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汇总9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常识,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1
40分钟学习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觉得对古诗教学有这样设想: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2
综观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全貌,都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可以说这一套新教材它很合适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老教材已经过时的无奈和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欲望都得到了释怀,并有了一种欣欣然的畅快!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这一环节我从没马虎和懈怠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都积极参与,都来做学习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来当小老师,我不给他们框框里的学习内容,不限制掌握知识的范围,可以随意的自由的摄取知识营养,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进行作业和实际生活演习。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装做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我们整个学习过程更象一个团体的营地训练,这种教学方法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其中生活场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们学会了生活自理,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在创设交往环境的同时更学会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工作总结《一年级品生上册教学总结》。在这个角色游戏表演中,他们互相接纳,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与此同时能开放自我,表现自我,进而增强了对自己性格、能力的认识,此外,还大胆的做了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或自己认为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在发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
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的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的引导了吗?这些都是我课下需要反思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感觉这一学科真的应该分两个路线来走,一个是老生常谈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路线,他继承了老教材的传统,另一个就是当前迫在眉睫的素质教育,他包含很多,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等等。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3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下册两个班《品生》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每节课课前修改教案,课后反思小结。并且,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
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
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4
《大家都快乐》是1篇很轻松愉悦的儿歌,意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明白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本节课与学生的学习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乐识字,轻松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意“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如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本节课的设计,导入新课时的“游戏”的情境,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到学习中去,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识字目标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得以实现,学生在快乐的游戏,快乐地看图片中识字,轻松学习。很快地学生就与本节课要求认识的15个认读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读,快乐体会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误解读书仅仅是重复课文的内容,这是错误的`。朗读不亚于演员对角色的再创造。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读书时间,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
三、启发引导,展开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付诸于文本的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模仿儿歌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
四、自主学习,精心组织
语文课堂提倡“自主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见,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合理引导的关系。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引导、积极参与,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取得实效。如本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选择伙伴和游戏方式”等都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
五、快乐学习,贯穿始终
从开头的游戏导入,到结束时的小结,教师都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在快乐的游戏,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5
《蜘蛛织网》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1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它通过一次又一次蜘蛛织网,而蜘蛛不怕挫折、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做事一心一意。在教学中,感受挺多:
一、有侧重、多种识字方法开展生字教学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学习生字为主,所以教学生字一定是个重点,我主要是通过有侧重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生字教学。如:学习“织”时,采用想象法,让孩子想一下,蜘蛛用什么织网,引出“绞丝旁”,同时运用在《识字的小秘密》习得的知识,得出这个字也是个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记忆。学习“抽”时,通过媒体在田字格中演示范写,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字的整体结构有个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画的先后顺序,尤其是右边“网”的笔顺。低年级学习,以生字教学为主,老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方法引领学生有侧重点学习生字,掌握识字工具,提高识字能力。
二、阅读教学中进行听说读思有机整合。
学习第一小节时,我通过读、听、说的句式训练完成。如:先请学生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接着检查朗读并进行听说训练:什么时候,蜘蛛(在哪里)织网。而后再进一步进行(有一定朗读难度的)“遇到什么困难?”听说训练。最后朗读好这个长句。
第2—5小节主要讲遇到雨点打、冰雹砸,不灰心、不泄气地织网。特别是句子中的“再”“从头织”“终于”等词更加突出蜘蛛不怕挫折、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在开展教学时,以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引入的:先出示蜘蛛织网,通过“猜一猜蜘蛛在干什么?”的游戏来看织网的不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可以让学生们读一读课文,划一划蜘蛛遇到了些什么困难?然后抓住文中写蜘蛛织网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蜘蛛做事不怕困难。最后通过想象说话,帮助孩子举一反三,学会积累!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说“蜘蛛在织网时还会遇到哪些困难?蜘蛛又是怎么做的?”这个环节,让学生模仿课文内容练习他们的说话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说得很好。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听、说、读、思等有机整合,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6
蜘蛛织网是一年级第二学期读课文识字中的1篇课文,课文写了一只蜘蛛在织网时,很多小动物们都来邀请它和他们一起玩,可蜘蛛却毫不心动,一心一意地织网,当大公鸡请求帮忙逮住苍蝇时,蜘蛛用它的网把苍蝇给逮住了,最后猫头鹰飞来赞美蜘蛛织的网很漂亮。通过学习课文能让学生知道做事情要向蜘蛛学习,只有一心一意地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课堂上,学生对于学习课文还是有兴趣的,特别是在让学生利用各种动物的叫声,如“小牛(哞哞)叫,小羊(咩咩)叫……”编编儿歌时,小朋友都很愿意学。这样一来既帮助小朋友了解各种动物有各自不同的叫声,还能让小朋友读准几个叫声的音。可在这样做后,几个好动的学生就坐不住了,只要有小朋友读错字音的,他马上就笑了起来,而不是举手指出错误,使得课堂上感觉有点乱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要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的习惯。
在寻找提示语时,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找出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借以让学生明白提示语不是单一的只在说的话前面出现。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些困难,有些小朋友甚至都没弄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上,还应合乎学生的实际,给他们一些阶梯,如出示“哞、哞。”小牛对它说,“到湖边散散步吧!”和小狗对它说:“汪,汪。到草地上打个滚吧!”这两句话,先让小朋友比较一下,写小动物们说话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来引出提示语可以在句子的不同位置,这样更适合大多数的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更注意找准学生的实际和课堂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地培养。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7
《蜘蛛织网》是1篇10分有趣的课文,它讲了一只小蜘蛛专心致志地、一心一意地织网捉虫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小动物的话写得很有情趣,学生很喜欢。我在上完这节精品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感觉有几点比较成功的地方:
一、课文中象声词的教学。课文介绍了一些小动物的叫声,如:小猫叫“喵、喵”、小狗叫“汪、汪”、小鸭叫“嘎、嘎”等。我让学生先读读这些叫声,告诉学生像这类表示声音的词就叫象声词。通过朗读来纠正他们的读音,并让学生边读边找找这类象声词的规律。在这类象声词中,大多数是形声字,而且都是左表意,右表声的。只有少数几个象声词是和小动物有关。如:小牛叫“哞、哞”、小羊叫“咩、咩”等。学生通过学习象声词,从而知道象声词的构字方法,以后能够灵活的运用。
二、课文中写小动物的语言时有两种表达方式:
1、说话的提示语在中间;
2、说话的提示语在前面。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并出示两个不同的句式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规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本课的拓展中,我设计了一个内容:
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蜘蛛说什么呢?让学生仿照课文2---6小节的内容,启发引导学生,使其言之有物。这个说话环节是在读懂读好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先说小动物的叫声,再说小动物让它去干什么。可以是提示语在前,也可以提示语在中间。这个说话训练,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比较,明确小动物说的话中地方、事情都不同,而她们说的`事情又符合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发现,会让学生在说的时候既能打开思路,又有比较规范的格式,体会到课文编写特点所表现出的语言美。
同时,也感到自己在教学中也有些不足之处:朗读的指导不够,学生的朗读形式比较单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多种形式的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8
平凡的班主任工作,是让学生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塑造人格的工作,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而它又是琐碎、繁忙的。我担任的是一(1)班的班主任,在这一学期中,我和学生们都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班级的一些具体情况和以及我所做的主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自觉性很差,凡事总得有老师在旁看着。所以我把工作重点就放在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首先是利用晨会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养成一些作业、读书的习惯。比如:让他们养成晨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到了教室以后就拿出语文课本读书,不可以离开自己的位子,而且每天都有班长和副班长管理。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如:两操检查员、班级卫生检查员、课桌检查员、卫生督查员、纪律检查员等。同时,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我结合一年级的学生实际,通过每天的晨会课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在校的一日常规,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经常给他们讲讲班级的集体荣誉,比如:让他们看看四项竞赛的流动红旗,哪个班级最多,我们班做得怎么样,哪些地方不足,是谁损害了我们班级的荣誉,我们应该向哪个班级学习等等,使学生形成热爱班级的感情,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3、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同样的道理,要带好一个班级,班干部的作用是老师也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特别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本学期,我采用轮值班长制,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强的也不多,所以我着重培养了班长、副班长,他负责管理当天的卫生打扫以及眼保健操的检查,这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锻炼他们的能力。
4、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一开学我把自己的电话也及时地告诉家长,让他们有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当家长打来电话时,我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沟通。在平时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长们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这点也是我这学期自己觉得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在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中,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谈心,化解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使他们愿意以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给老师看。
一年级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一年级下册《品生》的教学总结 篇9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课堂上当老师刚读出《草》时,好多同学就齐声背出了后面的诗句,这时我就问:“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呢?”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提出很多问题:
那个人干吗写这首诗?
他写的是什么意思?
写这首诗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
“离离”是什么意思?草烧没了怎么会长?等虽然学生很小已经会念这首《草》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在前面教学中,老师作单纯地分析讲解后,让学生再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结果很多学生说不好甚至说不出来。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古诗的意思,并且会说呢?我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并且,学生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教参中指出,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野草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