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在走访慰问并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云海发表时间 3688735

强调基层党建的重要性,推动责任落实,强化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党员教育,增强凝聚力,推动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走访慰问并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走访慰问并调研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来到X街道,主要目的,一方面对辖区老党员进行慰问,在之前的走访慰问过程中我也讲过,老党员、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尤其是辖区街道、社区要勤上门、多照顾,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是来基层走访调研,重点了解基层党建、党纪学习教育、基层减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刚才,在走访过程中,也具体了解了社区服务人员配备、公共服务配套等情况,听取街道、社区关于党组织建设、基层治理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等情况汇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无论是走访,还是从汇报情况来看,我认为X街道的基层党建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规划。汇报中,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自身在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思路清晰、措施明确,讲得都很好,关键是在下步工作中抓好落实。结合刚才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汇报中提到的,无论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是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事项,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进一步深做细做实,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直接面对群众、关系民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推进社区治理的过程中,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紧紧围绕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社区工作,把服务老百姓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之所在,决定基层治理的效能与质量;党建引领是社区治理的行动指南,决定着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基本途径,找到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重要突破口。比如,针对城市社区群体复杂、利益诉求多等特点,组建社区"大党委",推动辖区内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兼职委员,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建工作机制。整合党建、民政、安全生产等网格,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党建主导、多网合一、一网多能"的治理新格局。扎实开展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由居民小组长、社区干部、镇包村领导干部、社区民警、律师及五级网格员等组建服务团队,在社区开展定期接访,全覆盖走访,将党员群众力量融入网格化管理中,确保治理力量的下沉和延伸,形成党建引领扎根、治理单元下沉、党员示范带动的微治理体系。二是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十指并拢攥成拳,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面多而广,只有集中力量和资源才能保证重点、实现突破。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进一步激发社区治理活力。利用多个议事平台,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既要广泛吸纳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构建党建联建机制,采取"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共办"的方式,开展共创共建活动,不断壮大社区党建"朋友圈";也要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建立权责清晰、信息互通、整体联动的治理模式,压实责任"全链条",持续推进解决群众的堵心事、烦心事,绘就社区治理"同心圆"、群众生活"称心图"。三是要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深入开展党性学习教育,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基层党员在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积极推行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做法,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第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基层队伍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还是加强基层治理效能,都离不开一支具备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人才队伍。基层人才队伍,不仅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更是政策落地的关键执行者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深度,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首先要加强政治建设。只有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党的指导思想,特别是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基层干部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学习手段和渠道,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探索党支部和党员日常量化评定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党支部和党员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党建工作量化管理和常态化督导,层层压实责任。通过严肃党内生活、严明纪律规矩、提升组织力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其次,要增强基层干部学习本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学习要着力于解决问题,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才能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要在学习中去认真分析、认真思考,可多写学习心体;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琐杂务中做到"再忙也要学习,越忙越要学习"。最后,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组织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在基层落实好党和国家政策的主力军。要加强基层干部待遇保障,落实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通过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响应国家战略的有用人才。不断优化基层干部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和发展环境,及时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困难。

第三、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更好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基层工作错综复杂,任务艰巨繁重,破除形式主义顽瘴痼疾、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是确保聚精会神抓落实谋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为基层减负向纵深发展,关键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指示精神,找根源、抓整改,大力整治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镇街的系统性工程,唯有统筹施治、综合施策,以更加严实的措施全区整体发力,方可将顽疾逐一击破,获得实效。要坚持守住精文减会这条硬杠杠,进一步统筹规范督检考,落实好村居挂牌、填表、出具证明等事项精简要求,严防"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定期对减负成果开展"回头看",深化用好"四风"观测机制,及时发现反弹的老问题和当前衍生出的新问题,可以立行立改的要马上整改,需阶段治理的要建立台账逐个销号。创新和健全长效机制解决深层次问题。探索进一步科学规范单位权责,明确工作边界,理顺部门和镇街的"条""块"关系。结合机构改革等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构建有利于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要坚决破除形式主义。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不搞盲目攀比,杜绝口号式减负,让基层干部能明确工作任务、厘清职责定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落在实处。恪守八项规定等工作要求,不随意提高会议调研规格、扩大人员范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走过场,真正做到讲政治、做表率,心怀敬畏、心系基层,立破并举、扶正祛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过硬的作风纠治形式主义。持续激发干事动力。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同基层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基层工作中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窗口。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推动形成干事动力,让基层干部能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干实事,为他们扫清"后顾之忧",让基层干部工作起来更加有底气、更加有干劲,让基层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堡垒"。为基层减负,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要害作用,切实解决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形成一级带动一级的示范效应,推动基层松绑减负向纵深发展。要勇于自我革命,着力解决权在上级、责在基层等权责错位问题,进一步明晰职责边界、规范"属地管理",向基层放权赋能,确保权责明确、权责对等,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干事。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事关全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对纠正社会不良风气、激励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缓解干群紧张关系意义重大,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助力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摆脱束缚、轻装上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688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