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长在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
民政局长在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为民政领域改革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精神,抓紧完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政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新征程,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各项民政领域改革,对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时代以来,民政工作始终强化改革思维、增强改革动力,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人心所向的突出问题,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破题立新,乘改革之风推动民政事业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新征程上必须始终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不断开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广阔的前景。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决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民政工作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落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部署,按照《决定》“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未来5到6年的时间里,民政事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顶层设计更优化、制度创新更深化、政策供给更实化,需要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成。我们要自觉同党中央改革部署对标对表,找准民政领域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是破解制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瓶颈障碍的关键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民政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就**来说,养老、救助、慈善等工作仍习惯走老路,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求新求变思维,鼓励支持创新的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还不够健全;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政策机制不够完善,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解决。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任务,将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落实六项改革试点任务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民政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落实老龄机构改革任务,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市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老龄工作的紧迫感,以老龄委机构改革为契机,更好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共同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加快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老龄工作力量,整合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人员配备。培育壮大“银发经济”,鼓励支持在沈重点企业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扩展适老化辅具租赁、智慧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制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等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良好氛围。探索智慧养老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品质养老民生工程。**市作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城市之一,将以科技赋能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全链条智慧养老发展模式,打造集“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功能为一体的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支持养老机构延伸专业服务,推动有能力的养老机构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对接居家养老需求,全力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生活圈。深化医养结合,建立老年人健康信息档案,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梯度培育基本类、提升类、示范类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提升养老服务品质。推进救助领域试点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扎实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统筹救助资源,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救助需求。创新提升潜心识别、精心施策、暖心关爱、恒心相伴、同心守护“五心”救助工作法,建立低收入人口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台账,合理确定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实现救助帮扶按需满足困难群众基本需求。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和补贴监测预警机制,保障补贴资金精准发放。以**市救助管理站为中心、以各地区救助管理站为网格,搭建全市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推动市、县(市、区)救助管理服务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展救助服务外延。完善街面主动发现及应急响应机制,规范处置流程。推动救助寻亲资源整合,打造寻亲服务项目品牌。在机构培育、服务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引导更多专业优质资源投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深化社会事务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民政领域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助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总结推广皇姑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经验做法,丰富发展“**喜事”婚姻服务品牌,指导各地区结合实际打造“一区一特色”的婚俗改革工作样板,形成以点带面、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婚俗改革工作格局。深化殡葬领域改革,编制《**市殡葬设施建设布局规划(2024年―2035年)》,持续开展“殡葬服务惠民”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殡葬服务信息供给等便民服务,实现殡葬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织密乡村地名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强化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完善全市社会组织名称管理等政策,制定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等制度办法。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推动低效、无效社会组织有序退出。发挥市级社会组织创新支持孵化基地资源链接等平台作用,培育打造一批品牌社会组织。引导全市社会组织主动对接和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等战略规划,推动各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服务。激发慈善组织内生动力,畅通社会参与慈善帮扶渠道。以数字化发展赋能慈善组织建设,推动传统方式与现代慈善融会贯通,不断扩大慈善事业社会影响力。推进慈善组织在助残、助困、助医、助学等民生热点领域设立专项基金,提升慈善募集能力。推进“互联网+慈善”,建立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募集机制。持续拓展与外域慈善组织合作的领域,扩大项目规模,提升资金总量,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合作项目,带动全市慈善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