合等五类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0人至50人以上的,按每月200元/人、每个项目一年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给予项目创建单位补贴,切实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组织引导和带动,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就业。罗江区制定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户、监测户省外务工交通补贴工作的通知》,对到省外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补贴。2021年1-6月,全市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用于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支出万元。
(三)“五大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一是劳务协作输出一批。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企业用工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筛选当地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德阳人社服务微信公众号、乡镇老乡群等网络平台和举办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等,及时精准向脱贫劳动力推送。今年春节前后采取引导“错峰返乡”、走访慰问、关心关爱“三留守”人员等举措,鼓励在外德阳籍脱贫劳动力留在务工地过年,稳住就业岗位。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劳动力省外就业10327人。二是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和稳定一批。紧贴市场需求和脱贫劳动力的培训意愿,结合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制培训,采取“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模式,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广汉市坚持把建阵地与做强产业特色相结合、把聚名师与加快产业培育相结合、把建课程与对接产业需求相结合“三建三结合”工作机制,依托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布局,打造扶贫培训教学主阵地。什邡市积极推动项目制培训与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民宿服务与管理、新派川菜、雪茄种植等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2021年1-6月,全市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712人。三是鼓励就业帮扶载体吸纳一批。依托全市现有的29个就业援助基地、114个就业扶贫基地、143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帮助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8月底,全市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408人。深挖农业产业就业潜力,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企业+农户”“产业园+贫困户”“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星级农家乐+贫困户”等模式,帮助脱贫户获得“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重收益。中江县富兴镇刘氏农场流转4个村近1000亩土地,将养牛与种植青花椒相结合,用牛尿灌溉青花椒,形成产业链,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吸纳12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3000元。同时,吸引近百名脱贫劳动力到种养区采摘花椒,人均70-150元/天。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7922人。四是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全面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24”条措施,加大返乡创业人员的服务、指导、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倍增效应。中江县李怡返乡创办绿环养殖有限公司,构建了现代化绿环养殖创新创业模式,通过生猪养殖,带动庞彩兰等3户脱贫户微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奔向小康,累计吸纳并带动本村村民实现就业创业400余人。今年来,全市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7885人,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7885个,实现总产值亿元,带动脱贫劳动力等就业万人。五是公益性岗位安置-批.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立和上岗前公示等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对因自身残疾或需照顾残疾、重症家庭成员无法外出和通过市场难于实现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实行兜底安置,并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新增和腾退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大龄、残疾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脱贫劳动力,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2021年1-8月,全市通过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3548人。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失业风险大。脱贫劳动力从事保洁、服务员、一线生产工人等工作岗位的占比较大,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工资收入低,因此就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
(二)脱贫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不强。从参加技能培训人数占比来看,脱贫劳动力参与人数少,培训意愿不强,扶贫专班推荐就业成功率也较低。
(三)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不足。脱贫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的现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有创业意愿的又面临缺乏经验、资金、技术等难题,创业成功率低。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就业形势研判。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冠疫情、经济发展形势等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定期分析研判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加强对易返贫致贫劳动力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返贫的底线。
(二)出台脱贫基地管理办法。建议出台全省脱贫基地(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对已认定的扶贫基地(车间)进行考核,根据吸纳和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的情况给予一-定补贴。新认定一批吸纳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基地(车间),给予2万-10万的一次性补贴。
(三)加大就近就业支持力度。优化延续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和促进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24条”措施,持续优化返乡下乡创业环境,积极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土地使用、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帮助,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四)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很多脱贫劳动力受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的限制,选择快递物流、网络送餐等灵活就业方式,但是这些新业态大多未和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失业风险大,建议出台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制度,对自愿购买失业保险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灵活就业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五)探索脱贫劳动力社保制度。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层次低、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脱贫人员大多存在年老体弱病多等困难,有很大返贫风险,建议探索“以人为本、相对公平”的政策体系,出台农村社保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缓解脱贫人员的养老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