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在2024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推进会上的讲话

好学生发表时间 3422432

 

在2024年全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智化成为各行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在数智化技术赋能下,节能仍有15%至20%的潜力待挖掘,推动节能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助推公共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和推进数智化转型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刚才,5个市州、**新区和16个部门单位做了交流发言,既介绍做法又分享经验,听后很受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盘点总结数智化转型成效,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近年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和《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的部署,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数据治理,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开启**公共机构数智化转型新篇章。

全面推进绿色生活数字化。建立了全国首个公共机构碳普惠制“绿宝碳汇”平台,将公共机构绿色采购、绿色办公、节能改造、新能源利用和干部职工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公益等低碳行为量化为碳币积分,建立积分激励机制,为节能减碳行为提供生态附加值,推动公共机构带头践行绿色办公、示范开展垃圾分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大力推进绿色出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截至目前,“绿宝碳汇”平台已开通步行、地铁、共享电单车、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参加零碳会议等15种低碳场景,在省直机关和全部地市推广应用,注册人数达176万余人,用户乘坐地铁出行229万次、参与“光盘”打卡2562万次、举办低碳(零碳)会议6000余场,累计碳积分8.7亿个,初步核算碳减排18.3万吨。

推进节能管理智慧化。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公共机构用电、用水等行为,实现能耗信息的自动采集、数据传输、统计分析、能耗对标。升级省行政中心能耗监测平台,实现中央空调、办公室用电实时在线监测。组织建设**公共机构节能综合监管平台,采用“1+N”体系架构,打造集政治宣传、理论学习、在线监测、经验交流、工作展示、技术推荐、在线考核、业务办理为一体的平台,为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抓手,通过整合节能业务模块,打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逐步实现“全省一张网、服务到基层”,推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信息化向数智化、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的转变。

推进能耗信息资源化。高度重视数据、信息价值,完善全省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分析系统,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和创新利用。加强能耗信息统计及数据质量管理,强化互联网技术在计量监测、统计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数字资源,分析公共机构用能、用水和碳排放的特征及水平,测算节能降碳潜力,及时发现重点耗能单位和用能异常部位,精准施策加强节能管理和改造。

二、认真分析面临的问题难点,居安思危破难求变

**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数智化平台汇集、人才队伍建设、技术产品应用及节能理念创新等方面转型基础仍相对薄弱。

(一)存在的问题。

各公共机构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单位不同、标准和数据接口不统一,导致现有系统整合不充分,数据共享不足。各层级、各部门将数据逐级向上转化过程中存在数据冗余、不一致及系统局限性等问题。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不足,系统功能较为单一。

**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薄弱,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短板明显,普遍依赖外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技术、产品应用深度不够,相应技术的选择和引进吸纳存在甄别难题。部分平台停留在“只监不控”“数据展示”等阶段,数据分析运用不够,智慧化管控水平有待提升。

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队伍建设上,部分地区人才供给不足,导致节能工作难以推进。在节能数智化人才的引进、培育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少数公共机构对节能环保工作不够重视,工作效率不高。公共机构节能理念未实现向数智化节能的转变,宣传内容、方式等急需创新;碳普惠机制和政策在执行层面有待加强,干部群众的节能理念仍需进一步深入。

(二)面临的难点。

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对数智化部署方向的指导性不强,节能数智化转型方向有待细化。尽管**已经提出实施数字赋能行动,但未出台专项节能数智化政策或方案明晰转型的目标任务。

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建设应用覆盖范围有限,转型经验推广有待深化。目前,仅应用在一些专项工作或部分公共机构,经验做法没有充分归纳和提炼,未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数智化建设投资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社会资本投入意愿不强。目前,**数智化建设仍多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资金来源单一,投资力度有限,可持续性不强。构建价值驱动、利益共享的投资机制,是**持续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的重中之重。

三、锚定目标巩固良好势头,抓住关键躬身实干

注重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数智化节能进程。围绕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推进美丽**建设,依托全省数字技术与智能制造产业优势,推动出台**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方案,加强政策指导,探索转型方向。按照节能潜力和难易程度划分公共机构类型,先行推进节能潜力大且容易实现的机构,引领带动更多公共机构实现转型。

加快平台汇集,推动数智化动态节能管理。加强公共机构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纵横协同,跨地域、跨层级数据分享,整合平台系统信息。借鉴江苏经验,由省级机关事务部门牵头,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合作,构建“数据+技术+平台”的省级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监管平台,接入全省公共机构的能耗数据,打造公共机构能耗数智化监管“全省一张网”应用场景。推进公共机构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优化照明、空调等用能设备监控,建设能源管理一体化管控中心,实现控制全自动、分析全实时、策略全智能。

拓展技术来源,构建数智化节能生态系统。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整合能源、建筑、交通、水电等领域涉及节能的专项资金,集中支持节能数智化改造重点项目。优化投资环境,通过科技创新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联合本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开展共性技术攻关,推动节能低碳数智化技术研发。组织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改造行动,加快部署数智化感控设备,引入IOT平台的智能化场景管理,完善终端设备通信架构,实现现有用能设备的统一接入、智能化管理和层次化控制。

加强人才储备,打造数智化人才队伍体系。加大多方引才聚智力度,完善政策支持,鼓励公共机构招引、培训数智化人才,重点加大5G、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化专业人才的补充力度,构建纵向覆盖各层级、横向覆盖各领域的数智化人才雁阵。建立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人才信息库,筛选业务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骨干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数智化转型培训。探索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以外部高校联合培养、科技集团联合培训等方式,多方通力合作,补齐其在数智化专业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上的短板,提高公共机构节能人员数智化素养与水平。

强化节能理念,探索数智化碳普惠新路径。突出数智化节能理念的宣传,加大碳普惠(绿宝碳汇)平台宣传力度,提高平台普及率,并向全社会推广运用,提升全民节能参与度。建立健全多元化碳普惠协作机制,完善碳普惠前端应用,健全互联互通的碳普惠后端系统,助力全民碳减排。突出VR、AR、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平台的作用,强化公众参与感、体验感。

大力推广应用,形成节能数智化示范。基于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标杆分析,提炼出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应用范式,打造具有**特色的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的应用标杆,编写**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建设指南。注重推广节能数智化典型标杆,提高影响力。

引入多元投入,满足节能数智化资金需要。加强专项资金预算投入,严格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在数智化建设中的投入比例,提高审计资金使用绩效。通过严格零基预算和专项审计,最大程度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作用。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的市场化建设,鼓励支持公共机构委托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运行、管理、维护和改造能源资源系统。

四、强化政策保障凝聚合力,不断推进工作迈上新台阶

建立多元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完善节能资金保障机制,固化省级财政公共机构节能资金投入,推动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公共机构节能资金保障机制。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管理,保证节能工作常态化开展。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公共机构利用社会资本参与节能改造、能源管理。

强化科技运用与技术支撑机制。积极探索信息化服务企业及专业技术团队市场化发展模式,强化科技运用,建立和完善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遴选、推广、应用机制,加大数智化技术产品、考核评价模式在公共机构推广示范的力度。运用物联网技术,深化能源资源计量工作,推进监测与管理平台深度融合,关注用能系统、设备的运行,对用能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性评价。

健全数智化节能人才培育机制。定期开展节能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干部履职能力。稳定节能工作队伍,为公共机构节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完善节能管理业务培训机制,提高节能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全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培训组织体系,聘请公共机构节能领域专家开展重点业务培训,持续开展面授培训,做到分级分类。

创新数智节能全方位宣传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数智化节能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各类节能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节约能源资源知识,增强干部职工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常态化开展绿色办公、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等专题宣传,营造节能氛围。

同志们,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我省公共机构节能数智化转型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4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