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整理)书记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云海发表时间 3791038

强调农村发展重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书记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书记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2年全县"三农"工作成效,研究部署当前我县"三农"工作,动员全县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加压奋进、奋勇争先,不断开创新时代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

刚才,XX同志传达学习了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会也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的实施意见(讨论稿)》,这份文件的内容既契合了上级最新有关精神要求,同时也结合起了我县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请大家务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与此同时,XX镇、XX镇分别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及早稻生产等工作进行了发言,讲的都很好,希望各乡镇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三农工作领域探索出更多的"XX样板""XX经验"。

应该来说,过去的2022年,既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也是我县"三农"事业的突破奋进之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扎实做好战疫情、抗大旱、稳产量、调结构等各项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良好成效,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农业更加高质高效。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新增设施蔬菜近8000亩,产业规模突破2万亩,年产值达亿元以上;整合XX、XX、XX等竹笋加工企业成立了竹笋集团,竹笋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成功举办中国(XX)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森林食品产业园落成高峰论坛,"XX竹笋"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承包地流转率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40家,新注册登记家庭农场26家。二是农村更加宜居宜业。以打造美丽宜居示范县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态维护工作,完成111个新农村建设点,打造2个美丽宜居乡镇,XX、XX、XX、XX、XX5个乡镇获评省级卫生乡镇。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创评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三是农民更加富裕富足。认真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三类人群"风险消除率达59%,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成功举办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推进会,小额信贷做法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刊用推广,高质量通过国家和省市年度考核评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位居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省、市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凝聚着全县"三农"战线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的艰辛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从农业产业来看,我县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质量效益不够好、总产值不够高、品牌影响力不够强,"小、散、弱"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从农村面貌来看,"空心化"情况依然明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仍然滞后,与乡村振兴还有较大差距。从农民生活来看,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收益较差,农村人口外流现象严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加快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塑农步伐,让"三农"发展的底色更重、成色更佳、亮色更显。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提速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县上下要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XX华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就做好今年我县"三农"相关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精准把握"三农"工作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针对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三农"工作的时代新要求,挖掘新动能,抓住新机遇,确保我县"三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1.要准确领会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省、市主要领导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也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XX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千方百计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市委农村工作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XX强调,要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重农强农调子不变、惠农富农力度不减,不断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2.要深入挖掘新动能。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应对不容乐观的外部市场环境,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居"五大任务"之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2023年5项重点工作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农村可挖掘的需求、可投资的领域、可激发的动能很大,农业农村领域大有可为。据专家测算,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未来5至10年,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等乡村建设投资需求有近15万亿元,对建材、水泥、钢筋、机械等基础产业的拉动作用很大。为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释放出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明确信号,同时也释放了很多乡村振兴的利好政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我们要抓住国家加大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契机,把农业农村领域作为推动经济加快回升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做强农业、做美农村、做富农民,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大提升空间。

3.要牢牢抓住新机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写入了许多新提法,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庭院经济对多方有益,对农户,有助于合理利用院落等闲置资源,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对村庄,将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美化相结合,有助于增添村庄的绿色和文化味;对县域,有助于发展特色产业,比如通过庭院发展休闲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对丰富我县全域旅游业态具有重要作用);又如,"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一头连接农民的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中间还有一个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过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布局。有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再如,一号文件首次提及了"即时零售",将"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即时零售已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量。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县城超市的即时零售订单同比增长了71%,咖啡店订单同比增长124%。可以说即时零售是一个富民产业,能够从"促消费""稳就业""增活力"等多个层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等等。总之,新提法蕴含着新机遇,要加强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研究,紧紧抓住蕴含其中的新发展机遇,提前做好谋篇布局,为农业农村发展激发新活力、创造新优势,进而实现换道领跑、借势超车。

二、要紧扣中心任务,强化工作举措,不断激发"三农"工作的动力活力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目标引领,狠抓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建设农业强县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1.聚焦头等大事,推动稳产保供多元化发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明确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在建设农业强国中的重要地位。要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政治责任,切实扎紧"米袋子"、保障"油瓶子"、拎好"菜篮子"、端稳"肉盘子"。一要认真抓好粮油生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们XX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可以预见到将承担更加繁重的粮食生产任务。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控制耕地"非粮化",坚决杜绝抛荒撂荒现象,着力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实行台账管理,种植面积要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田块,确保早稻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要加快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机械化育秧中心建设,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推动"单改双"工作。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和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样板创建,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升粮食产能和品质,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亿斤以上。要构建农民种粮合理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资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积极扩种油菜、油茶等作物,确保全年油菜播种8万亩以上、油茶新增万亩以上、改造万亩。深入吸取去年世纪干旱教训,强化顶层设计,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大力推进XX江下水库扩建项目、小型水库及重点山塘综合整治等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要加强设施蔬菜生产,持续做大做强双孢菇、茭白、西红柿、辣椒等品牌,确保今年新增设施蔬菜(含食用菌)8000亩以上,力争1万亩,总面积3万亩以上;新增露天蔬菜种植1万亩以上,总面积12万亩以上;蔬菜(含食用菌)年产量达30万吨以上,产值8亿元以上。从当前进度来看,设施蔬菜建成6000余亩、已完成种植4000余亩,与全年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差距。这项工作早抓早主动、晚抓就被动、不抓一场空,各乡镇要加快设施蔬菜推进速度,落实好种植主体、种植面积。要加强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种植水平,力争全年培育职业菜农1400户。要认真做好蔬菜销售、市场开拓工作,尽快选派人员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强化沟通对接,力争全年创建20个以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三要积极发展现代养殖。当前,虽然生猪行业已处于亏损状态,但要增强大局意识,落实好生猪产业支持政策,强化生猪产能调控,提振养殖户信心。同时,要以XX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为示范引领,持续深化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牧原二期、三期竣工投产,力争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达到40万头以上,生猪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跻身省级生猪调出大县行列。要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编制好XX花猪发展规划,做好XX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要继续实施赣中南肉牛养殖项目,大力引进小黄牛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壮大黄牛养殖规模,力争全年肉牛出栏万头。大力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稳步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力争全年水产品总量达8600万吨。

2.聚焦提质增效,推动富民产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是建设农业强县的必由之路。一要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当前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带动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拓市场"的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立足粮竹果蔬菌畜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壮大XX、XX、XX等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辐射面广、品牌效益高的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今年培育1家年经营性收入超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实际进资额达4亿元。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发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合作模式,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坚持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围绕竹笋、蔬菜、食用菌、粮食、油茶和肉类拓展延伸加工链条,抓住预制菜发展风口,突出地方特色风味,推动"XX竹笋""XX红鱼""XX双孢菇"等预制菜产业加快发展,让农产品增加值更多地留在县内。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即时销售等新模式。各乡镇要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承办今年全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结合各自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特色,积极打造景区景点,探索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路径,从而提升农业服务业产值。三要注重科技创新赋能。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行"揭榜挂帅",创建一批市级、省级农业创新创业平台。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因人因需提供科技服务,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完成2022年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科学推进2023年度1万亩新建和万亩提质改造。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推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维修与配件供应、农机技能培训等产业发展。四要唱响区域特色品牌。我县"农业大而不强"主要是品牌不够强,特别是与XX蜜桔、XX白莲、XX麻鸡等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持续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继续做大做强现有公共区域品牌,积极融入"赣鄱正品""赣抚农品"品牌体系。加快"两品一标"建设,大力推动XX小黄牛和茅台韭菜尽快入选地标产品,力争今年新增"两品一标"认证个数6个以上,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上,打造更多"叫得响"的特色品牌。

3.聚焦底线要求,推动脱贫成果长效化巩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做到脱贫对象"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一要严防返贫致贫风险。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早消除。要落实精准帮扶,对家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弱劳力半劳力,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同时,要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二要着力促进民富村强。牢牢抓住产业和就业两大关键,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落实落细各项稳岗政策,确保有劳动力脱贫人口就业率达80%以上、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强化社会帮扶,深入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式、造血式帮扶。积极响应市委提出的"十村标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行动,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力争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达60%以上,100万以上的村16个、200万以上的村2个。三要强化反馈问题整改。针对国家和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坚持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以"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真负责"的态度,深挖问题根源,细化整改措施,坚决扛起问题整改主体责任,做到问题见底、整改见效,全面消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4.聚焦宜居宜业,推动乡村建设品质化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一要统筹村庄规划建设。着力健全完善县城、乡镇、村庄规划设计,统筹产业发展和生态功能全域布局,加快完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避免人为过度"堆盆景",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更好体现XX特色,让XX的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二要推进农村综合治理。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态维护各项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51个省级村点、70个县级自建村点的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全域"整洁庭院"整治活动,开展"庭院经济"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七位一体"管护试点。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扩面升级,力争全年创建1个全域美丽乡镇、12个美丽村庄、2100个美丽庭院。三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2023年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农村地区项目建设,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化配置,持续完善公共设施供给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让农民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在城市的生活品质。要加快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而又急需解决的民生小事。四要增强乡村治理效能。今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就意味着乡村建设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要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深入开展"红旗党支部"创评活动和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发挥好"法律明白人""法通村"等好的经验做法,妥善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解决问题用法,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促进乡村文明、遏制高价彩礼、抵制厚葬薄养等举措办法,革除农村地区陈规陋习,形成健康向上的新风正气。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奋进合力,持续夯实"三农"工作的硬核支撑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要压实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特别是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三农"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县各部门要同心协力,始终心系农民、发展农业、关注农村,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新发展阶段"三农"发展这篇大文章。要健全激励、约谈和问责机制,更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推动形成上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县委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把农业农村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三不"领导评比、"五大评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活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进一步彰显讲实绩、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县纪委县监委、"两办"督查室、农办等要聚焦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工作,定期开展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政策举措落细落地。

2.要强化要素保障。从资金、项目、土地、人才入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县提供有力保障。要整合好、利用好涉农资金,集中有效资源办大事,力争实现更大效益。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加快谋划编制一批利当前管长远、补短板强弱项的农业农村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政府专项债资金,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业水价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财政惠农信贷通"运行机制,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要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要推动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实施"特聘村主任"、"百名城市人才联百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开展农村特设岗位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等,全方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3.要改进工作作风。农村工作直接与农民群众接触,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大力践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先争优"工作理念。要巩固拓展"八扬八治"深化作风建设活动成果,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深入基层、下沉田间,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树立农业农村干部"忠诚担当、勤劳朴实"的良好形象。要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时间谋发展、抓落实、促振兴。要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以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农业农村发展各项工作,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XX华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7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