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汇编10篇】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课文中的语言。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生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三次写了爷爷的芦笛声,分别是什么样的?(板书:在强强的想像里,爷爷的芦笛声是那么婉转悠扬、在海边,听到爷爷的芦笛声是那么清脆悦耳、在狂风怒涛的漫漫长夜,爷爷的芦笛声是那么奇特有力)每次都给强强不同的感受。
3、那今天我们上课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质疑)你很会观察思考,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问题就一定能解决。
二、速读课文,初步感知第三次芦笛声: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的7-13自然段,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发现?
2、学生速读7-13自然段。
3、谁来说说为什么第三次笛声是奇特的?(指名说:A、因为这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的一干二静——B、因为这笛声让强强变得勇敢起来——C、因为这笛声让他明白了“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你们真会读书呀?读一遍,就能了解其中的大概了,真了不起!
三、研读课文,品味第三次芦笛声:
1、白天的大海、笛声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和强强想的完全一样,那夜晚的大海和笛声,应该更加充满浪漫和诗意。可那个晚上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7-10自然段。
出示自读要求:ppt
(1)用横线划出描写风浪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强强面对风浪的表现。
(2)读读你画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不平常的夜和强强当时的感受。
2、学生自渎。
3、交流:
(1)谁来说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指名说)
①这是一个大海变得狂怒的夜晚。你从哪里感受到的?ppt: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还有谁从这段中读出不同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夜晚风大浪也大(指名说)你能读出大风大浪吗?(你们觉得这风浪大吗?那可是狂风大浪呀,你能想象着那画面再读读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听你们这么一读,我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了。还有谁读这段有自己的看法?(指名说)这是一个令人害怕(危险)的黑夜。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什么让你感到害怕(危险)?)你再读一读,读出害怕(危险)来!
②在朗读时,我们就要把体会到的大海的狂怒、可怕读出来,才能再现当晚的'情景。(自己读一读、对比读、齐读)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想每组请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把大海的狂怒、可怕读出来了。(有点怒了/怒了/更怒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读出大海狂怒的气势。
③这样的夜,你见吗?(没有。)你独自一人经历过吗?(没有!)强强经历过吗?(也没有!)他开始——(板书:害怕)可爷爷之前问他时,强强明明说——ppt:强强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你能想象出强强当时动作、神情吗?(指名回答)那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地——(勇敢,英勇,胆大……)一点儿也不怕!(板书:不怕)现在看来亲自经历和没有经历过,可是大不一样啊!
④当他第一次经历这狂怒的大海之夜,他不由得害怕起来。(指名朗读)。(出示ppt:强强裹紧被子,……听不到任何回答。)他读出害怕了吗?想想你害怕时,会怎样?就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自己试一试。(练读、指名读)这是紧张的呼喊,这是发自内心害怕的求助啊!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齐读)
⑤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只听到——(你说!)ppt:“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指导:你把自己感受到的大浪读出来!这不是大浪,谁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起读!)这浪可真大呀!把强强吓坏了!(引读)ppt:强强吓得钻进……(指导:从这里你感受到强强什的心情变得怎样了?你能读出更害怕、更紧张的感觉来吗?自己试试。男生读、女生读)
⑥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大海凶猛、可怕的句子,谁来说?ppt:“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这是描写怒涛的)
“‘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这是描写狂风的)
⑦面对狂怒的大海,蜷缩在被窝里强强害怕极了!他想:,他想,他还会想。ppt:强强焦急起来……又钻进了被窝。是呀,该怎么办呢?强强越想越——(点击:焦急)他哆嗦着下了床,准备去——(找爷爷!)去了吗?(指名接下去读)强风和黑夜又把他逼回了被窝。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谁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一下强强此时的心情?(指名说:忐忑不安、惊慌失措、惶恐不安、七上八下、惊恐万状、)⑧
(2)品味第三次芦笛声。
A、(引读十一段)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ppt: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点击芦笛声)
B、这奇特的声响就是——(指名说)太平静了,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强强听到爷爷的芦笛什么心情?(指名说)谁再来读这句话?(有感觉了,还不够强烈!)谁来读!
C、强强就是这么激动,这么欣喜,他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引读最后一段)
D、(ppt:在狂风怒涛的黑夜里,爷爷的芦笛声。)经历了狂风怒潮的黑夜,爷爷的芦笛声,对强强来说意味着什么?给强强带来了什么?又给强强什么样的感受呢?快速阅读课文7-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想芦笛奇特在哪里?写下自己的感受。马上交流。
E、写好了吗?谁先发言?(指名说)这笛声奇就奇在这里,让强强变的勇敢起来。(板书:勇敢)
F、看来,有的同学已经听懂爷爷的笛声了,他想用笛声告诉强强什么呢!(ppt:出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齐读)你们真是爷爷的知音呀!说说你对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的理解。(指名说)
“海水”指什么?(板书:沾点海水)“长结实”仅仅指身体吗?(板书:长结实)这话仅仅是说海边的孩子吗?
(3)小结:
是呀,生活就像大海一样,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去战胜它。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能更加的勇敢、坚强。(让我们记住爷爷齐读这句。)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刚才我们仿佛亲身来到海边的小闸屋,亲身体验着强强的心理变化,和他一起紧张、焦急、恐惧、担心,一道期盼,一起成长。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生动可感?关键在于他将人物活动与环境紧密结合,文章写得就生动、扣人心弦了。很值得我们写作时借鉴。
2、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写一写你晚上一个人在家或独自走路时的心理感受,注意通过环境描写衬托自己当时的心情。
板书设计:
爷爷的芦笛
(悠扬、清脆、奇特)
不怕——恐惧——勇敢
沾点海水,长结实。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2
现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两校合并到一起的时间短,对合过来的18名学生我不了解,学生也不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相互了解,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三、做好转差工作
针对我们班差生较多的情况,我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态度。
四、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词义、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审题能力也较差。有的甚至不读题乱写一气,有的没能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四年级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今后要加大训练,严格要求。
从我们教师自身来看,教的稍显死板,语文知识涉及面很广,但拓展不够。同时我还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不灵活,没有能应用自如,举一反三。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通用 篇3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通用2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记记,读读写写,巩固对本单元生字词的认识,积累词语。
2.总结《北京的春节》的写作特点,学习“按顺序、有详略”的写作方法。
3.阅读短文,认识多音字“还”,了解多音字形同音义不同的特点。
4.学习古诗《元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累古诗。
5.组织语文生活,让学生写一写本地过春节时的情景,要求详略得当,叙述流畅,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学习有先有后、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自主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习作,学习有先有后、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读一读,记一记”
①出示词语:
初旬核桃荔枝菱角万象更新灶王寡不敌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字都是本单元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读音都很容易读错。
③自我检查掌握程度,用横线标出你不能确定读音的词语。
④指名说自己不能确定读音的词语,同学帮助正音。
⑤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读一读,写一写”
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②纠正错误读音,提醒大家注意儿化音和带儿字词语的读法要区分开来。
③听写词语。对照书本检查,将不会默写的生字再写几遍。
二、金钥匙
1.出示内容:
春节不只一天,节日的事不只一件。在《北京的春节》中,作者选了一些典型的事情来写,比如腊八吃腊八粥、做腊八蒜,放年假时儿童买杂拌儿,除夕的团圆饭,元旦拜年,元宵节的灯,有先有后,有轻有重,自然流畅。
2.指名读。
3.引导理解。
写1篇文章可供选择的材料很多,如果事无巨细,一一叙述出来,让人感觉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所以先要定好一个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选材,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最能体现中心的'事情详细地描写。
4.思考:这把“金钥匙”有什么作用?
三、咬文嚼字
1.出示句子:还欠款二两银子。
2.指名读句子,说说句子意思。
一种意思是还欠二两银子,另一种意思是已经归还二两银子。
3.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出现分歧?指名说原因。
老师随机板书句中多音字“还”的读音。
4.自由读“咬文嚼字”,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5.你还看到过这�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述古诗学习方法
了解作者——朗读全诗——理解大意——体味情感。
二、古诗诵读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
2.看注释。疏通大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吉祥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3.指导背诵古诗,自主积累古诗。
三、小结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春节快到了,现在你一定非常向往过春节吧,是不是又想起了往年过年的情景呢?
2.谈谈往年过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你最开心的一天。
二、习作
1.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但是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按原样写在1篇作文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杂乱无章、没有中心、没有重点)
2.习作要求:
①注意写过年时特有的情景。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某一天的经历。
②如果写一天的经历,要围绕某个意思写,比如忙碌、热闹、快乐……主要写与此有关的事情,不要面面俱到。
③写事情的时候,也要写到人,通过人们的言行、表情写出他们在节日里的心情、感受。
④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过年的经历,互相启发。
3.学生作文。
4.指导修改。
5.誊写在作文本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
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4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
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1篇佳作。
(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创新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摇篮 围裙 烤鹅 冻僵 火焰 薄纱 橱窗
灌进来 暖烘烘 圣诞树 明晃晃 眨眼睛
2.同座互相批改。
二、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每个字写两遍,能组成词的组成词写。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
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二、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生活很艰难。)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很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
(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没有怎么想)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 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孩子,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四、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他想,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这个“熬”字,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从“总能熬过去”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帮助别人。)
五、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练习要求:把整篇文章连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在练习本上,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一写。
2.学生按要求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这个中心思想的?(作者先写了桑娜家生活的艰难,渔夫出海打鱼冒着风险,再讲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最后讲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使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六、布置作业
1.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2.看看“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准备听写。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记叙文写作。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力争使全体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学生状况分析]
我今年新接任的六年级班的语文,班里的学生原有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措施]
1、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培养本册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以往所提的习惯要常抓不懈。
2、在教学中,坚持" 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3、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4、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要求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
2.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山河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状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碧野先生写道:“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那近在脚下的天山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天山,去感受天山最真切的美。入题。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亲历美
1.小组合作,出示学习任务。
(1)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天山的什么美景?有什么特点?
(2)这个片段(或句子)有何独特的韵味?
(3)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感受表达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雪峰、密林、野花三个片段进行发言,相机引导。
(1)学习第二自然段。朗读思考: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
文中是怎样形容云影的?� 指名读,配乐齐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思考交流:描写了天山的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
文中是怎样形容出塔松的特点的?
出示塔松图片,你还有什么奇妙的形容?
讨论:文中说马蹄溅水、几声鸟鸣“增添了密林的幽静”,这样写是不是互相矛盾?男女生比赛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自读思考: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
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此时的你正骑马走在花海之中,你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渴望?交流感受。快把我们的心情读出来吧。指导读,配乐读。
3.升华:置身于溪流花海之中,满眼的明媚,扑鼻的芳香,怎能不使人心情舒畅、浮想联翩呢?难怪作者对天山赞不绝口呢。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对天山的赞美。
三、 练习
师生展示作品,交流,教师引导赏析得意之作。
四、总结
天山如此美景,请参考课文的优美词句和自己搜集的诗文、图片资料,为天山写几句赞美的话,或写一首小诗。你还可以变幻成天山上的一片云、一条小鱼、一朵花等,以它们的口吻来写也很好。
五、作业
说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课外读读《天山景物记》以及碧野的其他作品。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复述课文,有感情的阅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学为主,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厌恶战争,企盼和平和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一些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开课:
每个人都向往和平,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今天我们学习1篇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古诗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龙德在听到受伤士兵请求帮助的话后,他在想什么?它又是怎样做的?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和平的向往?
四、指导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本册学期要坚决按照xx区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会的要求,大力改进六年级的语文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主要开展以“先学后教”为主打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六年级学生自学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同时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人。班容量较大,而且从接班初步摸底来看,我班有多名学生在五年级语文期末水平测试不及格,语文素质比较低。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但是从历史的情况明显看出,个别学生缺失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需要在本学期大幅度的改进与提升。以优促差,下大力气转变较多的后进生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
结合语文教学全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使他们重树学习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掌握一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会预习,学会交流,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在自己的艰辛努力下,力争使本班的语文成绩提高两个名次,扭转落后的。基础。
四、方法与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强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做到课题研究——高效教学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适时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总结和创建“我的模式”“我的课”,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多听课讲课,及时修正教学中的不足。
3、结合平时的课题研究,为了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减负”,做到钻研教材,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运用,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4、进一步反思、总结实施“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做到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逐步实现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困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多鼓励,多表扬,上课多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天天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使他们尽早“脱贫”。
6、严格按要求控制作业量,做到不留重复性的作业,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较差,为此,力争做到面批面改。
7、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起到教科研的xxx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