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素有改革创新的优良基因、特色鲜明的科创气质,有责任、有义务,更有基础、有优势,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引领,擦亮科技创新的招牌,用好深化改革的法宝,全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样板”。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小岗精神,用好“先试点探路、再总结推广”这条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持续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标农业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快优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经营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助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使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探索龙头企业引领、构建产业联盟、村企结对共建、设立经营实体等多元化的强村富民路径。农村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和改革实效。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与其他行业科技属性不同,是一个“慢变量”,要保持足够历史耐心,顺应农业科研规律,围绕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等重点任务,以产业急需为导向,秉承全产业链思维,奔着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去,支持农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底盘技术、新品种选育、耕地质量、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活跃在经济主战场最前沿,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力量,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将项目主导权赋予企业,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整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攻关机制,强化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平台、资源、技术上共享共用,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要营造科创主体高效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扩大“包干制”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给科技人员松绑,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让科技人员有更大信心、更多精力、更长时间放在创新工作和主业上。
优化要素投入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强化财政金融保险等粮食种植一揽子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步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推进“按图索粮”,让普通农户有钱挣,让经营主体有奔头,让产粮大县有实惠。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做到“四个优先”,即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要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要优先安排,确保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市农业科研院所、新农人协会作用,培养更多的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针对乡村建设、乡村产业的差异化特点,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适度超前、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加快专属性金融产品模式服务创新,加大对粮食安全、肉牛振兴、“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围绕资产管理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管理持续发力,促进资产管理与生产运营、金融投资相融合,推动资产管理与产业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相衔接。要向“存量”要“增量”,处理好资源资产“存量”与资金“增量”关系,瞄准乡村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用好用活现代技术、金融、管理等要素,做好“盘活”大文章。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