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88518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汇集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第一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省厅“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部署和要求,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紧紧围绕权力运行,抓住“排查、化解、防控”三个环节,确立“把权力还原为责任,把管理转变为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目前,全系统共查找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310个,制定防范措施3232条;部门及科室廉政风险点635个,制定防范措施673条,分别涉及监督权、执法权、管理权、领导权、人事权和财务权等6大类,初步建立了一套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工作机制。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被中纪委网站转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教育,统一认识,增强风险排查积极性

工作要深入,心必要先入。在廉政风险排查中,我们坚持把强化教育引导作为首要工作来做,将廉政教育贯穿风险排查、机制建设全过程,切实增强干部廉政意识和积极参加风险排查的自觉性。

国土资源工作的性质、作用,决定了在国土资源领域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市场配置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涉地涉矿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损害了国土资源系统的形象和公信力。漯河市国土资源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对此亦有清醒的认识,也知道根治腐败必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但是,去年我们的廉政风险排查活动刚开始时,同志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工作上阻力不小。部分党员干部认为“查风险点是走过场”、“没腐败行为查什么”、“想腐败都没机会为啥查”、“找不到风险点怎么查”,等等。一些同志对排查活动漠不关心,消极应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并编制了《廉政知识防控手册》,大力宣传廉政风险排查的重大意义和对干部个人成长的保护作用,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讨论,互相启发,共同分析岗位存在风险,引导大家自觉投入到排查中去。

通过学习讨论,教育引导,同志们深刻认识到,风险排查就是“自我体检、自我警示、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过程,有岗位就有风险,查不出风险就是最大风险,走出了“没风险可查”、“找茬整人”、“自找麻烦”、“一阵风”的误区,于是纷纷放下思想包袱和抵触情绪,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动脑筋,结合从事的岗位、业务和关键工作环节,深入查、用心查、细致查。一位司机排查后深有感触地说:“开始我不以为然,可经过排查,发现修车、加油等环节都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时刻要警惕啊!”

二、把握重点,认真排查,力求找准找细找透找实

国土资源管理责重权大,涉及多重利益关系,风险点多面广,土地的审批和出让、土地执法、征地补偿安置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随时可能成为“定时炸弹”。即使有些不起眼的岗位,监督不严也会放出“冷枪”。只有查清可能出险的点位,才能做到提前布防,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在排查工作中要求同志们坚持做到“像淘金一样认真,像挖地雷一样慎重”,不放过任何一个岗位,不放过任何一个险点。

首先是认真确定排查层次和内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紧扣权力运行这个核心,努力把廉政风险排查贯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专项资金使用、干部人事管理、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实施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突出领导班子岗位、科室岗位、个人岗位“三个层次”进行排查。其中,领导班子岗位风险,重点查找“三重一大”风险。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各岗位风险,根据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的职责定位,重点查找在行政审批、执法监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风险。个人岗位风险,重点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环节,查找廉政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其次是采用“五步法”全面查找。“五步法”就是“自己找、大家提、群众评、组织点、领导审”。自己找:即对照“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由在岗人员自己深入筛查、认真填写,要求内容具体明确,避免含糊其辞,风险点与防控措施一一对应。大家提:即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提,对个人查找不够充分的风险点进一步补充,避免出现避重就轻、遗漏风险等问题。群众评,即召集老干部、行风监督员及服务对象代表,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查出的风险点予以评议,并通过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广泛评议。组织点,即分管领导对初步查出的风险点进行点评,进一步纠正风险点查找不明确、不准确、不全面的问题。领导审,即班子成员的风险点由党组集体审核,科室和科室(单位)负责人的风险点由分管领导审核,科员和其他人员的风险点由科室(单位)负责人审核。“五步法”查找,有效增强了风险排查的准确度,基本上做到了“找准、找细、找透、找实”。

同时,我们组织专人认真收集整理各项管理监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22项行政职能,排查了管理上的漏洞。

由于宣传到位,动员充分,上到局长下到一般干部和司机,都对自我进行了深刻剖析,认真分析了岗位的工作职责,查找出了自身岗位上的廉政风险点。

三、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变“风险点”为“安全点”,离不开深入广泛的自查、互查、自纠,离不开部门加强管理和干部自我约束,但更根本的措施是要从制度入手加以防范。我们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措施,初步构建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一是注重前期预防。首先是明确岗位职权和流程。确定了以土地征收、土地招拍挂、土地执法、宅基地管理、土地储备等重点涉权事项,编制了重要岗位流程图,保证各项权力在工作中合法、合规、合理运用。其次是源头防范。主要从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制度机制和干部队伍作风纪律等层面主动做好防范,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排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深入开展权力观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第三是强化责任。将廉政风险防控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廉政风险“责加一等、上追一级”的追究办法。即对违反廉政风险所列内容,按照《行政过错问责办法》加重处分,并对其主管领导追究责任。第四是完善机制。通过开展廉政公开承诺活动,建立起“个人自觉预防、科室监督预防、局机关综合预防”三位一体的防控机制。

二是抓好中期监控。针对全系统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或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警示提醒卡、警示告诫卡、警示纠错卡的方式,前移关口、及时预警、超前防范,实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重要节日前夕,我们向各部门、各单位下发警示提醒卡,要求节日期间做到“八个严禁”。针对召陵分局的一起信访件,我们先向该局下发了警示提醒卡,后来发现还未办理,又发了警示告诫卡,最终信访人反应的问题得到解决。“三卡”机制运行以来,我们共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发出警示提醒卡xx年多的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带来的成效:一是进一步拓展了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它把风险防范管理引入预防腐败工作中,用新的理念指导工作,用新的方法推进工作,使预防腐败工作有了具体抓手,成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二是由于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降低了廉政风险发生几率。三是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健全了制度体系,促进了机关规范化建设,产生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距离,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个人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开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一体化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健康发展越来越为政府和经营者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一些经营失败案例和问题,远的如安然、中航油、巴林银行事件,近的如雷曼兄弟、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陷入困境的无锡尚德等,其失败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的原因,就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出了问题。

为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2008年5月财政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加快中央企业构建内部控制体系,2012年5月,国资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一系列指引、规范文件的下发,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尤其对中央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重视和迫切要求。

自《指引》、《规范》颁布以来,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先后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可以预见,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重视并开展这项工作。

要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很重要。

一、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念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对于两者的关系,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例如CICA(1998)的风险阐述、巴塞尔委员会的《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中的风险管理要求等。

(2)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例如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就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英国Turnbull委员会(2005)也认为“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3)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例如Blackburn(1999)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仅是人为的分离”等。

本文同意以上第二种观点,以发展的眼光看,也认可第三种观点。

①管理实务支持

管理实务操作上,以国家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进行比较,两者有大量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从目标分析,内部控制目标包括合法合规性、资产安全性、报告可靠性、经营有效性、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五项。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包括与企业总体目标适应性、信息沟通(含报告)可靠性、合法合规性、经营有效性、避免遭受重大损失五项。除合法合规性、经营有效性、信息可靠性外,企业总体目标适应性与支持企业发展战略表述不同,实质是一致的;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包括资产安全性。应该说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目标是一致的。

从管理要素分析,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项,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管理策略、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组织体系、信息系统、风险文化八项。具体分析两者管理范畴和业务过程,我们大致能得出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对应控制活动、组织体系与风险文化对应内部环境、信息系统对应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对应内部监督的关系。应该说全面风险管理几乎包含了内部控制的所有管理要素。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对象都是风险(包括风险收益),目标也是一致的,管理范畴和过程也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一体化建设是有客观基础的。

②演进趋势支持

从演进趋势上分析,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内控的系统总结和提升。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一种自发的内部安全和效率需求,是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为达到经营目标的必由之路,从最初保护财产安全、防弊堵漏发展到如今的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伴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内部控制活动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并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延伸。例如三鹿奶粉问题,不仅涉及内部控制,实际上也涉及外部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了。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内控相对,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产物。人们在经营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必须从整个企业的高度认识风险和实施控制,做好顶层设计和系统化设计,即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例如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可能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可能相互抵消减少,这就涉及风险统筹;例如风险的大小不一样,管理要求就不同,这涉及到风险量化;例如不同经营时期,企业风险种类、管理特点是不一样的,这涉及到风险动态管理;还有风险预测、决策管理等等。如果说内部控制活动是纺纱的过程,全面风险管理则是一个从纺纱到织布的整个过程,是对内控的系统总结和完善提升。

另外,虽然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隶属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但业界主流看法认可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两者的交叉、融合、统一将是大趋势,这也为我们一体化建设带来信心。

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效果

1.管理完整性更好。全面风险管理是从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系统性和结构化程度高;内部控制是自下而上的风险控制,业务支撑能力和操作性更强。两者一体化建设,可以互为补充、互相配合,上支撑了企业目标,下又兼顾了具体业务的管控实际。

2.管理效率更高。在一体化思路下,工作领导、方案设计、资源调度都是统一的,一般不会出现指挥混乱、接口复杂、流程冲突、问题推诿的现象,将会大大提高建设和运维效率。特别是在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统一的、结构化的系统将会带来发现、决策、行动和反馈效率的立体提升。

3.综合管理成本更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一般已形成一套基本适合自身需要的内控系统。一体化建设能有效利用企业已拥有的内控资源,减少重复投入。运行期也仅需支撑一套系统的开支,显然会低于两套独立系统的运作成本。

4.责任主体更明确。一体化管理的主体只有一个,责、权、利归于一体,在系统建设、运维过程中不会出现争权和责任不清的问题。

三、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建设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建设效果,在相关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建设思路上,一开始就要确立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一体化建设思路,这样才能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2.工作方式上,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内控资源为全面风险管理或内控体系建设所用,形成合力,这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或内控体系建设,应该是对现有内控资源的整合、补充、规范和领导,而不是另起炉灶,各行其是。

3.实施准备上,做好企业现行内控情况评价,全面、客观了解现行内控工作范围、流程、执行情况,并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梳理内控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改进思路。为下一步一体化实施打下基础。

4.业务安排上,可根据“能责相当”的原则进行分工。对内控已覆盖且运转良好的领域和环节,如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方面继续发挥原内控作用,并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予以适应性改造。在信息收集、管理策略、组织体系、信息系统、风险文化等方面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系统。总体上,全面风险管理应注重宏观和指导性,内控更应注重微观和操作性。

5.组织管理上,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并确保工作力量。不少人认为,财务部门很多业务涉及内控工作,经验丰富,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较好。当然如果以更好地从全局角度组织开展工作为中心,由战略、规划或企管部门牵头也是可以考虑的。另外审计部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内部评价部门,应保持相对独立性,尽量避免参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执行活动。要确保工作力量,一是要设置专职归口部门,至少应在指定部门下配备专职岗位,明确职责。二是要整合企业原有的内控工作力量,组成一个统一领导的风险工作组织。三要保障人员专业能力,各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应选择了解业务、管理能力强的骨干员工,并保持相对稳定。

6.日常运作上,要充分将风险管理工作溶入到具体业务中去,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这也是一体化运行中的难点。由于不少企业内控活动开展已久,制度配套、流程接口、日常执行、监督跟踪、报告反馈比较成熟,已形成良好的业务环境。因此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初期或两者一体化建设不畅的情况下,受原业务环境及惯性思维影响,极易出现实际工作继续按原内控思路运行,而对于全面风险管理所需做的工作和要求,则可能抱着应付与完成任务的态度,导致相关活动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久而久之被边缘化。如何从管理氛围、制度配套、流程整合、考核引导等方面着手,将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真正溶入到具体业务中去,是我们要不断深入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将关系到全面风险管理能否在企业中生根、成长、壮大。

四、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科技不断应用、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人的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今天,企业管理广度、深度、难度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风险也非往日可比。据普华永道《2011年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数据,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仅7~8年。另稍留意我们就能发现,证券市场上由盛转衰的公司也是数不胜数的。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命运?怎样才能创建百年基业?显然,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是必备条件之一了。

参考文献:

[1]钱 黎 汪子林 张 伟:浅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樊行健 付 洁: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2007(10).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第三篇】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一旦统筹基金出现严重超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就会随之削弱甚至崩溃,从而导致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失败。但是,统筹基金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认真研究与探讨医保基金运行当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规避和预防这些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风险的形成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风险的形成大致可分为整体社会因素和局部社会因素。

整体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特点所致。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以前的公费医疗逐步转变而来。现阶段,医疗保险的支付是由参保人、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三个方面来完成的,医药消费的不透明性,使得医疗监管机构很难对医药消费的价值与消费内容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界定,这就为统筹基金正常、准确地支付医药费用造成了很大困难。

二是在当前状况下,各定点医疗机构所获得的财政投入不变甚至被削减,其经济效益主要依靠于自身的创收能力,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医疗机构把获取经济利益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追求目标,甚至有的医疗机构为了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惜采取种种手段,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三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加强,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部分人群的医疗消费需要也日益加强,这势必也会造成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

造成基金风险的局部社会因素,一是保险基金的收缴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及社会环境下,在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相当一部分单位在规定的时期内不能按时足额地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而这些单位的参保职工仍然要进行医疗消费,这就会造成统筹基金的大幅减少。二是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新医药设备不断投入临床应用,就诊人员的心理使然,都希望能尽量使用最新最好的医药设备,从而造成人均医疗费用的大幅增加,这相应地也会增加统筹基金的开支。而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统筹基本上都是以县区为基本单位,独立运营,暂时无法建立整体的协调均衡机制。

二、基金的筹集与支出

筹集与支出是保证基金安全正常运行的两个关键,筹集是医疗保障系统运行的基础,只有按时足额的筹措到所需的资金,才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营,而资金筹集的比例是以当地的生活与医疗消费水平为基础的,还要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确定统筹水平时,必须经过缜密的调查分析,以做到准确适度。正常情况下,筹资水平应略高于医疗消费水平,做到略有盈余。而如果在调查分析中出现失误或分析不周,或者不能正确地预测未来的医疗费用走势,筹资水平低于预定的医疗消费水平,基金运行就有可能存在透支的风险。

基金的支付方式,从目前已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城市看,大体可分为三种:

1、患者看病时直接付费与医院,然后由患者与医保机构结算;

2、患者看病时不直接付费,由医院与医保机构相互结算;

3、医保机构与医院采用定额预算管理,医保机构逐月拨付医疗费用,年终总结算。一般情况下,基金出险是由于采用了事后结算的方式,因为医疗机构的医疗消费形式发生在前,结算在后,也就是说,作为结算本身已经失去了对医疗行为的制约能力.如果采取预付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导致基金出险的.因为医疗保险机构已经按照预定的指标体系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付费,医疗机构是根据医疗保险机构提供的费用和需求指标体系的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所以,通常是不会出现基金出险的情况,而往往容易出现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医疗消费不足。而结合制的付费方式正是取长补短,把预付制和后付制结合起来,力求兴利除弊,弥补二者的缺点。

三、风险的防范

一是要加大收缴力度、确保基金收缴率。要保证统筹基金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保证较高的基金收缴率,特别要注意防范恶意拖欠的问题。

二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预算制度和基金预警系统。在统筹年度开始之前,必须对该统筹年度的医保金收支总额特别是统筹基金部分的收支情况进行预算,并留有充分的余地,做完总体预算后,再分别核实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具体收支预算。基金预警系统是指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种基金设置相应的警戒线,从而预先警示基金系统在运行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已实现网络化的统筹地区,更要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结算系统等实行网上监控。

三是要结合实际,确定合适的支付比例。因各地的收入水平、医疗消费水平等情况差异较大,在支付比例以及支付的方式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而决不能完全照搬所谓大中城市、改革试点已有的套路。

四是要建立统筹基金支付的调节与平衡机制。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统筹基金支付的主要是是医保病人住院费用的大部分和特殊门诊的部分费用。通常住院费用都是按一定比例分段支付,而特殊门诊如何支付各地做法不尽相同,这也正是建立调节机制的重要部位。门诊特殊病种补助应采取弹性比例,即补助的具体比例应视年终统筹基金的结余情况确定。

五是要严格大病的审查。目前各地对进入大病互助的门槛设置与支付比例不尽相同,但各地进入大病互助的人数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费用的增长幅度较大。从而给医保经办机构造成相当大的支付压力。

四、化解风险

对统筹基金的风险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认真研究和探索化解风险的措施和办法,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化解风险的措施通常有以下几点:

一要抢占先机,尽量争取将风险化解在萌牙状态。统筹基金的风险,通常是指统筹基金的支付额超过了统筹基金的帐户额。这种超支现象往往是逐渐产生的,可以通过月统计报表反映出来。所以应规范会计统计报表制度,认真核查每月的收支状况,一旦出现超支,马上在下一个月份进行调节,尽量使超支的问题在统筹年度内得以解决;倘若在统筹年度年终总结算时出现严重超支的现象,就必须在新的统筹年度第一季度内加以解决。

二要适时适当调整有关的比例标准。当超支数额巨大,而发生的超支费用又在正常合理的开支范围内,并非违规或过度医疗消费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收缴比例,以此增加统筹基金的总量,提高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但是划入个人帐户的计入比例一般不能降低,否则,容易引起参保人员的心里不平衡,另外,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大病互助的收缴基数与支付比例,以化解大病互助基金的支付压力,也可以考虑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通过社会化的渠道来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如果前述措施仍不能化解风险,则需要提高统筹基金支付项目的起付标准,或者降低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以增强参保人员的节约意识,适度降低总体医疗消费水平,从而化解统筹基金超支的风险。

三是要建立资金预留制度及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以达到分担风险的目的。资金预留制度就是从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额中提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以约束各定点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也可以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定点医疗机构采用各种形式的奖励与表彰,促其合法经营。在经济水平较发达,财力较充足的地区,可以申请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为各参保人员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一些大规模基建项目陆续上马,给国内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筑业增长迅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我国GDP达471564亿元,其中建筑业总产值117734亿元,占GDP的%。但建筑企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抵御内外部风险的管理机制是建筑企业强化风险管理,逐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一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概念

内部控制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49年提出来的。1992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及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程度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突出了风险意识。我国的内部控制概念充分借鉴了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定义。2008年5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部控制是指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明确控制目标是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COSO委员会在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用于识别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件和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偏好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从上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定义不难发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都是为达到某一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有学者建议以风险管理来替代内部控制。

首先,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1998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认为风险管理包含于内部控制之中;2004年,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将企业风险管理提高到全面风险管理的层面,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了五个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其中,风险评估是指企业通过及时识别和系统分析企业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由此可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其次,风险大小决定内控力度。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预测风险、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事项的大小,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完全由风险因素来决定。风险越大,越有必要设置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风险相当大时,还要设置多重内部控制措施。

再次,内部控制侧重制度,风险管理侧重交易。一般来说,典型的内部控制渗透到企业管理过程和整个经营系统,控制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通过制度来执行和实现;典型的风险管理关注特定业务中与战略选择或经营决策相关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如银行的授信管理、汇率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等。由此可知,内部控制侧重于制度的规范和执行,风险管理侧重于规避、转移、交接、分享、共担等交易措施。

三 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美国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笔者认为,建筑企业的风险一般包括战略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五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风险又可进一步细分并按其风险大小分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详见下表)。比如,投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工程分包风险、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属于重大风险,而财务控制风险、投标报价风险、成本控制风险等属于重要风险。

以重大风险中的通货膨胀风险为例:这一风险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市场上出现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建筑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钢材等)供给紧张,价格不断攀升,从而导致建筑企业施工用原材料、设备等采购价格持续异常,物价的异常波动也加剧了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建筑企业成本压力增大,进而引发成本费用风险和财务控制风险,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较大影响。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时,一方面,可以通过采购协议、期货合约或远期合约等工具,使原材料成本在较小的价格范围中小幅波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成本费用控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多渠道投资、多元化经营等措施来降低风险,而这些措施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

2.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筑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员工及经营层的风险意识较弱,内部压力不足,习惯于重视生产经营,轻视内部管理和控制,建筑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风险管理认识不全面。当前,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认识不全面,对风险的认识仍停留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只看到部分风险,忽视了其他风险。在风险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后,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就不仅是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了,还要包括投标报价风险、市场变化风险、成本费用风险等。

其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多数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预警、识别、评估控制系统尚未建立,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而相关职能部门也并未将本部门工作与风险管理联系起来。

最后,风险管理全员参与程度不高。风险管理涉及所有业务部门,具有普遍性。风险管理不是几个人、几个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任务。在我国大多数的建筑企业中,多数员工尤其是管理部门的员工认为风险管理只是个别职能部门和管理层的工作,并未意识到风险管理是事关每个人、每个环节的重要工作。

四 从内部控制角度强化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如前所述,内部控制侧重于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制度不健全,工作就会无章可循,使企业面临风险。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要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根据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使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落实都以防范风险、降低风险为目标,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全过程,覆盖企业能涉及的所有业务和事项,全员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中。

2.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首先,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相关信息(如相关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项目经营的过程资料,以及突发信息等)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可能导致出现风险的根源性因素,发现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预控。其次,制定一些可以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压力测试,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再次,通过重大风险的全流程控制,引导建立企业风险的防范体系,实现重大风险的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和落实,跟踪整改过程,切实防范控制风险,构建风险控制系统。

3.加强关键环节风险管理

根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在坚持将风险管理全面贯穿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应逐步强化关键业务、关键环节的风险管理。在制度设计和流程优化时,如果关键控制点的风险量化发生偏差,容易导致最后的决策发生偏移,导致整个业务模块风险控制失效。所以,强化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

4.强化财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

在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投资风险、投标报价风险、成本费用风险、融资风险、现金流风险、分包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市场需求风险等多数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在风险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要逐步强化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由财务部门及时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信息转化成会计信息,并且为投资、工程经济、市场营销、工程管理等职能部门和企业经理层提供其所需的各项数据与信息,配合各职能部门降低风险管理压力,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堂。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OL].国家统计局网站,

[2]〔美〕 Control Integrated Framework[OL],199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5 2288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