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精彩6篇】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强调义务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注重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如何适应时代需求?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1
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
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依据来自多个方面,如有较多研究者所探讨的银行机制运行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理论等,另外,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和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它们共同为这一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1、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个性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自古以来就为东、西方社会所重视。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以知识经济和信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建立,个性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并日益渗入和传播到各级教育当中。个性教育思潮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教育在重视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固有的潜能的发挥以及创造精神的发扬,并试图通过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独立、富有创造性的人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整合”。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正是以这一主流教育思潮为基础并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性、创造性、自主性、活动性及主体性等特征体现出两者高度的契合点和相关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教育思潮的传播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真正的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学习,尽管不少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当前已形成了一致理解,即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学习自由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一是能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的需要,有利于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和高度责任感。学习自由理论的形成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即在这一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最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走向成熟。
3、人本主义理念的张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日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已成为当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内核。“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该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自美国兴起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张扬和发展。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贯彻人本主义理论,既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无论是“农”与“非农”专业限制的消解,“农”与“非农”学校边界的突破,还是“农”与“非农”学习者学籍制约的革除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个性、兴趣及独立的人格等。因此,人本主义理论的张扬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遵循依据。
4、高校战略联盟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之间通过联盟、联合和联动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达到共同发展,高校战略联盟正是适应这一条件而蓬勃兴起的教育发展战略。高校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高校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上的作用则是一致的,“高校的教育联盟使各校的资源得到共享,学科得到发展,成本得以降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有目共睹的,也生动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高等农业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轻农的习惯性思维、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和内部体制改革的较难深入等原因,造成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相对薄弱,处在二级单位的继续教育机构在推行继续教育时更是困难重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教育特别是其继续教育与其他高校建立战略联盟在当前形势下非常迫切且意义重大,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也只有立足于此,并从高校战略联盟思想吸取其有效的方法、途径及措施等,才能实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优秀非“农”教育资源向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进行流动与聚集。
二、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原则
理论原则是指导实践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贯穿制度构建的始终,是制度构建的前提和基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虽然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因此,在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遵循与其母体学校――高等农业院校相同理论要求的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理论原则。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同样如此,其构建只有根据其所具有的教育目的、任务、职能构成、运作方式等确立相应的理论原则,才能保障质量和发挥效益。
1、统一性原则。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中必须遵循统一性原则,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统一的信息、统一的学分框架和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既能保证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时能全面而详细地占有各类信息,减少盲目性,也能使制度在运行时保持有序性,同时还能使构建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统一的信息应包括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住所情况、注册的程序及课程信息与学习者的学习协议和成绩档案等,所有的这类信息应该由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提供学分的院系进行统一的描述,并用统一的文件格式表达出来,这样便于管理和比较,“在‘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范围内,对所有以任何形式参与的学生都要建立统一格式的文件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个人情况、成绩记录、学习的课程等基础信息,还应对学生的个人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记录”。统一学分框架是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标准和等级级别的规定,是实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标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与其他院校由于办学目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相应的,学分标准也存在差异,增加了“学分银行”运行的难度,影响了效率,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时在保留主体学分专业学科的基础上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学分框架体系,遵循统一的学分概念、规定和基本原则。统一的学分运行机理是“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学分存储(记录)、学分认定、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通兑等,这种运行机理也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制度的良性、协调运行。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的首要理论原则,是灵活性、自由性原则的延伸和体现。“开放性具体体现并落实在:具有开放与灵活的人学制、学分及其转换制、选课制、评价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拥有开放性的学分积累,教育学历证书和学位制度的开放性申请和颁发机构的自由选择以及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准确的信息公开制度等”。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构建“学分银行”制度遵循开放性理论原则就是要求剥离学习者入学时或在学习阶段或在毕业时任何条件的限制,即入学时实行无条件注册,只要学习者愿意,不受年龄、学历、原有专业与入学时间的限制。
学习者随到随注册,入学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个性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修完课程后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随时存储。不仅如此,如果学分需要转账,只要申请从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中将已获取的学分取出,存入接受学校的学分账户就可以,当存储的学分修满能取得毕业或结业证书时,学校也应该随时办理。这种强调无障碍的、多样化的灵活性理论原则体现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追求自由、公平、开放的特点。“学分银行’体系提供的无条件入学、无时间、空间限制等,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而且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真正落到了实处”。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2
一、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基于一系列的程序和规范,方便继续教育学习者在学校内外积累和转换学分的制度,它一方面能使继续教育学习者在经过中途休学或停学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时,原来积累的学分仍然有效,另一方面是当继续教育学习者打算转专业或转校时,接收的学校或学院将对继续教育学习者原先积累的学分进行评价并承认部分学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这一制度在引领终身学习、扩充高等教育、促进人才流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受到许多国家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的重视。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中,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无论是对实现终身教育目标、追求社会公平价值还是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促进终身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终身教育由于克服了传统教育的时间、空间及对象的限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共识和教育选择,是人一生完善自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一以贯之的重要活动。终身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某些误区,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文凭,不需要文凭的人不用再继续学习;继续学习者被固化在某一学校、院系或地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不被认可与不能转换等。这些误区的存在必然影响终身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此进行克服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实施终身教育的“核心”、“中心”和“重心”,“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普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形成实施终身教育的‘母体’和核心;通过高等农业院校建立校外教学站(点),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学历班和培训班,形成实施终身教育的‘中心’;通过选派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到乡镇成人学校授课,到现场传授农业高新技术,形成实施终身教育的‘重心’”。而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中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不仅仅能对这些作用进行强化,同时还能消除专业的限制,实现“农”与“非农”专业的结合,能突破学校的边界,实现农科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的.互通,能革除学籍的制约,实现学习者的强制性农科学习与其他科类兴趣学习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终身教育目标实现得以促进的重要途径。
2、追求社会公平价值的重要体现。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套所有人都认可或接受的社会价值规范,其中,社会公平是核心内容。社会公平价值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深受人们推崇和追求,但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无论在分配领域还是在公共事务领域都存在较多的缺失,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教育是重建社会公平价值的重要基础,作为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的继续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价值中更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继续教育具有实践性、实用性、终身性,有助于弥补劳动者先前所受教育的欠缺,实现教育公平,并通过教育公平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方面的公平,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最终推进社会公平”。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促进以农科为主的继续教育学习者在不同学校、院系与地域之间进行学分积累或转换,特别是以灵活的学制以及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使他们在精通涉“农”知识的同时拓宽了其他知识视野,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与专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由于这一制度还通过充分考虑个别差异,使继续教育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使自由或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从而不仅实现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习者的均等起点和均等选择机会,还实现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均等权利,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重要体现。
3、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成为高校间竞争的焦点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包括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及非学历高等教育等在内的继续教育体系,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教学形式单一、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也同时存在,从而制约了教育服务质量的提高。在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中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能通过其本身具有的机制作用的发挥使继续教育服务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1)通过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使优秀非“农”教育资源向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进行流动与聚集,有效解决师资、办学条件缺乏和最大限度地节省教育经费,为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硬软件基础设施。
2)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使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立足和面向市场推进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特色和品牌,为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质量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3)通过强化服务与管理机制,促使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树立为继续教育学习者服务的意识、方式与方法,形成以继续教育学习者为中心,突出继续教育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更注重为继续教育学习者个人发展服务,为提高继续教育服务质量创造了内外驱动力。
二、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现实条件
尽管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如上所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样也如其他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一样,由于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特别是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和社会上人们错误观念的引导,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步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规模缩小,质量下降,功利化与市场化取向明显,体制机制的改革更是步履维艰,表现在普遍认可的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学分制改革,在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中也是难以贯彻执行或者干脆束之高阁。这些因素的存在无疑阻碍了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构,但从国内外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实践现状和理论预设来看,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已具备建构这一制度的现实条件。
1、国外高等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较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在欧洲,主要通过采用统一的学分标准、设定高校间课程评价等级的转换方式、制定学分水平分类等级、制定用以清晰描述学习结果与课程评价方式和评价等级等信息的工具及在学生短期出国项目中通过签订三方协议达到学分互认等措施实现了学分积累和转换,推进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在北美,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实施办法是签订课程认证协议、在跨校选课时,通过签订选课前的协议,保证学生在其他学校获得的学分被认可等,提高高等教育学生的公平性和流动性。在亚洲,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所以及各省的办公室负责管理,内容包括学分认证、学位颁发、课程标准、学生服务系统、教育项目鉴定等,增加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日本京都地区28所私立大学和短期大学签署了“学分互换一揽子协定”,实行校际“学分互换,共同授课”制度,规定协议参加校的学生,可免费到另一协议参加校去听学分互换的特定课程,学生所在校承认其在他校取得的学分,促进校际交流与竞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着相类似的做法。由此可以看出,世界较多国家和地区在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上不仅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系统,而且理论实践的效果也已经显现,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
2、高等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建构和推行适应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较多研究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极为深入的研究。郭艳霞结合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设想了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具体功用,构想了本校型、区域型、全国型的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类型,试图以本校型作为试点逐步实施,以保证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真正开展起来,并逐渐取得成效。同时,她还对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制度建设和实施保障做了探讨。胡荣琳借鉴了储蓄银行的运行机制,探讨了学分银行制的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并立足于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学分银行制设计为学分审查委员会、课程标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分兑换系统、学分银行系统、学分诚信系统等六个组成要素,从政策、组织、技术、师资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对策。要包含对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学分、不同教育机构间学分、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办学层次间的学分、各类资格和能力证书的学分进行认定。
王xx从学分转换互认的对接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对接体系中提出学分转换互认范围应控制在省级区域范围内和局限在成人教育内部,在评价体系中提出尤其要重视课程标准和成人教育分类分级,在保障体系中提出学分转换互认需要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学分转换互认操作规范及监管制度来提供制度保障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研究尽管没有以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发展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题直接命名加以研究,并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但在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构建应该重视的理论问题,为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高等农业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探索形成了重要的实践经验。为促进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试行学分制这一新型教学管理制度,随后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综合起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学分制改革尽管由于各校情况的不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着细微区别,但在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上没有很大的差别,涵盖了学制与在籍年限、课程结构、学分计算、课程修读、课程的免听与免修、选课方式与导师制等。这些改革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推进了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还合理利用了教学资源,培养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相对而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
在学分制改革上却起步晚得多,再加上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其学分制的实施和完善存在很多难题,如学分制教学计划制(修)订就存在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修)订缺乏统一标准;课程结构不紧密;在学分制教学计划制(修)订中忽视实践教学,技能性课程开设较少;在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修)订中重视专业教育,轻视素质教育;在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制(修)订中,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教学计划区别不大,特色不明显;在学分制教学计划制(修)订中,各门课程学分的设置缺乏科学标准,人为性较大等问题。因此,注重高等农业院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形成的实践经验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重要任务。
三、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主要举措
综观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国外高等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构已日趋完善和成熟,相比之下,这一制度的建构尽管研究者和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探索,但从整体上来说,既未形成完全成型的理论体系,更无具体可操作的总体性方案。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虽然具备上述建构的现实条件,但这些条件只是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可能,同时,这一制度的建构灵活而富有弹性,需要因时、因地、因情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各种配套服务才能彰显其职能,从而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在建构这一制度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须积极探索建构这一制度的举措,以此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要求。
1、优化管理体制。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创新和优化管理体制。
1)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选择。接受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个性及学习基础、家庭与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适应这些差异化或个性化特征是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时首先要予以考虑的问题,相应的,在管理上就要改变过分突出外部规律和服务社会的体制,树立以尊重学习者个性选择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2)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的建构只有使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中得到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高校或院系之间壁垒森严,师资、资金和实验设备等难以在不同区域或学校中自由流动,要强调管理的制度设计,促进这些资源的合理自由流动。
3)要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学科的运用,尽管高等农业院校继续教育设有专门的继续教育处(院)和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处理相关教学教育工作,但较多人员缺乏胜任建构这一制度的能力,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3
一、建立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宏观背景和现实意义
1、国际背景:近十余年教育领域的几大改革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下列内容为主的教育改革思潮、运动或实践:全民教育运动;教育成为国家行为(总统行为、总理行为);在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推进过程中,重新思考、研究如何选择教育服务以及如何给教育定位。同时,教育行政机构向学校放权、校本管理、学习型学校建设、学校效能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这种大的背景,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国内背景
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在当下特定的社会转型期中教育适应社会转型需要而产生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巨变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当前的学校制度暴露出以下不足和弊端:
(1)教育行政机关的负责同志类似于“大校长”。公办中小学类似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学校的主体地位不明,在人、财、物、课程及其它教学业务方面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校本管理远未形成,依法自主管理难以实现。
(2)现行学校制度特别是现行学校评价制度有一些负面引导作用,导致了现代教育观难以贯穿、指导教育教学全过程,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
(3)公办中小学应获得的公共教育经费虽有大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4)部分“国有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的筹集及管理、生源、与母体校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制度层面的一些亟需研究的问题。
(5)大部分学校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6)制度因素导致部分学校的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7)部分学校校长缺乏民主意识,个人专断作风比较严重,经验化、非制度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现行学校制度中缺少对校长的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教职工难以有效地介入学校管理工作。
(8)制度的'分割作用,导致部分学校不能与社区、家庭沟通。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这一切,都与学校制度的相对落后、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有一定的关系。制度障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的障碍之一。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要承认学校拥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学校依法享有对学校的管理权,在校内管理、经费使用、教育组织和人事分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对国家和出资者以及受教育者承担责任。它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使学校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具有一定水平的质量与效益观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它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即理顺和明确“谁所有、谁监管、谁经营”的关系。教育产权的明晰,包括公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一切教育财产将不再是无人负责。分清国有、共有和私有的资产归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监督、管理;校长受托在坚持国家教育目的的前提下,是学校的掌舵者,而不象政府包揽办学时,校长仅为国办教育这巨大舰艇的划桨者。不论国家、法人或个人,所有权都是一种股权,学校实际占有权已相应转化为法人财产权。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学校法人,作为产权主体,依法具有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权、责、利只和投资额相关。
2、权责明确。即明确所有者、监管者、经营者和教职工之间各自应享有的权益与承担的责任,其中要特别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举办者不得在章程规定的权限之外干预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所有者,不仅享有出资额的资产权益,而且享有重大决策和选聘经营者等权利;同时,学校因法定理由解散或停办时,所有者要以投入学校的出资额对学校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4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1、教育成本观念淡薄,成本核算缺乏动力。长期以来,高校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以财政拨款为主,招生计划由国家下达,收费标准由国家制定。同时高校属于非盈利单位,从未进行过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方面没有强烈的内在要求,成本核算的主观意识淡薄,缺乏对成本的管理,教育成本的范围和内容缺乏公认的标准。WWw、133229、COm高校领导认为学校最关注的是教学和科研,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并非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目前国家尚未要求高校按成本核算进行财务管理,政府部门也未把教育成本的核算作为评估高校绩效的重要指标。高校教育成本的相关机构尚未成立,教育成本核算的规章制度尚未建立。因此高校成本核算缺乏内在动力和外界压力。由于缺乏成本核算会计制度,导致相应的财务核算设置缺乏,没有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进而使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难以有效实施。
2、高校主体多元化使教育成本核算会计信息失真。目前,高校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分开独立核算,将高校这一完整的会计主体划分为两个主体。两个会计主体各自核算自行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机构相互独立,会计信息缺乏沟通,不能系统完整反映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貌,不符合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不利于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高校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分离,势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表现:第一,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基建规模越来越大。基建投资多数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本金在基建会计中核算,而贷款及利息却由事业会计负责偿还,造成基建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固定资产价值偏低;第二在现行的两个会计体系中,基建项目建成使用与固定资产登记入账往往是不一致的。有些基建项目建成使用多年,而事业财务的固定资产却未能及时反映,这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资产信息严重失真。由于高校主体多元化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从而影响了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会计期间不确定对教育成本核算的影响。会计期间是将会计主体的整个持续运作过程划分为间隔相等的若干时期,以便定期进行核算和报告。高校会计核算采用公历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高校学生普遍采用学年制自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高校的学杂费、住宿费是按学年收取并使用的,各项教学活动按照学年规律运行的。只有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每年的年终财务报告以自然年度来反映。以自然年作为高校的会计核算年,没有考虑到教育活动的特点,不能给学校提供一个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的时间范围,难以对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要进行成本核算必须具有统一的会计期间。
4、会计核算基础口径不一致对教育成本核算的影响。目前,现行高校会计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以资金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成本是否发生的基础,不考虑该项资金的取得和付出的归属期间,从而阻断了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过程。而教育成本核算必须实行权责发生制,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论费用是否发生,只要是本期的费用和收益,一概作为本期处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反映高校当期的收入和成本,不能满足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要求。
5、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影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项目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固定资产折旧,科研支出构成。由此可见,教育成本核算包含固定资产折旧。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按账面原值核算的,学校的固定资产只能与虚设的固定基金相对立,不计提折旧,这无形增大了资产的数量和实际价值,使固定资产的自然磨损价值不能逐年摊销,作为净资产的固定基金严重不实,学校固定资产现实价值无法真实体现,这不符合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原则。因此,高校教育作为一项产业要核算教育成本,不计提折旧,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的数据就不真实不准确。
6、现行会计科目不适合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目前,高校财务会计无法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现行会计科目不包含教育成本核算中应有的“教育成本、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成本结转”等科目。高校要想真实核算教育成本,需要对高等教育的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校拨款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制定。高等教育是一项非义务教育,按照“成本分担论”“谁受益谁负担”原则,需要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负担培养成本。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个人、国家分担多少?目前没有统一的计算口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学费应为教育培养成本的25%,但由于没有出台教育成本的具体核算规范,各高校一般按照历年规定制定学费标准。实行科学化的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定财政拨款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只有在高校成本核算健全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反映教育价值规律,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加大高校收费的透明度。
2、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高校尚未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一方面,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当造成浪费。有些高校盲目扩大规模,在学生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缺乏慎重思考。高校中各系部设备重复购置,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闲置设备普遍存在,物资设备使用率不高。再者,高校专职教师比例不足,行政人员较多。特别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招,教师增加的同时,行政人员也在增加。在经费来源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人员支出所占比例明显过高。高校通过寻找降低成本途径,建立教育成本评估考核机制,进而达到科学配置资源,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3、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建立教育成本约束机制,有利于考核高校的财务运作成果、管理水平和领导业绩,增强领导当家理财意识,量入为出,合理安排资金,调动自主办学的积极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堵塞漏洞,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为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制定提供真实依据。因此加强高校教育成本预算管理,是适应市场竞争,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建议
高校教育成本是衡量学校培养优秀人才消耗的合理尺度,是财政拨款的科学参照,是确定学生收费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应完善修正高校会计制度,建立教育成本核算机制。
1、树立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高校投资办学效益不仅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的失败,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应树立成本意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应完善高校办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把教育成本指标作为评估体系中的重要考核指标;其次建立高校成本管理的有关制度、准则、办法。目前高校有些规章制度已滞后于学校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成本的正确核算和管理。因此,高校应重新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准则以及具体实施办法。
2、统一会计主体,确定教育成本计算周期。高校会计应当统一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将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两个会计主体合二为一,归根到底解决了“一个高校,两个主体”的现象。将二者合并核算,有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教育成本核算的真实完整性。高校教育成本计算周期应与正常的学生培养周期一致,不适宜采用自然年度,建议教育成本核算采用学年制,会计核算采用公历年度。为了真实反映高校学年度财务状况,准确提供培养成本的核算数据,建议增加报送学年度会计报表。
3、修正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引入权责发生制。坚定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是加强高校成本核算的关键。教育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避免了现金收付具体时间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它是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收支配比的需要,能如实反映高校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和责任。目前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这很难适应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容易形成财务管理漏洞。因此,高校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需要重新修改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代替“收付实现制”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是真实反映高校办学规模的基本物质条件。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影响,高校固定资产一直不够真实完整。因此高校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定期组织资产的盘点、清查,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报损、有偿调出严格履行报批、审批手续。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按原值核算,不计提折旧。但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是要计算成本的,不提折旧,教育成本核算就不准确、不真实。同时,从会计信息准确性角度来看,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固定资产的用途、性质,将其划分归类,然后按一定折旧方法和折旧率计提折旧。高校资产计提折旧,既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又能达到资产价值管理和实务形态管理的统一。
5、调整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科目。要实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制定建立一套既能正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又符合高校预算管理要求的会计科目。为核算教育成本的需要,要对现行的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增设“教育成本”“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成本结转”等会计科目。这几个科目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5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亦提出,政府要加强对职业院校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2]。课题组对四川省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找到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的宏观战略层面上的总要求和社会(企业)的职业规格之间的差距,探讨职业院校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及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与职业学校三者关系。
二、调查思路及方法
课题组确立了基于导向性、政策性、问题性调研三个维度,设计访谈提纲,实施调研工作,然后找准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建议的逻辑思路。
1、导向性调研:省内职业学校现代制度建设现状调研。摸清四川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职业院校现代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及与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差距;找准产业结构背景下的各院校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政策性调研:省外职业学校现代制度建设现状调研。首先,重点调查当前部分省份制订的指导各职业院校制度建设的政策与国家战略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及目前的政策与学校发展中的矛盾;其次,了解职业教育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对接,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规格匹配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开发对接,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求对接,职业教育与培训、终身教育学习需求的对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问题性调研:以某职业学校为典型案例分析现代制度建设现状。课题组以某学院为典型案例,深入梳理和剖析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学校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目前学校制订的《章程》与过去的学校管理制度的区别,解决发展中的哪些问题,与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决定》的发展性内容的符合度及可操作性等,以及在处理诸如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工作与学习、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等各种关系中的不适应性制度。
三、调查情况概述
为了保证样本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访谈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区域层面涵盖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学校层面包含国家示范、国家骨干、省级示范及一般性质的职业学校,主体性质层面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职业学校和企业,样本共计1900份。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四、基本数据分析
(一)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认识
从数据来看,人们对当前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总体满意度达到%,足以证明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不够满意的比例也达到%,接近一半,说明人们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
(二)对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制度建立的认识
在政府、学校和企业三者关系的问题上,%的调研对象完全赞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有36、42%的调研对象由于“管办评”的边界不明晰呈现担忧心理而持不完全赞同的观点,认为形式上的分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和效果;%的调研对象完全不赞同“管办评”分离制度,认为可能导致办学混乱和不均衡发展。而且,数据预示,推进职业教育“管办评”分离制度可能遇到的障碍是认识问题、责任问题、利益问题和权力问题,四个因素基本均衡,可见“管办评”分离制度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对职业教育管理现状的认识
关于政府在职业学校管理的功能和定位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政府或教育行政单位存在干预过多、管理过细、模式统一和评价单一等现象,致使学校办学失去活力和自。%的调研对象认为应该赋予职业学校办学自,但对其内涵的认知存有较大分歧:%的调研对象认为办学自是指政府指导、学校主导、社会督导三方共同办学的模式;%的调研对象认为是职业学校作为独立法人,依法独立行使学校教育决策、管理以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力;还有少数人认为办学自就是职业学校不受政府任何干涉独自实施办学行为。显然,人们对自的认知还是基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现代性认识模糊,较少从理性层面思考依法办学的内涵。
(四)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认识
1、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内涵J识
%的调研对象认为好的内部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有效性、民主性和规范性。为此,%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的重大决策应该召开教代会、党代会和职代会,让一线教职员工广泛参与学校治理和建设,彰显民主性;%的调研对象认可党政联席会的集体决策制;只有%的'调研对象认为由领导直接决定。可见,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学校治理的诉求在增强。无论外部还是内部管理制度,大多数受访人员认为,都要体现制度化和人本化,回应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根本属性。一方面,制度化彰显依法治校,不以领导意志随意改变。另一方面,人本化是凸显以人为本,回归教育和管理的价值理性,关注学生成长成才。
2、对职业学校制度的评价
当问及对当前职业学校制度满意度时,%的调研对象表示满意,%的调研对象表示一般,还有%的调研对象表示不满意,核心问题集中在制度设计不合理、权责利边界不明晰和制度虽多但缺乏系统性。还有受访者指出,学校制度不完善,存在较多漏洞以及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令人意外的是,只有%的调研对象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的调研对象不太清楚甚至不清楚学校相关制度。数据表明,部分学校制度的出台和完善可能先天存在实质性的程序不合法和内容不合理问题,很难得到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致使教师对学校的相关制度漠不关心或熟视无睹。
3、对现代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制度的认知
关于现代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制度的认识,%的调研对象认为制度设计的目标导向要充分保障基于满足企业的需求开展校企合作等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调研对象认为职业教育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防止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办学主体应该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实现人本主义的教育宗旨;%的调研对象认为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是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服务的,理应符合国家和政府的人才标准。在办学质量评价主体上,大多数支持“办评”分离,%的调研对象认为毕业生质量是办学质量的核心指标,质量话语权应当掌握在用人单位方;%的调研对象认为办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指标,应该由专业评估第三方对学校进行全方位评估。
(五)对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认识
在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上,%的调研对象认同办学主体多元化,不仅各级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集团)可参与办学,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也有资格按照规程参与办学。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因此,职业教育集团化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六)对影响当前职业教育认同因素的认识
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偏低问题,%的调研对象认为问题根源在于学校层面,因为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调研对象认为根源在于社会层面,由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身份差别的传统偏见,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多从事一线的体力劳动,职位和身份低;%的调研对象认为根源在于国家层面,在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体系中存在“天花板”设计,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历层次太低,面临入职门槛瓶颈和公平竞争障碍;只有%的调研对象认为是因为职业学校毕业生薪酬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社会认可度不高。
五、调查结论
(一)制度建设总体满意,仍存较多障碍
调研显示,各职业学校无一例外建立了学校章程,确立了依法治校的治理理念,摆脱了过去随心所欲的决策方式,基本规范了办学主体的日常行为,跨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干预过多和学校人治的现象及痕迹依然存在,改革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1、管办评分离制度缺位
《纲要》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然而,现行制度的“二元悖论”还无法让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事务管理过多的情况成为历史。因为作为法人资格的学校主体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天然管辖权下,自主安排和自律改革的空间被压扁,决定权受到极大限制,管办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矛盾关系成为制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
2、中高职衔接存在壁垒
目前中高职衔接制度落实情况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招生制度设计存在瓶颈,“在当前高考中有专门面向中职毕业生的对口高职招生,但高职招生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来自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有高职教育需求的中职毕业生无法正常进入高职教育阶段继续学习”[3]。大部分高职院校为中职学生打开学历提升的渠道仅仅是单独招生(继续教育除外),而且投放名额极少,阻隔了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中高职学校既缺乏历时性的课程序列对接,又缺乏共时性的师资对口安排。最终结果是,要么中职学校培养的规格达不到高职院校的生源要求,要么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重复设置。
3、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师资数量严重短缺。由于人事编制、学历等门槛的限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学校,加之薪资待遇偏低和人才引进激励措施缺失,优秀的专业人才一般不会把学校作为就职的第一选择。
其次,师资结构不合理。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及外聘教师比例离教育部规定的相关要求相去甚远。再则,师资培养不力。尽管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政策,由于师资短缺和经费紧张,普通教师得不到及时充电,对行业的动态发展缺乏应有的了解。此外,服务能力有限。当前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一方面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暇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淡薄的科研氛围根本无力涵养科研能力的培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不强。加之,较多教师长期存在科研“高大上”的认知而产生畏惧,不善于从身边去发现企业技术难题和实际生产技术问题,致使社会服务能力得不到认同。
4、保障经费落实不到位
经费落实是学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7%以上,大大缓解了职业教育办学困难问题,但仍有部分省(区、市)尚未落实“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的法定要求。有的地方虽制定了标准,但水平偏低。由于经费不落实,无力引进优秀人才,也就无法保证毕业生|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职业学校制度框架初步建立,问题依然突出
1、依法治校迫在眉睫,治理能力薄弱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中指出,当前职业院校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离现代化要求和标准仍有不小差距。具体表现在一些院校对学校章程的重要性、重大决策的民主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绩效评价的科学性等问题上认识不清、落实不够,尤其在招生、学籍、课程教学、实习、安全、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4]。
2、顶层设计亟待完善,内部制度分散
当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并不缺乏制度,而且试图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也尽力做到依制度办事,但是在制度的最初设计上未加入民主性、人本性的因素,先天就存在合法性问题,更谈不上制度自信,制度推行势必阻碍重重。同时,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够系统,各项制度零散重叠,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消解,未形成合力,严重制约制度的有效实施。当下,现代学校章程的建立是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一步,是确保办学定位明确化、顶层设计系统化、各项制度(包括校内外制度)有效化、治理体系有序化局面的前提。
3、办学定位同质严重,培养目标偏移
厘清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立现代学校章程的首要任务。然而,当前较多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并不明确,至少不精准。从一些学校章程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来看,其表述内容“高大上”,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相当严重。一方面,学校没有基于自身的优劣势和地域情况办学。为规避办学风险和责任,专业设置往往跟随大流,一味追求办学效益,忽略办学质量,人才输出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供给远大于需求,许多专业开办一两轮后普遍夭折甚至全军覆没。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忽略生源条件、师资条件和内涵状况,强烈表达办学层次升格的诉求,致使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左右摇摆,加之传统的功利化办学理念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重技能轻人文”思想泛滥,专业技能教学和职业素质教育严重脱节,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式微已经显现。
4、教育教学制度滞后,现代手段薄弱
现代教育教学制度是保证现代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互联网+”赋予职业教育更多的挑战,也给予更好的机遇,意味着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要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现代手段,紧贴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引导学生愿学好学。然而,职业学校显然还没有做好迎接“互联网+”的准备,内部制度建设未及时跟进,尤其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制度的缺失,导致教学过程呈现四“零”四“无”的尴尬局面:对一些学生来说,零预习、零期待、零疑问、零举手;对一些老师来说,无设计、无载体、无互动、无表情。这样的教学形式和要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5、校企合作零散单一,规范运行缺失
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校企双方的目标导向、利益诉求等都不尽一致,校企协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的工作存在着校企双方协同层次低、范围窄、融合程度不够、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5]。
首先,校企合作缺乏动力。企业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境遇下,其主动性明显不够。加之,政府有关部门对校企合作没有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缺乏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校企合作双方无法突破现有资源和财产权益边界形成的制度障碍(除民办学校外),多方办学无法达成。
其次,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在人员上仅基于双方的暂时需求“偶遇”相交,短时间内还能保持彼此人员有所来往,随着双方热情递减,校企合作框架协议逐渐沦落为一纸空文;在目标上重订单轻培养,追求眼前利益,忽视教育规律;在资源上,实习基地等不能在校内或企业间实现共用共享,资产利用效益偏低。
其三,校企合作缺乏连续性。连续性意味着长期合作,涉及培养、就业、实习和科研等各个层面。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更多的把企业视为就业的“救命稻草”。而置于“协办方”的企业不仅无力消化源源不断的毕业生,还担心大批量的集中式实习实训而干扰其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影响经济效益,不堪重负致使企业缺乏热情和耐心,合作也难以为继,仅碍于协议和情面而勉强接受,却无法提供真实的岗位给学生实践,学生学不到真本领。结果,学生埋怨学校不尽心,W校埋怨企业不负责,企业埋怨学校不理解。
6、质量评价模糊不力,诊断机制单一
职业学校大都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考核方式,但过于宏观和主观,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和客观的观测变量,实施起来模糊不力。而且,教学质量诊断机制单一。单从各个专业和课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不一来说,由校级教学职能部门自上而下实施考核注定是一种形式。加之,教学各方拥有较少的主动权,更未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价,很难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即使每年职业院校的人才质量评估报告对专业和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教学管理部门由于设置的评价标准未得到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没有底气更没勇气与绩效挂钩,即使有所体现也激励不足,最终其反馈意见往往得不到二级院系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和及时处理。在评价主体方面,虽然一部分职业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但多由本校离退休教授组成,人员结构单一,特别是缺乏基层教学组织如教研室相应的配合,从而无法形成有机衔接、客观有效的教学质量诊断机制和评价体系。
(三)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相关理论研究薄弱
职业教育相关人员尤其是职业学校决策者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和政策了解不够,直接体现为未对现代职业教育和学校制度建设做好准备,未对学校办学方向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主动调整。据统计,相当一部分的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不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在调研中,部分学校领导对现代章程理解肤浅,认为“章程”不外乎规章制度的简称而已,更不用说深入理解“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还有人认为,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不外乎搞一套新的制度办法来,实在创造不出新东西,在形式上旧瓶换新装即可。这些认识没有真正把握“现代性”的特征,仅把“现代”视为与“过去”决裂相对于“历史”的时间概念。
如果单从时间轴观测,现代性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况且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节点就认定建立了“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再说,任何一个国家的职业学校制度,都是动态变化的,“现代”随时成为“过去”,但这并不意味我们无法定义现代性的特征。所谓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就是将各国各层次职业学校制度中那些比较“现代”、好的要素抽取出来之后的一个观念上的综合,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些共同的要素,就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在国外的语境中,不外乎“中立”、“自治”、“分权”、“民主”、“制约”而已[6]。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突破以往‘人治’取向和单纯的‘法治’取向,转向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制度建设的‘治理’取向”[7]。从制度本身来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也不是某种单一的制度或某种具体的制度,而是多种制度相融相生的体系。
简而言之,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不是简单的放权,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学校内外部权力的产生、授予、行使和制约的问题,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现行的权力关系,从而使职业学校真正实现“依法、自主、民主、监督”的“现代”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8]。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篇6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虽然就目前来说的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这些管理制度还是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所以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进展速度十分缓慢,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还存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学生的管理制度太过于死板,过于严格的管理制度不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高校对于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产生消极怠工的不良情绪。
(二)高校教育管理内容比较落后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的教育情况仍然受到之前落后思想的影响,教学模式老旧,方式不灵活,这样的现状对于开展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有一定的阻碍性,甚至还会浪费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下,许多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受到了之前落后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想法和教师的利益问题,这就导致了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由于之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仍然深深的存在,所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无法顺利开展,阻碍了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单调
目前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许多学校仍然存在选修课少、文化课偏多、教育方式过于老化等现象,无法将新知识和新信息进行统一,无法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良好的提升。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教育管理采用的是学分制度,在执行学分制度的过程中会发现,现在大多数高校偏科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在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上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现在的高校教育管理手段过于简单,对于学生的地位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体现,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无法很好的在高校教育管理发展上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目前的教育观念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就目前来说,为了提高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仍未取得相对应的成效。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提高,各大学校的办学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没教育管理职能也发生了改变,不断的偏向于服务和引导。在这个阶段,要想很好的发展教育管理理念,就需要有一支精干的教育管理团队,加强管理意识,打破“为管理而管理”的误区,从而达到“为了不管理而管理”的目标。就目前来说,大多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很多的管理模式就是形式上的,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导致现在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
二、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目的
(一)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更快地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下,应该用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去改革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在扩大招生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在校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导致出现教育管理模式上的落后和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这些难题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相关,同时也反映出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还是比较落后的,导致其教育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甚至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二)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高校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
当前的教育模式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落后,高校当前的教育观念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按照传统的理念来解决问题,民主化程度不高,教育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计划经济层次上。例如现在很多教育管理模式都只是管理者在进行制定和实施,而被管理者却没有一点话语权,管理者往往对于他们的建议采取不理会的态度,这就导致评价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为了使高校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应该明确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目标,认识到高校教育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对教育管理机构进行改革。
三、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念上的创新
在校大学生总是会对于新兴事物具有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主观意识,所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要想很好的利用新兴的管理载体,就必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实际需求,通过新兴事物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的目的。为了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发展,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对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的定位、目标、发展等进行科学规划,将存在的教育问题作为创新的主要方向,让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更快地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大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应该为他们打造出一个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对于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不仅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还能够使高校教育管理内容更有内含,从而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教育制度的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机构的重要基础来自于一个好的教育管理制度,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还能够使教育管理工作目的更加明确。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可以从绩效管理制度和权利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就绩效管理制度方面来说,高校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去管理教师,采用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使教师有工作压力,对学生们有责任心,有助于教师产生自我学习的动力,从而使教师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升教学水平,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其次,就权利管理制度来说,高校应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工作去分配权利,将管理权下发到各个院系当中,让高校形成制度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让各个院系可以进行有序的管理,从而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有效降低了各院系之间的矛盾,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三)教育管理中的内容创新
为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我们应该针对现在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这就不仅需要确保人才的培养,还要使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们还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创新的道路上,可以多方面的将教育管理理念体现出来,最为主要的就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合理的去安排学生参加思想品德的课程,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的提升,使学生可以将思想教育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并切合实际的运用。其次,我们应该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化,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使教学内容跟现代化社会接轨,让教学模式多样化起来,让学生可以实现个性发展。最后,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为未来建设培养出良好的人才,带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教育质量评价的体系规划
就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充分的认识到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更严格的去加强考核的力度,去对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可以带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有效避免了单一的评价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首先,各大高校需要对教育管理目标的评价体系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去激励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和学生日后的学习环境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其次,将各大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纳入到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当中,将学生的特长、思想素质、学习水平和日常表现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进行一个全方面的综合素质考核。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将教师的教育水平、工作年限、考情打卡和思想素质进行综合,然后进行评价,使高校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将综合评价体系一起运用起来,有效的去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内在潜力,进一步的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目前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教育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为实施教育管理进行具体的保障。为此,高校必须创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