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友代表在十周年校庆上的发言2篇
第1篇:教师代表刘志在建校十周年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十年前,2012年12月28日,一个秋寒料峭的清晨,我第一次来到上海科技大学这片神奇的土地。与很多在座的嘉宾一起见证了上海科技大学的奠基典礼。那时的校园一片荒芜。那时的上海科技大学,只是上海、科技和大学这三个名词的组合。那时的我,在美国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了近17年,是建设祖国大科学装置的黄金机遇吸引了我,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回到了上海。能像斯坦福和伯克利大学一样,在代表国家战略的大科学装置边上创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梦想。
十年,1000多名上科大同仁汇聚在这一梦想下。这十年的每一天,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在为上海科技大学赋予新的含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感受就是感恩。感恩祖国,感恩上海市、中国科学院的倾心投入。感恩学校的创新制度设计,赋予我们科学选择权、用人选择权和财权,让我和一大批有科学信仰、有科研品位和教学热情的青年教师,在这里独立自信地创新和真正平等地合作。在这一点上,上海科技大学是吸引人和具有爆发力的。
我感恩我们的学生,物质学院创始院长说过,没有比创办高等教育更高尚的事业了。我有同感,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尚不仅来源于知识和价值从拥有者到非拥有者的转移,更来源于年轻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活力,知识和价值从现在到将来的传递和放大。对老师来讲,就是学生们进校时明亮眼睛中的好奇和渴望,更是他们离校时眼中那一抹自信。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在这十年中我看到了很多眼中有光的孩子从上科大走出去。正是他们给了我这个高尚的工作。
最后感谢一起参加张江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前辈和伙伴们。从2013年一起参加上海光源的线站建设,到2022年共同完成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再到建设最新的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感恩这一起走过的十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长时间负重前行的过程。难免有挫折,苦闷和伤痕累累。“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的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难”。把一群有共同理想的皮糙肉厚的人聚在一起,办事就容易了。期待着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建成时,我们也能向在浦东张江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前辈们说一声,像你们一样,我们也为国家做了我们能做的一点事。
回想这十年,是不容易的十年。我是一个“70后”,希望能够在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时候遇见上科大和各位同仁们。“我不是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你们,而是遇见你们,才是我最美的时光。”
展望未来,“我希望你永远保持着立校之初的理想主义。因为理想主义不光是科技进步的动力,也是历史对年轻的最高评价。”这句话来源于一位物质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教育果然是有收获的。不忘办学初心,每天又能把事情做细做实,那么“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恭祝上海科技大学十周年华诞,祝上海科技大学永远年轻。谢谢大家。
第2篇:校友代表吴迪在建校十周年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上的发言
我是上海科技大学第二届本科生、2023届毕业研究生吴迪,也是学校孵化的初创公司“影眸科技”的创始人。回望十年,上科大的很多毕业生在学习和科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去往海内外顶尖高校深造,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选择创业,因为上科大教给我们学生的第一课,是创新。
创新,不仅是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源动力,更刻进了每一个从上科大出发的年轻人的骨子里。
回想8年前,当时的我还有着一头乌黑浓密秀发,虽然也曾担心过眼前的工地能不能变成效果图上美丽的校园,但被开放日老师口中那句“陪一个大学共同成长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打动,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现在回想起来,那句话点燃了我内心创新的火种,开启了我人生新的起点。
在上科大求学的几年时间里,见证最多的,就是学校不断发生的“从零到一”的变化。就像校园建设那样,在这里,无论是课堂,实验室,咖啡馆,体育场,无处不体现出对创新的认可和包容,以及对“从零到一”的勇气与坚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一时拍摄的第一部校园微电影。刚上大学时,我们为了完成一次次编程作业,时常努力到夜空泛白,在经历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后,我就想用视频记录下我们的校园生活。为了拍好它,我用心记录了作为一个上科大学生所要经历的种种艰苦,但当视频完成的时候,我发现艰苦的背后,是学会新知识的喜悦和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的美好。
学习微电影拍摄,也让我认识到智能算法在拍摄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于是我加入了虞晶怡教授的计算摄影课题组,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完全自研、全球领先的光场拍摄系统,经过6年与实验室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拆掉了一个又一个辛苦搭建完成的装置,最终研发出了全球最高精度的人脸扫描设备——穹顶光场系统,并在《流浪地球二》的制作中进行了测试与应用。我依稀记得,团队伙伴们为了更好的效果,大年初二就回到了实验室调试设备,这样的坚持,我至今回想起来都非常感动,也让我在未来遇到任何困难时都提醒自己坚定地前行。
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研发,我也踏上了从一到十的旅程。那时候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老师王杰对我说,“实验室技术就该拿到产业上去落地”,这给了我巨大的勇气,于是我与实验室的伙伴们成立了初创公司“影眸科技”,产业化光场技术,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数项专利的授权,也锁定了近亿元的融资。
一个月前,在好莱坞,全球最顶尖计算机图形学会议ACM SIGGRAPH 50周年大会上,作为50年来中国大陆首次入选SIGGRAPH Real Time Live 的团队。比我更年轻的,我的联合创始人2018级本科生张启煊在近万人面前介绍穹顶光场和生成式AI结合的数字人生成技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顾往昔,这每个故事中的每一个“我”,其实都是一个个“我们”。有学生会的伙伴,有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有创业路上的同行者。这一个个“我们”,都有着相同的对创新的坚持与执念,构成了上科大的过去,今天,与未来,也铸成了上科大可能成功的根基。
也有许多同学,在学校“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理念的指引下成长起来,正做着有温度的科技,让科技真正造福广大人民。
我的学长,首届本科生吕文涛同学,将AI技术带进了工地,帮助工人监测建筑质量。物质学院的陈安琪学姐,长期投身于零碳、负碳的学术研究中,致力于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生命学院的苏睿学弟,研发的基于合成生物学的新型生物材料获得全球生物大赛金奖,用以替代真皮和人造皮革的产品,有望解决皮革生产过程中的严重污染……
就这样,上科大培养出了很多创新创业者,而上科大自身,又何尝不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创业。上科大创新搭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的试错平台,让我们在这里积极拥抱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价值观,互相包容、尊重、支撑,诚恳勤勉,最重要的是允许彼此去失败,继而成功,给了学生真正的成长空间,是上科大,让我们能够成为不完美但却完整的人。
如今,上科大已经走过十载春秋,而我们也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时代的复兴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教融合的校园氛围,离不开时代机遇的激励与成全,更离不开“从零到一”的勇气和“从一到十”的坚持。最后我想借着这个机会感谢江校长,感谢每一位上科大老师,感谢每一位上科大同学,是你们,也是我们,劈开了上科大创业路上的成片荆棘。如果让我穿越回8年前,我依然会做出进入上科大的选择,一次选择,无悔青春。祝福母校在创新的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谢谢。
综合来源:上海科技大学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