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制度(优推14篇)
教师培训制度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系统化培训和持续学习,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师职业发展。如何更有效实施?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教师培训制度”,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培训制度 篇1
一、师资培训
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坚持“以理念为先导,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原则,特制定以下细则:
培训要求: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除上级安排的各种培训,同时进行校级培训。
培训内容:①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④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等。
培训形式:专题讲座、播放光盘、教研组学习、讨论、座谈等。
培训课时:师均接受校级培训每学期10课时以上。
培训单位:教务处负责组织各种通识培训、各教研组负责与学科相关的培训。
二、教学研讨
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公开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开展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优质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三、制度管理
加强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两周召开教研工作会议,研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2、研讨制度。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教研制度,教师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每周向各课题组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周或每单元至少写1篇教后感,每周要有一个教师作为主题发言进行教学研讨,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新课程研讨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总结交流。
3、家校联系制度。开办课程改革实验家长培训班,学校在每月基础知识大比拼后组织一次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培训制度。教研组每月组织1-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5、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将优秀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主题的论文汇编,从汇编中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市、地交流。
四、课题研究
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导向,深入课题研究。学期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加强已批准立项的课题研究与管理,本年度承担县级课题三个:张凤梅老师的课题《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吴荣老师的课题《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文菊老师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读、说、做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对于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们能自觉地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评价考核
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小组积分、班级积分、学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六、各部门职责
为确保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内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协同作战。部门职责分工如下。
教务处:负责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组织实施、研究、目标成果形成,组织协调相关集中性活动、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学校课程实施的执行和评估等工作。
政教处:负责学校课程改革期间对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建立关注学生发展性的多维评价体系。负责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对内、对外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我校课改成绩和经验。
各教研组:负责制订各学科课改实验计划,研究、开发出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题或内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月至少举行1-2次与新课程相关的学习活动。组织好各组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并做到课前有具体备课,课后有集中评议。
教师培训制度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我校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也随之开始。培训抓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在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抓好对课改的管理和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以研促教,以研促训,使课改实验能稳步向前推进。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服务、教学、教研、科研资料积累等项工作
2、学校教务处要把推进课改作为中心工作,为课改服好务,负责教师学科培训、教研、科研组织管理工作;要搞好《课题研究》,及时搜集、总结、报道、推广学校、教师在课改中的经验,积累、整理课改相关资料。
3、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课改,让社会、家长、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争取社会、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建立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课改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
二、转变观念,落实措施
(一)努力转变观念树立“五个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观念指导课改。增强使命感,强化课改责任意识,逐步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完成课改实验任务。
(1)要树立课程意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性地变被动地使用教材为主动地挖掘教材,成为课程的开发设计者。
(2)要树立开放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空间,教学策略等呈现开放性,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
(3)要树立综合意识,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发展的双翼,在广泛的'学科渗透、熏陶、体验和积累中增长知识。
(4)要树立评价意识,让每个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评价既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使评价从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主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
(5)要树立情感意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尊重学主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与学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发展。
(二)认真开展活动,落实各项措施
1、按规定开齐课程。按规定使好课程教材,教者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编者意图,体会教材特点,灵活运用教材。在课改教学新理念指导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基础性的学习能力。
2、上好体育实践课,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争取家长、社区人士的参与,结合本校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运用校本课程。要在积累延伸或开发性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收集学生开发性阅读材料。
3、认真开展课改教师参加以专题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为主,以解决观念转变问题的通识性培训;以《课程标准》解读为主要内容,结合教材,以教师实施新课程,操作新课程为目标,主要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主的学科性培训。要本着“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精神,落实好平时的分散培训,在过程中为广大教师提供示范、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搜集材料,供教师们学习和讨论,以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4、大力开展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
(1)要发挥好教研组的作用,认真要研究课程。要做好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确立教学的起点和重点,了解学生学年内的变化;要开发课程资源,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互动教研,教学反思,课后案例分析的习惯。
(2)教师要认真开展好“八个一”活动:每课写一次教学反思;每周一次集中教研,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写6篇学习《课标》或专业理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每期至少写1篇课改研究论文;每人建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订好学科实验计划,计划内容的制定,可从学情分析、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进度五个方面入手,计划要简明实用。
(3)形成课改例会制度,搞好集体备课工作。集体备课时间要保证,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节课,要人人参与,讲究实效。集体备课主要解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中的困惑和疑问,交流处理教材的方法,探讨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及时解决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点滴问题。
(4)大力开展“一课多教”“一课三研讨”的教研活动,研讨时要谈理念、谈观点、找问题、讲困惑、提建议。
5、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观念转变的载体,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6、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强化搞课改就是搞科研的意识,紧紧围绕课改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通过科研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与研究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与理论的对接中逐渐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学校要通过调研,将课改的关键点,困难点纳入教育科研内容。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解决教师面临的具体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写出经验论文,积极投稿。
7、评价要突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的课改基本理念。在按照区教育局评价体系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积极有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校本部对各校的评价主要看发展,注重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重在看发展、看变化,不把教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师要积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下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各种变化、发展和进步。
三、培训要求
(1)强化理论学习。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章,使全体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教育科研与教改新动向,更新观念,逐步使其养成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①、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如《教师法》学习与辅导、《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讲、优秀教师事迹演讲、“廉洁从教”、“文明执教”案例分析与讨论。
②教师职业技能和教科研方法:如教师基本功训练与比赛,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考评,教研方法讲座,课题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等。
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课改专家讲座;各科《课程标准》学习;校内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行为反思辩析会等。
④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与学习。
⑤列入培训计划的校级和校际教研活动:如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全校性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校级“优质施教”说课、评课活动;由学校组织的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评比。
⑥青年教师培养:如师徒结对活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座谈会、青年教师论坛等。
(2)强化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重点放在培养与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教师基本功和活动课组织能力上。
(3)突出岗位竞争。
根据各级继续教育培训进程,有机地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案评比、硬笔书法竞赛,教师课件制作展示
四、培训措施:
1、参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迟到或旷会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2、外出学习调研的教师应按时参加会议,并记录详细过程,回校后向相关负责人汇报。
3、外出参训的教师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会议内容,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4、参训人员每次培训后应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交教科室存档。
5、教科室每年对参训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并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五、抓好全面考核,落实奖惩
根据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情况,学期末进行全面考核,由校长、主管校长、主任和大教研组组长一起统计考核结果,记入档案,优秀者给予奖励
教师培训制度 篇3
为了不断加强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果,收集、积累教育教学教研经验资料,使我校教师培养、教师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途径,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提高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3、进一步提高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4、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在培训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培训内容:
1、新的最前沿的涉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理念、理论等。
2、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3、有利于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经验。
4、学科业务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基本功。
5、师德师风建设。
6、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7、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8、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培训制度
1、外出学习、培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文件由学校批示,教导处安排,全体教师必须服从大局,珍惜每次学习机会,教导处检查并记录教师出勤情况。
2、外出教师所任课程必须先由自己与相关年级的教师协商调课,如不能自行协调报教导处调整。
3、外出教师,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凡参加市、区级听课学习的教师,必须上交一份参加活动的书面材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培训,返校后集体备课时应进行交流。
4、外出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记好笔记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5、外出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早退。
6、外出教师必须认真记录上级领导所作的指示或通知,领取并妥善保管好下发的资料,回校后及时传达并转交资料。
7、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8、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如有非常特殊情况教师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应在学校组织前提前上报教导处,以便应急调整。
教师培训制度 篇4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幼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以下校级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一、奖惩范围:
本年度在编在册教职工
二、考核奖惩规定:
1、学校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考核制,在编在册教职工考核情况纳入积分考评,并作为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2、对在安全和消防安全全年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市、省级肯定或奖项的个人或集体可以根据级别再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幅度由班子会讨论而定。
3、对在校严重违安全制度和职责且造成伤害事故的教职工要按照事故追究其责任。
三、考核流程:
在编在册教职员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
四、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和责任追究:
1、学校实行以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责任部门、责任人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消除隐患,确保校园不出安全事故。
2、根据“一职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忽视安全工作和发生较事故或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给予处理。
五、责任追究范围:
1.因违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
2.因工作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
3.因组织师生型活动,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而发生较严重安全责任事故的;
4.因不按照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造成学校安全责任事故;
5.事故发生后,未采取有效措施以造成更损失和影响,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或谎报、瞒报、漏报的;
6.虽未造成安全事故,但安全意识薄弱,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履行安全职责,或记录不全,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
7.其它需要追究的责任事故。
六、学校安全考核奖励及事故责任追究标准
1、三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学生显见伤害但还不需要赴医院处理的,除需及时和家长联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原谅外。
2、二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师生伤害赴医院处理,造成家长不满的';或造成学校1000元以下经济损失的,需及时进行善后处理。
3、一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师生较严重伤害,需要住院治疗,造成家长强烈不满,对学校造成一定恶劣影响(如取消文明单位、家长投诉、等)的;或造成学校10000元以下经济损失的,在学校内通报批评;学校视情节轻重酌情向相关责任人追偿经济损失。
4、重安全事故
因违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学校重伤、或重度中毒3人,或财产损失1万元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学校及时向教体局上报;由教体局视情节轻重对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受处理人员,当年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情节恶劣的,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从重处理。
七、本制度自教代会通过发文之日起执行。
教师培训制度 篇5
一、员工考勤以出勤表(考勤机)为准。实事求是,不得找别人代签。弄虚作假发现一次,学校将予以警告处分。警告处分累计达三次者,学校予以解聘;考勤记录统计结果将作为发放工资的依据之一。
二、学校员工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
1、迟到:按每次按5元人民币处罚(重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除外),迟到超过半小时者按旷工半天计算。
2、早退:未经批准早退不足半小时罚款10元,超半小时按旷工半日处理。
3、旷工:旷工半天扣发基本工资10%;无故连续旷工3天,按自动离职处理。
三、请假应提前向部门主管请示,得到准许后填写请假条,并将休假期间内与自己有关的`工作向有关人员交代清楚,并留下联络方式。值班期间按20元/天扣除,上课期间按100元每天扣除。
四、根据学校的特点无特殊情况,概不准假。确因急事或生病而缺勤者,应提前与学校取得联系,通过电话向部门主管请假。如本部门主管不在,可直接向校长请假,未经批准擅自休假者,按旷工处理。情节严重者,学校予以解聘。
五、上班时间玩游戏、睡觉、擅自离岗等,发现一次扣10元。
六、与客户发生争吵给学校形象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者,学校当即予以解聘。
七、奖励:
1、当月全勤且没有其他违纪现象者,奖励50元。
2、员工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并产生显著效益,学校给予奖励。
3、在特殊情况下宁肯个人受到委屈而一心维护学校形象和利益者,学校给予奖励。
4、对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受到客户好评者,学校酌情给予奖励。
教师培训制度 篇6
一、培训机制
组 长:刘欣、夏延刚
副组长:胡志辉、梁惠林
成 员:学校办公室、教科室、教务处、教育处、各学科召集人
二、培训目标
1.师德方面: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师德高尚,遵纪守法,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实践之中,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2.业务方面:提升骨干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我校的总体思路是:“一、三、五”人才工程计划:即一年合格(成为合格教师),三年胜任(成为学校与家长满意的教师),五年成才(成为校内学科业绩优秀青年教师)。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开创我校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三、培训要求
1.培训对象
凡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全校在职教师。
2.培训所修学分要求
我校教师培训所修学分根据文件实行分年度登记、五年一周期核定的管理制度。教师每年参加培训所获学分不得少于30学分,五年一周期累计学分不少于360学分,其中新任教师另须参加的适应性培训不少于150学分。对在五年周期内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教师准予结业。
3.培训形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结合集中培训,由培训机构和我校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其中包括新教师岗前培训,岗位职务培训,提高学历培训(含自学考试),各类专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国内外教学考察,教学研究活动等。
四、培训过程管理(详见《长郡梅溪湖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1.制定和不断完善全员培训管理制度,并负责实施。
2.组织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师培机构组织的培训工作,并将每项培训项目落到实处。
3.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项职业技能等级的训练、考核和达标工作。
4.搞好校本培训组织、记录和考勤工作。
5.做好教师培训登记、送审工作
6.学年末对教师参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教师学年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学分登记与审核
1.建立和完善学校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管理档案:
(1)学分登记对象基本情况名册(含每学年变更情况)。
(2)学时审核花名册。
(3)教师培训学时汇总一览表。
(4)学年教师培训情况统计表。
(5)校本培训计划、总结。
(6)各级继续教育文件。
2.建立教师个人档案:
(1)长郡梅溪湖教师培训学分档案袋。
(2)长郡梅溪湖教师培训学分导入表。
(3)各类登记依据材料:培训结业证或学时证明单,发表或交流的文章印件,学术会议通知,考试成绩单,自学笔记,读书心得等。
3.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教师培训学风登记工作,要求负责人对教师培训登记工作要本着真实、公正、公开、规范的原则,按时做好学分登记和送审。
4.由学校进行初审,然后交长沙教育学院审核。
5.完善调出、调入教师统编号码及登记工作。
教师培训制度 篇7
一、培训目标
1、每个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培育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力求每个教师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掌握最前沿的`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每个教师对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每个教师的科研水平。
5、在培训中建立健全本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二、 管理与考核
1、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负责对教师的培训发展情况(中期培训监管和培训发展结果认定)作评估考核。
2、每个教师学年初要制订个人进修计划,每学期结束要认真写好学习体会或经验总结,并报学校行政和教导处备案。
3、每个教师严格按照自己的培训发展计划选择最适合的形式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调整自己的能力结构。(中师以下学历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历进修,对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必须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参加学习,做好笔记,学校组织检查、交流。)
4、每期末,学校将对集中培训的内容进行测试,教师人人必须参考。学校教师培训发展绩效认定小组将根据测试成绩对教师的培训发展结果作出认定,认定结果将作为该教师评优、晋级、评职等的重要依据。
5、教师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参加集体学习和各教研组组织的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业务讲座等活动,必须遵守纪律,聚精会神,做好学习记录,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学习时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时间要关闭手机和呼机,不得会客。
6、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精心做好笔记,认真整理材料,回到学校要作评细汇报并进行汇报开课。
教师培训制度 篇8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让更多教师分享外出学习培训的成果,扩大培训覆盖面。深入落实“走出去、请进来”,使每次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规范学校外出学习和培训管理,使全体教师能按照学校制度进行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特制定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汇报制度:
1、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文件,经学校领导批示后由校长室统筹安排,教师接到校培训通知后,先到教导处外出学习通知,并领取《教师外出学习情况汇报表》,在学习结束后及时将学习的经验、心得以书面形式形成总结,有课堂教学的`则要进行翻版课。
2、优先派遣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爱学习,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研活动的中青年教师参加。
3、外出教师所任课程一般由自己与相关年级的教师协商调课。有各类值班安排的教师、班主任外出学习、培训,原则上由政教处进行人员调整。
4、外出教师,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返校后上交《外出学习汇报表》或总结体会,教导处以此作为教师是否认真学习的考察依据之一。凡参加省、市级听课学习、评优课的教师,必须上交一份参加活动的书面材料,应在一周内(具体时间由汇报人与教研组组长协调安排)经教导处批准,上一节汇报课或向全组教师作出学习汇报讲座(几位老师同时参加同一活动,可一位老师上课,一位老师举办讲座),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教育教学最新信息、使广大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并把培训材料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年级全体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培训,返校后集体备课时应进行讨论交流,并留有详细专项记录。
5、外出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记好笔记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6、外出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迟到、早退、旷工,否则按学校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7、外出教师必须认真记录上级领导所作的指示或通知,领取并妥善保管好下发的资料(含相关书籍和光盘),回校后及时传达并转交资料,不得贻误,如购买的资料必须及时履行登记报销手续。
8、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处处为人师表,树立棋山中心初中教师良好形象。
9、外出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安全,严禁乘坐不安全交通工具。
10、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后,如有特殊情况教师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应在活动组织前尽早上报教导处,以便及时调整,否则以旷工旷课并处。
教师培训制度 篇9
为了规范学校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管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使全体教师能按照学校的制度进行工作、教研和学习,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制度:
一、此制度中的外出学习培训指根据师训计划或因工作需要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的教师到校外参加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等活动。
二、根据上级有关部门通知的外出学习培训,由学校主要领导批准同意,教导处安排外出学习培训人员。
三、学校统一组织的`外出学习培训由教导处制定培训方案,填写《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审批表》,提前一周报局分管领导(有校长参加的还须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实施,并报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备案。
四、外出学习前认真填写《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表》,外出学习培训教师所任课程及相关工作必须由本人跟年级或相关处室协调、落实到人、做好交接。
五、全体教师必须服从大局,珍惜每次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如有非常特殊情况,教师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应提前上报教导处,以便应急调整,否则以旷工处理。
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教师外出学习要带着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学习培训中主动求得专家或优秀老师的解答和指点,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并积极参加交流讨论,不得擅
自外出办私事,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七、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汇报学习情况,完成二次培训,具体内容有:
1.要根据学习培训内容认真填写《小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情况记录表》。
2.通过汇报课、讲座、经验介绍、谈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在本教研组或学校内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3.外出学习培训教师根据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经学校同意,为学校带回相关书籍、光盘等资料,必须上交教导处登记备案后,方可报销。
八、外出学习培训教师必须按时返回学校,学习培训费用在汇报完学习情况、完成二次培训、上交材料后,由分管副校长审核、校长签字,到总务处报销,总务处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不在计划内、无审批、无文件通知、超预算的外出学习培训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九、未尽时宜,另行通知。
教师培训制度 篇10
1.认真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积极贯彻“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突出教师培训的`自主选择性,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有效进行。
2.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行学时制,实施每5年为一周期、累计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教师周期内每年参加自主选课培训时间不低于48学时,教师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90学时集中培训。
3.教师在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网络平台的用户名为:姓名的开头字母斗身份证后六位,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
4.见习期教师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必须达到180学时,但不计入5年周期。见习期教师在见习期满后才可以在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登陆选课。
5.教师根据网络平台规定的时间,每学期进行一次网络自主选课,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可以参加指定项目培训。90学时的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规划。
6.教师自觉查询江干教育网培训通知,认真参加培训,完成培训作业和考核,整个培训结束后,在项目结束时间后三天内及时完成评价。
教师培训制度 篇11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 培养机构与在职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沟通
在我国, 中小学教师由各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来培养, 对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由各级教育学院 (包括教师进修学校) 来承担, 但两种教育机构之间严重缺乏沟通, 对如何加强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分工与合作重视不够,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并没有达到教育主管部门预期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目标。
2. 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培训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 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科学素养偏低的问题, 我国教师培训机构非常重视在在职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的教育, 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过于重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教育, 忽视了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对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 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普遍不佳, 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积极性。
3. 频繁的各种培训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多年来, 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尽快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作了大量的工作, 为中小学教师安排了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这些培训对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还缺乏了解和真正的理解, 不切实际地为中小学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在职培训活动, 并且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所有的教师必须参加, 这样就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他们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休息时间到外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要花费大量的前去购买各种培训的资料和支付各种培训的费用, 许多中小学教师对这些名目繁多的培训活动表示反感, 迫切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尽快减少培训的次数, 不要再搞那些效果不大的培训活动。
二、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改革
1. 尽快建立把教师培养和培训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
要有效地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就必须尽早改变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相脱离的局面, 加快原有教师培养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合并工作, 建立融教师培养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师教育机构。只有这样, 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确定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方案, 并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2. 根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调整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
国外一些著名的教育科学机构的反复研究证实, 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总量和能力素养的高低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有明显的相关, 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不够, 能力素养不高的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就不好。但这些研究机构的研究发现, 当中小学教师的知识 (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总量和能力素养达到一定度的时候, 再增加教师的知识总量, 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和他本人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没有直接的相关。这些教育研究机构发现, 在教师的知识总量和能力素养达到一定度的时候, 真正对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师本人的师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3. 改革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方式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构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技能上, 因此经常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构每次培训时总要向参加培训的教师发一大堆的书, 聘请一些专家为教师们讲课, 教师们在听课结束时要参加严格的考试, 通过考试的教师则获得了这次培训的合格证书。但这种培训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不大。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教师师德素养的提高和心理素养的培养上, 而中小学教师师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靠教师被动的听课是无法做到的。因此,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必须尽快进行变革,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们要在重点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引导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总结自己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围绕着某些教师感兴趣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反思, 使中小学教师通过主动参与的讨论和反思澄清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及时更新观念, 提高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应当改革我国现有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 建立充满活力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除此以外, 还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待遇, 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
当代许多国家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 大力改善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全力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是加快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 提高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制约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 其中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他们对当前推行的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则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而这一切都与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常年偏低又不无关系。要调动我国中小学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就必须注意采取措施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
2. 制订措施, 发挥中小学教师主观能动性
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 “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就必须让他们闲下来。因此, 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一些有利于教师进行科研、教改、交流、培训的制度和措施, 以确保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繁重的教学负担, 使中小学教师能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每天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都有较为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 可以阅读一些有利于拓宽自己知识面的书籍, 可以与其他教师讨论一些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 也可以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些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全面地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
3. 创造条件, 引导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终身学习
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教师终身的自主学习活动。彻底让中小学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 并不是要他们无所事事, 而是要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提供实践和精力的保证。我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负责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参与终身培训的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 加强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建设, 为中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4. 科学评价, 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做出适当判断的活动, 它直接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工作的努力方向。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有效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 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还必须改革我国原有的教师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奖惩为主要目的, 偏重学生考试成绩和名次的教师评价方式,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目标上, 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在评价的组织上, 要更加注重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注重评价信息为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改进教学服务;在评价的内容上, 要注意克服片面评价的弊端, 注意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强调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效果的结合, 强调教师过去的、现时的工作表现与他们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在评价方式上, 改变过去用单一的定量分析法评价教师的做法, 强调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在评价的结果上, 要注重评价的内部导向, 使评价更加有利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教师培训制度 篇12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每次学习的资源能让全体教师达到共享,使每次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规范学校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管理,使全体教师能按照学校的制度进行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三河镇中心学校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为了规范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管理完善相关制度维护教师研训机会的`公正与公平做到有序、有效培养教师特制定教师外学习、培训及汇报制度。
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原则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学习、研讨、培训。派出培训、参赛、参会或学习的教师,由学校依据肥西县教体局有关规定或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参加。
二、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有关程序
1.通知:由肥西县教体局负责培训学习的部门将有关文件下发学校,学校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培训人员,人员未定的培训由分管校长和教导处协同推荐。
2.推荐:外派培训人员的选拔应根据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特点综合考虑,遵循教师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轮流外出的原则。参加培训学员推荐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让绝大多数教师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推荐学习人员要明确外出培训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要坚持为学校发展、为教师发展服务的原则。
3.审批和请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个人先向教导处领取《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填写相关内容并自行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好请假手续,妥善安排好外出期间的教学和工作岗位事宜。若因外出学习,本人没有安排好工作,导致的一切教学影响,由本人负责。
4.备案:学校对于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学习的教师,由教导处进行登记,做到教师外出培训有据可查,总务处要对相关的费用进行认真复印和登记。
三、外出培训、学习返校后的有关工作
1.凡外出学习、培训归来的教师,返校后必须在一周内将学习情况向教导处进行口头汇报、对相关学科或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并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书面总结报告或心得体会等书面材料到教导处登记备案。
2.教导处要对教师的学习报告进行审阅、存档,并根据《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相关培训学时证明登记教师培训学时。 3.教导处安排合适时间通过在教研组或学校汇报交流中上汇报课、做业务讲座等形式,向校内其他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
4.外出学习、培训费用在上交《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登记凭证》和学习报告后,才能按照财务规定予以报销。
四、外出人员注意事项
1.外出学习人员代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做有损于学校名誉的行为。
2.外出学习人员以提升专业素养为目标,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要求,不得中途或提前离开。
3.外出学习时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多与外地教师交流,掌握最新信息,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活动结束后要立即返校,不得延长时间,耽误工作。凡不按时返回,经核查,将按旷工处理。
5.外出学习人员要重视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确保学习期间平安。
教师培训制度 篇13
为了提高新聘任教师的素质,使其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了解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有关规定,明确岗位责任,熟悉教学规范,确保课堂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履行好教师的岗位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教师上岗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用“学习-岗训—考评—分类”培训模式,加快新教师的成长步伐。
二、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
三、新分配入校的教师安排责任心强、业余素质高的老教师做他们的“导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
四、“导师”由学校聘请,要全面负责新教师的业务方面的培训,包括熟悉教材和教学大纲,指导批改作业,编写教学设计,初步掌握教学基本功。
五、新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有关教学和教师培训的.规章制度,听从“导师”的正确安排,及时按照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六、新教师每学期听课14节以上,在听课笔记上应有被听课教师的签名。
七、新教师要按教学进度编写课时教学设计,并须经过“导师”的指导和认可。
八、新教师在一年内要完成初中学段所任学科教材上的全部习题解答,在解答时要有一定的分析过程,每一周“导师”都要批阅。
九、新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内容(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汇编),在一年内写出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十、新教师要进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的操作培训,要掌握所有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操作技能。
十一、新教师在试用期满后,学校相关领导和教研人员参与听课,经过评议,给出等级。
十二、经过综合评价,合格者转为正式人员,不合格者解聘。
教师培训制度 篇14
一、教师培训的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
3.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建立本校的教师培训机制,使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教师培训的方式及要求
1.常规教研活动
(1)每月邀请我校领导及名师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讲座,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每次活动实行签到制,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请假。
(2)继续实行领导蹲点制度,加强教研活动管理力度。另外,落实好每次教研活动,抓好教研活动的“三落实”,即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中心发言人落实。
(3)加强对集体备课活动的督导力度,明确每次活动的`内容。
a 、学习理论
b、备课、分析教材,组内交流教学反思,备课组长及时签字。
c 、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d 、自主安排或参加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
2.骨干教师培养
发展教师特长,使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校级名师,市、镇学科带头人。
(1)确定培养对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专家跟踪听课,提供外出听课、学习机会。
(2)开展多种专业评比活动,对综合成绩优异者,优先推选参加省、市、县的各类教学竞赛。
(3)吸收骨干教师参加学校承担的各级课题实验当中,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3.青年教师的培训
继续开展“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教师培训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积极构建学习型教研组。 本年度学校统一规定时间,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要认真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明确组内各类学习、培训、研讨、评比的内容。各学科教师都要积极开展教学案例专题化的研究,按计划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模式的课改研讨活动,重视平时的资料建设工作,努力使教研活动系列化、专题化。
2、听课评课。听课前一天在公告栏张贴听课安排,除行政领导外其他教师也可自由选择听课。同时,本期继续执行推门听课制度。听课教师要及时做好记录和评议,并及时向执教教师反馈评课,以便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积累教学经验,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学。
4、坚持校本培训,狠抓教师的自我培训,鼓励教师征订业务杂志,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电、加压”,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益。要求40岁以上教师会打字,能独立完成资料的上传;30岁以上的教师还要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和幻灯片的制作;30岁以下教师还要学会课件制作技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网上教研活动。每月做到定期分工,每项活动都有专人负责。
6、继续组织老师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辅导、有检查,从而引导和督促每一位参训教师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积极上网交流,力争全校老师考核成绩达到优秀。
7、组建骨干教师教学研究梯队。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他们可以作为教研活动的核心人物,承担起帮助和指导其他教师的任务,在校本教研中发挥积极作用。
8、活动竞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学科的论文、案例、课件和教学竞赛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活动和比赛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