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统战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这可以从政治维度、历史维度、文化维度和法律维度进行理解。下面,结合全市民族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从政治维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是由党领导之下的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与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党的利益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通过革命、改革和建设阶段完成了历史使命,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以来的梦想。在改革和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性形成的根本政治基础。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一直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的任务,并根据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阶段制定了不同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理论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中国国情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出发,从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本质等方面分析了国家这一特殊的政治共同体的属性,并阐述了共同体成员认同情感对国家构建的现实合理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还将交往交流视为政治认同的前提,这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法律维度看,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认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律基础。首先,我国宪法在序言和正文第一条都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其次,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根本制度,这些制度从国体、政体等层面为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阶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赋予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并通过多项配套制度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在维护单一制国家机构形式上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局面的形成。此外,宪法还确立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等政策,为营造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了根本遵循。再次,宪法赋予全国各族人民广泛的权利,并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内容,基本权利体系为各族人民行使权利提供了根本法保障。最后,“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同志们,中华民族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必须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核心地位和功能,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强化对党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法律认同,营造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