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国务院办公厅部署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为契机,创新推出“民声一键办”改革,通过基层资源再分配、基层力量再调整,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变革,让每一个群众诉求都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民声一键办”中的“民声”是指群众的诉求,“一”是指群众只打一个电话,“键”是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办”是指统筹办、协同办、有人办。“民声一键办”是一项机制,核心是一支队伍,通过解决一个个“小诉求”,最大限度把各类“大风险”处置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警源治理的重要抓手。改革以来,**市12345接报诉求下降21.3%,群众诉求重复报警率从24%下降到9.6%,各类民生诉求现场办结率达90%;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命案同比下降44%,消费类、劳资类等纠纷平均办理时间从10天缩短至24小时以内,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到97.2%、99.1%。
一、坚持党政同责、绘制一张蓝图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共治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基本点。必须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真正让群众唱主角。“民声一键办”改革坚持整体政府理念,围绕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共治同心圆,有效盘活基层治理资源,推动治理观念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坚持党政领导,做好整体化布局。一抓到底才能善作善成,做好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制度长治长效。从改革之初就跳出公安视角,以党委政府视角统筹谋划推进。在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部署、督导推进,市“两办”专门出台《关于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的实施细则》,将“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纳入全市“四敢争先”攻坚破难专题,有力保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在县级层面,“一把手”亲自挂帅,政法委书记牵头抓总,以高规格、大力度部署推进“民声一键办”改革落地。坚持分类施策,做好体系化设计。因地制宜,才能百花齐放。“民声一键办”改革坚持不搞“一刀切”,按照“标准+特色”原则,在“党政统领、民意导向、部门协同”的架构体系上,明确由政法委统筹,公安、信访、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联合战线,组建工作专班,按照“明责、明权、明法”原则,厘清权责清单,按照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全域覆盖分步推进。坚持实战实效,做好常态化问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始终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建立签收率、反馈率、分流率、回流率、办结率、投诉率“六率”常态监测机制,形成“受理、流转、处置、跟踪、反馈”全链条责任闭环。同时,把“民声一键办”作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抓手,加速大数据赋能、闭环式流转、场景化治理,为基层治理提效增力。
二、坚持系统重塑、建立“三角架构”形成“一体流转、全程闭环”的运行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表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更加注重基层治理的高效协同,迭代升级“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机制,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民声一键办”畅通了“民声”事项收集、流转、推送的渠道,形成110、12345和基层智治平台全网融合、信息互通、责任明确的“铁三角”架构体系,真正做到群众有事一个电话“一办到底”,撬动了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畅通“一键直呼”的流转机制。围绕公共设施、市容环境、市场监管等12个“民声”事项类别,梳理三平台联动流转事项清单,在确保安全基础上,统一110、12345和基层智治平台间的数据传输字段,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无论群众打哪个电话,都能实现无障碍流转和解决。配套建立首接责任制、部门会商制,针对性质不明、边界模糊、职责不清等事项,由首接部门先期受理,事后分类推送、协同解决;针对多头疑难事项,根据紧急程度实行季度常态会商、应急随时会商,明确“民声”事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做到相互补位、协作共赢。改革以来,12345、110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流转事项7.82万件,没有打错的热线,只有顺畅的对接。建强“一呼即办”的指挥机制。参照公安机关情报指挥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模式,推动市县镇三级社会治理中心改造提升,设置指挥调度、部门进驻等功能区域,强化7×24小时线上线下值班值守,全时全量接收、流转、处置非警务类事项。充分发挥中心数据集聚优势,打造全周期预测预警驾驶舱,建立风险研判预警模型,对情感、劳资等易引发个人极端事件的隐性矛盾纠纷赋分赋码、一屏展示,并及时推送相关部门处置,为防范化解重大案事件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全市全部72个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均实行实体化运作。压实“一办到底”的跟踪机制。打通110、12345、基层智治平台,形成接报即时响应、过程随时回溯、结果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对现场一时无法办结的问题,落实相关力量跟进化解。对重大敏感、疑难复杂的问题,落实“提级、盯办、销号”机制,由镇(街道)领导包案、职能部门参与,逐一攻坚,限时销号。对可能引发风险的,纳入系统动态监测风险,实现“一办到底”、风险闭环。截至目前,各类“民声”事项现场办结率达90%,群众满意度达到99.1%。
三、坚持专业引领、集成多元力量夯实“以专对专、高效合成”的能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这表明,创新和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要聚焦能力现代化这个关键,锚定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方向,坚持人力和科技、人文和法治、专业和群防相统一,不断提升专业化、数字化、协同化治理能力。“民声一键办”改革,以专职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坚持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开放式治理架构,集成社会专业力量,深耕队伍专项能力,持续提升“民声”事项的现场处置能力。实践证明,只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才能够真正激发出基层治理的无限活力。突出专业化能力,把准“民声”治理的标准线。治理成效好不好关键在人,核心是专业化水平。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群众更加多元的专业需求,**市聚焦队伍专业化、调解规范化、处置高效化目标,不断完善“民声”服务职业化体系,真正做到以专对专,事半功倍。一是统一队伍规范管理,在全市全部72个镇(街道)建立处置“民声”事项的专门队伍,实行编制、管理、服装、标识、装备、待遇“六统一”。二是加快专业资质认证,推进“民声服务队”职业资质认证体系建设,通过培训赋予“民声服务队”人民调解员、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一员两师”身份,提升前方现场处置能力。三是规范专项处置机制,针对组建之初现场应变能力不足、处置流程不熟悉等现实问题,由属地公安机关负责开展“双处警”“跟班学”等传帮带教学,建立“123”响应机制和“1030”处置机制,即1分钟内签收、2分钟内联系当事人、3分钟内指令;主城区、主镇区10分钟内处置力量到达现场,30分钟内处置力量全域响应到达。出台现场处置指南,建立市县两级98人专家库,24小时提供在线指导支撑。改革以来,**市“民声”事项的投诉率从1.4%下降至0.18%。聚焦数字化能力,激活“民声”治理的加速器。百姓诉求无限,基层力量有限。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在“民声一键办”改革中需要不断发挥基层首创,以智力换人力,以算力提效率。一是提高智能化指挥能力,依托执法仪、“浙政钉”等终端,建立前后方一体化支撑处置机制,现场处置情况可实时投回社会治理中心,并视情一键联通职能部门在线协同处置。为“民声服务队”配备手持“云平台便携单兵”,可一键打印处置回执单,便于事后咨询。在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搭载“警云达”平台,可一键连线专业部门实行“线上快处”。消费纠纷、劳资纠纷等“民声”诉求处置时效从24小时内进一步提升至4小时之内。二是提高精准化管控能力,研发“一键指令”功能模块,实现人员一键组群,化解进度持续跟进,推进情况盯办销号,对未办结事项实行限时销号清零。目前,盯办销号化解率达98.7%。三是提高场景化治理能力,深化高发易发警情的场景式治理,在“景区管理”“广场噪音”“过期食品”“预付卡退款”等治理场景基础上,持续优化“民声”事项高发区域热力图,精准指导“民声服务队”优化巡逻路线、调整巡处驻点,源头做好干预化解处置,并针对热点问题、突出隐患,开展“一点一策”场景化治理,推动“一件事处置”向“一类事预警”转变。聚焦多元化能力,筑牢“民声”治理的压舱石。多元主体参与是现代治理的显著特征。“民声”事项处置靠一家单打独斗难以有效应对,不统筹联动容易产生盲区。要强化“扫地过界”理念,把“民声一键办”改革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互联互通,推动事件处置一体响应、全程联动。一是强化部门齐抓联动力,统筹社工部、政法委、法院、公安、信访等力量,对需要多跨协同的事项,明确具体的牵头和参与部门,全力做好警源、访源、诉源中“民声”事项化解工作。线上,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与法院“网上办案”平台、信访局“民呼我为”平台壁垒,实现数据双向互通互调。线下,针对重点、复杂、敏感的“民声”事项,法院、信访、司法等部门提前介入,借助信访联席办、司法调解等平台,加强联动共处。比如,针对消费纠纷,探索推进“民声服务队”与市场监管消费维权站联动联处,切实提高消费纠纷处置效能。二是强化网上网下协同力,在当前“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民意在网上聚集、诉求在网上反映,秉持“看的见要管、看不见的也要管”的理念,创新实施网络版“民声一键办”改革,通过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中心,设置网上“瞭望哨”,开展“机器巡查+定向监测”,全面收集网上社情民意,第一时间流转至相关部门,开展网上网下协同处置,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三是强化社会共治凝聚力,依托“民声一键办”开放型、兼容性的体系架构,通过“赋予身份”“队伍挂接”等方式,不断融合吸纳“老娘舅”“民声大姐”等社会力量、“蓝天救援”“海豹救援”等应急力量,引入“乡亲大走访”“司法确认”等工作机制,有效补充“民声”处置力量。比如,将“共享法庭”“司法确认”等机制引入到“民声一键办”体系中,赋予“庭务主任”等身份,“民声一键办”的调解结果既可以运用到庭前调解,也可以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直接依据,既为解纷加了速,又为审判减了负。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