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校园新闻稿(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11332

【导言】此例“校园新闻稿(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1

我校自五十年代初创办,一九五八年正式被江阴县命名云亭中学以来,一直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学校占地一直没有多大的扩展,至今仅有二万八千多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也不大,仅有一万六千多平方米,且各幢建筑都较陈旧,缺少现代化的气息,在这种办学条件普通、硬件不过“硬”的情况下,我们觉得,要使学校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只能在软件上做文章,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做文章,在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上做文章。为此,我们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提升办学质量的突破口,提出了“校园数字化、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目标。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着力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先后通过了“无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无锡市实验教学标准化学校”的评估验收。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着眼于推进素质教育,着力于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技术设施设备,挖掘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巨大潜能,既重硬件更重软件,抓管理更抓应用,做到“硬、软件”两手抓,“配、管、用”一体化。下面从两个方面就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作一个汇报:

一、以“硬、软件”达标为抓手,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注重投入,确保物质基础到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是以现代教育设施设备为基础和条件的。版权所有硬件重“硬”,是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保证,而经费和投入则是关系到教育技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我校把多方面筹措技术经费、不断改善物质条件、全力打造数字化校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目前学校教育经费相当困难、政府财政投入薄弱不足的特殊情况下,我校通过多种渠道,想方设法筹措经费,积极谋求厂矿企业、社会力量以及个人捐资,确保教育技术经费能满足教育技术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在短短的几年中,我们通过社会捐助一点、镇政府补助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等几个一点点,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目前已经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学校现有两个多媒体阶梯教室;四个标准化的网络教室,每个网络教室配备54台电脑,保证学生上课人手一机;网络接点布及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目前所有教室都安装了液晶投影仪、屏幕、音响、数字处理视频展示台等全套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彻底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三机一幕”,可以说,在传统课堂中实施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物质基础我校已经基本实现。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安装了“国之源”教学资源库,应用了“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每年更新添置各种教学支撑软件,如“阳光校园”视频资源、“英语口语练习与评测”系统、“数字物理”实验、“出卷王”电子试题库、数字图书馆等等,走添购资源库软件与自我积累相结合的道路,使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不断充实、丰富。近两年我校又通过学校补助三分之一、个人出资三分之二的形式,已经帮助120多位教师购买了笔记本,到今年年底,将帮助所有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到位。这样,借助电子办公平台,教师进行网络备课、共享网络资源的物质环境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注重培训,确保师生素养到位。

硬件投入到位以后,还需要建立起一支能胜任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教师队伍。在这一方面,我们首先是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技能较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我们分别选送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参加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无锡市电教馆、江阴市电教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还安排他们到我市重点中学听课学习,邀请市电教中心专家来校当面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以及网络维护技术。与此同时,我校重视加强了对全体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无锡市统一组织的三个模块培训考试和校内的深化培训,抓好了全校专任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我校认真组织上好初、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并办好节假日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班、暑假网上读书活动、绿色网吧活动等,全面提高初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注重规范,确保机制管理到位。

我校从上到下,认识统一,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切实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达标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管理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章可循。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管理,我们先后制定了《机房(多媒体教室)管理职责》、《机房(多媒体教室)操作规程》、《机房(多媒体教室)安全工作条例》、《机房(多媒体教室)维护保养条例》、《机房(多媒体教室)上机操作登记手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管理条例》、《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是加强组织管理,实行“三级组织,层层落实”的教育技术组织运行机制。(1)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学校领导、专职人员、普通教师联合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规划设计学校近3—5年的教育技术工作蓝图,布置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目标任务,学习上级有关教育技术工作的文件、精神并研究讨论具体落实措施。(2)学校教育技术室由校长室、教务处领导,现代教育技术专职人员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具体实施、开展,制订教育技术学校工作计划,负责电教设备教材的管理保养及为教学提供教育技术服务,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及教师教育技术使用情况检查,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并向学校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工作意见等。(3)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务处直接领导和教育技术室的服务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研究等。三是加强检查考核,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各项规章制度,由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信息技术老师教学的备课、上课、辅导进行检查评估。对机房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工作考核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劳优酬。由此确保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二、以“课程整合”研究为抓手,着力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配”好、“管”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教育部原部长、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也就是说,要通过研究与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优化应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正是基于以上认识,2002年10月,我校组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组,同时,《网络环境下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被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批准为子课题。2003年11月,本课题又被无锡市电教馆批准为无锡市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规划课题。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新一轮教改背景下,学校尤其重视“网络环境下中学学科学与教的信息化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实践新课改、推进新课改的有效载体。近三年来,课题组紧紧围绕“加强师生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按计划、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实验课研讨,选编教学设计集”等一系列实验研究活动,<?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全体老师团结协作、积极探索、创新设计、大胆尝试,不断对信息技术和中学学科整合的创新课型进行反思、总结和改进,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课堂教学依托网络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得以重组,教育时空得以拓展,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勃勃生机,实验班级师生信息素养也得到较大提高。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制度,凸现管理功能1、课题分级网络管理为强化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施,学校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学科组教师"科研组织网络。处于组织网络最高层面的校长,是课题组组长,也是课题实施的决策者和带头人。教科室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的具体管理职能,一名教科室主任专门负责本课题实施。学科组教师专题实践探索。这样责任明确、渠道畅通,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科学、有序、有效地运行。为加强课题科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研究学校成立三大课题工作组织,即课题研究专家顾问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协调小组和课题研究学科专题攻关小组。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组织学科课题科研实践小组,在专家顾问组的指导和学校领导小组协调下科研攻关。确立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整体、有分工有协作、有思想有操作的科研工作机制

2、课题过程管理(1)合作研讨制度:同一学科建立学科实验小组,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老师每月一次集中,交流研究心得与问题,相互帮助提高。(2)集中会课制度:课题组老师每两个月一次集中开课,展示各自创新课型,互相评点促进。(3)检查调研制度:教科室每学期对课题组老师进行一次检查调研,检查内容包括课题进展情况,阶段成果与研究调整,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对策等等。(4)专家指导制度:多次请无锡电教馆、江阴电教中心、江阴教研室专家到校听课,请他们就课题研究中的信息技术问题以及学科整合的实践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整合设计,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5)培训提高制度:加强课题组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定期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相关经验介绍,二是给骨干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提高科研基础能力。课题组成员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周边市县学校的一些课程整合研讨活动,开阔视野,积累经验。

(6)表彰激励制度: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科研成果的评比活动,并对其中的优秀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

校园新闻稿2

学生记者承载的任务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学校作为汇聚着几亿人和各种科学、文化设施与资源的要地,理应担当起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大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包括,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教育使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文明程度高的校园文化,丰富的校园文化能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新闻具有导向性,它能从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向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有效反馈,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凝聚出和谐校园的精神,是高校新闻工作者身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生记者工作的宗旨是“提高新闻素养,增强学校活力;立足时代主流,积极宣传学校;贴近校园生活,反映同学心声;培养综合素质,发展完善自我。”

学生记者的桥梁作用

1、学生记者的双重身份

我国大学生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大学改革在不断深化;另一方面,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加强,形成了互相合作、互相牵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带来了各种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同时我国高校在外延意义上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大学校园里的诸多矛盾,反映在大学生身上的迷茫困惑便首当其冲。对学生记者来说,有更深层的矛盾,记者生活中包含了酸甜苦辣,新闻工作与专业学习在时间上产生了冲突,而求职时社会倾向于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他们并不认可。

学生的工作主要是采访与写作,他们富有热情、充满活力,但由于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特殊,特别是对于非新闻专业的他们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挑战。首先采访写作新闻稿,与其他文体有很大区别,其次由于校报是学校对内对外的主要宣传阵地,是方向标,学校网站亦是以新闻思政为主,要求稿件必须有明确的舆论导向。如何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如何从一个纯粹的文学爱好者向一个学生记者转变,是学生记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老师及前辈的指引下,学生记者的变化是巨大的,立足点转变为所在媒体的立场、公众的角度,思想得到提升;理智代替了情感,偏激化为冷静,冲动变为智慧,能够揣着一颗公正的心去看待事物。学生记者的存在,初步实现了发展、拓宽校园宣传渠道的目标,对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校园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立足校园,关注校园热点,反映校园生活,用手中的笔,道出众学子的心声;用心中的激情和责任,记录下学校的脉动与心跳,展示了学校的风采,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角色转变中完成自我协调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记者的生活培养了他们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学生记者是骄傲的,言谈之间无不流露出留恋与热爱,在校园里不停奔波的学生记者,身上透出的是职业般的执着和敬业。

“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是一部分学生记者的宗旨。他们不仅仅把自己定位在采写大学生生活题材稿件的一名校园记者,而是有更高的抱负和理想,这样才能在新闻领域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寒、暑假开始到社会上采写新闻,切身感受一名真正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自豪感。他们去报道社会上一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带着勇气去揭露社会上一些黑暗面。迈出了第一步后,他们经常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来回奔波。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记者走出校门。“风物长宜放眼望”,许多学生记者已经如愿以偿地凭靠这个跻身一些社会知名媒体。对更多的人而言,学生记者的经历也让自己在求职或工作中比别人多了一种武器。

校园新闻稿3

关键词:校园媒体;扬州大学;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一、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现状

高校校园新闻媒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阵地。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的发展概况如下:

(一)校园传统媒体发展概况

目前,扬州大学校园媒体也呈现着新老媒体共存的状况,主要包括校报《扬州大学报》、校刊《扬大青年》、扬州大学广播台、扬州大学电视台、扬州大学手机报和校园新闻网、微博、人人网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

1.扬州大学报

《扬州大学报》在扬大已有的新旧媒体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媒介形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正处于高校改革的潮流之中,扬州大学也高举改革大旗,于1992年将原来的六所专科院校合并为现在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出于信息畅通的需要,发挥校报育人、构建校园文化功能,由中共扬州大学委员主办,扬州大学报编辑部出版的《扬州大学报》于1995年4月1日正式创刊,其覆盖范围为全扬大。《扬州大学报》逢5出刊,即出版周期为10天。其采、编、写、发行等工作完全由师生采写、编辑。成立之初,四个板块分别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新闻与文艺副刊。在不断改革中,四个板块至今保留着,只是将原先的文艺副刊七彩虹改名为现在的大学城。

2002年,扬州大学报校报电子版。由于校报电子版的开发运行完全由学生负责制作,因此跟社会专业报纸电子版比起来,略显粗糙。但随着软件不断更新,校报电子版也已经过三次改版,界面得到不断优化。现在校报不仅可以查阅过期新闻,还可以看到报样。

2.校刊《扬大青年》

2002年12月,原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分别主办的《扬大人》、《扬帆》杂志被合并为《扬大青年》。该本综合性刊物覆盖全校八大校区,主要面向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四万多名扬大在校学生,以及包括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和知名教授学者在内的高端读者,融合了新闻、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现已出版杂志近40期。《扬大青年》为季刊,即出版周期为三个月。

于此同时,扬州大学还成立了扬大青年杂志社。成立之初,杂志社主要由总编室、办公室、记者团、编辑部、美工部、宣传部6个部门组成。多年来,扬青人始终坚持“忽略三餐,通宵奋战,精诚合作,主角意识”的十六字社训。如今的《扬大青年》杂志社已由当初单一的稿件编辑部门发展为集办公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设计中心、发行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为一体的校级A类社团。

2008年,扬大青年杂志社第一次注册了“扬大青年”的人人网主页,开始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使得读者与《扬大青年》的距离拉近。

3.扬大电视与广播

扬州大学电视台于2001年12月5日试播,2002年3月18日正式开播。成立至今,曾多次向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送校园新闻。与扬州电视台共建的《扬大校园》是全省第一家在市级台播放的校园新闻栏目,每周日七点半在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受众范围为全扬州。而与其同步进行的扬大新闻网络电视台则面对广大网民。校内《扬大新闻》播放的地点主要为扬大各食堂,面向全校师生。但由于食堂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学生并不能按时看到校内新闻。十年来《扬大校园》播出了近4000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省教育台等播出新闻达百余条。十年来扬州大学电视台拍摄的素材,已经成为见证和记录扬大事业跨越发展的影像资料库,为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过程中保存了诸多珍贵史料。

扬州大学广播台由校团委负责,现在扬大八个校区分别设有校区广播台,各校区广播台同属于校广播台,又相对独立。以瘦西湖校区来说,其内容板块有:悠游天下、 今日世界、每周一歌、天气预报、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天天快乐、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真情音乐之灯。其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上5:00至6︰00点、周五和周六晚7︰30至9︰30。播送范围为整个瘦西湖校区,通过在在校区一定范围内安置喇叭播放,但宿舍和教室未安置喇叭,广播的播放范围大受限制。

(二)校园新媒体的发展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扬州大学校团委根据网络互动性好、传播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建立起校园网站、社交网站等。

1.扬大校园新闻网

2010年11月,由扬州大学校团委领导的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扬大菁扬网正式运营。菁扬网的传播理念为互动、时尚、年轻、公益、价值。主要面向扬州大学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各届校友。菁扬网在校团委领导下,立足于扬州本地,为广大扬大学生搭建一个贴近于大学生活,集门户、论坛、个人主页、校园生活资讯、校园活动平台、素质拓展网、在线访谈、学生组织专区等版块,融合学习心得交流、情感体验、校园热点专题企划、实用信息共享、扬州青年生活导航等内容于一体的网络学生社区。

菁扬网成立之初由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天空三大板块交织而成。后经过不断改革优化,现在主要包括菁扬门户、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有约,校内导航,网络电视台在内等板块。“菁扬网”自2010年11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实名注册用户已达到6000余人,网站访问量达852067人次。

为了更好地运营网站,扬州大学还成立了菁扬工作室。该工作室号称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菁扬网”运营机构。主要负责菁扬网日常管理、维护、运营与推广等工作。期下设有办公室、技术部、美工部、站务部、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和推广策划部等七大部门。

除了菁扬网外,扬州大学还有包括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注册中心平台、学工平台以及各学院新闻网等在内的众多校园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

2.学生网络电视台

2011年3月15日,扬州大学成立了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为广大师生送去《校园播报》和《校园达人》两个板块的内容。同时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还上传到优酷,供广大网友观看,每期的视频点击量已突破万次。《乖乖隆地咚》栏目的制作周期为10天,其内容全部由学生独自参与,他们主动作为,挖掘典型,拍摄“有需要、有人看、有启发、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可以说该网络电视台已成为了学生的实验台、锻炼场,深受学生追捧。

3.校园手机报

2011年暑假期间,扬州大学依据大学生中手机普及度较高的实际,另辟蹊径,特别开通了暑期社会实践手机报。整合学生编辑、记者队伍,成立手机报编委领导小组,及时暑期社会实践的图片、新闻和最新动向,努力将社会实践手机报打造成扬州大学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报、新闻速递报、信息共享报、风采展示报、交流互动报”,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

接下来扬大校团委将手机报做大做精,开通了扬州大学菁扬青年手机报,设置了“青春快讯”、“校园资讯”、“社会百态、”“经典语录”、“读书互动”等栏目,覆盖校园新闻资讯,展现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功能。菁扬青年手机报由扬州大学校团委组织发放,内容由扬大青年杂志社和菁扬工作室共同提供。该手机报的采稿、编辑、发送、管理等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负责,其发送方式为中国移动网络彩信平台。

4.校园媒体微博

近来,随着微博的风生水起水起,扬大各校媒也不甘落后,纷纷注册了新浪微博,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大学生新闻社、扬大电视台、扬大青年以及各学院等众多部门纷纷注册了微博,利用微博及时将校园动态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与学生共享。

(三)扬大校媒传播内容及理念

扬州大学的新老媒体由学校党委、团委负责管理。作为学校喉舌的校园媒体,紧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等作用。

以传统媒体中的校报和校刊为例,扬州大学报创刊伊始,就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鼓与呼,坚持以质量为本。其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大学生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不断摸索中,现《扬州大学报》主要分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生活、大学城四个板块。通过不同板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新闻讯息组合,为广大师生传递学校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由于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决定了校报在报道题材上的优势。校报既可以报道短消息、重大事件,也可以报道深度报道,策划专题新闻。但由于校报版面有限,基本都是对于事件本身进行报道,不可能对事件的其他问题进行纵深剖析。同时校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决定了内容时效性偏弱,有滞后性。

校刊《扬大青年》为季刊,其出版周期更长。因此校刊在报道主题上的选择多是一些普遍存在又有报道价值、时效性较弱的选题。其内容多是深度报道评论、校园热点追踪、师生创作交流、话题观点争鸣等。主要包括新闻、校园、言论、扬城古韵、思想潮汐、紫藤廊、生活、编读往来等栏目。由于版面较多,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以在事件报道上的深度见长。历届主创人员在新闻采写、文学策划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办刊水平,使杂志在争鸣中既显露出青年人的灵动与朝气,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该刊自15期开始至今,已与南京大学《凝眸》、徐州师范大学《桃溪》杂志进行长期合作交流。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厦门大学《厦大经纬》、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江南大学《蠡湖》、苏州大学《苏大青年》、东南大学《东大青年》、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青年》等高校平面媒体社团也与杂志社展开了校刊的互递往来。

校园广播的主题多是一些短小、轻松活泼、内容丰富的选题。如瘦西湖校区每周一歌、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等栏目,就涵盖了旅游、国际、音乐、语言、娱乐、心理访谈等内容。但由于校广播台的广播员多是学生,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和丰厚的经验,导致广播感染力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电视新闻《扬大新闻》多是客观报道动态消息、会议新闻。其选题多是领导人活动、各类主题会议、政策的出台,在报道模式程式化,不注重挖掘提炼新闻价值、忽视镜头的表现力,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主要抓住网络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校园讯息的互动传播。如扬大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做的学生电视台。报道更为轻松活泼,选题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生宿舍虽无电视,但大部分学生都拥有电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电视台的新节目,还可以对节目进行评论。校园网络不受容量限制,可以进一步提供背景资料、相关报道、人物介绍等全方位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而微博则让学生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发送新闻,其时效性更强,报道更为迅速。但由于微博受字数限制,导致其对事件的叙述不完整。

(四)扬大校媒的运行机制

扬大各类校园媒体的运行机制多是模仿社会媒体的运行机制,成立编辑部、记者部、宣传部、发行部等部门。其新闻的采、写、编、排、校、印、发等流程与社会媒体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实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校园媒体运作的一系列工作中。同时,校园媒体由学校管理,其运作的资金由学校支持,是免费发放给广大师生的,与社会媒体的盈利性恰恰相反。

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策划通过实行集体讨论制度,确定报道的主题。如校报编辑部要求学生记者平时注意关注重要信息的收集,一旦发现重要题材,提交编辑部集体讨论,分析新闻素材的“卖点”,确定采访重点,随后组织人员到一线采访。其次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记者提交初稿以后,编辑部会给稿件“挑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采写。若所采访稿件涉及相关专业学科内容,还会送交有关专家审读,以杜绝表述不准确,或者失实现象。

校报的发行工作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探索,现在还未成熟。在创办之初,校报的发行工作主要由各学院宣报中心的学生义务发行。学生每隔十天到校报编辑部领取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确保每个宿舍至少有一张校报。但后来不少学生纷纷反映,在宿舍根本看不到校报,于是校报编辑部讨论实行现在的专人专职制度。即为学生提供10个勤工助学岗位,这项制度一方面使校报的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岗位。现在学生对校报发行的反馈是:仍拿不到校报。

扬大青年杂志社各部门分工与校报类似,设有总编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美工设计中心、管理中心、活动中心部门,六大部门分工明确又互相合作。由于杂志成本较高、出版周期长、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发行量很少,没有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

而扬大电视台的运行机制则采用社会电视台的制片人制度,即由台长室、办公室、编委室、策划部、记者部、主持人部和技术部组成。扬州大学电视台的软硬件建设都参照了社会电视台的专业标准。现有学生社员近40人。

菁扬工作室采用的是企业部门制度,设置了名誉顾问团、CEO、技术总监、总编辑、首席设计师、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推广策划总监、活动顾问等部门。人员安排及社团运作跟企业相同,为学生社员提供了提前试岗的平台。而手机报、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新媒体主要由来自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专人负责,保障新媒体的及时更新。

(五)扬大校媒的人才建设

扬大校园媒体在发展之初,其运作主要靠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每年江苏省举办校报研究会年会,来自江苏省百余所高校校报的主编、宣传部负责人在会上互相交流办报心得。扬大校报编辑也会积极参加,吸取其他高校校报在内容、策划、版块设置以及人员安排上的优点。

扬大是一个有着八大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几个主要校园媒介的专职工作人员都只几人,队伍人手不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发挥校园媒体育人的作用,扬大校园媒体面向全校招聘,通过自愿报名、院系推荐、笔试、面试等选拔程序,正式招收学生通讯员若干名,并形成了每年在新生入学后招聘学生通讯员一次的机制。

2009年5月16日,扬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新闻社。该社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学生新闻社团。目前社员约200人,主要任务是学习新闻理论,开展新闻活动,参与新闻实践;提供新闻报道稿件;加强与校广播台、网络电视台、《扬大青年》及其他校园学生组织的联系;综合校园五大传媒平台参与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闻社内部成员现有两百多人,扬大各学院的宣报中心也是新闻社的一分子,每年通过学院宣报指标测评来沟通和联系。

新闻社旗下设置有4个部门,其中包括办公室、记者部、外联部和摄影部。但由于媒介形式不同,各类媒介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导致最后新闻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新闻社只是一个挂牌社团,其通讯员队伍主要负责校报新闻的采编写工作。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校园媒体纷纷从新闻写作入手,分专题对新通讯员进行培训,分别讲解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及时得到热身实践,并进行实地采访写作,锻炼学生记者新闻实战技巧。

据了解,校报每周组织一次学生通讯员例会,通讯员提出自己的选题与其他通讯员分析讨论,编辑老师会针对学生发现的各种校园新闻现象,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同时会对前期稿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来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予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如:非典时期,大学生们不能回家,家长也不能来探望。戴振华同学发现身边的同学电话打得很勤,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还有许多预防非典病毒的信息和知识交流。他把这一现象告诉了编辑部的吴锡平老师,吴老师指出这是一个“信息反哺”的现象,指点他从这一视角,挖掘这一新闻现象。《预防“非典”:扬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信息反哺”》这篇消息,不久就诞生了,该作获得了2003年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

校园新闻稿4

论文关键词:网络;大学校报;信息传播;媒体资源

1网络信息传播的优势

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因特网作为全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已成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广州大学校园网为例,据粗略统计,该校有70%以上的师生经常从校园网上浏览、获取学校的有关通告和校园里发生的动态性新闻,校园网首页新闻的点击率最高达到5000次/每日,校园网信息传递功能的日益完善给校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信息传播上,网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时效性强,跨时空传播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网络有着报纸无法比的优势,新闻稿完成后,“第四媒体”用不着现代报纸的排版、制版、印刷、发行,随时可把消息送到网上;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网相通,信息就会迅速通向那里,并可更新内容,扩大传播范围和信息量,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2)多媒体和多元化的传播网络高度融合各种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图文并茂、音像俱全的信息。网络媒体没有篇幅限制,借助链接可轻易涵盖无限的信息。

(3)交互性传播网络为受众提供开放的、双向的、具有交互性质的信息渠道,从而增强传播效果。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其优势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威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时问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空间上,容量无限大,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实现了相互问的平等。而这些,是报纸所不能及的。网络时代的报纸难以在信息量、时效性方面占据优势,希望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读者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的追随者,尤其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2报纸与网络新闻的优劣比较

作为普通高校内唯一一张有全国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报纸,充当着“窗口形象”和“培养园地”的双重角色,认识自己是发展自己的前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发扬优势、规避劣势的不问断过程。正确认识优势和劣势是校报今后发展的重要前提。

网络新闻固然有其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新闻报道缺乏深度(背景资料缺乏、新闻显得单薄)的不足,因为它缺乏或比较缺乏新闻出版过程特有的信息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和传播的工作环节,在短时问内,网络无法对每条消息都做比较细致的编排,只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罗列,主次不清,重点不明,把最近发生的新闻放在首页,以突出“更新速度”。以广州大学2007年12月3日的校园网首页的新闻为例,学校部署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校级要闻与一些院系相对不是很重要新闻同处一个平面,而且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11月28日发生的部署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已被推至最低位置,而刚刚发生的院系级新闻则由于刚刚发生的时间优势而排在头条位置。另外,言论和通讯等也是网络报道的弱势。

再来看作为纸质媒体的校报在校园新闻报道上的长处。报纸相对于网络新闻,其长处在于有着规范的新闻采写、编辑、制版、印刷、发行等程序,作为传统的印刷媒体,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线形阅读习惯还难以一下子改变,书面阅读更能激起人的思考和联想,另外,受众从网络上获取信息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联网的计算机等,掌握一定的上网技能。而读报,只要识字,一报在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取新闻信息,而不用坐在固定的电脑前阅读。

此外,报纸还具有资料性、可保存性等纸质媒体特有的属性。其短处在于受版面限制,信息容量小;受出版周期的局限,时效性差;受发行量限制,受众面窄。也正因为如此,校报正从过去高校校园新闻主要传播者逐渐让位于校园网。

3以鲜明的个性保持校报的不可替代性

在校园网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形势下,校报如何找到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如何保持并发展不可替代性,应是校报编辑人员思考的问题。

高校校报在浩浩荡荡的报业大军中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主要原因就在于校报在报道校园信息、传递师生员工心声、建设校园文化方面有其不可替代性。竞争是机遇,压力是动力。在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以鲜明的个性营造自己的生存空问,维护不可代替性,关键是要正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定位,首先定位在校报是高校党政机关报,校报的职责是服务于学校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服务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大局,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文章。校报又是高校师生自己的报纸,它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具有接近性,这也正是校报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让师生真正感觉到那是我们“自己的报纸”。不同传媒虽然在相互渗透,但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优势各不相同,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发挥出来。如可以发挥报纸长于阐释的功能,在深度报道、跟踪报道、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和精确报道上下功夫,加强评论、分析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注重特色竞争,开掘新的传播局面。

确定个性鲜明的定位,才能为校报带来旺盛的生命力,才是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而要形成鲜明个性,就必须在报纸本身的报道内容、增强新闻时效性、办报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报纸的报道内容方面,要注重新闻的思想性内涵。在传播内容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报道,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和崇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健康向上的主旋律。在这一前提之下,校报的内容改革,可以有以下几点。

(1)是增强深度报道如上所述,网络新闻的优势在于其报道速度,它甚至可以与新闻事实发生进行同步报道。如2007年11月28日,广州大学部署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新闻在当天就全部上了校园网,而校报却受出版周期和报道手段的影响,显然是“鞭长莫及”,直到12月分,相关报道才上了报纸。所以报纸要与网络竞争,就要在深度上做文章,把新闻的背景加厚,新闻报道的影响面加大、加宽。按照新闻学的理论,媒体的报道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三个层次,“为什么”和“怎么样”就是深度报道。人们在第一时间从网络新闻中知道了新闻事件的“是什么”之后,往往还会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欲望,而满足这个需求的任务就应该由报纸来承担。如《广州大学报》2004午下半年开始实行改版,在第3版开辟了“本期话题等深度报道栏目,推出“大学城的晨光,我拿什么拥抱你?”、“我的美丽大学要为化妆品埋多少单?”等专题报道,结合当前校园中的各种现象,推出抛砖引玉,剥离表层现象而引发深层思考,在网络的简单消息报道后再做专题报道,弥补了网络没报道的局限性。深度报道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深层剖析来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事实变动中的信息来诠释深度,通过新闻事实来折射深刻的时代命题。而表面化、简单化、单一化的报道只能使读者远离报纸。

(2)是增强可读性办报人员要以敏锐的新闻感从看似平常的基层稿件中挖掘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例推上头版,改进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摆脱公式化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桎梏,从会议新闻中挖掘有意义的、师生关心的新鲜信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信息主体凸现出来,以增加可读性;要努力扩大新闻报道的视野,把报道的着重点放在反映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学生团体活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上面;学校重要活动的报道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学校宣传需要与师生信息需要的有机统一点。

(3)是增强受众观念校报反映的应该是学校师生共同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是师生看了有用的东西。这方面,校报有其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读者都是本校的师生员工,他们都非常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校,对学校所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特别关注。校报的编辑、记者要主动深入到师生中去,了解读者的需求,从师生的角度判断新闻的价值,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报道全校师生迫切想了解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此外,在报道的内容上还要增加信息的文化含量、知识含量,传播校内的各种学术活动的动态,使之成为高校校报的一个显著特色;增加校报的服务功能,为师生读者提供各种服务信息。

在增强新闻时效性方面,校报应想办法尽量少放“马后炮”,与时间赛跑,尽量以新鲜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可以有如下做法:

1)为重大事件“开天窗”编辑在画版时,为重大事件的报道预留版面,限定字数,派得力记者在事件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然后上版。

2)写预发稿有些大事,如国家、学校的重大决策,出台前总有个酝酿过程,一旦确定,公布只是个时间问题。校报应争取在政策出台或开始实施的当天,就能让读者在报上看到有关信息,这会使读者对校报的时效性、权威性多一份信心,。

3)向新技术要实效现在有条件的校报都电子版,有自己的邮箱。为记者配备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技术设备,实现记者在新闻现场发稿的可能。

在办报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对校报的办报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除了政治、思想作风、知识、业务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该学会熟练操作电脑,并具有快速利用各种电脑软件检索资料的能力。另外,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报编辑对此也责无旁贷。校报编辑应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学生记者是校报的主要依赖力量,对于他们校报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校报编辑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记者为己任,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发现文学新人。校报编辑还要善于从来稿中发现人才,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培养和造就他们。应该认识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校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报的读者群中学生占了大多数,校报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成了必然的要求。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校报编辑和学生群体之问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距离,而学生参与办报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作为学生中的一员,他们往往能及时了解到周围同学的关心热点,希望从报纸上看到什么。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办报还能锻炼他们自身的能力,包括政治敏锐性、人际交往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校报不仅是一个办报机构,还应该是个培育人的地方。

校报要在网络日益普及的形势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正确定位,加强队伍建设,对报道的内容进行改革,增强时效性之外,还应加快本身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创办电子版,构成传播的新通道并与原传播方式相辅相成。

4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网络环境下,校报要争得自己的发展空间,根本途径还在于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各尽其长,这样,校报才能真正发挥舆论导向、宣传教育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要实现高校校园信息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有几点做法:

(1)首先是要加强对校园媒体工作的领导校报、校园广播台、有线电视台、校园新闻网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校园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要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校园媒体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发挥各信息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特点,努力形成校园媒体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

(2)其次,打破各媒体之间割据局面,互补不足目前,有许多高校在建立了校园新闻网之后,网络新闻的管理同校报、广播台、有线电视的管理关系并没有理顺,要做到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从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人手,通过制度建设,打破各媒体之间的割据局面,有效配置新闻资源。可将高校所有的宣传媒体都置于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之下,建立校园新闻中心,统筹汇总各种校园信息和新闻,使新闻中心成为统一的信息新闻集散地,实现校园新闻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各媒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各自为政;既要相互促进,又要形成合力,突出整体效能。各媒体之间可以开展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师生。如广州大学报与广州大学新闻中心原来是在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两个独立媒体,两块牌子两套人马,2004年下半年,学校通过资源整合,新闻中心与校报编辑部合二为一,对采编工作作了较好的分工合作;网络新闻主要是与时间抢速度,每天滚动性地随时报道学校动态,学报则在网络新闻的基础上加强深度报道,推出了专栏、专题。网络弥补了校报速度的不足,校报弥补了网络新闻深度的不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201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