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讲话稿/演讲 >

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

好学生发表时间 361757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3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

在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在中秋佳节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刻,总书记再次来到甘肃和兰州考察,并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赞誉“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发展的殷切期望、对甘肃人民的关怀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甘肃考察作出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视野宏阔、思想深邃、重点突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甘肃篇”的最新发展,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甘肃实践、兰州实践最权威最深刻最有力的科学指引。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强省会行动和“xx”部署要求,以国家黄河文化公园建设为统领,持续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金字招牌,做好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一个总体规划,保护、发展、安全3篇文章。要充分发挥黄河风情线统一管理工作机制作用,联合沿河部门单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筑牢大景区安全屏障,确保黄河安澜。要着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努力为把兰州建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国家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使母亲河成为造福兰州人民的幸福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2)

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甘肃、深入兰州视察,这是甘肃和兰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和兰州人民的深情牵挂、对甘肃和兰州发展的特殊关心。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学指引和强大精神力量。我将深刻铭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与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对标对表、找准目标,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兰州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务实举措和实际成效,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赓续中华文脉,着眼着力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持续推进文化“两创”,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融合,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作、演出和推广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文化品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市文艺在“高原”上出“高峰”,努力用心、用情讲好兰州故事、甘肃故事,为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材料(3)

时隔五年,带着对甘肃人民的厚爱和兰州发展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兰州考察,为兰州谋经济发展之道,改革开放之策,文化创城之路,社会治理之方,为兰州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发展蓝图,指明了行动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潜心为国护宝,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所在。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铭记总书记“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深情寄望,进一步加强对兰州文化的研究、弘扬和传承,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把兰州本土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黄河之滨也很美”金字招牌。通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形成形式多样的文艺产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下步工作中,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创建xx景区为牵引,打造“烟火兰州”“诗意兰州”,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推进文旅综合保障软件硬件双提升,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贡献力量。

【参考文章1】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要求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全省上下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举措,推进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视察甘肃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生,叮嘱我们“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农村人口规模性返贫致贫。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治理。做好积石山地震灾区等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饱含对甘肃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暖人肺腑、催人奋进。我们要始终牢记“民生为大、民生为要”,切实办好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各地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落细落实“一键报贫”机制,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才会更有温度。各地要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着力强化“一老一小”服务,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要扎实推进积石山灾后恢复重建,跟进做好群众生活保障、搬迁入住和配套设施建设,让老百姓生活得安心、舒心。

深化农村移风易俗。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组织作用,推进多样化的村规民约宣传活动,持续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不断放大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成效。

维护和睦和顺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持续深化“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宗教事务依法管理,持续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局面。

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平安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稳定是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各级各方面要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化解经济金融、意识形态等重点领域风险,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大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力度,巩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章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求我们“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全省上下要牢记于心、践之于行,进一步增强赓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的使命感、责任感,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具有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好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饱含期望,为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着力重点。全省上下要坚持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文艺精品创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描绘新时代陇原文化繁荣发展新图景。

要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璀璨的文明积累,是甘肃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各级各方面要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石窟寺、民间艺术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做好敦煌文献回归整理、保存修复、研究出版工作,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要统筹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高水平办好伏羲大典、敦煌文博会等节会,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的甘肃文化名片,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要加力发展先进文化。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加大文化传承主题“大书”“大剧”“大作”“大片”创作力度,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使具有甘肃特色的文艺作品更好承载文化传承功能。

要加快文旅产业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促进。要立足资源禀赋、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全域发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使甘肃成为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要培育壮大文化经营主体,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平台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游、研学游、乡村游、康养游、民俗游等特色文旅业态,持续提升文旅产业综合效应。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让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

【参考文章3】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期间,亲自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要求我们“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省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此次甘肃之行,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其间,总书记为甘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行动方向、明确了着力重点,提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拓展跨省域合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我们要深刻领会、对标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转化为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

要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动力也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抓好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保、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破除制约全省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要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找准改革的发力点、突破口,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要坚持以开放拓空间。扩大开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全省上下要抓住抓好这个最大机遇,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要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班列运营规模和效益,更好凸显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

要坚持以县域强支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找准定位,立足优势,主动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打造更多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要认真研究人口流动趋势,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带动乡村作用,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让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章4】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着眼于甘肃的基础、优势和地位,赋予我们“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使命任务。全省上下要深刻领悟、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更实举措,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视察期间,总书记深刻分析甘肃省情、精辟阐述甘肃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牢记于心、践之于行,进一步突出特色、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变为美好现实。

要做好链条锻造的文章。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各级各方面要坚持“两手抓”,统筹推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延伸产业链、畅通循环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更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改旧育新中推动经济扩量提质。

要做好科技赋能的文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着力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级各方面要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依托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兰白“两区”等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聚焦核科学、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做好农业增效的文章。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甘肃是地处内陆的传统农业大省,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级各方面要锚定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紧盯“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牛羊菜果薯药”等农业特色产业综合效益,做大做强玉米、马铃薯、蔬菜、花卉育种制种产业,持续强化乡村发展的产业支撑。

要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各级各方面要落实好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机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机制、荒漠化防治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自然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让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牢牢把握总书记为甘肃发展明确的一系列着力重点,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厚植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7 361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