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调研报告10篇
本报告分析了农业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及政策影响,探讨了技术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优化建议,旨在提升农业效率与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农业调研报告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一篇】
为全面掌握河南省__市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对策,更好地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加快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局、市移动公司组织联合调查组,于20__年3月14日—17日,对我市两县三区1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20家种植、养殖大户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现状
(一)农业信息化对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及农民经纪人的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运用取得明显成效。20__年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互连网络发布信息18000多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农业信息100多万条户,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了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使农民获得信息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召陵区老窝镇下堤于村辣椒经纪人于树理20__年购买电脑,接通互联网,经常上网查询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对同行和群众无偿提供信息服务,带动致富人数达400人。20__年于树理从网上了解到辣椒价格将有很大上升空间,及时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收购5万公斤,在较短时间内全部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出售,获得经济效益数十万元。临颍县王岗镇梁岗村的辣椒经纪人黄根民20__年8月在__农业信息网、湖南辣椒网上发布了辣椒供应信息,当月湖南省就有一家经销商与其联系,一次交易就出售辣椒70多吨。
(二)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__年我市建成了市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20__年成立了市农业信息中心,配备了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舞阳县、临颍县、源汇区、郾城区建成了4个县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20__年建成了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44个;培训骨干农民信息员106名,分布在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规模逐步扩大。市农业局还组织20多名专家及技术人成立了涵盖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林果种植等10多个专业的专家组,开通了专家手机热线,及时解答农民群众咨询。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农民信息化意识不断增强,信息需求不断拓宽。这次调查的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配有上网设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临颍县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召陵区康达实业有限公司已建有自己的网站,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产品,提高知名度。郾城区新店镇周庄草莓种植大户权国强经常到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上网查询信息,带动了周边农户草莓品种、种植技术的更新,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拓宽,农民关心的不仅是种植、养殖技术信息,农村政策、农村文化等信息同样受到农民关注。种植、养殖大户及农民经纪人对信息需求方面更加广阔,不是仅局限于掌握当地信息,还要了解全国的市场行情、产品信息和供求情况等。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市农业局与市移动公司20__年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移动短信平台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服务,目前,接收到农业信息的农民手机用户已发展到近20万户;20__开展开展“送科技、送信息、送文化”三下乡活动6次,举办专家现场咨询活动20场次,接受农民咨询达2万多人次;印发农村政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宣传资料20__0多份,发放农业科技书籍500多册,编发《农业信息》53期。
(五)农业信息带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民经纪人及种植、养殖大户信息化意识的提高,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增加,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模式。召陵区老窝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工会联合会配备了上网设备和专职信息员,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和发布服务;设立了农业科技书籍专柜,免费供农民借阅。源汇区空冢郭乡金色农庄种(养)殖协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发布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掌握市场动态。信息传播、交流促进了农民增收,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带动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个别单位有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看作是电脑网络建设。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二)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县(区)、乡(镇)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有了明显成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个别县(区)、乡(镇)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和农民信息员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县(区)之间、乡(镇)之间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进程。
(三)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市仅源汇区、召陵区经编委批准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其他县(区)均没有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辐射面小,距离较远的农民到农业信息服务站查询信息很不方便,信息传递相对较慢,对于时效性强的信息就失去了意义;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少,掌握知识不够系统,信息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比较薄弱,全市村级信息服务点数量少,覆盖面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四)资金投入不足,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虽已具备了一定基础,但市、县(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缺乏后续资金投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无财政资金投入,网络完善及维护和农村信息员培训经费不足。网络设备、信息采集设备老化,市、县、乡三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手段都比较落后,信息处理、传播过程缓慢,影响了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农村上网用户6000多户,占全市农户万户的不足%,部分农户虽已购置电脑,但无法上网。
(五)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目前农业信息资源主要以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拥有为主,信息分布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各涉农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共享程度低。同时,在信息分类、分级、收集渠道和信息应用环境等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结构不尽合理。
(六)农村信息员队伍不健全,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强。目前我市农民信息员队伍规模小,服务能力不够强,信息互动性差,农民迫切需要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部分信息不准确或失去时效性。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够强,接收信息、利用信息能力弱,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几点建议
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以服务“三农”、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扎实地开展工作,快速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进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城乡之间沟通,培育新型农民,助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农业信息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信息化工作作为服务农业、农村、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领导,县(区)、乡(镇)政府要有领导兼管此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落后,要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市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发展农业信息化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工作效率,使市级农业信息化工作步入更加规范、稳定的发展道路,为加快全市农业信息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县级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业信息网络下延步伐,促进全市农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加强郾城区、源汇区、临颍县、舞阳县农业信息中心已有网络平台的升级、维护、完善、更新工作,重点抓好召陵区、高新区农业信息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三是完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上传下达作用。四是加强信息示范村建设。不断扩大信息示范村规模,抓典型,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快速发展。五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加大农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农民信息员队伍,提高农民信息员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实力和活力。
(四)加强协调,通力合作,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在开发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搭建多种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层次信息用户的需求。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等信息重点用户上网,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尽快开通“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以满足农民千家万户、千差万别的信息需求。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息质量。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专家队伍和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市、县、乡、村信息互通机制,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扩大农业信息的覆盖面,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改变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外地信息多、本地信息少,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的状况。
(六)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农民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主体,培养其较强的信息意识,使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尤为关键。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农民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二篇】
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XX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XX市农业概况
XX市土地面积212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63个乡镇、办事处,450个居(村)委会,5121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86%,22个少数民族,人口万人,占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万亩,粮食总产万吨,农业总产值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3元。
XX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5596米,最低海拔1015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
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
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
(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
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建设“六个一工程”
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其中1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户为市级龙头企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38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4000多人,能带动农户20多万户。
(六)渔业产业
我市主要有西北XX区、玉龙县、宁蒗县湖塘库冷水鱼类增养区,水域面积占%;永胜、华坪的湖塘库温水鱼增养区,水域面积占%。我市水产品总产量6855吨,养殖面积38916亩,水产品产值6855万元,水产品加工300吨产值600万元,其中:出口量150吨,出口额300万元;预计水产品总产量8335吨,养殖面积49579亩,渔业总产值8335万元,水产品加工1100吨,加工总产值2200万元,其中:出口550吨,出口额达到1650万元。
xx年渔业发展计划水产品总产量14835吨,养殖面积67659亩,水产品总产值14835万元,水产品加工4500吨,加工总产值9100万元,其中:出口产品3350吨,出口额6700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农技体制建设滞后,农技人员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充分作用,基层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产业作物品种老化,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较少,农户管理初泛,缺乏标准化栽培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二)个别县(区)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政策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性和应急性,统管不灵活,弊病日渐突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业开发及农产品的加工进程。
(三)农产品市场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生产存在盲目性,个别产地批发市场仍存在管理滞后和欺行霸市行为,给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
(四)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劳动辐射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对农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带动较小,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稳定,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五)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了产业发展,造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步伐滞后,商品效益不高。
五、今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和打算
(一)建议再进一步搞好全省特优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在规划中建议将XX市的畜牧产业、优质水果(晚熟芒果、苹果、龙眼、雪桃、青梅、日本甜柿等果种)、夏秋冷凉蔬菜、优质小杂粮(豆类、荞麦)、药材、野生菌类、魔芋等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
(二)建议取消或调整财政包干政策,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
(四)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六)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
(七)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畜牧业对农特产业的贡献率。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三篇】
一、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尾闾,之滨,属半丘陵半地区,全县国土面积2337。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7。7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06万亩,旱地面积10。66万亩),全县辖19个乡镇,总人口67。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4万人,农业人口52。41万人)全县现有外洪圩堤31条,堤线长280。81公里,其中10万亩以上圩堤二条,5—10万亩圩2条,保护农田54。44万亩,保护人口28。18万人。有机电泵站937座,装机45279千瓦。中小型水库125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山塘1313座,蓄水1。8亿立方,有效灌溉面积72。89万亩,排涝面积28。2万亩。这些水利工程为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二、全县中小型水库完好库评价
我县水库大多兴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库兴建时就存在安全隐患,加上运行四、五十年,工程老化失修,险情不断加重增多,多数水库一直采取限制蓄水运行,难以发挥水库工程应有的效益并成为严重威胁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坝坝身断面不足标准;
2、大坝坝基或坝身渗漏;
3、输水涵管漏水。
4、启闭设施老化;
5、溢洪道标准不足,不能满足泄洪要求;
6、大坝下游防渗排水和上游护坡标准低,损坏严重,大部分小型水库无此设施:
7、部分水库存在白蚁危害。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二)除险加固规划情况
我县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有9座,其中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分别为:和换路水库。、等10座水库批复总投资23227。4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307万元。我县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已列入《县中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42座小(二)型水库已列入《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期规划》。
(三)病险水库陵庙情况
目前,我县列入《县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有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分别为:、和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5座,公别为:和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回固。19座一般小(一)型水库正在进行的前期工作。95座小(二)型水库未除险加固。
三、当前我县水利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县水利工程大多数始于上世经六、七十年代,有的还是五十年代建成,当时设计和施工不规范,加之工程老化,管理和新出险等情况,还存在许多工程隐患,由于建设投入资金有限,还有能彻底解决,成为制约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洪方面
在现有的防洪工程中,除已列入国家除险的圩堤、水库基本达到防洪标准事正按设计防洪标准分期分批实施外,大多标准偏低。病险水库多,堤防险工隐患多,堤防防洪标准大多在3—10年一遇之间,加之圩堤新出险工险段较多,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有的国家列项还没有实施完成的圩堤和万亩及万亩以下外圩堤防洪标准偏低,加之近年来每年所加土石方很少,水土流失严重,逐年加剧,造成河岸陡峭,堤坡不足,险工险段多。
2、内涝时普遍堤矮小,单薄,抗洪标准低。
3、联圩新出险地段较多,“98”大水过后,经过鄱时湖二期工程建设,抗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但由于近年来水位长时间比往年相对偏低,长时间在14米(吴淞高程,下同)以下,河岸及堤脚冲刷厉害,河势发生变化,一些当浪的堤脚及河岸塌严重。
(二)抗旱方面
我县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匀,加之抗旱工程建设投入的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抗旱减灾能力还相对偏低,全县有效面积虽有72、89万亩,但灌溉保证率不高,抗旱能力不强。
1、病险水库多,可蓄水量达不到要求,灌区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工程老化,渠道淤严重,致使灌溉面积逐年缩减,尤其严重的是中型水库。
2、一些地区仍然缺少抗旱骨干工程。
3、一些机电泵站老化严重,抗旱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临江地区,由于近年来水位低,外河闸有时放不到水,造成新的旱情。
(三)治涝方面
全县低洼易涝耕地面积42。24万亩,虽经多年处理,由于治涝工程偏少,标准偏低,全县内涝仍较严重。
有的导洪工程标准低,工程不配套,阴洪建筑物较多,影响行洪,如流湖导托,河,联圩内河一遇大暴雨,行洪不畅,很容易造成内涝积水,甚至淹没村庄。
四、融入鄱时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水利工程如何提花强有力基础支撑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区,水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检验性的世大作用。为支撑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现代水利,实现我县的科学发展,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规划和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抓紧做好《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制定重大水利建设细化规划和方案,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职按照枢纽工程的初步规划,是“调枯不调洪”枯水期间水位维持在16米左右,这有利于我县地区水利工程供水及人畜饮水,发送了我县农田灌溉条件;同时,对我县、联圩泄水自排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针对该情况相应制定新的抗旱和排涝等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要按照规划逐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水利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立项,尽早治理一些大的项目。
2、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近期内,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完成国家已经批准立项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电泵站改造,、第六个单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血防工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小农水等工作,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增强我县水利工程的防洪、抗旱能力。
3、加强对水工程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尤其是要加强对河道的管理,加大河道采砂执法力度,进一眇整治河道秩序,确保大堤安全。
4、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加强水土保持的执法工作,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水土流失,使我县区域内达到生态经济圈内“一湖清水”的要求。
5、要求上级解决我县四座中型水库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等问题,同时加强对这些基层水利服务待业的扶持,使基层单位走出经济困境,以稳定服务队伍,更好地为全县农业生产服务。
五、水利可包装的项目、突破口
为积极对接生态经济区规划,做好相关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对水利的投入,我局拟定以下包装水利项目:
(一)、重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二)、一般中型灌区改造项目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四篇】
4月21日至25日,区政协组织考察团赴四川省双流县考察了观光农业开发情况。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双流县三星镇的草莓种植观光示范园、杨梅种植基地、枇杷种植农家乐园三个观光农业点。现将有关考察情况和我城区发展观光农业的一些设想汇报如下:
一、双流县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的现状
双流县按照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实施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构筑具有大都市近郊特色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一)支柱产业越来越明显。该县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着手,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他们坚持“宏观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服务”的原则,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质量,突出发展该县具有竞争优势的枇杷、草莓、梨子、牧山麻羊等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出了几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化经营越来越突出。一是品牌特色明显。该县依托草莓、枇杷、麻羊、小家禽等特色农产品,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工程,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经营规模壮大。为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该县大力引进、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新农村建设进程越来越快。充分发挥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发展产业、农民建设家园的“三个主体”作用,依托土坯房改造、沼气工程、农用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全面启动了80个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新农村亮点。目前已有近100户农户利用改造后的农庄发展农村休闲旅游,有近20家五星级乡村酒店,提升了农村休闲旅游的档次。
(四)重点镇建设的势头越来越猛。
该县以大林“梨乡春雪”、黄龙溪古镇国家4a级景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古镇休闲为特色的旅游业。,该县以黄龙古镇和436家“农家乐”为重点,吸引游客880余万人(次),带动就业5000余人,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
二、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的主要做法
(一)以构建“三个体系”为基础,强化现代农业发展保障
双流县以农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和农民培训为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县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19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33个动物卫生执法网点,253个村(社区)动物防疫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担保公司,综合运用风险投资、贷款贴息、担保贷款等方式为各类农村市场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健全农民培训服务体系。
(二)以培育“三大主体”为重点,增强都市农业发展活力
双流县以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为重点,增强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活力。一是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引导群众通过集体资产股份量化、与社会资金合作成立股份公司等方式,组建各种类型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二是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精品种植和一三互动为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效益高、示范性强的家庭农场。三是加快培育现代农庄。结合产权制度改革,采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吸引现代工商资本在丘陵区域投资建设观光型、科技型、体验型、生态休闲型现代农庄。
(三)以推进“六化合一”为方向,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双流县坚持以产业规模化、组织集体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六化合一”为方向,着力提升现代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一是着力推进产业规模化。二是着力推进组织集体化。创新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进行合作,大力发展以产权为纽带、效益为核心的形式多样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规范发展,指导和帮助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采取“股份分红”、“二次返利”、“订单收购”等方式,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着力推进投入集约化。集成政策、项目和资金,连线成片组团式整体推进“一环一线”田园城市示范线、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镇建设。统筹调度,整合各级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集约投向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场镇改造、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等方面。四是着力推进生产标准化。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制定地方标准,鼓励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程监管。五是着力推进服务社会化。健全公益性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镇级农业综合服务站建设,整合“农牧110”、科技专家大院等服务资源,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围绕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组建植保类、农机类、生产类、营销类等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创新农业服务方式。在全县253个村(社区)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委托、招标等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承担技术培训、疫病防控、投入品供应等服务项目。六是着力推进产品品牌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创建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
(四)政府主导,商家主体,农民积极参与,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
一是坚持灵活土地政策。双流县农业开发用地以租用为主。,县委、县政府时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规定凡到双流县租用土地用于都市观光农业开发的,可安排其中土地的10%用于建筑性建设,即每100亩租用地可安排10亩用于建设用地,这些土地主要用农庄内的酒店、客户、管理办公场所等建设。土地承包费一般以每年的9月当地粮食价格为基本标准,以发放粮食代替租金,属田地的,每亩可得300千克粮食(玉米);属山地的,每亩可得200千克粮食(玉米)。土地承包费亦可采用收取资金形式,一般每亩800元至1000元。
二是实行政府资金补贴。为了加快开发建设,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用于农业开发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补贴经费。该县财政每年200万元百姓创家业专项资金,扶持和鼓励百姓创家业的成绩突出者。补助资金由县农村发展局负责审核和发放。同时,各镇(街道办)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百姓创家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是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为加强对农业开发各项工作的管理,双流县专门成立了农业开发管理委员会,人员从各单位抽调组成。管委会负责全县农业开发各项工作的总体调控,如制定全县农业开发总体规划,各乡镇再根据县总体规划制定本乡镇的规划方案,要求各乡镇在建设特色农业园时各具特色、各不相同,从而避免了乡镇农业园区建设特色方面的冲突和雷同。
其申报运行方式基本是:各镇对用地单位和个人进行农庄、休闲农庄和休闲庄的开发认可后,要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农耕地)或林业主管部门(林业用地)审批,并在县委农工办备案。未经批准而占用、租用的土地,统征时一律不予地面附属物赔偿。村民委员会维护好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为土地优化流转提供信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四是加大宣传打造品牌。双流县各乡镇每年要举办一个农业博览节,通过举办节日,一方面吸引来自成都等城市游客,另一方面也提高当地的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形成农业品牌。各乡镇错开时间举办节日,形成双流县每月都有节庆活动,每月都有农业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三、区发展观光农业的建议
(一)城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区是新设立的城区,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严格来说,观光农业仍是一张白纸。近年来,城区党委政府在发展城区观光农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委托有关部门编制了《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顶蛳山文化博览园规划》,对五圣宫、那莲古戏台、北帝庙、新江镇徐汉林烈士陵园进行维修,建好烈士纪念馆,修建那楼镇雷婆岭摩崖石刻道路,建镇联团村红龙果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等等,但从发展观光农业层面来说,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城区未形成观光农业旅游景区(点),联团村红龙果休闲观光园设施只有旅游休息室、观光台等,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设想之中。
(二)制约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
区观光农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辖区内观光农业点总量小,亮点少,品牌形象还没有树立,更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制约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缺乏科学规划,观光农业发展方向思路不够清晰。区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对这些资源的市场价值缺乏深刻认识,对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以及如何确定观光农业发展重点项目等,至今尚未有清晰的思路。我城区是典型的农村型城区,要发展区观光农业,需要加大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打响自己的品牌;从区实际出发,科学规划观光农业点,摒弃各自为战,零星摆布的做法。
2.观光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观光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投入单一,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资金不足,制约了观光农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投入主要靠公共财政的投入;当前我城区建设的几个农业园区,均以扶贫开发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城区观光农业的发展步伐。目前,成功引进个体老板发展观光农业的典型不多,只有市振企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红龙果生产基地和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等,其它各种植基地产品单一,特色不强,规模不大,难以吸引游客。
3.配套实施跟不上,离观光农业发展标准差距较大。从当前观光农业市场需求来看,游客喜欢有观光农业园区应具体几个基本条件,即(路)好走、好看、好吃、好玩、好住。而我城区还没建成具有以上几个条件的农业园区。如镇联团村的红龙果基地,交通不方便;“好吃”仅仅为吃红龙果,周边无一间农家乐之类的饭店;“好看”方面除一片片红龙果树木之外,其它景色全无,确实有待加强;除可摘红龙果,再无可用于休息的宾馆及垂钓之类趣事。开田农业可参观现代农业,但是交通也不方便,各类生活设施有待建设,吸引游客的兴趣点还需进一步建设。
4.特色农业宣传载体不多,农业牌子不够响。四川省双流县,每到一处均有欢迎进入某某园区字样的大牌子;各乡镇每月均有相关节庆活动,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吸引成都市内外游客均蜂拥而至,提高了各个园区的知名度。我城区有那楼淮山、良勇野猪、孟莲香葱、新江酸笋、百济芝麻鸭等特色农业,但缺乏大宣传的载体,在市、广西省级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5.土地流转难度大,在开发观光农业容易出现各类纠纷。自从分田到户后,农民思想趋向多元化,种植作物难以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随着城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难度较大。在公司租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纠纷。
6.一产和三产没有形成互动,传统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低。我城区种植甘蔗、荔枝、龙眼,养殖鸡、鸭、猪等传统产业比较明显,单靠出售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技术跟不上、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应对市场办法少等原因,农民增收难以得到保障,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遇到灾害血本无归等严重后果。
(三)发展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
对比四川省双流县,我城区基本情况与双流县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城区在发展近郊农业、都市型型观光农业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观光农业基础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城区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顶蛳山贝丘遗址和五圣宫、雷婆岭摩崖石刻、徐汉林烈士陵园、那莲古戏台、北帝庙、北觥清代古民居等人文景观;有清水泉、龟山、英雄水库、五圣山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有淳朴的风土人情,壮族八音、抢花炮、嘹啰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闻名遐迩,享誉中外,为发展城区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地域优势明显,省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双流县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管辖的一个农业大县,距成都市仅40余公里,地域靠近省会城市,交通十分便利,这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我城区位处广西首府市城区范围内,是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距市中心仅10余公里,随着五象新区建设步伐的逐渐推进,城区人居、交通、商贸等不断得到发展,观光农业发展前景诱人。
3.群众积极性高,观光农业发展条件成熟。区成立以来,在城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战略,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群众积极融入大的发展格局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为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统筹城乡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生活理念、现代化的生活需求正在改变城乡群众的思想意识,盼望富裕、盼望健康、盼望休闲的思想观念逐步形成,农村群众都有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如那楼镇某村坡几百户人家,愿意按照观光农业发展要求,规划拆旧房建新村,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关于区观光农业的几点建议
1.尽快出台或者完善农业开发扶持激励政策。要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做起,从技术援助到销售服务,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从目前情况分析,仅依靠城区政府力量是有限的,也是极不现实的。首先,有限,投入远远不够;其次,要开发观光农业,必须调动社会广泛力量参与,从资金到人才资源,提供全方面服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或者完善已有的相关政策,吸引广西区内外社会资金投入,以及优秀管理人才的进入,从而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加快开发建设,建议城区专门设立用于农业开发基础性设施建设的补贴经费,扶持和鼓励百姓创家业的成绩突出者。由财政、农业部门协同制定扶持奖励措施。如对建设规模在2亩以上,投入资金达3万元、5万元、1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分别给予1万元、万元、2万元补助。对建设规模在5亩以上的农产品精品园按每亩100元给予补助。对生猪养殖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年出栏20头以上、小家禽养殖户年出栏1万只以上、兔养殖户年出栏100只以上分别给予每户500—5000元补助。对年销售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包装营销户按每户5000元给予补助。对年销售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小食品加工作坊按每户5000元给予补助。对年销售收入或产值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万元、2万元补助。另外,属于农业园区排水沟、农家乐大棚建设的,每亩还可补贴万元至万元;如承包山地需要修建道路的,可按主体工程建设成本25%给予补贴。补助资金由城区财政局负责审核和发放。
2.尽快完成全城区性都市型观光农业发展的总规划和细规划。要做好现代农业发展,我城区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各乡镇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细化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园区;必须避免各乡镇之间的规划冲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我们可以根据目前各地实际情况,按照“一乡镇一园区一品牌”或“一线多品”的建设模式,推进现代观光农业园区建设。
(1)以镇那路村为中心,依托联团村红龙果基地、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华康百香果基地,打造那路瓜果园区。
镇那路村那路街历史悠久,有出名的那路八音、啰歌、有热闹的冬至节日、由传统的狗肉美食和百吃不厌的特色鱼扣,建设一些上档次的旅馆、饭店,增设本地文化表演场所,向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文化等服务,带动当地消费。充分利用那路壮族八音、新江嘹罗山歌、古民居、民俗艺术等文化旅游资源,立足本地,大做“壮族风情”文章。在农业生态园内各景点向游人展示壮族八音、嘹罗山歌、舞春牛等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到壮家做客的民族风情。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带动农户建设以农家乐、乡村酒店、休闲旅游别墅等为主体的综合服务设施,通过销售土特农产品,提供餐饮、茶社、娱乐、农产品种植和采摘等经营活动,建成大型农业观光休闲、商贸旅游基地,打造万亩花山果海的农业旅游休闲新名片。
联团村位于镇东面,距城区政府15公里,市农业龙头企业—市振企农业科技公司开发的红龙果生产基地落户联团村。该基地计划开发连片面积为1万多亩,地域横跨镇联团村、那楼镇那琅村和新江镇力勒村上百座荒山,1-2年内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在基地内创造和提供乡村空间,给人以生态旅游的田园风光、乡村休闲度假、农业公园等清新场所。建设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于一体,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的红龙果种植、商品花卉种植、农产品品牌。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花园、瓜园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摘果,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的果农生活和田园风光。
镇那路开田高效农业观光生态园,该园于起建,总建设规模1000亩,划分为高效农业生产园区,基地农田灌溉和生态养鱼环坡蓄水区、观光休闲农业别墅区、办公区和新农村建设区;截至3月,已完成园区总体规划设计,道路建设已推成路基;农业生产大棚已建成130个,现种植有礼品小西瓜、哈密瓜、豆角共123个大棚。在园区内建设供游客观赏体验的现代科技农业园、无公害瓜果园、垂钓湖以及住宿的小别墅。
在华康村百香果基地建设农业生态园环境优美、园景宜人的景区、景点、园内小道等,既保持农村环境又可使游客摆脱城市喧嚣,散步田野,悠然自得,融入自然;充分利用园内的山塘水库,设置景区配套设施供游客垂钓、休闲观景。
(2)依托清水泉、顶蛳山、五圣宫、北觥古民居、那莲古圩等景观,利用孟莲村香葱种植基地、孟莲村民俗旅游开发形成一条观光农业加民俗旅游带。
(3)依托至灵山二级公路,打造良勇村野猪养殖基地观光旅游点、中和花卉观光带以及那例观光点。野猪养殖基地靠近城区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可以结合“迷你署”种植和野猪养殖发展农家乐或红薯博览园,建立相对高档的餐饮和酒店,供市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高收入人群到此开展培训、度假等。中和乡平天、新安二级公路两旁花卉种植、欣赏休闲观光带;可以在中和乡那例旦一瀑布打造融农业观光、体验抢花炮民俗、欣赏古桥飞瀑为一体的景点,给游人体验远离都市喧嚣泛舟飞洒(水库)、垂钓、撒网捕鱼的乐趣,品尝农村本土酒菜的风味。
(4)依托十里养殖长廊,打造新江镇那云村至汉林村公路两旁建设西瓜村、七彩山鸡、红龙果种植基地等观光旅游带。一是充分利用到新江公路两旁结合州同村(轻轨到附近新生村、靠近外环高速出入口)种植西瓜传统、新江镇十里养殖长廊优势,逐步建设至新江三产经济带,让来往的游客品尝西瓜、欣赏七彩山鸡,提供优质的餐饮娱乐等服务,在达到一、三产互动的同时,把和新江路边三产连成一片,增加农民收入。
(5)整合在新江至百济公路沿线(附近)的英雄水库、徐汉林烈士陵园、那寨水库和百济社区仁里坡等资源,打造新江百济公路沿线观光农业旅游线路。利用英雄水库旖旎的风光,在附近打红龙果基地园区,让游客游山玩水、吃果垂钓,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那寨水库有果有水有住宿的房子,发展农家乐项目的基础较好。百济社区仁里坡文化底蕴深厚,有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宅院和“三凝保障”等旧匾牌,有百济芝麻鸭基地,游客可以在此游览古宅、浑水摸鱼、稻田抓鸭、品尝鸭肉等等。
(6)依托那楼镇淮山产业基地,引进商家、企业,制作干淮山、淮山酒以及相关食品,拉长淮山产业链,增加淮山的附加值。可以让爱心人士认养淮山,组织策划一年一度的淮山节,提高淮山基地的知名度,同时带动当地农家乐的发展。
(7)依托扶贫攻坚工程,在那楼镇屯良村至镇龙社区的`道路两旁五百米内种植四季长青的景观树、种植各类果树,形成连绵数公里的生态景观带。根据当地发展农家乐、观光农业积极性较高的特点,引导农民拆旧房建新村发展农家乐,让游客吃好、玩好,流量忘返。
(8)依托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古民居群、民族村及摩崖石刻景点打造满足下里巴人的休闲场所。附近灵山县太平镇农民多种梨树,应该发动那蒙坡群众广泛种植梨果,春天一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必将引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背包客将会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艺术敏感将此地美景快速宣传;夏日端午,雷婆岭摩崖石刻上山抢花炮庆祝端午节的习俗必将带旺人气;待到秋天,市民可以前往品尝酸梨果,喝本地出名的蜂糖酒;即使冬天,游客到此可以感受该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采茶戏,感受那蒙古民居、老匾牌、老故事的无穷魅力。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离城区政府所在地、镇政府所在地较远,农民自建的农家乐即可满足游客。
3.成立专门机构,加强观光农业开发的统筹。目前,我城区尚未建立负责统筹指导观光农业开发建设的机构,仍然存在部分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单兵作战固然能够发挥个体的积极能动作用,但是有时候也会互相冲突,难成气候,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有必要成立区观光农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城区观光农业开发建设进行统一指导,组成人员可从农业、林业、土地、文化等部门抽调组成,全面统筹,确保观光农业开发建设稳步快速发展。
4.发展公交,构建四通八达安全交通网络。为了更好地吸引市中心游客到我城区休闲娱乐,要大力发展廉价便捷的交通网络。首先,想方设法让每个游客从市中心到城区所在地公交车费1元;城区所在地到各景点要有面包车等方便的交通工具。其次,从城区到景点,从大路到景点,目前还是新农村建设是铺设的村道、坡道,根本不能满足出行需求,要拓宽、拉直现有的农村道路,为游客提供方便、安全的交通环境。
5.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按照“宏观上引导,政策上扶持,工作上服务”的原则,城区集中打造几个观光农业示范点,让城区广大农民感受土地流转带来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互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影响农民转变观念,让农民成为主动推进土地流转的主体。参照双流县“随行就市,实物兑换或现金支付”租地方式,免去群众出租土地的后顾之忧,减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加强农村思想教育工作,引导部分存在仇富思想的农民改变观念,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正确理念,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6.建立农产品监测系统,确保游客吃得好、买得放心。建立健全城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志制度,加强生产档案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认真落实疫病防控、农贸市场监管等具体措施,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全程监管,让游客吃得放心,买得安心。
7.以举办特色节庆为宣传载体,提高观光农业知名度。加强观光农业点的发展环境建设,力争在每一个观光农业点都凸显各自吃、玩、乐等方面与众不同的兴趣点吸引消费者。结合我城区二月初二抢花炮节、三月十二花婆节、五月初五山上端午等节庆文化,由城区旅游、农业部门协助城区观光农业管理委员会,统筹策划,力争每个月都有观光农业节庆,促进消费的同时扩大观光农业品牌的美誉度。如野猪养殖基地可以建设红薯博览园,有高档会务、餐饮、住宿场所,也有烤红薯、烤野猪肉的烧烤场。在红薯的收获季节,举办盛大的红薯节,吸引游客前来。在百花齐放的春天,在那楼镇那良村举办梨花节,吸引全国各地的背包客、摄影爱好者以及市区游人前往。
8.结合实际,发展观光农业。一是结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人文景观发展观光农业,让文化旅游与观光农业旅游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实现共赢。二是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结合市五象新区建设实际布点设计路线,以便更好地接受首府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辐射,提高观光农业的效益。三是观光农业点的建设要结合消费群体的能力和用途打造相应档次的景点,即顾及“阳春白雪”的需求,也要考虑“下里巴人”的承受能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五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进一步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促进义乌市现代农业发展,日前,义乌市组织50多人分成13个组,分赴13个镇、街道开展以法律法规宣传、春耕备耕情况调查、低丘缓坡开发农业、耕地抛荒检查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农业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抛荒、低丘缓坡开发等实地勘察,详细掌握基础材料,确保此次农业调研取得有效成果,为进一步细化扶农政策和开展农业工作奠定基础。
一、基本现状
1、贯彻市农村工作会议情况
自市里的农村工作会议后,全市各镇、街均能行动迅速、宣传到位、措施有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传达落实。如稠城、稠江、后宅、城西、大陈等镇(街)多层次组织召开了农技员会议和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会议,进行会议精神传达贯彻市农村工作,部署了农业生产措施。佛堂、苏溪、廿三里等镇(街)已草拟出扶农政策初稿,总体上扶持力度不减、资金不降。
2、土地抛荒情况
全市存在连片抛荒隐患的面积为3491亩,涉及10个镇(街)88个村。其中抛荒隐患面积100亩以上的稠江、后宅、江东、城西、苏溪、稠城等7个镇(街),合计面积为3343亩,占全市的95。76%。主要原因为征而未用、项目工程建设造成配套渠系毁坏,农田整理后未落实到户等,也有部分是因种粮效益低下,农户自己不愿耕种又未及时流转,引起抛荒。
3、春耕生产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今年春季作物面积169838亩。具体为早稻面积6840亩,落实早稻示范畈34个面积3648亩,其中机插示范畈11个面积1307亩。春季蔬菜面积42883亩,其中设施蔬菜8955亩。西瓜XX3亩,其中设施栽培2612亩;甜瓜3612亩,其中设施栽培1904亩,并以义亭镇为主。田藕8041亩,主要集中在城西街道。茭白面积1165亩,糖蔗面积6545亩,果蔗17244亩,同比有一定增长。春大豆11251亩,春玉米5716亩,番薯10232亩,小麦1427亩,油菜16983亩,春马铃薯12888亩,蚕豌豆4898亩。
4、土地流转及农业项目开发情况
今年全市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项目开发有70处面积达11406亩。其中新增流转面积1000亩以上的有赤岸、义亭、佛堂、廿三里4个镇(街),面积达7877亩。全市新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粮油蔬菜生产的为2634亩,占23。1%;用于种植水果的1035亩,占9。1%;用于发展花卉苗木的594亩,占5。2%;用于其它农业综合开发的为7143亩,占62。6%。
二、主要亮点
1、春耕生产亮点纷呈
一是示范畈建设成效明显。在政策引导、效益影响下,农户对建立示范畈有较高积极性。统计显示,全市已落实50亩以上的早稻示范畈34个,面积3648亩,同比增长了600多亩。
二是内部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品种优良、经济效益明显的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同比均有较大增长。农户对西甜瓜、糖果蔗、田藕、毛芋等作物种植均有较高积极性,全市预计种植面积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糖果蔗增幅10%以上,西甜瓜增长在5%以上。
三是作物区域性生产布局更趋明显。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传统种植优势,呈现出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如春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上溪、义亭等镇,种植面积占全市的66。1%。果蔗种植主要集中在佛堂、赤岸等地,占全市的85。8%,义亭、佛堂两地糖蔗面积达4297亩,占全市面积的65。7%。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六篇】
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
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现在的30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
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主要是“两个不顺”:
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一所(农科所)、一校(农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各网一面,缺乏配套性协作。
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全县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4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乡镇一级占%。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伸相抵触。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
二、虽然运转,但措施配套脱节错位。
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也被压缩。
三、虽有服务,但层次很低囿于表面。
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
二是服务质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
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
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
建设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途径:
一、针对多成份、多门类的农业经济格局,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的主攻点放在村一级。
根据桃江县实际,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建成头轻(县一级)、腰硬(乡一级)、腿粗(村一级)、脚大(科技示范户)的宝塔型结构。这是近期内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笔者的思路是:
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减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
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方面发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经济实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抽薪。
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特点,配置畜技员、鱼技员等。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
二、针对多层次、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工作机构,分解职能,从实处起步,把服务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
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镇)一级,机构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果、试验科研成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并落实。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推广;也可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针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把科技培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质的问题,难以适应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如何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接受程度,现阶段除了加强农村劳力的培训、教育外,
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要把科技培训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队伍,使之遍及全县所有村组。二是农技人员要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用田头讲座、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县农业技术学校,应把培训重点优先放在村农技员和“两户”队伍上,并逐年轮换,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四、针对多机制、多功能的农村经济服务实体,把经营的出发点放在无偿或低偿服务上。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应端正指导思想,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立足“围绕服务搞经营、办好实体促服务”,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对常规、普及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开方配药、适用技术实行低偿服务,高难技术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乡(镇)一级要合理配置好服务与经济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况下,力争使多数民办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推广工作。
湖南桃江县委政策研究室:六的云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七篇】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靖边、榆阳、神木等县区进行了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万亩,农业人均亩,常用耕地956万亩。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农业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榆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XX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452公斤。
(二)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
一是榆林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XX年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三是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
(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三田”面积达到万亩,其中水地万亩,坝地万亩,梯田万亩;建成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量达到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拥有量达到10万多台,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万口,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明显。“十五”以来,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部分产品出现区域性、结构性过剩。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势头明显加快,“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3、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成效渐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承担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00多项(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8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点)160多个,累计面积达200多万亩。XX年马铃薯、玉米、蔬菜刷新7项全国高产记录,小杂粮首次创立7项全国高产记录。
4、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乡级以上农产品购销企业已有1000多家,拥有各类农产品营销市场300余个。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各类加工、营销企业逐步发展,“订单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探索中得到有序发展。
5、土地流转机制得到不断创新。较为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东坑模式”,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成功地把全村182户承包的2142亩山地流转到8户农民手中,靖边县东坑镇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设施农业,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市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5万多份。
6、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以来,榆林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7倍。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长幅度达254%。
二、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政策层面上,优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还通过价格机制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及后续投资。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偏向。
在现实发展中,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凸显出“三大失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失衡。XX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二是区域南北经济失衡。XX年南六县gdp总和72亿元,仅占全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乡发展失衡。XX年榆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差距为8795元。农村在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卫生、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滞后明显。
在工作措施上,尽管已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列入“两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务之一,并制定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任务目标等,但县区及乡镇仍停留于只建点不扩面、只引进不创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有效地整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资源,行政推动力不强。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形成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整个经济跨越发展,但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同时,“三农”工作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没有得到同等重视、同等加强、同等组织、同等支撑,缺乏政府的统筹运作。在能源化工建设浪潮中,广大农民不仅没能参与进来,分享工业利润,一些农民还因此要成为“生态灾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难以落实,治理经费“悬空”,治理基金机制尚未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号召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制度机制,至XX年,全市仍有贫困人口万。
(三)农业投入、资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过于分散,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直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基本上局限在示范区内。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占1%,而我国只占%,榆林市则更低,不足%。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装备简陋,监测、分析化验等设备严重短缺,多数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条件差,农业科技人员有技术、无设备,缺乏展示技能的平台,服务手段落后,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乱,分散在10多个部门,约28个项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运行成本,又降低了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于资金来源分散,各级事权划分不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模糊。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农业投入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资金分块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科研、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面”的现象,财政资金难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门,监督不力,农业资金流失严重。尽管近几年加强了农业财政资金的制度建设,但截留、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资本集中于能源开发地区,广大农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撤并精简也导致了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再则,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榆林市生财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先后开展了30多项农机新技术,获国家专利6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产品辐射周边几个省区,实用价廉供不应求。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因没有银行贷款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在微利经营的艰难生存发展过程中,全是靠高利息与私人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
(四)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弱
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一体化经营。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市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只占总产量的30%。农业产业链短,产销环节关联度不高,还没有一项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五)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目前,市级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有技术人员462人,县均109人,乡镇均人,30岁以下的仅占4%,呈“倒金塔”式的不合理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科技管理、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涉农部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的推广仍然存在着点上增产增收明显,面上不显著的现象。
(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统计资料,我市农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31万人,占%;小学文化程度万人,占%;初中文化程度万人,占%;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技术种田,不会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不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各种添加剂。在农民素质还未达到现代化特色农业要求的情况下,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所需要的优特农产品又很难生产出来,农业结构调整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七)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北部风沙侵蚀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沟壑区的山坡地,自然灾害频繁。基本农田面积小,全市水地仅占农耕总面积的%,人均只有亩。水资源较为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普遍存在,全市水资源总量亿m,综合水量9万m/k㎡,是全省综合水量万m/k㎡的%,全国综合水量万m/k㎡的%。用水比例也不协调,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比例为78:13:9。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机电排灌面积比重小,农田灌溉无法保证。土壤肥力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行动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现代特色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基地同等建设、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同步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资源日渐枯竭后地上资源对推动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全市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的快速增长,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应把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扭转榆林“三大失衡”、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统筹思考,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同等规划定位、同等设立机构、同等资金扶持,严格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统筹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市本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各县区也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一是以县为主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二是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打造项目平台进行整合。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类归并、切块“打包”等方式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探索通过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整顿规范民间信贷融资市场,扶持涉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强活力
我市农业抗灾能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迫切需要。北部地区在坚持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行旱作农业。神木县的解家堡乡赵家沟村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计划投资400万元,今年县财政投入80万元,通过配方施肥、覆膜密植、优选良种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已初见成效,庄稼长势喜人,这对能源开发县区发展农业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南部地区继续重点发展旱作设施农业;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和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新能源,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反季)”。
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米脂县孟岔村的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资源发展红枣产业的模式,改变了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的局面,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值得推广和借鉴。
(四)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强力支持
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市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为此,我市一是应尽快编制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来规范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登记,同时,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三是要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地促进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特质保障
现代特色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培育名牌产品。三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法制工作机构,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登记以及耕地保护、动植物检疫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经济秩序。四是组建完善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根据我市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落实配套措施,安排扶持资金。积极支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千家万户闯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明确其兴办条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等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六)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在工作思路上,首先要本着“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以政策吸引人才,用项目聚集人才,靠环境留住人才,建机制激励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市农业发展做贡献。其次要转变农业科技工作思路,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贮运保鲜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第三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要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要增设研发机构。以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等各种方式,组建农产品深加工研究中心、旱作节水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繁育中心等研究机构,改变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的状况;三是要组织培训农民。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加强成套生产技术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
(七)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用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组织领导方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职责,加强领导力量。克服将“重中之重”打印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号上,流之于形式。二是夯实领导责任。各级政府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第一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年度建设任务、财政扶持额度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中。三是明确部门职责。涉农部门要立足本部门职责,做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乡镇和村级要抓好群众引导发动和具体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明确职责,形成党政重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为推进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八篇】
按照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近期,县委农工部就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县“三农”工作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不断向前推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目的是摸清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县委、县政府制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现将调研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抓基地、强龙头、拓市场,选准着力点,从加大扶持上入手,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1、总体规模增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县各地把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不断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注重培育市场竞争主体,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全面发展。20xx年底,全县拥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500余个;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达到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10万余户;约占全县总农户数的30%,其中直接带动农户5。1万户;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全县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年增加收入达3。1亿元。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通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20xx年,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在这6家龙头企业中,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4家,达5000万元以上2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5家,达1000万元以上的11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其中产值、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9家,达500万元以上的12家,300万元以上的达6家; 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个数发展到78个。这些龙头企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是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龙头企业在带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安全和培植农产品知名品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
3、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如46万亩军山湖清水大闸蟹养殖、80万平方米菌菇,33万亩双低油菜,46万亩水稻、20万亩芝麻、10万亩花生、10万亩大豆、12万亩果业、5万亩油茶、3万亩茶叶、年产20xx0吨禽蛋、300万羽水禽、100万头瘦肉型商品猪,6万头肉牛、12万亩瓜果、10万亩湿地松、3万亩花卉苗木、2万亩药材共18个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并呈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8。56亿元,其中养殖业总产值22。34亿元,粮食总产量456875吨,油料总产量40800吨,生猪饲养量超过98。14万头, 农民人均纯收入5527元,比上年净增500元。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县出现了合作社、协会、联合体等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势头。到20xx年底,全县拥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5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点5家,省级示范点7家。按行业划分,种植业27家;畜牧业73家;渔业9家;其他6家。拥有社员和会员1250户,带动农户1。2万户,农民社(会)员人均纯收入8500余元。
5、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各地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注重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更趋牢固和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多样化,主要有合同形式、订单形式、合作方式按利益返还形式、股份合作和按股分红形式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日趋活跃,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利益、实行行业自律和行业保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正逐步向“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企业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1、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弱。一是我县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企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县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50%左右是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规模小、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也较弱。
2、企业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县龙头企业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融资困难。一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大 多数产值在亿元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差,有效的抵押物不足,银行信用等级不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二是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相对较大,致使银行对龙头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三是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担保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获取贷款的机会。
3、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目前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仍是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是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方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必将因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另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通常比较关注短期收益,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很多与龙头企业签订的种养借贷合同难于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今后几年是全面贯彻__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特色产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县将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工作重点放在培植龙头、引资发展、优化服务、形成合力等方面,使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有一个新的提高、新的跨越。
1、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作用。重点强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一是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愿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取向从利益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入手,对其市场主体行为加以指导。二是引导市场加速建设,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以各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各商贸城为网络、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四大市场流通服务体系。三是注意对主导产业的引导、培育和发展,而不是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和盲目投资。四是建议县政府设立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新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大的农业产业建设。第一,把畜牧业做成强势产业,大力发展生猪、(奶)牛、家禽生产,对新建的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猪舍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对新建的存栏能力100头以上的(奶)牛场,对新建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家禽养殖场,建议县财政给予8—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二,把水产业做成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鱼蟹、黄鳝、甲鱼等特色渔业。对新开发集中连片养殖基地,养殖300亩以上的;对新开发甲鱼养殖、黄鳝网箱养殖连片300亩以上,且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建议县财政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三,着力抓好蔬菜、食用菌、水果、油茶、茶叶、药材、芝麻、花生和花卉苗木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对新开发集中连片300亩以上且获得无公害级别证书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议县财政给予6—10万元的一次性项目扶持。第四,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充分利用本地林业优势发展效益农业。
3、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配合省、市产业化办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工程,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对新获上级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他组织;建议县财政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供销社、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协会,建议县财政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
5、多渠道筹集产业化发展资金。目前我县龙头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性质的民营企业,经营较为灵活,初期发展较快,但发展后劲不强。其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管理不强,20xx年,我们将鼓励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实行股份制经营,走大联合大发展之路,同时,协调金融部门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产业化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同时,筛选重点项目组织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6、大力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水平。目前我县的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大众化生产行列,真正知名特色的不多,主要是缺乏高技术、新产品的支撑,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生产效益低,发展后劲弱,风险大。今后,我们将引导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引进上加大投入,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
7、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着力抓好农业招商引资,依托我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精心包装一批招商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举措,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综合开发山水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精加工、新兴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等六个方面,力争全县农业招商引资有大的突破,使全县农业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九篇】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当前,农业正逐步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新时期,这将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笔者以“现代农业发展”为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开展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赣县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赣县共有19个乡镇,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20xx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21万吨,比去年增产5%,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95元,同比增长%。
(一)优化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
按照高效农业的发展目标,以典型示范引领结构调整,以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甜叶菊、烟叶、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见雏形。以韩坊、王母渡、大埠等乡镇为主的烤烟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种植烤烟面积亩,收购烟叶36259担,比去年净增烟叶4059担,均价元,比去年增加元,亩产值达2149元,烟叶收购总产值2500多万元,实现烟叶税550万元。以田村、南塘、茅店等乡镇为主的甜叶菊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县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长%。收购干叶吨,比上年增长% ,实现总产万元。为赣县甜叶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以五云、储潭等乡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年产量达12940吨,年产值达3896万元,稳稳打入了赣州市这个大市场,并占具40%以上。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高紧紧抓住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农村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实施农水改造、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狠抓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一池三改”沼气等项目建设。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极大的提高了赣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以劳务为主的二三产业,农民收入有了新提高以“百万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20xx年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60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4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万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推动以建筑、现代物流为主的农民运输业发展,全年农村运输业收入达到13818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新改善 在规范村庄和圩镇整治上重点突破。
一是确保村镇整治落实到位。20xx年,全县完成18个圩镇和300个建设点的整治,其中省市县三级共建点210个,县乡自建点90个,完成改水1万户,改厕8000户,改路500公里,拆除“空心房”、破旧栏厕100万平方米。
二是确保规划修编完成到位。巩固村镇规划成果,大力推广新户型,在完善现有村庄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18个乡镇的圩镇和2378个村庄规划修编。村庄整治建设点新建房屋推介户型采用率达80%以上。
三是打造特色新村和精品示范点建设。根据各个建设点实际,着力建设特色新村。20xx年,每个乡镇打造3个以上特色新村,全县着力建设10个综合性精品示范点。
全县共种植林木30万余株,绿化面积达到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同时将村庄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同步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赣县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周边农业发达县(市场)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
赣县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各村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赣县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且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撑,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很低。种植业中以粮为主,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4%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平均亩产398公斤,平均亩收入630元,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反差很大,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
极性不高。特色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的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种植业,经营管理粗放,优势不明显,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市场优势和产业化链条,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农业投入不足,扶持农业能力不强
当前,从沿海发达地区来看,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阶段,财政支持农业、回报农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虽然赣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城市化和改善城市区人居环境,而赣县农业所占比例较小,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农业的力度也很小,在农村吸储重于放贷,农户信贷资金目前没有到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程度很低
农业科技力量不足,农业部门农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民科技文化程度很低,农村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不足70%,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蔬菜栽培水平不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有限,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外出务工也只能卖苦力,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关于农业调研报告【第十篇】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1982年开始由民政部门、农业部门、保险公司等陆续开办了一些农业保险业务。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业务呈上升趋势,到1992年当年农业保险费收入达到亿元。但保费快速上升的同时是居高不下的赔付率,1991年农业保险的赔付率为119%。在政府支持性措施减弱以后,过高的赔付率导致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农险结构,对一些风险大、亏损多的农险业务进行战略性收缩,而其他保险公司则是退出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国人保香港上市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险业务。
自以来,专业农险公司开始浮出水面,9个省区市的农业保险试点也已经全面铺开。颁布了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保险发展的五种模式:
一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
二是在经营农业险基础较好的上海、黑龙江等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三是设立农业相互保险公司;
四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
五是继续引进像法国安盟保险等具有农业保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
二、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问题。另外,传统风险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一)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我国的农业保险主要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目前我国保险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没受过专门保险教育。而农业保险经营的复杂性、艰苦性,更是导致人才奇缺。因此,从业人员现状是经验型多,知识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粗放型多,效益型少。数据表明,我国保险市场人才供需比例约为1:4。人才的极度匮乏,特别是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复合型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保险险种减少,发展滞后
我国保险业在经历了最初十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大幅下滑,除了一些外部因素外,保险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险种可选性少,不能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产品缺乏创新,一方面产品雷同多,细分度不够,达不到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组合效应。另一方面产品开发能力弱,更新换代慢。由于长年亏损、业务萎缩。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
规范化的保险中介机构活跃在保险市场上,是现代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特别在农村保险市场中,保险中介人可以将保险公司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节约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起到服务于广大农民的作用。然而,以往我国保险公司几乎全部依靠自身的展业队伍承保农业保险,没有充分利用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公司这一中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