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稿精编实用(汇总8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稿精编实用(汇总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一篇】
民营经济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下面是本站网友给大家分享的“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稿精编实用(汇总8篇)”,仅供参考。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继全省金融振兴、科技创新两个推进大会之后,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来之不易,贡献突出。但是也要看到,我省民营经济相比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发达地区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今天我想强调三句话。第一,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我省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下面,我主要就发展民营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以及怎样破解这些难题讲几点意见,我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破解准入难题,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总量不足,蛋糕太小,全省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和%。与中部其他五省和周边省份相比,全省中小企业户数、经济总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也都排在末位。特别是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到目前,不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还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人数,同比都在下降。我们必须破解准入难题,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就业,把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数量抓上去。
一要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我省民间资本进入产业空间仍然受限,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然没有公开限制,但门槛高,实际进入难。要实行“非禁即入”,严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之外设置行业准入、市场准入门槛。要清理规范对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要推动全领域、全产业链向民间资本开放。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收购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实现产权多元化。推动各市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在当地、投在山西。二要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去年3月份我省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数都创近年来的新高。但一些配套改革还没有同步,实行了“先照后证”,但是后置审批的部分许可证还是按老办法办理,有的许可证办理依然难度大、耗时长。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注册登记更加方便快捷。要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要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放而有序、监管有力,该管的必须要管好,比如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就不能进入,形成更加规范有序的法治市场。要构建新型监管模式,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审批的原则,推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落实。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激活民间资本,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三要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上进行自我革命,取消、调整、下放了一大批审批权力事项,但企业还是感觉办事不方便,该放的权还没有放到位,一些政务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做到了,但权力没有放,大厅窗口人员多为“收发员”而不是“办事员”,没有做到“办理审批手续不出审批大厅”,审批跨度大、程序多、时间长;不少审批事项只是换了个“马甲”,审批中的各种“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关卡林立,耗费企业大量财力和精力,延误了市场机遇。要围绕“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前置条件、审批层级”等核心内容,依据法律法规对现有行政权力、审批事项再进行清理规范,按照“六权治本”要求,进一步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特别是要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禁止明放暗不放、变相实施审批,彻底堵偏门、关后门、开正门。要确定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公开查询办理进度和责任人。要建立问责制度,落实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要进一步消除行政管理“灰色地带”。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对企业已经取得的评估不予认定,要求到指定的、与相关部门关联的评估机构评估,甚至高收费。最近,省委巡视组在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厅局行业协会、学会多达20多个,而且职能变质异化,有一个厅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兼任协会领导职务的就有24人,他们利用对口处室的行政职能违规承担前置审批事项和违规收费,对口处室利用协会收入违规获取“灰色收入”,报销费用,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形成了隐形腐败的“灰色地带”。要加快整治“红顶中介”,严肃查处“灰色地带”腐败行为,清理各类变相审批。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斩断利益输送链条。要定期对市场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向社会公布收费情况,探索推进限时、限价服务。要积极支持中介组织依法合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破解环境难题,培育民营经济成长沃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难,集中体现在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软、硬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环境难题不解决,民营经济就难发展。
一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要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手段,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要进一步推进政府公共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各类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实现重点领域全部交易进平台、平台之外无交易。要加强网上政府建设,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文件、规定,要上网公布,把办事的政策、程序、内容、制度公之于众,并受理全社会范围的咨询、投诉事项。配合行政审批改革,能在网上实现审批、批准的事项,都要实施网上审批。通过网上办公,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办事效率。要开展新一轮整治“懒政庸政”和“吃拿卡要”行为的专项行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乱作为和不作为等行为依法依纪严厉问责。要尽快建立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中心,设立投诉热线电话,鼓励全社会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的事项,要登记造册,认真调查,一经查实就严肃处理,任何人不得说情、袒护。而且还要抓典型,公开曝光,点名道姓,严厉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二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我省法治环境亟待完善。要按照“六权治本”要求依法确定权力,对我省已经制定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文件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的修改。要切实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法律保护,研究出台《山西省民间投资促进和保护条例》,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外贸、财税扶持等方面待遇的公平化。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字号、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经营权、财物权和名誉权,营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要依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引导民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以质量取胜,规范经营、守法经营。三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目前,有的地方“开门招商、关门宰人”,不讲信用,承诺的条件、政策,人家来了就不管了,甚至刁难、“宰人”。特别是企业维权难屡见不鲜,有的打着为社会、集体谋利益的幌子阻挠企业正常施工;有的提无理要求,组织人堵门封路、恶意施压;有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匪气十足。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困扰着民营企业发展。要想让外地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使本地民营企业办得好、发展快,必须彻底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要继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加大力度打击地痞恶霸,抓住一些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严处理,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建设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守信践诺,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一定要执行到位,前任政府签订的协议,领导应该履行的责任,接任的领导要接续过来,继续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各类媒体要突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具体举措,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尊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和依法规范管理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破解结构失衡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全面发展。受全省经济结构“一煤独大”的影响,我省民营经济结构也严重失衡。工业产业偏重,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80%以上是涉煤企业,而且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产品少。农业产业偏小,近年来,各类社会资本不断投资现代农业项目,总体看大多数投资不大,还是“小打小闹”,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形成规模。第三产业偏弱,主要以批发零售和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低,竞争力不强,发展滞后。我省要走出经济困局,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按照“提升二产、推进一产、发展三产”的思路,加快调整结构,实现创新发展。
一要大力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就煤炭、电力、焦化、煤化工和煤层气产业等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传统工业产业新型化。二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我省农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意义重大。要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鼓励支持重点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物流仓储营销、现代种养业和科技服务等项目。培育一批全国杂粮产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扶贫工程。要搞好土地流转,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建立带动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产业的服务化、消费的个性化和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不断强化,现代服务业呈现多样化、快速化发展态势,市场空间巨大。要放宽政策限制、创新供给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可以说是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三产业门类诸多,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我只想就养老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讲讲意见。
关于养老服务业。我省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且特点突出。一是增速快。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比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二是空巢化。以太原市为例,截至20xx年底,空巢独居老人3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三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人均收入已经是中等以上,我们则是低收入,而且我省20xx年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太原市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老人占77%。四是服务滞后。我省养老机构偏少,供需矛盾突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建设补助1000元,低于全国5000元的平均水平,20xx年省级财政性资金投入养老亿元,中部有的省份是9亿多元。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这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紧迫任务,是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体现敬老、孝道、老有所养的重要民心工程。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必须增加投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只有社会力量成为主体,养老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我在太原市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且希望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全省起到示范作用,政隆、彦波同志很重视,市委、市政府已经拿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我看这个实施意见研究得比较深、比较透,也很有针对性,像太原市委、市政府这么务实干事,我们大有希望。我也相信太原市一定能够抓好落实,取得成效。
关于文化旅游业。我们要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我们推进“六大发展”,关键是做好两篇大文章,发展非煤产业,我们必须从“以煤为基”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不是在“煤基”上发展非煤产业,必须从“煤堆里”跳出来发展非煤产业。在我们七大非煤产业中,第一位就是文化旅游业,我们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我看比我们拥有的煤炭资源更丰富,更有特色。而且煤矿就是煤,挖一吨就少一吨,总有枯竭的那一天,现在我们就不断有资源枯竭的矿区出现,而文化旅游资源却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不仅可以重复使用,今天你来,明天、明年你还可以来,而且这个资源越深耕细挖,就越丰富多彩,收获就越多。发展文化旅游业可以极大地弘扬山西优秀的历史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可以明显地改善我们山西的形象。文化旅游业还是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业又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富民产业,是直接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有专家给我们省算账,说我们山西如果把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来,可以养活我们山西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是高收入,不是低收入。一年来,我借各种机会,向国内外来山西的客人大力推介宣传我们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贡献突出,宣传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一”。一座都城,这就是临汾的陶寺文化,陶寺就是尧都,陶寺把我们国家有文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20xx年,陶寺、尧都就是中国古文明、古中国的所在地,就在我们山西。一堆圣火,就是运城的西侯度文化。在这里发现180万年前人类用火烧过的兽骨。这件事情意义重大,人类用火的历史,我们这里是180万年前,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一缕曙光,就是中美联合考察发现的垣曲“世纪曙猿”化石,距离现在4000万年之前,是人类现在发现的人、猴子、猿共同的、最古老的祖先,比非洲的早了1000万年。世纪曙猿的含义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从这“三个一”,从4000万年、180万年、4000多年前,从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山西历史文化的深厚程度,特别是地上古建筑之多,全国特有。20xx年9月16日,访问斯里兰卡发表署名文章,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叫“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这位法显高僧就是我们山西人。法显是东晋高僧,是中国经陆路到印度后由海上回国并且留下记载的第一人。大家知道,唐玄奘是唐朝的,比法显高僧晚了几百年,法显高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佛国记》,远早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我们可以组织国际研讨会,探讨法显在“一带一路”上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成立法显研究会、推介会、大探访、博览会、巡回展会,可以拍法显的纪录片、电视连续剧、电影,等等。同样,去年出访法国,国家文物局推荐我们的永乐宫壁画赴法参展。永乐宫是世界级的,不亚于敦煌的地位,我们完全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外的双林寺,也就是中都寺,在文化上比平遥古城还要重要。目前的旅游正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随着汽车的普及,自由行、自驾游快速增长,游客越来越重视体验、文化和满意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细节也不可忽视,景区的厕所怎么样,净化的开水有没有,多语种导游图、自动取款机、手机加油站、行李寄存、邮政纪念、婴儿车、残疾人、老年人的专项服务、医疗点、救护车有没有,免费的手纸有没有,等等。我们必须重视提升我们景区的知名度,我接触了一些相当层次有的是搞了多年旅游的同志,竟然不知道“关公”家乡在山西,这首先是我们宣传得不够。中国山东省出了文圣孔子,山西出了武圣关公,我们中国人,全世界华侨华人都敬仰和崇拜关公。我们没有把关公故里很好开发起来。我们要把景区的知名度、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投诉率高度重视起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今年抓旅游业有了明显成绩,他们和国旅合作各出1亿元成立了投资公司,投资公司要募集20亿的投资基金,在3年投进去,可以带动社会投资150亿元。这次我们和国旅的主要领导交谈,他们感觉到省里这么重视旅游业,还要再加快投资步伐。发展文化旅游业不能急功近利。打造一个成功的、著名的景区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大家看看全国,很少有5年之内就十分成功的景区。必须下工夫,这件事上也是功成不必在我。我们要下决心把我们山西的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要解决的问题诸多,最主要的是高度重视问题,是加强组织领导问题,是理顺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要把干部用好。要加大力度,把优秀干部配备到抓文化旅游的领导岗位上来。下一步我还将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调研,我希望发现各地好的做法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第四,破解资金短缺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资金是经济的血液,我省民营经济严重“缺血”。今年以来,我们突出抓金融振兴,各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各地各部门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成效逐步显现。到6月末,全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贷款余额增长%,存贷比提高个百分点。资本市场融资步伐加快,截止到今天,“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已有22家,去年到11月份才只有1家,今年有望完成50家上市任务。高新惠普众筹平台今年4月20日试运行,到7月底,已为11户中小企业融资,平均每户1150万元。破解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题,总的讲,就是要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好全省金融振兴大会精神。
今天,我想强调的是,大家还要重视挖掘民营企业自身的潜力,以改革创新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变资源为资本。比如,我省不少民营企业的土地手续和房屋产权不完善,没有土地证就办不了房屋产权证,就不能在银行抵押贷款。绍骋和建华同志专门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和数据掌握得也很详细,占地规模十亩以上、土地手续不完善的民营企业占到%,房屋产权登记手续不完善的企业占到80%。据太原市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如果能够办理完善目前民营企业土地和房屋产权手续,可盘活约400亿元的土地和房屋资产,如果按70%算,可以为民营企业解决280亿元的贷款,退一步,再折一半,不也是140亿元吗。有关部门测算,全省这方面可盘活的存量资源在20xx亿到3000亿元。各市县和省里有关部门都要摸清底数,认真解决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产权手续,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这个办法是一举多得。我们要把思路拓展开,让存量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变成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破解人才素质难题,提升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人才短缺是制约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既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又缺乏科技专家和管理团队,还缺乏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员工。我们要通过抓好人才队伍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要高度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民营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在企业家。我省民营企业家太少,与历史上晋商相比著名企业家更少,要关心、鼓励、帮助、支持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将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建立统战、组织、人社、教育、工商联和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制订培训计划,依托党校、高校、职业院校以及“银河培训”工程和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平台,对民营企业家进行有计划、分年度的系统培训,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加企业家数量。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我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引不进人、留不住人日益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约束。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激励机制,落实民营企业引进省外“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人才奖励政策;对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民营企业,加大建站补助;对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方建立研发中心或分厂,使用“飞地人才”的民营企业同样给予扶持。鼓励民营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吸引和用好高层次管理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各类人才要在社会保险、户口迁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民营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队伍,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全覆盖,但资源分散在教育、劳动等部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培训机构还不够规范,培训内容低端重复,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相互融通、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格局和人才成长“立交桥”,提高全体劳动者从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变招工为招生,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严格考核,以延长一年或者两年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与政府的财税支持挂起钩来,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就业率延长一年或两年考核,这与当年考核是不一样的,当年学校报个数一统计,然后根据这个就业率,确定招多少学生、财政补助多少钱,但实际上就业率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所以要延长一年或两年考核,就是要真正看你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就业率到底行不行。
第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我省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停留在个体制、家族制等传统管理阶段,不仅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一家不算小的民营企业陆续投资了50亿元建设项目,银行想给他贷款,但一看报表是手工填写的,就不敢做了。许多企业没有专业财会人员,有的连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都不清楚。至于股权不明晰、产权不明确的情况就更普遍了。民营企业有许多不愿意搞改制,认为搞成股份制,对企业的约束就多了,办一些事情就不方便了,这是短视。企业管理必须靠制度、靠体制机制,如果靠家长制、靠一个人管理,一旦这个人身体上或者什么方面出了毛病出了事儿,整个企业就有垮掉的危险,国内民营企业有很多这样的教训。只有推动民营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改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下大气力、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引导。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引导民营企业树立战略眼光,摒弃短视行为,树立“用改制促转型”、“为生存改制”、“为发展改制”的观念,增强民营企业改制意识,激发民营企业自身改制需求,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投入到公司制治理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行列中来。二要主动服务。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考察、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法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现代企业知识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和基本要求。要选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定点帮扶,定制个性化改制时间表,加快改制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通过为改制企业减轻负担、开辟绿色通道等办法,降低企业改制成本,提高改革效率,让民营企业改制改得安心、改得顺畅。三要强化措施。。抓紧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改制上市,对于完成改制、上市的民营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资助;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市场准入、信贷支持、上市融资、人才引进、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帮助更多民营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第七,破解政策难题,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激励。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政策应该有,但实际上没有,政策空档;有政策落不实,甚至在执行中变了形、走了样,背离了出台政策的初衷;有的政策不接地气,没有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尤其是政策的知晓率低,透明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大部分企业没有感觉到政策带来的好处。有关部门对全省新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跟踪调查显示,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企业占%,特别是享受了政府资金支持和贷款优惠等政策的仅占%。政策文件不在多少,关键是落实、管用、有效。
一要全面梳理落实已有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把中央和省里的已有政策好好理一理,没有落实的有多少,把它挑出来,分析没有落实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现有政策落实好。二要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民营经济发展是全方位的,政策的制定也要成为一个体系。要加强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确保步调一致,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支持,切实解决政出多门、政策“打架”的问题。三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在全省开展“送政策进民企”活动,通过编印、发送政策资料、组建宣传队,发挥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作用,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全面及时把政策传递到民营企业,让企业熟悉知晓、用足用好。四要做好政策落实督查工作。这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含金量比较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目前,省里有关部门已先行起草了《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办理完善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的若干措施》、《山西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等四个实施细则,省国税、地税、工商联和中小企业局四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活动。各市、县(市、区)和省里相关部门也要尽快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抓好贯彻落实。要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府法制办牵头,开展国家和我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调研活动,强化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估,确保政策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要委托社会组织对各职能部门出台的重要政策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找准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落实更加到位。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督促落实。
第八,破解转型升级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整体看,我省民营企业多数仍然处于传统产业低端发展阶段,必须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工艺标准和技术问题,产品创新解决产品品质和市场定位问题,企业创新解决资金渠道和组织结构问题,产业创新解决产业融合和集群问题,商业模式创新解决新型业态问题,以全面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特别要着力解决好民营企业“小、散、短、弱”的问题,这就是企业规模小,太分散,产业链条短,竞争力弱。这是全省普遍性的问题,我想举几个事例,和大家交流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
第一个事例,我省是“中国醋都”,产醋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醋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山西老陈醋长期位居全国名醋之首,蜚声海内外。我们要有成就感、自豪感,但更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省210家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20多亿元,年产量超过1万吨的仅有7家,其余的基本是小作坊式的。而有的省一个企业集团的年产醋量就相当于我们全省总产量的43%,收入差不多相当于我省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我省“山西老陈醋”品牌知名度还没有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我们更缺乏全球视野,出口量不到生产量的千分之一。而刚才说到的外省的那个企业,建立了全国销售网络,覆盖全国60多万个终端网点,产品还广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我们国家驻外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使领馆。我省醋企业科技投入研发严重不足,产品仍然主要定位在调味品,没有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没有实现向高附加值的生物科技、健康产业的延伸。特别是产品标准执行不严,一些小企业、小作坊有标准也不执行,甚至有的连生产资格证都没有,一些省外企业随意使用“山西老陈醋”品牌,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损害“山西老陈醋”的品牌声誉,我们省陈醋价格徘徊在2500元—3000元/吨的较低价位,而现在4度陈醋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了2450元/吨。外省企业有的销价是4500元—5000元/吨。可以说,我省拥有3020xx年历史的醋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很脆弱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醋产业做大做强。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虽然全省几百家醋企业的产值还不如现行煤炭价格七八个100万吨的小煤矿的产值高,但是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老陈醋不仅是山西的优势产业,更是山西产品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山西人的“面子”。当年,阎锡山的部队“宁缴枪不缴醋葫芦”,今天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更不能丢了山西的“醋葫芦”,要努力把“醋葫芦”变成“宝葫芦”。这个产业潜力巨大,我们通过调研已经有了转型发展做大做强的意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市县,一定要把这些意见落实好。第二个事例,我省是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晋中市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占全国总量的45%,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占全县工业用工总数的70%以上,为富民强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人工吹制成本逐渐高于机制生产成本,订单逐渐向欧洲转移,同时整个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南美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而且,祁县大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供货出口后,再由外商贴牌销售,产品出厂价格仅仅为终端零售价格的10%-15%。我们调研中看到,工人工作环境很艰苦,生产的产品一个杯子出厂价格1美金,贴上人家牌子就卖29美金,我们赚得太少了,这种商业模式要力争尽快改变。省有关部门、晋中市特别是祁县县委、县政府要和企业一起,加快整合,全面创新,规范标准,解决融资人才等问题,形成合力,尽快转型升级,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积累经验。第三个事例,我们省是中国锻造之乡,20xx年忻州市定襄县加工法兰盘、轴类、锻件等产品销售收入120多个亿,总量占全县经济的62%以上,全县锻钢法兰占全国35%,连同供货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一个县生产的产品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相当不容易。但目前存在的困难也十分严重,企业规模小,开工不足。全县576家企业现在生产的只有261家,占45%。风电法兰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只有零件没有部件,其他产品主要在中低端。钢材的利用率只有56%,与国内先进水平的自由锻75%、模锻84%的水平差距很大,销售主要靠拼价格,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不加大企业整合和创新力度,不仅不能发展而且难以为继。省有关部门,忻州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定襄县委、县政府要和企业一道,强化措施,尽快在企业整合、技术创新、人才、运输、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再创中国锻造之乡新局面。第四个事例,我们省是中国面食之乡,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我们山西面食文化得天独厚,去年全省餐饮服务业总收入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万人,和煤矿行业110万人旗鼓相当,就冲这一点,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这个产业。在全省餐饮销售中,面食销售占40%,从业人员大约占43%,所以我们山西既要高度重视煤炭这块“黑金”,也要高度重视面食这坨“白银”。实实在在地说,我们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这么重要的特色产业,时至今日没有产业规划,没有发展指导意见。近三年来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我们省榜上无名。全省没有一家餐饮服务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去年全省最大的面食企业餐饮服务收入只有2800多万,不到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最末位的十分之一。我们省面食产品品种多达400多种,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这就难以实现规模化、联销化生产。我们省面食餐饮店在全国总量不足20xx家,年产值只有10亿元,而福建沙县小吃在全国已经超过2万多家,今年又拓展到港澳台等地区,年营业额已经超过50亿元。差距就是潜力,在调研中,我们特别注意研究怎样把我们省的面食产业做大做强,关键是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山西的面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调研中我们注意到山西佰和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典型。1998年个体经营馒头等面食,从路边店做起,五年后成立长治一丰园公司,之后又成立“佰和园”。建厂之初,就非常重视食品科技研发,七年投入1000多万元,与农业部食品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研发出速冻保鲜面,实现了山西刀削面从厨房手工制作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填补了国内空白。速冻刀削面,不加任何添加剂,保质期280多天,口感和现场制作的一样。面条下锅前和出锅后不沾、不坨、不断。这个“佰和园”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重点农产品主食加工企业,参加调研的同志们都感到,有了速冻保鲜面技术,山西几千年历史的刀削面就有可能更多更快更好地销往全国、走向世界。我们现在就面临这个机遇,速冻面有可能成为我们省速冻食品发展的突破口。现在美国人人均速冻食品90公斤,我们国家只有9公斤,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速冻食品行业将有爆发性发展,我们目前就处于这样的阶段。目前全国的方便面销售额500多亿元,但是随着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成为热点,速冻品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山西的“速冻面”就是面食食品新时代的创新产品。省和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优化工业流程,打造标杆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市场开发等方面积极支持,让山西的“白银”赶上“黑金”,我看,在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可能超过“黑金”。
第九,破解政商关系难题,重塑山西形象。政商关系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更是困扰我们山西的要害问题。我们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从已经查处的案例看,几乎每一个领导干部周围都有一些商人,勾肩搭背、权钱交易、违法乱纪。这样的政商关系是严重恶化的政商关系,主要问题在官员。作为商人,有的企业老板利欲熏心,“围猎”官员,钱权交易。事实证明,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是山西塌方式腐败的基本模式和主要表现形式,根本原因是党不管党,没有履行主体责任,这种严重扭曲的政商关系必须坚决改变,回归正常。
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廉洁、反腐对于发展的意义,二是怎样正确处理政商关系,三是怎样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毫无疑问,腐败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严重扭曲了政商关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严重践踏了公平正义,严重破坏了发展环境。发展必须反腐,发展必须廉洁,廉洁促进发展。这个道理,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楚,不能糊涂。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清楚。我们山西已经为腐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同志们务必警醒,过去的错误不能重犯。今后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等“三大突破”,推进“六大发展”,官商必然有交集、有交往,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各部门局长、厅长,省长、省委书记,要抓经济能不和民营企业打交道吗?能不和企业家们交往吗?不打交道、不交往,怎么发展民营经济?但是,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我们要按照的指示要求,处理好政商关系,重塑我们山西干部和晋商的形象。一年来,我们保持“三个高压态势”,解决乱作为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坚持下去并坚定不移地建立长效机制。下一步,要突出解决不作为的问题。为官不为并不是个新问题,更不是反腐败反出来的和刹“四风”刹出来的问题。有的干部过去在政治生态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就为官不为,“门不好进、脸不好看”,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给好处不敢拿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不办”,继续不作为。有的干部不思进取,精神不振,即使想作为,怕得罪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干部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本领恐慌,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会作为,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依然存在,影响作为,等等。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为官不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要深入实施“六权治本”,要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靠制度、机制、纪律和规矩,靠形成强大的正能量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要坚持深入实施“三个一批”,把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这就是导向,特别是要在“退出一批”,在解决干部能下方面多下下功夫,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要细化措施,抓出成效。
这次推进大会和前两次推进大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抓好贯彻落实,抓落实是干部的基本功,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能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上,要从各自实际出发,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要出成果。
共
3
页,当前第。
1
页
1
2
3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二篇】
今年市委提出全力打造“十个*”,其中创新*、健康*、法治*、文明*等,同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密切相关,下面是众鑫文档网网友给分享的“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稿精编实用(汇总8篇)”,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老领导、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今年重点任务,推动我市关心下一代事业立足新阶段、实现新发展、再创新佳绩。刚才,会议对2021年全市关工委“双十佳”进行了表彰,*主任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部署,我都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全力服务大局,“五老”优势更加彰显。各级关工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在抗击疫情中,许多老同志主动参与群防群控、踊跃捐款捐物、助力复工复产复学;在文明创建中,组织了全城五老“赞创城”,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二是倾力培育新人,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围绕“爱党爱国、立德立行”主题,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特别是组织的“新时代五老关爱报告团”宣讲活动,影响大、效果好,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三是聚力护航成长,关爱服务更加到位。在爱心助学、关爱留守儿童、推进家庭教育、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打造了“‘五老’传爱·亭城圆梦”“法治关爱·护航成长”等工作品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效保驾护航。
四是大力夯实基础,党建引领更加鲜明。坚持党建带关建,以“双创”为抓手,关爱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应建尽建,有力推进了关工委组织的系统化、网络化发展,全市“五老”关心下一代的氛围更浓、环境更优、条件更好。丰硕的成绩充分证明,老同志是关爱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力量。老同志对党和国家事业尽心竭力、无限忠诚的崇高精神,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赢得了全社会尊敬和广泛爱戴,市委对是关工委的工作是满意的。借此机会,受许书记委托,我谨代表市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市所有支持和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和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
今年市委提出全力打造“十个*”,其中创新*、健康*、法治*、文明*等,同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密切相关,做好今年关工委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从站位全局、培养未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全力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对下一代的政治引领。
广大“五老”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考验,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我们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刻的感悟,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一定要在为青少年立根铸魂上多做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话语和形式,把新思想的精髓要义讲透彻、逻辑脉络讲清晰、实践根基讲明白,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涵养爱党爱国情怀,做祖国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把创新方式方法作为教育关键,准确把握当代青少年群体特征,既注重言传身教,用亲身经历、切身体会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英雄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故事,感染广大青少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理念;又注重创新方法手段,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阅读“红色书籍”、诵读“红色家书”、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活动,用广大青少年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效果。
第二,聚力关心关爱,提升对下一代的服务质效。
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级关工委要坚持服务青少年正确方向,着眼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围绕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创设更多社会需要、青少年喜爱、“五老”适合的关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能力水平。
一要在服务成长上用心。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检法等部门退休干警作用,有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做好失足失范、归正矫正、涉罪涉毒青少年帮教转化。动员和组织广大“五老”结合自己的志趣爱好、专业特长,通过学业辅导、文化育人、传承工匠精神等方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搭建丰富多彩的教育阵地。大力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营造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要在扶志助困上用情。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障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要继续发挥老同志政策水平高的优势,及时反映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问题和他们的愿望需求,为党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当好参谋。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经验丰富、可敬可亲的优势,关心帮助失学、残疾青少年,鼓励他们战胜逆境,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要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关工助力”活动,下大力帮助解决相对困难家庭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力争在扶志助困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要在本领养成上用劲。注重培育青少年的创新理念,保护和鼓励青少年对事物的好奇心、对未来的想象力、对科学的求知欲,引导青少年在新鲜事物面前积极打开“脑洞”,善于以新的视角来认识世界,敢于“不走寻常路”。注重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引导青少年立志科技报国,从小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掌握科学,不断提升科学素质、激发科学热情。注重培育青少年的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善于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志愿活动,通过参与垃圾分类、“礼敬斑马线”、杜绝餐饮浪费、爱护生态环境、开展爱心捐赠等具体事、身边事,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团队意识。
第三,聚合力量资源,形成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合力。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党建带关建”各项要求,将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对关工委老同志的约见要及时安排,对送来的文件请示要及时批办,对重要活动和会议要积极参加,对所需的人财物要尽可能地保证,为老同志创造甘于奉献的好心情、好环境。市关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为关工委工作提供资源、政策、经费等支持。各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组织要统筹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基地,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积极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与关工委沟通联系,发挥“五老”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各级关工委要抓住今年市县乡换届契机,动员组织更多老同志加入关工委队伍,确保关工委队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要进一步加自身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打造更多青少年喜爱的工作品牌,做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各主流媒体要加强对关工委先进典型和“五老”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弘扬“五老”精神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新时代关心下一代事业创造有利条件、凝聚更强力量。
同志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心下一代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奋力作为,努力使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最后,祝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三篇】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下面是众鑫文档网网友为您推荐市委书记在常德桃花源文化旅游节上发言致辞。
尊敬的桂英省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老总,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人间三月天,相约桃花源。春暖花开,桃红柳绿,令人心旷神怡。我们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桃花源旅游节暨新春开犁典礼。借这个机会,我代表常德市委、常德市人民政府、常德600多万人民,向远道而来、不顾舟车劳顿、不顾旅途劳累、不顾工作繁忙,专程参加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关爱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老总、各位投资者、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常德常德,常怀善德;常来常德,必有所得。常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很深;常德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常德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常德历史悠久,早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就在这里设立县治。史称武陵、朗州、鼎州。宋徽宗的时候,史称常德。
常德文化积淀很深,这里是道德文明、湘楚文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常德英才辈出,从这里走出过民国三杰:宋教仁、刘复基、蒋翊武,从这里走出过红军将领王尔琢,走出过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走出过“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丁玲大姐,帅孟奇大姐,还有史学家翦伯赞。屈原、宋玉等等一些名家大家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瑰宝,多少仁人志士生于斯、长于斯,卓尔不凡、卓而不群。
常德区位优势明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我们头顶长江,腰缠沅澧,脚踏洞庭,通江达海,交通十分方便。
常德土地肥沃,“湖广熟天下足。”常德是洞庭湖区域的重要的地区,用老百姓的话说,我们插根棍子都能够长成大树,撒下种子,都能够结成果子。粮棉油果猪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
常德是个桃花源里的城市,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山水如画,美不胜收。
常德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3年11月常德保卫战,8000虎贲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尽忠,为中国人民尽孝,成就了常德这座英雄城市的美名。
常德也是一方发展的热土,是一方投资的热土。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我们强力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经济发展了,产业项目上来了,城市提质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在日益增强。我们是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卫生城市,是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我们是全国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我们是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所有的荣誉,所有的称号,这说明实力,说明目标,说明常德对外的口碑。
一句老子的“道德经”,“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赋予了常德丰富的文化的历史的积淀。
一个“善卷让王”的典故,成就了“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的美名。
一个刘海砍樵的神话,也就是发生在我们常德柳叶湖的一个传说,表明我们常德人民追求美好,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和意志。
一个囊萤夜读的成语,这个主角是车胤,是我们常德人,反映我们常德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意志和毅力。
一个2098米的高度成就了壶瓶山,成就了湖南的屋脊,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动植物多样性的宝库。
一个城头山把中华的文明史往前推进了1500年,成为中国稻作之源,中国城池之母,中国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使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并驾齐驱。
一个石门的夹山寺,闯王李自成是否兵败禅隐于此,是否自封为奉天玉和尚,成为千古悬念。
一堵常德诗墙,1532首诗,绵延五公里,常德的事,常德的情,常德的人。“一墙天地人、三绝诗书画。”
一个柳叶湖,平方公里的土地,号称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内陆湖。有多大?有三四个西湖那么大,成为了余秋雨笔下的,“是上帝赐予常德人民的瑰宝,是常德的客厅,是常德人民的奢侈”。
一个3500亿的总量,成就了常德在全省的位置,保三争二。
这几年来,我们强力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抓项目,抓发展,抓园区,抓经济环境的优化,抓公平的市场的竞争。我们从追求规模规格数量向质量管理效益的转变,我们从追求颜值向颜值与气质内外兼修的转变,我们从全面开花向重点突破的转变,这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发展。
百闻不如一见。我真切地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多到常德走一走,看一看。老天爷赋予了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老百姓铸就了常德的精神、常德的风骨、常德的风土人情。我真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到常德去体验,去感悟,去挖掘,去体验美丽的常德、美丽的风情、美丽的奋斗精神,美丽的常德人民。
百闻不如一见。心动不如行动。真切的希望各位朋友,到这里发财,到这里旅游观光,真切的祝福桃花源旅游节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祝各位朋友春吉、夏祥、秋安、冬康,春夏秋冬,吉祥安康!谢谢大家!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四篇】
刚才,赵洪祝书记作了重要报告,全面总结了20xx年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围绕“四个够不够”,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才能凝心聚力、共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和省委、省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首先要认真思考和回答“四个够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第一,我们对浙商及民营经济在浙江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认识得够不够?浙商及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路者,对浙江发展举足轻重。无论是在20xx年全省民营企业家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还是在去年的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和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我都用三句话来概括浙商及民营经济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一是浙商及民营经济的崛起,使世人重新认识了浙江;二是浙商及民营经济的崛起,提升了浙江人的影响力;三是浙商及民营经济的崛起,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xx年,尽管外部发展环境极其严峻,但经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共同奋斗、克难攻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合9000美元;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生产总值、60%左右的外贸出口、50%左右的税收和解决了90%以上的社会就业。特别可贵的是,遍布全球1000多万浙商,用生动实践锤炼了“踏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开创了“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浙商作风,塑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的浙商品格,树立了“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勇担责任”的浙商形象,积淀了“义利双行、工商皆本”的浙商文化。这已经成为我们浙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软实力,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为此,全省上下要形成这样的共识:过去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广大浙商和民营经济;今后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前列,还是要靠广大浙商和民营经济。
第二,我们对浙商成长及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规律研究得够不够?改革开放33年来,广大浙商站在时代进步前列,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从百工之乡走向产业报国,从鸡毛换糖走向国际贸易,从家庭工厂走向现代企业,从“草根老板”走向企业家。在这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发展实践中,我省民营经济已经成功跨越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标志,民营经济进入“大解放”的时期;二是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为标志,民营经济进入“大发展”的时期;三是以20xx年国务院实施“非公经济36条”和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为标志,民营经济进入“新飞跃”的时期。广大浙商和民营企业一路披荆斩棘,身处顺境不自满,遇到困难不气馁,既有抢抓机遇、分享成功的喜悦,比如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加入世贸组织等时代机遇;更多的是历经磨难、愈挫愈勇的坚韧,比如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严重冲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浙商成长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民营经济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从中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尤其是以下四个方面值得继续坚持和发扬:一是解放思想为先。浙商和民营经济发展源于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一次,民营经济发展一轮。下一阶段,民营经济要大发展大提升,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坚持和落实好“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科学论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制度环境为要。制度环境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浙商成长和民营经济发展得益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下一步的大发展大提升还要大力破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政策障碍和准入壁垒,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努力创造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三是优化服务为重。服务决定发展成效。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始终把服务企业和服务基层,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如果没有政府尽心尽力的服务,也就没有浙江民营经济的今天。要把继续坚持服务浙商作为感召浙商的重中之重,急基层企业之急,想基层企业之想,努力让民营企业经济上有效益、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四是创业创新为本。创业创新是浙江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浙商最优秀的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核心。没有全省人民的创业创新,也就没有富民强省。今后要更加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负责任的态度践行“两创”总战略,努力开创富民强省的新伟业。没有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没有民营经济的明天,也就没有浙江经济的美好未来。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全省上下要顺势应时,加快推动民营经济进入“大转型大提升”的新阶段,努力开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第三,我们对浙商及民营经济创业创新的实践支持得够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非公经济的决策部署,从“五个放”、“四个不限”,到大力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再到促进民营经济新飞跃等政策出台实施,努力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中央的英明领导和正确决策,没有与时俱进的政策举措,就不会有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这些年,浙商已经成为兄弟省市的“香饽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省内看,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和税收的占比在下降。过去,我们想方设法四处招商、而忽视了自己的浙商。造成“灯下黑”的原因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有关部门工作没有到位,服务不够,支持不够。要常扪心自问:我们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没有到位,审批环节是不是太多、审批时间是不是太长?我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力度够不够大,措施有没有落到实处?我们的服务够不够细致,门会不会难进,脸会不会难看?为此,我们适时召开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和全省民营经济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等重大举措,深入实施浙商回归工程,出台实施一批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政策举措,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与央企、省属企业、外企开展战略合作,努力谋求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我们对浙商及民营经济的温暖关爱给予得够不够?感召浙商,“硬”的政策支持很重要,“软”的温暖关爱必不可少。去年,省政府研究室对省外浙商情况做了调研,也有一些在外浙商也给我写信,反映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很多浙商都讲,“浙江是浙商的坚强靠山”,“浙江好,浙商才好,倍感自豪”;“乡音不改,故土难舍;年纪越大,越想回家”,“谁不想回家?谁都想回家”,“家乡叫我们回家,我们内心也想回家,回家是百分百的”。有的浙商认为,“最需要的不是特殊优待,也不是优惠政策,而是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服务。”这些都体现了浙商浙江的荣辱与共、兴衰与共,体现了浙商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强烈心愿。这些年,各地各部门尽心尽力服务浙商,成绩显著。但也有浙商坦言,“也许是浙商太多,浙江对在外浙商没有特殊的感情,公事公办。”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尊商、亲商、兴商的浓厚氛围,既要以更宽广的胸怀鼓励浙商走向世界,创业创新闯天下,更要用诚挚的真情感召浙商、服务浙商,使之扎根浙江、反哺家乡,合心合力强浙江。常人讲感情,浙商重乡情。我相信,只要我们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关爱到位,哪怕省外有更优惠的政策,也取代不了我们的乡情优势,也带不走浙商扎根浙江、发展浙江的拳拳乡情。
二、着力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四难”,合力共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当前,我省经济和全国一样,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四难”问题尤为突出,而且这些困难会长期存在甚至加剧,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银行、企业必须加强联手,创新举措,克难攻坚,再上台阶。
(一)着力破解“融资难”,努力保障民营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常态,也是世界性难题。去年,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加剧,局部地区出现多起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逃逸事件,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千方百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去年四季度,全省各银行机构向总行申请追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400多亿元,全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超过1800亿元。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短期内还没得到根本改变。我们要以建设金融强省为目标,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运用难“两难”问题的新路子。一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按照中央“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创新金融产品,重点保障有发展前景、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努力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浙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机构。“浙商系列”金融机构要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示范作用。统筹小额贷款公司布局,有序扩大覆盖面。二要促进民间资本规范有序进入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要从制度层面规范民间借贷,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谋划和争取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选择部分市县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扭转炒房、炒钱等过度投机倾向,尽快回到发展实体经济的轨道上来。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切实防范金融经济风险。三要加快推进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重点推动海洋经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及现代服务业等企业上市,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大力推广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二)着力破解“投资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民间投资是我省经济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去年,我省民间投资规模达到8563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但要看到,我省民间投资规模仅为山东、江苏的一半。实现稳中求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是关键。今年,全省民间投资要争取突破1万亿元。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和“新36条”出台实施后,阻碍民间投资的“水泥墙”已经倒塌了,但是影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和“隔离栅”仍然存在。不少民营企业反映,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推动民间投资再上台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落实政策。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努力破除民间投资政策障碍,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一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对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公共项目,要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对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要优先向民间投资开放;对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尽可能退出民间投资愿意进入、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项目。二要为民间投资构筑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今年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三大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年,是“十二五”开发建设429平方公里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建设年,也是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青山湖科技城和113平方公里未来科技城的加快发展年。希望广大浙商和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努力为浙江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再立新功。三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民间投资方式。对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可采用tot(转让—经营—转让)方式转让给民营企业经营;对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采用bt(建设—移交)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联系机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招商引资全程服务机制。从今年起,每一位省领导至少要联系1个重大项目。市县两级也要落实领导负责制。
(三)着力破解“创新难”,努力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千难万难,创新最难。创新投入大,风险大,许多企业都不敢甚至不愿创新。目前,我省只有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企业高级职称人才比重不到事业单位的三分之一,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的比例仅列全国第17位。还有,由于创新型企业少,企业转型慢,“低散弱”的产业结构吸纳了大量普通劳动力。要清醒看到,创新是我省发展的一条“短腿”。我多次强调,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政府和企业肩负的共同责任。破解“创新难”,必须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一要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要把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主要投入到对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能起到直接支撑作用的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上,投入到创新型企业中。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紧贴经济转型升级、瞄准技术前沿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再创“浙江制造”新优势,加快向“浙江创造”迈进。二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现在,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急需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大量研发成果被束之高阁。要以“转化实绩论英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要大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打造一批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资本集聚的创新载体,改革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机制和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今年,要奖励表彰一批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人员,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科技创新的氛围。
(四)着力破解“盈利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年,我省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规上企业销售产值利润率从的%下降至20xx年的%,去年约为%。从趋势看,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等将会持续攀升,我省企业将面临较长时期的生产成本上升压力,盈利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只有政企联手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破解“盈利难”谜局。对政府来说,一要继续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加大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步伐。二要大力加强要素保障。千方百计做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特别是要抓好电力保障和有序用电,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三要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实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产品流通成本。四要大力支持企业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深入开展“浙货万里行”活动,大力推进浙江名品中心、品牌连锁专卖网络建设,加快构筑全国浙商营销网络。支持一批有品牌优势和市场基础的企业,到境内外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提升市场话语权。对企业来说,要坚持以高附加值为目标导向,千方百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努力提高盈利水平。一是向质量要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坚持以质取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敢于向全国全世界亮出自己的品牌,以品质扩大影响力,以品质提高附加值。二是向市场要效益。今后,需求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拓展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努力保持品牌、技术等市场竞争优势,努力从营销环节获取更大的利益。中小企业要利用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加强与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三是向管理要效益。要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精细管理和成本管理,加快建设节约型企业,努力从管理环节获取更多的利益。
三、按照“四个到位”要求,努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要按照副主席“两个结合、五个相统一”和张德江副“扎根浙江”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这次大会精神,加强引导,加强服务,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土壤、雨露和养分。
(一)引导到位。一要强化实体经济导向。要积极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倡导企业坚守实业求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希望广大浙商以世界500强等国际著名企业为标杆,保持清醒头脑,静下心气,专心经营,把主业做专、做精、做实,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二要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要坚持“优、新、高、特”方向,大力支持企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投资,鼓励企业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市化、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投资兴业。三要强化总部经济导向。对于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和中心城市,支持省内民营企业把总部留在浙江,鼓励省外浙商把总部迁回浙江,着力把浙江打造成集“研发设计、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基地。
(二)服务到位。一要以好的精神状态开展服务。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振奋精神。今年,将在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比、学、赶、创”活动,努力营造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是本职,不服务、服务不到位就是失职”的意识,倡导雷厉风行的作风,经常对照“六戒六要”检查自身的工作和作风,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率。二要以好的方法改进服务。省委决定,今年要深化省级机关“双服务”和百组调研服务活动,选择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紧贴基层企业帮助排忧解难。三要以好的政策加强服务。去年底,省级部门陆续出台16个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并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制订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办法,搞成按图索骥的“路线图”。民营企业要办什么事,对照政策和实施办法就能明明白白,办起来简简单单。四要以好的制度保障服务。认真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放则放。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效能监察等制度,简化行政流程,杜绝推诿扯皮,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
(三)管理到位。坚持依法依规,要敢于动真格,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也要管到位。一要加强市场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制假售假问题、企业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和物价上涨问题,及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二要加强诚信管理。围绕“信用浙江”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三要加强环境管理。对落后产能、劣质企业的容忍,就是对先进产能和优秀企业的不公。要把环境容量作为硬约束,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源头控制,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评估和审查。狠抓节能减排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和不达标企业,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为好产业好企业腾出资源环境容量。
(四)考核到位。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已经出台实施,各地各部门要抓好落实。一要突出重点内容。有关部门将从回归引进贡献度、项目质量优化度、外部空间拓展度和发展环境满意度等方面,考核各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工作绩效;对省级部门,主要考核相关配套政策是否制订出台、重大问题的协调服务是否到位;对承担任务的省外商会,侧重于牵线落实项目实绩的考核。二要完善考核方式。实行年底汇总、开展自查、实地考核、抽样检查和书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考核一次。对各市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分别进行排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三要健全激励机制。本项考核已列入省委、省政府对各市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年度单项考核,并纳入对各市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和省政府直属单位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省政府将在不定期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情况的基础上,考核结果将与财政奖励、用地指标相挂钩。
同志们,民营经济能否更好更快发展,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地各部门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坚定不移推进民营企业大提升,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大发展,加快集聚天下浙商巨大能量,合力共推浙江继续走在科学发展前列。
最后,我送一幅对联与大家共勉:“忆往昔,天翻地覆,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坚持发展,四千四万铸辉煌;看今朝,龙腾虎跃,中国浙商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再腾飞”。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五篇】
(2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市第二次党代会、第二次人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部署今年全市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四套班子的相关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中专门抽出时间亲临我们的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亲切关怀和厚爱,这对我们全体与会同志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会上,市委、市政府还要对评选出来的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县(市、区)、纳税百强民营企业和返乡创业先进民营企业进行表彰与奖励。在2月9日召开的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表彰大会上,省政府表彰了一批-度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市的_市、_区、上高县被评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市区(全省20个,我市有3个),江西_可信药业有限公司等12户企业被评为全省先进非公有制企业,10户个体工商户被评为全省先进个体工商户,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国庆、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_、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_等被评为全省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家,市民营企业局、市财政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被评为全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丰城工业园区、上高工业园区、奉新工业园区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业园区,将在明天召开的全省开放型经济暨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接受省政府表彰。受龚建华市长的委托,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以上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创造新业绩,再作新贡献。
会上,__市政府、__市政府、__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__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将分别作典型发言,希望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大家能有所启发,有所借鉴。会议结束前,__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工作部署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
一、认真总结去年工作,充分肯定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20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全民创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三个快速”、“五大贡献”。
三个快速: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通过近几年来大力招商选资、着力启动内资,千方百计扩大投入,民营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扩张。到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7513家,注册资金达120亿元;个体工商户72792户,注册资金31亿元。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46;实现企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全市gdp的;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二是工业园区快速壮大。2006年,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决战工业园”的部署,举全力发展工业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全市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入亿元;入园企业累计达到993户,其中投产工业企业669户,全年新增投产企业174户;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上年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丰城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奉新、樟树、高安3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30亿元;全市工业园区实现税金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丰城工业园区实现税金亿元;年末累计从业人员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2006年工业园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很多荣誉。2006年2月召开的全省开放型经济暨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会议现场参观3个县(市、区)工业园区,我市就占了2个(上高、奉新工业园区),在这次会议上全省表彰11个先进县(。
市、区)工业园区,我市就占了3个(奉新、上高、丰城工业园区);我市9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均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有5个县(市、区)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民营科技园。
三是规模企业快速成长。2006年,全市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个数达到445户,比上年增加64户,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28户,比上年增加11户;超10亿元的企业有2户,实现了营业收入超10亿元民营企业零的突破。全市县(市、区)工业园区50户重点调度的民营企业共完成企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上交税金亿元,比上年增长。
五大贡献:
一是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纳税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有287户,纳税总额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全市民营经济纳税总额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年纳税额超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有35户、超过1000万元的有16户、超过5000万元的有4户、超亿元的有3户(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济民可信药业公司和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二是民营经济成为推进创新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不仅总量增加,而且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提升,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体制创新方面,民营企业正在逐步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初步形成了多种所制互相融合的格局,如江西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企业改制,发展成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混合型所有制企业;仁和集团、江特电机、青龙高科等一批民营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仁和集团通过购买九江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已成功借壳上市;江特电机正处在上市辅导期。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全市有20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江特电机的研发机构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全市有16户民营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14种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17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有20件商标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万人,比上年新增万人,其中,上高裕盛工业有限公司有员工近万人;高安汽车运输集团从业人员达4400人;济民可信药业从业人员达3650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609人。
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自去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以来,全市共有231户民营企业与185个村进行结对帮扶,企业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帮助结对村建立了24个“一村一品”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解决农村劳力就业近3000人,扶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100多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27户),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中小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评选活动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景华等15名民营企业家被授予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称号。
五是民营经济成为打造区域经济特色的骨干力量。全市医药、食品、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两大后续产业,主体都是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高安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每年创造税收50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该市拖船镇还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宜丰县外出从事旧货行业的人员将近2万人,店铺达9000多家,每年淘回近3亿元的“金元宝”。奉新县的竹产业占全省的1/3,加工能力和销售市场占全国的近10。这些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产业,都是民营企业打造出来的。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民营经济战线广大创业者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艰苦奋斗的心血结晶。民营经济的创业者是我们的财富之母,是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全市人民感谢你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民营经济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兄弟设区市相比,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民营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二是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三是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
__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孟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让更多的创业者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业做大做强。市第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提出:“力争民营经济纳税总额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围绕这个目标,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掀起新一轮全民创业高潮,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年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在全省整体实力前移,局部工作前列”的总体部署,突出推进全民创业、决战工业园,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民营经济扩量、提档,保持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增加值达到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税收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市工业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投产企业14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税金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累计从业人员达24万人,比上年增长32。
要实现今年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苦功夫:
(一)着力在推进全民创业上下功夫。全市上下要加大全民创业的力度,积极倡导和建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营造“尊重创业、尊重创造”的创业氛围,进一步促成“能人自主创业、外商投资创业、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干部服务创业、全民和谐创业”的生动局面。要以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为抓手,大力倡导真心、细心、贴心、耐心、热心的“五心”服务,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要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和加快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清除落实政策过程中的思想阻力、体制束缚和人为的障碍,确保推进全民创业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企业分期注入注册资本金;允许用科研成果、专利、制企业;仁和集团、江特电机、青龙高科等一批民营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仁和集团通过购买九江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已成功借壳上市;江特电机正处在上市辅导期。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市全面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子。全市有20户民营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江特电机的研发机构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全市有16户民营企业被新认定为省级科技型民营企业,14种产品被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17件商标被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有20件商标延续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吸纳从业人员万人,比上年新增万人,其中,上高裕盛工业有限公司有员工近万人;高安汽车运输集团从业人员达4400人;济民可信药业从业人员达3650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609人。
四是民营经济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自去年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以来,全市共有231户民营企业与185个村进行结对帮扶,企业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帮助结对村建立了24个“一村一品”生产基地,面积达2万亩,解决农村劳力就业近3000人,扶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100多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4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27户),基本上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中小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评选活动中,江西华伍起重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聂景华等15名民营企业家被授予全省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百佳领军人物称号。
五是民营经济成为打造区域经济特色的骨干力量。全市医药、食品、机电、建材四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两大后续产业,主体都是民营企业。除此之外,高安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每年创造税收50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该市拖船镇还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宜丰县外出从事旧货行业的人员将近2万人,店铺达9000多家,每年淘回近3亿元的“金元宝”。奉新县的竹产业占全省的1/3,加工能力和销售市场占全国的近10。这些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产业,都是民营企业打造出来的。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民营经济战线广大创业者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是艰苦奋斗的心血结晶。民营经济的创业者是我们的财富之母,是经济发展的有功之臣。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全市人民感谢你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民营经济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兄弟设区市相比,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民营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二是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三是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
__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孟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让更多的创业者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使更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不断创业做大做强。市第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提出:“力争年民营经济纳税总额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0。”围绕这个目标,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掀起新一轮全民创业高潮,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今年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在全省整体实力前移,局部工作前列”的总体部署,突出推进全民创业、决战工业园,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民营经济扩量、提档,保持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快速、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增加值达到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销售收入达到5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税收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市工业园区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投产企业14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实现税金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35;年末累计从业人员达24万人,比上年增长32。
要实现今年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苦功夫:
(一)着力在推进全民创业上下功夫。全市上下要加大全民创业的力度,积极倡导和建立“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念,营造“尊重创业、尊重创造”的创业氛围,进一步促成“能人自主创业、外商投资创业、民营企业家二次创业、干部服务创业、全民和谐创业”的生动局面。要以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为抓手,大力倡导真心、细心、贴心、耐心、热心的“五心”服务,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要认真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要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最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和加快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清除落实政策过程中的思想阻力、体制束缚和人为的障碍,确保推进全民创业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企业分期注入注册资本金;允许用科研成果、专利、版权、技术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字号等无形资产入股创办科技型企业,尽量简化经营场所登记程序。要进一步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凡市内民间资金在本市范围内投资兴办企业,享受与外来客商投资企业同等的各项优惠待遇;允许各类人员以自己合法收入、资产向工业企业和农业企业投资入股,按股分红。要大力培育创业载体,市、县(市、区)都应依托工业园区或利用现有闲置土地、厂房开辟小企业创业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吸纳市内外各类人员到基地创业。各地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打造各种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着力在增强工业园区聚集功能上下功夫。为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开发)园区发展的意见》,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各地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决战工业园”的部署,把工业园区作为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主战场,作为促进企业集聚、增强工业实力的主平台,以完善产业配套、培育园区特色、发挥聚集效应为目标,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方面,一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园区产业规划要按照“体现区域优势、把握发展趋势、结合现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板块”的要求,进行准确的产业定位。突出园区经济特色,继续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确定园区主导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主打造专业特色园区,以产业聚集形成园区品牌。在突出主导产业的同时,注重配套产业的相互协调,不断打造、延伸产业链,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集群。二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资金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继续完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学校、食堂、商场、物流、娱乐场所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交通便利、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城。三要进一步把好企业入园关。切实注重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严格控制企业非生产性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圈而不建、圈大建小”的企业,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按照“三个禁止”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投资额再大也不能进园。要维护绿色__、生态__这个最具特色的品牌,不能新上木材消耗型项目。四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快速高效的安商服务机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帮扶措施,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的开工率、投产率和达产达标率。力争到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收入达800亿元、税收达5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达50万人。
(三)着力在构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要加快构建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破解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难题。一要构建融资服务体系。市、县(市、区)都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担保机构和运作机制,努力缓解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密切银企关系,加大市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外地金融机构来考察当地的民营企业,拓展异地融资的空间,不断扩大异地融资成果,还要积极引导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二要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围绕解决民营企业和工业园区招工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网络和各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的功能,引进企业急需的人才和熟练工人。要整合办学和培训资源,扩大各类院校技能培训规模,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免费培训当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三要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培训、融资、管理咨询、创业辅导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要构建市场开拓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览展销和经贸交流活动,组织并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和到境外投资兴业,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四)着力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上下功夫。要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有支柱产业来支撑和带动,壮大支柱产业又必须要有重点骨干企业做龙头。在这方面,一要抓重点产业建设。继续抓好现有医药、食品、建材、机械电子、电力能源五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力争全市五大产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积极推进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两大后续产业的发展。全力加快丰城电能气、樟树盐化、高安陶瓷、奉新纺织、上高鞋革、市本级医药等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经济板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要抓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5000万元以上的新扩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医药产业重点抓好仁和集团、济民可信和百神药业等扩建项目;建材产业重点抓好大华玻纤、兰丰水泥、红狮水泥、斯米克陶瓷等新扩改项目;食品产业重点抓好上高瑞麦、中绿食品、青龙高科等扩改项目;机电产业重点抓好江特电机、江西起重机械、江西龙工等扩建项目;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抓好裕盛工业、匹克鞋业、金源纺织等扩建项目;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抓好蓝恒达、远大化工等新扩改项目。三要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对民营企业纳税100强中的工业企业和其他发展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成长性民营企业,要在各方面予以集中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做优。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挖掘潜力的工作,真正做大做强市本级的经济总量。目前,我们正在与客商洽谈江麻公司股权转让事宜,争取省有关部门支持对宜工进行资产重组,力争这两个项目尽快全面复工。四要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努力推进品牌战略,以品牌带动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壮大。今年,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各10个。
三、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各项工作举措,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调整并加强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领导力量,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当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二是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切实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建强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干部队伍。民营经济已成为__的主体经济,民营企业局作为民营经济的主管部门,责任不是轻了,而是越来越重了,压力越来越大了,更需要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各级一定要配强民营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力量和干部力量,选拔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干操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民营经济队伍中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还要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倾斜,保障民营经济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二是建强工业园区管委会干部队伍。为强化领导,最近市委召开的第二次常委会已研究确定,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书记都要由县市区政府的分管领导来担任。要进一步明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职能,配齐配强班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园区发展的用人机制、考核激励机制、高效工作机制等,赋予工业园区管委会更大的自主权,充分激发园区内在发展动力。三是建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宝贵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要以提高企业家素质为核心,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与培训,组织企业家参加境内外各种经济技术交往活动,扩大接触面。同时,对企业家要多关心、多支持、多爱护,让他们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都要强化“企业需要是政府的工作责任、企业的满意是政府的工作标准、企业的成功是政府的工作价值”的理念,致力营造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清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精减行政审批项目,不断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检查审批制、收费项目及标准申报公示制,限制部门收费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实行企业评部门、群众评干部的考评制度,推行领导与企业家定期座谈、部门与企业定期联席等制度,抓好对部门落实政策规定和公开承诺的专项检查。三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各级领导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少干预就是支持的思想理念,多指导不干扰,多服务不设卡,多支持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继续坚持实行“一厂一策”、“一对一”帮扶制度,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等行为要严肃处理。要用铁心硬手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够手软,决不姑息迁就,对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宋书记、龚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和“三大战役”动员会上,对优化环境的问题讲了很多,也提了很硬的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
四是要强化督查考核。各级政府都要对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实行考核评比,并将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政绩的主要内容。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工作进展情况、服务效能等情况进行督查。市委、市政府每年将继续评选表彰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县(市、区)、全民创业典型、纳税百强民营企业、服务民营经济先进单位。要建立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各地对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要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全年一考评”的运行监测机制,为领导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和正确决策当好参谋,更好地促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五是要加大宣传造势力度。各地要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发展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好政策,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落实政策,共同努力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在全市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宣传各地推进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的新举措、新成绩和新经验,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回顾过去,全市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喜人的业绩;展望未来,推进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发展尚需“爬坡过坎”。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第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人代会以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为工业园区的崛起和民营经济的繁荣而共同努力,奋力打造实力__、活力__、魅力__、和谐__,创造一流的业绩来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六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回顾总结全市上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对下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再发动,再升温,再鼓劲。刚才8个组的组长已作了典型发言,讲的很好,现在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上半年,通过全市上下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实施项目174个,实际到位资金38882。6万元,同比31693。2万元,增长22。68%,占目标争取数10。01万元的38。84%,出现了到位资金创历史新高的新局面,形成了全党全民抓招商的新格局,出现了“五个一”推动招商的新模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审视存在的不足。我们的比较是纵向的自我比较,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目标任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加压力。特别是到沿海省(市)招商考察活动中,与当地党政领导和企业界座谈,我深深地感到差距,我区招商引资的总体水平较低,不仅表现在引资总量和质量上,在项目准备、招商引资方法等方面也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招商引资思想观念、管理服务等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吉首有很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廉价的劳动力和独特的作为西部桥头堡区位优势,但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和经济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出台了一些区域性的优惠政策。最关键的是怎样来激活这些优势,进而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项目启动,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技术的投入。由于我们没有更大的资本实力,仅靠自身的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等、靠、要更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吉首地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市场出发,拓宽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交流,寻求商机和更多的合作机会,引进更多的客商来吉首落户发展。
二.要进一步明确重点。
三.要进一步坚持“双赢”的原则。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增强现代经济的开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招商引资理念,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一是必须坚持以“双赢”为出发点。要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算帐不光要精明,还要高明、开明。要算大帐、活帐,不能算死帐。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如果只考虑部门利益、眼前利益,不考虑或忽视别人的回报,是不会有人来的,合作的成功率就会很低。招商引资不是救济行为,要“双赢”才可行。也只有这样,生意关系才能维持长久,招商引资才会取得实效。温州人之所以能把生意越做越大,就是因为在生意往来中,他们会主动考虑对方的利益。这样,建立起的生意伙伴关系才长久而稳固,在合作中发展壮大自己。二是要确立市场经济主体的观念。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理应在招商引资中唱主角。目前,我区很多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是政府在唱主角,企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虽然,政府唱主角把项目签下来了,但企业没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没有内在动力,必然影响实施的积极性和项目的建设。如果决策出现问题,还可能成为一个包袱,把好事办坏。在当前的情况下,从我市的实际出发,政府的作用不能削弱,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工作,但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重视和发挥,不能使之仍处于从属地位,甚至缺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措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招商引资中唱主角。三是要调整招商引资结构。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已先后有多家外地客商来我市落户。但其中大多数项目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和小规模的项目上,真正的农业、工业和商贸流通的项目较少,对吉首长足发展的支撑和贡献不大。我们必须在广度上做文章,从原来招商重心以房地产为主,到以工业招商为主,二、三产业并重,抓住重点,突出引进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科技型产业的项目。同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仅要引进资本,还要着力引进市场、机制、技术、管理,要吸收外来企业的先进营销理念、销售网络和管理方式,为我所用。
四.要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软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完善,特别是加入wto后,以政策谋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吉首可给的政策有限。所以,要想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有所作为,引来更多的外来资金,就必须要利用总体优势去吸引人家,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打造良好的软环境。一要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目前,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思想舆论环境总体上比较好,但少数群体为了眼前利益,影响招商引资项目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外地客商的投资信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工作无小事”的观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亲商、扶商意识,做到有利于招商引资的话就说,有利于招商引资的事就做,真正形成“人人都是吉首形象,个个都是投资环境”、全市上下都来支持和参与的全民招商引资氛围。二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继续推行“承揽式”服务,强化限时审批和首问责任制,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大力开展执法监督,把执法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清理废止,努力挖掘政策潜力,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同时,要讲诚信,对已承诺的优惠政策一定要兑现。三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开展“吉首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将讨论形成的措施、办法、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对在吉首发展的外地客商,我们必须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不能只挂在嘴上,要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每件具体事情上。对外地客商生产经营及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圆满地给予解决,要划句话,不能划逗句,甚至省略号。一个部门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协调其它相关部门解决;市里不能解决的,要积极争取州里支持予以解决;既要关心外来客商的生产经营,又要关心他们的子女落户、上学等问题,真正让他们在吉首安心、舒心地发展。
同志们:
刚才,市发改委、外经贸局通报了全市上半年招商引资资金到位情况,各引资责任部门就招商引资工作做了汇报、交流,会议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会后希望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下面,我先通报一下上半年经济形势,并就招商引资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转变观念,加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扩大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国民经济在去年高增长构筑的高平台上继续高位运行,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加快发展,实现全年预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是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当月和上半年累计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双双名列全省第一,总量已超过黄山亿元,仅比亳州低3900万元。这表明从今年起池州将彻底摆脱工业处于全省末位的局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增长%,社会消费零售额实现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高出全省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第一,经济增长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势头。这种良性循环的经济运行态势是我们多年来期盼已久的,也是全市人民多年来共同奋斗得来的,全市上下要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把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干事创业的劲头一直保持下去。在此,我想特别强调一点,我市整个经济体貌出现了一个质的变化,“石头经济”的概念初步得到体现。据统计部门介绍,我市整个工业增加值,海螺占到53%,这是石灰石所体现的价值。前不久对比利时和法国有关企业的考察,白云石又找到了一个好的出路,就是比利时的lwb公司;方解石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个大客户,就是法国的imerys公司。而且前面我们已经有了几个非金属矿加工企业。如果做好这些石头的矿山开采和深加工,“石头经济”将在池州逐步形成,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利用资源促发展。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石头经济”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市将努力实现“三块石头落地,四朵金花盛开”,努力将“石头经济”做大做强。“三块石头”即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四朵金花”即海螺、lwb、imerys、九华发电四个公司。在做好“石头经济”的同时,“木头经济”也呈现出了很好的前景。继金光集团之后,浙江民丰、芬兰造纸等都对我市的林纸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资源,利用好资源,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二、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情况通过连续几年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已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招商引资的意识、组织招商引资活动的能力和为客商服务的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上半年,大部分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做到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不减,势头不弱,招商引资成效十分显著,特别是开发区、九华山表现出了很好的势头和成长性。
(一)招商引资势头良好。上半年全市413个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折合人民币亿元,增长%,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超时序进度个百分点。特别是省外资金完成进度位居全省第2名。大项目对招商引资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47个,占项目总数的%,到位资金亿元,占到位资金的%。
(二)开发区和县区各类园区招商引资载体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进入市县区招商园区的项目有40多个,到位资金近6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30%左右,各类园区日益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以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山柯村新区、贵池民营工业园、青阳轻纺和新材料工业园、东至大渡口工业园等园区招商进步很大,园区招商的集聚效应正在显现,园区内一大批重点招商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如法国imerys公司投资1950万美元建设的年产60万吨重钙项目、上海埃力生集团收购重组池州有色项目、北京颐和银丰投资亿元建设的年产1000万米纺织面料项目、安徽水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亿元建设的五星级九华山沃尔特大酒店项目等。世界最大耐火材料生产商——比利时lwb公司投资4900万美元建设的年产10万吨耐火材料项目也于新近动工。
(三)招商引资责任单位招商引资热情不减。年初,为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领域,调动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主要有:将市直部分介绍引资的单位调整为直接引资责任单位;完善了《池州市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加大了对直接引资单位的奖惩力度,进一步激发了引资责任单位的工作热情。县区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实际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如贵池区制定出台了《贵池区招商引资奖惩办法》和《贵池区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建立了招商引资风险金制度,设立了招商引资专项基金;该区注重领导招商和感情招商,多次组织招商小分队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招商,全方位开展项目对接,成功引进了江苏华尔润集团等客商落户投资;东至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决定》和《东至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扩大了引资主体,改进了考核方式。该县还开展了小分队驻点招商尝试,大渡口镇和东流镇分别派专人常驻深圳龙岗、广州新塘镇进行驻点招商,初步达成意向性项目4个;开发区针对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增加的实际,确定了“融资、建设、引资”的工作思路,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招商项目经理单位,覆盖到区直各部门;市经贸委根据形势变化,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现有企业靠大、靠强上,放在改制企业存量资产变现和已改制企业扩规改造上,实行了全员发动,全力以赴,全面推进,全优服务的“四全”工作法。很多市直直接引资单位集中精力,主动出击,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分队招商活动。池州有色的重组和贵池家机厂“退二进三”进入民营工业园,成效就十分明显。
在充分肯定前一阶段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切不可有任何地自满情绪,绝不能有任何懈怠思想。我们要看到,新环境下招商引资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要正确估计和分析存在差距和问题,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
具体说来,一是引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从直接引资责任单位来看,上半年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开发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和%,均超过时序进度;九华山仅完成目标任务的%,落后时序进度个百分点。市直9个直接引资责任单位中,市交通局、国土局和经贸委完成目标任务超过时序进度,其余6个单位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从介绍引资责任单位来看,54个责任单位仅有23个单位提交了介绍引资项目登记表。二是引资项目质量有待提高。对大项目分析来看,上半年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47个,占项目总数的%,其中半数是存量项目。每年新增的项目、新引进的项目不多,只有73个,占项目总数的%。从引资项目的行业属性来分析,剔除池州电厂因素,绝大部分项目都是资源利用和加工项目,高科技含量、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不多,甚至可以讲是为数极少。这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努力加以改善,争取有所突破。三是招商引资畏难情绪有所抬头。连续几年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市上下已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但也有少数单位对招商引资存有畏难情绪,过于强调客观理由,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不去积极主动想办法。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个别行业、地区投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国家采取了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些单位、有些同志畏难情绪增大。对于国家的宏观紧缩政策,我们要正确分析,理清思路,趋利避害并当作机遇来积极应对。四是少数项目到位资金有虚报现象。年初,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初步安排,结合实际,确定了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亿元,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和市直直接引资责任单位。这个目标是实事求是的,只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最近,市招商办通过抽查发现少数项目上报到位资金有虚报现象,有的项目仅是验资时注册资金已到位,地下无投入,地上无进度;有的商贸流通企业只在当地进行注册,业务主要在外地开展,对当地经济社会效益作用不大等等。上述现象虽然是极少数、极个别,但务必引起大家的重视。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重要战略任务摆在重要位置上,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抓出成效。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是招商引资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不仅要做招商引资的组织者、领导者,也要带头走出去招商,对大的招商项目,要亲自参加谈判,亲自组织实施,亲自调度项目建设。市直各部门要坚持做到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并明确一个职能科室负责,积极参与有关的招商活动和协调落实工作,真正从思想上、时间上、精力上、导向上把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切实用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与各有关方面搞好协作配合,一切服务于招商引资,一切服从于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签约项目跟进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好比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半成品,虽然离成品仅有一步之遥,但绝不能有任何懈怠思想。对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一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抓紧抓实,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来,否则可能功亏一篑。这次与lhoist公司的成功合作完全是我们努力争取来的。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紧紧盯住每一个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定服务小组,定联系人,定职责,定建设进度。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促使在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潜在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做到签约项目早日资金到位,早日产生工程进度,形成良性循环。
(三)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规划已定,发展方向已明确,要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让更多的企业来投资落户。这次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清理整顿各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我市保留了市开发区和三个县区工业园区。我们要本着“不求名份求发展”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搞好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尽早确立青阳工业园区合法合规地位。
(四)进一步组织好外出招商活动。近几年,外出主动招商活动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外出组织招商活动既是宣传造势,更重要的是要吸引外来投资。要认真做好招商引资活动的策划工作,确保外出招商活动细致扎实,卓有成效。下半年,我市将参加省政府组织的赴山东招商、组织承办好“皖鲁韩实业人士交流联谊会”以及开展一些境外小分队招商活动。目前我们要抓紧时间与胶东半岛对接,认真准备好招商活动的前期工作。
(五)进一步克服招商引资畏难情绪。针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来池州投资洽谈的客商少了,土地、资金的供应也比过去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就更大了,我看关键在于怎样看待国家出台的调控措施。这次采取的是“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政策,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很科学、很理性,对于我们后发地区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方法多于困难。马克思曾经讲过:困难与解决困难的办法总是一同产生的。面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消极应付,不作不为或者顶风而上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是积极顺应,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在服从大局的同时,该冷的果断冷下来,该热的还要在政策框架内稳步推进,这才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做法。最近《经济日报》刊登了“浙江土地整理出效益”“山东泰安破解土地资金难题”两篇文章,很有启发性,希望同志们研究参考。
(六)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只有努力创造更加宽松、更加理想、更具优势的投资环境,才能引来投资者,留住投资者。经过近几年来集中整治和优化,我市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投资者对个别地方、个别部门反应仍很强烈。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客商和群众的投诉,对影响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单位负责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要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建设法治政府。要大力倡导优质服务理念,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加强政务环境、信用环境、法治环境、城市环境建设,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营造招商引资比较优势。
(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核查力度,规范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市招商局等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督促检查,定期进行抽查。招商工作要求真务实,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统计工作,坚决杜绝做假,虚报实绩,进一步提高招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同志们,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苦干,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而奋斗。
共
2
页,当前第。
2
页
1
2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七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的大会是继后召开的又一次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关心和厚爱,必将使我县民营经济环境再优化,服务再优越,发展再加快,预示着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即将迎来新的春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从强化服务入手,围绕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人才培训、管理提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骨干龙头企业培植、产业集群打造、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有力的促进了我县民营经济发展。1-9月份,全县新增私营企业362家,同比增长80﹪,总数达到了1858家,同比增长33﹪;实缴税金亿元,同比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会议为契机,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和政策的运用。政策是导向、是动力、是环境,要使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全方位、多形式地宣传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坚强决心和工作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企业皆知、深入人心,使创业者有目标,发展者有方向,成长者有胆量,创新者有底气。引导企业放开视野,立足区域市场,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充分运用广播、电视、xxx报、xxxx网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企业自我定位、瞄准前沿、让外界了解xx、走进xx。同时向企业解读政策,指导运用政策,使政策发挥普惠作用。在推进县委、县政府政策落实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政策支持,实现政策资源流向xxx最大化。
三、加强公共服务。一是扩建、完善服务平台。20xx年,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起功能齐全、服务配套、覆盖广泛的县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使公共服务窗口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形成具备政策服务、融资担保、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产权交易、成果转化、产品设计、法律服务等功能,使其成为全方位、立体化、全市一流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加强企业家协会建设。适时对民营企业家协会进行换届选举,在原有纺织、木业、化工行业分会的基础上继续抓好行业分会建设,进一步完善协会内部组织机构,增强企业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继续加强企业培训。20xx年,我局将实施“123”培训计划。即年内组织100名企业家外出参观学习,对200名企业经营者和高管人员进行创新能力提升培训,对3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注重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着力打造一支踏实奋进、有爱心、有能力、有责任、勇担当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使企业发展后继有人。
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积极落实省、市主管部门关于电子商务工作的要求,力争三年时间打造成一个专业淘宝村,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市场,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园区,三个“专、精、特、新”产品企业。
会后,我们将组织全局人员深入镇办区和企业,贴近实际,整合资源,深化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强化措施,全面抓好贯彻落实。
谢谢大家!
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关键讲话精编【第八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继全省金融振兴、科技创新两个推进大会之后,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来之不易,贡献突出。但是也要看到,我省民营经济相比中部其他省份特别是发达地区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今天我想强调三句话。第一,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我省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下面,我主要就发展民营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以及怎样破解这些难题讲几点意见,我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破解准入难题,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总量不足,蛋糕太小,全省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和%。与中部其他五省和周边省份相比,全省中小企业户数、经济总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也都排在末位。特别是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到目前,不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还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人数,同比都在下降。我们必须破解准入难题,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就业,把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数量抓上去。
一要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我省民间资本进入产业空间仍然受限,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入政策上虽然没有公开限制,但门槛高,实际进入难。要实行“非禁即入”,严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之外设置行业准入、市场准入门槛。要清理规范对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招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要推动全领域、全产业链向民间资本开放。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模式,确保民间资本平等进入。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收购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实现产权多元化。推动各市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意见,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在当地、投在山西。二要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去年3月份我省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数都创近年来的新高。但一些配套改革还没有同步,实行了“先照后证”,但是后置审批的部分许可证还是按老办法办理,有的许可证办理依然难度大、耗时长。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注册登记更加方便快捷。要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深化“先照后证”改革。要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放而有序、监管有力,该管的必须要管好,比如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就不能进入,形成更加规范有序的法治市场。要构建新型监管模式,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审批的原则,推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落实。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激活民间资本,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三要切实提高审批效率。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推进简政放权上进行自我革命,取消、调整、下放了一大批审批权力事项,但企业还是感觉办事不方便,该放的权还没有放到位,一些政务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做到了,但权力没有放,大厅窗口人员多为“收发员”而不是“办事员”,没有做到“办理审批手续不出审批大厅”,审批跨度大、程序多、时间长;不少审批事项只是换了个“马甲”,审批中的各种“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关卡林立,耗费企业大量财力和精力,延误了市场机遇。要围绕“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前置条件、审批层级”等核心内容,依据法律法规对现有行政权力、审批事项再进行清理规范,按照“六权治本”要求,进一步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特别是要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禁止明放暗不放、变相实施审批,彻底堵偏门、关后门、开正门。要确定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公开查询办理进度和责任人。要建立问责制度,落实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四要进一步消除行政管理“灰色地带”。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对企业已经取得的评估不予认定,要求到指定的、与相关部门关联的评估机构评估,甚至高收费。最近,省委巡视组在专项巡视中发现,有的厅局行业协会、学会多达20多个,而且职能变质异化,有一个厅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兼任协会领导职务的就有24人,他们利用对口处室的行政职能违规承担前置审批事项和违规收费,对口处室利用协会收入违规获取“灰色收入”,报销费用,既加重了企业负担,又形成了隐形腐败的“灰色地带”。要加快整治“红顶中介”,严肃查处“灰色地带”腐败行为,清理各类变相审批。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斩断利益输送链条。要定期对市场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向社会公布收费情况,探索推进限时、限价服务。要积极支持中介组织依法合规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二,破解环境难题,培育民营经济成长沃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难,集中体现在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软、硬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环境难题不解决,民营经济就难发展。
一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要树立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手段,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要进一步推进政府公共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各类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实现重点领域全部交易进平台、平台之外无交易。要加强网上政府建设,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文件、规定,要上网公布,把办事的政策、程序、内容、制度公之于众,并受理全社会范围的咨询、投诉事项。配合行政审批改革,能在网上实现审批、批准的事项,都要实施网上审批。通过网上办公,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办事效率。要开展新一轮整治“懒政庸政”和“吃拿卡要”行为的专项行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乱作为和不作为等行为依法依纪严厉问责。要尽快建立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中心,设立投诉热线电话,鼓励全社会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的事项,要登记造册,认真调查,一经查实就严肃处理,任何人不得说情、袒护。而且还要抓典型,公开曝光,点名道姓,严厉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二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我省法治环境亟待完善。要按照“六权治本”要求依法确定权力,对我省已经制定的地方性行政法规和规章文件进行清理,对那些不合理、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该废止的废止,该修改的修改。要切实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法律保护,研究出台《山西省民间投资促进和保护条例》,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外贸、财税扶持等方面待遇的公平化。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字号、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经营权、财物权和名誉权,营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要依法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打击假冒伪劣、走私贩私、偷税漏税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的行为,引导民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以质量取胜,规范经营、守法经营。三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目前,有的地方“开门招商、关门宰人”,不讲信用,承诺的条件、政策,人家来了就不管了,甚至刁难、“宰人”。特别是企业维权难屡见不鲜,有的打着为社会、集体谋利益的幌子阻挠企业正常施工;有的提无理要求,组织人堵门封路、恶意施压;有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匪气十足。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困扰着民营企业发展。要想让外地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使本地民营企业办得好、发展快,必须彻底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要继续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加大力度打击地痞恶霸,抓住一些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单位和个人依法从严处理,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要建设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守信践诺,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一定要执行到位,前任政府签订的协议,领导应该履行的责任,接任的领导要接续过来,继续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各类媒体要突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具体举措,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尊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和依法规范管理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三,破解结构失衡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全面发展。受全省经济结构“一煤独大”的影响,我省民营经济结构也严重失衡。工业产业偏重,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80%以上是涉煤企业,而且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产品少。农业产业偏小,近年来,各类社会资本不断投资现代农业项目,总体看大多数投资不大,还是“小打小闹”,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形成规模。第三产业偏弱,主要以批发零售和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低,竞争力不强,发展滞后。我省要走出经济困局,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按照“提升二产、推进一产、发展三产”的思路,加快调整结构,实现创新发展。
一要大力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就煤炭、电力、焦化、煤化工和煤层气产业等创新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传统工业产业新型化。二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我省农业既是基础产业,更是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意义重大。要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投资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鼓励支持重点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物流仓储营销、现代种养业和科技服务等项目。培育一批全国杂粮产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扶贫工程。要搞好土地流转,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建立带动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产业的服务化、消费的个性化和国家鼓励消费政策的不断强化,现代服务业呈现多样化、快速化发展态势,市场空间巨大。要放宽政策限制、创新供给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最大限度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可以说是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第三产业门类诸多,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我只想就养老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讲讲意见。
关于养老服务业。我省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且特点突出。一是增速快。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二是空巢化。以太原市为例,截至20xx年底,空巢独居老人3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三是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人均收入已经是中等以上,我们则是低收入,而且我省20xx年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太原市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老人占77%。四是服务滞后。我省养老机构偏少,供需矛盾突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给予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建设补助1000元,低于全国5000元的平均水平,20xx年省级财政性资金投入养老亿元,中部有的省份是9亿多元。全省各地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这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紧迫任务,是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体现敬老、孝道、老有所养的重要民心工程。发展养老服务业,政府必须增加投入,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只有社会力量成为主体,养老服务业才能发展起来。我在太原市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且希望太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全省起到示范作用,政隆、彦波同志很重视,市委、市政府已经拿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我看这个实施意见研究得比较深、比较透,也很有针对性,像太原市委、市政府这么务实干事,我们大有希望。我也相信太原市一定能够抓好落实,取得成效。
关于文化旅游业。我们要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我们推进“六大发展”,关键是做好两篇大文章,发展非煤产业,我们必须从“以煤为基”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不是在“煤基”上发展非煤产业,必须从“煤堆里”跳出来发展非煤产业。在我们七大非煤产业中,第一位就是文化旅游业,我们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我看比我们拥有的煤炭资源更丰富,更有特色。而且煤矿就是煤,挖一吨就少一吨,总有枯竭的那一天,现在我们就不断有资源枯竭的矿区出现,而文化旅游资源却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不仅可以重复使用,今天你来,明天、明年你还可以来,而且这个资源越深耕细挖,就越丰富多彩,收获就越多。发展文化旅游业可以极大地弘扬山西优秀的历史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可以明显地改善我们山西的形象。文化旅游业还是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业又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富民产业,是直接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有专家给我们省算账,说我们山西如果把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来,可以养活我们山西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是高收入,不是低收入。一年来,我借各种机会,向国内外来山西的客人大力推介宣传我们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贡献突出,宣传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一”。一座都城,这就是临汾的陶寺文化,陶寺就是尧都,陶寺把我们国家有文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陶寺、尧都就是中国古文明、古中国的所在地,就在我们山西。一堆圣火,就是运城的西侯度文化。在这里发现180万年前人类用火烧过的兽骨。这件事情意义重大,人类用火的历史,我们这里是180万年前,在原有基础上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一缕曙光,就是中美联合考察发现的垣曲“世纪曙猿”化石,距离现在4000万年之前,是人类现在发现的人、猴子、猿共同的、最古老的祖先,比非洲的早了1000万年。世纪曙猿的含义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从这“三个一”,从4000万年、180万年、4000多年前,从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山西历史文化的深厚程度,特别是地上古建筑之多,全国特有。20xx年9月16日,访问斯里兰卡发表署名文章,里面有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叫“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这位法显高僧就是我们山西人。法显是东晋高僧,是中国经陆路到印度后由海上回国并且留下记载的第一人。大家知道,唐玄奘是唐朝的,比法显高僧晚了几百年,法显高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佛国记》,远早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我们可以组织国际研讨会,探讨法显在“一带一路”上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成立法显研究会、推介会、大探访、博览会、巡回展会,可以拍法显的纪录片、电视连续剧、电影,等等。同样,去年出访法国,国家文物局推荐我们的永乐宫壁画赴法参展。永乐宫是世界级的,不亚于敦煌的地位,我们完全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外的双林寺,也就是中都寺,在文化上比平遥古城还要重要。目前的旅游正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随着汽车的普及,自由行、自驾游快速增长,游客越来越重视体验、文化和满意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细节也不可忽视,景区的厕所怎么样,净化的开水有没有,多语种导游图、自动取款机、手机加油站、行李寄存、邮政纪念、婴儿车、残疾人、老年人的专项服务、医疗点、救护车有没有,免费的手纸有没有,等等。我们必须重视提升我们景区的知名度,我接触了一些相当层次有的是搞了多年旅游的同志,竟然不知道“关公”家乡在山西,这首先是我们宣传得不够。中国山东省出了文圣孔子,山西出了武圣关公,我们中国人,全世界华侨华人都敬仰和崇拜关公。我们没有把关公故里很好开发起来。我们要把景区的知名度、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投诉率高度重视起来。晋中市委、市政府今年抓旅游业有了明显成绩,他们和国旅合作各出1亿元成立了投资公司,投资公司要募集20亿的投资基金,在3年投进去,可以带动社会投资150亿元。这次我们和国旅的主要领导交谈,他们感觉到省里这么重视旅游业,还要再加快投资步伐。发展文化旅游业不能急功近利。打造一个成功的、著名的景区要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大家看看全国,很少有5年之内就十分成功的景区。必须下工夫,这件事上也是功成不必在我。我们要下决心把我们山西的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要解决的问题诸多,最主要的是高度重视问题,是加强组织领导问题,是理顺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要把干部用好。要加大力度,把优秀干部配备到抓文化旅游的领导岗位上来。下一步我还将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调研,我希望发现各地好的做法和值得推广的经验。
第四,破解资金短缺难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资金是经济的血液,我省民营经济严重“缺血”。今年以来,我们突出抓金融振兴,各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各地各部门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成效逐步显现。到6月末,全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贷款余额增长%,存贷比提高个百分点。资本市场融资步伐加快,截止到今天,“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已有22家,去年到11月份才只有1家,今年有望完成50家上市任务。高新惠普众筹平台今年4月20日试运行,到7月底,已为11户中小企业融资,平均每户1150万元。破解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题,总的讲,就是要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好全省金融振兴大会精神。
今天,我想强调的是,大家还要重视挖掘民营企业自身的潜力,以改革创新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变资源为资本。比如,我省不少民营企业的土地手续和房屋产权不完善,没有土地证就办不了房屋产权证,就不能在银行抵押贷款。绍骋和建华同志专门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和数据掌握得也很详细,占地规模十亩以上、土地手续不完善的民营企业占到%,房屋产权登记手续不完善的企业占到80%。据太原市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如果能够办理完善目前民营企业土地和房屋产权手续,可盘活约400亿元的土地和房屋资产,如果按70%算,可以为民营企业解决280亿元的贷款,退一步,再折一半,不也是140亿元吗。有关部门测算,全省这方面可盘活的存量资源在亿到3000亿元。各市县和省里有关部门都要摸清底数,认真解决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产权手续,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这个办法是一举多得。我们要把思路拓展开,让存量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变成可以创造财富的资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五,破解人才素质难题,提升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人才短缺是制约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既缺乏高素质的企业家,又缺乏科技专家和管理团队,还缺乏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员工。我们要通过抓好人才队伍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要高度重视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民营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关键在企业家。我省民营企业家太少,与历史上晋商相比著名企业家更少,要关心、鼓励、帮助、支持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将民营企业家培训工作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建立统战、组织、人社、教育、工商联和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制订培训计划,依托党校、高校、职业院校以及“银河培训”工程和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平台,对民营企业家进行有计划、分年度的系统培训,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加企业家数量。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我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引不进人、留不住人日益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约束。要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储备人才的激励机制,落实民营企业引进省外“两院院士”、“__”、“百人计划”人才奖励政策;对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民营企业,加大建站补助;对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方建立研发中心或分厂,使用“飞地人才”的民营企业同样给予扶持。鼓励民营企业采用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吸引和用好高层次管理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对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各类人才要在社会保险、户口迁入、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民营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队伍,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全覆盖,但资源分散在教育、劳动等部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培训机构还不够规范,培训内容低端重复,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相互融通、功能完善的职业教育培养格局和人才成长“立交桥”,提高全体劳动者从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变招工为招生,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严格考核,以延长一年或者两年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好坏的重要标准,与政府的财税支持挂起钩来,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就业率延长一年或两年考核,这与当年考核是不一样的,当年学校报个数一统计,然后根据这个就业率,确定招多少学生、财政补助多少钱,但实际上就业率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所以要延长一年或两年考核,就是要真正看你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就业率到底行不行。
第六,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我省民营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上停留在个体制、家族制等传统管理阶段,不仅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一家不算小的民营企业陆续投资了50亿元建设项目,银行想给他贷款,但一看报表是手工填写的,就不敢做了。许多企业没有专业财会人员,有的连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财务成本都不清楚。至于股权不明晰、产权不明确的情况就更普遍了。民营企业有许多不愿意搞改制,认为搞成股份制,对企业的约束就多了,办一些事情就不方便了,这是短视。企业管理必须靠制度、靠体制机制,如果靠家长制、靠一个人管理,一旦这个人身体上或者什么方面出了毛病出了事儿,整个企业就有垮掉的危险,国内民营企业有很多这样的教训。只有推动民营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增强企业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改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下大气力、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引导。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引导民营企业树立战略眼光,摒弃短视行为,树立“用改制促转型”、“为生存改制”、“为发展改制”的观念,增强民营企业改制意识,激发民营企业自身改制需求,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投入到公司制治理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行列中来。二要主动服务。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学习考察、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加强对民营企业法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进行现代企业知识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内容和基本要求。要选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定点帮扶,定制个性化改制时间表,加快改制步伐。政府有关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通过为改制企业减轻负担、开辟绿色通道等办法,降低企业改制成本,提高改革效率,让民营企业改制改得安心、改得顺畅。三要强化措施。。抓紧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改制上市,对于完成改制、上市的民营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资助;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市场准入、信贷支持、上市融资、人才引进、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激励、帮助更多民营企业加快改制步伐。
第七,破解政策难题,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激励。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政策应该有,但实际上没有,政策空档;有政策落不实,甚至在执行中变了形、走了样,背离了出台政策的初衷;有的政策不接地气,没有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尤其是政策的知晓率低,透明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大部分企业没有感觉到政策带来的好处。有关部门对全省新登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跟踪调查显示,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企业占%,特别是享受了政府资金支持和贷款优惠等政策的仅占%。政策文件不在多少,关键是落实、管用、有效。
一要全面梳理落实已有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把中央和省里的已有政策好好理一理,没有落实的有多少,把它挑出来,分析没有落实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现有政策落实好。二要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民营经济发展是全方位的,政策的制定也要成为一个体系。要加强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确保步调一致,为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支持,切实解决政出多门、政策“打架”的问题。三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在全省开展“送政策进民企”活动,通过编印、发送政策资料、组建宣传队,发挥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作用,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全面及时把政策传递到民营企业,让企业熟悉知晓、用足用好。四要做好政策落实督查工作。这次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含金量比较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目前,省里有关部门已先行起草了《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办理完善土地使用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的若干措施》、《山西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等四个实施细则,省国税、地税、工商联和中小企业局四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活动。各市、县(市、区)和省里相关部门也要尽快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抓好贯彻落实。要建立政策落实督查机制,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府法制办牵头,开展国家和我省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调研活动,强化跟踪问效和考核评估,确保政策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要委托社会组织对各职能部门出台的重要政策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找准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落实更加到位。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督促落实。
第八,破解转型升级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整体看,我省民营企业多数仍然处于传统产业低端发展阶段,必须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工艺标准和技术问题,产品创新解决产品品质和市场定位问题,企业创新解决资金渠道和组织结构问题,产业创新解决产业融合和集群问题,商业模式创新解决新型业态问题,以全面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特别要着力解决好民营企业“小、散、短、弱”的问题,这就是企业规模小,太分散,产业链条短,竞争力弱。这是全省普遍性的问题,我想举几个事例,和大家交流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
第一个事例,我省是“中国醋都”,产醋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醋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山西老陈醋长期位居全国名醋之首,蜚声海内外。我们要有成就感、自豪感,但更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省210家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只有20多亿元,年产量超过1万吨的仅有7家,其余的基本是小作坊式的。而有的省一个企业集团的年产醋量就相当于我们全省总产量的43%,收入差不多相当于我省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我省“山西老陈醋”品牌知名度还没有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我们更缺乏全球视野,出口量不到生产量的千分之一。而刚才说到的外省的那个企业,建立了全国销售网络,覆盖全国60多万个终端网点,产品还广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我们国家驻外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使领馆。我省醋企业科技投入研发严重不足,产品仍然主要定位在调味品,没有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没有实现向高附加值的生物科技、健康产业的延伸。特别是产品标准执行不严,一些小企业、小作坊有标准也不执行,甚至有的连生产资格证都没有,一些省外企业随意使用“山西老陈醋”品牌,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损害“山西老陈醋”的品牌声誉,我们省陈醋价格徘徊在2500元—3000元/吨的较低价位,而现在4度陈醋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了2450元/吨。外省企业有的销价是4500元—5000元/吨。可以说,我省拥有3000年历史的醋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很脆弱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醋产业做大做强。我们不能以gdp论英雄,虽然全省几百家醋企业的产值还不如现行煤炭价格七八个100万吨的小煤矿的产值高,但是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老陈醋不仅是山西的优势产业,更是山西产品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山西人的“面子”。当年,阎锡山的部队“宁缴枪不缴醋葫芦”,今天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更不能丢了山西的“醋葫芦”,要努力把“醋葫芦”变成“宝葫芦”。这个产业潜力巨大,我们通过调研已经有了转型发展做大做强的意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市县,一定要把这些意见落实好。第二个事例,我省是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晋中市祁县,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占全国总量的45%,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占全县工业用工总数的70%以上,为富民强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人工吹制成本逐渐高于机制生产成本,订单逐渐向欧洲转移,同时整个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南美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而且,祁县大部分产品通过外贸公司供货出口后,再由外商贴牌销售,产品出厂价格仅仅为终端零售价格的10%-15%。我们调研中看到,工人工作环境很艰苦,生产的产品一个杯子出厂价格1美金,贴上人家牌子就卖29美金,我们赚得太少了,这种商业模式要力争尽快改变。省有关部门、晋中市特别是祁县县委、县政府要和企业一起,加快整合,全面创新,规范标准,解决融资人才等问题,形成合力,尽快转型升级,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积累经验。第三个事例,我们省是中国锻造之乡,20xx年忻州市定襄县加工法兰盘、轴类、锻件等产品销售收入120多个亿,总量占全县经济的62%以上,全县锻钢法兰占全国35%,连同供货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一个县生产的产品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相当不容易。但目前存在的困难也十分严重,企业规模小,开工不足。全县576家企业现在生产的只有261家,占45%。风电法兰具备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只有零件没有部件,其他产品主要在中低端。钢材的利用率只有56%,与国内先进水平的自由锻75%、模锻84%的水平差距很大,销售主要靠拼价格,随着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不加大企业整合和创新力度,不仅不能发展而且难以为继。省有关部门,忻州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定襄县委、县政府要和企业一道,强化措施,尽快在企业整合、技术创新、人才、运输、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再创中国锻造之乡新局面。第四个事例,我们省是中国面食之乡,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我们山西面食文化得天独厚,去年全省餐饮服务业总收入亿元,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7万人,和煤矿行业110万人旗鼓相当,就冲这一点,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这个产业。在全省餐饮销售中,面食销售占40%,从业人员大约占43%,所以我们山西既要高度重视煤炭这块“黑金”,也要高度重视面食这坨“白银”。实实在在地说,我们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这么重要的特色产业,时至今日没有产业规划,没有发展指导意见。近三年来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我们省榜上无名。全省没有一家餐饮服务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去年全省最大的面食企业餐饮服务收入只有2800多万,不到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最末位的十分之一。我们省面食产品品种多达400多种,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这就难以实现规模化、联销化生产。我们省面食餐饮店在全国总量不足2000家,年产值只有10亿元,而福建沙县小吃在全国已经超过2万多家,今年又拓展到港澳台等地区,年营业额已经超过50亿元。差距就是潜力,在调研中,我们特别注意研究怎样把我们省的面食产业做大做强,关键是实现工业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山西的面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调研中我们注意到山西佰和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也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典型。个体经营馒头等面食,从路边店做起,五年后成立长治一丰园公司,之后又成立“佰和园”。建厂之初,就非常重视食品科技研发,七年投入1000多万元,与农业部食品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研发出速冻保鲜面,实现了山西刀削面从厨房手工制作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填补了国内空白。速冻刀削面,不加任何添加剂,保质期280多天,口感和现场制作的一样。面条下锅前和出锅后不沾、不坨、不断。这个“佰和园”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重点农产品主食加工企业,参加调研的同志们都感到,有了速冻保鲜面技术,山西几千年历史的刀削面就有可能更多更快更好地销往全国、走向世界。我们现在就面临这个机遇,速冻面有可能成为我们省速冻食品发展的突破口。现在美国人人均速冻食品90公斤,我们国家只有9公斤,城市化率超过50%以后,速冻食品行业将有爆发性发展,我们目前就处于这样的阶段。目前全国的方便面销售额500多亿元,但是随着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成为热点,速冻品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山西的“速冻面”就是面食食品新时代的创新产品。省和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行业标准,优化工业流程,打造标杆企业,在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市场开发等方面积极支持,让山西的“白银”赶上“黑金”,我看,在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可能超过“黑金”。
第九,破解政商关系难题,重塑山西形象。政商关系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更是困扰我们山西的要害问题。我们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从已经查处的案例看,几乎每一个领导干部周围都有一些商人,勾肩搭背、权钱交易、违法乱纪。这样的政商关系是严重恶化的政商关系,主要问题在官员。作为商人,有的企业老板利欲熏心,“围猎”官员,钱权交易。事实证明,官商勾结、利益输送是山西塌方式腐败的基本模式和主要表现形式,根本原因是党不管党,没有履行主体责任,这种严重扭曲的政商关系必须坚决改变,回归正常。
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怎样认识廉洁、反腐对于发展的意义,二是怎样正确处理政商关系,三是怎样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毫无疑问,腐败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严重扭曲了政商关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严重践踏了公平正义,严重破坏了发展环境。发展必须反腐,发展必须廉洁,廉洁促进发展。这个道理,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清楚,不能糊涂。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并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清楚。我们山西已经为腐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同志们务必警醒,过去的错误不能重犯。今后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等“三大突破”,推进“六大发展”,官商必然有交集、有交往,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各部门局长、厅长,省长、省委书记,要抓经济能不和民营企业打交道吗?能不和企业家们交往吗?不打交道、不交往,怎么发展民营经济?但是,有交集不能有交换,有交往不能有交易。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我们要按照的指示要求,处理好政商关系,重塑我们山西干部和晋商的形象。一年来,我们保持“三个高压态势”,解决乱作为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要坚持下去并坚定不移地建立长效机制。下一步,要突出解决不作为的问题。为官不为并不是个新问题,更不是反腐败反出来的和刹“四风”刹出来的问题。有的干部过去在政治生态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就为官不为,“门不好进、脸不好看”,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在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给好处不敢拿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仍然不办”,继续不作为。有的干部不思进取,精神不振,即使想作为,怕得罪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干部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本领恐慌,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会作为,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依然存在,影响作为,等等。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为官不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要深入实施“六权治本”,要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靠制度、机制、纪律和规矩,靠形成强大的正能量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要坚持深入实施“三个一批”,把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这就是导向,特别是要在“退出一批”,在解决干部能下方面多下下功夫,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要细化措施,抓出成效。
这次推进大会和前两次推进大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抓好贯彻落实,抓落实是干部的基本功,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不能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上,要从各自实际出发,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重在要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