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幸福感调查报告【范例4篇】

荣誉发表时间 3402567

【前瞻】此例由阿拉题库网友“荣誉”精心整理编辑的“幸福感调查报告【范例4篇】”优秀文档,以便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吧!

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一篇】

针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研究这一课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学生、教师、监护人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如实反应了当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就此问题,接下来我将做深刻分析。

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进城务工,谋求发展,留守儿童也就成为了时代的产物。许多父母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留给子女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无穷的后患。对于学校的影响也令人堪忧,特别是学生自制力差、父母辅导不够、缺乏关心教育,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等等,导致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课堂幸福感严重缺失、不足。孩子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二、影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的主要因素

基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幸福课堂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习惯养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刚上学时,就被父母留在了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身边,甚至有的留在了其他亲友身边。这就使得孩子从入学开始就缺乏行为习惯的有效指导,比如孩子不知道回家应该先完成作业,不知道来学校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不知道上课该干什么,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他们上课就一塌糊涂,更不要说感受课堂幸福了。对于他们来说,上课就是一种任务,一种折磨,怎么谈得上幸福,更别说享受了。

2、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在很多临时监护人潜意识里,他们的责任就是看好孩子,孩子安全、健康即可,学习就是随意发展,想学就靠自己,不想学也没人管。正是这种思想,导致孩子渐渐发现学习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即使不好好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缺乏对上学的正确认识,忽略了学习的重要性,来到学校只是为了玩耍、混日子,课堂上也是不动脑筋思考问题,说话,做小动作,得过且过,这种思想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比比皆是。对于学习的敷衍了事,如何能在课堂上专注学习,感受课堂的幸福。

3、学生的思想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不积极发言,不能大胆参与课堂活动。由于电脑、手机等现代设备的影响,孩子回家以后,更多的是沉迷于网络,忘了自己还是个学生,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由于长期跟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在一起,监护人对于学习的不重视,对于学生辅导不够,对于孩子的溺爱等等。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他们无法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对于课堂教学的幸福感体会的自然不够深刻,甚至无法明白课堂学习其实是一种进步、一种享受。

(二)家庭方面

1、监护人思想影响

在我接触的很多留守儿童家长里面,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学习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学有什么,孩子天天来上学就行,至于学到了什么,表现怎么样,根本不关心。孩子表现好了,得不到肯定,孩子表现不好了,得到的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孩子想买本书了,得到的是乱花钱的决断,孩子成绩不好了,告诉家长可能是一顿揍。久而久之,对于学习,孩子变得无所谓,好坏又如何,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只能徒增烦恼。课堂对于他们也就无所谓,熬过一日是一日,得过且过吧。长此以往,课堂幸福如何保障?

2、缺乏及时沟通指导

懂得倾听,善于沟通,正确引导,是培养孩子的有效做法。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遇见问题,跟父母说不着,跟临时监护人又不知道怎么说。加之父母没有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不理解孩子的生活。临时监护人关心的更多的是给予孩子的物质满足。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孤僻,不善交谈,而临时监护人的溺爱,这这种种因素让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在课堂上不积极表现自己,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幸福无从谈起。

3、课后辅导能力有限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都是初中,小学文化,对于辅导孩子他们没有一套具体的方法,只是顺其自然。很多孩子的家庭作业字体潦草,不会的还是不会,不动脑筋思考,不主动问老师……一系列问题证明他们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此辅导对于孩子寻求课堂幸福感有很大弊端。

(三)教师方面

1、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是否关注留守儿童的参与情况,学习状况也很重要。如果教师能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上课多提问,对其做出适当评价,多多肯定、鼓励,有助于提升孩子课堂幸福感。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有所欠缺,孩子得不到及时引导和适当支持,慢慢不喜欢课堂,不爱学习。教师跟留守儿童的课下交流也很重要,如果能多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多与其进行深入交流,谈谈心、关心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也能让留守儿童感觉到温暖,拉进师生距离,让留守儿童喜欢上自己的老师,爱屋及乌,进而喜欢老师的课堂,体会到课堂幸福。但调查发现,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还是不够,有的教师一学期才跟留守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简单交流,这样不利于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

2、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优秀的教学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性的及时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多元化评价的合理运用……这种种原因无不影响着孩子课堂幸福感的提升。当前教师队伍里,新教师有待提高,老教师部分存在职业倦怠,对于课堂教学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氛围引导不够及时,学生评价缺乏说服力等等,进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课堂幸福感没有得到充分感受,有待提高。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课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尽其所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环境,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等等,逐步增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堂幸福感。

报告三:教师的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二篇】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将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考试成绩,许多教师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职业倦怠产生,教育的幸福感更谈不上了。为此,我们在"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实施之前,在学校进行了教师的幸福感调查,然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概况

采用自编的《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了19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和1个直接打分题,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分类指标和23个分项指标。问卷内容见表1.

表1 教师幸福感调查的指标

评价目标

分类指标

分项指标

教师总体幸福感

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生活状况

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幸福人生的构成元素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职业认同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自己的专业素养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工作压力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学生素质满意度

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学校评价满意度

觉得学校对您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学校环境满意度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

认为学校比较关心您的哪些方面情况

在学校感到很大压力的方面

制度管理满意度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问卷中的回答分4个选项,结果进行赋值,如:5分表示"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不太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9日至26日,调查对象为全校教师,高中107人,初中66人,共173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感分类指标分析

本调查的教师幸福感的分类指标包括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学生素质、学校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人际关系的满意度10个方面。

1、教师总体幸福感

量表分数表明的教师的幸福感的一般状况。

表2 教师的幸福感测量比较

学校

样本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标准差

高中

107

初中

66

总体

173

量表分数的平均分为、,标准差为、,表明来源不同的样本组平均分与标准差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从总体上看,教师幸福感并不高,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2、 生活状况

教师对于生活状况总体满意度较高,达到% 。对生活总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占%;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占%;拥有亲密、持久朋友的占%,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的占%。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教师生活状况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生活状况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2、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符合 比较符合 不太符合 不符合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符合 比较符合 不太符合 不符合

4、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符合 比较符合 不太符合 不符合0

5不计报酬帮助陌生人 符合 比较符合 不太符合 不符合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幸福的家庭 ②身心的健康 ③自由的生活 ④财富与物质⑤杰出的子女 ⑥成功的事业 ⑦良师益友 ⑧浪漫的爱情 ⑨爱好广泛。

3、 职业认同

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一般,达到%,其中十分热爱,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的占%。教师对自己的劳动和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满意程度较低,只有%。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职业认同 十分热爱 喜欢、适合自己 为谋生、很无奈 很烦、想改行

2、自己的劳动收入

同其他行业相比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4、 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很高,达到%。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有成就感的占%;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满意的占%;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的占%。具体数据见表5.

表5. 教师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专业素养 优秀、很自信 基本称职 缺乏自信 较差、需要提高0

2、上课时的心情 愉快,有成就感 平静,能完成工作 无奈,不得不做 不情愿、厌倦

3、教学效果自我评价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4、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学科组集体研究 个人钻研 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顺其自然

5、 工作压力

教师对工作量的满意度较低,达到%。其

6、 学生素质的满意度

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一般,达到%。其 教师觉得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一般,达到%。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学校评价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评价客观公正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2、自身能力、水平

得到发挥和认可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8、学校环境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的环境总体满意度一般,达到%。教师对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的情况满意度很低,达到%,其中适时开展,能有效放松心情的占%,基本能够满意的占%,内容较少,流于形式的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的占%。具体数据见表7.

表7.学校环境满意度调查与统计

A(%) B(%) C(%) D(%)

1、学校环境 轻松、愉快 受约束、还算开心 很多限制、工作小心翼翼 心情压抑、痛苦

2、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 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工作成绩 ②纪律、制度的遵守 ③专业素质 ④师德修养 ⑤身体健康 ⑥心情、感受 ⑦生活中的困难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依次是:①教学成绩②评职称 ③班主任工作 ④检查评比 ⑤工作聘任 ⑥人际关系 ⑦教育改革。

9、制度管理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满意度一般,达到%,其中满意的占%,比较满意的占%,不太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

10、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

教师对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很高,达到%,其

(二)教师幸福感分项指标分析

依据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进行排序,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3项指标排在满意度分值的前三位。而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3项指标居于最后三位。具体数据见表8.

表8 各项指标满意度排序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排序

分项指标

满意度

(%)

1

自己的专业素养

11

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认识

2

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

12

学校给您的整体感受

3

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

13

在学校工作、生活的总体情况

4

与学校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

14

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学校得到发挥和认可的程度

5

拥有亲密、持久的朋友

15

觉得学校的评价客观公正情况

6

自己生活总体状况

1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7

帮助陌生人不计报酬

17

生活充满活力和激情

8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情况

18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情况

9

对所教学生的印象

19

学校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情况

10

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

20

自己劳动收入同其他行业相比

三、结论及分析

1、 满意度的分类指标调查结果显示,专业素养自我满意度最高、学校人际关系次之,以下依次为制度管理、学生素质、生活状况、教师的总体幸福感、学校评价、工作压力、学校环境、职业认同的满意度。教师的幸福感并不高。

2、 满意度的分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是教师对专业素养的自我评价、给学生上课时的心情、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评价,说明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感觉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收入待遇同其他行业相比、学校的业余生活和文体活动。说明当前师生课业负担较重、工作时间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的情况下,教师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收入,不能令人满意。另外虽然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趣味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等,但大多数教师每天只是忙于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活动的时间,感觉很枯燥。

教师对"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的选择顺序, 说明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生活,而工作仅占到第六位,说明教师对幸福人生与职业的成就感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

教师对"觉得学校比较关注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选择顺序说明学校关注的重点与教师关注的重点形成较大的反差。

教师对"在学校使您感到压力较大的是"的选择顺序,说明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管理,必然带来相应关注及压力,教育改革几乎没有带给教师较大压力,也正好说明教改没有引起必需的重视。

3、学段影响被调查者的满意度。随着学段的增高,被调查者满意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初中教师的幸福感略高于高中教师。在教师的生活状况、职业认同、专业素养、工作压力、教师评价、学校环境、制度管理等七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好于高中教师。表明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是不平衡的,接近于初中、高中知识及教学的难易,中考与高考的压力的大小,不同校区的文化氛围的差异等,以及对幸福认知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教师幸福感的对策及建议

1、关注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收入待遇

教师普遍感到报酬偏低,在这一点上缺少幸福感,值得重视。学校管理者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教师内心深处,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这也是能为学生做的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果校长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教师内心充满幸福,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以爱生爱"。因此,教师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与工作绩效一样,也值得学校高度关注。

2、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再认识

传统上把教师职业当做一门崇高的职业,像"蜡烛",像"春蚕",以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而崇高。无形中暗示给教师在从事一种悲壮的职业,必须过着奉献和含辛茹苦的生活,没有幸福可言。学校要使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劳动在学生身上结出果实,学生的成长并不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而是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如果教师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好的心态来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教师就不应当过愁眉苦脸的阴郁生活,而应该是热情洋溢、乐观豁达,把教育活动做为幸福的体验过程,这是职业境界的提升。

3、引领教师思考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化发展关系密切。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加强专业培训。优质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有没有好的学习机会更加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迫切要求。重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将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除了需要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教师的智慧,教育的艺术等方面,更需要开发一些其他方面的技能培训,比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技能以及潜能的开发,比如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等,解决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

4、丰富精神生活,保障文体活动

学校有条件为教师的健身和娱乐等提供保障,需要的只是行动的支持。一是提供时间。这是最重要的条件,因为老师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二是举行培训。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特点,在学校里开设太极拳、健美操、书画、歌唱等短期培训班,为教师开展文体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开展活动。例如假期旅游登山观海,举行球类等体育比赛以及唱歌、书画等艺术活动。四是服务健康。请专家为老师作健康知识讲座和治疗。为教师们定期体检、开出运动处方、设计合理膳食等服务。

5、改进评价管理的方法,为教师减压

切实转变观念,"给学生减负,同时给教师减压",教师的减负,是学生减负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教师,才能解放学生。

教师压力过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自身当前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改进教案检查管理。为了应付,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写教案,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却很少。这种新老教师"一刀切"的教案检查应该予以改进。②改进成绩评价管理。要像保护学生的自尊一样保护教师的自尊,不搞成绩排名。首先公布分数产生的导向性,会产生只讲考试得分点,而使学生厌学的无趣的课堂。再次要适度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促进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因为合作能促进交流,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焦虑,解放教师心智,并在根本上缓解学生的压力,解放学生的心智。

幸福感调查报告【第三篇】

不丹——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据说是世界上心理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如果让他们长期居住在不丹,可能他们需要深思熟虑。原因是,在不丹,他们的知名度所带来的成就感,远远不如在中国香港。这就像很多中国年轻人虽然知道大城市压力大,但是依旧守候在北、上、广、深一样。

最新发布的20xx年度职业心理研究结果——《职场人士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在这些大城市的职场人士,65%的受访者还是表示总体上幸福,其中仅14%的受访者表示很幸福。而新人、男性、高管,是上述20xx职场报告中显示的,幸福感最弱的三大人群。

高管:职位越高,“幸福感”越低

David 是某民营大型化工企业的高管,在他人眼中,年薪不菲、家庭幸福的他应该很享受工作和生活。但是实际上,三十多岁的他明显感受到身体和精神状态大不如从前,除了感觉化工品本身对身体的伤害外,“每天三餐中除了早餐,几乎都是在陪客户的应酬中度过,大多数时候还必须得陪客户喝酒。”他表示,甚至有“逃离工作,回老家种种地什么的”想法。

尽管是公司里“说话算数”且薪酬最高的一群人,但是高层管理者的总体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均显着低于其他人群。

史厚今认为,究其原因,首先,高层管理者个人对心理健康的关心程度显着低于其他人群。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是与幸福感成正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高,感受到的幸福度就高。

其次,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工作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的要求常高于其他人群,也可以说,他们的“幸福敏感度”相对较低,一般的成功无法满足他们。同时,高层管理者往往是能力和意志力超群的人,他们往往觉得心理问题可以靠个人意志力解决,而不太愿意求助。

相比之下,虽然有人认为,单位的中层管理者心理状态最差,因为他们处在“夹心层”,工作内容繁多,但这次调查却发现,中层管理者在工作满意度的各维度上均评价较高——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回报、工作压力、工作氛围、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

心理咨询师梅祎玮告诉记者:“中层的状态比较好,是因为中层接触下层的员工较多,更多的是作为领导者的身份进行指挥,而上级和下属都给予他们重视和认可。在职场上,这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能带来强大的成就感。而且,很多人到了中层,知道再往金字塔塔尖是不可能了,于是心态放平和,也能比较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另一方面,职场的幸福感不一定只关乎薪酬或者职场权力,也关乎心理投入度和情感指数。“比如一些科学家,可能收入并不高,但是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史厚今说。

男性:不会释怀不觉幸福

20xx年年底,网络铺天盖地都在“晒账单”,很多网友感慨,在城市拼搏,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对于职场幸福感受,史厚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包括对居住环境、经济收入、业余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工作满意度,包括工作负荷、责任压力、工作胜任感、兴趣相关度、工作成就感、薪酬公平、工作氛围、学习和晋升机会、领导同事组织的认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

自从20xx年芝加哥商学院奚恺元教授在《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中提出以来,幸福指标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在加拿大公共就业与政府服务处联合卡列敦大学进行的70年纵向研究“幸福-高效的员工跨年研究”显示,职场的幸福感和员工的工作效率相关系数高达。

事实上,幸福的感受与幸福的敏感性相关。本次调研就发现,女性的幸福感往往高于男性。梅祎玮表示,通常女性的主观感受更敏感、更感性,但女性更关注个人和家庭方面的问题,也相对容易从一些小事中感到满足,如看电视、朋友聊天等,她们有更多的渠道去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会细小的幸福,这些都有利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有一个女性群体——有野心成为高管的女性,在努力实现目标的阶段,个人幸福感显着低于其他女性。梅祎玮表示,进取精神是可以的,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不妨放慢自己的节奏,提高自己生活幸福指数的敏感度,这样才不至于行进得太累。

在奚恺元教授看来,“幸福的最大化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然而,即使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连续幸福调查结果显示,中国1990年的国民幸福指数,1995年上升到,但是20xx年却下降到。20xx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调查也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分析中国国民幸福感下降的原因,史厚今认为,在1995年左右,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幸福度提升,但是到了20xx年左右,虽然经济发展依然快速,但是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比较之下,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有了变化。

新人:焦虑降低“幸福感”

Shirley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虽然经历过职前培训,但是她经常懊恼地发现工作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学校知识和短期的职前培训可以解决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工作上的小错、领导的意思该怎么理解?

梅祎玮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发现工龄1~3年的职场新人咨询工作适应问题、职场人际、工作压力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这些新人进入社会,对新工作环境和自我的职业发展都有较高的期望,但期望的实现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磨合,这就形成了焦虑和压力,相应满意度就会较低。”

调查也显示,职场新人在工作氛围的满意度上显着低于其他人群,职场新人的心理投入度显着低于其他工龄的员工。不过即使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选择一份新的工作的时候,不少公司“老新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压力感。换了三次工作的李铭辉,仍然不满意自己所在的公司,每次到新的公司都觉得年资比他深的同事总是压着他,资深的同事们仿佛有自己的圈子,他很难融进去,其实,李铭辉之前的几次跳槽也有类似的人际问题。

调研显示,不同司龄(即在一家单位的工龄)的群体在工作内容、工作氛围及工作生活平衡三个维度上表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工龄增加,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氛围的满意度先逐渐递增,经过一段时间(1~3年)的适应后才能越来越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3到5年之后,将是员工在公司里面感觉最好的时候。

然而在5~10年后,员工的满意度又开始递减。“因为这时工作往往会遇到瓶颈,或是厌倦的情绪。”史厚今说。

提高职场的幸福感,史厚今给出了四点建议:首先,不妨从简单的小事开始,创造更多体验成功和满足的机会;其次,为生活和工作创造更多新鲜和价值,经历挑战和新奇是幸福的重要元素,给工作生活增添更多价值、新目标和新鲜感是持久体验幸福感的好办法;重要的是,不要苛求完美,挑剔、唠叨、苛求完美就难以体验满足的感觉,没有满足感就离幸福感更远了;同时,要关注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的意识和生活方式是持久体验幸福的关键因素。

幸福感调查报告【第四篇】

摘要: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目前西方很多国家纷纷研究并计划设立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指标,使它与GDP一?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大学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对于其成员——大学生的幸福感,理应给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历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五人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本校大学学生,其中低(一、二)年级20人,高(三、四)年级20人,男生20人,女生20人。

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调查过程及预想:

由于时间匆忙和实践经验不足,我组成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讨论,确定了问卷试题。并对四十名大学生(其中每年级10人)进行问卷调? 预先估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尚可,而造成部幸福的主要因素主要来源于就业压力和学习中的困难。调查后,又经小组成员共同统计,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对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占70%,感到一般的占15%,不满意的占15%。上述数据表明有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的大学生则处于茫然状态,40%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关系、生活成就、人际关系、经济状态、精神空虚、现实理想差距、没有恋爱、没有参加团体活动(可多选)分别占75%、85%、35%、70%、%、%、35%、%、%、10%、13%,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就业压力首当其冲,其次是学习压力,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追求幸福做过的努力(可多选),80%的学生表示乐于关心他人,75%的学生觉得自己在努力学习,45%的学生勤于交友,获得幸福。只有%的学生表示通过参加志愿者让自己获得幸福。

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的 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的人选择了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的 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的大学生打100分,%的大学生打80~99分,%的大学生打60~80分,%的大学生打30~60分,0%的大学生低于30分。

注:此结果真实有效,且从整体来看,与预测状况基本符合。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

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如今的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学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大学生自身提升幸福感的建议:

1、 要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与其他因素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依赖于人格。例如个人的自尊,乐观,自我控制和生活目标。外倾性的人能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幸福,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让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观念。喜欢并相信自己,恰当的认同和接纳别人,能够理性的面对和接受现实。大学生应该以学

2、 积极的改善社会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和朋友关系。要能正确处理得到社会支持与付出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一个集中反映。它关系到大学生是否能够有个愉快的心境度过整个大学生活。因此通过扩大人际交往,结识朋友,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更多地使自己接触人群,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3、 职业生涯规划。严峻的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幸福指数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希望在毕业时能够有一个好的选择,就应该尽早的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不断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让自己充实、自信,提高幸福指数。

4、 休闲。要学会在忙碌的学习中分出想当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上的休闲。例如参加体育锻炼,看电影,参加社团活动,听音乐,参加志愿服务等。这些工作都能增加个人的身心健康。

5、 培养积极情绪。情绪是人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一个放大镜,好的情绪总是作为一面积极的暖色镜来加工所面对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耐性和持久性,而更倾向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经常去听、看、经历一些能够激起积极情绪的美好事物,使自己渐渐的处于一种良好情绪的循环圈中,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其他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做法建议:

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取向,所以社会各方要给予共同的关注,并做好其协助工作。如 教育者要重视增强其自我效能,让同学在价值展现时,体现快乐,重塑自我。提升幸福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估计和期望,提高学业成就,而学校应转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积极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挖掘现实中的积极因素。去感受生活,体验幸福。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扭转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社会支持能让人内心感到快乐和幸福。大学生作为没有经济独立的群体,外界的社会支持会使他们更好的处理自己的生活。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使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密切,更能体验幸福。

我认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的个性发挥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才能真正使其幸福感得到有效的提高。

阿拉题库 · 学习办公更轻松!

35 340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