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项永丹: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发表时间 3678510

强调住房城乡建设的重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强化政策落实和创新,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项永丹: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改革创新

高质量谱写新时代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篇章

项永丹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两会决策部署,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xx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

一是转型升级前所未有。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的要求,大力拆违建、解危房、除脏乱、消劣V、拓空间。全省拆违亿平方米、"三改"亿平方米,整治"四边三化"重点点位2031个、第五立面整治亿平方米,全省861个城中村改造全面推开,完成城中村拆迁万户7903万平方米,一年完成全省一半以上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规模和速度都创历史最高。1191个小城镇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和项目设计,完成473个小城镇整治任务验收,开局一年就完成整治总数的40%。19717幢城镇危房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治理农村D级危房万户、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3512户、其他C级危房万户,累计完成万户,解危取得了决定性成果。25个污水处理厂、3000公里管网建成投运,48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一级A提标改造,接收农村污水设施运维万个,新增停车位万个、建(改)城市道路169公里、建设联网路35条,新增地下空间万平方米,建成海绵城市72平方公里,开建地下综合管廊公里,均为历年之最。

二是保障民生前所未有。我们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销售新建商品房9600万平方米,开发投资达8227亿元,创历史新高。商品房价格总体平稳,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开局良好。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和公积金工作,新增分配公租房万套、城镇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家庭8776户、争取棚改贷款资金2458亿元、归集住房公积金1191亿元、支持住房消费156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新开工棚户区改造万套,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万套,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万户,极大保障和改善了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省委省政府召开最高规格、最大规模专题动员大会,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五个专项行动";新增生活垃圾末端日处理能力万吨。全力推进城乡环境改善,建成绿道1000公里,创建国家级人居环境(范例)奖、生态园林城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等23个,居全国前列;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我省首个世行项目"高度满意"评级,省政府通报表彰。全力推进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利用,新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在全国率先开展风景名胜区管理评价、推行规划实施评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评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2个村镇上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5个小城镇成为全国特色小镇,认定首批636个省级传统村落,资源品质和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三是深化改革前所未有。我们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大胆试、大胆闯,首次成立厅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厅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全系统事项实现率达%;施工图联审、"竣工测验合一"等改革列入省委深化改革推广项目;信息孤岛基本消除,数据共享全面推进,我们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主动融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完善了四大都市区规划纲要,完成"大湾区"、"大花园"专项课题研究,浙江成为全国城市总规改革试点省,嘉兴、台州列入全国规划改革试点,杭州、宁波、台州、义乌列为全国城市设计试点,杭州成为国家住房租赁改革试点,国家级试点为历年之最。深入推进建筑业改革,完成建筑业产值272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成立了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局,59个市县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职能整合,98个市县完成挂牌,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派驻覆盖率达%。

20xx年,我们更加注重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积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持续向好。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久久为功,作风转改纵深推进,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有力锻造了一支敢担当、能作为的新时代建设铁军。

20xx年,我们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中全面推进了新发展,为本届政府工作画上圆满句号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建设系统各方面取得了出色成绩。

(一)聚焦中心工作,重大任务出色完成。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完成了"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整治等重大专项任务,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亿平方米,实施"三改"亿平方米,惠及群众690万户,腾出土地万亩。小城镇整治六大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三年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全面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县(市)污泥处置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全覆盖。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历届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的保障任务。

(二)聚焦新型城市化,区域统筹全面增强。省委、省政府分别于2014年、2016年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实施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与省政府签订的《共同推进城乡建设转型综合示范区合作协议》全面实施;到20xx年底,全省城市化率约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的主体功能区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中心镇总体规划,并启动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所有规划保留的村庄规划、中心村的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的通用图集推广实现"三个全覆盖"。

(三)聚焦百姓安居,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积极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去库存向稳房价的转变、从管销售向管租售的转变。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房地产累计投资万亿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米,为改善住房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全省共新开工保障房万套、竣工万套,城镇住房保障受益率达%。率先建立公积金监管信息平台,公积金缴存和使用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第一轮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基本完成。

(四)聚焦美丽宜居,城乡环境全面优化。基础设施日趋配套,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70多公里、打通断头路238条、新增停车位万个,率先实现公共自行车县(市、区)全覆盖;新增地下空间6300万平方米,建成海绵城市平方公里,开工地下综合管廊公里。服务管理日趋精细,率先实现"数字城管"县级全覆盖并向"智慧城管"转变、向乡镇延伸。环境品质日趋提升,建成绿道4500多公里,创成一批中国人居(范例)奖、园林市县和美丽宜居示范镇、村。资源保护日趋增强,拥有59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数量、种类、分布密度、占比国土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拥有5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401个中国传统村落。

(五)聚焦建筑强省,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支柱产业地位继续巩固,建筑业产值从2013年的万亿元,增长到20xx年万亿元,年均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建筑工业化稳步推进,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1960个,面积达4832万平方米。新增节能建筑亿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亿平方米。市场管理日趋规范,率先建成勘察设计"四库一平台"和建筑业诚信监管平台,实现网上智能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六)聚焦百姓获得,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推进机制基本完善,"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全系统行政许可事项从182项减少到6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省、市、县三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面加强,"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效果明显,覆盖乡镇(街道)、对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的执法机制基本建立。

(七)聚焦依法行政,法治水平上新台阶。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全面落实到建设立法、重大行政决策、权力责任行使、预防化解行政争议等各项工作中。在全国率先出台违法建筑处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绿色建筑、房屋使用安全、城市景观风貌5部地方性法规,餐厨垃圾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2部省政府规章。全面完成"四张清单"梳理,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权力事项基本目录库,依法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历年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运用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信访形势总体稳定。

过去五年的成绩是令人振奋的。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级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特色还不明显,城市、乡镇、村庄的规划设计总体缺乏当地特色和风貌。二是基础设施能力还不充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程度低,特别是垃圾处置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等历史欠账较多。三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还不健全,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配套政策尚不完善,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住房供需结构、租售结构还不尽合理。四是建筑业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人技能素质偏低,建筑业仍然大而不强。五是职能规范还不统一,市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不一致,影响了行业政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重点予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继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迈向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做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目标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应当着力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遵循。新发展理念是统筹推进建设各行业发展的根本指导,要贯穿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保护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工作谋划、执行、评价的各个环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增强发展动力,努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建设系统多数工作涉及民生,要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解决好事关民生的各种大事、小事、实事、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省委车俊书记指出,"浙江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要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新优势,仍然依靠改革。"我们要始终秉持创新精神,始终坚持以改革作为第一动力,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改革中再加劲、再提速,在改革中见质量、重效果,推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始终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不抓党建是最大失职。"建设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第一责任,始终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始终不容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要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为打造建设铁军维护好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在今后工作中,要更加强化"六个突出":

一是突出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内生动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实现放得彻底、管得到位、服务得高效。要加快成果转化,把"最多跑一次"渗透到住房城乡建设各领域,实现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持续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数据共享,按照"八统一"要求,全面建成建设系统各行业的数据库、数据仓,到2022年,真正实现建设行业信息化"一张网"、"一个口"、"一套标",全面实现一网办理、一窗受理、一录通用。同时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提升监管效能。

二是突出空间优化,着力提升竞争力。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围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加快提升四大都市区首位度、综合能级和国际化水平,积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统筹好城乡空间规模与经济发展布局、四大都市区与县域经济转型、城市和农村规划管理。到2022年,全面实现省域一体化格局全面优化、都市区一体化建设全面优化,省域中心城市一体化竞争力、县域一体化辐射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在加快推进城市规划设计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试点经验由盆景变风景,全面打响浙江特色品牌。

三是突出安居乐业,着力增强幸福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主动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领域系统性风险。到2022年,全面实施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助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居更舒适的目标。要着眼平安和谐,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全面压紧压实城乡危旧房治理、建筑安全监管、城市公共服务安全管理责任,积极有效消除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建筑施工等系统安全隐患。同时,强化社会公共舆论监测和舆情防范引导,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四是突出功能完善,着力推进现代化。按照"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保障,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清洁排放和垃圾"三化四分"处置能力建设。到2022年,构建起与城市规模、品质、发展前景相适应的环境基础设施现代化体系。要统筹推进城管综合执法,实现"智慧城管"、综合执法平台与基层治理"四个平台"管理和执法信息共享。坚持绿色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人文资源保护齐头推进,到2022年,形成山水城乡融合、文化自然益彰、景民产业和美的"浙山浙水浙乡愁"特色内涵,全面提升城乡绿色发展承载力。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村镇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乡村风貌管控行动和传统村镇保护行动,到2022年,建立健全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建设政策技术体系,村镇质量、功能、特色和发展能力大为提升。

五是突出创新驱动,着力实现高质量。坚决打破束缚发展的"坛坛罐罐",高质量推进"三改一拆"特别是城中村改造,高质量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到2022年,所有县(市、区)创成"无违建县(市、区)",基本建成"无违建省",全面完成1191个小城镇整治任务,全面提升小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接轨并带动乡村振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鼓励支持建筑业、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等企业以科技创新求得竞争力突破,提高生产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到2022年,建设行业实现从"同质"向"链补",从"扩张"向"提效",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全面建成建筑强省。

六是突出法治建设,着力提升公信力。全面增强法治观念,推进行业科学立法、公正执法。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到2022年,构建完善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建设法制和依法行政管理监督体系,全面提升建设系统各级各部门行政质量、行政效率、政府公信力,全面助推法治浙江建设。

三、20xx年重点工作

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重点在十个方面有新作为。

一是在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成效上有新作为。按照"八统一"要求,实现"最多跑一次"标准化在建设行业全覆盖。持续深化"一窗受理"平台应用,实现与省政府"一窗受理"平台全面打通。继续完善施工图联审机制,全面推进"竣工测验合一"改革。配合发改部门牵头代跑,年底前全面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要求。全面完成我厅在线平台版建设和共享内容。加快推进行业数据仓建设,实现所有涉"跑"事项数据共享,更大范围、更大限度提升政务审批"五个零"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深化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部门联动、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全面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国家试点任务。

二是在持续增强新型城市化质效上有新作为。围绕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编制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发挥四大都市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加快推进嘉兴、台州城市总规编制国家试点。全面开展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深入贯彻《浙江省城市景观风貌条例》,加强城市景观风貌规划设计引领,凸显城市特色和个性。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做好9个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10个村庄规划设计落地试点、15个农房设计落地试点,新增全国特色小镇10个。全面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大力推进"浙派民居"建设。

三是在持续增强更舒适居住条件保障上有新作为。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纾缓热点城市住房市场潜在的价格上涨压力,确保商品房价格不出现大的起落。建立健全由市县政府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房地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高租赁住房供地比例,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和企业,建成全省住房租赁与买卖监管服务平台。基本完成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新增分配万套,发放租赁补贴万户,切实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加快推进杭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义乌市、嘉善县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初见成效。继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开工建设棚改安置住房万套,建成万套,让住房困难家庭早日实现"安居梦"。全年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净增28万人、归集住房公积金1000亿元、稳定支持住房消费1100亿元。

四是在持续增强美丽浙江能力建设上有新作为。针对中央第二环保督查组反馈问题,9月底前全面完成33个垃圾处理设施、4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整改任务。全面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制度创新、处置能力提升和文明风尚等五大专项行动。在20个县(市、区)启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设区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分别达到80%、50%以上,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全面启动封场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建设改造污水管网20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配合制定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启动100座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全面完成行政村污水处置设施接管并开展500个运维标准化试点,建成省市县联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体系。建设供水管网650公里,改造供水管网600公里,新增供水能力50万吨/日。加快推进上中下游城镇燃气应急储备体系建设,提升应急能力水平。新开工海绵城市100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40公里,新增停车位10万个,新建绿道1000公里。启动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建成50个园林式居住区(单位)、4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全面启动"厕所革命",按照生态、环保、经济、实用的原则,建立以独立式和附属式公共厕所为主、社会厕所对外开放为辅的厕所网络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清洁卫生的城镇公共厕所服务体系,确保做到新城新区公共厕所建设不欠新账,加快补齐老旧城区公共厕所及时欠帐,鼓励城市街道周边机关、企事业、服务窗口等单位厕所对外开放服务社会。同时做好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和公共厕所标识指引系统。

五是在持续增强"三改一拆"动能转化上有新作为。全年实现拆违、"三改"两个1亿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815个、23万户,努力实现城市建成区城中村拆迁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实施60个大型功能性项目。启动第二轮全省城镇危旧房大排查,进一步完善房屋使用安全日常监管体系。治理改造农村危房万户并力争提前完成,出台《浙江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创成5个"无违建县(市、区)"、20个"基本无违建县(市、区)"。继续推进"四边三化"桥下空间开发利用,继续推进"双百"创建,完成20条省级精品示范道路和20个省级精品示范入城口打造。

六是在持续增强资源保护管理实效上有新作为。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管理改革,通过规划实施评估、信息智能监管和综合管理评价,强化规划"编、审、用、管"机制,推进我省由风景名胜大省向强省发展。积极培育风景名胜新资源。全面完成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指导完成20个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指导完成20个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推进重大公共服务设施落地,推进"景中村"整治提升,扩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面。组织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指导各地做好历史建筑图则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完成13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和100个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带。

七是在持续增强小城镇整治辐射带动上有新作为。按照出样板、出标准、出模式、出人才的要求,全面落实整治任务,实现整治长效。按照"抓巩固、促提升、出成效"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风情小镇、健康小镇、畅美小镇、活力小镇、智慧小镇等"五类小镇"创建,强化民生项目推进和特色产业培育。全省70%的乡镇(街道)考核达标,各乡镇整治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0%以上。

八是在持续增强建筑业绿色发展动力上有新作为。全年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以上,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深化建筑业改革,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城市中心城区全面实施住宅全装修。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000万平方米,打造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00个。紧扣"一带一路"发展,鼓励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全年建筑业外向度保持在50%以上。依托信用监管平台规范建筑市场,以工程保证保险制度促进"浙江无欠薪"。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强化监管,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范围内。深入推进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改革试点工作。

九是在持续增强城市管理和执法效能上有新作为。以"智慧城管"为依托,启动厅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更多行政执法机构合署办公。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文件要求规定,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处罚职权划转,年内建设系统内部的处罚职权要率先实现集中行使。要强化执法重心下移,加强对乡镇(街道)、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派驻机构的监督指导,推进执法队伍正风肃纪和基层单位规范化创建。建成综合行政执法信息平台系统,基本实现案件办理全程电子化、移动执法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处罚信息和社会信用信息联动机制建设。

十是在持续增强不忘初心履行使命能力上有新作为。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意识,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规范"三会一课"和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全面落实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办法》,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促进作风转改成为自觉和常态。继续深化"最美建设人"选树和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建筑工匠精神,提升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任务开启新征程。建设系统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担当责任、百姓情怀,全面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67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