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医保管理制度
口腔门诊医保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服务,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口腔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实施这一制度?以下小编整理的口腔门诊医保管理制度相关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感谢支持。
口腔门诊医保管理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网友精心分享的“口腔门诊医保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诊疗过程面临的主要风险
口腔诊疗风险是在口腔诊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一旦风险出现,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极易导致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纠纷。风险的发生既与材料、设备器械、环境有关,又与从业人员的责任心、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条件有关,同时还与患者的个体特质有关,按照风险的来源和成因可以把风险分为:由于高度的个人差异性而导致常规诊疗不确定而产生的自然风险;由于相似症状错认而导致用药错误产生的诊断风险;由于口腔医院环境污染导致病人、医生受到感染的人身风险;另外还有医德医术原因产生的责任风险,材料、器械和药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等等。
2.口腔诊疗过程中主要风险的成因
部分口腔诊疗人员素质不高。口腔医护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的重任,要求口腔医护人员遵循医德规范,谨慎工作,认真履职,而现实中,部分口腔医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作风不高,对患者诱导需求,提供不必要的过度口腔医疗服务和未经患者同意的口腔医疗活动,导致严重恶劣的医患关系,从而产生责任风险和人员素质风险。还有部分口腔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因循守旧,诊断失误,操作不规范,适应症选择不全,病历书写不详细,从而导致诊断风险、责任风险甚至人身风险的发生。
风险的超前防范意识不强。单纯的口腔疾病危及生命的较少,潜在风险的预期比其他专科略低,部分患者和口腔医生对其他因素引发口腔诊疗风险的认识不足,考虑不周全,成为引发风险的原因。比如:患者认为口腔疾病是小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就医,而是等到疼痛难忍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去医院就诊,这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治疗起来就更复杂,效果也不理想。此外,部分医院开展超越自身技术水平,自己做不了、做不好,不能保证安全的口腔诊疗或美容项目也会增大发生责任风险的可能性。
口腔诊疗过程操作不规范。口腔科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比如:有的在治疗过程中牙钻、充填物误入气管,有的拔牙中出现大出血,或者导致颌骨骨折等,此外,操作不当还可导致感染的风险几率增大,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操作不规范,将会导致血液、唾液疾病传播;口腔医务人员由于无菌观念不强,图个人方便,省略带口罩、帽子、消毒等步骤,增加了与病人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已经有牙科医生感染艾滋病的例子;口腔的消毒不规范,消毒剂选择不合适,消毒剂浓度不合适,消毒时间不够都有可能成为人身风险发生的诱因。
管理诊疗风险的制度不完善。诊疗风险的预防需要完善的为其保驾护航,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口腔门诊存在着制度不全、职责不清、医源性感染控制力不强等现象。有些口腔门诊虽然制定了从医疗人员、治疗操作、设备配置到消毒灭菌、卫生学检测一系列的程序制度,但是很多制度不能落到实处,缺乏针对性,有些制度就是照搬照抄法律条款,没有针对口腔诊疗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从而使制度这个重要的防治手段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3.口腔诊疗过程中主要风险的防范措施
产生诊疗风险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口腔医院要加强风险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规范诊疗程序,确保及时发现、处理和控制风险。
提高口腔诊疗人员的素质。口腔诊疗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责任,这就要求口腔医生拥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口腔医院要注重培养和选拔那些爱岗敬业、谨慎工作、认真履责、医德医风高尚的人员。同时,要抓好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后继教育工作,开展好业务培训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时刻把医疗安全放在首位,只有全面提高口腔医生的政治素质和口腔医疗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口腔医疗质量,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此外,医院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强化自我质量控制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规范口腔诊疗各项程序。规范口腔的诊疗程序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它尽可能地将诊疗项目每一种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小,诊疗程序的规范贯穿于诊疗前、诊疗中和诊疗后,每一个环节都要慎重。诊疗前,口腔医院要要求医生要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患者的特质等事项,对预期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不但要告知医治的主要内容,还要告知治疗费用、可能的并发症等,在此基础上与患者作充分的交流沟通,并认真详实填写病历,保存好原始记录材料;诊断治疗过程中,口腔医院要明确对具体病症的诊疗标准、操作规程,比如:拔除智齿前要拍牙片,凡接触过病人伤口、血液、唾液的物理测量仪、口镜、探针、镊子等器械使用前要消毒达到无菌,口腔印模、咬合蜡、嵌体等从病人口中取出后,要先用流动水冲洗,再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等,要在诊疗过程中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口腔医院还应对医院感染管理有关环节进行量化,建立一个适应医疗机构自我量化、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的行业管理量化评分系统;诊疗后,口腔医院要完善医疗废弃物管理程序,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储运、处理,防止医用垃圾流失、泄露、扩散以减少感染风险的发生概率。
建立诊疗风险预警机制。口腔医院要不断强化诊疗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诊疗风险监控预警机制,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感知未来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门诊病房要安排专人定期搜集各类信息,摸清患者不满意的症结所在,确定问题类别、性质和原因,及时反馈给医患纠纷处理部门,医患纠纷处理部门可以做好准备,防止纠纷升级扩大。同时,口腔医院要建立针对各类风险的发生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用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为现场人员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使其在发生风险时,不至于无所适从,不至于临时讨论应对策略,而错失处理风险的最佳时机。
健全诊疗风险转移机制。对一个口腔医生来说,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动辄就要赔偿几万、十几万、几十万,这对一个口腔医生来说,可以说是倾家荡产。针对个人来说,口腔医院要以口腔医生为对象进行某种形式把风险转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医生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风险,而风险转嫁最主要、最常见的就是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口腔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因意外或过失导致患者伤害,患者提出索赔,这时保险公司负责处理医患纠纷,并进行理赔。此外,各大口腔医院还可以联合成立医师行业互助保险合作社,每个自愿加入合作社的站点和个人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成为团体社员和个人社员,按照合作社要求缴纳费用,该费用形成医疗损害赔偿基金,用于补偿社员的医疗损害风险赔偿。
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对预防和控制诊疗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医院要建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医务人员培训制度、治疗操作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诊室保洁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等,使口腔诊疗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全程有章可循,使口腔诊疗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同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管理机制流畅、职责明确、规范运作,从而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