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在2024年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好学生发表时间 3173854

在2024年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稳增长、优环境,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迈出了坚实步伐。2023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全口径开票销售、全口径应税开票销售、规模以上企业开票销售等指标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两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再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首次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项目提质增效,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要求我省“在强链补链延链展现新作为”。重大项目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要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理念,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性举措,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既招大引强又培大育强,着力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产业集群。合力攻坚重大项目。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质效提升年活动,完善优化招商体系,整合成立县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设立北京、深圳等6个专业招商局,以及韩国、欧洲境外招商联络处,优化调整24支专职招商队伍,构建全员、全域“大招商”工作格局。聚焦重点产业链,锁定“高精新”,突出“链群配”,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综合运用VR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紧盯关键环节“按图索骥”,联合重点企业、商协会开展精准招商,举办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丹顶鹤文化艺术节暨经贸洽谈会、长三角产业链招商推介会等专题活动,先后引进比亚迪动力电池、中车时代新材、亨通海能、立讯汽车电子、题桥纺织等一批“链主”企业。实施项目信息预判预审、重大项目专班推进、竣工项目效益评价机制,开展“单月开工、双月观摩”活动,全面打通项目落地转化通道,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超过50%,工业投资增长30%以上。全力壮大新兴产业。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方位布局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新赛道,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未来产业。主动对接京津冀都市圈、携手粤港澳大湾区,以产业链共生发展集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放大比亚迪、中车集团等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促进风电装备、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加速壮大。鼓励题桥纺织、光明银宝等企业加大技改扩能力度,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支持高端纺织、粮油果蔬产业做强做优。紧盯细分领域上下游,深化产业协作配套,助力精密结构件、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光电显示产业全面起势,构建以百亿级企业为龙头、10亿元企业为骨干、亿元级企业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圈,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获××省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将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500亿级动力电池和光电显示等五个百亿级绿色产业集群。聚力发展数字经济。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百企领航、千景应用”行动,积极推进“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新增星级上云企业99家,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10家、绿色工厂5家,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获评中国印染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大力推进网络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1290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率达100%。抓实数字经济项目建设,以立讯汽车电子、益维光电等企业为重点,培育光电显示、精密结构件等产业集群,加快项目集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围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据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数据共享平台枢纽作用,实现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联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线上办,让群众共享更多数字红利。

二、推动科技创新,为区域跨越发展增添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基础设施、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协同联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让“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整体创新势能,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雁阵型”企业集群。突出源头培育,坚持内培外引并举。一方面,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基础库—提升库—后备库”梯度培育库。建立问题诉求、融资需求、技术需求、配套需求四张培育清单,成立工作专班并派驻进厂专员,助力企业破题寻链、梯级成长。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5家,盐城金刚星齿轮有限公司、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获评省长质量奖,光明银宝乳业有限公司、益海(盐城)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入选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韩塑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选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杰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强化借力培育,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区,采取“引智、引技、引资”联动的方式,积极对接相关科研院所,整体招引成熟企业来我县投资,实现企业研发创新本地化。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级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超50%,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应用不断强化。引导金融资本精准扶持科技创新,华景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7家企业完成股改。高质量培育创新载体。支持远景能源、弗迪电池等行业龙头企业率先成立行业创新联盟,提升地标产业科创实力。以省级低(零)碳产业园试点建设为契机,低(零)碳产业研究院、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河德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等校企合作平台高效运行,用好探伤设备火炬特色产业、纺织行业两化融合两个国家级基地和智能装备等3家重点产业研究院,全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建成集聚科创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跨境电商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中心综合体,发挥其“超级链接”作用,探索“异地孵化+我县转化”等“科创飞地”模式,建成运行××—南京软件谷离岸孵化器,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发展,提升现有众创空间运营服务水平,引入投资融资、市场开拓、政策咨询等服务,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提质增效、健康发展。持续推进“一区多园”改革,建设中丹风电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特色园区,完善职工中心、污水处理中心等功能配套。用好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载体,推进智慧港口工程建设,带动更多“××制造”“走出去”,2023年全年外贸进出口突破13.5亿美元,创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风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揭榜挂帅”制度,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91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实施“人才强链”行动,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持续组织“产业·科技·人才对接会”,推动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打包”引进,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支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葡萄串效应”。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定期举办企业家能力提升研修班和“创二代”成长领航班,以县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依托,建立用工需求库和就业需求库,实现“一次就业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每年定向培养产业技工1200人以上,建立多层次人才梯队。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新建改建人才公寓1400套,为企业人才成长、安居乐业提供全程服务,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转型发展人才高地。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核心优势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是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一招。只有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精益求精地做好服务,才能聚人心、聚企业,吸引各类经营主体落地、资金汇聚和人才流入,更好地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创新力,赢得发展主动权。近年来,我县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优化年”等行动,以优质发展环境提升区域竞争核心优势,县行政审批局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全县32名县处职干部、83个县直部门、326名镇区科级干部,对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房地产等领域84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挂钩全覆盖,深入开展“走进园区、走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常态化开展“政企同心联谊会”,每月分产业链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充分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能动性。积极选树先进典型,每年从销售、税收前50强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中评选一批“绿卡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在子女入学、体检就医等方面提供最优服务。大力宣传杰出企业家的先进事迹,对政治合格、贡献突出的企业家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或授予荣誉称号,推荐143名企业家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2023年,为推动“省42条”“市56条”集成直达、即申即办,推出县“50条”实施意见,实现助企惠企再加码;出台《支持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支持工业企业元旦春节期间稳岗促产政策》等惠企政策,新增减税退税降费和缓税缓费13.28亿元,兑付奖补资金1.5亿元。组织开展“金融机构镇区行”活动,设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创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转贷资金等,不断健全“基金+担保+转贷+贴息+风补”的金融服务链,帮助企业主体解决融资需求130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10亿元以上,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三。创新出台工业、开放、创新、人才“四个十条”政策,聚焦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股改上市后备企业,建立起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市民中心建成全国首家“新生代政务大厅”,县行政审批局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审联办中心投入运营。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压缩时限,通过全程帮办代办,审批环节精简至1个,材料精简50%,审批提速65%;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一件事”改革集成服务,实现全省首例项目施工许可“九证齐发”。组建60人帮办代办队伍,推动单一包办帮办“店小二”向科技、金融等内涵式“店小二”拓展;开展“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近年来对计划开工的210个工业项目累计上门服务293次,完成帮办代办440次,赢得投资者高度认可,营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优越营商环境。深化“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完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诉—办理—督办—反馈—评价”闭环运行机制,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让市场主体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17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