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县委书记在2024年交通强县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网友发表时间 266422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城口县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启动大会暨交通强县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交通强市工作要求,以推进交通强县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位、找准路径,加快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交通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的交通支撑。现在,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导交通事业发展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交通运输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郑和下西洋等,都是以交通为突破,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也是伴随交通发展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为我们加快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确保交通强县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一,深入领会把握“交通运输是先行官”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首先要强起来;“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强调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这些重要论述,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赋予了交通运输“先行官”的战略定位。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改善交通作为最紧迫的任务,高站位谋划、高效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要坚持把交通建设摆在优先突出位置,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交通事业,更好地支撑城口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深入领会把握“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交通运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体制机制上、方式方法上、工作措施上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融合发展;强调要构建综合、安全、智能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综合立体、多元融合的交通网是现代化交通的基本特征,只有深度融合、系统集成,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综合效益。目前,我县交通建设主要在公路领域,普速铁路、通用航空还在争取论证中,区域互联互通水平还不高,与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立足“重庆向北重要门户”特殊区位,咬定青山不放松,统筹高速、高铁、干线公路、通用机场等建设,坚持速度网、干线网、基础网一体推进,着力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

第三,深入领会把握“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必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平衡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效益;2016年考察重庆时,提出了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四个一流”的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县在交通运输设施、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也还存在城乡交通联系不够便捷,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较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发展滞后等问题。我们要对标“四个一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全县交通发展质量,着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第四,深入领会把握“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联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联通生产生活;强调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民生情怀。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交通扶贫行动,为群众打通了出行路、产业路,拓宽了增收路、致富路,全县204个村(社区)通硬化路率和通客车率均达到100%,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客观看,城口山大沟深坡陡,交通建设投入大、成本高、管护难,还存在一些窄路、烂路、断头路,影响区域互联互通,这也是在县党代会和“两会”期间,代表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靠人民,建设一批快捷路、环线路,推进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需求。

二、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始终把改善交通作为最紧迫任务

城口落后在交通,希望也在交通。多年来,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城口发展的瓶颈,摆脱“孤悬渝东北、困守大巴山”的困境,融入全市、全国交通大动脉、大循环,是城口干部群众的多年夙愿和最大梦想。回望过去,交通事业在艰难中不断向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对历史上城口交通的真实写照。2018 年,陈敏尔书记调研城口,就感叹“蜀道何难,城口尤艰”。今年在参加市两会城口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感叹:“对城口来讲,如果说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修路;如果有很多件,排在第一的,还是修路”。

建国以前,横亘在城口人民面前的,是连绵不绝的大巴山,辖区内没有一寸公路,交通基本靠走,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1927 年,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绝壁上凿出第一条出境栈道,成为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1946 年,四川省公路局曾设计过城口至开县 180 公里的县际公路,但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这仅是一纸蓝图。人们出行、运输只得翻山越岭、肩挑背扛,生产力极为低下。据《城口交通志》记载:“奉旨官员,闻城口而变色;贸易商贾,望崇岗皆兴叹。”足见县域交通闭塞、运输困难、人民生活之贫困。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口交通仍然落后,《县志》记载,50 年代县里干部到地区开会,来回走路得用半月时间(城口至万县市旱路 600 里)。面对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无大型设备的困境,全县人民用血肉之躯推进交通建设。1958 年县域初修公路。1970 年,第一条入境公路—城(口)万(源)路始通县城。1975 年国庆,汽车驶过任河大桥,城口结束了汽车进不了县城的历史。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1978 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给交通闭塞的城口人民带来了希望。全县人民喊出了“要致富,先修路”的时代强音,掀起了公路建设的热潮,全县干部职工每月拿出工资的 2%集资修路,人民群众投劳 2000 余万个,220 名城口儿女为公路建设而捐躯。1997 年,原中溪乡通路,实现全县 41 个乡全部通公路。2003 年,通渝隧道贯通,城口实现了“8 小时重庆”,结束了“交通靠走”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城口人民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打响交通建设突围战。2013 年,城万快速通道通车,城口实现“4 小时重庆”。2017 年,G69 银百高速公路(城开段)正式动工建设,城口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今年 1 月,渝西高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年底将开工建设,工期 6 年。城口人民多年的“双高”梦想,正加快变为现实。同时,县内公路路网不断完善,密度达到 136 公里/百平方公里,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实现“条条新路盘山梁、通组到户又宽畅”的目标。城口交通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口人民向大山作斗争的历史,充分展示了城口儿女不怕困难、战胜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愚公移山、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把交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构建“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的工作格局。展望未来,交通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交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更是城口建设渝川陕毗邻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期、窗口期。

从国家战略来看,党的十九大把建设交通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交通运输发展、统筹交通运输工作。2019 年10 月,交通运输部将重庆纳入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2021 年2 月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枢纽定位为全国 4 极枢纽集群,明确重庆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求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口作为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的发展定位也随之提升。特别是,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4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强调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释放出加大投资的明确信号,为我们争取上级财政投资,推进交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从交通强市来看,去年 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系统部署强通道、强枢纽、强网络、强产业、强治理具体任务。印发《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明确支持城口“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奉节—巫溪—巫山—城口旅游交通环线”“构建安康—城口—巫溪—巫山(奉节)—恩施联络通道”等多个具体项目,城口的 8 个重大交通项目也纳入此规划。出台的《支持交通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从体制机制、资金要素保障、项目审批、建管养运等方面,明确了七大类20 条政策支持措施。今年 1 月,市政府出台《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城口县发展若干政策》,明确“市级重点项目中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概算征地拆迁费的县级承担部分由市级代筹”“支持实施一批对产业、旅游带动作用明显的普通干线公路改造,抓好一批乡镇通三级公路、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和村道安防工程建设”等多项具体支持政策。这些政策支持,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和资金,助力我县交通发展。

从城口实际来看,城口地处渝川陕三省市结合部,与周边 8 个区县市接壤,承东启西、连结南北,是重庆向北重要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但如果交通不改善,门户优势就难以发挥。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城口良好的生态优势要转化为发展优势,倒逼我们加快交通建设,解决互联互通、货运物流、要素集散等问题。因此,推进交通提档升级,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政策支撑,大干几年、苦干几年,推动交通建设大跨越、大提升、大变化,让交通成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着眼长远、干在当下,加快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交通具有关键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交通运输大有可为。今年1月,陈敏尔书记在参加城口代表团讨论审议时,强调我们谋划建设重庆向北重要交通节点、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这个思路很好。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从落实市委要求的维度,提出“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围绕“聚焦、提能、成环”要求,明确“三步走”战略,实施“八大行动”。第一步,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南北贯通、渝西高铁加快建设、内部道路更加畅通、三级公路覆盖乡镇、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100%,初步形成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第二步,到2030年,实现“1112”出行交通圈,即:县内实现“1小时毗邻乡镇、1小时县城至乡镇”;对外实现“1小时达州、万州、安康,2小时重庆主城、成都、西安”,基本建成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第三步,到2035年,全面形成“1轴1极”对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1轴:即渝西高铁+万州至城口至安康铁路+开(州)城(口)岚(皋)高速的南北通道;1极:即安张铁路+万(源)城(口)巫(溪)高速的东西通道)和“4高2铁1空多联线”综合交通网络。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践行交通发展“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怎么看交通,决定怎么抓交通。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全过程,全面推进交通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工作措施创新,推动交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要树立综合交通理念。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是交通运输转型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要坚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协调实施,从跨方式、跨领域、跨区域、跨产业四个维度,推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由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构建支撑有力、配套完备的交通体系。要树立产业交通理念。交通运输是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依托,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抓交通不是简单地抓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发展运输服务。要以交通为先导,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树立人文交通理念。交通设施不仅仅是硬环境,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可以直接展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要更加自觉地把人文理念融入交通全要素、全过程,持续增强发展软实力。要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运输服务,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树立现代交通理念。要坚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协作,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规划和建设、运营、养护全过程,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着力提高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

第二,加快打通外联“大动脉”。城口是重庆连接陕南、川东、鄂西的交通要塞,是长江经济带连接大西北的最便捷通道。但受交通制约,区位优势还没得到凸显。我们要以加速度、强互通、谋长远的思路,加快对外交通建设,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形成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快捷交通格局。要推动高速加密度。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要全力配合推进 G69 银百高速(开城段)建设,确保 6 月底贯通至咸宜,年底贯通至县城,2025 年与陕西岚皋全线贯通。加快推进城(口)至宣(汉)、城(口)至巫(溪)、城(口)至万(源)高速公路前期及招商工作,能快则快尽量快,畅通物流通道,降低物流成本。要推动高铁加速度。全力做好渝西高铁途经城口地方参建工作,确保今年城口境内全线开工,力争 2028 年建成。要积极争取安张铁路过境城口方案,推进万州至开州至城口至安康普速铁路,构建“1高 2 干”铁路布局,加快形成北上关中平原、南下重庆主城、西至四川成都的铁路网络。要谋划支线机场建设。推进支线机场布局落地,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有力举措。要加强前期论证和项目争取,抓实抓好基础工作,统筹谋划应急救援、防灾减灾、航空旅游、景点观光等功能,融入支线机场建设,形成有效串联、服务融通的发展模式。

第三,全面畅通内部“微循环”。这些年,我们大力推动交通建设,交通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客观看,我县交通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是最落后的,加之受地理条件、资金筹措等因素影响,目前还有 12 个乡镇没实现 1 小时县城,有 3 个乡镇存在“断头路”,内部还没串点成线。要大力实施“干线提能”行动,完善公路网络,提高畅通水平。要提能干线路。目前,我县国省道二级以上比重仅 56%,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仅 53%,还有 7 个乡镇未通三级公路,干线路等级和质量不高。要实施国省县道改造升级,完善公路设施,提升公路服务能力和通行能力,到 2025 年,实现国省道二级路占比达到 80%、省道三级路占比达到 70%以上。要打通出境路。区域互联互通是经济社会活动、城市演变的基础条件。要聚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打通高楠或左岚至陕西紫阳、厚坪至巫溪、明中至巫溪等出境道路,实现城口与毗邻 8 个区县(市)道路全部连通。同时,要聚焦旅游发展,加强内部循环,构建两环旅游通道,建设“快进慢游”交通体系。要建好农村路。目前,全县 1147 个村民小组中,未实现通畅的有 126 个,通畅率只有 89%,除不具备通畅条件的 70 个村民小组外,剩余 56 个村民小组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通畅。要认真落实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总要求,以路长制为抓手,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理顺管养机制、落实管养责任、强化管养意识,打通“毛细血管”最后一公里。要优化市政路。城市交通是经济、人气、品质的重要支撑。目前,县城的交通功能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存在交通拥堵、人车混流、停车困难等问题。要抓紧优化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大力推进道路有机更新,打通“瓶颈路”,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县里规划了“五横三纵”城市交通网络主骨架,滨河南路、滨河北路已启动建设,拟启动巴山大道等道路建设,有关方面要抓紧实施,有序推进,让城市交通更通畅、群众出行更便捷。

第四,夯实交通基础“兴产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要坚持以高速、高铁为依托,以站点、服务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交通+”产业,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合理布局,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推动通道创造经济价值、提升经济效益。要推进交通带农业。交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过去,城口交通闭塞,农村信息化、农产品商品化率很低,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东西出不去,即使产业丰收,产品也很难卖出,影响群众增收。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后备箱经济”、农村电商等不断发展,很大程度推进了农村产业兴旺。要继续发挥交通助推农村发展的引领性作用,围绕“两种两养”产业布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培育发展农村物流市场,探索推广“交通+特色农业+电商”模式,以现代化物流供应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助力生态农产品、特色加工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要推进交通带旅游。交通运输是旅游发展的引擎。再好的风景,没有快捷的交通体系,也只能“养在深闺人不识”。要发挥交通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公路沿线、客运枢纽等旅游服务设施功能,打造交旅融合集散中心。要以交通为纽带,把县内旅游景点连接起来,串点成线,打造精品旅游环线,培育乡村旅游、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业态,丰富“快进慢游”体验,推动过境式旅游向目的地旅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要推进交通带物流。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潜力所在。要统筹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电商快递物流、绿色物流等专业化物流,打造集约高效的现代货运物流服务体系,让通道产生流量、流量变成效益。要优化交通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提高“上行”“下行”效率,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切实加强交通建设组织保障

加快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务必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改革创新,统筹各方资源,坚定不移朝着既定目标推进工作。

第一,凝聚工作合力。交通建设涉及立项审批、征地拆迁、资金筹集、工程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落实。要搞好规划衔接。健全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做好交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交通建设任务落地落实,决不能各自为战、相互打架。要加强组织领导。县交通强县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定期召开调度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工作调度和督促指导,推动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落实。交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精心谋划、全力推动,发挥好牵头作用。其他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协调、亲自督导,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工作“一股劲”。要强化沟通对接。认真研究国家和市里关于交通建设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投资,加强向上汇报对接,争取更大力度支持。尤其是交通项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穿越等问题,有关单位要通力协作,不遗余力争取,推动项目落地。前期,我们与市交通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明确了具体支持事项,要紧盯不放,推动落实。要加强同周边区县协调联动,在战略、规划、建设、政策等方面合作对接,共同把合作事项谋划好、建设好。

第二,强化项目推动。项目是交通建设的关键,早抓早主动,快抓快见效,大抓大收益。要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紧盯规划、紧盯目标,抓好交通项目谋划,在建工程要抢抓进度,前期项目要加速推进,全力以赴推动交通项目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突破。要做深项目储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国家规划和市级政策,聚焦交通带动产业、交旅融合发展、交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等,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充实交通项目储备库,积极沟通、争取支持,推动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的滚动式格局。要做实项目前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前期做得怎么样,决定项目能否落地。要紧盯重大项目、关键环节,完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分清轻重缓急,压茬式、滚动式组织研究,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对共识度高、牵引力大的项目,要及早着手,抓紧推进;对中长期项目,要多规融合,加强空间预控,创造条件推进。对每个项目钱从哪里来、效益怎么样、工期是多长等问题,要研究透彻,充分论证,确保项目可落地、可实施。要做精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树立适度超前意识,不能贪大求快、盲目上项目。要建立重大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定事定人、定责定时,把“质量第一”贯穿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工程质量,把每一条道路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

第三,加强要素保障。交通建设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保障是否到位。要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加快形成分层级、分类型、多元化、可持续的交通投融资机制,探索一条财力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的新路子。要积极争取国家、市级资金支持,用好交通强县建设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要强化用地供给。落实中央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要求,抓好用地审批权下放试点机遇,创新交通用地保障机制。要千方百计扩增量,用好用足先行用地、临时用地、分期分段审批等支持性政策,破解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难题。要加大力度深挖存量,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探索破解交通项目先行用地、生态专章评估,保障交通项目用地需求。要强化人才支撑。建设交通强县,归根到底要靠人才。要加强交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着力打造高素质交通干部和人才队伍。要关心爱护交通建设者,把“交通故事”讲好,把“好人好事”讲好,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营造“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的浓厚氛围。

第四,严密风险防范。要严防生态风险。城口有%的国土面积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小心求证、科学论证,决不能出现建成一条路,毁坏一片林,挖垮一座山的现象。要严防债务风险。处理好交通建设资金“借用管还”的问题,客观处理历史债务和现阶段发展的关系,健全项目资金需求与可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机制,坚决守住债务风险底线。要防范廉政风险。交通项目多、投资大,要坚守纪律底线、筑牢廉洁防线,常态化、全过程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要人员进行监管,做到“廉洁建工程、廉洁管工程”。

同志们,建设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拿出“变天堑为通途”的昂扬斗志、“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实干本领,勇当开路先锋,奋力开创交通强县新局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266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